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教案第七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品德的形成和培养

教学目标:1、理解品德与道德的含义

2、理解品德心理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

3、掌握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心理技术

教学重点: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发展、品德培养的心理技术

教学难点:品德发展理论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

教学时数:6

(一课时)

引言:

宋代司马光:“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多才少者为君子,德少才多者为小人,德才均无者为愚人”——德的重要性

民间:三岁见大,七岁见老

学校教育: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美育不好出赝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新时期以德治国方略的体现。

品德是个性中重要部分(另一部分是自我),自我关系着人的“与众不同”,“独立自主”,品德关系着人的“与众合拍”,成为合格、受欢迎的公民。

论品德要搞清楚:

1、品德是什么?它与道德有着怎样的关系?

2、品德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3、品德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品德?

第一节品德及其心理结构

一、道德与品德含义

(一)道德:人们在平常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常提及“道德”或“不道德”,其中既包含

了道德范畴,也包含了品德范畴。即用某种道德标准来衡量其品德或行为。

故道德是一种“准则”“标准”“原则”“尺度”

1、道德: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中包含了人与

人之间、

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道德的特点:

(1)规范性:即是一种规定、规矩、有约束力。

(2)社会性: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或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3)阶级性:不同集团、民族、阶级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4)历史和时代性: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巧为”

(二)品德(德):即道德品质或品行

1、品德: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行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与性格

和态度不同

性格:是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态度:是对事物表现出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2、品德特点:

(1)以道德意识为指导。正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幼儿的行为很少能

从品德的角度评价。如乱拉屎。

(2)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外在表现

(3)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三)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区别

(1)概念

(2)反映内容:道德反映社会广大成员的共同要求;品德反映个体

要求。

(3)范畴:道德属于社会现象,品德属于个体现象。

(4)表现形式和作用途径

道德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自发调节行为

品德以“理想”“信念”“习惯行为”等方式体现行为

2、联系

(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反映

(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

(3)品德课影响社会道德风气

(二课时)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16字方针:包含了品德的心理成分及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品德的基本成分

1、道德认知(知道)

(1)含义:是人们对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即:人们

对道德准则是什么?为什么?的认识,即:在头脑中有某

种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如真、善、美;假、恶、丑。“无

知便无畏,无畏便无所不为”

(2)作用: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情)

(1)含义:是依据道德准则评价自身或他人言行时产生的情感

体验。如内疚、惭愧、快乐等。

(2)作用:动力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3、道德意志(意)

(1)含义:是按照准则进行抉择、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心理

过程。

(2)作用:支配、调节、保障作用

4、道德行为及习惯(行)

(1)含义:是依据道德准则表现出的某种行为或行为方式。

(2)作用:标志、结果、关键。只有行为的长期化、稳定性、

习惯化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的特点及关系

(一)统一性:知、情、意、行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和谐共生。知是基础,情是动力,意是保障,行是关键。

(二)矛盾性:对立斗争。如:“理达情不通”,“通情不达理”,“知

(言)行不一致”“明理志不坚”“蛮横不讲理”

(三)发展性:品德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发展的,因此品德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但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具有可变行。

(三课时)

第二节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一、品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规则和惩罚来说明)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不懂规则的意思,如在游戏中任意改变规则或不顾规则宣布自

己胜利。表现出我行我素,目中无纪,不懂惩罚,不讲道理。

2、权威阶段(6——8岁)(他律阶段)

听从权威心理学上叫“他律”,听从自己叫“自律”

开始意识到或明白做事要讲规则,但规则的权利在权威人物手

中。讲规则就是服从和遵从成人的要求或命令。有规则就会有

奖惩。

3、可逆(互惠)阶段(9——10岁)(自律阶段)

突出的特点是守恒和可逆

懂得规则的意义,规则不是一种单一的权威,规则是一种保证,

活动中大家要共同遵守的东西,是一种公平公正体现。规则看

依据大家的愿望加以修订,惩罚不以人定而以规则定。

4、公正阶段(11——12岁)

规则不仅意味着公平(即平等),还意味着公道(即关心、尊

重、同情,它比公平更高尚)。由此,惩罚也要公平公道。如:

故事:母亲带三个孩子到公园散步,每人发了一块饼干,走到

桥上,最小的孩子不慎将饼干掉到了河里,问不同年龄的孩子:

母亲应该怎么对待呢?

2——5岁:不管,该倒霉。

6——8岁:批评、挨打,不准再享受其它待遇。

9——10岁:再给一块,每人都有一块(公平)

11——12岁:再给一块,因为他最小,应该更受到关心照顾。

所以,应考虑不同年龄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参见

P160-162)

(二)柯尔伯格理论

1、关于“道德两难”情境故事描述(教材)

2、三水平六阶段(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