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合集下载

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与利用研究

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与利用研究

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与利用研究地理国情指的是包括有地形地貌特征、江河胡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等等在内的自然同人文地理要素包含其中的宏观层面的综合表达。

本文在分析地理国情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地理国情普查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研究,力求不断促进地理国情普查资料的优化利用。

标签:地理国情普查资料分析利用0引言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地理国情信息基本内容可分三个方面:地表形态数据、地表覆盖分类信息、重要地理国情要素。

地表形态反映地表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我们熟悉的DEM和DSM等是反映地表形态常用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土地表面覆盖物的物理组成。

针对其连续分布的特征,通常采用场模型进行描述。

地理国情要素信息反映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较为稳定的空间范围或边界、具有或可以明确标识、分散分布的重要地物及其属性。

由于该类信息是可以辨识的一个个地理实体,通常采用要素模型来进行描述。

2资料分析与利用2.1影像资料的分析与利用影像资料源较多,分辨率不一,清晰度不一,现势性不一。

应优先选用现势性好,有效信息量更大、更有利于信息提取的影像,如优先选择现势性好,优于1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或优于0.5m分辨率的彩色数字航空摄影资料。

对于仅有高分全色影像而无多光谱影像时,可采用全色影像与资源三号等多光谱影像融合。

为保证精度也可采用高分全色影像采集地理国情要素信息,采用资源三号等多光谱影像确定地表覆盖数据分类。

2.2基础测绘资料分析与利用基础测绘资料与国情普查影像(DOM)套合可作为国情要素信息提取与地表覆盖分类的基础数据。

其中,1∶50000基础测绘资料,覆盖全国,且定期更新全要素,现势性较好,可作为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数据基础。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要素)

06-道路

铁路--要素采集

采集铁路正线的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多条正线轨道并行时,间隔 10 米以内的,按一条采集;间隔 10米以上时,分别采集。间隔 10米以内 的并行正线轨道,若为两条并行,依据其中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 集;若为多条并行,依据较为居中的一条轨道的中心线位置采集 。

属性包括:类型,线路编码,名称,起点,终点,单双线,建成时间,重 复路段编码,是否高架。
12


� �
河流要素采集说明

有水河流结构线严格来说一般采用河流的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等,少数情况下,这些 线可能能与河道中心线重叠。对于一些辫状河流,不能确定主航道、深泓线、主流线的, 选择其中的一条主要水流,采集其中心线作为河流结构线。河流结构线不应穿越位于高水 位之上的岛屿或沙洲; 干旱地区山口形成的洪积扇及分布其上的漫流冲沟,采集洪积扇范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 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选择主要的冲沟表示;对于地势平坦地区存在的漫流 干河,采集河道外围线构面,其GB码赋值为“210302”(漫流干河),结构线沿主要水 流痕迹线采集,不能确定的采集河道中心线作为结构线; 遇连通河流的水库、坑塘和湖泊,河流结构性(中心线)保持连续通过;5000平方米以 下的水库、湖泊和1000平方米以下的坑塘如果连通的河流上下游河道宽度大于20米的, 应视为河流的组成部分进行采集; 河流结构线或中心线可以采用基础地理信息中的相关信息,结构线需确保在河道范围内。 河道宽度小于20米的河流,河段宽度变化若超过10米,需要断开,以记录其不同的宽度 属性值。
4
06-道路
公路--要素采集
�采集所有通车的宽度一般大于5
米城际公路的道路中心线,并赋要素属性。与公路构网的城市

(完整版)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内容与方法

(完整版)地理国情普查采集内容与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技术流程地理国情内业数据采集的方法(1)自动分割+后期人工编辑解译分类()或整合编辑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人工)(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可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判读解译结合的方式。

对于地表覆盖类型复杂、破碎的地区,可采用人工解译为主;地表覆盖类型简单、成片地区则可采用自动分类为主。

•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国,整体现势性为2006至2010年之间。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000、1:2000及更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城市数据(地级市)•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以遥感影像内业分类为主,尽可能使一二级类通过内业能够识别,三级类外业辅助•针对具体的任务区,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分析整理出每种分类的影像的解译特点,先少量采集几幅图,然后外业核查、内业再次分析总结样本特征,之后开始全面内业采集(内外业交互)采集内容的分类概况按从属关系依次分为3级类。

包括: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

地理国情内业采集内容•地表覆盖分类(LCA):面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房屋建筑(区)05、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荒漠与裸露地表09、水域10•重要地理国情要素(DLG):点、线、面道路06、构筑物07、人工堆掘地08、水域10、地理单元11•地表形态数据(DEM):单精度浮点栅格地形12地理国情的定义•国情:一个国家某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地理国情:从地理(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普查内容•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分三个方面:地表形态数据、地表覆盖分类信息、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地表形态反映地表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地理学科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冯梅

地理学科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冯梅
地形图中,属植被与土质类, 有稻田、旱地、菜地和水生作物地。 其上图指标一般为图上25mm2
2020/3/25
14
02-园地
• 定义:指连片人工种植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集 约经营的,以采集果实、叶、根、茎等为主的,覆 盖度大于50%的土地。包括各种乔灌木、热带作物以 及果树苗圃等用地。
地理国情普查中,园地包括:果园(乔灌果园、藤本果园、草本果 园)、茶园、桑园、橡胶园、苗圃花圃及其他园地(乔灌、藤 本、草本)七个二级分类,六个三级分类。最小图斑为实地 400平方米;仅作地表覆盖分类表示。
✓ 房屋建筑区内部的路面宽度小于等于5米的道路,可以 不单独归类,并入其所在的房屋建筑区一类的图斑中。
2020/3/25
12
4. 地表覆盖归类基本方法
• 预见性
–对于正在发生变化且变化周期较短的类型,如即将完工 的建筑工地、栽种果树幼苗的耕地等,在普查时点规定 的时间,按照通常规律可预见会变为另一种类型。但采 集信息时依据的影像或当前的状态并不能完全体现将来 普查时点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处理:
2020/3/25
20
041 天然草地
• 041 天然草地:以天然生长或半人工培育的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的 地表。一般未经改良或经过不破坏天然植被条件下的改良,用于 放牧或割草,包括以牧为主的树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 和灌丛草地。
• 0411 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 %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 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
2020/3/25
13
5. 重要内容与指标说明
• 01-耕地
–定义:
• 经过开垦种植农作物,经常耕耘管理的土地。包括熟耕地、 新开发整理荒地、以农为主的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 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林木覆盖度在 50%以下)。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表覆盖与编辑)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表覆盖与编辑)

定位精度要求
非常高
结论: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需要,需制定新的分类体系标准,与其他行 业的信息分类适当融合
3. 普查分类与地形图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 定位基础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 管线 境界与政区 地貌 植被与土质 � 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需扩展) 交通 � 境界与政区(需扩展) 地形地貌 � 土地覆盖(需新制定) 有利于与行业部门的应用需 求相结合
032 灌木林
• 032 灌木林:由生长低矮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 65% 以 上)构成植被,林木覆盖度大于 30% ,高度一般低于 5m 。( GB/T 147212010) 0321 阔叶灌木林:由阔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成 的植被类型。 0322 针叶灌木林:由针叶灌木、灌丛和通常低于 5m 的小乔木组成的植被组 成的植被类型。 0323 针阔混交灌木林 :针阔两类灌木混生,但林冠覆盖面积都不超过 65% (含)的灌木林。自然状态的针阔混交灌木林比较少见。



• • • •
• •
033 乔灌混合林:由乔木和灌木交替生长混合覆盖但两者林冠覆盖面 积各自都不超过 65%,且树木总体覆盖度大于 30%的地表。 034 竹林:以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 植被类型。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5 疏林:指由各类林木组成但覆盖度较低,郁闭度在 0.1~0.2的林地。 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1600平方米。 036 绿化林地:居民地一定范围内人工种植的绿化树木覆盖形成的片 状或带状区域(不包括楼顶种植的树木)。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 面积为200平方米。 0370人工幼林:人工种植的未成林。最小图斑对应的地面实地面积为 400平方米。 0380 稀疏灌丛:在荒漠或植被稀疏地区丘团状生长的低矮灌木或灌草 丛,成群分布,但平均覆盖度低于 30%,大于10%的地表。

地理国情普查-图文

地理国情普查-图文

地理国情普查-图文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

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1]2地理国情普查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22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2]3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4普查的时间安排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主要包括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监测要素三个方面,即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地理国情、综合地理国情和分专题的地理国情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

地表形态数据反映地表的地形及地势特征,也间接反映了地貌形态。

数字高程模型是反映地表形态常用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探究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探究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探究地理国情在基本国情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国情普查可以了解国家的生态环境、自然地貌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对于空间物体的分布情况、各自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作用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对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要素内容进行探究,为国家开展地理国情的監督和测量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标签: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探究地理国情普查对于了解地理空间的分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可以使国家能够根据地理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经济建设、使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得到科学的配置,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技术难度非常大、工作过程非常复杂的工程,因此,需要对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于提高地理国情普查的水平,为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前期准备工作地理国情普查可以为国家开展地理国情的监督和测量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但是它又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工作过程复杂的工程,因此,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笔者具体阐述如下:1.1信息资料的收集收集的信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通过卫星作用形成的影像,地理分布的一些数据。

这需要几个部门的分工配合,例如,需要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关于土地权属和使用方面的数据信息;水利部门提供关于湖泊、水流方面的情况以及水利设施的建造情况;需要交通部门提供新修建的或者改建的道路的具体情况,这不仅包括道路的具体名字、级别、代码,还包括道路的建设材料、尺寸大小、道路的铺设情况以及周边的附属设施情况;旅游部门要对保护区的建设、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公园的建造、文化遗产的保护;民政部门负责对乡镇、城市街道或者行政区划的情况进行汇总和收集;规划部门主要负责对国家规划的区域进行统计;教育部门和医疗部门就负责对学校等教育教学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分布进行资料的收集;当然,还可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对相应的项目进行收集,例如地图、行政区划或者其他的一些参考数据。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的要素及关键内容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的要素及关键内容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的要素及关键内容摘要:地理国情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情,通过地理国情普查,能够对我国生态环境以及自然地貌与生产和生活情况进行了解,为地理国情监测的常态化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这项工作的意义,然后对普查对象和基本要素内容进行探讨,最后重点阐述了普查流程,希望给同行以启发。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关键内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涉及面比较广,且难度大,工作过程复杂,所以,要深入分析普查要素内容,从而提升普查水平,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提供有效依据。

一、意义地理国情普查就是要对地表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互相之间的关系和自身特点进行研究。

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

第一,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对我国国情进行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若是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地理国情,不但会对国家发展规划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威胁国家安全[1]。

通过地理国情普查可以对地理国情具体信息进行了解,帮助人们对地表自然以及生态和人类活动状况进行掌握。

第二,地理国情普查是发展经济社会的重要需求。

必须要了解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才可以保证地理检测的常态化,确保地理信息可以更好地为政府以及人民服务。

另外,还能够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规划制定时的重要参考,对国土开发格局以及资格配置进行优化,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普查对象和要素内容在对地理国情进行普查之前,需要明确普查对象和要素内容。

通常情况下,普查的对象是国土范围以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比较具体,在对自然地理要素加以勘察的时候,主要包括地形地貌以及植被覆盖还有水域和荒漠等的面积以及位置还有范围和类别状况,同时还要掌握其具体的空间分布。

另外,还要勘察人文地理要素并对其进行统计[2]。

比如,对于交通网络以及设施还有居民地的位置还有类别和范围进行统计。

对于地理国情普查来说,其主要内容范围就是自然要素以及人文要素,在普查的过程中若是有别的需求,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普查内容进行安排。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草地 0411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条件好,草被生长茂盛。
草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412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20%~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茂盛。
01
往往处于人类扰动较大的林区,在乔木林被破坏(砍伐、火灾)后,处于演替过程中,逐步向乔木林过渡的阶段。
02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1
0340 竹林: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植被类型。
2
由于竹子特有的形态和 竹叶色调较浅,在影像上表现出颜色不阔叶林浅,成片的竹林呈整齐的毛絮状特征。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310 乔木林:由具有高大明显主干的非攀缘性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65%以上)构成的片林或林带,高度一般大于5米。其中林带的行数在两行以上,且行间距小于等于4m或者林冠冠幅垂直投影宽度在10m以上,树木郁闭度大于0.2。
包括 阔叶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Hale Waihona Puke 要内容*普查报告*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01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02
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3
国情要素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4
地形地貌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5
二、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
普查报告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概况

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省情要素内容及属性结构

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省情要素内容及属性结构

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省情要素内容及属性结构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四年三月一、概述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普查办”)的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普查工作实际情况,我省制定了《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方案对我省普查范围、内容、使用资料情况、技术路线、技术方法、主要成果、质量管理、组织实施、进度安排、经费概算及保障措施等予以了详细说明。

同时,《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为服务江西生态经济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在保证国家级普查内容完整的基础上,通过需求调研,结合江西省区域特色,在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江西省省情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理省情专题普查;二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地理省情专题普查,另外,为了宣扬革命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体现江西人文要素亮点,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省内重点红色旅游区及红色旅游景点的普查,增加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和高速公路收费站两个要素类。

根据《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经省普查办讨论研究,本文件具体规定了省情要素的内容与指标、数据分层与命名、属性项名称、定义及内容等。

本文件作为实施方案的补充,请各任务承担单位在生产过程中遵照执行。

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在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上共增加9个省情要素,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省情要素内容与指标二、数据分层组织江西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省情要素全部是按照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存储在8个层中,其中构筑物点(SFCP)是按照国家的定义来采集,另外7个层按本规定采集。

表2 省情数据分层与命名表构筑物要素: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收费站按照地理国情构筑物要素数据的要求进行采集,存储在数据层(SFCP)中。

表3 构筑物层省情要素采集内容地理单元要素:红色旅游区、特色水产养殖区、湖滩草洲、鸟类保护区、鱼类回游区、地质灾害隐患点、鄱阳湖水文站这些内容按照地理国情地理单元要素数据的要求进行采集,分别存储在BERP10、BERA11、BGGA、BGSA、BGFA、BGHP 和BPHP数据层中。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技术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技术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摘要】通过试点项目,介绍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流程和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北义城镇、试点项目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本性工作。

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信息和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的精神,按照政府招投标,我院承担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泽州县)项目。

北义城镇作为试点乡。

1.1 项目内容与目标具体任务包括:北义城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的资料收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等工作。

包括:(1)区域内行业专题资料收集、整合及分析。

(2)调查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

(3)调查区域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

(4)开展区域内县级行政单元的地理国情信息基本统计分析,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基本统计分析。

1.2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1.2.1 地表覆盖数据采集人工判读编辑以GEOWAY软件为主,充分样本照片以及收集的各种专题资料,。

对内业无法判别的地表覆盖类型,在“TAG”字段中标识,便于外业核查调查。

1)人文地理要素采集人文地理要素(包括路面、构筑物、建筑区)人工采集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参考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利用GEOWAY软件进行人工采集。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的采集流程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的采集流程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的采集流程作者:刘婵娟来源:《城市地理》2015年第07期摘要: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是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概述了地理国情普查各个要素即遥感解译样本、地表覆盖、国情要素和元数据各要素的采集流程。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遥感解译样本;地表覆盖;国情要素;元数据;1国情普查的定义、内容和分类1.1.地理国情的定义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其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地理国情是国情的一部分。

狭义来看,是指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总和;广义来看,是指通过地理空间属性将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科技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状况、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在内的各类国情进行关联与分析,从而得出能够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的综合国情。

1.2.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1.3.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对象主要包括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监测要素三个方面,即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地理国情、综合地理国情和分专题的地理国情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及技术路线分析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及技术路线分析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及技术路线分析-工程论文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及技术路线分析刘雅丽LIU Ya-li(新疆天地经纬测绘工程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6500)(Xinjiang Tiandi Jingwei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Co.,Ltd.,Urumqi 836500,China)摘要:地理国情普查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关系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能够帮助国家了解经济,资源,自然所处的阶段,对国家的重大经济决策起到很重要的影响,十分重要。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每一个地区的地理情况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更需要比较详实的数据做支撑来进行宏观调控,地理国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之一,把这些信息利用好能够更好的服务我国人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Abstract:Geographic conditions censu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to reflect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relationship status of a nation, it is the produc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t can help the nation understand the stage of economy, resources and nature, which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national major economic decisio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is vast, and geographic environments is complex and diverse, the geographical situations of each region are different, but as a unified nation, detailed data is needed to support macro-control, geographical situ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dat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sing this information to better servepeople will benefit both the nation and people.关键词:国家地理;宏观调控;利国利民;自然环境;关系Key words:national geographic;macro-control;benefit both the nation and people;the natural environment;relationship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98-020 引言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像了解自己家的后院一样重要,因为只有对自己家的庭院了解清晰了才能知道哪个位置适合养花,哪个位置适合养鱼,哪个地方有漏洞容易让小偷入侵等等,同理,开展地理国情普查能更好地了解我国国情,充分了解我国地理国情信息,有利于制定出适合国家发展的规划,其次,也能帮助我们掌握我国的地表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理国情普查简介.

地理国情普查简介.

地理学学科前言报告地理国情普查简介年级:2015级1.地理国情普查意义与定义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对于权威、客观、系统、准确地掌握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及相关行业调查统计等工作,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及资源合理配置,推进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是空间化和可视化的国情信息。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2.地理国情普查对象与总体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主要包括以下:1)资料收集与整合。

收集基础测绘成果及其他行业(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土地利用、矿产、医疗、教育、宗教等)现势性好、规范程度高的各种专题资料,分析数据可用情况,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属性内容,可为普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01-刘若梅-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介绍-20121127

内容分类概况
编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房屋建筑区(群) 道路 构筑物 人工堆掘地 一级类 包含的二级类数量 2 6 6 2 2 4 9 3 2 6 10 5 2 4 9 3 包含的三级类数量
09
10 11 12 总计
裸露地表
水体 地理单元 地形 12类
04-草地
• 定义:以草本植物为主连片覆盖的地表。包括覆盖度在10%以上的各 类草地,含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林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 • 包括:
– 天然草地 – 人工草地
•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
041 天然草地
• 041 天然草地:以天然生长或半人工 培育的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的地表。一 般未经改良或经过不破坏天然植被条 件下的改良,用于放牧或割草,包括 以牧为主的树木覆盖度在10%以下的 疏林草地和灌丛草地。 0411 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 %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 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 长茂密。 0412 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为20 %~50 % 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 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 0413 低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为 10%~20%的天然草地,此类草地水 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较 差。
– – – – – – 果园 茶园 桑园 橡胶园 苗圃 其他园地
• 采集指标要求:最小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果园可在属性中 说明果树类型
02 园地
• 021 果园:指被人工种植的果树覆盖 的连片区域。 • 022 茶园:指被人工种植的茶树覆盖 的连片区域。 • 023 桑园:指被人工种植的桑树覆盖 的连片区域。 • 024 橡胶园:指被人工种植的橡胶树 覆盖的连片区域。 • 025 苗圃:指被人工繁殖、培育的苗 木覆盖的地表。 • 026 其他园地:指被人工种植的可可、 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 年生作物覆盖的连片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理国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部分,通过地理信息的调查可以全面掌握资源的分布情况。

本文就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
一、前言
通过对地理国情的普查能准确的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的状况、人类的活动及分布。

因此,在我国地理国情普查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和全面。

二、“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
地理国情指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本国土自然与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和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相关联的周边与全球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

监测一词在这里应广义的理解为包括历史与现状调查,变化动态检测、资料整理加工及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系列业务工作。

从业务内容上讲,监测工作的服务性质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为国家或区域(地方)的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宏观决策的基础信息;二是为经济社会的日常运转提供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三是为防灾救灾和应急时间处置提供现场指挥信息。

也就是说,监测业务包括长远、日常和应急三个方面。

三、“地理国情监测”整体框架
地理国情监测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的业务领域众多,相应的业务主管部门也差别巨大;在测绘系统内部也涉及到国家、省区、地市等不同层次的测绘生产和管理。

通过地理国情监测业务的开展,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组织保障体系适应地理国情监测业务化运行需求,技术保障实现服务流程化、网络化、实时化、个性化,生产工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服务模式实现规范化、常态化,管理模式实现全员参与、专业分工精细化。

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测绘服务方式由基础服务,转变成基础与定制服务相结合的方式。

从工程实现角度出发,地理国情监测包括国情监测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应用、分发服务等过程。

在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研究成果、相关文件要求等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为主导的地理国情监测整体框架体系。

四、地理国情的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是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情国力,安邦之基。

做好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认识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多次开展经济、农业、人口等方面的普查、调查工作,为科学规划、制定国策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全面客观地掌握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
其相互关系,对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依据。

不掌握国情,不立足国情,我们制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筹谋未来发展,需要在准确把握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现状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快速变化时期。

准确把握地理国情的最新变化,能够为掌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为总结评估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基本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地理国情是实施重大战略任务的重要基础。

五、外业核查技术要求
1、道路
铁路:铁路需全部表示,核查线路编码、名称、单复线、起点、终点等铁路信息。

公路:公路需表示所有通车的城际公路,包括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其他公路,管理等级、道路编号、公路名称、技术等级、车道数、铺设材料、路宽、单双向等信息。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只表示地级及以上城市内路宽大于6m的快速路和城市街道,道路的名称、车道数、铺设材料、路宽、调绘核查时间等信息。

乡村道路:乡村道路表示路宽大于5m的道路,道路名称、铺设材料、路宽、调绘核查时间等信息。

铁路、国道、省道或县乡道等有重复路段时,“道路编号”只填写最高等级的道路编号,其它的路段编号均填写在“重复路段编号”属性字段中,公路路宽属性以路肩宽度为准。

公路与城市道路重合时,按照公路表示。

2、水系
河流:地理国情基本要素中河流实地宽度大于20m的表示河范围线。

河流宽度小于20m的采集中心线。

水渠:地理国情基本要素中水渠实地宽度大于20m的表示水渠围线。

水渠宽度小于20m的表示中心线。

湖泊:表示实地面积大于1km2的岸线。

水库:表示实地面积大于5000km2的岸线。

坑塘:表示实地面积大于1000km2的岸线。

有共享河段的河渠,共享河段信息只采集和存储一次,在实体代码和上级河流代码中均记录最高等级河流的相应信息,其他共享该河段的河渠的代码在共享河段属性项中以“/”分隔列出。

外业实地核查内业无法判别的水系各属性信息,
如河流名称、实体编码、河流类型、河流级别、河流流域、是否通航等信息,湖泊与水库核查水质、用途、容积、面积等信息
3、构筑物
构筑物在地理国情基本要素数据中只表示水工设施(堤坝、闸)、交通设施(桥梁、码头、隧道、车渡)、城墙、其他构筑物。

堤坝: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长度均大于100m的表示。

闸:建在河流、水库和沟渠中,有闸门启闭,用于调节水位和控制流量的构筑物。

长度大于50m的表示。

隧道:建造在山岭、河流及城市等地面下的火车、汽车以及输水通道。

长度大于50m的表示。

桥梁:铁路桥、公路桥或公路铁路两用桥以及人行桥。

长度大于50m的表示。

城墙:古代城墙,包括长城和城市古城墙,长度大于100m的表示。

其他构筑物:其他未分类的人工构筑物,包括大型塔、纪念碑等类型的构筑物。

面积大于5000m2的表示范围线构面,其他按点表示;广播电视塔均需表示。

4、地理单元及界线
地理单元及界线只在地理国情基本要素数据中表示,表示到三级分类,二级类包括行政区划单元、社会经济区域单元、自然地理单元、城镇综合功能单元等。

可以归类到多种类型的同一地理单元,几何信息可以采集一次并复制到对应的不同要素层中,但属性需根据不同要素层的要求分别赋值。

分属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之间在空间范围上可以具有重叠关系,不影响各自独立采集相应的信息。

(1)行政区划单元
行政区划单元三级类包括国家行政单元、省级行政单元、特别行政单元、地级行政单元、县级行政单元及乡镇级行政单元等。

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按照1∶50000DLG数据表示,乡镇级行政区划按照1∶10000DLG数据和相关资料表示。

行政区划单元获取采取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作业方法。

当1∶50000DLG数据与1∶10000DLG数据和相关资料提供的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矛盾时,原则上以1∶50000DLG数据为准,合理协调处理;当1∶10000DLG数据和相关资料提供的乡镇级行政区划矛盾时,原则上以1∶10000DLG数据为准,合理协调处理。

(2)社会经济区域单元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三级类包括主体功能区、开发区、保税区、农、林、牧场、
自然、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行蓄滞洪区和自然、文化遗产等。

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专业资料表示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其余社会经济区域单元表示到国家级。

社会经济区域单元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提取的行政区划单元数据,收集民政、国土、旅游等部门社会经济地理界线区界线数据资料,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整合,没有明确界线的,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外业核查。

(3)自然地理单元
自然地理单元三级类包括流域区、地形分区、地貌区划单元、湿地等。

自然地理单元利用1∶50000DEM数据以及水系、地形地貌等数据,收集水利、地质等部门资料,利用专业分析模型计算,通过内业编辑完成。

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专业资料表示三级及以上流域区,主要表示黑龙江流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等;表示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单元;表示扎龙湿地等;参考最新版1∶1000000地貌区划图采集地貌区划单元。

(4)城镇综合功能单元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三级类包括居住小区(单位院内的居住小区不单独表示,综合到单位院落一并表示)、工矿企业、单位院落、休闲娱乐、景区、体育活动场所、名胜古迹、宗教场所等。

城镇综合功能单元的界线非实测的,应在通用属性项PRCTAG中说明该对象界线范围确定的准确程度是“概略”。

六、结束语
在对地理国情进行普查的过程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做到全面、准确、及时,保证地理国情的普查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GQJC001-2012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试行稿)[G].北京: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2.
[2]姚宜斌.平面坐标系统相互转换的一种简便算法[J].测绘与信息工程,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