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理论教育课件
合集下载
创新扩散理论ppt课件
![创新扩散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729bc9fad6195f302ba65f.png)
在某个社会系统里首先采用某项创新的人被称为创新 者。创新者通常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需要面临承担 创新风险和受所在社会系统排斥的双重压力。从创新者最 初采用创新到社会系统越来越多的成员改变认识逐步采用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扩散过程。人们常把创新的扩散过程 划分为4个阶段,即突破阶段、关键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和浪峰减退阶段,如图2—3所示。
2021/3/12
精品课件
10
2021/3/12
精品课件
11
但是,如果我们把扩散规模看成是采用者的非累计数 量或百分率,那么,通常可以画出一条铃形或波浪形的反映 采用者分布频率的扩散曲线,如下图所示。
2021/3/12
精品课件
12
可见,扩散曲线描述了某项创新扩散的基本趋势和规 律。借助扩散曲线可以分析某项创新的扩散速度与扩散范 围。扩散速度是指一项创新逐步扩散给采用者的时间快慢, 扩散范围是指一定时期采用者的数量比率。
具有过期失效和过期作废的特点,因此,一项创新出现后,必须尽 早组织试验,果断决策,进入示范期;加快发展期速度,使其尽快 从早期试验阶段进入成熟期,让其在“青壮年”时期充分发挥效益; 要尽可能延长成熟期,延缓衰退期,特别要防止早衰。
21/3/12
精品课件
24
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原因主要是:
①无形磨损 创新不及时推广就会被新创新取代而过期失效。例 如一种农药被另一种新农药取代。
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是此阶段的有效推广方法。
2021/3/12
精品课件
32
3.评价阶段
一旦获得该项创新的相关信息,农民就会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评 价,对采用创新的利弊加以权衡。这意味着他想更多地了解这项 创新的详细情况,他也许会做出试用决定,也许会观察一下其他 农民试用创新的情况,因而犹豫不决。
2021/3/12
精品课件
10
2021/3/12
精品课件
11
但是,如果我们把扩散规模看成是采用者的非累计数 量或百分率,那么,通常可以画出一条铃形或波浪形的反映 采用者分布频率的扩散曲线,如下图所示。
2021/3/12
精品课件
12
可见,扩散曲线描述了某项创新扩散的基本趋势和规 律。借助扩散曲线可以分析某项创新的扩散速度与扩散范 围。扩散速度是指一项创新逐步扩散给采用者的时间快慢, 扩散范围是指一定时期采用者的数量比率。
具有过期失效和过期作废的特点,因此,一项创新出现后,必须尽 早组织试验,果断决策,进入示范期;加快发展期速度,使其尽快 从早期试验阶段进入成熟期,让其在“青壮年”时期充分发挥效益; 要尽可能延长成熟期,延缓衰退期,特别要防止早衰。
21/3/12
精品课件
24
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原因主要是:
①无形磨损 创新不及时推广就会被新创新取代而过期失效。例 如一种农药被另一种新农药取代。
成果示范和个别访问是此阶段的有效推广方法。
2021/3/12
精品课件
32
3.评价阶段
一旦获得该项创新的相关信息,农民就会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评 价,对采用创新的利弊加以权衡。这意味着他想更多地了解这项 创新的详细情况,他也许会做出试用决定,也许会观察一下其他 农民试用创新的情况,因而犹豫不决。
第十四章 口传流行与创新扩散PPT课件
![第十四章 口传流行与创新扩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48d5356529647d26285207.png)
扩散(diffusion)是某种革新的采用随着时间通过交流扩展 到其他消费者的过程。创新的扩散是指某种新的产品、服务或 想法,通过一定的媒介逐步传播到消费者中的过程。 创新扩散的简单模型
社会系统
创新的特征 创新采用者特征 人际影响过程
个体消费者采用创新的过程 消费大众
营销活动
(二)心理原因
1、从众与模仿 2、求新欲望 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二、流行与消费者行为
(二)流行的形成与变迁
(1)流行以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为基础。
流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现象;是一定的社会状况、
社会心态的表现;它的产生、普及和消退与大众传播息息相关。 (2)流行是人们一定心理需要的满足方式。
意见领袖影响范围
1、意见领袖通常是与特定的产品或活动领域相联系的 2、意见领袖在人口统计特征方面与所在人群基本类似 3、意见领袖即便在低介入购买中也会自动提供信息 4、对产品或店铺的不满容易造就意见领袖 5、通过行为提供信息,成为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与营销策略
(1)广告:激励人们成为或模仿意见领袖 (2)产品质量和顾客抱怨:满足期望、迅速处理抱怨 (3)市场调查:针对意见领袖的调查主要产品领域为 技术性较强、形象性较强的产品 (4)赠送产品样品:激发产品信息的传播 (5)零售与个人推销:针对意见领袖
(2)意见领袖是真正的领袖吗? 许多研究不断的发现,给别人传递信息的人也更
有可能从别人那里接收信息。
意见领袖似乎更加
(1)对产品种类有广博的知识 (2)与产品种类有一定的牵连、 (3)积极的从别人那里获取产品信息 (4)对新产品有兴趣 (5)阅读的杂志和其他印刷媒体与能给他们带来好
处的产品有关 (6)对他们在产品上的评价很自信 (7)社交更加活跃,反映出他们愿意与其他人交流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课件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456cfb52ea551811a68755.png)
6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认知特征(1):相对优越性
7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移动互联
视觉
听觉
触觉
认知特征(2):兼容性
8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认知特征(3):易操作性
9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认知特征(4):可试用性
10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认知特征(5):可观察性
11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GOOGLE GLASS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2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3
如果你手上Leabharlann 一款新的技术, 如何通过媒介让人们接受和使 用它?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4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埃弗雷特·罗杰斯 (Everett M. Rogers)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
创新扩散理论
5
i-pad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认知特征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1):相对优越性 (2):兼容性 (3):易操作性 (4):可试用性 (5):可观察性
12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采用
获知
说服
决定
实施
确认
拒绝
创新采纳的过程
13
人数
饱和点
10~25%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临界点
时间
14
意见领袖
?!√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不愿意接 受的人群
15
i-watch
如果你手头有一款新的技术, 你会如何成功地将它推广出去?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
17
口传流行与创新扩散PPT培训课件
![口传流行与创新扩散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1ab3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c.png)
06 案例分析
利用口传流行成功推动创新扩散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特斯拉电动汽车 案例二:星巴克咖啡
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成功归功于其创新的电池技术和设计 理念,通过口传流行的方式迅速在消费者中扩散,成为 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
星巴克咖啡凭借其独特的咖啡口味和品牌文化,通过口 传流行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
03
创新扩散能够提高口传流行的持续性
随着创新的扩散,人们对该产品或服务的关注度也会持续较长时间,从
而延长了口传流行的持续性。
口传流行与创新扩散的互动关系
口传流行和创新扩散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口传流行能够加速和扩大创新扩散的范围,而创新扩散也能够增强和延长口传流 行的效果。
正确利用口传流行和创新扩散的关系
可见性
指一项新事物被广泛宣传和展示的程度。可见性越高,人 们越容易了解和认知新事物,从而影响其接受和采纳新事 物的意愿。
创新扩散的过程
知晓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新事物的存 在,并对其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确认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对新事物进行评估 和反馈,确认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和需 求,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案例分析
某咖啡品牌通过提供优质 咖啡和舒适环境,吸引顾 客口口相传,迅速占领市 场。
产品推广中的口传流行与创新扩散
口传流行
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体验, 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忠实 拥趸,并主动传播产品优 点。
创新扩散
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新功能, 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 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案例分析
某智能音箱品牌通过推出 个性化功能和智能推荐算 法,吸引用户尝试并推荐 给朋友。
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也是一种常见的口传流
《创新扩散》课件
![《创新扩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338b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1.png)
散的障碍
社会和文化因素
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和文化习俗可能限制了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范围。
管理因素
缺乏创新意识、不完善的组织结构以及对创新风险的担忧可能阻碍创新扩散的成功。
法律与政策因素
法律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以及政策制定的滞后可能使创新者遭受不公平待遇,影 响创新扩散。
如何促进创新扩散
1 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重 2 改善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扩散》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创新扩散的概念、过程、障碍以及如何促进创新扩散。深入浅 出的解释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创新在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什么是创新扩散
创新扩散指的是新的理念、技术或产品从最初创造者那里传播到其他个人、组织或社会的过程。它具有推动社 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扩散的过程
1
认知
个体或组织第一次接触到新的创新并开
学习
2
始认识其存在和潜在价值。
个体或组织深入学习和了解创新的工作
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可能带来的益处。
3
采纳
个体或组织决定采纳新的创新,并投入
传播
4
时间和资源进行应用和实践。
个体或组织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他人
分享,扩大创新的影响力,促进创新的
传播。
5
巩固
创新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最终被广 泛采纳并融入社会文化,形成新的标准 或常态。
3 各种政策、合作和支
要性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
持措施的推出
政府应制定积极的创新政
新者提供公正的回报和激
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可
策和战略,鼓励创新,提
励,促进创新扩散。
以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措施、
供支持和资源。
合作项目和支持机制来促
社会和文化因素
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和文化习俗可能限制了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范围。
管理因素
缺乏创新意识、不完善的组织结构以及对创新风险的担忧可能阻碍创新扩散的成功。
法律与政策因素
法律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以及政策制定的滞后可能使创新者遭受不公平待遇,影 响创新扩散。
如何促进创新扩散
1 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重 2 改善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扩散》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创新扩散的概念、过程、障碍以及如何促进创新扩散。深入浅 出的解释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创新在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什么是创新扩散
创新扩散指的是新的理念、技术或产品从最初创造者那里传播到其他个人、组织或社会的过程。它具有推动社 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扩散的过程
1
认知
个体或组织第一次接触到新的创新并开
学习
2
始认识其存在和潜在价值。
个体或组织深入学习和了解创新的工作
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可能带来的益处。
3
采纳
个体或组织决定采纳新的创新,并投入
传播
4
时间和资源进行应用和实践。
个体或组织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与他人
分享,扩大创新的影响力,促进创新的
传播。
5
巩固
创新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最终被广 泛采纳并融入社会文化,形成新的标准 或常态。
3 各种政策、合作和支
要性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
持措施的推出
政府应制定积极的创新政
新者提供公正的回报和激
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可
策和战略,鼓励创新,提
励,促进创新扩散。
以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措施、
供支持和资源。
合作项目和支持机制来促
创新扩散理论讲义(PPT 58页)
![创新扩散理论讲义(PPT 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7ca0e01f5335a8103d22049.png)
与创新性呈负相关的只有宿命论。
创新采用者时间差异 日本学者对当地农民采用番茄杂交种,得出如下结果:
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的情况:
结论: (1)试用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试用面积比例越小;
(2)试用时间越晚,则试用期越短,试用面积比例也较大。
因此,罗杰斯认为,推广创新的 最佳途径是“双管齐下将大众传播 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一项农业创新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 在发展期,效益在推广期,更新在交替期。
2、时效性规律 S理论表明,一项创新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但可以延缓其衰 退的速度。 衰退原因(五种“磨损”): (1)无形磨损 创新不及时推广,过期失效; (2)有形磨损 创新优良特性的丧失,如品种退化、
(3)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4)从众阶段(随大流阶段)
浅免耕技术:复杂程度低,省工节本,农民易掌握,接受速度 快,因此它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和达到最大扩散速率的时间 均较早(近6年)。
模式化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涉及到品种特 性、作物生长发育动态及肥水运筹等多种知识。因此,农民不 易很快掌握,起始推广速度慢,进入扩散发展期和达到最大扩 散速率的时间均较长,用了将近10年时间才被99%的农户所采用。
很多创新在社会中只能扩散到某个百分比。
当系统中的创新采纳者再也没有增加时,系 统中的创新采纳者数量(绝对数量表示)或 (相对数量表示),就是该创新扩散的饱和 点。
2011年11月2日,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表示,强生婴儿洗发水中含有可致癌的二恶烷以及季铵盐15。美国、中国、加拿大等5国市场所售产品中仍含有该物质。
抗性丧失; (3)政策性磨损 农业政策、法规法令、结构调整; (4)价格磨损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及农产品价格下跌; (5)人为磨损 推广方法不当。
创新采用者时间差异 日本学者对当地农民采用番茄杂交种,得出如下结果:
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的情况:
结论: (1)试用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试用面积比例越小;
(2)试用时间越晚,则试用期越短,试用面积比例也较大。
因此,罗杰斯认为,推广创新的 最佳途径是“双管齐下将大众传播 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一项农业创新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 在发展期,效益在推广期,更新在交替期。
2、时效性规律 S理论表明,一项创新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但可以延缓其衰 退的速度。 衰退原因(五种“磨损”): (1)无形磨损 创新不及时推广,过期失效; (2)有形磨损 创新优良特性的丧失,如品种退化、
(3)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4)从众阶段(随大流阶段)
浅免耕技术:复杂程度低,省工节本,农民易掌握,接受速度 快,因此它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和达到最大扩散速率的时间 均较早(近6年)。
模式化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涉及到品种特 性、作物生长发育动态及肥水运筹等多种知识。因此,农民不 易很快掌握,起始推广速度慢,进入扩散发展期和达到最大扩 散速率的时间均较长,用了将近10年时间才被99%的农户所采用。
很多创新在社会中只能扩散到某个百分比。
当系统中的创新采纳者再也没有增加时,系 统中的创新采纳者数量(绝对数量表示)或 (相对数量表示),就是该创新扩散的饱和 点。
2011年11月2日,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联盟表示,强生婴儿洗发水中含有可致癌的二恶烷以及季铵盐15。美国、中国、加拿大等5国市场所售产品中仍含有该物质。
抗性丧失; (3)政策性磨损 农业政策、法规法令、结构调整; (4)价格磨损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及农产品价格下跌; (5)人为磨损 推广方法不当。
创新扩散理论课件
![创新扩散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87a24e5022aaea998f0fcc.png)
创新扩散理论
一、基本介绍
1.3理论意义:
解释
创新采纳决策 过程中影响采 纳的决定因素 和不同的采纳 者类型
预测
采纳一个创新的 可能性和速度以 及一项措施是否 能促进创新的扩 散
缩短
创新扩散的 过程
创新扩散理论
一、基本介绍
1.4提出背景: 起源: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创新扩散的问题引起人们注重。 发展: 早期阐释者:法国社会学家加比尔·塔尔德和佩姆伯顿。 转折点: 美国田园社会学的杂交玉米实验——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
创新扩散理论Leabharlann 三、理论延伸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的应用
创新扩散理论
三、理论延伸
3.1理论的局限性:
3.1.1这些创新特征是一般意义上的特征,而不是专门针对信息技术使用背 景提出的。 3.1.2自上而下,缺乏互动。 3.1.3影响因素考虑不全。例如使用代价。
创新扩散理论
三、理论延伸
3.3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
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更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压力。 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
创新扩散理论
二、主要内容
2.4扩散过程中所呈现的曲线: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
二、主要内容
2.1创新扩散的4要素: 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社会系统是一类相互联系的面临共同问
题、有着共同目标的单位,由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政治等因素构 成。扩散的过程必定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系统中。
创新扩散理论
二、主要内容
2.3创新扩散的过程:
一、基本介绍
1.3理论意义:
解释
创新采纳决策 过程中影响采 纳的决定因素 和不同的采纳 者类型
预测
采纳一个创新的 可能性和速度以 及一项措施是否 能促进创新的扩 散
缩短
创新扩散的 过程
创新扩散理论
一、基本介绍
1.4提出背景: 起源: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创新扩散的问题引起人们注重。 发展: 早期阐释者:法国社会学家加比尔·塔尔德和佩姆伯顿。 转折点: 美国田园社会学的杂交玉米实验——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
创新扩散理论Leabharlann 三、理论延伸理论的局限性 理论的应用
创新扩散理论
三、理论延伸
3.1理论的局限性:
3.1.1这些创新特征是一般意义上的特征,而不是专门针对信息技术使用背 景提出的。 3.1.2自上而下,缺乏互动。 3.1.3影响因素考虑不全。例如使用代价。
创新扩散理论
三、理论延伸
3.3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
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更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压力。 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
创新扩散理论
二、主要内容
2.4扩散过程中所呈现的曲线: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
二、主要内容
2.1创新扩散的4要素: 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社会系统是一类相互联系的面临共同问
题、有着共同目标的单位,由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政治等因素构 成。扩散的过程必定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系统中。
创新扩散理论
二、主要内容
2.3创新扩散的过程:
第01章- 创新扩散理论
![第01章- 创新扩散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d0ac64b69eae009581bec16.png)
(1)无形磨损 (2)有形磨损 (3)政策性磨损 (4)价格磨损 创新不及时推广,过期失效 创新优良特性的丧失,如品种退化、 抗性丧失 农业政策、法规法令、结构调整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及农产品价格下跌
(5)人为磨损
推广方法不当
农业推广学
3、交替性规律
创新扩散理论
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寿命有限,不可能长盛不衰, 而新的研究成果又在不断涌现,这就形成了新旧创新 的不断交替现象。
农业推广学
第一节 一、创新采用过程
创新扩散理论
农业创新的采用
创新采用过程 是指农民群众从获得农业创新信 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认识阶段(即感知阶段)
2)兴趣阶段 分为5个阶段
3)评价阶段
4)试用阶段(即尝试阶段)
5)采用阶段(即接受阶段)
农业推广学 二、创新采用者分类
罗杰斯在研究 农民采 用玉米 杂交 种时, 将采用 者的 人数与 采用的 时间 进行分 析 ,得 出了 两曲线,即S型曲线 和钟型曲线。
农业推广学 第三节
创新扩散理论
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
一、经营条件
经营规模 小规模经营 采用创新数/100户 185 采用改善生活创新数 /100户 51
中等规模经营 大农场经营
238 293
73 96
经营规模越大,采用新技术越多,说明经营规模与农民采 用创新的积极性呈正相关。 国情:我国平均每户 8.4 亩耕地,每户平均 9.7 块土地。土 质不同,土地分散,这种小规模的生产显然是一种制约因素。
创新扩散理论
农业推广学 三、S型扩散理论的应用
创新扩散理论
试比较以下三项技术的传播速度、难度程度?
农业推广学
创新扩散理论
(5)人为磨损
推广方法不当
农业推广学
3、交替性规律
创新扩散理论
一项具体的农业创新寿命有限,不可能长盛不衰, 而新的研究成果又在不断涌现,这就形成了新旧创新 的不断交替现象。
农业推广学
第一节 一、创新采用过程
创新扩散理论
农业创新的采用
创新采用过程 是指农民群众从获得农业创新信 息到最终采用的心理、行为变化过程。 1)认识阶段(即感知阶段)
2)兴趣阶段 分为5个阶段
3)评价阶段
4)试用阶段(即尝试阶段)
5)采用阶段(即接受阶段)
农业推广学 二、创新采用者分类
罗杰斯在研究 农民采 用玉米 杂交 种时, 将采用 者的 人数与 采用的 时间 进行分 析 ,得 出了 两曲线,即S型曲线 和钟型曲线。
农业推广学 第三节
创新扩散理论
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
一、经营条件
经营规模 小规模经营 采用创新数/100户 185 采用改善生活创新数 /100户 51
中等规模经营 大农场经营
238 293
73 96
经营规模越大,采用新技术越多,说明经营规模与农民采 用创新的积极性呈正相关。 国情:我国平均每户 8.4 亩耕地,每户平均 9.7 块土地。土 质不同,土地分散,这种小规模的生产显然是一种制约因素。
创新扩散理论
农业推广学 三、S型扩散理论的应用
创新扩散理论
试比较以下三项技术的传播速度、难度程度?
农业推广学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讲义(PPT 58页)
![创新扩散理论讲义(PPT 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7ca0e01f5335a8103d22049.png)
1、媒体和人际渠道在知晓的作用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农村,口头传播更重要。
2、为人们理解新事物的知晓和采用行为之间的联系提供 了实证的理论依据。阶段、分类、渠道、影响
3.在人际传播方面,符合当时的有限效果论的结论,与 “两级传播” 等结论一致。
采用阶段与信息来源的关系(台湾大学 1964)
信息来源
与创新性呈负相关的只有宿命论。
创新采用者时间差异 日本学者对当地农民采用番茄杂交种,得出如下结果:
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的情况:
结论: (1)试用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试用面积比例越小;
(2)试用时间越晚,则试用期越短,试用面积比例也较大。
因此,罗杰斯认为,推广创新的 最佳途径是“双管齐下将大众传播 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但他们较之普通人群更愿意、更早地接受变革。
• 后期采用人群(Late Majority) 持怀疑态度的一群人,只有当
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了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才会采用。
• 落后者(Laggards)保守传统的一群人,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
鲜事物吹毛求疵,只有当新的发展成为主流时,他们才会被动接受。
罗杰斯:决定过程五个段
贡献
将注意力集中在: (1)某项创新 (2)使该创新为人们所知晓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过程 (3)某种社会系统 (4)在创新扩散的不同阶段上做出决定的不同类型的人 (5)它是一个转折点,使学者们的兴趣从仅仅关注一段时间 人们采用创新的统计学模式,转移到关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
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其贡献在于:
• 都有所补充改进,越来越强调社会网络的作用。 • 关注“临界大多数”的概念。 • 第五版时更加注重新的传播技术的扩散,尤其是互联网上
的扩散。
2、为人们理解新事物的知晓和采用行为之间的联系提供 了实证的理论依据。阶段、分类、渠道、影响
3.在人际传播方面,符合当时的有限效果论的结论,与 “两级传播” 等结论一致。
采用阶段与信息来源的关系(台湾大学 1964)
信息来源
与创新性呈负相关的只有宿命论。
创新采用者时间差异 日本学者对当地农民采用番茄杂交种,得出如下结果:
农民采用玉米杂交种的情况:
结论: (1)试用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试用面积比例越小;
(2)试用时间越晚,则试用期越短,试用面积比例也较大。
因此,罗杰斯认为,推广创新的 最佳途径是“双管齐下将大众传播 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但他们较之普通人群更愿意、更早地接受变革。
• 后期采用人群(Late Majority) 持怀疑态度的一群人,只有当
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了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才会采用。
• 落后者(Laggards)保守传统的一群人,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
鲜事物吹毛求疵,只有当新的发展成为主流时,他们才会被动接受。
罗杰斯:决定过程五个段
贡献
将注意力集中在: (1)某项创新 (2)使该创新为人们所知晓的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过程 (3)某种社会系统 (4)在创新扩散的不同阶段上做出决定的不同类型的人 (5)它是一个转折点,使学者们的兴趣从仅仅关注一段时间 人们采用创新的统计学模式,转移到关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
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其贡献在于:
• 都有所补充改进,越来越强调社会网络的作用。 • 关注“临界大多数”的概念。 • 第五版时更加注重新的传播技术的扩散,尤其是互联网上
的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创新扩散过程寿命周期的形成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一般是有规律性的。一项 具体的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就是一个周期。当农 业创新刚出现和开始扩散时,采用创新的农民由 少到多,逐渐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减少,一直 到被某项更新的创新成果所代替进而出现农业创 新扩散的寿命周期。
2019/11/28
创新扩散理 论PPT讲座
自我介绍
薛庆林,1960.11月出生,河北省易县人。教授,博师生导师 。 1983.7毕业于河北农大农学专业(本科),1990.7毕业于河北农大植 物生理生化专业(硕士),2009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 管理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 研究与实践;现任:保定市政协委员,河北农大植物保护学院院长、 河北省植保技术推广协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 长、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编著 书3部,公开发表论文50篇,获科技成果10项,科技奖励8项;曾获 “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全国科 普先进个人”、“河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保定市 科普先进个人”等荣誉号。 Tel:0312-7528166,18632209778 Email:xql16688@
基本要求
掌握创新的概念和特性、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 了解农民在采用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并据之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
重点及难点
2019/11/28
3
一、扩散曲线与扩散过程
( 一)创新的概念 1.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 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学角度) 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 (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引进新品种、鲜 牛奶高温灭菌耐贮藏)
2019/11/28
13
2019/11/28
14
1. 突破阶段 创新先驱者
2.紧要阶段 早期采用者(10%-20%)
3.跟随阶段 早期多数(自我推动阶段) 4.从众阶段(随大流阶段)
“后期多数”+“落后者”=从众者
2019/11/28
15
①突破阶段;
②紧要阶段(关键阶段);
③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④从众阶段(浪峰减退阶段)
在某个社会系统里首先采用某项创新的人被称为创新 者。创新者通常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需要面临承担 创新风险和受所在社会系统排斥的双重压力。从创新者最 初采用创新到社会系统越来越多的成员改变认识逐步采用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扩散过程。人们常把创新的扩散过程 划分为4个阶段,即突破阶段、关键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和浪峰减退阶段,如图2—3所示。
2019/11/28
10
2019/11/28
11
但是,如果我们把扩散规模看成是采用者的非累计数 量或百分率,那么,通常可以画出一条铃形或波浪形的反 映采用者分布频率的扩散曲线,如下图所示。
2019/11/28
12
可见,扩散曲线描述了某项创新扩散的基本趋势和规 律。借助扩散曲线可以分析某项创新的扩散速度与扩散范 围。扩散速度是指一项创新逐步扩散给采用者的时间快慢, 扩散范围是指一定时期采用者的数量比率。
2019/11/28
16
发 展 生 产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创新在农民群体中的扩散过程
失传 败统 的观 危念 机的
、
舆
改
论
善 农民群体的心理、行为的变化的过程
生 活
压 力 、 旁
的 强
“驱动力”
“阻力”
观
者
烈
的
要 求
冷 嘲
当驱动力>阻力时,创新就会扩散开来。 热
讽
2019/11/28
、17
(五)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
2019/11/28
9
借助扩散曲线可以形象地理解创新的扩散过程。扩 散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一定时间内的扩散规 模(通常是采用者的数量或百分比率)为纵坐标画出的曲 线。如果我们将扩散规模表示为一定时间内某项创新的 累计采用者数量或百分率,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扩散曲 线呈现S形,它说明创新在扩散初期的采用率很低,后 来逐渐提高,创新一旦被该社会系统里许多成员采用, 采用率再度下降直至终结。不过,有时在扩散初期采用 率一直徘徊不升,只是到了后期才急剧上升,因而扩散 曲线会呈现J形,如下页图所示。
2019/11/28
4
(2)采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苹果套代技术 的采用)
(3)开辟新市场;(蔬菜当地消费→出口创汇) (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南水北调) (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国企→股份制) 2.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 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 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传播学角度) 只要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与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有 关的各种实用技术、知识与信息都可以理解为创新。
2019/11/28
5
名家介绍:
罗杰斯,传播理论家,新墨西哥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系主 任,曾任国际传播协会会长,著有《创新的扩散》。本书研究了扩 散的要素,扩散的研究史、扩散的贡献、创新的产生、创新的决策 过程以及创新的属性和采纳率、扩散网络等。
熊彼得,美籍奥地利人,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 1939年他在其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
2019/11/28
7
(三)创新扩散方式
a.传习式扩散方式 b.接力式扩散方式 c.波浪式扩散方式 d.跳跃式扩散方式
2019/11/28
8
(四)创新的扩散过程与扩散曲线
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 (如 一个村、一个乡、一个社区,)内人与人之间 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 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这一过程称为创新 的扩散过程。
2019/11/28
6
(二)创新扩散的概念
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 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创新扩散有4个要素,即创新、传播渠道、时间以及社 会系统。
创新的扩散规律主要包括:①创新的扩散方式;②创新 的扩散过程;③创新扩散的周期性;④影响创新扩散的因 素。
2019/11/28
创新扩散理 论PPT讲座
自我介绍
薛庆林,1960.11月出生,河北省易县人。教授,博师生导师 。 1983.7毕业于河北农大农学专业(本科),1990.7毕业于河北农大植 物生理生化专业(硕士),2009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 管理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 研究与实践;现任:保定市政协委员,河北农大植物保护学院院长、 河北省植保技术推广协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 长、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编著 书3部,公开发表论文50篇,获科技成果10项,科技奖励8项;曾获 “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全国科 普先进个人”、“河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保定市 科普先进个人”等荣誉号。 Tel:0312-7528166,18632209778 Email:xql16688@
基本要求
掌握创新的概念和特性、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 了解农民在采用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并据之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
重点及难点
2019/11/28
3
一、扩散曲线与扩散过程
( 一)创新的概念 1.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也 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引入生产体系。(经济学角度) 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 (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引进新品种、鲜 牛奶高温灭菌耐贮藏)
2019/11/28
13
2019/11/28
14
1. 突破阶段 创新先驱者
2.紧要阶段 早期采用者(10%-20%)
3.跟随阶段 早期多数(自我推动阶段) 4.从众阶段(随大流阶段)
“后期多数”+“落后者”=从众者
2019/11/28
15
①突破阶段;
②紧要阶段(关键阶段);
③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④从众阶段(浪峰减退阶段)
在某个社会系统里首先采用某项创新的人被称为创新 者。创新者通常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需要面临承担 创新风险和受所在社会系统排斥的双重压力。从创新者最 初采用创新到社会系统越来越多的成员改变认识逐步采用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扩散过程。人们常把创新的扩散过程 划分为4个阶段,即突破阶段、关键阶段、自我推动阶段 和浪峰减退阶段,如图2—3所示。
2019/11/28
10
2019/11/28
11
但是,如果我们把扩散规模看成是采用者的非累计数 量或百分率,那么,通常可以画出一条铃形或波浪形的反 映采用者分布频率的扩散曲线,如下图所示。
2019/11/28
12
可见,扩散曲线描述了某项创新扩散的基本趋势和规 律。借助扩散曲线可以分析某项创新的扩散速度与扩散范 围。扩散速度是指一项创新逐步扩散给采用者的时间快慢, 扩散范围是指一定时期采用者的数量比率。
2019/11/28
16
发 展 生 产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创新在农民群体中的扩散过程
失传 败统 的观 危念 机的
、
舆
改
论
善 农民群体的心理、行为的变化的过程
生 活
压 力 、 旁
的 强
“驱动力”
“阻力”
观
者
烈
的
要 求
冷 嘲
当驱动力>阻力时,创新就会扩散开来。 热
讽
2019/11/28
、17
(五)农业创新扩散的周期性
2019/11/28
9
借助扩散曲线可以形象地理解创新的扩散过程。扩 散曲线是一条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一定时间内的扩散规 模(通常是采用者的数量或百分比率)为纵坐标画出的曲 线。如果我们将扩散规模表示为一定时间内某项创新的 累计采用者数量或百分率,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扩散曲 线呈现S形,它说明创新在扩散初期的采用率很低,后 来逐渐提高,创新一旦被该社会系统里许多成员采用, 采用率再度下降直至终结。不过,有时在扩散初期采用 率一直徘徊不升,只是到了后期才急剧上升,因而扩散 曲线会呈现J形,如下页图所示。
2019/11/28
4
(2)采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苹果套代技术 的采用)
(3)开辟新市场;(蔬菜当地消费→出口创汇) (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南水北调) (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国企→股份制) 2.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 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 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传播学角度) 只要是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与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有 关的各种实用技术、知识与信息都可以理解为创新。
2019/11/28
5
名家介绍:
罗杰斯,传播理论家,新墨西哥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系主 任,曾任国际传播协会会长,著有《创新的扩散》。本书研究了扩 散的要素,扩散的研究史、扩散的贡献、创新的产生、创新的决策 过程以及创新的属性和采纳率、扩散网络等。
熊彼得,美籍奥地利人,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 1939年他在其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中,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
2019/11/28
7
(三)创新扩散方式
a.传习式扩散方式 b.接力式扩散方式 c.波浪式扩散方式 d.跳跃式扩散方式
2019/11/28
8
(四)创新的扩散过程与扩散曲线
创新的扩散过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 (如 一个村、一个乡、一个社区,)内人与人之间 创新采用行为的扩散,即由个别少数人的采用, 发展到多数人的广泛采用,这一过程称为创新 的扩散过程。
2019/11/28
6
(二)创新扩散的概念
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 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创新扩散有4个要素,即创新、传播渠道、时间以及社 会系统。
创新的扩散规律主要包括:①创新的扩散方式;②创新 的扩散过程;③创新扩散的周期性;④影响创新扩散的因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