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精彩片段赏析
别开生面的英语教学片段赏析

别开生面的英语教学片段赏析作者:梁雪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1期摘要:根据一节英语示范课的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片段,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示范课;教学片段;创新有幸听了一节英语示范课,其中一个教学片段令我们听课教师眼界大开。
本文就这个片段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上课铃声响起,值日班长站在讲台上,先做了个值日报告:火在日常生活中利弊掺半,有时火是无情的。
有一天,孙太太家起了火,大火差点吞噬了孙太太的生命,可是我们的英雄张华,闯入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孙太太,可是重度烧伤,住院2个多月,如今刚刚出院。
现在,这位英雄就坐在我们当中,今天我来采访他……值日班长对“张华”救人的细节和过程进行了“现场采访”,显然参考了Reading B2。
“采访”结束了,一个男中音响起“No Valentine’s love fire!Our hero Zhang hua saved Mrs. Sun. How did he save Mrs Sun,let’s read the reading passage.”表演者投入、学生们入神、听课教师更是暗暗叫绝,别开生面的课堂导入,独具一格的开课方式。
二、先入为主,力求创新一般情况下,示范课、公开课首先看到执教老师,在多媒体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出示自己的姓名。
刚开始时,我们纳闷:老师呢?不可能让我们听学生讲课吧!示范课老师都迟到,不太像话哎!直到执教老师现出“庐山真面目”,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就坐在学生中间!”不禁一阵哗然“高!实在高!”如果说这节课“高”当之无愧,“高”之处不仅仅是这方面,更关键的是创新教学。
“采访”这个环节一般是学完reading后组织的活动,而这节课反其道而行之,由“采访英雄救人”,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和兴趣;重要的一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让学生引导学生学,让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中走出来,真正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5年高中英语英语教学的精彩片段与反思第五篇别开生面的阅读课素材

第五篇别开生面的阅读课有一位高一的老师上阅读课,前半节课处理了一篇课文,主要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
阅读课的后半部分,我以为她要搞什么讨论或合作学习,没有。
这位教师让同学拿出一份英语小报,当堂领学生读了三篇小短文。
然后每篇就主要内容问了一个问题。
学生们很愿意看,20分钟的阅读非常专心。
反思:1、泛读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
我们学中文难道仅仅是靠语文课本吗?不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接触中文的机会。
练习英语阅读也是这个道理,有课本的精读,也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泛读。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对精读太重视,但忽略了泛读。
而没有阅读量就不会有阅读能力的提升。
这个老师好在她不但抓了泛读,而且展示了泛读的具体可行的办法—使用报刊开展泛读。
2、阅读是教学的大事。
阅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语言能力,它是获取更综合、更复杂、更精确信息的必要手段。
中国人学英语最方便的方式是阅读。
中国的大班教学(一个班五六十人)中,练阅读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阅读能力又是决定中考和高考成败的关键。
我们的教学应该在初中让学生有40万词的阅读量,高中60万词,这样高中毕业时就可以达到阅读基本过关。
那么,具备什么条件才算阅读基本过关呢?请注意以下八条要求:1)、能迅速看准每一句的结构,找出主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2)、有一定的词汇量和分辨词义词性的能力。
3)、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对影响意思理解的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关联词语、后置定语、省略、替代和跳跃等语言现象做出正确判断。
4)、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会边看边加工所得到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综合概括,准确理解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5)、会精读,也会跳读和略读。
6)、会朗读也会默读7)、具有相当的阅读实践经验。
8)、有较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
3、抓阅读的办法:初中可采用1+1,即每天精读一篇小短文,泛读一篇,用时10分钟。
高中学生则可采用1+2的办法,即每天精读一篇,泛读要两篇,用时15-20 分钟。
英语语用教学案例赏析(2篇)

第1篇IntroductionPragmatic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E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in real-life context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meaning beyond the literal words. This approach is crucial in helping learners understand the nuances of language use, such as politeness, implicature, and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This case study analyzes a pragmatic English teaching scenario, examining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employed, the learners' responses, and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he lesson.Case DescriptionThe case in question involves a group of intermediate-level adult learners at a language school in China. The learners are a diverse group, with varying backgrounds and proficiency levels. The lesson's objective is to enhance learners' ability to use English appropriately in social situations, specifically in making and responding to apologies.Teaching Strategies1. Contextual Introduction: The teacher began the lesson by introducinga scenario where a learner might need to apologize to a friend for being late. This helped to set the context for the lesson and made the target language relevant to the learners' lives.2. Role-Playing: The teacher then divided the class into pairs and asked them to role-play a conversation where one partner is late and needs to apologize. This activity allowed learners to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a realistic context.3. Video Analysis: The teacher showed a short video clip of native speakers engaging in a conversation involving apologies. The learners were asked to analyze the language used and the social cues provided in the video.4.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the teacher facilitated a class discussion, asking learners to share theirobservations and thoughts. This encouraged critical thinking and deepen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pragmatic language use.5. Task-Based Activities: The teacher provided a series of tasks that required learners to create their own apologi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 These tasks included writing emails, creating scripts for phone conversations, and designing apology cards.6. Feedback and Correction: Throughout the lesson, the teacher provided individual feedback and corrections, focusing on both the linguistic and pragmatic aspects of the learners' responses.Learners' ResponsesThe learners responded positively to the pragmatic teaching approach. They were engaged in the activities,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was high throughout the lesson. The role-playing and task-based activities were particularly well-received, as they allowed learners to 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a way that felt authentic and relevant.Several learners mentioned that they found the video analysis activity particularly insightful, as it helped them to recognize th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language use in social situations. Additionally, the task-based activities provided them with a framework for creating their own apologies, which they felt was a valuable skill.Effectiveness of the Lesson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he lesson can be assessed based on several criteria:1. Learner Engagement: The learners were actively engaged throughout the lesson, demonstrating their interest in the topic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2. Acquisition of Pragmatic Skills: The learners demonstrated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pragmatic language use, as evidenced by their ability to create appropriate apologies and respond to them effectively.3. Application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he learners were able to apply the pragmatic skills they acquired in the lesson to real-life situations, as evidenced by their reflections and feedback.4. Teacher Feedback: The teacher's feedback and corrections were constructive and helpful, contributing to the learners' progress.ConclusionThis case study highlights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gmatic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ies in enhancing learners'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in real-life contexts. By focusing on meaning beyond the literal words, the teacher was able to create a lesson that was both engaging and informative. The learners' positive responses and improved pragmatic skills indicate that the teaching approach was successful. Future lessons can build upon this foundation byincorporating more diverse pragmatic language scenarios and activities, further enhancing the learner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第2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精彩片段赏析

4语 篇 教 学 的 价 值 不 仅 体 现 于 阅 读 教 学 . . 而且 适 用 于听、 、 说 写的 教 与 学 。 狭 义 地 讲 . 篇 教 学 一 般 只 适 用 于 阅读 教 学 . 为 语 因 语 篇 本 身 通 常 也 是 指 阅 读 材 料 。 广 义 地 讲 ,语 篇 教 学 是 一 种 教 学 模 式 或 途 径 , 不 是 一 种 模 式 化 的 、 体 并 具
语 言 实 践 活 动 中整 体 理 解 语 言 材 料 的 思 维 方 式 , 语 即 篇 意识 。在 小 学 英 语 教 学 阶段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篇 意 识 尤
其重要 。 过 去直 至 今 日 , 直 有 不 少 人抨 击 “ 哑 英 语 ” “ 一 聋 、文 盲英 语 ” 的弊 端 , 评 我 们 的基 础英 语 教 学 ( 至 包 括 大 批 甚 学 英语 教学 ) 养 的学 生 在 运 用 英语 交 际 的能 力 方 面 听 培 ( ) 懂 、 ( ) 出 。从 语 篇 和语 篇 意 识 的角 度 来 分 读 不 说 写 不
【 片段欣赏 】
因为是借班 一 课 , h 上课伊 始 , 老师 以节 奏明快 的 林
歌 谣 作 自 我 介 绍 , 由 此 铺 垫 学 习 新 单 词 : c ig e in , xt
b c u e 接 着 教 师 通 过 韵 律 诗 铺 垫本 课难 点 句 式 , 导 ea s 引
及 被 迫 参 与 机 械 的 语 言 操 练 活 动 而 失 去 学 习 英 语 的 兴
自治区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片段赏析

小学英语教学片段赏析---“自治区教学基本功赛”观课学习拾贝红山区第一小学英语教研组很幸运自治区的小学英语基本功赛能在松山区举行,使我们能够不出家门就可以听到各个盟市教学精英的课,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机会。
几天的听课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一些思考。
现借助教学片段的方式,整理如下:片段一:关于游戏“击鼓传花”课堂实录:在教学完句型It’s .... Can I wear my...? Yes, you can. / No, you can’t. 后T: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两组同时传装有纸条的盒子,当音乐停止时,手拿盒子的同学在盒子中抽出一张纸条,并读出纸条上的句子。
(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中装的是写有天气情况的句子,如:It’s warm. 另一个盒子中装的是问句:Can I wear my ...?)(音乐响起,学生传盒子,音乐停,学生抽纸条读句子。
如:)S1:It’s cool today.S2: Can I wear my T-shirt?S齐:No, you can’t.(进行3组后,进入文本学习环节。
)赏析:击鼓传花游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游戏之一。
但这位老师和我们不同的地方是将我们习惯的全班传一个盒子,然后某位同学起立完成预设任务,改进为了同时传两个盒子,来完成一种简单情境的创设,进而调动全班同学结合情境进行穿衣是否合适的回答。
这样的改变使学生能够全员参与进来。
这是比我们习惯用法改进的地方,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两位同学读纸条上句子,只是机械的读,学生没有思维的活动,其他学生虽然有思维活动,但也只是简单的Yes, No 的回答。
受这位老师的启发,我觉得其实这个活动还可以运用得更好,更加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每组准备一份这样的盒子,但盒子中的纸条上不直接写句子,而是用简笔画或一个单词代替。
这样四人一组做游戏时,就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看到单词或简笔画说出句子,其他两人回答。
有关优秀的英文段落鉴赏

有关优秀的英文段落鉴赏【篇一】有关优秀的英文段落鉴赏MusicMusic is very relaxing. After a hard day of studying, it is fun to listen to all kinds of music at home. You can even play a musical instrument, or sing. Music relaxes you after working all day. Music can cheer you up when you are in a bad mood.If you can play a musical instrument, you are lucky. If you can play the piano, you can spend hours alone and never be bored. If you play the guitar, you can invite your friends over to sing along. And if you play the violin, you can be in an orchestra.You enjoy music throughout your life. There will be music in everything you hear: the roaring ocean, the whispering wind, and the warbling bird. You hear music wherever you may go.音乐音乐让人特别轻松。
经过一天劳累的学习,在鼓励听听各种各样的音乐是挺好玩的。
你甚至还可以弹奏乐器或唱歌。
劳碌一天后,音乐让你轻松。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音乐可以使你精神兴奋。
假如你会演奏一种乐器,那么你是幸运的。
精选最新英语散文经典段落赏析

【篇一】英语散文经典段落赏析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
挤到沙滩边,噗澌!——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
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The sea is deep blue, and cannot be called smooth, for countless rows of small breakers are marching in parade-step as if following the shouted command, "One, two! One!" — towards the trumpet-shaped jetty. Crowded close together, they rush to the sandy beach-splash! The marching ranks scatter and burst into angry spray. The rows immediately behind follow suit.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A few white seagulls flicker across the surface of the sea, quickly and lightly, wings skimming the waves which become, little by little, increasingly restive.风在掌号。
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
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
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The wind is trumpeting, a bugle calling to charge! Small breakers spring up, each breaker like a large eye casting out golden sparks. The whole sea is full of golden eyes, all leaping. Rumble—rumble... beneath the jetty a battle cry bursts forth.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
周修萍He can't see.课堂照镜 片段赏析

情境与问题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五上《M7U1 He can’t see.》教学实录片段赏析【案例片段】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T:First, let’s watch a cartoon.T:Do you like this cartoon?Ss: Yes, I do.T: What’s the cartoon about?Ss: dog.T: How do you describe “dogs”?S1: Dogs are very cute.S2: Dogs are very kind.S3: I like dogs.T: Now, let’s have a chant.二、运用情境,深入文本。
T:Dogs can do lots of things. Lingling likes dogs, too. They are watching a TV show about dogs.采用排排读的方式学习新单词。
T: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can dogs do?为学生准备五幅图片进行选择。
出示狗的用途:导盲犬,看护犬,搜救犬。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帮助别人,同时不要歧视残疾人。
【教学思考】本节课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和问题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文本的。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较好地遵循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活动为主,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来实现任务目标。
在热身环节中,通过播放动画片,谈话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课堂。
我在教单词时,利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同时接受看和说的刺激,在逐步呈现blind,deaf,hear这几个单词的同时,我没有直接呈现新单词的意思,而是让学生看老师表演猜单词意思,寓教于乐,也更好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英语听课点评万能句子

英语听课点评万能句子英语听课点评万能句子内容五篇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英语听课点评万能句子内容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英语听课点评万能句子1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2、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4、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6、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7、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1)有"创新"和"创意"。
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
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2、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金晓敏 英语 赏析与仿写

金晓敏英语赏析与仿写【引言】金晓敏是一位杰出的英语作家,她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对金晓敏的英语作品进行赏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以期提高读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金晓敏的英语赏析】金晓敏的英语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语言风格:金晓敏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简洁明了。
她善于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使读者沉浸在故事情境中。
例如:“The sun was setting behind the mountains, casting a golden glow on the fields below.”(太阳落在山脉背后,给田野披上了金色的光芒。
)2.篇章结构:金晓敏的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她善于运用过渡句和线索词汇,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
例如:“One day, while I was walking in the park, I came across an old man sitting on a bench, reading a book.”(有一天,我在公园里散步,偶遇一个坐在长椅上看书的老头。
)3.表达手法:金晓敏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丰富多彩。
例如:“Her eyes were like two stars in the darkest night, shining bright and guiding me through the journey of life.”(她的眼睛就像漆黑夜晚的两颗星星,熠熠生辉,指引我走过人生的旅程。
)【金晓敏的英语仿写】以下是一个仿写示例:仿写示例:One spring day, I took a walk in the forest near my hometown.As I entered the forest, I was greeted by the sound of birds singing and the smell of fresh flowers.The sun filtered through the leaves, casting a green glow on the path ahead.I couldn"t help but feel a sense of peace and tranquility as I walked along the trail.仿写技巧:1.选取一个自然场景,如森林、公园等;2.运用金晓敏的语言风格,如简洁明了、生动描绘等;3.保持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4.适当运用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英语课优秀教案赏析

英语课优秀教案赏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说,一堂优秀的英语课代表了教师精心准备和深入思考的教案。
教案是教师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它不仅仅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然而,并非所有的教案都能被称为优秀的教案。
本文将针对一份优秀的英语课教案进行分析和赏析。
1. 引言在引言部分,教案应该明确目标,介绍教材和教学内容,并简要描述学生的背景。
这个部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引言还应该提出问题或引发思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2. 目标设定在设定目标的部分,教师应该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指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而学习目标则是每一堂课中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个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并明确学习的重点和要求。
3. 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同时,教师还需要制定教学顺序和具体的教学步骤。
这个部分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材料和逐步指导,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 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方法选择部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口语交际类的课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
这个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5. 媒体和资源利用在媒体和资源利用部分,教师需要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录音机、幻灯片或视频来展示实际语言运用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这个部分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6. 学习活动设计在学习活动设计部分,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这些活动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或全班合作活动。
例如,可以设计口语训练、听力理解或阅读理解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高中英语英语教学的精彩片段与反思第二篇五个博物馆的介绍素材

2021年高中英语英语教学的精彩片段与反思第二篇五个博物馆的介绍素材有一位教师在高二上阅读课时,领学生学习了一篇关于纽约五个博物馆的课文。
在上课时她展现了熟练的讲解提问操练的技能。
第二节依旧阅读课,她换了一个方式。
她找了另外的五篇短文,是介绍另外五个博物馆的。
每篇文章约500个词,并配有图片。
那节课45分钟,她让学生自己看了30分钟,然后依据她设计的表格填写信息,最后依照ppt让学生自己核对答案。
这节课没有说明,没有翻译,也没有语法分析。
反思:1、阅读课就应该以阅读为主这位老师的第二节课,回来了阅读课的本意—阅读经历。
阅读是一项技能。
技能是练会的,不是讲会的。
阅读的学习与提高第一是投入阅读的实践。
你不让学生去看,学生如何能了解阅读的特性?惋惜,我们现在流行的阅读课模式,把过多的时刻用来分析文章的特点,句子的成分或词汇的运用,实际真正看文章的时刻也就几分钟。
有的老师,尽管没如何分析词语,但过分重视精读,一篇短文翻来覆去的看,而不重视泛读。
事实上,泛读对提高阅读水平更重要。
阅读的提高第一是保证阅读量。
以精读为辅,以泛读为主。
坚持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2、感悟比讲解更重要。
在英语学习中,是学生自己的体验重要,依旧教师的讲解重要?因此是学生的体验。
没有一个游泳教练会阻止学员下水的,也没有一个驾校的教官只会热衷于讲解而不鼓舞学员自己去尝试的。
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走出演讲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己做学生使用英语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和参与者。
至于说阅读的规律,不用我们担忧,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会有深刻感悟的。
学生自己感悟出的东西会有更深刻的经历和更准确的明白得。
教师在阅读课上采纳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值得提倡。
也确实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材料,自己去发觉问题,查找信息,解决问题。
在那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阅读有了提高,还学会了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最大成果。
有了那个能力,比教他一千条规则和知识都更有意义。
1 / 1。
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的精彩片段与反思 第六篇 让学生自

第六篇让学生自己学习语法一位初中英语老师在讲语法过去时的时候,没有像我们平常做的那样,先说明规则。
而是以上来就和同学聊昨天他们学校的运动会。
It began at 9, You got the first place. 等等,同学们很爱听。
然后再把刚才说的几个句子展示,让同学体会动词的变化。
当学生对过去时态多少有些认识时,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过去时态的句子。
由学生总结过去时态的规律,教师只做必要的提示和补充。
然后是让学生背诵关键的例句和各种形式的操练。
反思:1、这位教师的高超之处在于她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学习,不包办代替。
正像任何学习活动一样,英语学习的成功也需要学习者内心的强烈愿望和情感动力,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学习活动。
没有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或者说自主学习,要想学好英语是不大可能的。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具有学好英语的欲望,能自己确定目标,自己安排进程,自己设计活动,自己寻找材料,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总结经验。
作为教师,要把自己的全部教学活动和注意力集中在四个字,即让学生“爱学会学”。
要利用各种手段,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外语学习的规律,开展各项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使他们爱听,爱说,爱读,爱写。
须知,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件事有强烈的持久的冲动与欲望,他就能成为这方面的天才。
使学生会学,是教师面临的严重挑战。
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个人演讲,习惯于家长式地布置任务,习惯于“听我的”,而不善于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做主,给学生自由。
这种命令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一切依赖教师,离开教师寸步难行。
这类教师其实是在好心办坏事。
学习活动中的包办代替,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际上成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绊脚石。
而学生如果不能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就难以有特长和创造性,社会就难以涌现各级各类人才。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和评价观上,抛弃旧有的不符合时代的观念,以新课标,新观念指导自己的工作。
Unit5英语教学的精彩片段与反思

Unit5英语教学的精彩片段与反思让孩子掌握漂亮的语音语调王大省今天在讲Unit5第一课时听力部分时,着重让学生多听录音中的朗读,在语音语调比较典型的两句话处,停了下来,让学生又听了四五次。
在稍微提示注意人家的重音,起伏和失去爆破之后,又让学生模仿。
在语音方面用了七八分钟。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语音语调很有提高。
反思:1、初一抓好语音语调的训练很重要。
初一的孩子刚接触英语,不能把他们和初三或高中的学生一样对待。
各个阶段有各阶段的要求,违背了这一规律,将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终生的伤害。
生理学家说,一个人确定语音语调的最好年龄是3岁,9岁,12-15岁。
这个时期,他们大脑中模仿语音的功能特别强,他们口腔发音的部位正在成熟,他们张嘴模仿毫无顾忌。
这个时期确定下的口音到老了也不好改了。
正所谓“乡音无改鬓毛衰”。
而如果少年时不抓语音语调,以后再想抓也很难了。
教师抓语音语调的最好场所是课堂。
利用上课的机会,少讲语法,少练书法,少扩展词汇,让学生多听录音,模仿地道的读音。
让学生大胆说英语,鼓励胡说八道,不要怕他们犯错误。
持之以恒,肯定能有成效。
如果一个英语老师能给自己学生一口漂亮的语言语调,那他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3、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
今后的英语教学会更加重视听说的训练,这一点从高考和中考的改革也可以看出。
而要学生听说好,英语教师首先得自己过得硬。
教师都说不利索,如何能让学生说好?良好的听力和流畅的口语则是最迫切的要求。
课上和平时一定要多说英语,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用英语进行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片段
南通市启秀小学
杨媛媛
很荣幸有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亲临研讨会的现场。
使我可以听到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好课。
每位老师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各不相同,都具有自己的地方特点。
十七堂英语课涉及的教材远远不止十七套。
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以下是我比较喜欢的几个片段。
〔片段1〕
安徽省杨姗姗老师执教的The rainforest一课,最后情感的升华是本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The farmer cut down trees. Lead to stop cutting down trees最后呼吁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Ss: Go to school on foot.
Stop using plastic.
Stop driving many cars.
Let’s save the water.
…..
促使了学生语言和行为的生成,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片段2〕
这是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徐谨执教的Friends一课的板书,这课的板书和老师的教学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的高度浓缩,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记忆、操练和复述语言。
〔片段3〕
屈丹执教的Which is bigger?这课是本次研讨会的最后一课.听了之前的十六节课难免有些疲乏。
因此,屈老师一开始以一个Chant:I say big you say small, big small big small. I say long you say short, long short long short.如此操练了五组,以此拉开帷幕。
单词的反义词对比,配上动感的DJ舞曲。
一下子振奋了人心。
〔片段4〕
这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顾洁教师执教的Asking the way一课。
在整个课堂的情景设置无处不在。
例如Let’s try to act. Suppose here is a mini city. There are lots of places in the city. I’m in Shanxi street. How can I go to the history museum.教师做了一个示范后,有同学们自己来一问一答。
这一环节,让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有效地提高了。
并且,检验了孩子课堂的掌握情况。
体现了真实性,有效性。
〔片段5〕
这位来自新疆的女孩杨晓为我们呈现的这课Helen Keller.让人充满感动之情。
一开始的绕口令十分精彩:A good cook could cook good cookies.接着,教师在PPT上出示了Helen Keller的照片,让孩子看着照片提问题。
Look at the picture. Any questions?
S1: Who is she?
S2: Where is she from?
S3: when was she born?
S4: What’s her job?
S5:Does she has any hobbies?
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让孩子带着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寻求答案。
Read the passage and try to get the answer.这样使孩子们更愿意去阅读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