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通识课隋唐史

合集下载

2025年高考历史通史版配套课件 第7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025年高考历史通史版配套课件 第7讲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读史 ①② ③ ④
体现了羁縻府州在任命人选和管理上的特殊性 强调羁縻府州的实施及推广方式 中央对羁縻府州的管理加强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 点及影响。
答案 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 主权;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边疆开发;巩固了国家统一。
二、唐朝的繁荣与兴衰 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2.前期统治 (1)贞观之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①。(重视官 修史书本身就是一种维护封建政治统治的需要。通过政治思想的统一,规 范修史准则,提高本朝威望,强化传统理论,借鉴历史) (2)武则天统治: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盛世:政治上选贤任能,改革吏治;经济上发展生产;文化上大兴文治; 军事上改革 兵制 。
唐高宗
骨力裴罗 松赞干布
大祚荣
4.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 ①背景:唐玄宗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不断扩大;唐玄宗后 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②,(所谓“内”,指的是中央政府及中央集权,“外” 则是地方政府或地方分权。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就被称为外重 内轻)朝政趋于腐败。 ②概况: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和他的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这场叛 乱历时八年,史称“安史之乱”。 ③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 由盛转衰 。
——摘编自《贞观政要》 读史 ① “刍荛”译为打柴割草的人 ② 隔绝蒙蔽,多指用不正当手段有意隔绝别人的视听,使人不明真相
【思考】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并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2015尔雅隋唐史答案

2015尔雅隋唐史答案

2015尔雅隋唐史答案1安禄山少年是癿职务“牙郎”癿巟作是:()1.0 分 , A、翻译,, B、侦察兲,, C、军队教官,, D、财务官员,正确答案: A 我癿答案:A2唐代古文运劢倡导者,,保持了原来中国散文癿风格,同时开始重视散文中癿逻辑推导。

1.0 分 , A、王安石,, B、柳宗元,, C、曾巩,, D、韩愈,正确答案: D 我癿答案:D 3“兰西孔子”指癿是,,。

1.0 分 , A、杨坚,, B、杨广,, C、杨素,, D、杨震,正确答案: D 我癿答案:D4现在新疆癿红旗拉普哨卡是唐朝时期癿,,。

1.0 分, A、南岭,, B、葱岭,, C、秦岭,, D、以上各项都不是,正确答案: B 我癿答案:B5唐朝时期,土地不足癿地斱叫狭乡,反之叫宽乡,土地最少癿是,,。

1.0 分, A、长安,, B、敦煌,, C、吏鲁番,, D、以上各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我癿答案:C6丐界上唯一癿一座木构博物馆是日本仿唐朝建筑建造癿,,。

1.0 分 , A、东大寺,, B、独乐寺,, C、正仓院,, D、唐招提寺,正确答案: C 我癿答案:C7下刓哪一位不是唐朝由盛转衰癿三个转折性人物。

,,0.0 分, A、张九龄,, B、杨国忠,, C、牛仙客,, D、李林甫,正确答案: C 我癿答案:A8隋唐时期,边疆癿少数民族推丼,,为“天可汗”。

1.0 分,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高宗,正确答案: C 我癿答案:C9在三省六部制癿行政机兰中,权力最大癿是,,。

0.0 分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不确定,正确答案: A 我癿答案:B10按照均田制癿规定,古代成年男子可以分到,,亩田。

1.0 分, A、20.0,, B、100.0,, C、80.0,, D、40.0,正确答案: B 我癿答案:B11唐朝后期有一项新政策,即任用蕃将,提出这项政策癿宰相是,,。

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答案资料

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答案资料

中国古代史尔雅通识课答案单选1. 考据学派要求()本身要符合忠于历史原始的相貌文献2.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史书由官方进行编修:()唐朝3. 《廿二史考异》是()的作品钱大昕4. 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人有自我的精神和理性的追求5. 研究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方法的代表是()清朝乾嘉学派的考据学6.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传统文献中,以下哪项是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现代社会建立的前提是现代社会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它是一种反思和批判8. 正史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下列不属于正史的是:()现代学术作品9. 《四库全书》是清朝()年间编制的巨著乾隆10.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11. 秦始皇统一之后,开始使用()管理国家郡县制12. 《二十四史》是一种()的史书纪传体13. 郦道元的著名作品是(),主要是历史地理性著作《水经注》14. 《国史探微》的作者是杨联升15. 下列()是中国近代的考古学者李济16. 对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是()的范畴专史17.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的作者是:()李开元18. 武汉大学历史系的()先生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唐长孺19. 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20. 现代的美洲文明主要是()欧洲拉丁文明21. 元谋猿人距离现在将近()万年20022. 下列哪一位人物提出气候变化与中国古代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变迁存在着关系的说法:()竺可桢23. 从明末清初,从欧洲过来的()文明开始进入中国宗教文明24.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田余庆所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25. 亨廷顿将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世界分为八种文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基督教26. 元谋猿人距离现在将近()万年20027.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觉条件是()自由劳动者28. 在人类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拉玛古猿出现的时间是:()一千四百万到一千万年前29. 远古时代的分歧方法包括:()借助工具划分、民族学、人类学30. 新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前31. 下列()不是与蒙古人种非常类似,可能同属一个祖先——山顶洞人欧罗巴人32. 中科院古脊椎古动物研究所的吴兴志先生认为山顶洞人是下列那些人的共同祖先:()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33. 下列对于裴李岗文化描述错误的是:()时间为公元前7500年-6900年34. 山顶洞人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属于()晚期智人35. 山顶洞人属于下列哪一个人种:()蒙古人种36.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以()关系为纽带血缘37.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黄河中游38. 下列()不是新石器时代区别与旧石器时代的特征使用打制石器39. 仰韶文化考古发现地点是()河南渑池40. 位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文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彩陶41. 出现在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文化的时间是:()公元前5400年-5100年42. 大溪文化以()为主红陶43. 下列()是长江上游文化遗存的核心,在成都地区附近宝墩文化44. 下列关于仰韶文化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西到新疆一带45.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的作者是()徐旭生46. 古代传说中下列哪位人物与黄帝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并最终战败的烈山氏47. 中国文明的核心,其生活方式是从()生活方式开始的农业48. 下列关于良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距今5000到4000年,年代比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要晚一些、玉器比较发达、种植稻米49. 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创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以()形式来做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先河项目招标50.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51. 下列关于上古传说人物叙述正确的是:()炎帝是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历史统编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历史统编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高一历史统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一历史统编教材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隋唐盛世的政治与经济”,涉及隋朝的大一统和唐朝的繁荣时期,以及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第二章“隋唐文化的繁荣”,介绍科举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以及唐诗的黄金时代;第三章“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分析唐朝灭亡后的政治格局及其演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掌握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从史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及其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隋唐盛世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时间线图表。

2. 学具:学生需准备笔记本、教材、历史地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隋唐时期的著名画作《簪花仕女图》,引发学生对盛世的思考。

介绍画作背景,导入隋唐时期的繁荣。

时间线回顾,从隋朝的大一统到唐朝的盛世。

2. 新课内容展开:详细讲解隋唐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分析唐诗的特色,举例解析著名诗作。

探讨五代十国的分裂原因及其历史进程。

3. 例题讲解:以‘贞观之治’为例,分析唐朝的政治改革。

通过科举制度的例题,理解其对选拔人才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历史地图标注五代十国的主要政权。

完成隋唐文化成就的选择题。

5. 课堂小结:强调隋唐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时间线及重大事件。

2. 板书右侧:隋唐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3. 中间区域:五代十国政权图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论述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举例说明唐诗中的社会风貌。

分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

2. 答案要点提示: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隋唐史精品课件

隋唐史精品课件

29 《 地 理 志 上 序 》 · ·
隋帝系表
⑴隋文帝杨坚(581-604) —— ⑵隋炀帝杨广(604-618) 隋炀帝杨广(604 (604- 隋文帝杨坚(581杨坚(58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⑶隋恭帝杨侑 (617(617-618)
⑷隋泰帝杨侗 (618(618-619)
隋之国号 “太建十二年(公元580年)十二月……甲子, 太建十二年(公元580年 十二月……甲子, 580 ……甲子 周以大丞相堅為相國,摠百揆,去都督、 周以大丞相堅為相國,摠百揆,去都督、中外大冢 宰之號,進爵為王,以安陸等二十郡為隨國” 宰之號,進爵為王,以安陸等二十郡為隨國”。
《资治通鉴》卷174《陈纪八·高宗 资治通鉴》 174《陈纪八· 宣皇帝下之上》 宣皇帝下之上》
西晋
东西魏与 梁 北周与陈 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
地方佐官中央任命
隋炀帝时改州为 同时规定: 郡,同时规定:全国 各地的 “ 大小之 悉由吏部” 官, 悉由吏部” 任 命,而且县佐须用别 郡人, 郡人,使地方豪强不 得把持本地政务。 得把持本地政务。
安阳出土隋侍吏俑
创立科举制
隋以前, 选官用九品中正制度。 隋以前, 选官用九品中正制度。 但至西魏北周时期, 但至西魏北周时期, 选用官吏已不大 注意门资, 九品中正制度逐渐动摇。 注意门资, 九品中正制度逐渐动摇。 隋文帝即位后, 隋文帝即位后, 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 规定每州每岁贡士三人。 制,规定每州每岁贡士三人。 开皇十 八年(公元598 598年 又下诏“ 八年(公元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 以上、总管、刺史, 以志行修谨、 以上、总管、刺史, 以志行修谨、清 平干济二科举人” 平干济二科举人”。 此时已初步走向 开科举士”的科举制度。 “开科举士”的科举制度。 隋炀帝 创立了进士等科。 时,创立了进士等科。 这是科举制度 的开始。 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 的开始。 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 增强政治效率, 增强政治效率, 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 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尔雅通识课隋唐史期末答案

尔雅通识课隋唐史期末答案
38唐朝科举制度中明经考察()。1.0分
A、
五经
B、
诗赋
C、
对策
D、
社测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39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交考试白卷的考生是()。1.0分
A、
张奭
B、
张守珪
C、
张九龄
D、
以上各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
40杨国忠任宰相时期,为了激反安禄山,将安禄山的耳目贬职到()。1.0分
A、
秦岭
B、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4禅宗的源头是佛教,其代表作是慧能的《坛经》。()1.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5自魏以来,中国政坛形成了一种门阀政治,大家族主导着中国政治的走向。()1.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36古代社会中,工匠入匠籍,由国家控制,但是可以改行。()1.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6古代财政支出最大的地方是官俸和军费。()1.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7汉文译经系统由前半部分的鸠摩罗什和后半部分的唐人译经构成。()1.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8天台宗讲印度哲学的问题,唯识宗讲圆融的问题。()1.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9唐朝制度的严不仅在于中央的监察部门监察百官,而且经常任用高级官员去当采访使、黜陟使。()1.0分
葱岭
C、
大兴安岭
D、
岭南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41府兵制是由()开始实施的。1.0分
A、
宇文邕
B、
隋文帝
C、
宇文泰
D、
唐太宗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

七年级下册隋唐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隋唐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隋唐知识点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人物和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习隋唐历史是中学生必修内容之一,本文将对七年级下册隋唐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社会背景隋唐时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社会阶层分明,分为官僚、地主、士农商和下层劳动人民等。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士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士人的地位被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农业生产是当时的经济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对于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政治制度隋唐时期是封建统一国家制度的特定时期。

唐朝的王朝制度相对比较稳定,太宗尤其是李世民的管辖区域不断扩大,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基本上统治中国的中原地区,之后较为稳定地治理了300多年。

三、文化发展在隋唐时期,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诗文、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门类都有非常显著的进步。

唐代诗歌成为中国文化的大品牌,代表人物有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此外,唐代的科技、历史、地理、医学等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史学、地理学、医药学等领域的开创时期。

四、历史事件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部分重要事件的发生、影响和解决的时期。

其中包括开皇之治、唐武则天时期、唐朝的安史之乱等。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的治理时期,以建立文明和尊崇经学为特色;唐武则天时期,一度有女性当政现象;唐朝的安史之乱是唐代重大的叛乱事件,使得唐朝大幅度衰落。

以上便是对七年级下册隋唐知识点的简单介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值得学生去深入了解和探究。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角度来说——隋 是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出口” 从隋唐史的角度往前看——隋 是隋唐新时代的的“历史入口”
316-439

魏西
十六国

蜀晋

263魏灭蜀
266晋代魏 280晋灭吴
东晋
266-316
220-280
317-420
北朝(439-581 ) 东魏 北 魏
西魏
北齐
581 隋
北周

宋齐梁陈
长乐(今福州) 893-945
国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长沙) 896-951
南汉
兴王府(今广州) 905-971
荆南(南平) 江陵(今荆州) 907-963
吴越
杭州
893-978
北汉
太远
951-979
开国皇帝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杨行密 李昇 王建 孟知祥 王审知 马殷 刘隐 高季兴 钱镠 李崇
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杜佑《通典食货典》

兴建洛阳城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 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
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
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
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试题训练:
5、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了禁军,甚至还掌握着宰相和藩镇节度
使的任免权,黄巢起义给了宦官和禁军沉重打击,而藩镇实力则进一步壮大
。节度使朱温、李茂贞各有接天子以令诸侯之意。这反映了唐朝后期( )
A.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新高一上历史知识点隋唐

新高一上历史知识点隋唐

新高一上历史知识点隋唐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历史知识点:1.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朝是由杨坚在581年建立的,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

2. 隋朝的政治制度: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隋朝的经济发展: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4. 隋朝的文化成就:隋朝时期,文化教育得到了重视,科举制度开始形成,为后世的科举选拔人才奠定了基础。

5. 唐朝的建立:唐朝由李渊在618年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

6. 唐朝的政治制度:唐朝继续沿用和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同时设立了东宫制度,加强了皇权。

7. 唐朝的经济发展:唐朝时期,农业技术进步,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8. 唐朝的文化成就: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至今仍被传颂。

9. 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较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10. 唐朝的对外关系: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达到了高峰,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联系日益密切。

11. 唐朝的衰落:唐朝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国力逐渐衰落,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12. 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隋唐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这些知识点是隋唐时期历史教学的基础内容,对于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B.自然、科学与科技自然、科学与科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几大元素,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然、科学与科技”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神秘的宇宙奥妙,感受自然、科技的魅力、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科技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以助其掌握社会发展及国际变化规则;介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社会等议题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探讨与剖析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开拓视野,以更加客观、理性地态度认识世界。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学习,正确领会知、情、意的深刻内涵,学会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坚强意志,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构筑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道路,促进自我人生之路的健康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根本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预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和领导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为未来领导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通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中国通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中国通史隋唐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隋朝的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在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结束了自南北朝时期中国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的统一,为中国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2. 《隋书》《资治通鉴》、《隋唐新书》《旧唐书》《新唐书》和《新唐志》这些书籍是关于隋唐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3. 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在隋朝得以确立,它是每隔三年在县级以上进行举试,为官员选拔制度。

4. 租庸调制在农业方面,实行的制度,是中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管理制度。

5. 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的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1. 隋唐时期的经济在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取得极大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唐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之一。

2. 交通和物流在隋唐时期,隋唐的开发了大运河,使得各地交通更加便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人工运河之一,是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

三、文化1. 文学艺术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取得了了长足的进步。

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批文学大家,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科技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

在农业生产、医药、工艺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 经济在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4. 宗教文化佛教的传播与壮大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唐代的先天下以及后天下,都曾规定佛教的教义、圣典和佛教寺庙的位置。

佛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对外关系1. 吐蕃的崛起在唐朝时期,吐蕃逐渐崛起,成为中国西部的一支强大的势力,对中国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唐朝的对外贸易唐朝的对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唐朝的繁荣。

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

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

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高三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尤为重要,其中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

本文将为您介绍高三学生所需了解的隋唐通史知识点。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但重要的朝代,由隋文帝杨坚建立。

在隋朝中,最著名的事件是杨坚的统一战争。

他通过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成功统一了北方各地。

此外,隋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运河的修建。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朝代之一,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唐朝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唐太宗李世民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的贞观之治被誉为“开元盛世”。

在他的统治下,唐朝迎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隋朝推行了郡县制度,将大量的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

而唐朝则实行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确保了政权的相对稳定。

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士人文化崇尚也形成了。

文人们通过创作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经济方面,隋朝实行了均田制和废除私田制的政策,以平衡贫富差距,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隋朝还推行了轮作制和水利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唐朝则进一步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并且与外国进行了广泛的贸易。

在文化方面,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著名的文学作品如《长恨歌》、《将进酒》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此外,佛教在隋朝和唐朝传播得非常广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外交方面,隋朝通过和西域著名商路丝绸之路的修建,加强了中国与欧亚大陆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朝则进一步扩大了领土,并与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实现了内外安定和繁荣。

总之,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通过了解隋唐通史知识点,高三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升,还能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各位高三学生,祝你们学业有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的建立(一)1隋朝的建立者是(),史称隋文帝。

A、杨坚B、杨广C、杨震D、杨素我的答案:A2 隋朝和唐朝都起源于北周,都来源于蒙古的()。

A、怀荒B、武川C、柔玄D、沃野我的答案:B3 “关西孔子”指的是()。

A、杨坚B、杨广C、杨素D、杨震我的答案:D4 杨姓出于名门,自称弘农杨氏,其中“弘农”位于现在的()。

A、华县B、大荔县C、华阴县D、泰安县我的答案:C5 武川镇中“镇”就是我们现在的乡镇中的镇。

()我的答案:×6 自魏以来,中国政坛形成了一种门阀政治,大家族主导着中国政治的走向。

()我的答案:√隋朝的建立(二)1 普六茹在突厥语中是力士的含义,他是()的小名。

A、杨坚B、杨广C、杨震D、杨素我的答案:A2 北齐源于()。

A、怀荒B、怀朔C、柔玄D、沃野我的答案:B3 唐代以前,古代战争中的重大武器是()。

A、抛石机B、弓弩C、戈矛D、火药我的答案:A4 府兵制是由()开始实施的。

A、宇文邕B、隋文帝C、宇文泰D、唐太宗我的答案:C5 杨家、宇文家、李家、元家都是八柱国中的名门大族。

()我的答案:×6 北魏时期,尔朱家曾贺拔岳率领武川镇的军队平定了关中。

()我的答案:×7 府兵制打破了汉人不可以当兵的原则。

()我的答案:√8 在玉壁之战中,北周守城的将领韦孝宽与北齐大将高欢对决。

()我的答案:√隋朝的建立(三)1 下列哪一地方的佛像不能反映佛教传入中国的演变过程。

()A、喀什克孜尔千佛洞B、吐鲁番的吐峪沟千佛洞C、敦煌莫高窟D、麦积山石窟我的答案:D2 “三方之乱”中不包括下面的哪一方。

()A、东方B、湖北C、北方D、四川我的答案:C3()是杨坚称帝最重要的大臣,也是北齐山东最有名的文士。

A、独孤信B、李德林C、杨素D、杨广我的答案:B4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从小就是个道教徒。

()我的答案:×5 佛教认为万缘皆空,唯因果律不空。

()我的答案:√改革与创制(一)1 在历史研究中,日本京都学派的代表作品是宫崎市定的()。

A、《隋唐演义》B、《九品官人法研究》C、《剑桥中国史隋唐卷》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B2 ()是美国学者在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及其学生所代表的京都学派和东京大学代表的东京学派的基础上编写的。

A、《九品官人法研究》B、《隋唐演义》C、《剑桥中国史隋唐卷》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C3 ()用超越制度打破法制的手段抓权,导致了君主专制。

A、武则天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渊我的答案:A4 隋朝的建立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全新的政治架构。

()我的答案:√5 制度和法制都是对君主权力的制约,武则天一直希望建立。

()我的答案:×改革与创制(二)1 在三省六部制的行政机关中,权力最大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不确定我的答案:A2 尚书省中最高的官职是()。

A、左仆射B、尚书令C、右仆射D、员外郎我的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御史台我的答案: D4 在三省六部的机关中,负责决策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不确定我的答案:B5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只有三个宰相。

()我的答案:×6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宰相不再是由个人担任,而是分属三个部门()我的答案:√改革与创制(三)1 中国的户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

A、微子B、箕子C、管子D、孔子我的答案:C2 在管理技术方面,中国独步于世界的是()A、科举制度B、户籍制度C、租庸调制D、均田制我的答案:B3 在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哪一省设在宫外。

()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翰林院我的答案:A4 在古代,“律令”一词是分开的,前代皇帝的规定为令,现在皇帝的规定为律。

我的答案:×5 隋朝为了加强对户籍制度的管理,实施了大索貌阅的政策。

()我的答案:√改革与创制(四)1 在平民领袖中,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的是(),实行三十税一的制度。

A、嬴政B、李世民C、刘邦D、朱元璋我的答案:C2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古代成年男子可以分到()亩田。

A、20.0B、100.0C、80.0D、40.0我的答案:B3 唐朝在地方实行的管理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B、租庸调制C、均田制D、三长制我的答案:C4 租庸调制中,调是指农民向国家缴纳布匹作为税收。

()我的答案:√5 任何国家政权都经历了崛起、兴盛、腐败、灭亡的过程,任何王朝的灭亡都是因为腐败。

()我的答案:×改革与创制(五)1 科举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了曹魏以来建立的()。

A、九品官人法B、察举制C、禅让制D、世袭制我的答案:A2 在汉朝,中国农村实行乡里制度,其中()户为一里。

A、120.0B、100.0C、80.0D、60.0我的答案:B3 隋朝的科举制度主要考察()。

A、明经B、四书C、社测D、五经我的答案:C4 在唐朝,考中进士就成了正式的官员。

()我的答案:×5 科举制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了曹魏以来建立的九品官人法。

()我的答案:√改革与创制(六)1 在唐朝,下列哪一项不是十恶不赦的重罪。

()A、不孝B、不睦C、偷窃D、内乱我的答案:C2 在唐朝的法律体系中,政府因时因地出台的一些列政策,可变性较大,针对性很强的是()。

A、律B、令C、格D、式我的答案:B3 ()本是一个划片监察区,后来变成管郡的一级地方制度。

A、州B、郡C、县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4 十恶的核心是针对家庭伦理犯罪的,是对()的强调。

A、仁B、义C、礼D、孝我的答案:D5 死刑分两种,全尸和不全尸,不全尸一般是腰斩,是最严厉的刑罚()我的答案:√6 杖刑在行刑时中途可以换人,不必一个人执行到底。

()我的答案:×隋史概况1 都城建设的核心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即()。

A、乾清宫B、祈年殿C、太极殿D、储秀宫我的答案:C2 开皇九年,隋朝统一中国的战役是()。

A、平陈之战B、陈桥兵变C、长平之战D、河东之战我的答案:A3 在古代都城的历史研究中,真正地揭示出都城建设的意义的是()。

A、陈寅恪B、傅熹年C、高华D、宫崎市定我的答案:B4 隋炀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大运河的起点是杭州湾的(),终点是()。

A、南京,涿郡B、杭州,北平C、余姚,涿郡D、杭州,北京我的答案:C5 隋朝建国初期的都城是()。

A、咸阳城B、长安城C、洛阳城D、大兴城我的答案:D6 现在的大运河就是隋唐时代开通的大运河。

()我的答案:×7 在隋朝的都城建设中,政府机关所在地于贵族居住的地方都是北城。

()我的答案:√8 隋唐时期的太极殿比故宫的太极殿规模要小。

()我的答案:×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1 《廿二史杂记》是清代学者()的著作,他提出了武川有王气的说法。

A、宫崎市定B、赵毅C、陈寅恪D、傅熹年我的答案:B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李渊B、李世民C、李建成D、李元吉我的答案:A3 “关陇集团说”的提出者是()。

A、宫崎市定B、赵毅C、陈寅恪D、傅熹年我的答案:C4 隋唐时期,瓦岗寨起义的领袖是程咬金。

()我的答案:×5 在隋唐时期的将军中,被《隋唐演义》神化的将军是李元霸。

()我的答案:√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二)1 毛泽东在读史时,认为中国最了不起的军事家是()。

A、李渊B、李世民C、李建成D、李元吉我的答案:B2 中国历史上号称“千古一帝”的皇帝是()。

A、隋炀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高宗我的答案:C3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和()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

A、李渊B、李元霸C、李元吉D、李建成我的答案:D4 唐朝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开元盛世。

我的答案:×5 史书中,李世民夺权后关于李渊是草包的记载是为了支持李世民夺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我的答案:√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三)1 下列哪一位武将是贞观时期唐太宗任用的主要武将。

()A、哥舒翰B、高仙芝C、封常清D、李靖我的答案:D2 隋唐时期,边疆的少数民族推举()为“天可汗”。

A、隋炀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高宗我的答案:C3 下列哪一位文官是贞观时期唐太宗任用的主要文官。

()A、房玄龄B、李靖C、姚崇D、宋景我的答案:A4 自魏晋以来,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民族问题。

我的答案:√5 任何时候讲‘孝’都是一个人伦问题。

我的答案:×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四)1 一个国家要以德治国的根本是()。

A、仁B、信C、礼D、智我的答案: B2 唐太宗的臣子中,()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我的答案:C3 记录唐太宗及其臣子之间讨论的书是()。

A、《贞观政要》B、《群臣治要》C、《资治通鉴》D、以上各项都不是我的答案:A4 唐朝为了建设多元文化的表现是建立五经正义,恢复儒家主流地位;同时创立学校,培养人才。

()我的答案:√5 唐太宗以德治国的体现是藏富于官。

()我的答案:×大唐及东亚文明1 ()的主流思想强调人们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以及其规定性的礼。

A、天主教B、佛教C、道教D、儒教我的答案:D2 著名学者西岛定生和石田母正在二战时期提出了()理论。

A、东方世界B、西方世界C、以德治国D、依法治国我的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东方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A、宗教的规范B、伦理道德的规范C、法律规范D、科学的规范我的答案:C4 所有的制度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一种文化。

()我的答案:×5 东方世界形成了一种以唐朝为中心的科学规范。

()我的答案:√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一)1 下列哪一位皇帝是典型的军人,但是又把自己彻底儒化,实行以文治国。

A、李治B、杨坚C、李世民D、李隆基我的答案:C2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是()。

A、上官婉儿B、李令月C、武顺D、武则天我的答案:D3 李渊建国时,木材商人()资助其建立唐朝,成了唐朝的开国功臣。

A、李勣B、武士彟C、李靖D、魏征我的答案:B4 科学是指实验科学,是可以在实验室中重复再现和验证的。

()我的答案:√5 历史不是真正的科学。

()我的答案:×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二)1 唐太宗为帮李治扫除政治障碍,调()去四川,为李治提供军事保证。

A、武士彟B、李靖C、魏征D、李勣我的答案:D2 唐太宗晚年时发生了废太子事件,废了原太子李承乾,改立太子()。

A、李治B、李显C、李泰D、李隆基我的答案:A3 唐太宗后期,唐朝发兵高丽,派了()万。

A、10万B、12万C、15万D、20万我的答案:C4 唐太宗晚年派李靖攻打高丽,并取得胜利。

()我的答案:×5 唐太宗后期,唐朝攻打高丽取得胜利的意义在于全歼高句丽的主力军队,收复了辽河一线的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