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浙教版五年级上册《菜市场里的采购》教案.docx
2024年《买菜》标准教案(精选
![2024年《买菜》标准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57476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2.png)
2024年《买菜》标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主要涉及货币单位换算、加减运算以及应用题的解决。
详细内容包括:1. 货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2. 买菜场景下的加减运算;3.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货币单位换算,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培养学生解决加减运算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水平;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买菜场景中的加减运算问题。
教学重点:货币单位换算、加减运算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购物场景图。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关注买菜场景;(2)提问学生:“你们平时跟爸爸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吗?在买菜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哪些数学知识?”2. 新课:(1)讲解货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货币单位换算及加减运算方法;(3)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应用:(1)出示买菜场景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法,分享解题过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货币单位换算、加减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货币单位换算关系;2. 买菜场景下的加减运算方法;3.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小明有5元、2元、1元硬币若干,共有30元,请问他有多少个硬币?(2)应用题:妈妈给了小红20元,让她去菜市场买鸡蛋,已知鸡蛋5元一斤,小红最多能买多少斤鸡蛋?2. 答案:(1)5元硬币3个,2元硬币2个,1元硬币5个;(2)小红最多能买4斤鸡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单位换算、加减运算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买菜》教案
![《买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db4a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1.png)
《买菜》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七单元《生活中的数学》中的第一课《买菜》。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元、角、分三种货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通过实例理解加减法在货币计算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元、角、分三种货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货币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货币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货币道具。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练习本、货币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菜市场买菜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买菜过程中的货币计算问题。
2. 讲解新课内容(1)介绍元、角、分三种货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3)讲解加减法在货币计算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买菜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货币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买菜》2. 内容:(1)元、角、分及其换算关系(2)计算器使用方法(3)加减法在货币计算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1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费了3.5元,他还剩下多少钱?(2)小华买了一斤苹果,价格为2.8元,她付了5元,售货员应该找她多少钱?2. 答案:(1)小明剩下6.5元。
(2)售货员应该找小华2.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元、角、分换算关系掌握较好,但计算器使用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货币使用,了解不同面额的货币。
(2)探讨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菜市场》优秀教案(通用
![《菜市场》优秀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ebf68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00.png)
《菜市场》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六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中的第三节“菜市场”。
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菜市场的环境和商品分类;2. 学习使用图表记录和整理数据;3. 掌握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菜市场的环境,认识各种蔬菜和水果,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水平;3.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图表记录和整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菜市场环境,认识各种蔬菜和水果;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菜市场图片、蔬菜和水果卡片、数据记录表、分析图表;2. 学具:学生用蔬菜和水果卡片、数据记录表、分析图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菜市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场景;(2)请学生分享自己去菜市场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菜市场的环境和商品。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蔬菜和水果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记录和整理数据;(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数据记录表;(3)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并讲解分析方法。
3.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记录和分析菜市场中的蔬菜和水果数据;(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数据分析结果;(3)教师点评学生作业,给予指导和鼓励。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菜市场环境与商品分类;2. 数据记录表与图表制作方法;3. 数据分析方法与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记录本地区菜市场的蔬菜和水果价格,制作数据记录表;(2)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相应的图表,并进行分析;(3)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为家人制定一周的蔬菜和水果购买计划。
2. 答案:(1)数据记录表见附件;(2)图表绘制方法见附件;(3)购买计划示例:根据家庭成员的口味和需求,选择价格适中的蔬菜和水果,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买菜》活动教案
![《买菜》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67d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e.png)
《买菜》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买菜》活动教案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元、角、分”章节内容设计,详细内容包括货币的认识、货币换算、价格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元、角、分之间的转换。
2.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购物场景中进行价格计算和找零。
3. 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感知,提高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和价格计算。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找零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真假币一套、购物篮、商品标签若干。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人民币换算练习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模拟菜市场,展示各种商品,并标明价格。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在购物中如何使用人民币。
2. 新知识传授(10分钟)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介绍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教具演示。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小明去菜市场买菜,购买2元的西红柿和0.5元的黄瓜,他应该支付多少钱?营业员需要找零多少钱?”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教室模拟的菜市场情景,进行价格计算和找零练习。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各小组展示计算结果,分享计算过程和解决找零问题的策略。
六、板书设计板书左侧展示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右侧列出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张阿姨去菜市场买了3元的苹果和1元的香蕉,她给了营业员5元,请计算张阿姨应该找回多少钱。
b. 李叔叔买了5角的土豆和2元的洋葱,他给营业员一张5元,请计算李叔叔应找回多少钱。
2. 答案:a. 张阿姨应找回2元。
b. 李叔叔应找回3元5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学生对于人民币换算和实际应用中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买菜》活动教案(精选
![《买菜》活动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a2af82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8.png)
《买菜》活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买菜》活动教案主要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一节“货币与购物”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货币的认识、价格计算、找零以及简单的物品重量与数量换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能够进行简单的价格计算和找零。
2. 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购物过程中礼貌交往、诚信待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换算、价格计算和找零。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购物场景挂图,计算器。
学具:模拟人民币,购物清单,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购物场景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激发学生兴趣。
分组讨论:学生们在超市买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 教学新课(15分钟)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价格计算和找零。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购物清单,让学生模拟购物,进行价格计算和找零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人民币的认识纸币和硬币面值和换算2. 价格计算和找零计算方法换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编写一个购物清单,包括商品名称、价格和数量,并计算总价和找零。
拓展题:假设你有50元,请设计一个购物方案,使你的钱正好花完。
2. 答案作业题目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超市购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菜场里采购问题》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菜场里采购问题》五年级数学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aa7ac4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3.png)
《菜场里采购问题》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菜场里采购问题》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比较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员独自动手,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员从事物表面现象找出本质差异的分析能力。
正确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概念,提高分析水平,获得规律性认识。
比较教学法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思考,更给学生创造了参与讨论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在热烈、活泼的互动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起点,前后对比
季迅群老师引入开始就在对比,平时上课和今天上课有什么不一样。
打开学生的对比思维。
紧接着,她将学生课前完成的前测习题进行典型展示,让学生在矛盾对比中前进。
牢牢抓住学生的起点针对教学。
二、集中重点,信息对比
季老师通过改变题目中的一个信息,不断地进行分析演算对比。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深化学生对采购问题核心内容的理解。
学生的作品也在每一次的对比学习之后,慢慢进化。
同时,将不会的知识或者复杂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或者简单的问题解决。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知识点,整合对比
在最后的环节,季老师的练习十分巧妙。
罗列出了不同类型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同学识别后,进行选择组合。
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在理解的基础上,将信息整合,还原成一道完整的题目。
对比从开始贯穿到最后,是一节对比教学的典范。
五年级数学上册《买菜中的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买菜中的问题》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f464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3.png)
3.分层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方法,确保他们掌握基本知识。
-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五年级数学上册《买菜中的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认识,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买菜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特别是分与角、元与角之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将数学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策略选择能力。
3.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克服个人思维定势,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菜市场为背景,设计一系列买菜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道买菜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小组互评:各小组相互评价,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发现自身不足,促进相互提高。
(四)课堂练习
1.个人练习: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针对练习中的难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019-2020年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2、菜市场里的采购知识点练习三十七
![2019-2020年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2、菜市场里的采购知识点练习三十七](https://img.taocdn.com/s3/m/63edc75658f5f61fb736669d.png)
2019-2020年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22、菜市场里的采购知识点练习三十七第1题【单选题】一本书有280页,小英前5天每天看20页,以后每天看30页,看完这本书还需________天。
( )A、9B、8.6C、6D、36.7【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在5.5-5.8÷0.2中,可以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填上“”或“=”.0.175÷0.25×4______0.175÷0.25÷0.4【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计算2.8×[0.75÷(1.2+0.3)]=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小刚看一本课外书.如果每天看7页,8天以后还剩4页没有看.如果每天看8页,7天以后也是还有4页没有看完.这本课外书一共有______页。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A、88B、52.8C、49.2【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做一套童装用2.4米布,长安服装厂用38.4米布做这种童装,能做______套?【答案】:【解析】:第8题【解答题】司机师傅为响应节能减排,6辆车12天共节约汽油61.92kg。
平均每天每辆汽车节约汽油多少千克?【答案】:【解析】:第9题【解答题】明明的体重是38kg,表弟的体重是他的一半,而爸爸的体重是表弟的4倍。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答案】:【解析】:第10题【解答题】王叔叔家选择的上网收费标准是:每月交58元可以上网90时,超过90时按每时1.5元收费。
王叔叔家8月份上网164时,需要交上网费多少元?【答案】:【解析】:第11题【解答题】一块长25m、宽20m的菜地,每平方米收菜9kg。
这块菜地一共可以收菜多少吨?【答案】:【解析】:第12题【解答题】一台织布机每天织布0.12千米,改进工艺后每天能多织5米。
照这样计算,一批任务要20台织布机,8天完成,这批任务有多少千米布?【答案】:【解析】:第13题【应用题】4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摘西瓜,每个小队有12人,每人摘8个,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答案】:【解析】:第14题【应用题】在课外兴趣小组中,美术组有25人,舞蹈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1.4倍,这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A、解:25+25×1.4,=25+35,=60(人);答:这两个小组一共有60人【答案】:【解析】:第15题【应用题】老师去买球带了500元钱,篮球用了245.8元,排球用了152元,买袋子用了2.2元,剩下多少钱?【答案】:【解析】:。
《22.菜市场里的采购》(同步训练)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_浙教版_2024-2025学年
![《22.菜市场里的采购》(同步训练)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_浙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e557a3e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19.png)
《22.菜市场里的采购》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小王在菜市场买了3千克苹果,每千克苹果的价格是8元,他还买了2千克香蕉,每千克香蕉的价格是5元。
小王这次购物一共花了多少钱?A. 24元B. 32元C. 40元D. 48元2、小明在菜市场看到一种新水果,每千克的价格是12元。
他买了5千克这种新水果,如果他想用100元全部买下,他还剩下多少钱?A. 10元B. 20元C. 30元D. 40元3、小华在菜市场买了3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苹果的单价是每千克12元,香蕉的单价是每千克8元。
小华买这两种水果一共花了多少元?A. 64元B. 72元C. 80元D. 88元4、小明在菜市场买了5个西红柿和3个黄瓜,西红柿每个1.5元,黄瓜每个2元。
小明买这些蔬菜一共花了多少钱?A. 8.5元B. 11元C. 13.5元D. 16.5元5、小明去菜市场买水果,买了2箱苹果,每箱10个,又买了3箱橙子,每箱12个。
请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A. 24个B. 36个C. 54个D. 66个6、李老师去菜市场买菜,买了4千克西红柿,5千克黄瓜,8千克土豆。
请问李老师一共买了多少千克蔬菜?A. 13千克B. 17千克C. 20千克D. 24千克7、小华去菜市场买了3斤苹果和2斤香蕉,苹果每斤5元,香蕉每斤6元,小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A. 15元B. 18元C. 24元D. 30元8、一个蔬菜摊位上有胡萝卜和黄瓜,胡萝卜每千克10元,黄瓜每千克8元。
小明买了2千克胡萝卜和1.5千克黄瓜,他一共支付了多少钱?A. 24元B. 28元C. 30元D. 36元9、小明去菜市场买西红柿,2元/斤,买了3斤;买黄瓜,3元/斤,买了2斤。
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A. 6元B. 9元C. 12元D. 15元二、计算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第一题:小明去菜市场买了一些蔬菜和水果。
《农贸市场》教案
![《农贸市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edd49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0.png)
《农贸市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中的第二课时《农贸市场》。
本节课将围绕农贸市场中的数据收集与处理,详细讲解如何运用图表来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如何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运用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本方法,增强数据整理和处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整理数据,以及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图表模板。
学具:直尺、铅笔、橡皮、图表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农贸市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市场中的各种数据,如价格、数量等,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图表的类型及特点。
(2)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
(3)讲解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某农贸市场上,苹果、香蕉、橙子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表:水果价格(元/斤)销售量(斤)苹果 3 200香蕉 2 300橙子 4 100a.哪种水果的销售金额最高?b.这三种水果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是多少?(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整理和描述。
(2)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的练习,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图表类型及其特点。
2. 例题解答过程。
3. 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零食价格(元)数量(个)矿泉水 2 30饮料 3 20爆米花 5 10a.哪种零食的总销售额最高?b.这三种零食的购买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是多少?2. 答案:a.矿泉水的总销售额最高。
2023年《买菜》教案
![2023年《买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4a948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e.png)
2023年《买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3年《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货币的认识与计算”。
教学内容围绕日常生活中买菜这一情景,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货币的换算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货币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货币的认识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人民币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菜市场买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货币的使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
(2)讲解货币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货币问题,分享解题经验。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2. 货币计算方法3. 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10元、5元、1元人民币各若干张,共50元。
请问他有多少张人民币?(2)小华去菜市场买菜,花费了37.5元。
如果他付了一张50元的钞票,请问他应该找回多少钱?2. 答案:(1)10元1张,5元2张,1元5张。
(2)找回12.5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生活中的货币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数学素养。
2024年《菜市场》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菜市场》优秀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cc261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6.png)
2024年《菜市场》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菜市场的起源与发展1.1 菜市场的起源1.2 菜市场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菜市场的功能与布局2.1 菜市场的功能2.2 菜市场的布局特点第三章菜市场中的商品分类3.1 蔬菜类3.2 水果类3.3 肉类3.4 水产类3.5 粮油类第四章菜市场的经营管理4.1 菜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4.2 菜市场的营销策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菜市场的起源、发展、功能、布局以及商品分类,提高对菜市场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菜市场的布局特点、商品分类及经营管理模式。
教学重点:菜市场的功能、布局、商品分类及营销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去菜市场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菜市场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菜市场的起源和发展吗?菜市场的功能有哪些?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菜市场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菜市场的历史。
讲解菜市场的功能与布局,让学生明白菜市场的重要性。
讲解菜市场中的商品分类,让学生掌握各类商品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分析一个具体菜市场的布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菜市场。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菜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及营销策略。
六、板书设计1. 《菜市场》教学2. 内容:菜市场的起源与发展菜市场的功能与布局菜市场中的商品分类菜市场的经营管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菜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2)分析你所熟悉的菜市场的功能、布局及商品分类。
(3)谈谈你对菜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的认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国家的菜市场特点。
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菜市场里的采购》(习题)
![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菜市场里的采购》(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54889c6137ee06eff918b3.png)
《菜市场里的采购》练习一、选择。
(1)3米绵绸的价格和6米花布的价格相等。
小红买了6米绵绸和12米花布,共花了120元。
1米绵绸的单价是()。
A.6元B.8元C.10元(2)5盒钢笔和7盒铅笔共134支,同样的1盒钢笔10支,一盒铅笔有()。
A.12支B.14支C.16支(3)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220元,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80元,一把椅子()钱。
A.70元B.80元C.150元二、填空。
(1)文具店里搞促销,一支铅笔0.5元,买3支送一支。
小红想买12支铅笔,至少要付元。
(2)3只热水瓶与8只玻璃杯共值27.6元,5只热水瓶与6只玻璃杯共值35元,一只热水瓶元,一只玻璃杯元。
(3)甲有4盒糖,乙有5盒糕点,总价值44元。
如果甲乙互换一盒,则每人所有的物品价值相等,一盒糖元,一盒糕点元。
三、解决问题。
(1)学校买了4个水瓶和25个茶杯,一共用去172元,每个水瓶18元,每个茶杯多少元?(2)3个足球和5个皮球共245元,同样的6个足球和10个皮球多少钱?(3)2份蛋糕和2杯饮料共用28元,1份蛋糕和3份饮料共用18元,问1份蛋糕和1杯饮料各需多少元?(4)昨天,妈妈买了8千克青豆和9千克菠菜,花了16.8元。
今天,爸爸去买了9千克青豆和8千克菠菜,花了17.2元。
1千克青豆和1千克菠菜分别是几元?(5)王华买4件相同的上衣和4条相同的裤子共用去1200元,已知4件上衣比4条裤子的价格多80元。
求上衣和裤子的单价。
参考答案一、答案:(1)C(2)A(3)A二、答案:(1)2(2)5.2;1.5。
(3)6;4。
三、答案:(1)18×4=72(元)(172-72)÷25=100÷25=4(元)答:每个茶杯4元。
(2)245×2=490(元)答:同样的6个足球和10个皮球490元钱。
(3)2份蛋糕和6份饮料:18×2=36(元)1份蛋糕:(36-28)÷(6-2)=8÷4=2(元)1杯饮料:18-3×2=18-6=12(元)答:1份蛋糕12元,1杯饮料2元。
《菜市场里的采购》(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菜市场里的采购》(教案)-2024-2025学年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862b15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3.png)
-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会分享和借鉴他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理财意识和合理消费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 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认识价格标签到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再到处理复杂的优惠活动计算和制定综合采购计划,整个教学过程将小数运算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采购场景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又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 教师再给出总价和单价,让学生求数量,如已知苹果总价为 17.4 元,单价为 5.8 元 / 斤,求数量,引导学生根据数量 = 总价 ÷ 单价进行计算。
-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为解决更复杂的采购问题奠定基础。
- 单价:3.5 元 / 斤
- 数量:5 斤
- 总价:14 元(打八折后)
八、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菜市场采购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下进行学习和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和真实的采购活动中进行数学计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2、菜市场里的采购浙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二十九篇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2、菜市场里的采购浙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二十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ffba511eb91a37f1115cff.png)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2、菜市场里的采购浙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二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74.1除以3.8乘2.6的积,商是( )A、5.7B、9.88C、7.5D、19.5【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判断对错某学院原有8排房子,每排有5栋楼房,后来又修了11栋,则该学院共有58栋楼房.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填“>,<”或“=”号.3.6÷3.6×3.6______3.6×3.6÷3.69.72-3.22+1.6______9.72+1.6-3.22【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7.98÷[3.8×(2-1.3)]=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直接写得数<td width=130 >0.4÷4×2.5=______<td width=161 >8.8﹣0.8×2=______<td width=132 >0.74÷7.4=______<td width=130 >0.7×1.1=______<td width=161 >6.25÷0.25=______<td width=132 >18.7×0÷4=______<td width=130 >1.5÷0.5=______<td width=161 >9.4﹣5.4﹣0.5=______.A、0.25B、7.2C、0.1D、0.77E、25F、0G、3H、3.5【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小刚看一本课外书.如果每天看7页,8天以后还剩4页没有看.如果每天看8页,7天以后也是还有4页没有看完.这本课外书一共有______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浙教标准版五年级上册
《菜市场里的采购》教案
教学目标:
知与能力
1.能通比两信息中相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部分。
2.能根据小数的乘除法运算解决。
方法与
程:
1. 使学生察和用小数知解决生活中的的程.
2.能于不相同的两信息中的一化相同,然后解答。
情感、度、价:
1.培养、提出、解决的能力,提高察、分析、比、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的美与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此的解模型来解答生活中的。
教学难点:能运用此的解模型来解答生活中的。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件
课时安排: 1
教学进程:
一、入新
同学和一起去菜市没有?里面的蔬菜水果真是丰富,来一都有什么。
水果:苹果、梨子、葡萄、西瓜、香蕉、桔子⋯⋯
蔬菜:白菜、青菜、芹菜、卜、茄子、豆角⋯⋯
在有甲、乙两个人去菜市里了苹果和梨,你能帮他算算价?
二、学新
出示菜市片
1.甲了 2 千克苹果、三千克梨,共付14.4 元。
乙了 2 千克苹果、 5 千克梨,共
付19.2 元。
每千克苹果和梨各多少元?
思考:甲、乙的苹果量相同,只要算出梨的量差和价差,就可以算出 1 千克梨的价格。
学生算
甲和乙的价差:19.2-14.4=4.8(元)
甲和乙的梨量差:5-3=2 (千克)
所以 1 千克梨的价格是: 4.8 ÷ 2=2.4 (元)
可以列综合算式:( 19.2-14.4)÷(5-3 )
=4.8÷ 2
=2.4(元)
那么如何求 1 千克苹果的价格呢?
列综合算式:( 14.4-2.4 × 3)÷ 2
=7.2÷ 2
=3.6(元)
答: 1 千克苹果 3.6 元, 1 千克梨 2.4 元。
2. 甲买了 2 千克萝卜、 3 千克青菜,共付 9.1 元,乙买了 4 千克萝卜, 2 千克青菜,共
付10.6 元。
每千克萝卜和青菜各需多少元?
思考:假如甲、乙买相同质量的萝卜或者青菜,算出他们的质量差和总价差,就可以
算出每千克萝卜和青菜的价格。
怎样就相同了呢?
假如甲买了 4 千克萝卜、 6 千克青菜,那么萝卜的质量就相等了,就可以求出 1 千克青菜的价格,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4 千克萝卜、 6 千克青菜,应付9.1 × 2=18.2 (元)。
1 千克青菜的价格:( 18.2-10.6)÷(6-2)
=7.6÷4
=1.9(元)
1 千克萝卜的价格:( 9.1-1.9× 3)÷ 2
=3.4 =1.7
÷2
(元)
答:每千克萝卜 1.7元,每千克青菜 1.9 元。
三、巩固练习
1. 15 头牛和40 只羊一天共吃青草465 千克, 15 头牛和 45 只羊一天共吃青草495 千克。
1 头牛和 1 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1 只羊一天吃的青草:( 495-465 )÷( 45-40 ) =6(千克)
1 头牛一天吃的青草:( 465-40 × 6)÷ 15=15(千克)
2. 6份点心和 3 杯饮料共用45 元, 3 份点心和 4 杯饮料共用30 元。
每份点心和饮料各多少元 ?
6 份点心和8 杯饮料共用60 元
1 杯饮料的价格:( 60-45 )÷( 8-3 ) =3(元)
1份点心的价格:( 30-4 ×3)÷ 3=6(元)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解决什么问题?
五、作业:课本 101 页 1、 3 题。
六、板书设计
菜市场里的采购
甲和乙的总价差: 19.2-14.4=4.8 (元)1千克苹果的价格 :甲和乙买的梨质量差:5-3=2 (千克)( 14.4-2.4 × 3)÷ 2 1 千克梨的价格是: 4.8 ÷ 2=2.4 (元)=7.2÷ 2
综合算式:( 19.2-14.4)÷( 5-3 )=3.6(元)=4.8÷ 2
=2.4 (元)
答: 1 千克苹果 3.6 元, 1 千克梨 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