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角度看微博的现象以及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
新媒体调查——关于微博的SWOT分析
新媒体调查——关于微博的SWOT分析一、概述: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个体自由,市场经济也需要能够独立选择的个体存在,才能实现价值的交换。
新媒体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们精神分享和相互沟通的工具。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QQ、SNS交友网站只能小范围的和人交流,而博客却需要写长篇的文章,并且要用电脑。
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长篇大论,但又想将自己的灵感和思想公之于众。
现在,手机的WAP、3G业务日益发达,微博可以用手机发布,这种“公开的短信”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人们情感流露、思想发布的窗口。
微博不但方便发布信息,而且是完全开放的,可以被天南海北的人看到。
所谓微博,即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客草根性更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或形成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可能,但无论哪种商业模式,都离不开用户体验的特性和基本功能。
二、Strength 微博的优势1.首先,微博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字数限定为140字左右,内容简短,不需长篇大论,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随心所欲,让人们感觉到舒服。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摘要]:我国有2.81亿的网民都使用微博,微博凭借信息发散状流动,形成“蒲公英式”传播,以其独特优势,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作用,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支新生力量。
本文分析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传播方式的解析已经针对不良影响的诊断。
[关键词]:微博信息流动特点;传播机制;不良影响一、微博的定义2013年1月16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而同时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①二、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微博作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种,相对于传统舆论监督,有着自己基于互联网之上的独特特点。
(一)微博信息发布的即时性随着新媒体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诉求,抒发意见,监督权力,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
网络舆论已达到任何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
与手机媒体相结合。
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是对互联网交互行为的一种延伸,网民由此可以保持移动在线状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即时观察到别人对事件的评价,并能发表自己对现实的意见。
更为重要的是,微博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成为即时的报道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简洁而快速的报道,并有超过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和广度的可能性,这可以丰富舆论参与者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意见的表达。
从7.23动车事件中,有两条最快的现场微博在事故中被无数博友转发,第一条微博发出时间是20时27分,这个时间节点是在动车事故发生之前的20分钟,网友“Smm_苗”发出第一条现场微博:“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此条微博转发2.4万次,跟帖评论7600多条。
随后在事故发生后的20时47分钟的节点上,正在出事列车上的博友“羊圈圈羊”发出一条求救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此条微博被转发10余万次,跟帖评论两万余条。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指南]
一、三种主要受众观P174: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群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行动,但是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关系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
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
P2172)作为“市场”的受众: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如何看待“受众即市场”这一观点:①“受众即市场”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经营性、商品性和竞争性等特性,也能够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某些行为的特点。
②但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这个概念是不完善的。
麦克卢汉指出:1)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2)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3)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媒介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公共利益;4)把受众视为“市场”只是传媒一方观点,而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我们不能把受众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也不能将传媒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和提供物质商品的企业。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
受众具有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
传播权:传统称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合法手段和渠道进行传播。
知晓权: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传媒接近权:传媒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媒介传播与民工的意见表达五.媒体如何报道弱势群体的利益媒体会在什么情况下注意到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关的研究表明,在平日报道中,新闻效应成为衡量弱势群体的报道的首要要素,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时或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影响时,才会得到媒体的注意,而且通常是被处理成一般的社会新闻,很少对之作进行深入调查和认真思考。
[新闻]浅析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浅析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信息的采集、整理到传播媒介的选择,都发生了革新,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的兴起,更是对新闻传播形成了巨大冲击,其中尤其是微博的广泛使用,可以说是开启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大大加快了传播效率,让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契机。
传统媒体面对来自微博等新媒介带来的冲击,既不应该对抗,也不应该妥协,而应是取微博之长,避微博之短,合作与双赢才是媒介融合的目的,也是在web2.0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谋求自身变革发展的新方向。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从微博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微博是以信息为核心,我们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也是它的接受者,这既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
当然,微博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这几点上,本文将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从而探究媒体如何与微博实现共赢。
一、微博对媒体的影响1、对新闻制作的影响(1)新闻线索。
如今的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而人们也越来越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在自己的微博中,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新闻的临时现场记者,这不仅增强了新闻的及时性,还使微博中的信息量十分庞大,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信息的采集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微博成为了新闻线索汇聚的平台。
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微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微博就是723动车事故最早的信息源,充分反映了在web2.0时代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微博让新闻线索以最快的速度呈现在公众眼前,而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则可充分利用微博提供的便利,守好微博这片阵地,发挥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性,对微博提供的各类新闻加以甄别判断,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加以报道。
(2)记者采访。
传统的新闻采访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通常情况下,需要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
从传播偏向角度分析系列电影引起轰动现象——以电影《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为例
2019年4月24日,《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下简称《复联4》)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接连上映。
5月24日零点,在中国内地公映30天后,《复联4》正式从影院下线。
根据猫眼电影数据,截至24日零时,该片总票房达到42.38亿元,仅次于《战狼2》的56.8亿元和《流浪地球》的46.54亿元,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三,也成为中国影史上进口片票房的总冠军。
4月24日首映当天内地票房达到2.53亿元,排片高达82.7%,连破两项影史纪录。
与此同时,《复联4》创造了3.95万场的最大规模午夜场放映规模,并以1.89亿元票房刷新历史纪录。
以上便是《复联4》上映一个月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无论是量化的数据还是感性的直观感受上看,在这一个月中《复联4》毋庸置疑地引起了巨大轰动。
4月24日零点场以后,刷爆朋友圈的“I love you three thousand”成了追逐这种时尚的“通关密语”。
随后,热度持续不下的微博热搜话题一次次地将《复联4》推向舆论的高潮。
基于这种现象,本文尝试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出发,结合量化研究方法,分析该时尚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对受众观看电影的动力因素的成因及影响进行思辨分析。
本次以《复联4》观影行为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以90后群体为目标对象,共收到数据126份,其中有效数据122份,无效数据4份。
一、受众观看《复联4》的动力因素作为一种媒介内容,《复联4》需要受众接受并消费才能产生作用和影响。
根据依莱休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选择媒介内容的过程并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产生期待,这种期待促使其接触特定的媒介内容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所以,本文基于一定的假设开展调查研究,根据数据分析观众观看《复联4》的动力因素。
根据搜集到的数据,122位接受调查的人中有32位对“漫威电影宇宙是我青春的记忆,我对它有特殊的情怀”的说法“非常同意”,31位“比较同意”,达到调查总人次的51.6%;同时,这63人中有60人在电影宣传前对待《复联4》的观影态度是“一定会去看”。
传播学视域下的恶搞表情包流行因素探析
第12卷第19期 Vol.12 No.19 2021年10月 October 2021一、符号与表情包符号和表情包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符号的产生,表情包就不会出现。
它们都是文字的一种补充形式以及信息的载体。
本文从符号和表情包的定义入手,阐释恶搞表情包的定义。
(一)符号符号是用来指称某一事物的符号,它被人们所共同认同,可以包括一切通过感觉以任何形式表现意义的现象[1]。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首先符号是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其次符号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交际双方的信息。
传播者通过符号活动建构意义,接受者通过符号阐释意义。
(二)表情包的定义表情符号是一种使用图片来表达情感的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流行文化。
伴随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自制的流行图片交流。
表情包在汉语中被理解为情感的表达,或解释为通过面部或姿势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表情符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被称为除语音和文字外的第三种语言。
网络表情包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符号和图片,它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表达信息,主要分为文字表达和图片表达。
(三)恶搞表情包的定义“恶搞”一词来源于日语“KUSO”,它的名词解释是“粪便”。
后来又专门代表一些模仿漫画或者电子游戏里的人物,有“恶搞、好笑”的意思。
恶搞表情包是指人们用恶搞的表现手法,通过再加工制作和发布的不同的表情。
使用恶搞表情包是人们表达情感与寻求不同的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网民使用PS 技术将各种材料作为恶搞表情符号的原材料,如电影和电视剧的截屏、配上人物动作的文字、简单的线条动画、夸张的动物动作或表情等。
从恶搞表情符号的功能来看,其已经成为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发送者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的一种新的体验方式。
二、传播学视角下恶搞表情包的流行因素分析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曾明确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
”[2]恶搞表情包的流行就是其体现,本文从传播者、受众和媒介角度分析其流行因素。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事件
参考 文献
相对于传播主体 的差异 , 载体的差异 可以看成是 “ 客观原 因” 。 电视作为媒介 , 其 播 出时间 的有 限性 和制作过 程 的复杂 程度 , 必然 限制 《 百》 的 内容量 。 那么在有
群体中的人 , 如果 一个人的意见不 同 于其他人 ,多数情况下这个人会被 孤立 。 为 了避免被孤立 ,大众会产生从众 心理 , 呈现 “ 沉 默的螺旋 ”的现象 。 即 当 自己 的 意见属于多数 , 他就会敢于表达 自己的意 见 ,当 自己的意见与 多数 意见 不同时 , 他 会趋 向沉默转而 附和大多数人 的意见。 社 会 心理学认 为从众 行为是 个体在 群体一
【 关键 词】 传播心理学 网络事件
“ 芙 蓉 姐 姐 ”、“ 干 露 露 ”、“ 郭 美
据调查显示 , 受 众喜欢选择批评性新
闻。 在 日常生活 中 , 诸如升学 、 就业 、 住 房、
不 良的影响。
美 ”、 “ 复旦大 学投毒案 ” , 这些 网络 事件
的火爆 , 其 中很大部分原 因是传播 者的推
2 、 传播 者作 为 “ 把 关人”, 进行议 程
设 置
调资等等问题 出现 了障碍 , 引起人们的不
满, 批 评报道 则引起 受众共 鸣 。 针对 此类 事件 进行讨论或者批判 , 给受众提供 了宣 泄不 良隋感 的机会 。
动作 用 ,受众作 为接受 者 同时也是传播 者, 也对 信息进行二级甚至多级传播 。 在 传播者 和受众的传播活动 中, 都 有传 播学
学 子 论 文 选 登 l N E W S W O R L D
传播学期末考试理论总结
传播学期末考试理论总结第三人效果理论•定义:人们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体对“我(们)”和“你(们)”不会产生影响,却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第三人是谁?•和我(们)”“你(们)”相对的第三人称“他(们)”;•由信息发布者界定的信息传播中的直接受众之外的旁观第三者。
•内涵:•感知维度上,人们认为传播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行为维度上,这种媒体会对他人产生更大影响的估计反过来会导致自身采取某些行动(常见是支持限制媒体)。
•产生原因:•人性中为了建立自身优越感而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特质;•出于控制欲,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和使用媒体,同时不受到媒体的影响;•为保持自身的独立感和自主性,将自身受到的媒体影响投射到他人身上;•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误归因于外界环境,而将他人失误归因于其自身;•人们认为大众媒体具有强大的效果和事实影响力;•人们在对自身思考和行为的认知偏差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影响因素:•对讯息的评价产生的影响;(认为某个信息对自己不利时,第三人效果更强)•社会距离产生的影响;(这里的社会距离指的是“第一人”和“第三人”之间的社会距离,距离越远,则第三人效果越强)•个人的自我形象感知产生的影响;(自己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对自己能力的预期)•个人的群体归属感产生的影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差异产生的影响。
•社会影响(不利):•导致信息审查和限制,对表达自由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型媒体发展;•所得出的关于公众的论断流于主观和武断,缺乏科学性;•对自身的传播效果过于乐观和夸大。
•意义:•肯定个人在处理媒介讯息时的心理过程•问卷设计时针对敏感问题的操作•将媒介讯息特点跟媒介效果联系起来•对现象的解释意义•对现象的预测意义•对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局限性:精确性问题:究竟是高估了媒介讯息对他人的影响、还是低估了对自己的影响?•实例中的理论:以人肉搜索为例•第三人效果理论在媒介信息传播中广泛存在,在有劝服性质和负面性质的媒体信息中存在尤广。
新浪微博用户及其微博特征分析
2017年第21期 NEW MEDIA RESEARCH2009年8月新浪微博推出后,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短短3年时间就突破了5亿。
直至现在,新浪微博一直在各大在线社交网站中处于“领先者”地位。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新浪微博碎片式的文本内容、核聚变式的传播方式以及零时差的信息发布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反过来,新浪微博邀请用户参与产品体验,对用户需求进行汇总,有效地抓住了用户对新浪微博的需求点,因而才能牢牢地抓住用户。
探析新浪微博用户及其微博特征对其他企业把握用户的兴趣、爱好及特点,确定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定位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1 新浪微博用户的构成和特征新浪微博用户群体十分广泛,涉及影视明星、文化名人、企业高管、网络红人、普通大众等各个社会群体。
总体而言,新浪微博的用户门槛比较低,有着一定的“草根化”特征。
大部分用户都是“草根化”的个人用户。
这些个人用户是新浪微博用户的“主力军”,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具体而言,新浪微博的个人用户呈现以下几点特征。
1)以年轻人为主。
新浪微博用户中,以19~39岁的年轻用户为主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80后”“90后”。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热衷于追求各种新鲜事物,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个人自主意识强烈,喜欢赶潮流,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各种新兴事物大力追捧。
2)女性用户倾诉欲强烈。
新浪微博用户中,女性数量以及活跃度明显高于男性。
这是由整个社会环境以及女性自身的性格特征造成的。
长期以来,女性在男权社会的话语体系里缺乏话语权,强烈的倾诉欲望被压抑。
新浪微博为女性“发牢骚”“表心情”提供了一个平台,她们可以随意宣泄倾诉 欲望。
3)中高等教育用户较多。
新浪微博用户的中坚力量是中高等教育用户,比如大学生、白领阶层,他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写博客、看新闻,而新浪微博碎片式的文本内容为这两个用户群体释放情绪、获取外部信息提供了渠道。
因而,这两个用户群体成了新浪微博的忠实 “粉丝”。
2014年8月微博热门话题盘点报告
研究目的本文根据话题热度对新浪微博中2014年8月的热点话题进行排名,对8月热点话题进行详细份额占比分析、分类传播对比解读,以及受众人群分类解读等,并从事件传播角度详细分析了“冰桶挑战”和“柯震东房祖名吸毒”两个话题,使大家能通过话题背后的数据,了解整个事件的基本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结论。
微博数据中心2014年9月21日意见领袖对话题的传播有明显促进作用,选取参与话题传播的影响力在500以上的意见领袖统计其带来的相关话题转发量提及总和,用来对比热议度的高低与意见领袖参与的直接关系;8月热门话题随着时间推移比重解读:8月上旬,#云南鲁甸地震#话题占比最大,各综艺、影视瓜分剩余关注度;8月中旬话题此起彼伏,冲击与挤占现象显著,#湘潭产妇#与#青奥会#在8月17日前为主要群众议论焦点,8月17日#房&柯吸毒#异军突起,造成前两个话题的迅速衰退,19日后持续后半个月的#冰桶挑战#迅速升温,强有力的转移了“吸毒”话题的注意力,成一枝独秀态势;8月最后5天,无强劲新话题出现,各话题后续注意力旗鼓相当,均分份额。
主要发现由于时间仓促和撰写人员能力的限制,报告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4年8月微博热点话题热度排名8月微博话题整体传播分析8月微博话题整体受众参与分析经典案例分析研究说明排行 话题 提及度 热搜数 热议天数 1 冰桶挑战 10,132,896 485,160 13 2 房祖名柯震东吸毒 5,021,370 2,476,251 9 3 爸爸去哪儿2 4,814,122 1,511,108 19 4 鲁甸地震 4,293,492 637,946 6 5 中国好声音 4,256,073 329,743 10 6 后会无期 4,073,862 151,524 13 7 古剑奇谭 3,726,145 171,567 15 8 青奥会 3,100,935 81,755 10 9 离婚律师 2,156,235 187,618 20 10秦时明月1,821,68566,9264通过对8月热门话题的盘点,本报告根据热议度以及事件的代表性选取以下10个话题,话题主要集中在影视、生活、娱乐、新闻等方面。
从受众角度看微博的现象以及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
分类号:单位代码:10452专科毕业论文从受众角度看微博的现象以及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系(院)指导教师2012年5月22日摘要从2009年8月开始,红遍大洋彼岸的微型博客延伸至中国,引发了一场“围脖”热潮。
微博就是微型博客,每次发布消息有字符数量限制。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可以实时跟帖及转发某些用户发布的信息。
特别在2012年两会当中,微博发挥了新型传播方式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微博;受众;需求满足目录1 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 (1)1.1 满足受众的安全需求 (1)1.2 满足受众的社会需求 (2)1.3 满足受众的尊重需求 (2)1.4 满足受众的自我实现需求 (3)2 从受众视角解读微博现象 (3)2.1 从“使用与满足论”看微博现象 (3)2.1.1. 满足信息加速传播的需要 (3)2.1.2 满足简单易得的需要 (4)2.1.3 满足人际交往互动的需要 (4)2.2 从“受众的基本权利”看微博现象 (5)2.2.1选择权 (5)2.2.2 知情权 (5)2.2.3 表达权 (6)2.2.4 监督权 (6)参考文献 (7)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的简称,是Web2.0 时代新兴起的一种SNS(Social Network Site)形式,是一种集信息传播、获取、分享和互动的新型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即时通讯(如QQ、MSN 等)、web 等方式更新博文,组建个人社区,关注目标对象,获取外界信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多元化,有文字、图片、视频等。
微博的价值在于及时传播、分享、沟通信息,实现个人情感宣泄、经历记录,新闻或观点的实时发布。
微博还可以选择要关注的对象,随时获取相关信息。
国外最早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是美国的Twitter。
数据显示,截至2010 年4月中旬,Twitter 全球用户数已达105779710 位。
新浪微博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系部:新闻与传媒学院专业:新闻学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王金环 (讲师)完成日期: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年轻化和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自制内容的传播使新闻媒体迈入了一个新时代,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
Web2.0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一体化。
在传统新闻活动中,大众传媒和受众两种角色泾渭分明,只有前者才具有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报道的权力。
而微博打破了这一新闻生产流程。
微博的即时性、大众性而在很多新闻、公共事件中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本文通过对微博的理论知识的了解,分析新浪微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对此提出笔者自身的对策及建议,希望可以对未来的微博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新浪微博;舆论;现状及对策目录前言 4一、理论概述 4(一)微博的定义 4(二)微博的本质 5二、新浪微博发展运营模式及影响力分析 5(一)新浪微博的运营模式 5(二)微博的影响力分析 6三、新浪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 7(一)泛滥的无意义信息 7(二)微博主体的自由性 7(三)同类型网站竞争激烈 8(四)群体极化负效应显著 8四、新浪微博发展对策及建议 9(一)提升信息的把关能力 9(二)完善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规 9(三)主动出击及树立地位 9结束语 10注释?参考文献 11新媒体—新浪微博发展评析前言随着一个叫Twitter的互联网应用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信息分享获取方式,我们称之为“微博”。
微博是一种利用各种现有通信技术,充分结合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分享并获取信息的即时通讯服务。
在微博中,用户间只存在单向的关注关系,你可以通过关注一个人获取他所发布的任何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取消关注来屏蔽这些信息,在这里人人都能发言,人人的发言都有人在听。
而伴随微博而来的,便是一种人际交互方式的变革,而这种人际交互方式的变革,正在引发新的商业模式及产业链的诞生。
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
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电视通过“有线”与“用户”连接,网媒通过网络与“用户”联通,手机报通过终端与“用户”联系,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也正在通过渠道向“用户”靠近……这是一种趋势,这是挡不住的脚步:媒体正在从“受众时代”走向“用户时代”。
受众是模糊的,用户是具体的受众,是传播学上的概念,传播者、媒介、受众三者构成一条完整的传播链;用户,则是营销学上的概念,指某一种技术、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或被服务的一方。
何为受众?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的威尔伯·施拉姆先生在他的《传播学概论》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受众好比在自助餐厅里的就餐者,媒介是自助餐厅,而传播者则是厨师。
厨师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施拉姆先生的这段精彩论述告诉我们受众与用户的区别:受众是模糊的,用户是具体的,清晰的,细分的。
我们常说,党报的受众是干部,都市类报纸的受众是群众。
但是,到底是哪些干部,哪些群众?谁也说不清楚,就像是自助餐厅里的就餐者是谁,厨师并不知道,这就是受众的模糊性。
由于其模糊性,媒体只能做大众营销,针对一类人或一群人做营销。
而每一个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都是不一样的;用户是一种个体意义的概念,对应的是媒体的精准营销。
比如手机的用户,只要你一入网,就有具体的个人资料存在运营商的用户档案里,年龄、性别、职业、住址以及每月的消费情况等等。
通讯运营商会根据你的资料和消费情况,为你配备客户经理,为你量身定做各种消费套餐,为你提供各种消费建议。
由于受众的模糊性,决定了其在传播链条中处于被主导位置,厨师做什么餐,就餐者就只能吃什么。
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就接受什么。
由于媒介与受众之间既无接受协议,也无有关接受准则,无共同感受,也无共同意识,媒介对受众无控制功能,受众对媒介也无可奈何。
事实上,受众对信息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
从需求理论看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
等 。但 立法 毕 竟 只 是 形式 上 的 问题 , 大 更
的 难处 在 于 执 法 的障 碍 重 重 。 对 互联 网 针
的议程逐渐高涨 。 他们希望受众通晓新闻
信 息 的 制 作过 程 , 明 白信 息 会 受 到 的 各 并
为 复 杂 。 而对 媒 体 运 用 新 闻 自由 的 能 力 从
微 博概 念 及 发展 现 状
播 方式 多元 化 , 有文 字 、 片 、 频 等 。 微 图 视
博 的价 值 在 于 及 时 传播 、 享 、 通 信 息 , 分 沟
一
、
册数约为 3 O万 人 , 立 访 问量 达 1 独 . 。 8亿
T t r 目 的访 问量 已达 到 3 i e w t 每 0亿 ( 通 指
络 向 积极 向上 的 方 向发 展 。 次 是 要 增 强 其
算机信 息 网络 国际联 网管理 暂行 规定 》
从 业 者 的新 闻 自由理 念 和 职 业 操 守 。 跨媒 体 时 代 的到 来 使 新 闻 自 由 的 实 施 变 得 更
生 。 目前 , 闻 界呼 吁提 高 受 众 媒 介 素 养 新
也 需要 每 一 个 互 联 网 用 户加 强 道 德 自律 , 共 同建 设 互 联 网 上 的道 德 文 化 。
从 外部 环 境 看 , 先 要 建 立 和健 全 法 首 律 法规 。 目前 , 我国 涉 及 互 联 网 的 网络 立 法 , 要 有 《 华 人 民 共 和 国计 算 机 信 息 主 中
者 的新 闻 自 由理 念 , 持 不 懈 地 对 网 络 记 坚
对 虚 假 新 闻 的 传 播 起 到了 一 定 的抑 制 作
目前 , 内也 出现 了 许 多 类似 T i 国 wt —
《2024年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看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以《奔跑吧兄弟》为例》范文
《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看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以《奔跑吧兄弟》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明星真人秀节目已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新型的综艺节目形式,明星真人秀节目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还成为了传媒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以《奔跑吧兄弟》为例,探讨受众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使用与满足,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传播机制。
二、明星真人秀节目概述《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明星真人秀节目,以其独特的游戏环节、真实的情感互动和多样化的任务设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节目通过镜头捕捉参与嘉宾在特定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展示其个人魅力与个性特点,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三、受众使用与满足的心理学分析1. 娱乐消遣需求:观众通过观看《奔跑吧兄弟》等明星真人秀节目,达到放松身心、消遣娱乐的目的。
节目中轻松愉快的氛围、搞笑的桥段以及嘉宾之间的互动,让观众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欢乐。
2. 社交需求: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满足其社交需求。
例如,通过讨论节目内容、发表观后感等,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3. 偶像崇拜心理:部分观众将明星视为偶像,通过观看《奔跑吧兄弟》等节目,更加深入地了解偶像的真实性格和魅力,满足其偶像崇拜的心理需求。
四、《奔跑吧兄弟》的传播机制与受众满足1. 多元化的内容形式:节目通过多样化的任务设置和游戏环节,展示嘉宾的个性特点和魅力,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同时,节目还注重情感互动,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2. 互动性强的社交媒体:节目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进行互动,如微博、微信等。
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参与节目的投票、评论和分享,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和观众的参与感。
3. 明星效应的发挥:节目中邀请的明星嘉宾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参与为节目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粉丝。
同时,明星嘉宾的真实表现和个性魅力也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偶像崇拜心理。
五、结论《奔跑吧兄弟》等明星真人秀节目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互动性强的社交媒体和明星效应的发挥,满足了受众的多种需求。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
3。
1 微博特点分析第一,微博的实时性和同步化。
对于每篇微博140个字符的信息量特别适合手机上网用户使用,无论你是在咖啡厅还是在地铁站,都很容易通过手机完成自己的微博。
因此,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
重视更新第二,交流的互动性.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follow,当你选择“关注”一个人,你就选择了接受他发布出来的任何信息。
微博向我们暴露了这些信息,在微博上对话都是公开的.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上热门话题是从何而来,从而形成互动。
关注、转发、评论三大功能是其显著特点,使得微博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表达,与人天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不谋而合,充分满足沟通交流的需求。
重视互动重视娱乐第三,书写的自由性.140个字数的限制,使得微博的内容是微小的.在内容形式上,传统博客强调版本布置与语言组织,因此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性,也就是说,在Blog 上写文章的门槛还是很高的;但是使用微博,只要更新一下签名,就被记录了。
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要求,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充分满足人们表达的需求和随心所欲的欲望。
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
“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第四,介质移动化.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结合为微博赢得了市场。
手机上网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媒介接触手段。
移动的介质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发布或者收看任何信息成为可能.最后,根据以上为前提,微博在发布人群和接受人群上是广泛的而且是偏大众化、草根化的。
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
微博创造了独特的信息传播机制,包括内容简短化、发布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同步化和草根化.微博客开辟了一个口碑传播点对点和点对面的新空间,形成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使传统的两级传播是在新媒介中得以重新发挥强大作用。
可以说,微博已经开创了网络口碑传播的新纪元。
论文: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网络直播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其特征分析作者:赵梦媛引言: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 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 3.0 移动视频直播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参与其中,直播并分享自己的生活,全民直播渐成趋势。
(论述题引子)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随着视频直播门槛的降低和交互方式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传播形式,直播队伍逐步扩大,也预示着全民直播时代终将到来。
网络直播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其独有的传播优势,平台的开放性、传播及互动的实时性、不可篡改的真实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推崇,在名人自我包装宣传、企业营销、新闻传播、社交等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现状——从狭义角度来看,网络直播是新兴的高互动性视频娱乐方式。
当前,网络直播行业正呈现三方分化的形态,包括最为知名的秀场类直播、人气最高的游戏直播,以及新诞生并迅速崛起的泛生活类直播。
PC端的秀场直播,也就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以美女主播为核心的直播模式,主要代表平台是YY、9158、六间房等,此领域在新的直播格局下,内容生产由UGC 转化为PUGC,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垂直化,用户黏性增强。
度高、以及其难以替代的赛事资源和人气主播,在直播领域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
而真正宣布进入全民直播时代的是移动泛生活直播领域的开启。
映秀、花椒等一批新的直播平台在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下异军突起,直播内容从游戏、比赛到吃饭、睡觉、聊天,似乎只要有个APP,人人都能成“网红”特征——1. 从随时发布到现场实时发布网络直播使用多种传播符号,例如图像、声音、文字等语言与非语言符号,观众受画面上特定现场和气氛的影响在情绪上也比其他形式更强烈。
而且时效的同步是观众对现场直播的第一感受,实时发布在空间上让发布主体同观众之间的距离缩减到最小,促使观众关注程度增加,对直播的各个环节都有新鲜感和身临其境感, 进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2. 从及时交流到实时互动网络直播的出现真正能够实现实时互动。
关于微博的批判性思考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NGNANCHUANBO主题专栏——传媒与和谐关于微博的批判性思考王彦红(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近年来,微博发展迅速,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成为传播领域的新生力量。
本文从批判的视角出发,试图揭示微博的内在矛盾:主动与被动、自由与控制、碎片化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关键词:微博受众主动控制意识形态”所谓微博,是一种非正式的述你型博客,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集成化和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QQ、MSN、skype、gtalk)和外部的API接口向其微博客发布消息。
”…世界第~个微博网站创建于2006年3月,是由美国blogger.com的创始人埃文・威廉斯创立的Twitter网站,奥巴马、希拉里、白宫等均有自己的TWit—博的传播优势所在。
旧总体来看,已有的研究都在极力追捧微ter,现在Twitter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5亿,平均每天新博,对于微博的负面因素略有触及,并未深入。
本文从批判的增30万新用户。
嘲在我国,2007年饭否、嘀咕等专业微博网视角出发,试图揭示微博的内在矛盾——主动与被动、自由站开始流行,第一批微博用户多为Twitter和饭否网等的用与控制、碎片化与意识形态的悖论。
户。
2009年饭否、嘀咕、叽歪等专业微博网站因管理等问题一、主动与被动接连关闭,门户网站新浪开始自己的微博内测,到目前为止,主动受众这一概念发源于媒介受众的修正观念,关于它新浪的注册用户达到500万。
翻2010年初,搜狐、网易、人民网等门户网站也开始自己的微博内测,微博大有成为各类网的研究集中在使用与满足和接收分析研究中,认为受众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动机与抗拒媒介影响力的能力。
嘲微博的站的标配产品的趋势。
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是一种自我选择的网络微博出现短短三年,发展迅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者开始对此进行研究。
新媒体事件的受众参与浅析
新媒体事件的受众参与浅析摘要:在当今社会,新媒体事件不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受众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借助新媒体提供的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媒体事件的传播中,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过程,可以说是受众不断实现自身在事件传播中参与性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参与度、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以引导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更加重视受众参与的实现,发挥其正面效应。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受众受众参与近年来,新媒体事件频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新媒体事件”(New Media Event)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本文对这一概念做如下界定:“新媒体事件”(New Media Event)脱胎于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的“媒体事件”(Media Event)的概念,是指依托开放互动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通过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重点参与传播,从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事件。
“相对于传统的社会事件,新媒体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参与程度高、社会轰动效应强等方面的特点。
”①本文基于新媒体事件广泛的受众参与特点,以分析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参与度、原因以及受众参与新媒体事件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受众参与是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独立要素参加到传播活动中的观念和行动。
受众参与理论概念源于社会参与理论,又称受众介入理论。
由美国学者J ・A・巴伦在1967年发表的《对报纸的参与权利》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渊源于美国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一种受众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众参与媒介的观念迅速扩散;从90年代开始,特别是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以来,传播渠道迅速增长,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性空前加强;进入21世纪,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环境更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单位代码:10452专科毕业论文从受众角度看微博的现象以及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系(院)指导教师2012年5月22日摘要从2009年8月开始,红遍大洋彼岸的微型博客延伸至中国,引发了一场“围脖”热潮。
微博就是微型博客,每次发布消息有字符数量限制。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可以实时跟帖及转发某些用户发布的信息。
特别在2012年两会当中,微博发挥了新型传播方式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微博;受众;需求满足目录1 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 (1)1.1 满足受众的安全需求 (1)1.2 满足受众的社会需求 (2)1.3 满足受众的尊重需求 (2)1.4 满足受众的自我实现需求 (3)2 从受众视角解读微博现象 (3)2.1 从“使用与满足论”看微博现象 (3)2.1.1. 满足信息加速传播的需要 (3)2.1.2 满足简单易得的需要 (4)2.1.3 满足人际交往互动的需要 (4)2.2 从“受众的基本权利”看微博现象 (5)2.2.1选择权 (5)2.2.2 知情权 (5)2.2.3 表达权 (6)2.2.4 监督权 (6)参考文献 (7)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的简称,是Web2.0 时代新兴起的一种SNS (Social Network Site)形式,是一种集信息传播、获取、分享和互动的新型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即时通讯(如QQ、MSN 等)、web 等方式更新博文,组建个人社区,关注目标对象,获取外界信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多元化,有文字、图片、视频等。
微博的价值在于及时传播、分享、沟通信息,实现个人情感宣泄、经历记录,新闻或观点的实时发布。
微博还可以选择要关注的对象,随时获取相关信息。
国外最早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是美国的Twitter。
数据显示,截至2010 年4月中旬,Twitter 全球用户数已达105779710 位。
四月间,Twitter 的日均注册数约为30 万人,独立访问量达1.8 亿。
Twitter 每日的访问量已达到30 亿(指通过各种API 向网站发出的请求),而年增长率达1500%。
目前,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类似Twitter的网站。
最早的是2007 年成立的叽歪、饭否,2009 年8 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人群的视野。
2010 年初,搜狐和网易微博分别开始内测,腾讯也贴出内测通告,至此,国内四大门户全部拥有微博服务。
除了门户网站外,还出现了一些独立微博,如follow5、嘀咕等。
1 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使用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某种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需求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向上,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将采取行动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博是如何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的?现从需求层次论的角度,探讨微博对受众的需求满足。
1.1 满足受众的安全需求微博通过实现受众的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满足受众安全需求。
社会知觉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人、对己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
微博对受众安全需求的满足,一方面表现为微博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微博具有整合信息的特点,使受众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特别是通过提供关乎受众自身利益的信息,实现受众的社会知觉。
玉树地震发生后,微博迅速发布有关地震的消息,使受众及时了解震区同胞的情况,如是否发生余震,救援进展和伤亡人数等。
另一方面,微博满足受众的心理安全。
受众由于害怕被孤立,在进行选择时,往往具有从众心理,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作为选择标准,以保证自身安全。
微博提供可供受众选择的各种关注对象,使受众了解大多数人对某些事件的态度和行为。
受众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自身行为的参照,进而确定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这也正是李开复等名人的微博越发火爆的原因。
在这些微博中,受众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并与主流观念保持一致,不致被孤立,求得心理安全。
1.2 满足受众的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友爱和归属等。
作为社会成员的大众属于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社会群体,都有一种社会归属感,或群体归属感。
根据德国哲学家于尔干·哈马贝斯提出的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概念,微博是具有虚拟社群(Virtual Community)属性的公共空间。
哈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和其他共同关注的问题做出评判”。
微博为受众提供了自由表达和信息共享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受众可形成人际交往,满足社会归属需求。
因此,微博成为了拓展人际网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受众根据同嗜性,选取与自身具有共同兴趣的关注对象,建立联系,形成社会环。
受众一旦遇到问题,就能够从社会环中获得支持。
如炒股者会选择关注有关股票的微博,随时了解股市的动态。
受众在微博中获得的支持和认同度越高,社会归属感就越能得到满足。
1.3 满足受众的尊重需求尊重的需求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即自尊。
外部尊重是指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
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微博采用UGC (User GeneratedContent)形式,即用户原创内容,使用户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微博赋予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动权,改变了受众过去被动接受信息的状况。
加上微博的“零门槛”准入,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表达自己,使自己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
“一颗男玉米”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在微博上,吸引了众多粉丝,目前已有32522 人关注他,他自身的尊重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个人微博的火爆,说明个人在记录社会、影响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往被忽视的个体的声音得到了重视。
微博使传播语境“碎片化”。
即“传微博使传播语境“碎片化”。
即“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一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简单地说,微博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统一目标、同一声音的局面,呈现出受众差异化表达和多元化的观点。
微博使受众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得到尊重和满足。
1.4 满足受众的自我实现需求微博满足受众的自我实现,首先表现为“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指个人意图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现象与过程。
个人往往希望在社会中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同,实现自我价值。
在微博中受众也可进行印象管理,塑造良好形象。
房地产大亨潘石屹的微博深受围脖追捧,有很高的关注和回复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自身价值。
其次表现在,微博实现了受众的“自我推广”功能,成为受众展现自我的窗口。
姚晨、赵薇等可以不再仅仅依靠传统媒体宣传自己,可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近况,宣传自己。
如姚晨现在已经有1614288 名粉丝,高居微博榜首。
在微博中,受众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赢得围脖的认可。
受众在微博中获得的认可程度越高,其自我推广范围越广,社会影响力越大。
2 从受众视角解读微博现象2.1 从“使用与满足论”看微博现象使用与满足论,是一种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70年代的受众研究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使用由个人特性和社会条件决定,当受众有一定信息的需求时,他会通过对媒介的印象来选择通过什么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媒介满足了他的需要,他会继续使用这种媒介并加深媒介印象;如果媒介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会使用其他手段来满足自己对信息的需求。
微博比起传统媒介以及网络传播的其他方式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2.1.1. 满足信息加速传播的需要以往的博客被喻为“化妆后的表演”,博文需要考虑完整的语言和逻辑,需要构思文章的结构,需要思考文章的意义,写一篇博文往往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很多人刚开始热衷博客后来都关博了;而微博就简单多了,不必考虑做文章的标题、开头、结构以及如何展开叙述,只需用一个或几个短句将心中最想说的话或者最新鲜的事情写下即可,140个字符的新浪微博深受网民喜爱。
支持手机随时更新的微博,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发表。
这种方式就保证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稳定性,“围脖”粉丝团日趋火爆。
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时代,一条短信70个字,曾经创造过美国“9·11”事件新闻传播的奇迹,一条条短信发往世界各地,许多关心那场悲剧的人都在第一时间获得了真实消息。
与短信相比,微博的140个字可以容纳更多的消息,何况微博可以连续写作,比手机的速度更快,而且可以传播图片和视频,所以微博在传播即时新闻、报道突发事件、现场实况播报等方面拥有更大优势。
我们身边每时每刻的最新动态,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微博平台上得以传播。
可以相信,微博这种方式将成为更多人传播新闻的一条便捷通道,满足大家传播信息内容广和速度快的需求。
据新浪娱乐讯,2009年12月20日举行的2009年度无线音乐咪咕汇颁奖典礼中,短短两个多小时新浪微博上就有很多现场的“脖友”对此进行了直播,相关微博达到7782条,咪咕汇登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
从新浪微博的页面上看,都是网友第一时间自发通过手机彩信、短信在现场向朋友表达他们的心情。
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中,《京华时报》就充分利用新浪微博平台报道有关方面的意见,在直播两会的情况时,曾图文并茂地实时直播温总理在会上的5个经典镜头、会上代表们的提案和表现等等。
2010年3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记者刘薇和江西青年曾庆香救人身亡的先进事迹就是最先在微博上向外传播的。
微博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是其他媒体包括网站所比拟不了的。
2.1.2 满足简单易得的需要一般来讲,越简单的信息、越容易发布的信息同时也是越容易译码的信息,受众使用的群体也越大;相反,信息本身在译码中难度比较大、信息的接收和发布方式比较麻烦,这种方式传递的信息受众接受群体就相对较小。
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要求得那么高;一个或几个短句(140个字符以内)将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即可,人的情感即可抒发,这符合当前网民快节奏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