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合集下载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及其价值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及其价值
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处理好 “ 人与人 、人与 自然 、人与社
会 ”的关 系 。
仅仅是天然 的 自然 ,而是越来越成为人化的 自然 、社会化的 自 然 。这种变化在性质上 主要恢复和保持人的整体性 ,消除科技 对人类社会 以及 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变化 ,
如果科学工作者没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指导 ,就很难树立 高 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在生物学 、医疗 、心理学 、生态
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 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 的现代化 。为确保现代化的快速实 现 ,国家提 出了 “ 科教兴 国”的重大战略。首要关注点是处理 好人的素质 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首要价值 , 就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性提供 基础 ,而科学则为其合规律性提供基础 ,两者互补才是 行为合理 性的保证。然而 ,科技 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 巨大财
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道德 、伦理 、贫富 、环境
科学精神 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具体人 的精神世界 的
统 一
实现科 学精神 与人 文精神 的统一 ,要从 “ 培养 什么样 的 人 ,怎样 培育人”的高度 出发 ,在教育实践中确实把人文素质
教育摆 在更 加 重要 的地 位 ,把 科技 教 育与 人文 教 育统 一起
等 问题 。于是 ,历史 上的科学 主义者和人文 主义 者以形而上 学的态度各执一端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完全不同的, 因而也是分离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的这种局限 陛,虽
然历经批判在理论上呈衰微趋势 ,但事实上的分离不仅是存在 的 ,而且呈扩大的趋势 。 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 ,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分追求科学技术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医院中的作用_张品南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医院中的作用_张品南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医院中的作用The Role of Combin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tarian Spirit in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Hospitals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及这种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活力。

它通过激活或创造物质而体现一定的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厚,其物质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一些人的“金钱欲”、“物质欲”、“占有欲”等私欲也在不断地膨胀。

为了金钱、物质、利益不择手段,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只讲物质价值,不讲精神价值,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违背社会道德,破坏社会秩序,给经济社会的健康科学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人除了讲“物质欲”还要讲“精神价值”。

因为精神具有历史价值。

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人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曾经激励过几代人。

邓小平同志也一直主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回顾历史,我们的前人正是因为他们在事业的追求中,坚持了“艰苦奋斗、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才使广大劳苦大众得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坚持了“自强不息,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才使我们的祖国不断发展壮大并屹立于世界之林;坚持了“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精神,才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旗帜下过上了幸福生活。

精神不仅具有现实价值,实践价值,还具有创新价值,因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不仅需要传承和延续,而且更需要改造和创新。

这种改造和创新的实践,需要科学的改造创新理论作支撑,而这种理论必然需要坚定不移的创新宗旨即精神来主导。

所以,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作为每一个经济、社会管理者或服务组织,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前题下,都应该确立坚定不移的创新精神,围绕这种精神去研制创新理论,即科学的创新规划和实施计划,再通过实践以达到转型发展的目的。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大精神力量,正在积极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他们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也有共同的特点,他们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是指以实践为基础,以观察、推理和实验为手段,求真、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追求客观、理性的真理的精神状态。

人文精神是以崇尚文化,弘扬传统,提倡以人为本,以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形成了互补作用。

再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精神力量。

科学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积极追求客观真理,实现科学发展,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人文精神是以文化为基础,积极追求精神规律,发展人文研究,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精神力量,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的。

最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是以实践为基础,求真实事求是,追求客观、理性的真理;人文精神是以文化为基础,弘扬传统,以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

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大精神力量,它们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达到统一与和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无论是从学术还是从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来看,在今天乃至永远,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

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但读“讲座书”的人却是十分之多。

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在眼下确实颇受欢迎。

这类图书从内容上看,当然是在传播知识,但显然不仅是传播知识,可以明显看出,每篇讲座几乎都在强调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特点是十分突出的;从性质上看,尽管一些带有普及性质,但大多学术性较强,学理严谨,讲座者几乎都是当今学有专长的学人。

而且从这些书的序、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主要在大学校园中举办的讲座,几乎每场都是听者摩肩接踵,学子趋之若鹜。

学术的大风行,思想的受重视,这很值得我们社会欣喜。

因为这其中无疑向我们传递出愈来愈多的人们对于那些脚踏实地、创造性思想的尊敬,抑或还透露出由此而可能带来的对生命底线的遵守和对更加理性发展的追求,大概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讲座及书中,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强调,几乎是异口同声,有的书名干脆就叫“人文启示录”——在笔者看来,这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支持我们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出现了某种失落,而由此带来了人的自律、自尊和求真、求是精神的某种失落;二是随着社会分工逐步细化态势的加剧,被称之为“体”的学术之“学”正在受到某种忽视,而被称之为“用”的学术之“术”却正蓬蓬勃勃(应试教育即为“显例”),甚至作为人文科学基石的文学、哲学、历史也被分得泾渭分明,很少相干。

由此带来的学术思想的片面“知识化”,以及再进一步的社会价值观的强烈功利化,无形中便甚嚣尘上……显然,无论是从学术自身的发展进步而言,还是从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在今天乃至永远大力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精神,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活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追求事物本质,敢于质疑,创新并包容其他事物是科学精神几个重要的方面。

人文精神则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它表现为对人在价值观、尊严、生活的需求、命运的维护,对真善美的追求,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科学是在特定的人类文化背景中诞生和发展的,它受其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文化。

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精神有密切的联系。

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追求和捍卫真理,批判和包容,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创新和包容精神则大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又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发展。

可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二、人文精神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化学教学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培养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完善学生的人格。

人文素材的引入也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纯理性的教学,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知识。

三、化学史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化学史记录了化学学科产生、发展的整个历程,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呈现了一代又一代化学家致力于化学的身影,蕴含了化学学科丰富的思想、精神和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作为一种追求真理的方法论,一直以来都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然而,科学精神并不仅仅是局限于科学领域,它还与人文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如何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许多方面具有共通性。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人文学者,他们都渴望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以增进人类的智慧和幸福。

科学精神鼓励人们思考问题、质疑现象、追求知识的真相,而人文精神则促使人们关心他人、尊重多样性、追求公正与公平。

它们都强调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以及在团结合作中取得进步的重要性。

因此,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促成一种宽容、理性和和谐的社会氛围。

其次,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需要通过教育和实践相辅相成。

教育是培养和传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在学校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去审视世界。

通过科学实验和艺术创作的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实证思维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其科学与人文素养。

此外,社会实践也是重要的途径,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可以使人们亲身感受到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力量。

进一步地,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科学并非只关注技术和经济发展,它应当着眼于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

人文则需要关注人类的精神需求和情感联系。

我们应该摒弃狭隘的功利主义观念,推动科学和人文相互渗透、融合发展。

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应用应当着眼于人的尊严和福祉,而人文学科的研究也可以借鉴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提高研究水平和产生真知灼见的能力。

最后,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还需要建立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不同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和对话能够得到尊重和倾听。

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与对话能够带来新的启示和创新。

同时,尊重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给予其必要的空间和支持,也是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要保障。

高二议论文作文: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碰撞与融合_1000字

高二议论文作文: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碰撞与融合_1000字

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碰撞与融合_1000字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发展,而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正好似这力量之潮的两股水流、两朵浪花,当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之海中相遇时,又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呢?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最先出现的应该是人的生存和生活,再出现了人文。

而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提供人文关怀的保障,科技便应运而生。

它们之间就像海生浪,新浪推旧浪一样,彼此不同却又密不可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人文关怀实现的保障和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催化剂,还记得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吗?当时的广大农民颗粒无收,饥荒肆无惮忌地蔓延,而那时有良心的学者和官员,无不想给予国民以人文关怀的,可是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分配粮食几乎如同白日做梦。

到了70年代,像一声巨响震撼世界,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满足了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人的粮食需要。

这不正是科技为人类关怀提供保障的体现吗?又正如当下流行的“生态人文”“低碳生活”一样,若没有节能型电油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若没有滴灌技术等环保科技的发明,我们何谈“爱自然如爱自己”的口号呢?科技正如新浪,不断地动人文的旧浪。

不是一切科技都能用来改善生活,推动社会的,只有具有人文精神,才能让科技发挥正当的作用,尽其所用。

自二战以来,一种新型能源——核能风靡全球,不到一个世纪,全球几乎都能听到关于“核”的讨论。

而核能正如一把双刃剑,在有人文精神、有良知的人手里,就能用来发电,而在良知泯灭的人手里,它就能用来威胁人类,毁灭地球。

在这个时代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网络技术等等,这些科技仅仅在有人文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巨大的正能量,推动社会发展。

这就好比人文的旧浪抵着科技的新浪,不至于使其喷涌或淹没。

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一辩,就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而非人文精神这一议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

科学精神强调的是理性思维、实证验证和逻辑推理,它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其次,科学精神培养了创新能力。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科学精神正是创新的基础。

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科学精神注重的是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和评估信息的可信度,从而避免被误导和欺骗。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素质,它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谢谢!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反方二辩,就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而非人文精神这一议题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科学精神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科学精神正是实践的基础。

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精神注重的是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严密的思维方式,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最后,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学精神强调的是实证验证和持续探索,它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何区别?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何区别?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何区别?
一、探索对象不同
人文精神强调对人类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探索,关注人类精神
世界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而科学精神则侧重于对客观事实、自然规律
的研究,强调实证、理性和观察。

二、方法论不同
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人类学观察等,强
调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而科学精神则主张科学方法,包括实验、观察、推理等,强调客观性和客观事实的验证。

三、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
人文精神追求对人性、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反思,重视人的情感、道德
和伦理的培养。

而科学精神追求对自然界、宇宙的认知和改造,注重
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

四、影响范围和应用领域不同
人文精神的影响涵盖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如艺术、文学、哲学等,旨
在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科学精神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领域有广泛应用,旨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五、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不同
人文精神更注重人类的价值观、人文情感和社会和谐发展,追求人类
精神的升华与和谐。

科学精神更注重实证真理、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追求自然界的认知和改造。

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权威资料]

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权威资料]

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摘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发展,而科学技术又促进了人文发展向纵深开拓。

同时,科技的飞速发展、错误利用,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精神和谐发展一、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依存与斗争1?郾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同属于一个大文化有学者说:“技术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技术是在文化中形成的,文化的差异会造成技术的特征和发展的状况不同。

技术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的核心标志,甚至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类别。

”[1]的确如此,当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处于这种分类时,它们是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的,在大文化的领域里和谐共处发展。

首先,科学技术里的人文关怀处处可见。

虽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对人类的精神世界造成了冲击性的影响,并且科学技术在军事特别是杀伤性武器上的运用使得恐怖事件、地区性流血冲突事件数量急剧增加,将人类又笼罩在了战争的阴影之下。

但是事实上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关怀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也没有分离过,现实生活中的恶性只是由于人类的贪恋,以及对科学技术的错误利用造成的,其本质不在于科学技术的好坏。

而事实上,科学精神一直内蕴着人文智慧。

科技的发展使人在自然界中赢得了生命自信和价值认定。

科学精神把人从神的阴影和宗教的束缚中解决出来,获得了独立性,人的认识能力、感知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在认识和改造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

人类在创造和改造的对象身上反观到了自己本身的能量,看到了超越人类生命的控制力和创造力。

另外,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科学理性导引着经济的高效运作,现代民主政治的法制化、程序化;而且科学精神更成为新道德观念的基石,改变着人的精神生活,这些都可以说是科学技术蕴含的理性文化带给人文智慧的瑰宝。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_徐志远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_徐志远

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徐志远(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2)[提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作了界定;其次,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与对立的原因;再次,揭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壁与融合之势;最后强调指出,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整合中重塑人文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对立融合重塑[中图分类号]B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1)06)0032)08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

它们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形成不同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它们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造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

尽管人们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争论不休,但对其概念却仍然缺少基本的、清晰的界定。

什么是科学精神,这里首先涉及到科学这个概念。

英文中/科学0一词(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就是/知识0、/学问0,所以,从最初人们使用/科学0这一范畴时起,就是把它和知识联系在一起的。

1989年版的5辞海6将科学规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0。

在这里,/科学0是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科学理论的同时也在创造科学精神,总结科学精神。

早在194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就发表了5科学之方法与精神6一文。

竺可桢认为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来改换,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

他从近代科学的先驱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刻卜勒、牛顿、波义耳等人身上,总结出了三个特点。

这三个特点是:(1)不盲从,不附和;(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

很显然,所谓科学精神,当然不是指那些具体的科学原理定律,而是指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是科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构建
韦 东 海
5 10 ) 4 04 (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 校 工商管理系 , 广西 桂林

要 : 业教 育中, 职 对科学和人文 的重视程度不 同, 会直接 影响到人 才培 养质量 。在 阐释科 学精 神和人 文精 神
特殊含义的基础上 , 针对职业教育 中人文精神 的缺 失原 因进行 分析 , 出科 学精 神与人 文精神相 结合 的职业教 育模 提
科 学 对 社 会 的 影 响 也 逐 步 成 为 学 者 研 究 的 热 点 。 学 者 们 纷 纷 对 科 学 精 神 进 行 了 深 刻 的 研 究 。 中 国 科 学
式 以 及 价 值 观 念 , 动 着 社 会 的 进 步 和 人 类 自 身 的 推
发展 。
( ) 文精 神 的 特  ̄ f 义 二 人  ̄ - 中 世 纪 时 , 美 国 家 产 生 的 “人 本 主 义 ”主 要 是 欧
批 判 理 论 家把 现 代 文 明 危 机 完 全 归 罪 于 科 学 技 术 , 是 没 有 事 实 依 据 的 。 相 反 , 是 科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正
展 , 渐改 善 着 人 们 的工 作 性 质 、 活 态 度 、 维 方 逐 生 思
( ) 学 精 神 的 特 殊 含 义 一 科
为 与 当 时 的 “ 本 主 义 ” 衡 。 二 战 后 , 着 欧 美 国 神 抗 随 家科 学技 术快 速 发 展 , 场 经 济空 前 繁 荣 , 质 生 活 市 物
的极 大丰 富 , 会 出 现 了一 系 列 反 映 “ 度 追求 个 人 社 极
院 20 0 7年 2 月 2 日 发 布 的 《关 于 科 学 理 念 的 宣 6 言 》, 为 全 面 而 深 刻 地 对 科 学 精 神 作 了 界 定 : 学 较 科 精 神 是对 真理 的追求 , 对创 新 的 尊 重 , 现 为严 谨 是 体 缜 密 的 方 法 , 现 为 一 种 普 遍 性 原 则 。 科 学 实 证 精 体 神 、 学理 性精 神 、 学 怀 疑 和批 判 精 神 、 学 自 科 科 科 由 精 神 、 学 创 新 精 神 成 为 现 代 科 学 精 神 的 具 体 科 体现 。 在 现 代 社 会 中 , 科 学 精 神 的 正 确 把 握 , 须 纠 对 必 正 认 识 上 的两 种 偏差 : 是从 实 用 主 义上 理 解 , 科 一 把 学 仅 理解 为工 具 , 成 把 科 学 精 神 理 解 为 工 具 理 性 造 的 偏 差 ; 是 仅 仅 “ 自然 科 学 的 观 念 出 发 孤 立 地 二 从 理 解 科 学 精 神 , 能 充 分 地 从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视 角 审 未 视 科 学精 神 ” , 而 导 致科 学 精 神 与人 文 精 神 的对 进 立 。可见 , 有从 不 同角 度来 考 察 科 学精 神 , 们 才 只 我 能 对 科 学 精 神 有 全 面 正 确 的 认 识 。 而 当 前 西 方 一 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科学精神能通过科学知识的创造、普及和传播,提高人的智慧、增强人们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文明化。

人文精神是现代文明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类的实践才更才更自觉。

因此,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在当代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信念、气质、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的总和,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

它由三要素构成。

首先,普遍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把是否可重复性实验作为科学理论与科学假说、科学猜想、伪科学区别的最根本标准。

只有可以用重复性实验证明的理论才能作为科学的理论,反之,只能作为科学的假说、科学的猜想或者被排除在科学之外。

因此,科学精神的基本点就是怀疑。

事实上,科学最先就是靠怀疑意识从原始的宗教、神话和迷信中独立出来的。

其次,批判的理性是科学精神的灵魂。

科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超越现有的理论,而要创新,科学家必须拥有批判的理性。

从科学发展史看,正是靠张扬批判的理性,才使近代以来的科学获得革命性的突破。

无论是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超越、还是爱因斯坦超越牛顿、非线性科学超越线性科学,概莫能外。

再次,宽容是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因素。

科学首先起源于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由于自然奥秘的无穷性决定了科学探索必然是漫长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同时由于自然奥秘是多层次的,已知的东西里包含着未知的成分。

这决定了科学家必须有宽容的品格。

科学精神,是求真求实的精神。

凡是科学家,必具备科学精神。

凡是研究科学的青年,必须学习此种精神。

有了科学精神必会发现及重视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可以应用到一切日常生活、日常事务,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

科学精神是求真理、求实在。

人文精神比科学精神更重要辩论稿

人文精神比科学精神更重要辩论稿

人文精神比科学精神更重要辩论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听众们:我作为辩方代表,我要表达的是人文精神比科学精神更重要。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精神似乎更加受到关注,而人文精神被忽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首先,人文精神是塑造人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基石。

科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技术和物质的进步,但它无法回答人类的根本问题,如人的意义和目的。

只有人文精神才能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道德的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它培养了我们的情感、智慧和判断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心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其次,人文精神强调个体的发展和全面的人类关怀。

科学注重客观的事实和逻辑推理,但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层面。

它呼吁我们培养个人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艺术修养,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同时,人文精神还鼓励我们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培养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人文关怀是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三,人文精神培养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觉。

科学可以提供知识和技能,但它无法培养我们对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等人文领域的理解和欣赏。

人文精神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背景,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繁荣。

最后,人文精神在培养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精神追求事实和证据,但人文精神鼓励我们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全球性挑战时,仅仅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人文精神的启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综合的解决方案,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但人文精神在塑造人的核心价值观、个体的全面发展、文化自觉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1300字)

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1300字)

以新的人文意识或人文观念来理解和把握科学的价值,有助于把握科学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的辩证统一。

对于处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当然应当充分挖掘并利用科学的技术资源和经济资源,以此来带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实现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巨大发展,它更是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人们在突出强调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应当高度重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资源,从而促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像的成分。

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实现既定的目的。

另外,真理的价值性还表现在它是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

人掌握的真理愈多,能力愈强。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关系中生成的。

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和阶级对立的日益尖锐,19世纪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孕育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但是,由于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些思想家关于人的发展观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从总体上看是非科学的。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科学精神及其内涵科学精神总是与科学紧密相关的。

所以,要谈科学精神,不能不涉及科学。

科学是一种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和实事求是地把握对象的方式。

科学的目的是求真求实,说明事实、消解神秘。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求实精神2 客观事实,2、批判精神3、创造精神3 人文同科学不同。

人文的目的是求善求美,昭示人生意义,提升人的境界。

其方法是天人合一,即人以生存论的态度将天地与自己相融合,尽可能地开掘自我的情感、意志和信仰并将其投射于整个世界,从而达到对人的生命的觉解和享有,体验、感受人生在世的价值和意义。

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内涵:1、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主体精神2、人文精神是多元精神3、人文精神有追求永恒价值的倾向4 物质利益得失而为信仰、目标或价值献身的倾向。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

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

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抻动力,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精神品格。

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

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而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走向互补、交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

5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

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

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彼此可以互为补充。


文精神强调的是关注人的道德、文化、历史和哲学方面,以探究人类
的本质和意义。

而科学精神则强调的是通过理性思考、实证研究来探
究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在辩论中,有些人认为人文精神更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理
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多样性和道德伦理观念。

而科学精神则
只是专注于实验和数据,不够关注人类作为一个社会化的生物个体的
本质和需求。

但也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一种精密而系
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有效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它可以
用来发掘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解决疾病、环境问题和资源短
缺等实际难题。

总体来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其实是在强调两者在人的
认知和思考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作为人工智能,我们无需做出取舍,而是需要将两者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谈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似与我们学习生活无关,其实它与我们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如今的大学,特别是工科大学,学校重视科学,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之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术、文学、艺术等活动开展的比较少,学生参与度比较底。

理想的校园不仅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很出色的表现,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两个关键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及其内涵科学精神总是与科学紧密相关的。

所以,要谈科学精神,不能不涉及科学。

科学是一种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和实事求是地把握对象的方式。

科学的目的是求真求实,说明事实、消解神秘。

其方法则是主客二分,即主体站在客体之外,尽可能地摒弃主体的主观情感、信仰,在价值上保持中立,从而达到对对象客观的观察、实验以及归纳、总结,最终获得客观知识。

而所谓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应当具有的意识和态度;在不断解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经验与理论的矛盾、正确与谬误的矛盾、认识与实践的矛盾过程中,科学工作者所具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和品格。

科学精神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的集合体,即以探索真理为核心的求实、批判、创造精神的统一,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求实精神科学要探索的是世界的真实面目,只有面向客观事实,立足客观事实,才有可能发现科学研究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并且,一切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也只有在实践中与客观事实相对照才能加以判别,诉诸经典、诉诸权威、诉诸权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事实既是科学的起点,又是科学的判定者。

因此,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任何真正的科学精神的核心。

2、批判精神真正的科学不承认任何教条,不偏执任何独断,不迷信任何权威,不崇拜任何偶像,不设定任何禁区,而要在所有领域中进行无止境的、无所畏惧的探索。

大学应该重视培养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辩论词

大学应该重视培养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辩论词

[一辩对垒]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要讨论今天的辩题首先就该明确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又是人文精神.我方认为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主义.它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知道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而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对人生意义及其价值的关怀,它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重要.但是并行不悖并不意味着等量齐观、无所偏重.考虑到大学这一特殊教育机构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当侧重培养科学精神.首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其次,从大学的特殊性质和基本任务来看.当今世界各国主导的观念是把大学定位成一个研究型的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而要完成好这样的任务就必然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把重点放在培养严谨规范的科学将身上.如果把人文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重点,那么不仅会混淆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本质区别,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去完成社会赋予大学教育的特殊使命.第三,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来看,为了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竞争实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在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调整,还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上,其围绕的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而这些恰恰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相反,人文精神的培养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它毕竟不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所以,综合考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辨证关系,大学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状况,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当侧重培养的是科学精神.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十分欣赏对方辩友刚才对科学精神那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精彩论述.的确,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大学已经成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各种文化交流的桥梁.纵观古今中外,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我们以时代的要求,以及两种精神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培养力度为标准,认为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第一,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关系来看.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一种追求科学的态度,其三大价值取向是追求科学体系的逻辑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经验实证,以及表达形式的简洁完美.而人文精神则以人的平等、自由、幸福,与社会的民主、和谐、进步为起点和归宿,体现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人与科学的终极关怀.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的时代标志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三面旗帜.就连包括科学在内的一切认识和追求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人文精神为科学精神的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大学不但要沐浴科学精神的雨露,更应普照人文精神的光芒.第二,从高校的社会功能和当今时代对大学要求来看.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来传承文明、振兴国家、培养人才,创造成果、服务社会才是大学价值之真谛.放眼世界,伴随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的本来越来越大.以至于手指轻轻一按便可改变世界甚至人类的命运,因此当我们在为自己的力量沾沾自喜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好拥有那个手指的人,让人文精神铸就他们的灵魂.第三,从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来看.人文精神培养更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我们坚信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因此关乎天文以察实辩,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对一攻辩]·正方二辩选反方三辩正方二辩:谢谢,有请对方三搬.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什么?反方三辩: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但是美国爱默生告诉我们:“性格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而爱因斯坦更说:“关系人的自身应当成为一切科学与技术上的”.正方二辩:奋斗的主要目标其实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请教对方辩友:如果大学教育不应更宜关注科学精神的培养,如何能够实现科教兴国的宏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最终实现大学教育的三大功能?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无非是想告诉我们,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我们要看到其实人文……(时间到)·反方二辩选正方二辩反方二辩:有请对方二辩.请问培养大学生拥有了科学精神,是否就同时拥有了向善向美的人文价值观?正方二辩:可是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如何去进行培养呢?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我们要不要以一种求真的精神去体认呢?其次,我们在培养善和美的时候,对方辩友倒是明白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明白吗?现代的大学生明白吗?我们需要他独立思考,知道为致知体,道方有道.正是要把这些人文之知幻化为自己的人文内在的精神品格,才有可能形成对方辩友所谓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我们科学精神作为指导.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为什么同样有科学精神,有的大学生学以报国,有的大学生却从事高科技犯罪呢?正方二辩:对方辩友,高科技犯罪和科学精神本身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反方二辩:那么请问您判断他是不是缺乏科学精神,是看其行为是否科学还是其行为是否道德?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说看其行为,对,我们要看行为,但是有一点点的求真是不是就说他有科学精神呢?反方二辩:那对方是不是说判断他有没有科学精神是要看其行为是不是道德了.正方二辩:其实对方辩友说道德,道德要不要成为我们类化的一个标准?如何类化需不需要我们独立思考,去严谨的求实呢?正是因为基于此,我方认为科学精神培养才是最重要的.·正方三辩选反方三辩正方三辩:有请对方三辩.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是一个人文精神丰富的国家,请教对方辩友:按您方逻辑如何解释这一观点呢?反方三辩: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科学精神是求真,但是我们说大学教育是个求善求美的过程,求真又如何等于求善和求美呢?正方三辩:好,对方辩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那我再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呢?反方三辩:道德理念、人生态度、独立人格、社会责任、博大胸怀,这哪一点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培养的呢?正方三辩:所以,对方辩友的这些所有的论断都是本着科学精神探究得来的.·反方三辩选正方二辩反方三辩:有请正方二辩.请问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尊重和追求科学与重视和维护人的生命与价值,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呢?正方二辩:当然是一致的,请提第二个问题.反方三辩:生物科学说,“物尽天择,优胜劣汰”,而人文关怀告诉我们要“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代大学生该做何取舍?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是说两者之间的矛盾,而我们承认对方辩友逻辑的话,那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确立市布司需要一个科学精神作为一个指导的过程呢?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请问为什么当客观规律不符合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时,我们就要限制其发挥作用的领域,设置规避它呢?正方二辩:这与我们今天科学精神之间有什么本质的矛盾吗?对方辩友总是把一个问题推到极端,告诉我们说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之间产生的矛盾,产生了矛盾之后所以不应该侧重于科学精神的培养,本身把这个问题推到极端的过程就是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过程.正是基于如,我方认为是不是应该更侧重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对方辩友的身上得以体现呢?反方三辩:那请问人文精神在科学研究与运用里的作用是什么呢?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是不是说它没有作用呢?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也说了科学精神有一个简洁完美.请问对方辩友,我简洁完美的过程是不是一个求善求美的过程?我不去功利的去求真,是不是一个求善求美的过程?(时间到)[攻辩结辩]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对方辩友今天说因为做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培养人文精神就要重于培养科学精神.那我就不理解:难道只有人文精神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去做人,科学精神就不制导了吗?我们看到,恰恰是在务实与严谨的态度,才更应该是一个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人生品格.既然两者精神都能够指导我们更好的做人,为什么对方辩友却认为培养人文精神就要更重要呢?另外,对方辩友所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当今校园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人文精神缺乏的现象.对方辩友,人文精神缺乏是一种事实,而且加强人文精神的关注也确实应该.但是加强并不等同于侧重,我们说这种加强实际上是相对于我们从前的大学教育中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不够而言的,它并不是一个在与科学精神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所以对方辩友今天的观点只不过是向我们论证了大学教育中应当重视人文精神,但是在一个比较性的辩题中应当重视并不能得出重视人文精神就要重于培养科学精神.其实要论证这样一道辩题,我方认为观点就很简单,那就是先要明确大学的特殊性质和基本任务是什么.然后再比较两种精神,看看究竟谁的本质内涵与大学的性质结合的更紧密,很显然谁就更应该被着重培养.我想请对方辩友在接下来的攻辩小结中向我们解释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学教育的两大重点、三大功能以及我方三辩提到的大学应该承担起的完善传统文化的这样一种使命和责任,并且是显然与科学精神结合的更加紧密的使命和责任.对方辩友,您为什么要说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进行完成的?反方一辩:刚才的攻辩阶段,我方主要与对方辩友探讨了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科学精神是否本身具有向善向美的价值观;第二,当追求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与追求人文精神相矛盾时如何取舍.请看对方辩友如何回答:首先,对方二辩就告诉我们说科学精神可以通过求真求实就能带来向善向美的价值观.可是我们都知道,向善向美是人文精神所追求的,而科学精神追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如果说科学精神中间也有追求向善向美的话,那是不是说今天科学精神中间也包含有人文精神呢?那对方今天在论证您方观点的同时是不是也论证了我方的观点呢?第二,关于追求客观规律与追求人文精神相矛盾的问题.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他们两者都可以两全,从来不会矛盾.真的是这样的吗?归根到底,对方辩友今天的错误就在于将科学精神的概念无限扩大,从而包含有人文精神.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想今天我方的辩题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通过我方二辩和三辩的问题,我们已经从整体、从局部、从更高的角度看到了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自由辩论]正方四辩:请问对方辩友:《高教法》第五条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反方四辩:对不起,基于这个专业性的知识,在下是没有听说过,但是我愿洗耳恭听.正方三辩:首先这不是一个专业知识,大家都是大学生.《高教法》第五条告诉我们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请问按照您方的逻辑,您方如何理解这一条法律呢?反方二辩:我方理解的就是科学精神很重要,但是大学更应该普照人文精神的阳光.请问追求科学的简洁与美是否等于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正方二辩:对方这个“更应”是怎么得出来的?我们已经告诉你了,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信念.这些可都是与科学精神息息相关的,对方辩友不谈大学教育而得出一个“更应”,对方辩友论证一下.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我方的“更应”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你方的“更应”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打个比方,千百个富有科学精神的大学生可能要日夜赶工、辛辛苦苦才可能造好一个网站.而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就可能在瞬息之间用病毒摧毁千百个网站.孰轻孰重请对方辩友自己抉择.正方一辩:那请对方辩友首先帮我们论证一下我方强调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要人文精神的培养呢?反方三辩:我们说了我们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但是如果我们不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培养人文精神的话,我们又如何让我们的大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与运用的真正价值所在呢?请问为什么同样是科技精英,有的人知道“安得广厦千万间”,而有的人却是“良心不知何处去,人面依旧笑春风呢”?正方三辩:那么按照对方辩友逻辑,评判的标准就是道德?反方四辩:那对方辩友的逻辑是什么呢?他们说求真就是求善求美的基础,那是基础就更应注重培养吗?我们说吃饭也是人活下去的基础,但人一生就更应该注重吃饭的吗?那恐怕培养的不是食神就是饭桶.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无论你人生是为了什么,他首先是不是要吃饭呢?其实对方辩友谈的是一个“重要”,好,是很重要,所以我们说也要加强,可是加强等于侧重吗?反方一辩:我们从来没有硕果不要培养科学精神,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要人们树立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蜘蛛侠》告诉我们说力量越大,责任越大.正方一辩:对方辩友说的很好,但是对方辩友今天实际上是偷换了这样一个概念.他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就仅仅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人文精神.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您认为人文精神难道仅仅包括这些方面吗?反方三辩:人文精神怎么不是向美向善呢?人文精神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如果说人类的自我关怀都有向恶向丑的话,那还叫人文精神了吗?那是不是科学精神也包括向恶向丑呢?正方四辩:对方辩友千万不要忽视了今天辩题是讨论东西教育.那想请问对方辩友:今天大学教育它的本质特点究竟在哪里呢?反方二辩:大学教育的本质特点和根本目的就是一个,育人.育人是什么?就是人格的完善和自身的塑造.现在的大学教育可是越来越科学化,就好像我们的城市建设一样,真实高科技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可是我们人独特的人文气息,以及那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人文氛围在哪里呢?正方三辩:对方辩友谈育人,我们就来谈谈育人.那么大学的育人与社会的育人有什么区别呢?反方三辩:我也想谈谈育人.子说过:“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知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义是什么,不正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吗?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谈育人,那么育人就只教人为人之道,教不教求学之道呢?对方辩友谈了一个塑造,那么怎么去塑造?需不需要个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需要我们个人去求真、去务实之后,才可能有对方辩友所说的人文精神.反方二辩:所以我们从来都没有说不要你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当然重要.可是如果科学精神像今天你方论证,已经包含了我们的人文价值的话,请问馒头包了肉它还是馒头吗?是不是已经变成包子了?正方一辩:对方辩友均自大学来,应知大学事.我们知道如今的大学校园早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小社区,也就是说形形色色的人文观念在无时无刻充实着大学生的头脑.请问如果不在一个科学精神的坚实指导之下,你们又如何去伪存真、取是去非?反方一辩: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北大一百周年纪念上,世界各地数十位校长都提出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这怎么与对方观点相矛盾呢?正方三辩:可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早就说过:“所谓大学就是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请问对方辩友如何解释呢?反方三辩:其实我们说什么叫做研究高深学问呢?记得某位专家学者说人文精神是做大学问的根本.当代大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知道如何明辨是非,知道如何研究和运用科学来造福人群服务社会,而这些不正是人文精神给予我们的吗?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所举的那个例子并不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还包括一个理性精神在里头,对方辩友说有意识的求真,有意识求真就是科学精神吗?其次,我们今天在谈一个大学,您再不谈大学教育不结合着大学教育来谈,对方辩友您可要被扣分.反方二辩:我们怎么没有谈大学教育,请问您所说的理性到底是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呢?正方一辩:恰恰是对方辩友混同了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区别.我们说科学精神首先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理性的精神,什么叫科学精神,什么叫科学主义/反方三辩:你说评价人是科学精神是从综合全面的角度看,但是从这个具体事例上看他是不是体现出一点点的科学精神呢?如果体现出一点点的科学精神,我们还能说科学精神是有价值取向的吗?正方四辩:我想是对方辩友没有弄清楚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区别.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反方二辩:四辩在给大家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科学精神它本身就包含了价值理性,那么请您告诉我,当年我们提倡孔融让梨互助互爱,孔融要让几个梨才是科学的呢?正方三辩:对方辩友没有正面回答我们问题,还是要请您回答一下究竟什么是科学主义、什么是科学精神?反方三辩:对方辩友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科学主义就是科学万能论,但是科学精神呢?也要我们尊重和追求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有个例子,某位化学专业大学生竟然为了谋私利而为犯罪分子搞毒品开发,这到底是因为他本身不够从追求科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还是因为他缺乏对他人和社会那么一点点关怀呢?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说的是没有人文精神,可我们今天谈的是侧重于科学精神.其实对方辩友刚才谈的一切都没有结合着大学教育来谈,他们承认人文精神更重要,很重要,但是重要就等于我们更应侧重培养吗?大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在哪里?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反方四辩:正方说到大学教育我就想请问: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否已向人本位回归为基本内涵.正方一辩:对方辩友说人文精神以人为本,难道科学精神就不以人为本了吗?对方辩友又谈到了人文精神缺失,那么人文精神缺失到底是不是我们侧重科学精神才得到的呢?反方二辩:对方辩友现在终于大胆地说出了科学精神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您认为科学精神当然并且应该包含了我们的人文理性价值观.正方四辩:这正是我们要辩论的人文精神确实很重要.可是大学要求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为社会服务,大学的特殊性究竟在哪里,对方辩友还是没有回答.反方四辩:所以我们才要说对人文精神,我们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我们从未放弃.正方三辩:对方辩友一直在谈以人为本,那么究竟以什么人为本?反方二辩:以人为本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完善;其次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博爱;第三才是对整个人类命运以及社会的维护和思考.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说的非常的好,可是我们就以孔融让梨为例.如果我们不让他去求真,不真正的感受到我们需要让这个梨,那么恐怕他认为让梨那是傻瓜才做的事情.对方辩友您的人文精神又如何确立的?需不需要我们求真务实去指导一下呢?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孔融让梨是科学精神的体现,难道说孔融是一个很有科学精神的人吗?不仅有孔融让梨,还有悬梁刺股、岳母刺字,难道说他悬在什么位置、刺在什么地方才是最科学的吗?正方一辩:难道说只孔融让梨才说明他体现人文精神吗?错了!孔融自己吃那个梨,挑一个大的梨吃也说明他有人文精神,只不过这个人文精神不太正确而已.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在科学精神指引下去看哪一个人文精神是正确的,哪一种人文精神才更该被选择.反方四辩:对方辩友给了我们一顶帽子,他说人文精神其实就是个人主义.但是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这难道是人文精神吗?我们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正方一辩:人文精神区别于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他不具有一个普视性的标准.说明他本身是纷繁芜杂的,而要在纷繁芜杂的人文精神中选择正确的方向,只有依靠科学精神的指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给他一个现有的人文成果,倒不如告诉他如何才能区别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反方四辩:请相信我方观点.正方二辩:可是对方辩友,我们为什么侧重与科学精神就培养不出人文精神了呢?(时间到)[观众答辩]观众1:你们讲1952年院系调整削弱了人文学科,因此我们今天要着重人文精神的培养.那您方的观点是不是认为人文学科就等于人文精神?反方四辩:我们认为1952年的院系调整改变了这种人文学科被削弱的这种态势.因为我们知道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里面起码他是一个培养人文精神的载体,如果我们不通过这样来培养的话,那人文精神就无出下手.而且我们不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看作是一种狭隘的学科观,而要把它作为一种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来加以培养,创造出一种人文氛围这才是根本.反方一辩:所以我们说人文学科是载体,人文教育是过程,人文精神的培养才是目的.反方二辩:今天不仅教学模式要改革,提倡个性教育、因材施教,同时我们要更注重在大学中建立一种学术自由的平等氛围,真正让人文之光弘扬大学教育,真正让人文精神闪烁大学校园.观众2:为什么今天在我们的大学这个象牙塔里面,充斥着种种素质低下的问题,有些小学生能做好的问题我们的大学同学却难以做好?正方四辩:大学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研究型的教育机构.而我们今天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它要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不是说仅仅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就足够了的.要充分发挥大学的功效就必须在大学中充分发挥让我们去独立思考、让我们去理性批判、让我们去追求科学的真.正方三辩:这些问题如何发现是不是靠科学精神来指出呢?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要不要在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求真是与不可知论和宿命论完全相反的对待问题的态度,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自觉和自信;务实是与纸上谈兵和故弄玄虚根本不同的处理问题的工作作风。

开拓创新就是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发掘新力量、拓展新空间、引入新方法、创造新知识、激活新思想、培植新精神。

科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理性精神。

就是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可以凭借智慧和知识把握自然对象,甚至控制自然过程。

理性精神崇尚审慎地对一切加以思考,鼓励人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突破蒙昧主义,深入地把握更本质的东西。

像物理学公式F=ma,表明我们找到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那么,任何物体动则恒动,静则恒静,有了惯性原理、加速度原理,我们就能解释事物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

理性精神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使我们认识到知识的增值作用。

它一方面充分肯定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致力于创造一种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

二是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首先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须满足普遍性的要求,即客观知识必须是能够重复检验的公共知识。

实证精神也是一种实用的态度,是义无反顾地通过对自然的揭示和控制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幸福生活。

实证精神强调以实在性、实用性和精确性保障科学知识的真理性。

同时,承认科学的实证精神还要承认作为阶段性真理的科学知识的可错性。

科学是一项具有强烈
探索性的公共事业,它不能保证每个结论都是正确的,也不能保证某个真理性的认识在其他条件和时段下也是正确的。

一个成熟的社会要容忍科学家的错误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失败。

三是分析精神。

就是首先承认人和认识对象的区别,然后通过解剖自然来把握自然。

因此,中国古代那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是不符合近代科学的要求的。

分析精神的主要思路是解剖,分析的主旨就是找到要素。

比如,人们分析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认为光是微粒;人们又分析研究了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和其他一些微粒说不能解释的现象,认为光是波。

但是,光电效应的发现又是波动说无法解释的,又提出了光子说。

当人们把这些要素综合起来以后,最终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现代社会管理与传统社会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现代社会是用数目字管理的社会,其根源就是现代社会是以分析精神为主导的社会。

四是开放精神。

开放精神就是反对固步自封、反对权威主义。

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当系统从外部环境引入负熵流的绝对值大于系统内部的熵产生,系统才会自发地走向有序。

封闭系统只能走向热力学平衡状态并趋于解体。

所以,开放的精神要求我们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兼容并蓄、求同存异;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讲得出道理,经得起检验,科学的讲坛谁都可以上去;开放的精神还要求科学共同体要形成学派而非宗派,理想的科学争论
和竞争应该是一种学术的论争而绝非人际纷争。

五是民主精神。

民主与科学是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民主的核心是平等和参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后,当时许多经典物理学家坚决反对。

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都能发扬民主精神,尊重爱因斯坦的意见。

所以就有这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尽管当时诺贝尔奖委员会里的大多数人都不赞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结果还是以对光电效应原理的科学解释为由把诺贝尔奖授予了爱因斯坦。

因此,在民主精神营造的宽松环境里边,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新人的脱颖而出。

广而言之,科学蕴含的民主精神也促进了公共生活中的民主观念的发展,科技的新进展也给民主运作带来便捷。

科学的运用、社会分工和民主参与是相互关联和渗透的一体化进程。

六是批判精神。

科学承认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仅有观测的精确性以及观测所依据的理论的可靠性等问题需要质疑,而且从事实跨越到假说和理论也是一种理论尝试,需要对其前提、推演和结论做出批判性的反思。

批判精神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它要求科学家必须要有独立的精神,不依附于某种权威或者权势,必须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批判精神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是科学真理的客观性的保障。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

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

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
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

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

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更多的是通过文学和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人和人性的尊重,那么科学思想则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现代人文观念。

众所周知,近代科学源于“哥白尼革命”,完成于牛顿经典力学。

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代科学把颠倒的“地心说”颠倒过来,建立了“日心说”,理顺了宇宙的次序,整个宇宙表现出一个井井有条的自然规律,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观念——规律意识。

而这样一种观念,给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约翰·洛克。

他比牛顿大十岁,是牛顿的好朋友,深受从哥白尼到牛顿所产生的这个规律意识的影响。

洛克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自然界如此有规律,如此井井有条,为什么人类社会如此混乱?人类社会是不是也有规律?他思考的结果是人类社会之所以混乱不堪,不是因为没有规律,而是因为规律没有被遵循。

而人类社会的规律之所以没有被遵循,是长期以来仍然建立在一个传统观念的基础之上。

这个传统观念就是“君本位”的观念。

“君权神授”,而“上帝究其定义而言是不可知的,我们怎么能把治理社会建立在一个不可知的基础之上呢?”所以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中心应该是人,既不是神也不是神授的君权。

既然日心说表明授予君权的神不存在,君权也就不存在。

这样
一来,洛克就如同哥白尼把颠倒的地心说颠倒过来建立了日心说,他把颠倒的君本位颠倒过来,建立了人本位的新观念。

继约翰·洛克之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市场经济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又有一个伟大的发现,就是个人利益是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

正因为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只有去满足他人的个人利益,才能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

你越想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你就越必须去满足他人的个人利益;同时你越能满足他人的个人利益,你就越可能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

所以他就发现这个个人利益的良性循环的制约规律,提出了市场机制的这样一个伟大理论。

诚然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利益而生产的,但是社会上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他必须去满足社会的利益,“这种虽然并非出于本意给社会所做的贡献,比那些口口声声说为公众谋幸福的人,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是他在《国富论》里边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个人利益相互制约,能够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个人利益相互制约,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

近代以降,科学思想并未停留在自然科学或少数科学家的范围,而是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注入整个社会,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此,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组成了人类的现代文化。

而且,科学思想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和艺术则从情感的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

科学与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人类才能够永远向着正确的方向。

科学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而人文精神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
的方向。

在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本来是一个整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有时候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

当下,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艺术的结合,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人格更为健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