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卫生标准(DOC)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1adf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d.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美容和个人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然而,化妆品的卫生标准问题也备受关注。
不合格的化妆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制定和遵守化妆品卫生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化妆品的生产过程需要符合卫生标准。
生产厂家应该在生产过程中严格
执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包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确保化妆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化妆品的成分应符合卫生标准。
化妆品中的成分应该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不得含有违禁成分或者超标成分。
同时,化妆品的配方应该科学合理,不得对人体造成伤害。
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应该特别注意化妆品成分的选择,避免引发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化妆品的包装和储存也需要符合卫生标准。
包装材料应该符合食品级或
药品级标准,避免对化妆品造成污染。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高温、潮湿等环境对化妆品的影响,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最后,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化妆品时也需要关注卫生标准。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化妆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使用化妆品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细菌滋生。
总之,化妆品卫生标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生产企业、监管
部门和消费者都应该共同努力,确保化妆品的卫生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化妆品产品。
只有在严格遵守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化妆品才能真正成为美丽的保障,而不是健康的隐患。
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
![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d9a3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b.png)
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中国化妆品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卫生标准,一些不合格的产品也开始出现在市场上,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化妆品卫生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应当从原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关。
化妆品的原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应当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或者未经批准的原料。
同时,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应当对产品的包装和贮存提出明确要求。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在贮存环节,化妆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在贮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此外,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还应当对产品的标识和说明进行规范。
产品标识应当清晰明了,包括产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
同时,产品的使用说明也应当准确详尽,避免消费者因为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最后,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卫生标准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市场上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总之,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才能有效地净化市场环境,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289a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4.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国在化妆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旨在规范化妆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确保化妆品不会对用户的皮肤和整体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将就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需要基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同时结合行业实践和消费者需求。
制定化妆品卫生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成分限制:化妆品卫生标准对化妆品中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成分的含量进行规定。
这些成分可能存在过敏、致癌、刺激等安全隐患。
例如,对于有毒性的重金属成分,标准应规定其使用含量上限;对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成分,标准应规定安全使用浓度。
(2)生产流程控制:化妆品卫生标准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要求进行规定。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测等环节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此外,标准还应强调生产场所的卫生条件,如有关生产车间的洁净度、通风设施等。
(3)产品包装:化妆品卫生标准应对产品包装和密封性进行规定,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
包装材料应符合化妆品行业的卫生标准,以避免可能导致化学反应或产生不良物质的材料使用。
2. 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执行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执行是保证标准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关键。
为了确保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执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核实其生产过程和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这包括对原料供应商的筛查、对生产车间和生产工艺的检查、对产品包装和标识的审核等。
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市场监测:化妆品上市之后,相关部门应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抽查和监测,以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这包括对产品的成分、性能和标签等进行检测,以发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信息公开: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执行过程应保持透明,相关信息应向公众公开。
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
![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3a7b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1.png)
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I. 引言化妆品作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的外貌和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因此,制定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对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II. 质量管理化妆品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生产企业应确保所有原始材料的来源可靠,符合卫生要求,并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严格的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成品检测,以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 原材料检验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起科学的原材料检验制度,仅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
相关检验项目包括原材料的纯度、含水量、微生物指标等,以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和质量达到要求。
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企业应制定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并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生产场所的采样频率和方式应能满足要求,并配备先进的设备,以确保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3. 成品检测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制定成品检测标准,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
对成品的安全性、质量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和相关法规。
III. 工艺流程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合理且标准化的工艺流程能够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污染源,并确保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1. 原材料准备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对原材料进行正确的储存和保存,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不受损。
原材料的配比应符合标准,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2. 中间产品制备根据产品的种类和特性,制定相应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
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中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条件,确保中间产品的卫生和质量。
3. 成品制备根据产品的种类和特性,制定相应的成品制备工艺。
严格控制成品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化妆品的成品质量和安全性。
IV. 卫生条件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创建卫生、整洁的生产环境,以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受到杂质、污染物等外来物质的污染。
(完整版)化妆品验收标准
![(完整版)化妆品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a220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0.png)
(完整版)化妆品验收标准化妆品验收标准(完整版)1. 引言该文档旨在制定化妆品验收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进口和国内生产的化妆品产品。
2. 产品标识和包装2.1 产品标识要求- 化妆品产品应明确标识产品名称、生产商、原产国、净含量、保质期等基本信息。
- 标识上的文字、图案和颜色应清晰可辨,不得误导消费者。
2.2 包装要求- 化妆品产品的包装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不得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3. 成分和配方3.1 成分标示- 化妆品产品应明确标示产品中所含的主要成分。
- 对于特定成分有限制或禁用的,需在标示中明确注明。
3.2 配方要求- 化妆品产品的配方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 配方中不得含有任何已禁用或限制使用的成分。
4. 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4.1 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厂商应建立并执行适当的生产过程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 生产过程应符合卫生法规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无污染和交叉污染。
4.2 质量控制要求- 化妆品产品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测,确保符合产品标准和法规要求。
- 生产厂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记录和追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5. 安全性评估5.1 原料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产品的原料应经过安全性评估,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原料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且其使用量不得超过安全使用限量。
5.2 产品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产品应进行产品安全性评估,包括皮肤刺激性、眼刺激性、过敏性等测试。
- 评估结果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6. 样品检验要求6.1 采样方法- 采样应符合相关检验规范和方法,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6.2 检验项目- 样品检验应包括产品标识、包装完整性、成分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检验项目。
7. 报告与结果分析7.1 检验报告- 检验机构应出具准确、全面的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和分析意见等内容。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5934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5.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重要产品之一。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确保化妆品的安全和卫生,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化妆品卫生标准和规范,以规范化妆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
本文将从化妆品的生产、贮存、销售以及安全使用等方面,论述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重要性。
一、化妆品生产的卫生标准化妆品的生产卫生标准是确保化妆品产品安全性的基础。
其中包括生产厂房的卫生条件、生产工艺的规范、原材料的选择和安全等。
1.生产厂房的卫生条件化妆品生产厂房应具备一定的卫生条件,包括良好的通风设施、无尘环境、规范的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系统等。
生产厂房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灰尘和细菌的积累。
2.生产工艺的规范化妆品的生产过程应有严格的操作规范。
生产过程中应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卫生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和无尘服等,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原材料的选择和安全化妆品的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生产企业应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原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特别是对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原材料,如某些有毒有害成分,应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
二、化妆品贮存和销售的卫生标准化妆品贮存和销售的卫生标准主要是为了保障化妆品在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包括仓库和销售渠道的卫生标准、包装要求和标签标识等。
1.仓库和销售渠道的卫生标准化妆品在仓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应具备相应的卫生条件。
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并设置防潮、防火和防盗措施。
销售渠道如商场、专柜等也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污染。
2.包装要求和标签标识化妆品的包装应符合卫生要求,保证产品不受外界微生物、潮湿和光照等因素影响。
标签标识应清晰明确,包括产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消费者正确使用和储存产品。
三、化妆品安全使用的卫生标准化妆品的安全使用对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e25f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b.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卫生标准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化妆品卫生标准是指化妆品在生产、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应当符合的一系列卫生要求和规范。
本文将从化妆品卫生标准的重要性、相关法规政策、生产制造环节、储存运输环节以及消费者使用环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化妆品卫生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化妆品直接接触人体肌肤,一旦卫生标准不达标,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化妆品卫生标准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负责。
只有确保化妆品的卫生安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其次,我国对化妆品卫生标准的相关法规政策也十分严格。
《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1987)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文件,明确规定了化妆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卫生标准要求,对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限量、标签标识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在生产制造环节,化妆品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卫生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确保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灭菌等环节符合相关规定,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储存运输环节,化妆品企业应当确保产品储存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避免受潮、受热和受阳光直射,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包装和防护措施,避免化妆品受到外界污染和损坏。
最后,消费者使用环节也是化妆品卫生标准的重要环节。
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时,应当注意产品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受到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当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包装完好性,避免购买过期或受损的产品。
综上所述,化妆品卫生标准对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相关法规政策、生产制造环节、储存运输环节和消费者使用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确保化妆品的卫生安全。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化妆品卫生标准体系,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化妆品行业卫生标准
![化妆品行业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acb1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0.png)
化妆品行业卫生标准一、引言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用于改善外貌、增强个人魅力。
然而,由于化妆品直接与皮肤接触,涉及到人体健康,因此,制定与执行严格的卫生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妆品行业的卫生标准,包括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
二、生产过程卫生标准1. 原材料采购在化妆品行业,原材料的卫生和质量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制定原材料采购的卫生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采购人员应该确保原材料来源可靠,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
同时,对于敏感原料和可能污染的原材料,需要进行严格检测和评估。
2. 生产场所管理化妆品生产场所应该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和规定,保持清洁、整洁,并定期进行杀菌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病毒等污染物的滋生。
工作人员应该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并定期接受卫生培训,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生产工艺控制化妆品生产中的每个工艺环节都需要遵循严格的卫生标准。
从原料的配制、混合到产品的灌装和包装,每一步都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
特别是对于易受污染的操作(例如高温处理、灌装等),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细菌、病毒等污染物的侵入。
三、产品质量卫生标准1. 质量控制化妆品行业应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个批次的产品都符合标准并且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包括原料检查、生产过程控制和成品检验等环节。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档案,确保产品质量的追溯和有效控制。
2. 微生物污染控制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对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威胁之一。
因此,制定适当的微生物污染控制标准至关重要。
化妆品应该经过严格的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在可接受范围内。
同时,采用抗菌剂、灭菌等方法,对产品进行防腐控制,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滋生细菌。
3. 有害物质监测化妆品中存在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致敏物质等,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监测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是必要的。
化妆品卫生规范
![化妆品卫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806ab1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f.png)
化妆品卫生规范
化妆品卫生规范是在原有工业环保法规的基础上,专门规定化妆品生产、流通乃至销
售等领域,以保护消费者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度,负责社会对化
妆品行业的监管,进而更好推广和管理国内化妆品安全。
一、原辅料合格
原辅料要求有来源,材料必须满足当地药品部门规范的要求,并经实验机构检测,质
量合格才可用于生产。
二、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要求原材料及化妆品必须满足实验机构对其微生物(传染病毒等)污染的限
度条件;添加的微生物有利用,而且添加微生物的量必须风险分析,以提高化妆品的安全。
三、适用性
要求提供化妆品的环境,使其在实际生产、使用及存放等过程中不存在水质、空气质
量等不良因素。
四、无毒、安全
要求使用的原料和添加剂不应存在毒害性物质或对化妆品有害物质,添加剂应符合国
家规定标准,不能超标或新添加剂应经受有关部门检测批准后方可使用。
五、无违规成分
要求原料和添加剂不能添加违规的有害物质,以免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任何新添加物
需申报并获得可以使用的准证。
六、管理
要求有严格的管理体系,以保证原料使用、添加剂使用、加工工艺、质量检测等都实
行科学管理,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
最终,在遵守上述规定的前提下,方可向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409e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f.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化妆品的卫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化妆品的卫生标准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形象和发展。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化妆品卫生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卫生标准。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整洁,操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卫生培训,严格按照卫生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生产设备应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并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污染的影响。
其次,化妆品原料的采购和储存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企业应选择正规的原料供应商,对进货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同时,对原料的储存也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避免原料受潮、受污染或者发生变质。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确保生产出的化妆品符合卫生要求。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交叉感染等问题,应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此外,化妆品的包装和贮存也是影响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包装材料应符合卫生标准,包装过程应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二次污染。
对成品化妆品的贮存和物流过程也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确保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最后,对于已经上市销售的化妆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对产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回访,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确保生产出的化妆品符合卫生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共同维护化妆品市场的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
化妆品卫生安全标准
![化妆品卫生安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b5ad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4.png)
化妆品卫生安全标准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意识的增强,化妆品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化妆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制定并执行一系列化妆品卫生安全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原料及生产工艺的规范化妆品的品质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原料的选择和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
为了确保化妆品的卫生安全,相关标准需要明确规定化妆品原料的选用范围和比例,要求生产企业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测,在确保质量的同时,防止过度添加有害物质。
同时,标准还应对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进行规范,包括生产场所、设备清洁和操作规程等。
只有在标准的指导下,生产企业才能够生产出卫生安全的化妆品。
二、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管化妆品行业的监管环节至关重要。
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化妆品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和要求,涵盖了化妆品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
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标准,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厂。
此外,标准还需要明确化妆品安全性的评估方法和指标,确保化妆品在正常使用下不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标签和说明书的编制规范化妆品标签和说明书是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
标准应当规定化妆品标签的内容、格式和准确度。
标签需要明确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必要信息。
此外,说明书应当提供详细的成分表明和风险警示,以便消费者在使用前能够清楚了解产品的成分和潜在风险,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四、市场监管和处罚措施的健全化妆品市场监管体系的健全对于卫生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
标准应当规定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制定合理的检查和处罚机制。
同时,标准还应该针对化妆品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虚假宣传进行规范,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化妆品市场的秩序。
五、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和教育化妆品企业应当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并积极履行相关责任。
标准应当规定化妆品企业要合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安全权,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和误导行为。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cb504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1.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
1. 一般要求
(1)化妆品必须外观良好,不得有异臭。
(2)化妆品不得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和损伤作用。
(3)化妆品必须无感染性,使用安全。
2. 对原料的要求
(1)禁止使用表2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
(2)凡以表3至表6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的,必须符合表中所作规定。
(3)凡使用两种以上表3至表6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时,必须符合如下规定:具有同类作用的物质,其用量与表中规定限量之比的总和不得大于1.
3.对产品的要求
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质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1)眼部、口唇、口腔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500/ml或500/g.
2)其它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 ml或1000/g.
3)每克或每亳升产品中不得栓出粪大肠群,绿脓杆菌,2,3.1.9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4.化妆品包装材料必须无毒和清洁
5.化妆品标签上应用中文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产地、包装上要注明批号。
对含有药物化妆品或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尚需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对演员化妆品的某些特殊要求另订。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f7cf5d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6.png)
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23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化妆品生产企业旳卫生管理,保障化妆品卫生质量和消费者旳使用安全,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行细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生产企业旳选址,设施和设备,原料和包装材料,生产过程,成品贮存和出入库,卫生管理及人员等旳卫生规定。
第三条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生产旳企业应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本规范旳实行。
第二章选址,设施和设备旳卫生规定第五条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建于环境卫生整洁旳区域,周围30米内不得有也许对产品安全性导致影响旳污染源;生产过程中也许产生有毒有害原因旳生产车间,应与居民区之间有不少于30米旳卫生防护距离。
第六条生产厂房和设施旳设计和构造应最大程度保证对产品旳保护;便于进行有效清洁和维护;保证产品,原料和包装材料旳转移不致产生混淆。
第七条厂区规划应符合卫生规定,生产区,非生产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持续性且不得有交叉污染。
第八条生产厂房旳建筑构造宜选择钢筋混凝土或钢架构造等,以具有合适旳灵活性;不适宜选择易漏水,积水,长霉旳建筑构造。
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具有与其生产工艺,生产能力相适应旳生产,仓储,检查,辅助设施等使用场地。
根据产品及其生产工艺饿旳特点和规定,设置一条或多条生产车间作业线,每条生产车间作业线旳制作,灌装,包装间总面积不得不大于100平方米,仓库总面积应与企业旳生产能力和规模相适应。
单纯分装旳生产车间灌装,包装间总面积不得不大于80平方米。
第十条生产车间布局应满足生产工艺和卫生规定,防止交叉污染。
应当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更衣室,缓冲区,原料预进间,称量间,制作间,半成品储存间,灌装间,包装间,容器清洁消毒间,干燥间,储存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包装材料仓库,检查室,留样室等各功能(区)不得少于10平方米生产工艺流程应做到上下衔接,人流,物流分开,防止交叉。
原料及包装材料,产品和人员旳流动路线应当明确划定。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30cc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1.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美容、保养和改善肌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化妆品的使用频率较高,如果卫生标准不达标,就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制定和执行化妆品卫生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化妆品卫生标准应包括对原料的要求。
化妆品的原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化妆品卫生标准应明确规定化妆品原料的来源、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以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
同时,对于易受污染的原料,应当有相应的处理和使用规范,以免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其次,化妆品卫生标准还应包括对生产环境的要求。
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干净,避免污染物对产品的影响。
此外,对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卫生要求也应有明确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另外,化妆品卫生标准还应包括对产品包装的要求。
化妆品的包装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保存和使用。
因此,化妆品卫生标准应规定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规范,确保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
同时,对于包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也应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在包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最后,化妆品卫生标准还应包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化妆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化妆品卫生标准应规定产品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对于产品可能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也应有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化妆品卫生标准,才能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效预防化妆品可能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化妆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化妆品卫生标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141caa67ec102de2bd89e2.png)
修改记录目录人员卫生规范 (2)人员卫生规范1 目的规范员工个人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车间。
3 定义无4 职责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5 内容、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或可能接触化妆品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每年必须体检一次。
凡患有手癣、指甲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者,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在治疗后经原体检单位检查证明痊愈,方可恢复原工作;、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不得长于2mm)、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生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等;、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经换鞋、更衣、洗手、消毒、烘干等过程,工作衣要求钮扣齐全并穿戴整齐,对个人衣物必须完全遮盖;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从事灌装操作的须佩戴口罩,口罩须将鼻子盖住。
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应洗手:①进入车间生产前;②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一些容易污染的产品时;③接触与产品生产无关的物品后;④上卫生间后;⑤手脏时。
、进入洁净区前的清洗消毒:①用流动清水清洗双手,双手反复搓洗,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的部位,并仔细检查手臂、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进行清洗;②将手彻底风干;③用75%酒精喷洒手部消毒。
清洁消毒完毕后方可进入洁净区。
进入洁净区后需保持手部的洁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工作,不得裸手随意直接接触化妆品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有不卫生的动作或习惯;、工作期间生产人员手部有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和原料,须戴乳胶手套才可接触化妆品和原料。
不得随意进出各自的工作现场,进出各车间应随手关门,尽可能减少出入次数。
因需要离开生产车间上洗手间,必须脱掉工作服、鞋、帽,事后再重新进入工作现场工作前,应作必要的清洁消毒;、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578a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8.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美容和保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化妆品与人体直接接触,其卫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因此,制定和执行化妆品卫生标准成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化妆品卫生标准应该包括原料选择和生产工艺的规范。
化妆品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确保原料的卫生安全。
生产工艺方面,应当遵循严格的卫生标准,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受到外界污染,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其次,化妆品包装和存储也是卫生标准的重要内容。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级标准,不含有害物质,并且要求包装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控制,避免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侵入。
在存储环节,化妆品要求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以免影响产品的卫生安全。
此外,化妆品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的卫生管理。
销售环节要求在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对于使用者而言,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化妆品,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产品的保存和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和污染。
最后,对于化妆品卫生标准的监督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化妆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确保化妆品卫生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对化妆品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推动企业严格遵守卫生标准,保障产品的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化妆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化妆品卫生标准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化妆品的卫生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化妆品卫生标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卫生检验标准
![化妆品卫生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5c20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7.png)
化妆品卫生检验标准近年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化妆品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化妆品卫生检验标准。
本文将从化妆品的生产、包装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化妆品卫生检验的相关标准和规程。
一、化妆品生产标准化妆品生产是化妆品卫生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针对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制定了以下标准:1. 无菌规程:要求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无菌环境,包括无菌压力、温度、湿度的要求,以及无菌操作和无菌工具的使用规范。
2. 化妆品成分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成分的种类、含量和使用限制,限制了一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化学物质的使用。
3. 生产工艺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收货、制备、储存和包装等各个环节的要求,确保化妆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二、化妆品包装标准化妆品的包装卫生安全关系着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保证化妆品包装的卫生安全,需要遵守以下标准:1. 包装材料标准:要求包装材料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毒的化学物质等。
同时,包装材料要符合卫生标准,确保不会对化妆品产生污染。
2. 包装卫生规范:规定了化妆品包装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如包装容器的清洁消毒,包装工具的使用规范,以及包装操作人员的卫生要求等。
三、化妆品质量控制标准化妆品的质量控制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制定了以下标准来规范化妆品的质量控制:1. 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标准:包括对化妆品中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要求,如pH值、重金属含量、细菌和真菌的限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估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包装标识要求:要求化妆品包装上的标识内容准确、清晰,包括产品名称、成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同时,还要求标识上的文字和图案不得与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产生误导。
3. 不合格品处理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包括如何处理不合格品和如何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化妆品卫生标准
![化妆品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e947448bd64783e09122b92.png)
化妆品卫生标准GB 7916—19871总则1.1为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确保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加强化妆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1.2化妆品系指涂、擦、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表皮、毛发、指甲、口唇等)或口腔粘膜,以达到清洁、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1.3在国内从事化妆品生产、销售都必须遵守本标准。
进口化妆品也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4地、市以上(含地、市)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的化妆品生产实行卫生监督;县以上(含县)卫生防疫部门负责对所辖区内的化妆品销售实行卫生监督。
1.5在卫生部下设“化妆品安全性评审组”,负责对全国化妆品安全性的有关重大和疑难问题进行评审。
其办事机构负责受理进口化妆品原料及化妆品产品的注册、登记、审查等事宜。
2化妆品卫生标准2.1一般要求2.1.1化妆品必须外观良好,不得有异臭。
2.1.2化妆品不得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和损伤作用。
2.1.3化妆品必须无感染性,使用安全。
2.2对原料的要求2.2.1禁止使用表2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
2.2.2凡以表3至表6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的,必须符合表中所作规定。
2.2.3凡使用两种以上表3至表6中所列物质为化妆品组分时,必须符合如下规定:具有同类作用的物质,其用量与表中规定限量之比的总和不得大于1。
2.3对产品的要求2.3.1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质量应符合下述规定:2.3.1.1眼部、口唇、口腔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500个/ml或500个/g。
2.3.1.2其他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个/ml或1000个/g。
2.3.1.3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3.2化妆品中所含有毒物质不得超过表1中规定的限量。
表1化妆品中有毒物质限量[picture-0]2.4化妆品包装材料必须无毒和清洁。
2.5化妆品标签上应用中文注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产地,包装上要注明批号。
化妆品生产卫生规范
![化妆品生产卫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c766a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b.png)
化妆品生产卫生规范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重要产品,保障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规范至关重要。
良好的卫生规范可以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妆品生产中的卫生规范要求,包括原料储存、生产环境、设备清洁以及人员卫生等方面。
一、原料储存要求1. 原料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质。
2. 原料应分类存放,避免不同种类的原料混合。
3. 原料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二、生产环境要求1. 生产车间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保证充足的操作空间。
2. 生产车间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堆放废弃物及其他杂物。
3. 车间内应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工作区域光线充足。
4. 生产车间的通风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确保空气流通。
5. 生产车间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
三、设备清洁要求1.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2. 使用的工具和容器应保持清洁,并按照不同原料进行分类,避免交叉使用。
3. 工作台面和操作台应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残留物和溢出物。
四、人员卫生要求1. 所有参与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2. 生产人员应戴工作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确保操作环节的卫生。
3. 在生产过程中,人员应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引发交叉感染。
4. 生产人员在操作前应进行手部消毒,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 生产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化妆品卫生规范,并持有相关证书。
总结:化妆品生产卫生规范的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遵守严格的储存要求、保持清洁的生产环境、定期清洁设备并确保人员的卫生是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通过坚持和执行这些卫生规范,可以提高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化妆品生产企业应牢记卫生规范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生产过程的卫生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记录目录人员卫生规范 (3)生产车间更衣规范 (5)工厂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6)车间生产环境消毒灭菌制度 (8)拆包间卫生规范 (9)半成品贮存间卫生要求 (10)灌包装卫生要求 (11)周转筐管理制度 (13)下水道清洗消毒标准 (14)仓库卫生要求 (15)管道清洗消毒标准 (17)储罐清洗消毒标准 (18)非生产区员工及参观人员卫生要求 (19)人员卫生规范1 目的规范员工个人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 范围适用于所有生产车间。
3 定义无4 职责4.1 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4.2 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5 内容5.1、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或可能接触化妆品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每年必须体检一次。
凡患有手癣、指甲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者,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在治疗后经原体检单位检查证明痊愈,方可恢复原工作;5.2、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不得长于2mm)、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5.3、生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等;5.4、生产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经换鞋、更衣、洗手、消毒、烘干等过程,工作衣要求钮扣齐全并穿戴整齐,对个人衣物必须完全遮盖;头发不得露于帽外。
从事灌装操作的须佩戴口罩,口罩须将鼻子盖住。
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应洗手:①进入车间生产前;②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一些容易污染的产品时;③接触与产品生产无关的物品后;④上卫生间后;⑤手脏时。
5.5、进入洁净区前的清洗消毒:①用流动清水清洗双手,双手反复搓洗,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的部位,并仔细检查手臂、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进行清洗;②将手彻底风干;③用75%酒精喷洒手部消毒。
清洁消毒完毕后方可进入洁净区。
进入洁净区后需保持手部的洁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工作,不得裸手随意直接接触化妆品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得有不卫生的动作或习惯;5.6、工作期间生产人员手部有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和原料,须戴乳胶手套才可接触化妆品和原料。
不得随意进出各自的工作现场,进出各车间应随手关门,尽可能减少出入次数。
因需要离开生产车间上洗手间,必须脱掉工作服、鞋、帽,事后再重新进入工作现场工作前,应作必要的清洁消毒;5.7、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
不得穿戴制作间、灌装间、半成品储存间、清洁容器储存间的工作衣裤、帽和鞋进入非生产场所(如厕所,厂区外等),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
5.8不得赤脚穿用工作鞋,且灌装间内必须穿长裤(包括夏季),不得穿裙或西装短裤。
5.9、进出车间应随手关门。
工作期间,严禁不同洁净区域的人员窜岗。
6 相关文件无7 相关记录无生产车间更衣规范1目的:规范员工个人卫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
3.2品管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2更衣程序说明4.2.1、一次更衣4.2.1.1、进入换鞋间,脱去自己的鞋子,更换车间的白球鞋。
4.2.1.2、进入更衣室,将自己的衣服等放入私人物品柜中,锁好。
4.2.1.3、穿上一更工作服,进入相应的工作区域。
4.2.2、二次更衣4.2.2.1、进入更衣室,将自己的衣服等放入私人物品柜中,锁好。
4.2.2.2、穿上一更工作服,进入相应的二次更衣室。
4.2.2.3、换上二更工作服后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开始工作。
4.3、室内不同洁净度的衣、鞋、帽放置在相应指定的位置;4.4、更衣柜应编号做到专人专用,不得混用。
个人服装与工作服,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不得混用;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无1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生产车间。
3职责3.1车间主任: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品管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1、地面应保持整洁,无积水,工、器具定位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能存放车间内,杂物应随时清除;4.2、每个工作日下班之前须对车间进行一次清扫,整理工作台面,清除生产废弃物。
并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拖拭地面;4.3、每周须对车间门窗、玻璃、墙面、墙裙等设施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洁净区每周须用10-15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
如停产两天(含)以上应在生产前用2-4ppm的臭氧薰蒸一次,时间60分钟;4.4、每月须对车间天花板、照明及其它附属装置清洁一次,洁净区须用0.1%新洁尔灭或500ppm优氯净消毒液擦拭;4.5、洁净区温湿度控制:温度18-28℃,相对湿度45-75%。
洁净度按下表要求执行;沉降菌(cfu/皿,30min)≤154.6、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应存放于相应的清洗间内,使用完毕用1:300的84消毒液浸泡后,放置于固定位置;4.7、各车间内放置的物料不可遮挡住回风口。
过滤器网应及时更换或清洗。
4.8、清洁标准4.9、消毒方法注:每天下班后由各车间负责人按照责任区域安排人员进行打扫,结束后由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才可下班。
4.10、安全注意事项4.10.1清洁下水道时,若使用开水的,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防止烫伤等事故发生。
4.10.2部分工作会涉及到用水或清洁剂等,要防止滑倒等事故。
4.10.3清洁玻璃时,可能会涉及到用梯子或凳子等垫高,必须安排一个扶着,一个清洁,保证安全。
5相关文件:《下水道清洗消毒标准》6相关记录:无车间生产环境消毒灭菌制度1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生产车间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制度的完善、修改及培训、执行;3.2品管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2消毒液标准4.2.1地面消毒: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4.2.2墙面、门窗消毒: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4.2.3操作台面消毒:75%酒精溶液4.2.4机器消毒:75%酒精溶液4.2.5空气消毒:0.5%二氧化氯水溶液,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使用4.2.6地漏消毒:高温水消毒4.3消毒方法说明4.3.1消毒液按对应的比例配置使用即可。
4.3.2 5g高锰酸钾加6-8ml的福尔马林(含甲醛37%~40%),让其氧化挥发。
4.2.3熏蒸需要专人负责,同时每个车间每次熏蒸要安排二人以上。
5 相关文件:无6 相关记录:无拆包间卫生要求1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所有拆包车间。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1、所有包装材料拆外包装前须对外包装进行清洁,拆外包装只能在拆包间进行;4.2、容器拆包后放在清洁的塑料周转箱内。
中转塑料筐用前必须清洗洁净,并用纱布擦拭干净,无孔塑料筐还需用75%酒精擦拭内外壁消毒;4.3、掉落到地上的容器需用75%酒精擦拭后方可使用;4.4、容器熏蒸消毒时,容器不得超过有孔塑料筐容积的5/6;4.5、消毒完毕的容器不得用手接触内壁,尽快运往净瓶储存室;4.6、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认真打扫工作间的卫生,清洗中转塑料筐等器具,拖净地面,不能有积水,将各类包装物料摆放整齐,保持室内整洁。
5 相关文件:无6 相关记录:无半成品贮存间卫生要求1目的:提高环境洁净度,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半成品贮存间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相应责任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
3.2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4内容:4.1、半成品贮存间用于存放半成品,不得存放其它任何物品,不得在其中进行与存放、取用半成品无关的工作;4.2、半成品贮存间的室温必须保持在18-28℃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4.3、半成品存放区域的环境卫生干净、空气中无异味,有消毒用具。
4.4、半成品在存放期内不得无故打开桶盖和塑料薄膜;检验人员取样时,应速取速封;取样和观察膏体质量时,须戴口罩;4.5、半成品存放周期不得超过15天(自生产日期起),超过存放周期的半成品需重新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灌装;超过60天存放期的半成品,原则上不允许灌装,如若灌装需出示书面报告经领导签字后方可使用。
5 相关文件:无6 相关记录:无灌包装卫生要求1 目的:为达到化妆品生产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灌装车间。
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培训及落实标准的作业规范。
3.2质检部:负责日常的检查。
4内容:4.1、灌装车间4.1.1、工作人员卫生要求4.1.1.1、灌装间工作人员必须着洁净连体服,穿防静电洁净鞋(白色),戴口罩;4.1.1.2、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确保不低于2小时左右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一次。
4.1.1.3、洁净连体服每天须清洗、消毒一次,防静电洁净鞋每周须清洗、消毒一次。
4.1.2、机台设备、工作台面表面卫生要求4.1.2.1、使用前须用75%酒精喷洒表面,用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4.1.2.3、使用后须用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干净。
4.1.2.4、传输带在工作时应每小时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一次。
4.1.3、生产设备、工器具的卫生要求4.1.3.1、生产前检查设备(灌装机头、料斗等)是否清洁完毕,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对流水线传送带及台面进行消毒。
4.1.3.2、生产结束后必须将灌装机机头及料斗冲洗干净,并用75%酒精进行消毒。
4.1.3.2、所有生产辅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统一存放在工具存放间。
4.1.4、灌装间环境卫生要求4.1.4.1、如用桶装的半成品进入灌装间前必须75%酒精浸湿的洁净纱布擦拭半成品桶外壁、桶盖。
桶底应干燥、洁净;4.1.4.2、加料斗加满料后,必须加盖,半成品桶也应及时盖上。
4.1.4.3、灌装间地面散落的东西要随时拣起,并用蘸有75%酒精洁净纱布擦拭后使用。
4.1.4.4、灌装间所用纱布当天为一次性使用,班后集中清洗干净后,烘干,消毒后备用。
4.1.4.5、灌装车间的门应随时保持关闭。
4.1.4.6、各种容器应随用随领,减少积压。
4.1.4.7、灌装车间内一律不得进纸箱、木板等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品。
4.1.4.8、车间地面应始终保持干燥、净洁,地面不得有任何积水。
4.1.5、温度控制范围为18-28℃,相对湿度控制范围为45-75%之间。
4.1.6、每日生产结束后,需要对所有的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
4.2、包装车间4.2.1、车间内的物品应分类放置,码放整齐、车间良品与不良品不可混在一起,必须分开存放。
4.2.2、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台面不混乱,防止包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