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害 美能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30例
smpo sa ds satr ra n P >0.5 . 8e ss( 3 3 )i r l ru s o ae i 2( 3 3 )i o t l y tm n i f e t t( n g e t me 0 ) 2 ae 9 . % nt a go pa mp rdw t 2 7 . % ncnr i c h o
as n dt eev o o n lc r i n (r lgo p rioie pu i mi t c nrlgo p o ek .T e si e rcie cmp u d gyyr z g o h i ta ru )o n s lsvt n C ec( o t ru )fr3 w e s h i n a o
gop w r ue rto aoa l tr ( <0 0 .T e t ame tgo p s o e etri p oe n h n i o t l ru eec rdo o k afv rbe un P 、5) h r t n ru h w d a b t m rvme tta n cnr e e o gop i e ai ls n h w n inf a tdf rn e n t og u s( ru nh p t ei ,so ig s icn iee c si w r p P<0.5 .C N L I N:I otn e so l e c o g i f o 0 ) O C USO mp r c h ud b a
结果 : 组 患 者 症状 、 征 的 恢 复 无 明显 差 异 ( 0 0 )。 治 疗 组 治愈 及 好 转 2 两 体 P> . 5 8例 ( 33 ) 对 照 组 治 愈 及 好 转 2 例 ( 3 3 ) 9 .% , 2 7 % 。
.
治疗 组 肝 功 能损 害恢 复 情 况优 于对 照 组 , 两纽 差 异 显 著 ( P<00 ) .5 。结 论 : 结 核 患 者 进 行 抗 结 核 治 疗 过 程 中, 加 强肝 功 能 监 在 应 测 ; 方 甘草 酸苷 治 疗抗 结 核 药 物 引 起 的 药物 性 肝 炎疗 效 显 著 。 复 关键 词 复方 甘 草 酸 苷 ; 结核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 床 疗 效 抗 临
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的说明书
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的说明书现在的肝胆胰腺类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了,人们的生活日益富饶,饮食方面的不节制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肝胆胰腺类疾病出现,药物治疗成为了当务之急。
目前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肝胆胰腺类疾病的效果非常好,许多患者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称: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英文名称:Compound Glycyrrhizin Tablets拼音全码:FuFangGanCaoSuanGanPian(MeiNeng)【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
【性状】本品为白色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
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斑秃。
【规格型号】25mg*10s*10板【用法用量】成人通常1次2-3片,小儿1次1片,1日3次饭后服用。
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不良反应】尚未实施调查本制剂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确实发生频率。
重要不良反应:假性醛固酮症(发生频率不明):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钠及液体贮留、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血清钾值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给药。
另外,还可出现脱力感、肌力低下、肌肉痛、四肢痉挛、麻痹等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在发现CK(CPK)升高,血、尿中肌红蛋白升高时应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禁忌】以下患者不宜给药:1.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钾血症患者(可加重低钾血症和高血压症)。
2.有血氨升高倾向的末期肝硬化患者(该制剂中所含有的蛋氨酸的代谢物可以抑制尿素合成,而使对氨的处理能力低下)。
【注意事项】1.慎重给药。
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患者用药)。
2.一般注意事项。
由于该制剂中含有甘草酸苷,所以与含其它甘草制剂并用时,可增加体内甘草酸苷含量,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
美能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医治慢性乙肝疗效观看
美能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医治慢性乙肝疗效观看【关键词】 ,美能注射液【摘要】目的观看美能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医治慢性乙肝的疗效。
方式 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医治组以美能注射液80ml、丹参注射液20ml医治,对照组采纳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丹参注射液20ml医治,疗程均为60天。
观看肝功能复常情形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转变情形。
结果医治组肝功能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较医治前明显降低。
结论美能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医治慢性乙肝疗效显著。
关键词美能注射液丹参肝纤维化美能注射液能减轻肝脏的炎性损伤,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
丹参具有爱惜肝细胞、增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作用,美能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保肝、抗肝纤维化成效显著。
现将二者联合医治慢性乙肝的疗效观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本组80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9月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为慢性乙肝中、重度,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排除酒精性、药物性肝病等其他肝病。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医治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岁。
两组均为慢性乙肝中度22例,重度18例。
医治方式医治组以美能注射液(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80ml加入10%葡萄糖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60天。
对照组以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丹参注射液20ml、维生素C注射加入10%葡萄糖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60天。
观看指标(1)医治前及医治后1个月查肝功能指标: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白球蛋白比。
(2)医治前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
统计学方式采纳 2 查验及t查验。
药物性肝损伤指南解读
药物性肝损伤指南解读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功能障碍和/或结构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脏组织损伤和/或肝脏炎症反应。
常见的药物性肝损伤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癫痫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
药物性肝损伤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药物性肝损伤通常在药物停用后数天至数周内发生,而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可发生在服用药物后数月至数年内。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关键是了解药物使用规范和潜在的肝脏风险因素。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1.避免滥用药物。
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不要自行更改用药剂量或使用时间。
2.了解药物剂量和剂型。
一些药物会因剂量过高或长期使用而造成肝脏损伤,因此在使用药物前应了解药物的剂量和剂型,尽量减少药物使用量。
3.避免饮酒。
饮酒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与药物性肝损伤相互影响,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饮酒。
4.定期检查肝功能。
如果正在服用潜在有肝损伤风险的药物,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肝脏异常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则是立即停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之后,肝功能往往会在数周内逐渐恢复,但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会持续多个月甚至数年。
对于药物性肝损伤有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例如给予支持性治疗、肝脏营养支持、甚至是肝移植等手段。
治疗前,应了解使用的药物,了解可能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理、代谢途径、潜在风险等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肝脏组织损伤和/或肝脏炎症反应,甚至会威胁生命。
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关键是遵从医生的建议,严格避免滥用药物,同时做好肝功能检查。
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立即停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并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对于有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进行更加深入的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药物性肝损伤如何治疗
导语: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许多药物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的,药物性肝损伤就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导致的人体器官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许多药物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的,药物性肝损伤就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导致的人体器官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敏感性而导致的肝脏损伤,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各种急性的或者慢性的肝脏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者性命,所以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非常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吧。
治疗原则包括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药物(治疗关键)、促进致肝损药物清除和应用解毒剂、应用肝细胞保护剂、治疗肝功能衰竭。
⑴立即停药:一旦确诊或怀疑与药有关,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损肝药物,多数病例在停药后能恢复。
⑵支持治疗:
①注意休息,对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②补充足量热量、足量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E、B等以利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⑶解毒治疗:急性中毒的患者可采取洗胃、导泻、活性炭吸附等措施消除胃肠残留的药物,采用血液透析、腹腔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方法快速去除体内的药物;解毒剂的应用:包括非特异性如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硫代硫酸纳、甾体类激素、UDCA 、S-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及特异性螯合剂如二巯丙醇、青霉胺、巯丁二酸、巯乙胺、依地酸钙钠等。
⑷抗炎保肝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可适当选择抗炎保肝药物治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药物性肝损害现状分析
Sri P ama l u n lV l . 0 8 a c J 2
2 结 果
妊娠初期 的投药试验 , 发现美能对 小鼠的生殖能力 、 受胎能力 及胎儿的发育 没有 影响 。由于 妊娠 的关 系 , 使妊娠合并 重 型
3 结 果
的治疗显得十分重 要 , 治疗选择 用药应特别谨 慎。从 本文 对
应 用 美 能 治 疗 妊 娠合 并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的结 果 看 , 能 具 有 较 美
肯定的降酶 , 退黄及改 善症 状体征 的效果 , 且对胎心 、 动无 胎
影响 , 未发现对母胎有 明显的不 良反应 , 这对 医患双方来 说 , 更为安全放心。而且 , 笔者通过对治疗 组患者 1 年的随访 , 未 见有婴幼儿 畸形发生 。可见 , 美能不失 为治疗妊娠期 合并病 毒性肝炎的较理想药物 , 值得作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观察 。
参 考文 献
两组 均未 出现 不 良 反应 。在 治疗 过 程 中 , 者 胎 儿 的 胎 患
心、 胎动均正常 , 出现 电解质紊乱 , 未 未出现高血压及水 、 钠潴 留等现象。有 2例治疗至晚孕 3 时出现轻 度浮肿 , 5周 1例出 现少许皮 疹 , 但均未影响治疗 。
4 讨论
复方 甘 草 酸 苷 ( 能 ) 以 甘 草 中 活 性 物 质 — — 甘 草 中 美 是
近年来 , 引起药 物性肝 损害的药物组 成有 所改变 。我们 统计近年来收集到 的 4 8例引起药 物性肝炎的药物 分布 ( 1 见
表2 。 )
表 2 近年来各类药物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分类及构成比
总结 和归 纳 , 为今后 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 提供参考 。
1 药物性肝损害常见药物
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药品名称】商品名称:美能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英文名称: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甘氨酸。
【适应症】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
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用法用量】成人通常一日1次,5~20ml静脉注射,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慢性肝病患者可一日1次,40~60ml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
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最大用药剂量为一日100ml。
【不良反应】来自国外同品种原有治疗肝病的15个文献中的789例以及日本厚生省批准追加药物效能(对慢性肝病肝功能改善作用)所调查的4213例使用该制剂的结果。
另外,目前掌握的资料中,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不明。
2 重要不良反应(1)休克、过敏性休克(发生频率不明):有时可能出现休克、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心肺衰竭、潮红、颜面浮肿等),因此要充分注意观察,一旦发生异常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2)过敏样症状(Anaphylax【禁忌】(以下患者不宜给药)1 对本品既往有过敏史患者。
2 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血钾症患者(可加重低血钾症和高血压症)。
【注意事项】1 慎重给药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血钾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患者用药)。
2 一般注意事项(1)为防止休克的出现,问诊要充分。
(2)事先准备急救设施,以便发生休克时能及时抢救。
(3)给药后,需保持患者安静,并密切观察患者状态。
(4)与含甘草制剂并用时,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
3 给药时注意静脉内给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尽量缓【药理作用】1 抗炎症作用(1)抗过敏作用:甘草酸苷可抑制兔局部过敏反应(Arthus Phenomenon)及抑制施瓦茨曼现象(Shwartsman Phenomenon)等抗过敏作用。
对皮质激素,有增强激素的抑制应激反应作用,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和胸腺萎缩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儿童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儿童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讨论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肝太乐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而致肝脏功能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0例肝损伤患者任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1次1片,1日3次饭后口服。
对照组仅给予肝太乐一般5岁以下小儿一次1片;5岁以上一次2片,一日3次。
治疗过程均为1周。
各自对比服药后的肝功能指标转变情况。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0.00%,高过对照组的58.0%,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效率为98.0%,高过对照组的94.0%,2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轻微肝功能异常治疗后效果相仿,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肝功能异常患者中治疗组谷草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AST)降低值比对照组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儿童急性传染性疾病而致肝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葡醛内酯;肝脏功能急性肝脏功能损伤是儿科普遍的并发症,发病原因较复杂,主要是急性传染性疾病而致,最普遍为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尤以病毒感染为主导,少部分见于川崎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因为儿童肝部发育不全,临床用药需求更慎重。
2020-2021年医院运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肝功能异常,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材料和方式1.1一般材料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接诊的各种急性传染疾病合并不同水平肝脏功能损伤患者100例,在其中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50例,患儿年龄1-5岁,患者平均年龄(1.12±1.34)岁。
全部患儿住院前均未应用过肝损伤治疗药物,无中毒病史,其父母亦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病史。
住院后完善实验室检查数据,排除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心力衰竭、基因遗传代谢病、病毒性心肌炎、肝炎病症综合征等,故考虑到患儿肝脏功能影响为急性传染性疾病。
药物性肝损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药物性肝损伤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而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疾病。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停止使用致损药物:首要的治疗方法是停止使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
如果是由于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导致肝损伤,可以考虑更换或减量药物剂量。
如果是因为使用过量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2. 提供支持性治疗:对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提供支持性治疗是很重要的。
这包括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酒精和其他可能对肝脏产生负担的物质。
此外,还可以考虑给予肝脏保护剂如谷胱甘肽、维生素E等。
3. 确定病因和病情评估:确定药物性肝损伤的具体病因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收集和身体检查,并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测试、肝脏超声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确定治疗方案。
4. 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取一些针对症状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伴有肝炎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对于伴有胆汁淤积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胆道扩张剂或胆汁酸合剂;对于伴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肝脏支持治疗,如肝移植等。
药物性肝损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由于药物性肝损伤
的病因和严重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和治疗建议。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概述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与肝脏之间的代谢反应导致肝脏损伤,其中包括肝脏细胞的坏死、肝酶的释放和其他严重的病理反应。
随着使用药物数量的增加,药物性肝损伤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病因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直接肝毒性药物这种药物直接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损害,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4-氨基邻苯二甲酸(PAM);•苯丙氨酸、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止痛药等。
免疫性肝损伤药物免疫性肝损伤药物可以诱发由机体免疫系统介导的肝脏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反应,例如:•抗生素如氯霉素、氯哌灵、甲氧苄啶、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等;•解热镇痛药;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肝病相似,通常是:•肝区疼痛;•乏力和全身不适感;•皮肤黄疸;•黄疸期间神经系统和胆道系统功能的障碍;•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如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总胆红素等水平的升高;•血清及尿中食欲增强素的增高。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应该注意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反复检查,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药物性肝损伤。
对于患者来说,若出现不同寻常的症状,应尽早就医,以便及时得到到技术支持和治疗。
治疗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停止疑似药物的使用停用药物是药物性肝损伤治疗的第一步。
对于患者,如果他们正在使用任何疑似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立即停止使用。
如果疑似药物无法确定,应立即放弃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酒精摄入或其他化学性物质的接触。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药物性肝损伤诊治的重要环节,能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包括:•给予肝保护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 (NAC)、左旋多巴、腺嘌呤、N-乙酰半胱氨酸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输液补充体液,补充营养。
美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疗效观察
表 2 两组 治疗后血清 T f AT复常情况 BL和 L
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健脾利湿 的作用,两剂合用取黄芪之
键脾化湿,丹参凉血通络 ,而黄芪为补气之 品, 能加强丹参 又
的活 血 之 效 。
现 代药理研 究表明, 丹参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对肝细胞
・
临床荟萃 ・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各 阶段肝功能变化 的比较
20 年 6月第 5卷第 6 08 期
WolH ah i s r el Dg t d t e
成分 ,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 。可通过 抑制磷脂酶Az 的活性 ,从而抑制肝脏 炎症反应 ,保护肝细胞 膜,增强肝脏的解毒 功能 , 减轻肝脏 的损害, 促进胆红素代谢 等作用。。本文资料显示,应用美能治疗药物性肝炎,在肝功 能指标好转的同时, 患者 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明显 的缓解 , 治
维普资讯
20 年 6月第 5 08 卷第 6 期
Wol el Di s r dH ah g t t e
3 讨 论
・
临床荟萃 ・
表 1 两组总疗效 比较
病毒性肝炎大部分 以湿热为患, 治宜清利湿热, 而临床 又 以湿重热轻多见,故治疗上 以健脾化湿为主 ,佐以清热利浊。 茵栀黄虽有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的作用 ,短期应用效 果好 , 但 因性苦寒 , 不宜长期应用 ,且不宜用于热象 已去者,故应用局
治 疗组 显效 1 8例 ,有 效 9例 ,有 效 率 9 .% 3 1 。对 照组 显
疗 。治疗前肝功 能均正常 。治疗后 1 ~4周出现 肝功能轻 、中
效 1 例 ,有效 7例,有效率 6 . % 1 6 7 。两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30例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药物性肝损伤30例
姜宏伟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年(卷),期】2007(7)6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例由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后者给予肌苷、维生素C等治疗,3周为1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P》O.05).治疗组治愈及好转28例(93.3%),对照组治愈及好转22例(73.3%).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功能监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456-457)
【作者】姜宏伟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余姚市,31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5
【相关文献】
1.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J], 齐正
2.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J], 刘春华;王千钧
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华;孙兴芝
4.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分析 [J], 武志峰
5.复方甘草酸苷与甘草酸二铵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 [J], 任方芳;金珠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能联合阿拓莫兰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P G B相似 的作用效果 ,F F需要更 大 的作 用浓度 , D FB bG 这可
能 是 由于 P G B是 一 种 血 液 成 分 衍 生 生 长 因子 , 有 更 大 D FB 具
的上游调控正反馈效应 , b G 而 F F是一种细胞 生长 因子 , 这种 作用 比较小 。谭 震等 人 的研 究也 表 明 , F F对 人 牙周 膜 bG 细胞 的增殖具有 强烈 的促进 作用 , 们认 为 b G 他 F F促 进细 胞 迁移 的作用机制可能 主要为促进 细胞 分裂 、 增殖 及改 变细胞 骨架 。本研究显示 b G F F在 1n/ 开始显效 , gml 最大 显效浓度
[ ] B r l a.Tsu n i o aaaa S t 1 i eE g— s
n e i g:a n w p r d g f rp r d n a e e e a in b s d o — er n e a a im o e o o tl rg n rto a e n mo i
l ua n el il y J .Pr d na 20 2 1 : 5 —6 . e l adclbo g [ ] ei o t 0 0, 4( ) 2 329 c r o o l [ ] Mu fr H, ansD , oha L e a.T ee et o Pa l 2 m dJ C re L C c rnD , t 1 h f cs f lee o f t t
1 % F S的 D M 即可 产 生 相 当 于 1 g m D FB 0 B ME 0n/ l G —B无 血 P
清 D M的促 增 殖 作 用。本 实验 9 d短期 培 养 中 , 择 含 ME 选 1 %血清 的培养液 , 既可保 证细胞 的营 养 , 不致 于掩 盖生长 又
肝药物损伤治疗方法
肝药物损伤治疗方法肝药物损伤是指由于药物的毒性作用引起的肝脏损伤。
在临床上,肝药物损伤已成为引起药物撤回、限制使用或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肝药物损伤的主要目标是停止或减轻药物的毒性效应,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
1. 停用引起损伤的药物:首先,最重要的一步是停止或中断使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
停药后,肝功能通常会逐渐恢复,但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有些药物会导致可逆性肝损伤,停药后肝功能会完全恢复;而对于其他一些药物,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肝损伤,停药后肝功能仍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2. 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是治疗肝药物损伤的重要手段。
包括饮食调理、休息、增加摄入高营养价值的食物、适度的运动等。
此外,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药物支持治疗,如肝保护剂、抗氧化剂等。
3. 肝功能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等。
监测肝功能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肝药物损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肝保护剂、抗炎药、胆汁酸、抗氧化剂等。
肝保护剂可以帮助减轻肝脏损伤程度,促进肝脏的修复;抗炎药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肝细胞的损伤;胆汁酸可以帮助肝脏排泄抗氧化剂和有害代谢产物;抗氧化剂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5. 肝移植:对于药物所致的严重肝损伤,如药物性肝衰竭等,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严重肝脏损伤的最后手段,适用于肝功能彻底丧失,无法逆转的患者。
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排斥现象发生。
在治疗肝药物损伤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过量药物使用: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并避免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2.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肝药物损伤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性肝损伤
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the 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即Dana量表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
1.
停用和防止再使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避免 同类结构/作用) 误服大量肝毒性药的处理同中毒一样 加强支持疗法,维护内环境和重要脏器功能 应用特殊解毒剂和防治肝损伤的药物 重症肝功能衰竭建议人工肝,肝移植
Hy’s法则的局限性:广泛应用于DILI的生化诊断指标都是反映已经发生的肝 损伤,且在DILI发生早期只有40%的患者出现上升。 Hy’s法则的补充:RUCAM评分量表与结构性专家诊断程序 RUCAM是用来评估基线水平正常的DILI患者,在伴有活动性肝病(本身肝酶就 可能异常)基础的患者中建立DILI的诊断,ALT较基线升高的程度(提示DILI 发生的ALT水平约为基线水平的3~5倍)、原有肝病的活动程度是否能解释ALT 的升高、是否存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病毒感染的再发(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往 往伴随ALT的复常)、是否存在另一种肝病等。 RUCAM因在酒精等多种参数的定义上模棱两可、过度考虑再用药的权重、打分 结果很低和不易使用等缺点,在临床上很少使用。但在临床和科研中RUCAM量 表不太难理解(适于非DILI专家用),故价值远大于SEOP。 结构性专家诊断程序(structured expert opinion process,SEOP)通过多 达65页的临床试验观察表(CRF)收集完整的DILI诊断基本元素,由3名独立 的肝病专家分别打分,帮助鉴别真正的DILI患者。临床使用局限。两种方式 各执一词,难以统一。
Hyman Zimmerman提出的Hy's规则
美能联合凯时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美能联合凯时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凯时(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诊断为药物性肝病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美能联合凯时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用美能静脉滴注,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指标恢复、症状体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美能联合凯时治疗药物性肝病具有较高疗效,且临床应用安全。
关键词:美能;凯时;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1]。
目前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这迫使医学工作者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用美能联合凯时治疗药物性肝病,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①所有患者发病前3个月内有致肝损害药物服用史,1-4周内出现肝损害症状;②有明显发热、纳差、黄胆、皮疹等症状,血清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升高;③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肝内淤胆;④嗜酸性粒细胞>0.06;⑤排除病毒性肝炎及其它肝病;⑥停药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好转或恢复,但再次应用同类药物,又可引发肝损害。
以上各项有①,加上②~⑥中任何两项,诊断即成立[2]。
1.2病例选择60例患者均为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病人,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肝损害药物种类依次为抗结核药22例,中草药20例,抗生素9例,解热镇痛类药物5例,化疗药物4例。
所有患者按入选试验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配对到治疗组和对照各30例。
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2±5.5)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4例,B级1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4±5.2)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6例,B级14例。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
铡 : 防组 4 ,其中大肠癌 l 例 。 鼻咽癌’ 预 2例 6 、 8例,肺癌、2 l 例 ,卵巢癌 6例。对照组 _ 例 , 4 1 其中非何杰金! 巴瘤 9 。 氏淋 | 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兰= t 组化疗前后肝功瞎 指标比较 下衰 色 表 j 兰组化疗前辟功能} E 曩 l f : _
文章编号 :1 74 O 6 2 5
2 0 。q3 7 0 6 8 6-2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是中药甘草提取物 具有保护肝细胞
总胆红素( i) b . l 临床疗效 断标准 显效; 咱觉症状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 自 . 觉症状改善 A .s j T下降超避 A 治疗前的 5t 0 :无效:治疗后症状 体征及肝功能无好转 ’
功能 括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 ( T 灵 冬氨酸转移酶 cs> 咆 A ) L AT 、
成 治疗组、预防组、对照组 ,前两组化疗前 ‘ 子复方 砖草酸苷{ 夭_ 给 %葡萄糖 2 0 静滴 ,至化 疗结束后 1周。对 5ml 照组不 用保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 1 5例化 疗前肝功 能均异常 ,经复方甘草酸苷保肝 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肝功能恢复正常 1 ,转氨酶下 0例
降 >5%共 4 ,有效率达 9 . 0 例 33 %。化疗后 1 周预防组 AL " S T i明显低于对照组,尸<0 5 l 、A T Bl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 0
- 一 .
。 、
治疗组和预防组于化疗前 3天给予复方甘草酸苷 注射液 ( 美能) 0 l 6m 加入 5 葡萄糖 2 0 1中静滴 , % 5m 至化疗 结束后 l 周
美能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常无法复制;
5.具有免疫异常的指征; 6.可有肝外组织器官损害的表现。
免疫“毒性”作用(2 ) 依据:
1.使用过某种药物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 “肝外表现”; 2.血液学检查发现嗜酸性细胞增多、循环免疫复合 物阳性、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抗体阳性,可能有
一、药物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
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
据报道900多种药物和化学毒素以及越来越
多的中草药可引起药物性肝病
药物和毒素所致的暴发性肝衰竭占20-40% 全球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病的总
发生率达到3-9%
Lewis JH.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Best Practice of Medicine. January 2000.
II 相反应
– 进一步结合内源性化合物,形成具有 更强水溶性的代谢物
– 结合物有葡萄糖醛酸、硫酸、醋酸、 氨基酸
1相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
CYP450超家族的命名:家族、亚家族、同功酶
家族
——例:CYP1
亚家族——例:CYP3A4
同功酶——例:CYP2C2
CYP450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人体内肝细胞中CYP450含量最高,其他组织细
15% 药源性肝损 85%
陈成伟主编.药物与中毒性肝病.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
一般人群中1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其它肝炎 90%
其它肝炎 60%
陈成伟主编.药物与中毒性肝病.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
美国15-25%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由药物不
引起肝损伤的化学药物
1687起药物性肝病起因药分类
抗生素 解热镇痛剂 消化病药物 化疗药 心血管用药 精神科用药 一般市售药 中药 激素制剂 抗过敏剂 其它
371(21.99%) 200(11.86%) 124(7.35%) 122(7.23%) 109(6.46%) 101(5.99%) 97(5.75%) 80(4.74%) 78(4.62%) 63( 3.73%) 68(4.03%)
肝细胞 诱导脂质过氧化 大分子蛋白或脂肪、 核酸等共价结合
损害肝细胞结 构和功能 Ca++自稳机制
膜泵系统
线粒体
细 胞 死 亡
释出溶酶体酶细胞骨架破坏直来自毒性作用特点 可预测性
剂量依赖性 首次应用肝毒性物质和发生肝损伤之间的间隔常
是固定和短暂的
暴露人群中肝损伤发病率高 在实验动物模型上可复制 代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四氯化
法国Sgro等19972000调查81301例居民
每年14 /100,000位居民发生DILI
–其中12% 需要住院,6 %死亡
发病率是每年上报DILI的16倍
但仍然可能低于实际数量
Hepatology 2002;36:451-455.
几种药物引起肝病的发生率
药 物
发生率(1/100,000例病人)
药物毒性减弱
P450诱导剂(药)
P450抑制剂(药)
“减毒 ”CYP450
药物毒性减弱
药物毒性更强
“间接”毒性作用
药物经过1相药酶催化后变为有毒或毒性增加
具有解毒作用的1相酶先天或后天缺乏
1相酶被诱导或抑制,低毒或无毒的药物变得有毒,
或者相反
2相酶减少或缺乏,毒性代谢产物堆积
免疫“毒性”作用(1 ) 特点:
200-2000 10-25 5-50
异烟肼、氯丙嗪、丹曲林 雌激素 酮康唑
双氯芬酸、舒林酸、苯妥英钠、 1-10 氯氟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呋喃妥 因、特比萘酚、双氯西林 0.5-3
米诺环素
0.1-1
姚光弼, 主编. 临床肝脏病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3, P514
国外报导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所有 药物反应病例的 10 ~ 15% ,仅次于皮肤粘膜 损害和药物热
参与2相反应的酶主要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葡萄糖醛酸
三、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直接毒性作用
不再使用了的“毒药”,如:锑剂 还必须使用的“毒药”,如:各种肿瘤化疗药物
被挖掘的新的“毒药”,如:三氧化二砷(砒霜)
、斑蝥
无论是FDA还是SFDA,都慎重地批准“毒药”上市
P450 亲电子基团 药物 自由基 氧自由基(O2) 膜破坏 释出 酶类
饥饿
肝脏病 糖尿病 HIV/艾滋病 肾功能减退 合并用药 肝移植
增加发生率
增加肝损伤 增加肝纤维化 过敏反应增加 增加肝毒性、纤维化 异烟肼、磺胺 增加血管毒性
对乙酰氨基酚
海恩酮、培美林、抗结核药、布洛芬 甲氨喋呤 磺胺药 四环素、甲氨喋呤 对乙酰氨基酚 硫唑嘌呤、硫鸟嘌呤、白消安
Michael F.Sorrell 主编Schiff‘s Diseases of the Liver第九版2003
病史:
用药史。重要的是使用了何种药物,而不 完全是使用药物的时间、剂量、给药途径
等。用药史的定位时间不得小于6个月
过去史,尤其是药物过敏史 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过敏体质者)
临床表现:
肝损害常有的症状:乏力、厌食、恶心、 黄疸,等 可有发热 可有皮疹:典型和非典型的药物疹 重型肝炎的表现 其他器官免疫损害的表现或药物毒性反应
3. 药物的毒性作用与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呈正比;
4. 药物都是在肝脏里代谢解毒的; 5. 药物可以损害肝脏,但并不严重; 6. 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可以预测的; 7. 药物性肝损害一定出现在用药后不久;
8. 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ADR)是医疗事故。
内
容
一、药物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 二、肝脏如何处理化学物质 三、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四、药物性肝炎的诊断 五、药物性肝炎的预防 六、药物性肝炎的处理 七、甘草酸制剂的护肝作用
谢产物外,尚有氧自由基、亲电子物质、自身抗体等
P450催化的主要反应有:烷基的羟基化,烷基的环氧化, 羟基的氧化,氨、氧、硫部位上的脱烷基化,氧化性脱 氨、脱氢和脱卤素
1相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
CYP450对药物的代谢包括活化和灭活双相过程,外来物质可 能被转化为具细胞毒性、致突变性或致癌作用更强的物质 CYP450本身的活性可以被诱导或抑制。诱导或抑制酶活性
辅助检查:
肝功能损害的实验室指标:ALT、胆红素、 GGT、ALP,其他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升高 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阳性 肝活组织检查: 肝活体组织的检查,可见门脉区炎症,并有 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淤胆时,有利于药物 性肝炎的诊断。 关于药物激发试验
基本条件
有药物暴露史及与之相一致的潜伏期,免疫特
药物相关的自身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
3.肝组织学检查表现为嗜酸性细胞浸润、肉芽肿形 成等。
免疫“毒性”作用(3 ) 典型药物性肝炎—氟烷肝炎 :
1.可为轻度肝损,也可为暴发性肝炎;
2.肝损出现在多次用药之后,首次接触极少发生肝炎。一般 在用药后的28天内出现肝损,
3.女性和过度肥胖者易发;
4.患者体内器官非特异性抗体阳性、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高、 肝脏嗜酸性细胞浸润、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抗体可与多种
目前引起损的药物余千种,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 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 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本病发病 率逐渐增高,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 2 %,占暴发性 肝功能衰竭中的10%~20%。
对药物性肝损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 中、草药没有毒性作用;
2. 有毒的药物才会损害肝脏;
胞亦有分布,如:皮肤、肺、肾、肠道等
1相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
CYP450分为可溶性和膜性,后者包括“微粒体氧化酶”和“线 粒体氧化酶”,“线粒体氧化酶”仅代谢内源性化学物质 参与药物代谢的重要的P450有:CPY1A2、CPY2、CPY3A 对P450而言,药物是一种底物,催化代谢过程中除产生代
二、肝脏如何处理化学物质
肝脏通过两相酶系对药物或化 学物质进行“处理”
为什么不是“灭活”或“解毒” ,而是“处理”?
药物的代谢转化
I相反应
– 药物被转化为极性(亲水性)代谢产 物,通过结合或暴露下列基团 :
-OH、 -SH、-NH2、 -COOH
– 代谢产物通常无活性 – 可能极化完全,利于从胆汁、尿液排 出体外
良反应引起,病死率高达50%
50% 死亡
药物性 25%
陈成伟主编.药物与中毒性肝病.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
药物性肝病的易患因素(1)
因素
年龄 性别
影响
>60岁易患,病情重 儿童多见 女性多见 男性多见 血浓度与剂量有关 部分与剂量有关 增加肝脏纤维化
举例
异烟肼、呋喃妥因、氟烷、曲格列酮、丙戊 酸、水杨酸类 氟烷、双氯芬酸、呋喃妥因、右丙氧芬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乙酰氨基酚、硫唑 嘌呤 某些草药 抗癌药、哌克昔林、他克林、氧青霉素、丹 曲林 甲氨喋呤、维生素A 氟烷、苯妥英钠、磺胺类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丙戊酸 异氟烷、氟烷、恩氟烷、红霉素、布洛芬
药物性肝损害
——机制、诊断和防治
一片思诺斯导致ALT升高超过1000U
干扰素诱发重度慢性肝炎
一起由“乌发丸”引发的医疗纠纷 “龙胆泄肝丸”中毒事件引发的思考
定义:
药物性肝病损害(drug inuced liver injury, DILI ),或称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 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 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 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