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f269a5f8c75fbfc67db23c.png)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一、数与式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学生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 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
精确度,有效数字。
这个上海还没有考过,知道就好!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 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X 公因式要回头检验!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word完整版)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word完整版)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54aad6294dd88d0d26bc8.png)
初中数学易错题及答案(A)2 (B(C)2±(D)解:2,2的平方根为2.若|x|=x,则x一定是()A、正数B、非负数C、负数D、非正数答案:B(不要漏掉0)3.当x_________时,|3-x|=x-3。
答案:x-3≥0,则x34.22___分数(填“是”或“不是”)答案:22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5.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答案:16=4,4的算术平方根=26.当m=______时,2m-有意义答案:2m-≥0,并且2m≥0,所以m=07分式4622--+xxx的值为零,则x=__________。
答案:226040x xx⎧+-=⎪⎨-≠⎪⎩∴122,32x xx==-⎧⎨≠±⎩∴3x=-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2(1)10k x k x k---++=总有实数根.则K_______答案:[]2202(1)4(2)(1)0kk k k-≠⎧⎪⎨----+≥⎪⎩∴3k≤且2k≠9.不等式组2,.xx a>-⎧⎨>⎩的解集是x a>,则a的取值范围是.(A)2a<-,(B)2a=-,(C)2a>-,(D)2a≥-.答案:D10.关于x 的不234a ≤<等式40x a -≤的正整数解是1和2;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234a ≤< 11.若对于任何实数x ,分式214x x c++总有意义,则c 的值应满足______. 答案:分式总有意义,即分母不为0,所以分母240x x c ++=无解,∴C 〉412.函数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030x x -≥⎧⎨+≠⎩∴X ≥1 13.若二次函数2232y mx x m m =-+-的图像过原点,则m =______________.2020m m m ≠⎧⎨-=⎩∴m =2 14.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6x -≤≤,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是119y -≤≤,求此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当26119x x y y =-=⎧⎧⎨⎨=-=⎩⎩时,解析式为:26911x x y y =-=⎧⎧⎨⎨==-⎩⎩时,解析式为 15.二次函数y=x 2-x+1的图象与坐标轴有______个交点。
初中数学最容易错的21个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数学最容易错的21个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26155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d.png)
初中数学最容易错的21个知识归纳总结一、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二、相反数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三、绝对值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即|a|={a(a>0)0(a=0)﹣a(a<0)。
四、有理数大小比较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规律方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方法:①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②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③作差比较: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
数学学不会?其实不会学!这篇初中数学重难点汇总你一定要需要~
![数学学不会?其实不会学!这篇初中数学重难点汇总你一定要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edd254c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6.png)
数学学不会?其实不会学!这篇初中数学重难点汇总你一定要需要~如果想要学好初中数学,我们必须要明确初中数学到底学些什么,又要考些什么。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中考考什么初中数学知识重难点分析0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中考占总分的15%左右。
特别是二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压轴题中出现,一般为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
0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计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
中考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
03应用题中考中占总分的30% 左右,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二至三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中考总分的30%左右。
04三角形、四边形占中考总分25% 左右。
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最多的内容,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基础。
四边形在初二进行学习的,其中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很多,易混淆。
常在中考选填及压轴题中出现,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05圆中考中占总分的10% 左右,包括圆的基本性质,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圆心角与圆周角,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扇形弧长及面积等。
教材讲什么各年级教材重难点分析01新初一即将接触的内容初一上学期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完成数学学习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顺利过渡,会针对初中数学的几何和代数两大模块,完成基础性工作,进一步磨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形象思维。
尽管该学期的内容为基础性内容,相对而言难度较低,但对于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
人教版7上教材重难点02初一本学期在学的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中,前两个章节是中考的考察重点,也同样会作为本次期末考试的考查重点。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大集合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大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8f3871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0.png)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大集合初中数学中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的大集合,供参考。
1.小数的四则运算:易错点在于对小数的加减乘除规则不熟悉,容易忘记保留小数的位数,导致计算错误。
2.分数的四则运算:易错点在于忘记化简分数、忘记通分,导致得到错误结果。
3.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易错点在于转换过程中错误地将百分数变成分数或将分数变成百分数。
4.平方根和立方根:容易忘记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及运算规则,导致计算错误。
5.倍数和因数:易错点在于概念混淆,忘记区分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6.比例和比例的性质:易错点在于忘记比例的定义及其性质,导致比例的应用错误。
7.代数式和方程式:容易混淆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导致解题思路错误。
8.等式和恒等式:易错点在于把等式当成恒等式使用,或者忘记等式的基本性质。
9.线段的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忽略单位转换,导致结果错误。
10.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易错点包括忘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忘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
11.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易错点在于混淆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致计算错误。
1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易错点在于忘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或者计算过程中忽略π值。
13.平面坐标系和坐标变换:易错点在于混淆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位置,导致坐标变换错误。
14.统计与概率:容易忽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导致统计结果错误,或者忘记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5.函数与方程:易错点在于概念混淆,忘记函数的定义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这些易错知识点是初中数学常见的错误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记住这些易错点,并反复进行练习和巩固,相信你一定能够顺利掌握初中数学的知识。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6606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9.png)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总结
一、因式分解
1、出现理解困难的大型多项式;
2、完全平方公式理解不深;
3、不会正确判断可分解和不可分解;
4、识别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5、不明白如何将表达式转化为可分解的形式;
6、因数求不全,易漏掉因式;
7、费尽心力才能识别出需要分解的式子;
二、解方程
1、对特殊方程无法识辨;
2、不完全了解各类方程的解法范式;
3、不会按照技巧转换方程,或计算时错误,出现错误解;
4、把二次方程式误认为一次方程;
5、犯简单的错误,比如弄混正负号,或是把公因数带下去;
6、列举出的解不完整;
7、不能完全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三、代数式
1、对于几何意义不明确的代数式理解困难;
2、熟练操作求数据值,但不能理性分析;
3、一元二次代数式系数浮动,常难理解;
4、已知中间值不能写出一元二次代数式;
5、不能正确按照公式求解;
6、指数代数式的理解能力不够;
7、错误认为除法和开方运算法则相同;
四、直线方程
1、对斜截式判定其斜率与截距的表达式能力不足;
2、作分数时除以0,出现斜率无穷大的情况;
3、不能正确识别相关的点和直线;
4、不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初中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整理
![初中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3f63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c.png)
初中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整理初中学习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为高中和大学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学习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数学知识点1.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与小数的转化是初中数学中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
在转化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算术操作错误,例如小数点位置不对、数字书写错误等。
解决方法是要多进行练习,通过做各种题型来加深对转化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平方与开方:初中数学中常常涉及到平方与开方运算,例如计算面积、求根等。
在计算中,学生容易混淆平方与开方的概念,导致计算错误。
为避免混淆,学生应该注意平方表示数的乘积,而开方则是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3. 方程与不等式的求解: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但求解过程中容易出错。
学生常常会在运算符号、变量移项、消元等步骤上出现错误。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做练习,熟悉各种求解方法,并注意在求解过程中要一步一步进行,确保每个步骤正确。
二、物理知识点1. 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然而,学生经常会混淆或忘记一些常用的单位,例如力的单位是牛顿,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等。
为了避免出错,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物理知识卡片或做物理实验来加深对单位的理解和记忆。
2. 力和压强的计算:力和压强的计算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数值替换错误、单位转换错误等问题。
为了避免出错,学生可以先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整理,确定所需的物理公式,然后再进行计算。
3.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常常会在绘制光的传播路径、确定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等方面出现错误。
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对光的传播规律进行深入理解,并注意光线的传播方向和角度的测量方法。
三、化学知识点1.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化学中元素符号的记忆是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cedaa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0.png)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一、数的基本概念易错知识点
1.阶乘:阶乘n!=n×(n-1)×(n-2)×…1,0!=1
2.平方根:a^2=b,则a=√b。
3.立方根:a^3=b,则a=∛b
4.正整数:正整数是大于0且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
5.负整数:负整数是小于0且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
6.有理数:有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之和组成的数,有理数也可以是正数、负数、零。
7.无理数:无理数是无法写成有理数的一个数,如根号2
8.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或多个数中最大的能被所有数整除的数。
9.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或多个数中最小的能将所有数整除的数。
二、数字与运算易错知识点
1.加法:把两个数相加,就是把一个数向另一个数添加,结果就是两个数的和。
2.减法:两个数相减,就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结果是两个数的差。
3.乘法:乘法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结果就是这些乘数的积。
4.除法:除法就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就是两个数的商。
5.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复合数分解为若干个因式的乘积,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数的多项式表示形式。
6.求倒数:求倒数就是将一个数的倒数写成一个分数,例如,一个数a的倒数为1/a。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4fa68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0.png)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汇总1.分数和小数的转换:初中学生经常会忘记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或将小数转换为分数。
要记住,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只需要进行除法运算;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则需要将小数化为最简分数形式。
2.分式的计算:在计算分式的加减乘除时,学生容易忽略2个分式的分母不相同时的处理方式。
要记住,相加减时需要先找到2个分式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子进行相应的运算;相乘时需要将2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相除时需要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即将第二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互换,然后按照相乘的方式计算。
3.数的负指数:负指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容易犯错的概念。
当一个数的指数为负数时,需要将这个数的倒数再求指数。
例如,10的负3次方等于1/10的3次方,即1/1000。
4.平方根和立方根: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给定数的运算,立方根是指一个数的立方等于给定数的运算。
学生常常会混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
要记住,平方根是将给定数开平方,立方根是将给定数开立方。
5.四舍五入:在进行数值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四舍五入的规则。
在舍入计算时,如果小数部分小于5,则舍弃小数部分;如果小数部分大于等于5,则进位,舍弃小数部分。
注意,在用四舍五入计算百分数时,结果是将小数部分保留两位,可以采取四舍五入的方式。
6.代数式的展开:展开代数式是初中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容易出错。
在展开代数式时,需要应用乘法的分配律或指数的法则。
要仔细检查各项的系数和指数是否正确展开。
7.代数式的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将一个代数式写成乘积形式的运算,也是初中代数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在因式分解时,需要找到所有的公因子,然后按照乘法的分配律进行分解。
要特别注意常见的因式分解公式,如二次差、三次差、平方差等。
8.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方程解题的基础,但学生经常会出错。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加减消元、乘法消元和代入法。
在进行方程解题时,需要仔细推理和计算,特别注意等式两边的操作是否一致。
初中数学常见易错点总结
![初中数学常见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40d0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0.png)
初中数学常见易错点总结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初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不仅决定了中考的成绩,也与高中数学的学习紧密相关。
然而,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概念复杂、推理严谨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容易出错的情况。
本篇文章将给大家总结一下初中数学常见易错点,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简单题易错点在初中数学中,一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题目,也很容易出错。
例如加减乘除、比例、百分数、分数、运算法则等基础知识点。
以下列举一些具体的易错点:1.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在进行多个运算操作时,大多数人都会犯加减乘除运算顺序相混淆的问题。
这种错误通常会导致计算错误,因此建议在计算过程中加括号,避免出现运算先后顺序不对的问题。
2.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在数学中,小数与分数是相互转化的,但是经常会出现转换错误。
例如,在将小数转换为分数时,忘记化分数,或者在分子分母同乘或同除时,忘记约分等。
3.比例的运用比例是初中数学中非常常见的概念,但很多学生在运用比例时会出现以下问题:忘记化简分数、比较时却将分子与分母搞反、没有进行三角形、矩形比较时没有区分底边与高等。
4.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在初中数学中,经常需要对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容易出现错漏的现象。
在化简分数之后,应该将分子与分母进行比较,而不是仅比较分子。
此外,在进行分数比较时,也需要注意分母的大小。
二、代数式易错点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代数式,而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运算符号混淆、代数式化简错误等问题。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易错点:1.运算符号混淆运算符号混淆会导致代数式的含义不清晰,从而影响运算结果。
例如,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很多学生会混淆正负号。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学生多多练习,加强运算符号的熟悉程度。
2.代数式的合并与分解在代数式的合并与分解中,常常出现未合并项、未分解公因式或不完全分解因式的情况。
为此,学生应该多多练习,增强代数式的运算能力。
3.代数式的加减法运算代数式的加减法运算通常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
初三数学易错题集锦
![初三数学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8e251eaaa1c7aa00b52acbc5.png)
初三数学易错题代数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解方程1112-=+-x m x x 的过程中若会产生增根,则m=____2.关于x 的方程m 2x 2+(2m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根,求m 的取值范围__ 3,若关于x 的方程ax 2-2x +1=0有实根,那a 范围____4,已知方程3x 2-4x -2=0,则x 1-x 2=___,大根减小根为____5,以251+-和251--的一元二次方程是____6,若关于x 的方程(a+3)x 2-(a 2-a -6)x +a=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a=___7,已知a,b 为不相等的实数,且a 2-3a +1=0,b 2-3b+1=0则a b +ba =___ 8,方程ax 2+c=0(a ≠0)a,c 异号,则方程根为_____9,若方程3x 2+1=mx 的二次项为3x 2,则一次项系数为_____23,分解因式4x 2+8x +1=_____24,若方程2x 2+3x -5=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2+x 22=_____25,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k=___方程组的解为___ 43,若x 是锐角,cosA 是方程2x 2-5x +2=0的一个根,则∠A=___1、已知:Rt △ABC 中,∠C=900,斜边c 长为5,两条直角边a,b 的长分别是x 2-(2m-1)x+4(m-1)=0的两根,则m 的值等于()A.–1B.4C.-4或1D.–1或4.2、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32(2=+--x m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范围是:()A .m<3B.233≠<m m 且 C.0,233≠≠<m m m 且 D.2330≠<≤m m 且3、已知方程①01222=+-x x ,②041x =+-,③1122=++++x x x x , ④0x 12x =---,⑤01)12(2=-+++k x k x 其中一定有...实数解的方程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已知,012=-+m m 那么代数式2001223-+m m 的值是()(A)2000(B)-2000(C)2001(D)-20016,下面解答正确的是()A ,分式的值是零,x=-2或x=1B,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x 2+x -2=)4171)(4171(+-----x x C,x=-1是无理方程22-2x +7x =-x 的根D,代数式x 2+2x -1通过配方法知x=-1时,它有最小值是-27,关于x 的方程x 2-mx +n=0有一正一负的两实根,且负根绝对值较大,则()A , n >0,m <0B,n>0,m >0,C,n<0m>0D,n <0m<08,若x =-b+b 2+4ac2a 则有()A ,ax 2+bx+c=0B,ax 2+bx-c=0C,ax 2-bx+c=0D,ax 2-bx-c=09、在Rt △ABC 中,∠C=90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a 、b 是关于x 的方程0772=++-c x x 的两根,那么AB 边上的中线长是()(A )23(B )25(C )5(D )2 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px +q=0的两根为x 1=-3x 2=4,则二次三项式x 2-px +q=()A.(x +3)(x -4)B,(x -3)(x +4)C,(x +3)(x +4)D,(x -3)(x -4) 三,解答题1,甲乙二人合作一项工程,4天可完成,若先有甲单独做3天,剩下的由乙独做,则以所用的时间等于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求甲乙二人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几天? 2,解方程mnx 2-(m 2+n 2)x +mn=0(mn ≠0)3,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b,c 且a,b 是关于x 的方程∶x 2-(c +4)x+4c +8=0的两根,若25asinA=9c,求⊿ABC 的面积第二章∶函数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2a,a-2)位于第三象限且a 为整数,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10、已知点()2,1+-a a M 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2->a (B )12<<-a (C )2-<a (D )1>a14、若点M (x -1,1-y )在第一象限,则点N (1-x ,y -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第二节∶函数 11、函数321+=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12、函数x x y -+=0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1,锐角三角形ABC 内接于⊙O ,∠B=2∠C ,∠C 所对圆弧的度数为n ,则n 的取值范围是()A,0°<n <45°B,0°<n <90°C,30°<n <45°D,60°<n <90°第三节∶一次函数15,当___时,函数y=(m +3)x 2m +3+4x -5(x ≠0)是一个一次函数。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5270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8.png)
中考数学最易出错61个知识点中考数学是中学学生所要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且易出错。
在这里,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中考数学中最常见的61个易出错知识点。
1.四则运算:在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有横式运算错误、进位或借位错误、计算优先级错误等。
2.小数和分数:容易忽略小数点位置,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或分数时易出错。
3.百分数:容易忘记将百分数转换成小数或分数,计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时易出错。
4.平方和立方:容易将平方和立方的运算法则记错,例如平方数的开平方计算等。
5.代数式的计算:在多项式的加减乘除时容易忽略项,忘记合并同类项等。
6.等式和方程:在等式的加减乘除时易出错,方程的解错等。
7.几何图形的计算:容易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时忽略单位,记错公式等。
8.几何相似:容易混淆正相似和全等,计算相似比时出错。
9.圆与圆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弦长、弧长、扇形面积等计算容易出错。
10.直角三角形:容易记错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计算。
1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容易忘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12.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容易计算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忽略高,记错公式。
13.计算用纸:容易使用错单位,计算时纸上的步骤和结果容易出错。
14.逻辑推理和证明:在逻辑推理和证明问题时容易漏项,记错条件或结论。
15.统计与概率: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时易出错,概率计算容易忽略条件。
以上是中考数学中最常见的61个易出错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为了避免这些易出错的情况,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相关的练习题,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加强解题能力。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e900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d.png)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使学生犯错。
以下是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1.小数的运算规则2.含有绝对值的运算3.含有根式的运算4.有理数的比较5.正负数的四则运算6.解一元一次方程7.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平方根的性质和计算9.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10.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1.分数的比较大小12.分数的化简和约分1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5.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16.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7.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18.垂直线的性质和判定19.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0.函数图象的性质和绘制2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2.图形的旋转和平移23.图形的对称性2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6.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判别式28.计算二次根式29.二次根式的化简30.集合的运算和表示31.方程与函数的关系32.因式分解与配方法33.判断一个数的因数34.等式的性质和运算35.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36.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37.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38.分数方程的解法39.方程组的解法40.数列的通项公式41.等差数列的性质42.等比数列的性质4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4.矩形的性质和计算45.面积的计算和性质46.体积的计算和性质47.三角函数的计算和性质48.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9.圆的性质和计算50.圆的面积和周长51.球的性质和计算52.梯形和菱形的性质和计算53.错题总结与错误分析54.去掉画蛇添足的步骤55.计算步骤的合理性和正确性56.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57.分解和组合的运算技巧58.图形的结构和形状分析59.策略的选择和运用60.推理和证明的思路和方法61.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和能力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特别注意,并反复进行练习和巩固。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理解,学生可以避免在这些知识点上犯错误,并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3ffe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e.png)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整理1.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分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分数的化简、比较大小、加减乘除等运算规则的掌握。
2.小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也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小数与分数之间的换算。
3.整式与分式的计算:整式和分式的计算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题型,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系数的运算、算式的展开化简和方程的求解。
4.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计算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复合运算、分式化简和因式分解等。
5.等式与方程的解法:等式和方程的解法是初中数学中的核心内容,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使用等式性质的不当、解方程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6.几何图形的性质与计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对几何定理的理解和运用不准确、计算中的数据选取和运算符号的问题等。
7.平面坐标系与平面向量:平面坐标系和平面向量是初中数学中的较难的内容,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平面坐标系的读取和绘图、向量的加减和数量积的计算等。
8.数据统计与概率:数据统计和概率是初中数学中的实际应用内容,容易出错的地方包括样本选择的问题、统计图的读取和分析以及概率计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1.相关性:容易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即认为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就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2.求解方程:容易漏解、重解或解错方程,未检验解是否正确。
3.余角关系:容易忘记不同角度之间的余角关系,例如,90°-θ是θ的余角。
4. 三角函数与角度:容易混淆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与角度的关系,例如,sin180° = 0,而sinπ = 0。
5.集合运算:容易混淆并集、交集、差集等集合运算的概念和符号,以及运算规则的应用。
6.概率计算:容易计算概率时遗漏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或者使用错误的计算公式,没有考虑事件之间的独立性或相关性。
7.几何图形的计算:容易在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等时,选取错误的公式或使用不正确的数值。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d437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初中数学易错知识点最全初中数学中易错的知识点较多,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易错知识点进行讲解,供参考。
1.分数的加减乘除:初中生容易在分数的计算中出错。
例如,计算分数的加法时,容易对分子和分母进行了错误的运算。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求出两个分数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最后将结果化简。
2.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初中生有时会忽略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在进行多个运算符混合的式子时,需要遵循优先级从左到右的原则,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3.整数运算的正负号:初中生会忽略整数运算中的正负号,导致结果错误。
在计算整数运算时,需要注意正负号的运用。
正数与正数相乘、相除得正数;正数与负数相乘、相除得负数;负数与负数相乘、相除得正数。
4.等式方程的解法:初中生在解等式方程时,容易将变量和常数搞混,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未知数表示为一个字母,如x,将已知数表示为常数,如3,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列出等式方程,再解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5.单位换算:初中生在单位换算中容易出错。
例如,容易将毫米与米、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搞混。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记住各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题目中。
6.几何图形的计算:初中生在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问题时容易出错。
例如,容易将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混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理清思路,确定需要计算的是面积还是周长,然后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7.平方根和立方根:初中生在计算平方根和立方根时容易出错。
例如,容易将开方运算符和指数运算符搞混。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开方和指数运算符正确应用于运算数,并进行计算。
总之,初中数学中易错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加强练习和理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性和解题能力。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易错点汇总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易错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0bcb1b8e009581b6ad9eb4b.png)
第六章《图形的相似》知识点一:比例线段1.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cb d=,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a cb d =⇔ ad =bc ;(b 、d ≠0)(2)合比性质:a c b d =⇔a b b ±=c dd±;(b 、d ≠0) (3)等比性质:a cb d ==…=m n =k (b +d +…+n ≠0)⇔......a c mb d n++++++=k .(b+d …+n ≠0)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l 3∥l 4∥l 5,则AB DEBC EF=.(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 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即如图所示,若AB ∥CD ,则OA OBOD OC=. (3)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如图所示,若DE ∥BC ,则△ADE ∽△ABC.4. 黄金分割: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如果AC AB ==5-12≈0.618,那么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其中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例1:把长为10cm 的线段进行黄金分割,那么较长线段长为 cm 。
知识点二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AA).如图,若∠A =∠D ,∠B =∠E ,则△ABC ∽△DEF.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若∠A =∠D ,AC ABDF DE=,则△ABC ∽△DEF. FE DC B A学 班级 姓名 考试号-----------------------------------------------------------密---------------------------------封----------------------------------线--------------------------------------(3)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图,若AB AC BCDE DF EF==,则△ABC∽△DEF.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例2:(1)已知△ABC∽△DEF,△ABC的周长为3,△DEF的周长为2,则△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 .(2) 如图,DE∥BC, AF⊥BC,已知S△ADE:S△ABC=1:4,则AF:AG= .【学习目标】1.加深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认识图形的相似、位似等概念和性质.2.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与判定、位似的性质与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在同一坐标系下感受位似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重点: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位似的应用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位似图形.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相似三角形、位似形这一数学模型.【知识回顾】1、相似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似三角形性质:(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对应线段之比等于;(对应线段包括哪几种主要线段?)(3)周长之比等于;(4)面积之比等于.4、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1)平行型(X型,A型); (2)交错型;(3)旋转型;(4)母子三角形.5、位似形的性质: .6、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步骤为: . 【综合运用】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1)求证:△ADF∽△DEC(2)若AB=4,AD=33,AE=3,求AF的长.2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BC=60cm,高AD=40cm,四边形PQRS是正方形,S,R分别在AB,AC上,SR与AD相交于点E.(1)△ASR与△ABC相似吗?为什么?(2)求正方形PQRS的边长.【矫正补偿】如图1,已知矩形ABED,点C是边DE的中点,且AB = 2AD.(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保持图1中ABC固定不变,绕点C旋转DE所在的直线MN到图2中(当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同侧),试探究线段AD、BE、DE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证明.【完善整合】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惑?第六章《图形的相似》易错疑难易错点1 对黄金分割的概念理解不清而出现漏解AB ,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则AC的长为.1. 已知线段20易错点2 找不准三角形的对应关系2. 如图,ACD ∆和ABC ∆相似需具备的条件是() A.AC AB CD BC =; B. CD BCAD AC=C. 2AC AD AB =g ;D. 2CD AD BD =g易错点3 混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误认为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 3. 如图,若ADE ABC ∆∆:,DE 与AB 相交于点D ,与AC 相交于点E ,2DE =,5BC =,20ABC S ∆=,求ADE S ∆的值.易错点4 不能区分“相似”写“:”的含义4. 如图,在矩形ABCD 中,10,4AB AD ==,点P 是边AB 上一点,连接,PD PC ,若APD ∆与BPC ∆相似,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个.第4题第5题5. 如图,ABC ∆中,90C ∠=︒,16BC =cm ,12AC =cm ,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以2 cm/s 的速度向点C 移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1 cm/s 的速度向点A 移动,若点,P Q 分别从点,B C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s ,当t = 时,CPQ ∆与CBA ∆相似. 疑难点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应用1. 如图是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它的斜边8AB =8cm ,里面空心DEF ∆的各边与ABC ∆的对应边平行,且各对应边间的距离都是1 cm ,那么DEF ∆的周长是( )A. 5cm ;B. 6cm ;C. (63)-cm ;D. (33)+cm第1题第2题2. 如图,已知矩形ABCD ,2,6AB BC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F 从点B 出发,沿射线AB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当点E 运动到点A 时,,E F 两点停止运动.连接BD ,过点E 作EH BD ⊥,垂足为H ,连接EF ,交BD 于点G ,交BC 于点M ,连接,CF EC .给出下列结论:①CDE CBF ∆∆:;②DBC EFC ∠=∠;③DE HGAB EH=;④GH 10.上述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1B. 2C. 3D. 4 疑难点2 相似图形中的规律探索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OCB 的两边,OA OC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且2,1OA OC ==.在第二象限内,将矩形AOCB 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32倍,得到矩形111A OC B ,再将矩形111A OC B 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放大32倍,得到矩形222A OC B ……依此类推,得到的矩形n n n A OC B 的对角线交点的坐标为 .第3题 第4题4.如图,已知正方形11ABC D 的边长为1,延长11C D 到1A ,以11A C 为边向右作正方形1122AC C D ,延长22C D 到2A ,以22A C 为边向右作正方形2233A C C D ……依此类推,若112A C =,且点12310,,,,,A D D D D …都在同一直线上,则正方形991010A C C D 的边长是 .疑难点3 相似三角形与函数等知识的综合5. 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有一点A (3,4),P 为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当P 在什么位置时,△OP A 为直角三角形,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疑难点4 动态问题中的相似三角形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0,4),(3,4),(6,0)A B C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在y 轴上向下运动,动点Q 同时从点C 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在x 轴上向右运动,过点P 作PD y ⊥轴,交OB 于点D ,连接DQ .当点P 与点O 重合时,两动点均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1t =时,求线段DP 的长;(2)连接CD ,设CDQ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 (3)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ODQ ∆与AB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例1. 5(5-1);例 2.(1)9:4;(2)1:2 综合运用:1.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 ∥BC ,AB ∥CD ,即得∠ADF =∠CED ,∠B +∠C =180°,再由∠AFE +∠AFD =180°,∠AFE =∠B ,可得∠AFD =∠C ,问题得证;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 ∥BC ,CD =AB =4,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DE 的长,再由△ADF ∽△DE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B ∥CD ∴∠ADF =∠CED ,∠B +∠C =180°∵∠AFE +∠AFD =180,∠AFE =∠B ∴∠AFD =∠C ∴△ADF ∽△DEC ; 解:(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CD =AB =4。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f55f9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6a.png)
初中数学最易出错的61个知识点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学生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
精确度,有效数字。
这个上海还没有考过,知道就好!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要回头检验!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xx知识点最全汇总1、数与式xx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弄不清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选择题考得比较多。
xx点2:关于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xx点3:xx、算术xx、xx的区别。
xx点4: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xx点5:分式运算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易考。
xx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xx点7:计算第一题易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科学记数法,精确度。
这个知道就好!xx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xx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xx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O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的主要陷阱在于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时回头检验!xx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xx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
xx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xx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xx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3、函数xx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xx点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xx点3:利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利用图像性质确定增减性。
xx点4:两个变量利用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注意区别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解决不等领域的问题。
xx点5: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类(平行四边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分类的求解方法。
xx点6: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一定要会求。
面积最大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差最大值的求解方法。
xx点7: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还应注意结合图像性质解题。
函数图象与图形结合学会从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方法,图形为图像提供数据或者图像为图形提供数据。
xx点8: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0,0指数底数不为0,其它都是全体实数。
4、三角形xx点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特征与区别。
xx点2: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
求最短距离的方法。
易错点3: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内外角性质,特别关注外角性质中的“不相邻”。
xx点4: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
着重学会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与全等的综合运用以及线段相等是全等的特征,线段的倍分是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与三角函数的结合。
根据边边角不能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
xx点5:两个角相等和平行经常是相似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对应线段成比例,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xx点6: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运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这里需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渗入。
xx点7: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
xx点8:将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探究各种解题方法。
xx点9:中点,中线,中位线,一半定理的归纳以及各自的性质。
xx点10:xx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的确定与底上的高(特别是钝角三角形)。
xx点11:三角函数的定义中对应线段的比经常出错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四边形xx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如何灵活、恰当地应用。
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不稳定性。
xx点2:平行四边形注意与三角形面积求法的区分。
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xx点3:运用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过对称中心的直线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对角线将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xx点4:平行四边形中运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突出转化思想的渗透。
易错点5: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边长、对角线长、面积等的计算。
矩形与正方形的折叠。
xx点6:四边形中的翻折、平移、旋转、剪拼等动手操作性问题,掌握其中的不变与旋转一些性质。
xx点7:梯形问题的主要做辅助线的方法。
6、圆xx点1:对弧、弦、圆周角等概念理解不深刻,特别是弦所对的圆周角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两条弦之间的距离也要考虑两种情况。
xx点2:对垂径定理的理解不够,不会正确添加辅助线运用直角三角形进行解题。
xx点3:对切线的定义及性质理解不深,不能准确的利用切线的性质进行解题以及对切线的判定方法两种方法使用不熟练。
xx点4:圆周角定理是重点,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直角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xx点5:几个公式一定要牢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圆周长公式,弧长,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以及全面积以及弧长与底面周长,母线长与扇形的半径之间的转化关系。
7、对称图形xx点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和性质把握不准。
xx点2:图形的轴对称或旋转问题,要充分运用其性质解题,即运用图形的“不变性”,在轴对称和旋转中角的大小不变,线段的长短不变。
xx点3:将轴对称与全等混淆,关于直线对称与关于轴对称混淆。
8、统计与概率xx点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有关概念理解不透彻,错求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xx点2:在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时,一定要先判断统计图的准确性。
不规则的统计图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得到不准确的信息。
xx点3:对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及它们的适用范围不清楚,造成错误。
xx点4:极差、方差的概念理解不清晰,从而不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xx点5:概率与频率的意义理解不清晰,不能正确求出事件的概率。
xx点6: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方差公式,扇形统计图的圆心角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
xx点7:求概率的方法:(1)简单事件(2)两步以及两步以上的简单事件求概率的方法:利用树状或者列表表示各种等可能的情况与事件的可能性的比值。
(3)复杂事件求概率的方法运用频率估算概率。
xx点8:判断是否公平的方法运用概率是否相等,关注频率与概率的整合。
xx数学压轴题常考的9种出题形式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xx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
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
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
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
所以在中考中面对这类问题,一定要做到避免失分。
6、xx(组)解应用题在中考中,有一类题目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候三两下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苦思冥想很久也没有想法,这就是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方程可以说是初中数学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也是中考中必考内容。
实际考试中,这类题目几乎要么得全分,要么一分不得,但是也就那么几种题型,所以考生只需多练多掌握各个题类,总结出一些定式,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7、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整体说来,代几综合题大概有两个侧重,第一个是侧重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
而另一个则是侧重代数方面,几何性质只是一个引入点,更多的考察了考生的计算功夫。
但是这两种侧重也没有很严格的分野,很多题型都很类似。
其中通过图中已给几何图形构建函数是重点考察对象。
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有“减少复杂性”“增大灵活性”的主体思想。
8、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问题中考加大了对考生归纳,总结,猜想这方面能力的考察,但是由于数列的系统知识要到高中才会正式考察,所以大多放在填空压轴题来出。
对于这类归纳总结问题来说,思考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9、阅读理解问题如今中考题型越来越活,阅读理解题出现在数学当中就是最大的一个亮点。
阅读理解往往是先给一个材料,或介绍一个超纲的知识,或给出针对某一种题目的解法,然后再给条件出题。
对于这种题来说,如果考生为求快速而完全无视阅读材料而直接去做题的话,往往浪费大量时间也没有思路,得不偿失。
所以如何读懂题以及如何利用题就成为了关键。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