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合集下载

家禽育种中的遗传改良方法

家禽育种中的遗传改良方法

家禽育种中的遗传改良方法引言家禽育种是指通过遗传改良方法,优化家禽的遗传基因,提高其育种性能和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家禽育种中常用的遗传改良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

一、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表现优良的个体,以改良家禽的遗传特征。

其主要步骤包括:1.1 选择育种目标选择育种目标是选择出符合家禽生产需求的主要性状。

例如,选择体重、肉质、产蛋量等作为目标性状进行改良。

1.2 端点选择通过评估家禽种群中的个体表现,选择出表现最优秀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

例如,选择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个体进行繁殖。

1.3 家系选择通过连续多代的繁殖和选择,建立起优良的家系。

家系选择可以帮助保存和稳定优良基因的遗传。

二、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亲本间的杂交,获得优质的后代。

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包括:2.1 选择亲本选择具有互补优势的亲本进行杂交。

亲本的选择应根据目标性状的遗传背景和优良基因的组合选择。

2.2 分组杂交将不同优良亲本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杂交。

分组杂交可以增加基因的组合潜力,提高后代的遗传变异。

2.3 后代选择通过后代的表现和性状评估,选择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后代。

后代选择可以帮助筛选出优秀的基因组合。

三、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指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家禽的基因组成和性状。

其主要方法包括:3.1 基因编辑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直接修改家禽的基因组成。

例如,通过敲除或插入特定基因,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

3.2 基因转移将其他物种的优良基因导入到家禽体内,以增强其性状表现。

例如,将抗病基因转移到家禽,提高其抗病能力。

3.3 基因标记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选择出具有目标基因的个体。

基因标记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

结论家禽育种中的遗传改良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

选择育种通过选择和繁殖表现优良的个体,改良家禽的遗传特征;杂交育种通过不同亲本的杂交,获得优质的后代;基因工程育种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家禽的基因组成和性状。

《家禽的繁育导学案-畜禽生产》

《家禽的繁育导学案-畜禽生产》

《家禽的繁育》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能够了解家禽的繁育方法、技术和注意事项,掌握家禽繁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家禽养殖的兴趣。

一、导入家禽是人类长期以来驯化的动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知道家禽的繁育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家禽的繁育》这一话题。

二、进修内容1. 家禽的繁殖方式家禽的繁殖方式主要有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

自然繁殖是指家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交配、孵化和育雏的过程;人工繁殖则是指人工干预,通过人为控制交配、孵化和育雏过程来提高繁殖效率。

2. 家禽的繁殖技术家禽的繁殖技术包括选种、配种、孵化和育雏等环节。

选种是指选择优良的家禽种源进行繁殖;配种是指根据家禽的遗传特点进行合理的交配;孵化是指通过孵化设备或母鸡自然孵化来孵化蛋;育雏是指孵化后对幼禽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3. 家禽繁殖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家禽繁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保证家禽的发展发育;合理饲料配给,保证家禽的营养需求;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保证家禽的健康状况;定期清理饲舍,保持家禽的发展环境清洁卫生。

三、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家禽的繁殖知识;2. 观看相关视频,进修家禽繁殖的实际操作;3. 参与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家禽的繁殖过程。

四、进修评估1. 请回答以下问题:(1)家禽的繁殖方式有哪两种?(2)家禽的繁殖技术包括哪些环节?(3)在进行家禽繁殖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2. 完成一份关于家禽繁殖的小结报告。

五、拓展延伸1. 请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家禽繁殖计划;2. 调查当地家禽养殖现状,了解家禽繁殖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你对家禽的繁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家禽的繁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你对未来的家禽繁殖有什么等候和计划?希望你能够在以后的进修和实践中不息探索和提高,为家禽养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禽遗传育种技术研究

家禽遗传育种技术研究

家禽遗传育种技术研究家禽是我国畜牧业中重要的部门之一,其生产水平和遗传进展对经济和社会贡献巨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家禽遗传育种技术也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家禽养殖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家禽遗传育种技术概述家禽遗传育种技术是应用遗传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手段研究反映繁殖方式、性状表现规律和基因控制机制的各种遗传规律,再通过科学的选拔、养殖、选配等手段,实现家禽良种的选择和培育。

随着家禽遗传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繁殖效率、生产效益、品种多样性、疾病抗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特别是在繁殖效率和遗传改良方面,取得的成果更为显著。

二、家禽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方向1. 家禽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科。

通过基因组学手段获取家禽基因组序列信息,并通过对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解读,分析不同基因的等位基因及其功能,从而更好地了解家禽生长、发育和抗病等方面的遗传机理。

2. 家禽遗传标记研究遗传标记是指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并能够清晰描述某种遗传信息的检测指标。

家禽遗传标记主要包括几种类型,包括分子标记、SSR、SNP等。

分子标记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家禽遗传标记,具有获得快、成本低廉、分辨率高等优势。

3. 家禽全表型表达研究全表型表达是指几乎所有基因的表达情况和反映特定表型的差异。

家禽全表型表达研究主要基于芯片技术和RNA干扰技术,旨在发现和分析基因在不同细胞类型、阶段和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表达差异,并找出与不同生长、免疫、性状等相关的差异基因。

三、家禽遗传育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家禽遗传育种技术在运用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但仍存在着技术门槛高、成本较高、管理条件受到限制等问题。

未来,应当加强家禽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促进家禽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家禽的生产效益和养殖产值。

1. 提高技术水平在家禽遗传育种技术应用方面,需要依托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提升领域内人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加深各家禽品种遗传育种的研究,提高遗传育种的精确度,实现家禽品种的优良性、高产性、抗病性等方面的广泛改良。

家禽的育种

家禽的育种

产蛋重和蛋的品质等。
1)入舍母鸡数:指产蛋率达5%时的存栏母鸡数。
2)开产日龄:个体开产日龄是该个体产第一个蛋时的 日龄;鸡群体开产日龄一般是指全群产蛋率达 50 % 时的日龄。而肉鸡群开产日龄指全群产蛋率达 5%时 的日龄。遗传力为0.15~0.30。
3)产蛋期:从产蛋率达 5 %开始到淘汰为止,这一段 时间称为这群鸡的产蛋期。
平均蛋重:个体纪录时,则从 42周龄开始连续称取 3个
以上的蛋求平均值;群体纪录时,则是从42周龄开始连
续称取 3 天总产蛋重求其平均值。大型鸡场按月产蛋量
的5% 称测蛋重,求其平均值。一般以300日龄时的平
均重代替该品种的蛋重。
9)产蛋量
产蛋量有43周龄产蛋量、72周龄产蛋量等表示法。 产蛋量受着家禽本身的生理的、遗传的因素和外界营养 条件、环境条件的影响。72周龄的饲养只日产蛋量遗传 力为0.25~0.35,72周龄入舍鸡产蛋量的遗传力为 0.05~0.10。
率在蛋鸡特称为料蛋比,而在肉鸡特称为料肉比。遗传
力为0.2~0.6。 1)料蛋比即在产蛋期内母鸡每产1千克蛋耗料量。
2 )料肉比即在生长期内每长 1 千克活重的耗料量。饲料
转化率高,就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蛋用性状
蛋鸡的生产性能包括 开产日龄、产蛋期的长短、 入舍母鸡产蛋数、蛋重、产蛋率、产蛋期体重、总
变异中可遗传的变异所占的百分数。
1、繁殖力
家禽繁殖后代的能力。衡量繁殖力的两个重要指标
是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1)受精率为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
受精率的影响因素很多,它不仅受饲养管理、
环境条件、公母比例及公母双方生殖系统生理机能
的影响,也和它们各自的性行为有关。遗传力很低,

家禽育种原理和方法

家禽育种原理和方法

家禽育种原理和方法一、育种原理(一)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要求在育种中改进那些性状,这些性状各向什么方向发展,改进量是多少。

在家禽育种计划中,最重要的决策是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

如果育种目标确定不当,遗传进展将向低效甚至错误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育种公司在经济收益上的损失和市场竞争中的失利。

因此,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将为整个育种工作起到导航的作用。

确定育种目标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市场需求:衡量育种工作成效的标准,不但要看每年遗传进展的大小,而且要看这种遗传进展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

现有育种群的状况。

竞争对手的产品性能。

(二)充分利用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1.加性遗传效应的利用——选择通过选择获得遗传进展有三个基本条件:性状有变异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是可以度量的2.利用非加性遗传方差——杂交(三)高强度选择只有高强度的选择才能获得较大遗传进展,高强度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选择准确性的不足。

家禽(尤其是鸡和鸭)本身的两个特点为高强度选择提供了条件。

第一个特点是高繁殖力;第二个特点是饲养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可以保持很大的观察群,作为选择的基础。

(四)保持性状间的综合平衡家禽的性状众多,但本身是一个整体,在育种中必须考虑到生物体的这种关联性,保持性状间的合理平衡,即所谓平衡育种。

保持性状间的平衡,一方面是针对选择性状间的遗传对抗(负遗传相关),另一方面是克服自然选择的阻力。

二、基本选择方法(一)个体选择也称为大群选择(mass selection),根据个体表型值进行选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遗传力高的性状。

在肉鸡的育种中选择体重时常用此法。

鸡群生产性能的正态分布(二)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进行选择,选留和淘汰均以家系为单位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并且要求家系大、由共同环境造成的家系间差异或家系内相关小。

家系均值基本能反映家系平均育种值的大小。

对产蛋量作选择时都采用此法,但必须注意保证足够大的家系(>30只),而且家系成员要在测定鸡舍内随机分布。

家禽育种技术及繁育体系建设

家禽育种技术及繁育体系建设


红原鸡基因组序列草图为参考框 架,分别对来自英国、瑞典和中 国的三个肉鸡、蛋鸡和乌鸡品种 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并在此 基础上识别出约200万个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一、标准品种与我国丰富的地方品种
标准品种
经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选育,按权威性 的育种组织制定的标准鉴定承认的,列入 标准品种志的品种。 对家禽的体型、外貌、羽色等进行选择, 而对生产性状考虑得较少。
九斤鸡
北京鸭
中国鹅
丰富的中国地方家禽品种
•我国幅员广大,养禽历史悠久,家禽 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不少地方 品种。 •养禽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宝贵的财富。
• 1979—1982年全国性品种资源调查, 编写出《中国家禽品种志》,共收 入地方品种52个。其中鸡品种27个, 分为蛋用型、兼用型、肉用型、观 赏型、药用型和其他六型;鸭品种 12个,分为蛋用型、兼用型和肉用 型三型;鹅品种13个,都属肉用型。
•美洲家禽协会(由美国和加拿大组成) 编写的《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 •英国大不列颠家禽协会的《大不列颠家 禽标准品种志》

1998年最新版的《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 一书,被承认为标准品种,其中鸡有104 个品种、384个品变种,鸭有14个品种、 31个品变种,鹅有11个品种、15个品变 种,火鸡有1个品种、8个品变种,总计 130个品种、438个品变种。
第二节 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特点


产蛋性状 肉用性状 生理性状 伴性性状 其它性状
一、产蛋性状

产蛋数 产蛋率 产蛋总重(egg mass)
产蛋量的遗传特点

遗传力较小 与蛋重呈负相关 与产蛋期体重呈负相关

家禽饲养中的羊育种与种羊管理

家禽饲养中的羊育种与种羊管理

家禽饲养中的羊育种与种羊管理在家禽饲养中,羊育种与种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育种与管理措施能够提高羊的养殖效益,改善品种质量,保障养殖稳定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羊育种和种羊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一、羊育种的重要性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物种之一,羊肉、羊毛等产品的需求量庞大。

进行羊育种能够培育品质优良、适应环境、高产高效的优质羊种。

合理选择育种对象,进行人工选配和自由繁殖,有助于提高育种效果,促进羊的遗传进步。

二、羊育种的基本原则1. 选择适宜的育种对象:应选择体型符合标准、生长发育良好、繁殖能力强的个体作为育种对象。

同时,要关注个体的耐病性和抗逆性等遗传特性。

2. 进行良好的繁殖管理:合理控制繁殖季节和羊群比例,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保证种羊的配种率和受胎率。

3. 引入优良的基因资源:定期引入其他地区或品种的优良种羊,进行改良和交配,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提高整体品质。

4. 科学、精确的选配方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提高繁殖效率和基因的传递率。

三、羊育种的具体操作方法1. 选配方法: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公羊和母羊进行交配。

公羊应选用外貌标准良好、繁殖力强、代表个体遗传质量较高的品种。

母羊选择体型适中、产仔能力较强、乳质优良的个体。

2. 繁殖管理:控制配种率:对于高产羊种,可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提高配种率,确保羊群高效繁殖。

加强疫病防控:定期对种羊进行预防接种和驱虫,防止疾病传播,提高免疫力,保护种质。

合理控制配种季节: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配种,避免高温季节和严寒季节,提高受胎率和新生羊存活率。

优化运输与饲养环境:注意运输途中的保护,提供无污染、舒适的饲养环境,保证种羊的健康成长。

四、种羊管理的要点1. 饲养环境:建立适宜的饲养场地,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

合理设置饲养舍和饲草堆垛,保持清洁卫生。

2. 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羊的健康成长。

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

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

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一、引言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和食物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鸡的产蛋率、肉质品质以及抗病能力,人们通过育种和选种技术对鸡进行改良。

本文将探讨鸡的育种与选种技术。

二、育种方法1.自然交配法自然交配法是最基本也是最传统的育种方法之一。

通过让公鸡和母鸡在鸡舍内自由交配,使得各种遗传特征通过后代传递,实现优良品种的选育。

2.人工授精法人工授精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育种方法。

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将优良公鸡的精液采集并注入母鸡体内,实现精确选育。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公鸡与母鸡间的随意交配,有利于提高选育效果。

3.胚胎移植法胚胎移植法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育种方法。

通过将已受精的胚胎移植到优良母鸡体内孵化,可以提高繁殖效果、增加遗传多样性,以及克服不良繁殖因素的影响。

三、选种技术1.外在性状选种外在性状选种是通过对鸡的外观特征进行评估,选择与理想标准最接近的个体进行繁殖。

例如,对毛色、体型、骨架结构等进行辨别,选取具有良好外观特征的鸡进行繁殖,以提高鸡的外貌品质。

2.抗病性选种抗病性选种是为了提高鸡对疾病的抵抗力。

通过评估个体鸡的抗病能力、感染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以及忍受疫苗接种等,选取抵抗力强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提高整个群体的抗病能力。

3.产蛋量和肉质品质选种产蛋量和肉质品质选种是为了提高鸡的经济效益。

通过评估个体鸡的产蛋量、蛋质质量以及肉质品质等指标,选取优良品种进行繁殖,以实现高产高效的养殖。

四、育种与选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应用领域育种和选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肉鸡养殖、蛋鸡养殖以及观赏鸡的繁殖中。

通过选育出产蛋量高、肉质优良、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农业产出、保障食品安全,满足人们对鸡肉和鸡蛋的需求。

2.技术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育种和选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

例如,在基因编辑和基因改造技术的应用下,人们可以精确调控鸡的遗传信息,以实现更精准的选育。

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鸡的性状和遗传特征,提高选育效果。

家禽饲养中的育种与选种方法

家禽饲养中的育种与选种方法

家禽饲养中的育种与选种方法育种与选种方法是家禽饲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饲养效益和养殖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家禽饲养中的育种与选种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指导。

一、育种方法1. 自然交配法自然交配法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育种方法之一。

通过让公、母禽自由交配,实现基因的组合和遗传的传递。

这种方法适用于群体饲养,可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种禽的适应性和亲本配对的灵活性。

2. 人工授精法人工授精法是通过人工手段将雄禽的精液采集后,再经处理后注入雌禽的生殖道,从而实现精液中的基因传递。

这种方法能够精确控制亲本的选配,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饲养效益。

3.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的育种方法。

通过对禽类基因组的编辑和改造,可以实现对特定基因的选择性改变,如改善禽类的抗病性、生产性能等。

这种方法具有准确性高、效率高等特点,但目前在家禽饲养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选种方法1. 外部形态选种法外部形态选种法是通过对家禽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出外形良好、体型适中、结构均衡的禽类作为优良品种的繁殖对象。

这种方法适用于鸡的选种,对于其他家禽如鸭、鹅等的选种效果较为有限。

2. 世代选择法世代选择法是基于家禽自身的性状和性能,通过多代选择和繁殖,逐步提高种禽的品质和性能。

这种方法以家禽的生产性能为主要选择指标,可有效提高产蛋率、肉质品质等,适用于各类家禽的选种。

3. 分子标记选育法分子标记选育法是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检测家禽的遗传标记和遗传基因,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和遗传特性的个体。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可以辅助传统选育方法,提高选种效率。

三、补充措施1. 引进外源品种引进外源品种是一种快速改良家禽的方式。

通过引入外源品种的优良基因,可以为本地区的禽类品种注入新的血统和遗传背景,改善禽类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2. 定向配对交配定向配对交配是针对特定性状的选配方式。

简述家禽的繁育方法

简述家禽的繁育方法

可 分 为经 济 杂 交 和 杂 交 育 种 两 种 方 法 。 1 . 1 提 纯复 壮 ,提 纯 复 壮 就 是指 在 本 品种 繁育 过 2 . 1 经 济 杂 交 ,就 是 只 利 用 杂 交 后 代 作 为 商 品 生 程 中不 断地 选优 选纯 ,去 杂去 劣 ,防止 良种 退化 。 产 ,而 不 留种 。形 式 有 简 单 的 二 元 杂 交 和 比较 复 提 纯 的方 法 是 根 据 本 品 种 标 准 的要 求 ,选 择 杂 的 多元 杂 交 两 种 。 公 母 禽 的 体 质 外 貌 等 相对 一 致 的个 体 ,进 行 同质 2 . 1 . 1 二 元 杂 交 也 称 单 交 , 是 由 两 个 不 同 的 品 选 配 ,经 过 几 代 的选 择 、 提 纯 、去 杂 去 劣 , 逐渐 系 或 品种 进 行 杂 交 。方 法 有 三 种 :第 一 种 方 法 是 ,
不突出, 但 在 引进 的家 禽 良种 中往 往是 较 为重要 的。 多, 可 以把 更 多 的 亲 代 优 异 特 性 传 递 给 杂 交 后 代 ,
复壮 的方法 是多 样 的,主 要是在 根据 个体 记录 与外 获 得 更 好 的杂 交 优 势 。
. 2 杂 交 育 种 ,杂 交 一 般 进 行 两 代 ,在 两 代 杂 种 貌 鉴别 结合进 行 选种 时 ,用 以公鸡 为核心 的家 系选 2 中 ,选 择 最 理 想 的个 体 自群 繁 殖 横 交 固定 ,另 外 择 ,建 立若 干家 系再 进行 品种 内不 同家 系配种 。
由于 忽 视 某 些 环 节 ( 如 体 质 的 选 择 、过 度 近 亲 配 交 系 配 种 。 非 近 交 系 可 能是 同 一 品 种 或 变 种 , 也
种 等 )以致 生 活 力 衰 退 , 繁 殖力和生产性能下 降, 可能是不 同品种或变种 , 生产 的后代称为项交种 。 因 而 纯 化 后 的 良种 能否 继 续 存 在 ,复 壮 就 成 了 主 2 . 1 . 2 多 元 杂 交 ,用 三 个 以 上 的 品 种 或 品 系 组 要 矛 盾 。 刚 开 始 选 育 的地 方 禽 种 , 这 个 问题 也 许 合 杂 交 ,称 为 多 元 杂 交 。 因为 所 用 的 原 种 数 量 较

《家禽的育种》课件

《家禽的育种》课件

生态学原理
环境适应性
家禽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适应性 存在差异,育种过程中需考虑家 禽对环境的适应性,以提高在不
同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性能。
生态平衡
保持家禽养殖生态平衡,合理配置 养殖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 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
保护家禽品种资源,维护生物多样 性,为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经济学原理
总结词
家禽育种的历史悠久,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 化,家禽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详细描述
家禽育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驯化野生动 物获得家禽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选择、繁 殖和改良家禽品种,使得家禽品种的性状越来越优良。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禽育种技术也在 不断创新和完善,如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的 应用,使得家禽育种更加精准和高效。同时,随着人们 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家禽育种也面临着新的 挑战和机遇。
伦理与法规限制
随着伦理观念的增强和相关法规的出 台,对家禽育种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 求和法规限制。
家禽育种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与大数据的结合
基因组学技术在家禽育种中的广泛应用, 将有助于更精确地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育种信息进行整合和分 析,结合智能化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02
家禽育种的基本原理
遗传学原理
遗传变异
家禽育种中利用遗传变异原理,通过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改良。
基因与性状关系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如产蛋量、生长速度等可通 过选择实现显著改良;质量性状如抗 病性、肉质等则需要深入了解基因与 性状关系进行选择。

种鸡育种工作方案

种鸡育种工作方案

种鸡育种工作方案一、引言在农业生产中,种鸡的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育种工作可以提高种鸡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者的收益。

本文将从育种目标、选种指标、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份种鸡育种工作方案。

二、育种目标1. 生产目标:提高种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 品质目标:提高鸡蛋的质量,增加肉鸡的肉质鲜嫩度和营养价值。

3. 抗病目标:提高种鸡的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三、选种指标1. 外部形态指标:选择体型适中、骨骼粗壮、羽毛光亮、眼睛明亮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2. 生产性指标:选取产蛋率高、孵化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3. 品质指标:选择鸡蛋外观良好、蛋黄丰满、肉质细嫩、口感好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4. 抗病指标: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四、繁殖技术1. 父母本选购:从规范养殖场或合作社选购优良的父母本品种,注重血统纯正和健康状态。

2. 繁殖环境: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确保鸡舍通风、温度适宜,消毒措施到位。

3. 人工配种:选取优秀的公鸡与母鸡进行人工配种,注意控制配种次数和间隔,确保配种质量。

4. 孵化管理:严格控制孵化温度和湿度,及时转动蛋,确保蛋内胚胎正常发育。

五、管理措施1. 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配备优质饲料,合理供应饮水,控制饲养密度,定期进行疫病防治。

2. 定期检查:定期对种鸡进行体态、生产性指标和抗病能力的检查,及时调整饲养管理配套措施。

3. 数据记录:建立种鸡的个体档案,记录其生产性能和遗传背景等重要信息,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六、总结种鸡育种工作方案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明确育种目标、选取合适的指标、合理运用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种鸡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

希望本文提供的种鸡育种工作方案能够对种鸡养殖者在实际生产中有所帮助。

家禽生产学名词简答102..

家禽生产学名词简答102..

43、述孵化湿度在种蛋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44、简述影响家禽产蛋量的生理因素。

46、雏鸡断喙有何作用?怎样做好雏鸡的断喙工作?47、试述卵细胞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48、鸡采取限制饲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9、结合工厂化养鸡生产特点,怎样进行雏鸡的选择?51、试述种蛋的孵化条件与控制标准。

52、胚胎分期发育过程。

53、试述雏鸡平养的管理要点。

54、提出工厂化养禽生产中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

56、试述种蛋的孵化条件与控制标准。

57、试述光照对鸡作用。

58、试述光照管理的原则。

59、提出工厂化养禽生产中减少饲料浪费的措施。

60、试述种蛋胚膜的形成及其功能。

62、简述翻肛性别鉴别的时间、操作和注意事项。

63、育雏阶段,怎样进行雏鸡舍的舍温监测?64、试述限饲的方法,结合实际制定一个种用肉鸡可行的饲养方案。

65、简述种蛋孵化的两个关键时期。

67、结合雏鸡生理特点,试述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68、请提出提高肉用仔鸡生产效益的措施。

69、谈谈产蛋鸡群有哪些日常管理工作。

70、雏鸡的断喙有何作用?怎样做好雏鸡的断喙工作?71、简述孵化湿度在种蛋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72、简述蛋在母禽体内的形成过程。

73、试述雏鸡的生理特点。

74、简述种蛋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法操作过程。

75、结合雏鸡的生理特点与习性,提出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76、简述蛋鸡产蛋曲线的三个特点。

77、试述光照作用机理与蛋鸡的光照管理原则。

79、工厂化蛋鸡生产中,怎样做好产蛋鸡的调整饲养?80、、种蛋孵化前应怎样选择种蛋?81、试述家禽的饲养方式。

82、试述种蛋的孵化条件与控制标准。

83、育成鸡采取限制饲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4、简述影响家禽产蛋量的生理因素。

85、试述现代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

1.家禽的一般特征?2.家禽的主要生理特点是什么?对家禽饲养管理有何指导意义3.结合家禽的消化系统解剖结构,思考家禽的营养特点。

4.结合家禽的生殖系统解剖结构,阐述蛋形成的过程。

家禽育种原理及基本方法-苏红卫模板

家禽育种原理及基本方法-苏红卫模板
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法
生产性能测定

原则——科学、系统、规范化 测定性状的选择 测定方法的确定 测 定结果的记录和管理 测定的实施 测定的基本形式:系谱建立和测定、个体同胞
后裔测定、大群测定及抽样测定


家禽性能测定:生长、繁殖、肉用、体型外貌
(包装)
个体遗传评定
评定基本原则

家禽育种原理及基本方法
汇报人:苏 红 卫 2013. 4. 15
江西农业大学
家禽良种是根本,饲料营养是基础, 饲养管理及设施设备是条件,防疫卫生是 保障,家禽产品市场是导向,产品加工是 龙头,科学技术是关键。家禽良种占家禽 产业45%~50%的经济效应。
市场
2010年禽肉所占肉类的比例
中国 , 36.30% 比例
家禽育种问题
任何生物技术, 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 术等, 必须是在天然的优良基因的基础上进 行, 否则没有产业化应用价值。目前只有通 过一系列的常规育种法或经典育种法的创 新技术才能有效地发现家禽理想的优质基 因。生物技术只是辅助育种的手段。
良种繁育体系的构建
八大体系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家禽产业中八大体系, 即专 家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饲料生产加 工体系、防疫卫生体系、设施设备体系、 动物福利体系、产品加工体系和市场营销 体系。

配合力测定
正反交重复选择
高强度的选择

高强度选择 较大遗传进展 家禽的特点:高繁殖率、饲养成本低
保持综合平衡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现实性
选择方法

单性状的选择
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合并选择(亲 本本身、亲本所在家系、个体本身、个体所在 家系成绩等在内的合并选择指数)

《家禽育种方法》课件

《家禽育种方法》课件
的后代。
杂交育种的方法包括品系杂交、 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等。
杂交育种可以快速地提高家禽的 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但需要处
理杂种优势的利用和保持。
基因编辑育种
基因编辑育种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 ,对家禽的基因进行精确的改造和修 饰。
基因编辑育种可以快速地获得具有优 良性状的家禽,但需要处理伦理和安 全问题。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疫病监测与检测
定期对家禽进行疫病监测和检测, 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家禽,防止疫 情扩散。
生物安全措施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消毒 、隔离、检疫等,降低病原微生物 的传播风险。
04 家禽育种未来展 望
基因组学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如全基因组 关联分析(GWAS)和基因组编 辑技术,可以深入挖掘家禽品种 的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更精确
家禽育种发展历程
总结词
家禽育种经历了传统育种和现代育种两个阶段,现代育种技术不断发展。
详细描述
传统育种方法主要依靠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或品种,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选择实现遗传改良。随着分 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育种开始应用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实现更高效、精准的遗传改 良。目前,家禽育种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中。
饲养管理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
根据家禽不同生长阶段的 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 成分,提高饲料转化率。
饲养环境控制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风 和光照等饲养环境条件, 提高家禽生长性能和抗病 能力。
饲养密度管理
合理安排家禽饲养密度, 保证家禽有足够的活动空 间和舒适度。
疫病防控技术
疫苗接种计划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和家禽免疫状 态,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urposes of elimin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poultryman have the record of a poor-producing family as well as that of good producers.
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Application of progeny test to production breeding
It is doubtless true that much of the rapid progress in improvement of egg production during recent years has been due to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progeny test as a tool by most of the leading breeder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geny test to breeding operations has brought one important fac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poultry breeder. This is that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results of single pair matings but also to consider all of the offspring of a mating.
This method not only makes it possible to predict with greater accuracy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s but also to estimate their value as breeders, thus permitting more rapid improvement of the flock.
家禽的选择——性能测定
➢ 根据全同胞和半同胞性能进行选择(同胞测定)
1. 由于公禽不能产蛋,因此一般使用其全同胞和半 同胞姐妹的性能对其蛋用性状进行选择;
2. 屠宰性状或屠体品质性状一般也通过同胞测)
1. 后裔测定是根据记录进行选择时准确性最高的方 法;
家禽的选择 家禽的配种 家禽品系培育 现代家禽繁育体系
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家禽的选择
根据外貌与生理特征进行选择 ➢ 使用范围:种禽繁殖场 ➢ 肉用系:于5-7周龄进行选择; ❖ 标准:生长迅速,体重大,羽毛丰满,无生理缺陷。 ➢ 蛋用系:于6-8周龄进行选择; ❖ 标准:羽毛生长迅速,体重符合要求(不过大也不过
Application of progeny test to production breeding
If the purpose is to progeny test a group of cockerels the usual procedure is to organize several breeding pens carrying females of approximately equal egg records.
This may be accomplished by using untested females that have just completed their first year of production. It will make possible the testing of the females as well as the males.
小),无生理缺陷。 ➢ 种用育成禽:于20-22周龄进行选择; ❖ 标准:体型结构、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身体健
康,生长发育健全。
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家禽的选择
根据记录成绩进行选择
➢ 性能记录
❖ 蛋鸡:产蛋量,蛋重,产蛋重,蛋壳品质(蛋壳厚 度和强度、蛋形、哈夫单位、蛋壳颜色、蛋壳组织、 血斑与肉斑),性成熟期,产蛋率,体重,耗料、 抗病力,雏鸡成活力,产蛋期成活力,受精率,孵 化率等;
2. 通过后裔测定的公禽一般年龄较大(至少二岁半
以上),利用时间已不多,但可通过后裔测定建
立优良家系。
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Progeny test
The term progeny test as applied to animal breeding refers to the estimation of an individual’s value as a breeder by means of the qualities or performance of its offspring.
Each pen is headed by one of the males to be tested.
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Application of progeny test to production breeding
能如何,另外公禽本身不能产蛋,此时可查它们 的系谱,比较不同公鸡祖先的生产性能记录以推 断它们可能继承其祖先的什么性能。 2. 运用系谱测定时,血缘越近影响越大,因此一般 着重比较亲代和祖代即可。 ➢ 根据本身成绩进行选择(个体测定) 1. 与系谱测定比较,个体测定能更准确的反映个体的 性能; 2. 依据个体测定进行第选五章择家禽只育种适方法于遗传力较高的性状。
❖ 肉鸡:上市体重,羽毛生长速度,绒羽颜色,屠宰 率,屠体品质,耗料,性成熟期,成年体重,蛋重, 蛋壳品质,入孵蛋%,死亡率,受精率,孵化率。
❖ 上述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记载。 第五章家禽育种方法
家禽的选择——性能测定
➢ 根据系谱资料进行选择(系谱测定) 1. 对于雏禽和育成禽,因不能断定成年后其生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