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铁矿石垄断价格合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铁矿石垄断价格合谋
众所周知,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但是,2006年以前,在国际铁矿石贸易谈判中却没有话语权和定价权,总是被迫接受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2007年度铁矿石谈判中国获取了首发定价权,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在历经了连续4年大幅度上涨之后,在当前国产矿现货价格低于巴西矿的市场背景下,长期协议矿价仍能够再次上涨9.5%,首先说明国际铁矿石市场供求关系仍没有明显改观;其次表明贸易结构仍然不平衡,尤其是中国钢厂的被动地位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现状
1.国际铁矿石的出口情况
从铁矿石贸易上看,根据2002—2006年《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中相关数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达到6.45亿吨,比上年增加4800万吨,增长8.0%,预计2006年增长5.8%,达到6.82亿吨。其中,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等出口国主宰着全球铁矿石贸易供给。通过大规模兼并与收购以及资本运作,铁矿石生产日益向少数企业集中,铁矿石日益被少数人控制。全球铁矿石生产已形成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力拓矿业公司(Rio Tinto)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的“三分天下”之势。这三大矿业集团铁矿石年产量占全球的2/3,居于垄断地位。以2005年为例,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铁矿石总出口量合计为4.6亿吨,约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70%以上。
2.国际铁矿石的进口情况
国际铁矿石进口贸易中,8个主要国家(地区)的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80%左右。其中,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对进口铁矿石需求旺盛,进口量大幅增加。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亿吨,占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的43%,同比增加6700万吨以上,增长幅度超过40%。日本是铁矿石净进口国,总消费量1.20—1.35亿吨。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也都是铁矿石进口量很大的净进口国。此外,比利时、卢森堡钢铁联合体、韩国等,每年的铁矿石需求也较大,构成了需求量巨大的买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增量主要流向了中国。欧盟、日本、美国、韩国等主要消耗进口铁矿石的国家和地区,总体上进口数量基本稳定。2005年全球生铁产量达到10.34亿吨,需消耗铁矿石16亿吨,中国生铁产量达到3.2亿吨,共需消耗成品铁矿石4.8亿吨,约占全球的30%。2006年1-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2.69亿吨,同比增长21.7%,成为全球铁矿石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
国际铁矿石垄断价格的形成
1.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机制
一般来讲,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的定价机制问题,其内容包括大宗贸易中潜在的或普遍认可的定价规则和贸易双方所确定的或参考的基准价格两个方面。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于成熟的期货品种和发达的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来说,其价格基本上由最著名的期货交易所标准期货合同的价格决定;另一种是对于尚未受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或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上的主要买方和主要卖方每年谈判达成。在大多数的大宗贸易中,比如铝、铜、煤炭、石油等,期货市场是形成这类商品基准价格的中心。但是,铁矿石仍是一种尚未受到广泛认可的期货品种或期货市场的初级产品,所以其价格形成采用后一种方式。
2. 国际铁矿石垄断价格形成的经济模型分析
通过上述对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铁矿石的供求存在矛盾,贸易结构不均衡。受以强劲需求为内容的“中国因素”的影响,以三大铁矿生产商为代表的卖方形成了价格合谋,其市场控制力大大强于钢厂,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是垄断者,在价格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
3.国际铁矿石垄断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模型假设
(1)假设国际铁矿石市场是一种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铁矿石作为一种原材料,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要素。由于当今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卖方主要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力拓矿业公司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而买方却有多家,相比之下,卖方占据明显的垄断地位。
(2)假设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铁矿石供给曲线为一条稳定的正斜率曲线。综观整个国际铁矿石市场,近几年铁矿石的总体供给状况,可以看出国际铁矿石产量稳定较缓慢增长,同期铁矿石价格也呈不同程度的上升。由此可以假设国际铁矿石供给曲线正如古典经济学中供给曲线,即供给量增加的同时伴随着价格的上升。
(3)假设国际铁矿石需求曲线为一条弹性较小的负斜率曲线。根据近几年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上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可假设模型中的需求曲线正如古典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但弹性较小。
(4)作为要素市场上的垄断卖主,卖方面临的要素需求曲线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垄断卖方不像一般卖者那样接受既定价格,而是可以通过控制要素供给量来决定要素价格。如果国际铁矿石市场完全竞争,那么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的交点为市场均衡点。但是,在现实的国际铁矿石谈判中,三家卖方立场一致,其默契程度几乎达到了一种近似串谋的地步,这大大加大了卖方的谈判砝码。相比之下,多家买方的立场往往出于各自的某种目的很难达到一致,在价格谈判中往往造成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并且由于需求旺盛,对进口依赖度都很高,
这又进一步增强了卖方的垄断势力。因此,铁矿石要素卖方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将把铁矿石的供给量限制在的水平,相应的价格为。由此可见,买方为了解决国内铁矿石需求的缺口,只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被迫接受大幅度涨价,以期卖方能够增加铁矿石供给量。
国际铁矿石垄断价格下中国的对策
纵观上述分析可知,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不可能有根本改变,国际铁矿石的价格主要受国际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今后几年内国际铁矿石供求关系将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那么铁矿石价格也就不会很快降下来,而是仍将保持在高位,呈卖方垄断的态势。因此,从长期来看,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面对卖方占主导地位的被动局面,作为最大需求方,中国应该多从自身角度找原因,寻出路,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价格谈判策略,充分、合理、长效地利用国外铁矿石资源,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
1.提高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中国生产的钢铁类产品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钢铁产品为主,这样的结构极易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利润空间有限;而且初级钢铁产品的生产能耗较高,污染环境严重。另一方面,中国钢铁行业准入门槛低,因而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低下,设备老化,开采铁矿石和生产钢铁都是高能耗、低效率,造成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极大浪费。因此,钢铁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使技术优化升级,改变现有的落后产业结构;努力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进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达到缓解强劲的需求增长的目的。
2.组建国内外钢铁企业联合采购机制。一方面,就产业格局而言,长期困扰中国钢铁产业的“小、散、乱”的痼疾依然存在。分散化的产业格局大大削弱了国际采购的组织化程度,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很难推举出代表各方利益的谈判代表来以一种声音应对国际挑战。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和欧洲的钢铁行业由于集中度很高,在价格谈判中拥有很大的定价权。因此,中国钢铁企业能否紧密团结是中国铁矿石谈判中掌握定价权多少的关键。另一方面,就铁矿石垄断价格机制而言,在与铁矿石卖方谈判时,应积极联合国外的大钢铁企业,争取达成某种默契,共同对卖方施压,减小卖方的垄断势力。目前由于国际铁矿石市场上,多家买方对应少数卖方,而买方在与卖方谈判中又各谈各的,甚至存在出于某种目的相互拆台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得卖方充当了“囚徒困境”中的“警察”角色,进一步巩固了卖方的垄断地位。
3.推动相关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通过合资、参股、战略联盟等形式在全球铁矿石资源丰富地区进行布局,实现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