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与雷达信号分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雷达的应用

军事应用:



预警雷达/超远程雷达(用于发现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工作频率一般为 L﹑S﹑UHF或VHF,以较少大气损耗。作用距离一般几千公里,兆瓦级功率); 搜索和警戒雷达(用于发现飞机。工作频率一般﹑L﹑S﹑UHF或VHF。作用距离一 般400-600公里,兆瓦级功率); 引导指挥雷达; 火控雷达,炮位校射雷达(用于搜索跟踪目标。工作频率一般为L﹑X﹑C或Ka 。作 用距离一般为几十上百公里,千瓦级功率); 靶场测量雷达; 战场监视雷达; 机载雷达;(导航,火控) 舰载雷达; 无线电测高仪; 制导雷达/雷达引信;。。。。。。 气象雷达;航行管制;遥感;反恐/生命探测;公路测速。。。。。
2.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雷达雏形
2.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2.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雷达早期发展阶段






美国在1922年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检测到木船,1933年首次年 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检测到飞机; 1934年美国海军开始研究脉冲雷达; 1935年英国开始研究脉冲雷达,1936年首个警戒雷达投入使用, 1937-1938年大量“CH”型号雷达站投入使用; 1938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火炮控制雷达; 1944年能够自动跟踪飞机的雷达研制成功; 1945年能够消除背景干扰,显示运动目标的技术是雷达功能进 一步完善。 在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成了电磁场理论最活跃的部分。
4.4雷达终端显示器和录取设备
1.什么是雷达?
雷达(Radar)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缩写的音译,即 “无线电探测与测距”,它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或散射现 象对目标进行检测、定位、跟踪、成像与识别。
1.什么是雷达?
雷达是集中了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各种成就的高科技系统。目前 已成功地应用于地面(含车载)、舰载、机载、星载等方面。这 些雷达已经和正在执行着各种军事和民用任务。
2.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新技术新体制的应用
(1)脉冲压缩技术:采用复杂的大时宽带宽脉压信号,以满足距离分辨力和电子 反对抗的需要; (2)脉冲多卜勒(PD)和动目标检测(MTD)等技术; (3)有源相控阵技术:高可靠性的固态功率源更为成熟,可以组成普通固态发射 机或分布于相控阵雷达的阵元上组成有源阵。 (4)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干涉仪合成孔径雷达技术(InSAR):综合孔 径雷达(SAR)由于具有很高的距离和角度(切向距)分辨能力而可以对地实况成像; 逆综合孔径(ISAR)雷达则可用于对目标成像;InSAR雷达则可提供高程信息。 (5)超宽带雷达技术(UWB); (6)高频超视距雷达技术(OTHR); (7)双/多基地雷达技术; (8)综合脉冲与孔径雷达技术; (9) MIMO雷达系统;外辐射源雷达;网络雷达系统;等等……
2.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雷达的分类
1:按雷达用途分为:预警雷达、搜索警戒雷达、引导指挥雷达、炮瞄雷达、 测高雷达、战场监视雷达、机载雷达、气象雷达、航行管制雷达、导航雷达以 及防蝗、敌我识别雷达等。 2:按雷达信号形式分为: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脉冲压缩雷达、噪声雷达 和频率捷变雷达等。 3:按角跟踪方式分为:单脉冲雷达、圆锥扫描雷达和隐蔽扫描雷达。 4:按测量目标的参数分为:测高雷达、二坐标雷达、三坐标雷达和敌我识别 雷达等。 5:按采用的技术和信号处理的方式分为:各种分集制雷达(例如频率分集、极 化分集等)、相参积累和非相参积累雷达、动目标显(MovingTargetIndication, MTI)雷达、动目标检测(MovingTargetDetection,MTD)雷达、脉冲多普勒雷 达雷达、合成孔径雷达、边扫描边跟踪(Track While Scan,TWS )雷达等。 6:按天线扫描方式分为: 机械扫描雷达和电扫描雷达等。 7:按雷达频段分为:高频超视距雷达、微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 8:按雷达工作平台分为:地基、机载、天基、舰载等。

高频部分


收发转换开关



接收机保护器 低噪声高频放大器 混频器 本机振荡器 匹配滤波器

作用:在发射时,使天线与发射机接通,并与接收机断开;在接收时,使天线与接收机接通,与发射机断开 分类:分支线型收发开关、平衡式收发开关
作用:将高频信号与本振电压进行混频并取出其差频, 使信号在中频(一般为30MHz至500MHz)上进行放大
主要内容
1.什么是雷达? 2.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3.雷达工作原理 4.雷达基本组成
4.1天线 4.2雷达发射机 4.3雷达接收机
4.2.1 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4.2.2 主振放大式发射机
4.3.1 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 4.3.2 雷达接收机的高频部分
5.雷达终端显示器和录取设备 6.雷达信号分选
6.1信号预分选 6.2雷达分选 6.3脉冲列综合分析处理
4
假负载 3
发射机
1 3dB 裂缝桥 (b)
4
接收机 保护器
平衡 (a) 发射状态; (b) 接收状态
4.3.2雷达接收机的高频部分
天线 2 发射机 铁氧体环行器 1 4 3 TR 管 (有源或无源) 二 极 管 至接收机 限幅 器 TR 限幅器
环行器和接收机保护器
TR放电管


二极管限幅器:PIN二极管+变容二极管
Tr
4.2雷达发射机
3.总功率
发射机的输入功率和它的输入总功率之比 高的总功率可以省电,也可减轻整机的重量

4.信号形式

影响发射机的射频部分和调制器
雷达的常用信号形式
4.2雷达发射机

Tr t (a ) t

Tr t
t
0
+ ++

(b )

+ ++


+ ++


t
t (c)
三种典型雷达信号和调制波形
有源TR放电管---工作时必须加一定的辅助电压, 使其中一部分气体电离. 无源TR放电管---它内部充有处于激发状态的氚气, 不需要外加辅助电压.
4.4雷达终端显示器和录取设备
一、终端显示器 任务

类型

用来显示雷达所获得的目标和情报,显示的内容包括目标的位置及其运动情况,目标的各种特 征参数等 距离显示器---显示目标的斜距坐标 平面显示器---显示雷达目标的斜距和方位 高度显示器 情况显示器和综合显示器 光栅扫描雷达显示器


要求

显示器的类型选择 显示的坐标数量、种类和量程 显示的坐标分辨力 显示器的对比度 图像重显频率 显示图像的失真和误差
基本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驻波比;阵面有效口径;方向图(水平波瓣和垂直 波瓣宽度);天线极化方式(垂直﹑水平或全极化);天线最 大增益;阵面单元组成;阵元间距;天线效能;输入阻抗;环 境温度;重量等。
4.2雷达发射机
任务 发射一种特定的大功率无线电信号 分类 单极振荡式

主控放大式(多级)

民用:

3.雷达工作原理
雷达工作原理示意图
3.雷达工作原理
4.雷达的基本组成
天线 发射机 接收机
信号处理机
终端设备
4.1天线
天线:向特定的方向发射和接收特定频段的电磁波
平板裂缝天线
振子天线
微带印刷天线
相控阵天线
抛物面天线
4.1天线
天线形状 波束形状 扇形波束 针状波束 扫描方式 机械扫描 电扫(相扫和频扫)方式

振荡器(输出包络为矩形脉冲调制的高频振荡)
米波---超短波三极管 分米波---微波三极管或磁控管 厘米波---多腔磁控管

优缺点

优点:简单、经济、比较轻便 缺点:频率稳定度差,难以形成复杂的波形,相继的射频脉冲之间不 相参,因而不能满足脉冲多普勒、脉冲压缩等现代雷达的要求
4.2.2主振放大式发射机
高频输入
接收机 保护器
低噪声高 频放大器
混频器
中频放大器 (匹配滤波器)
检波器
视 频 放大器
至终端设备
高 频 部 分
本振
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简化方框图
发射机
收发开关 (T/R) 天线 接收机 保护器 低噪声 高 放
本机振荡
前置 中放 混频器
至主中放
雷达接收机的高频部分
4.3.1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
组成
主控振荡器 固 体 微波源 射频放大链 中间射频 功率放大器 输出射频 功率放大器 至天线
脉冲 调制器
脉冲 调制器
脉冲 调制器
定时器


触发脉冲
主振放大式发射机
4.2.2主振放大式发射机
特点 具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 发射相位相参信号 适用于频率捷变雷达 能产生复杂波形 射频放大链 1000MHz以上 微波三、四极管 优点:体积轻、重量轻、工作电压低、相位稳定性和相位特性 对负载失配容限大 缺点:单级效率低、所要求的级数较多、频带不易做得很宽 1000MHz以上 行波管-行波管---机载雷达及要求轻便的雷达系统 优点:频带较宽、级数较少、结构简单 缺点:输出功率不大、效率不高 行波管-速调管---地面雷达 优点:提供较大功率、在增益和效率方面的性能好 缺点:频带较窄、笨重 行波管-前向波管---机动雷达、相控阵雷达、某些空载雷达 增益大、效率较高、频带较宽、体积重量不大
信号的 第一谱线
离 散 型 寄生输出
1 f0 -
f0
1 f0 +
矩形射频脉冲列的理想频谱
实际发射信号的频谱
4.2.1单级振荡发射机

Tr 大功率射 频振荡器 至天线
Tr 定时信号 脉冲调制器
Tr


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4.2.1单级振荡发射机
组成

预调器 调制器

刚性开关调制器、软性开关调制器和磁开关调制器


所提供的大功率射频信号直接由一级大功率振荡器产生,并受脉冲调制器的控制 主控振荡器:用来产生射频信号 射频放大链:用来放大射频信号,即提高信号的功率电平
主要质量指标 1.工作频率和波段


2.输出功率

按照雷达的用途确定 影响发射机的设计 1000MHz以下---微波三、四极管 1000MHz以上---多腔磁控管、大功率速调管、行波管以及前向波管 发射机送至天线输入端的功率 峰值功率 Pt 和平均功率 Pav: Pav Pt Pt f r

工作稳定性:指当环境条件和电源电压发生变化时,接收机的性能参数受到影响的程度
4.3.2雷达接收机的高频部分

a 发射机 4 a′ ATR b b′ TR 接收机
天线

4

4
分支线型收发开关原理图
4.3.2雷达接收机的高频部分
天线 2 TR 1和TR 2 假负载 3 接收机 保护器
发射机
1 3 dB 裂缝桥 天线 2 (a) TR 1和TR 2
4.2雷达发射机
5.信号的稳定度或频谱纯度
稳定度定义:指信号的各项参数(eg. 振幅、频率、相位、脉冲宽 度及脉冲重复频率等)是否随时间不应有的变化。 不稳定性的分类 规律性的不稳定---由电源滤波不良、机械振动引起 随机性的不稳定---由发射管噪声和调制脉冲的随机起伏引起 不稳定性的衡量 时间域:信号某项参数的方差 频域:频谱纯度(指雷达信号在应有的信号频谱之外的寄生输出)

中频放大部分 检波器和视频放大器
主要指标 灵敏度:表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 接收机的工作频带宽度:表示接收机的瞬时工作频率范围 动态范围:表示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所容许的输入信号强度变化的范围 中频的选择和滤波特性 工作稳定性和频率稳定度

抗干扰能力 微电子化和模块化结构

• 离散的---规律性不稳定:该离散分量的单边带功率与信号功率之比 • 分布的---随机性不稳定:偏离载频若干赫的傅里叶频率上每单位频带 的单边功率与信号功率之比
4.2雷达发射机
0
/(dB/Hz)
相 对 振 幅
1 Tr
sin f f
£20 £40 £60 分布型寄生输出 £80 £100 0 1 2 fm / kHz源自文库3 4
线性度好、成本低,且
4.3雷达接收机
任务 通过适当的滤波将天线上接收到的微弱高频信号从伴随的噪声 和干扰中选择出来,并经过放大和检波后,送至显示器、信号 处理器或由计算机控制的雷达终端设备中。
分类 超外差式 超再生式 晶体视放式 调频高频(TPF)式
4.3.1超外差式雷达接收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