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作者简介:曹洋,女,1988.7,山东淄博人,现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言学中的功能语言学摘要:批评性语篇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揭示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提高人们对语言的鉴赏和批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批评语篇的概念、原则和理论框架,着重讨论语篇、权势和意识形态三者的关系,并根据该理论框架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言学基础及分析工具,分析了一篇新闻报道。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权势;意识形态;系统功能语法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2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

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其主要理论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分析方法是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1979 年,英国语言学家fowler、hodge、kress 和trew出版了《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在该书中,他们首次提出了“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和批评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从此揭开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的序幕。

从人类学角度讲,cda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e.sapir 和

b.l.whorf 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而在语言学理论和分析方

法上则吸收了m.a.k.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语篇分析,cad“主要是研究在社会政治语境下语篇和谈话如何实施、再现和抵制社会权势滥用、统治和不平等。”(van dijk,1998)作为批评性语篇分析这一概念的提出者之一,fowler 认为“首先,批评语言学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通过它,一个人可以了解语言结构、意识形态和社会影响…第二,不是任何一种语言分析模式都能胜任分析的工作:只有具备具体假设和过程的模式才可以作为批评语言学的基础”。(fowler,1991)

van dijk 在他的文章“principl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中指出研究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侧重点是“研究语篇在支配权的建立及所遇到的挑战中所扮演的角色”(1998)这里所谓的“支配权”指的是由上层精英操控的社会权力,能引发社会各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在此基础上,他指出研究中心是支配权和语篇间复杂关系的分析,并将其运用于“新闻报道及具有代表性的种族文章的分析中”。(leenwen,1993)norman fairclough 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他运用“三维模式的研究方法探寻语篇、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间的关系”(1997)fairclough 分析语篇的一大特点是“既运用以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为基础的权力理论,又运用以互文性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即霸权主义和互文性相结合”。

二、概念、原则和理论框架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一种语言学思潮,是一种语篇分析模式和方法,但不是一个具有特定研究方法的学科领域。”(戴伟华&高军,

2002)批评性语篇分析是在语言学的框架内考虑到相关的历史社会语境,主要运用语言分析手段,已达到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目的,并突出强调了语言学的主体地位。关于cda的主要原则,n.fairclough 和r.wodak (1997)曾归纳如下:cda 处理的是社会问题;

权势关系是推理出来的;

语篇构成社会和文化;

语篇为意识形态工作;

语篇是历史性的;

语篇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

语篇分析是解释性的;

语篇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

归根到底,这些观点都强调语篇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化表现。cda理论框架中包含不可缺少的话语、认知和社会这三个要素,而cda正是对这三个要素进行批评性分析。

“就分析层次而言,语言使用、语篇和言语交际属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微观分析层次,而权势、控制和支配及社会集团间的不平等则属于宏观分析层次。”(戴伟华&高军,2002)cda恰恰担当了一个介于微观分析层次和宏观分析层次的中间层次。

认知在语言使用和分析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看作是个人语篇和社会结构之间的结合部分。cda的认知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权势、心理控制和语境控制。三者相互关联,权势通过交际或语篇

事件的参与者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或相关社会语境来控制语篇如何

生成、分布和使用的不平等能力。有权势的集团或组织成员就会对大众语篇进行积极的控制。cda正是典型的研究语境特点如何影响支配集团的成员在更加可取的语境模式中界定交际情境。(martin rojo and van dijk,1997)

cda把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融为一体,在它的框架中,社会这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社会结构决定语篇特性,语篇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结构。

三、实例分析

本文试图分析一篇来自美联社2004年7月2日的报导,题为“the trial of the century”,目的在于揭示语篇、权势和意识形态的互动作用。2003年12月4日,美军终于在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乡间的一个地洞里抓获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审讯萨达姆,审判能否公正进行,这场“世纪审判”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2003年6月30日,美军向伊拉克特别法庭移交了萨达姆和11名在押前政权高官的司法监押权,但是萨达姆等人仍然归属美国看押。2004年7月1日,在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光中,伊拉克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押上设在一个美军基地内的伊拉克特别法庭内,听取法官宣读对其提起的指控。我们知道,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对同一事件就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这是一篇来自美联社的报导,其中充斥着对萨达姆及其政权的批判。本文拟从直接引语和语态两方面来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的

选择来达到传播自己意识形态、控制读者的目的的。

“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通常引用当事人或权威人士的话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辛斌,2000)在描述即将举行的对萨达姆的审判时,作者分别引用了中东反恐专家和国家安全顾问的原话,其政治立场鲜明,言语中着重强调“审判将会公正,成为世界审判史上的典型之例”。权威人士的话会让读者信服,相信这将是一场公平正义的审判。而谈到萨达姆及其另外11名高级官员时,几乎所有话语都来自伊拉克特别法庭庭长chalabi之口。这样,读者了解到的便只是chalabi眼中的萨达姆及事态发展,而不一定是真实情况。作为庭长的chalabi 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于是记者便将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等传达给了读者,达到控制读者的作用。此外,在文章最后,作者还引用了一位巴格达市民的话“everyone all over the world agrees that saddam hussein should be put on trial in front of the iraqi people”借以表示群众的意见。一个“everyone”将萨达姆置于不可否认的正义人民的对立面,拉近了与读者间的关系。记者既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语,又引用普通民众的声音,矛头共同指向萨达姆,有效地将利益代表集团的观点传达给读者。

文章的选词是体现意识形态控制的另一方面。对萨达姆及其政权,作者用了一系列诸如“atrocities,tyranny,brutal,regime,dictatorship”等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表明其政权的残暴,而这恰恰与美国政府的观点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