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八大怪地理研究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中八大怪
——地理研究性学习
“陕西八大怪”,又称“关中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有时亦包括商洛北部)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八大怪”,以其“古风古韵古长安”的独特魅力,成为外地游人探寻的一大热点。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陕西八大怪”中的风俗仅出现在关中一带,在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至南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巨大的区域。以关中一地的风俗概括整个陕西,存在以点概面的概念缺陷,近年来亦多表述为“关中八大怪”以去除歧义。
一怪、面条像腰带
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道成为一个
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在以米菜为主的地方的人们总是想不
通,那关中人天天吃面条没个花样换,怎么就吃不烦呢?其
实,在关中,聪明灵巧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
很高的境界了。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
十种,棍棍面,片片面,晾面,汤面,酸汤面,热碗面、扯
面等等。
说其像那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在西安有
家面馆,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但若要让个弱女子能把这根
面条吃完,那也是难事。其中棍棍面最长。但那是手拉或者搓的,下来的就是说擀面了。关中道的男人娶媳妇,大多都是要看这女人的擀面手艺了。第二天见面,先天这女方的父母就把这男的藏在自家,然后让那男的看那女的做饭,关中的做饭当然是擀面条了!这女的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一样的都擀,把那干面用水和了,放在案板上使劲地揉,把那面团揉的发光发亮,就用那擀杖压成个饼状,再慢慢地擀了。擀到提起来能看见对面人影的时候,再把那整片的面叠上几叠,用刀切成细条,拿起来用手一抖,便是细细长长的面条了。
歌谣为证: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奈饥燎得太。二怪、锅盔像锅盖
面条是正餐,平时农活忙了,关中的人来不及做饭,就吃些
平日里早先做好的锅盔。锅盔有很多的传说,一个传说是当年有
场战争,战争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陕西的时候,干粮已经没了,
只剩下些面粉,没有办法,就把那面粉和水和了,弄成饼状,放
在那头盔里用或烙,做好后皮黄里香,而且持久耐放,随即传了
开来,那打了胜仗回去后,兵士就让妇人照着做,但没有头盔,
就在自家的锅里烙了,就有了锅盔这个名字,也就有了锅盔这个
面食的花样了。另一个传说是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
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
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关中的锅盔大多都是和自家的锅一样的尺寸,翻过来看来锅盔,真的就是一个锅盖的样子,但厚薄随意。陕西的锅盔以关中的最为地道,关中的锅盔是以乾县锅盔最为出名,现在在古城西安看见有人卖锅盔,上去一问,那人必然自豪的说:“咱这是乾州锅盔!”乾县解放前称谓乾州。歌谣为: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陕西把饼叫锅盔,里酥外脆好捎带。
三怪、辣子是道菜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面子,而是油泼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独特的香味。
现在辣子仅仅作为调料而已。油泼辣子做法很简单,也
很有意思,同样是一样的辣子面,可家家的味道不同。常见
的做法是辣子罐里的辣面子不能放满,六成即可,放点盐、
胡椒或者别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烫出来的味道最好,油温很
有讲究,高了,辣子面会焦的,烫出来的味道就会发苦;低
了,就没有辣子的香味,却是生油味,油温控制在八九成热,
边倒边搅,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没了就行了,这时候独特的香
味会四处漂浮,满街都能闻见。
歌谣为证:刨(不)说川湘能吃辣,老陕吃辣让人怕。辣面拌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饭下。
四怪、姑娘不嫁外
这一怪很多地区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区现象更突显,人情
味也更浓郁。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
的正面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
的小农时代,这种思想也算正统。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那么,
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配合这一观念的还有这里的地
理优势,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
产丰富,缺灾少害。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不思外出谋生。
在关中地面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观念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关中姑娘们生于此,当然不愿意远嫁他乡了。何况从地理位置讲,四边没有匹敌帝王州的地方。东面出潼关就要过黄河,那边的中原虽然好,但过去是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河南的人都挑担子往陕西逃荒,这样的地方能嫁吗?关中流传着“少不过潼关”的谚语;往西就是阳关了,西出阳关自古都是苦寒之地,前面有了王昭君哀怨千年的琵琶声咽,后面哪个瓜女子(傻姑娘)会自虐做牧羊人的老婆?南面是横亘八百里的大山秦岭,历史上交通不便,民少治化,饮食习惯迥异,不逃避战祸谁愿意进山啊?“老不入四川”就是陕西人不走唐玄宗的老路;北面更是沟大壑深山秃水缺的陕北,那里的信天游有一句经典的词“咱俩见面容易拉手手难!”是说一对青年男女在黄土高坡上见面,你深情地望着我,我甜蜜地凝视你。情浓意烈时想温柔地拉手,就惨凄凄了。中间一道深沟缺了座鹊桥,到对面翻越土沟需一天时间。这样的环境哪个姑娘喜欢?既然四周都不能去,当然嫁个关中郎好,外面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