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得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的得失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使本来略显枯燥的历史更显得枯燥无趣。其实,据笔者看来,历史是一场场生动的事件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处境,并就如何开展历史教学提出了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尴尬处境;得失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记忆,是形成凝聚力的文化核心。一个热爱祖国和民族的人,往往是一个喜爱历史的人。忘掉历史的人,往往是一个对国家和民族麻木不仁的人。从教育的角度讲,历史课是实施爱国教育最好的教材。但在笔者看来,历史课远没有发挥出它本应该具有的效力。

一、何为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是什么?有人说历史就是叙事。在一个时期内,一定领域中同时发生着许多事情,写历史的人要选择哪一件来写,往往是掺杂了主观因素的,尽管历史的记录者都追求客观,但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历史的记录者在选择事件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现实意义上的历史了。再者,同一个事件,不同的叙述者往往会因叙事角度、叙事口吻的不同而给人不同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历史,以至于有人说,历史就是谎言。历史永远在追求着真实,而历史只能无限制地接近客观真实,却永远不能等同于客

观真实。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学科的天生局限。所以,说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是一种非常浅薄的说法。

但是,无论怎样解构颠覆现有的历史,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毕竟有着那么多活生生的人,毕竟有那么多辉煌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事情。我们应该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看待历史,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扫清面前的阴霾和浓雾,洞察历史上最本质的东西。

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四大发明和秦皇汉武,其目的所指应该更深远。其一,应该指向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其二,应该指向更学术化、更科学的历史研究,而不仅仅是识记和理解。这是每一个中学历史教师所应该明确的一点。说得直白一些,中学历史教学就是要学生通过了解和认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来

认识这个民族艰辛和黑暗的过去,从而激发对本民族的热爱,树立为祖国献身的高远志向。

二、中学历史课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中学历史课不尽人意,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首先,历史课所教的更多的都是死知识。有首歌唱得好:“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首歌唱出了历史的沧桑感,也唱出了历史鲜活的一面。历史并不是冰冷的,事件和人都是当初鲜活的生命。所以,历史不是一推柴草,而是一本有生命的天书,一个个名字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所以,走进历史,其实就是走进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他们生活过,奋斗过,抗争过,呐喊过。遗憾的是,教师和学生往往只去记忆和背诵时间地点和事件,往往忽略了对人物的亲近和理解,难以想象,离开了人物的历史还能是历史吗?

其次,自以为科学的知识梳理框架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为了便于学习,老师和学生都喜欢从历史课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诚然,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来看,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具有一定的规律。但并不等于说历史知识之间也是规律的,把任何一段历史都看做是可以梳理归纳的知识,就很容易陷入机械论,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学习历史,识记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所以,这种梳理框架的做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最近的历史研究证明,许多纷乱的历史事件之间,其联系往往是偶然的,历史充满了巧合和意外,历史的编著者为了便于叙事,教材的编著者更是为了教学的方便而主观地联系和调整了历史事件,学习者如果再变本加厉地加以梳理和整合,那么,我们学到的历史就会更加不是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

再次,学生很难在情感上喜欢历史。学生并不喜欢本来应该喜欢的历史,应试教育是其罪魁祸首,这不仅仅是教材编排上的不足。历史教材往往采用蜻蜓点水式的编排方式,意思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历史,并且对国外的历史也有所了解。其实,这是个并不科学,也不聪明的做法。点线结合编罗网的做法造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繁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坏的结果是没有了人物生动

的故事和性格,严重损害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学习是件长远的事,应该立足未来。中学历史还是基础阶段,应该以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为宗旨,与其求全面却让学生生厌,不如求短小而让学生喜欢。

三、如何上好历史课

在现有的基础上,历史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要上好历史课,让学生喜欢历史,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离开生动的历史材料是不行的。为学生补充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文本资料,例如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实地的文物等。比如,在涉及周恩来总理的地方就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周邓纪念馆,通过实物来接近这位伟人,接近历史。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旅游。但许多学校和地方限于条件,这样的活动往往难以举行,即便有条件的学校也往往限于课时,不能充分发挥这些社会资源来进行历史教学。所以,更实用的还是文本资料。

文本资料比较丰富,便于查找,也便于学生阅读。教材上所选的事例往往侧重政治层面的考虑,能反映人物性情的资料比较少,所以对学生来说往往有距离感。拿现代史来说,那些革命先烈其实都是个性张扬的人,他们的叛逆才是真正具有积极意义的叛逆,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是非常具有个性魅力的人物。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准备些生动的故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和理解,也能培养学生对先烈的民族感情。只有让学生亲近历史,他们才能真正地走进历史,学会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