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及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暴露及防护
标准预防
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 预防措施。 原则: 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 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 感染性因子
标准预防
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 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 患者;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 飞沫隔离措施。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 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报告感染科 相应处理
职业暴露
伤口旁端挤压 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碘伏消毒 黏膜反复冲洗
暴露后治疗
HBV 24小时内, 不超过7天
HIV 尽早开始 4小时以内
即使暴露超过 24小时 也应治疗
HBV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HBV:仅接种1/10000ml感染的血浆就能 造成感染。 HBsAg阳性针头刺伤,感染风险30%,发 展成急性乙型肝炎的风险性为5%; 暴露源为HBeAg阳性,危险性分别为60% 和30%
清洗、运输和保障生物标本的处理与运送安全; 使用密闭、安全箱,用后消毒、无害化处理等。 配备相应的医疗卫生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
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器伤
不能 戴一层可减少50%以上的接触血量 戴二层会减低70%的接触血量
如何杜绝职业感染HBV、HCV、HIV
重在预防 预防HBV感染——接种乙肝疫苗 尚未生产出HCV、HIV疫苗 执行安全技术 正确处理锐器盒和处理锐器 屏障技术 适时穿隔离衣等
HIV职业暴露级别
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 粘染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大且暴露 时间较长; 刺伤或者割伤皮肤,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HIV职业暴露级别
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 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深部伤口或者有明显 可见的血液
预防性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程序 强化用药程序 连续使用28天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类型
轻度: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低,感染者 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 重度: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高,感染者 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 滋病病毒阳性者
标准预防
包括: 手卫生 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安全注射 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相关法规依据
卫医发【2004】108号《医务人员艾滋病 病毒职业暴露 --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职业病防治法》 卫通〔2009〕4号:GBZ/T 213-2008 《血 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2007年6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5 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
职业暴露
概念: 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 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患者的 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 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 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下,以及吸入具有感染 性的气溶胶或者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 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我院近年来的职业暴露
2011年至2012年9月份,不完全统计被 感染 患者污染过的锐器所伤害的医护人员 近50人 其中:医生2人 护士 (包括实习生)40多人
暴露方式和暴露源
暴露方式:针刺伤 44人 刀片、剪刀伤2人; 暴露源:35人暴露源为乙肝病人; 1人暴露源为丙肝病人; 4人暴露源为梅毒; 其余暴露源不明
暴露后的预防性用药
暴露源:为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病人 ,根据医务人员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处 理: 1、医务人员HBsAb或Anti-HBs阳性 ,不需处理; 2、本底检查乙肝标志物阴性,未注射 乙肝疫苗,在24小时内注射 HBIG200u/ml,1周后HBV疫苗注射;
暴露后的预防性用药
3、本底检查乙肝标志物阴性,已完成疫苗 注射,但未产生抗体,24小时内注射 HBIG400u/ml,并补一剂疫苗; 4、本底检查乙肝标志物阴性,正在疫苗注 射,但未产生抗体, 24小时内注射 HBIG400u/ml,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 5、暴露源情况不明,按乙肝阳性的情况处 理。
什么是职业防护
指在医疗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医护 人员免受职业损伤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 低到最低程度。
医疗锐器伤的危害
身体危害 心理危害 经济危害 社会危害
经皮肤刺伤传播的病原体
医学文献中证实至少30多种 包括如下内容: 细菌: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金萄菌等 病毒:如HBV、HCV、HIV等 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申克孢子丝菌等 原虫:如恶性疟原虫等 肿瘤:
追踪、随访
6个月 1年 再次检查乙肝标志物
HIV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针刺伤或割伤危险性平均0.3% 眼、鼻、口危险性平均为0.1% 破损皮肤危险估计<0.1% 完整皮肤上的少量血液没有任何危险
HIV职业暴露级别
一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 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
暴露后的处置
大百度文库分按程序进行了处置
本底抽血均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24小时内进行了预防接种,预防接种费用 按照程序进行了报销 正在进行随访和咨询。
我院职业暴露的特点
1、护理人员占绝大多数 2、年龄小比年龄大的多 3、工龄短的比工龄长的多 4、针刺伤占绝大多数 5、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造成 6、用后的锐器没有按规定放置造成
HIV 、 HBV、HCV与病死率有明显关联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1、不要双手回套使用后的针头 2、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 3、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 4、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的针头 5、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 6、发生锐器及时报告 7、参加预防锐器的培训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标准预防
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 预防措施。 原则: 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 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视为可能含有 感染性因子
标准预防
特点: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 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 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 患者;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空气、 飞沫隔离措施。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 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报告感染科 相应处理
职业暴露
伤口旁端挤压 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碘伏消毒 黏膜反复冲洗
暴露后治疗
HBV 24小时内, 不超过7天
HIV 尽早开始 4小时以内
即使暴露超过 24小时 也应治疗
HBV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HBV:仅接种1/10000ml感染的血浆就能 造成感染。 HBsAg阳性针头刺伤,感染风险30%,发 展成急性乙型肝炎的风险性为5%; 暴露源为HBeAg阳性,危险性分别为60% 和30%
清洗、运输和保障生物标本的处理与运送安全; 使用密闭、安全箱,用后消毒、无害化处理等。 配备相应的医疗卫生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
戴手套是否能预防医疗锐器伤
不能 戴一层可减少50%以上的接触血量 戴二层会减低70%的接触血量
如何杜绝职业感染HBV、HCV、HIV
重在预防 预防HBV感染——接种乙肝疫苗 尚未生产出HCV、HIV疫苗 执行安全技术 正确处理锐器盒和处理锐器 屏障技术 适时穿隔离衣等
HIV职业暴露级别
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 粘染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大且暴露 时间较长; 刺伤或者割伤皮肤,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HIV职业暴露级别
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 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深部伤口或者有明显 可见的血液
预防性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程序 强化用药程序 连续使用28天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类型
轻度: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低,感染者 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 重度:艾滋病病毒阳性,滴度高,感染者 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 滋病病毒阳性者
标准预防
包括: 手卫生 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安全注射 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相关法规依据
卫医发【2004】108号《医务人员艾滋病 病毒职业暴露 --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 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职业病防治法》 卫通〔2009〕4号:GBZ/T 213-2008 《血 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2007年6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5 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
职业暴露
概念: 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 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患者的 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 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 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下,以及吸入具有感染 性的气溶胶或者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 某种传染源的情况。
我院近年来的职业暴露
2011年至2012年9月份,不完全统计被 感染 患者污染过的锐器所伤害的医护人员 近50人 其中:医生2人 护士 (包括实习生)40多人
暴露方式和暴露源
暴露方式:针刺伤 44人 刀片、剪刀伤2人; 暴露源:35人暴露源为乙肝病人; 1人暴露源为丙肝病人; 4人暴露源为梅毒; 其余暴露源不明
暴露后的预防性用药
暴露源:为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病人 ,根据医务人员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处 理: 1、医务人员HBsAb或Anti-HBs阳性 ,不需处理; 2、本底检查乙肝标志物阴性,未注射 乙肝疫苗,在24小时内注射 HBIG200u/ml,1周后HBV疫苗注射;
暴露后的预防性用药
3、本底检查乙肝标志物阴性,已完成疫苗 注射,但未产生抗体,24小时内注射 HBIG400u/ml,并补一剂疫苗; 4、本底检查乙肝标志物阴性,正在疫苗注 射,但未产生抗体, 24小时内注射 HBIG400u/ml,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 5、暴露源情况不明,按乙肝阳性的情况处 理。
什么是职业防护
指在医疗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医护 人员免受职业损伤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 低到最低程度。
医疗锐器伤的危害
身体危害 心理危害 经济危害 社会危害
经皮肤刺伤传播的病原体
医学文献中证实至少30多种 包括如下内容: 细菌: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金萄菌等 病毒:如HBV、HCV、HIV等 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申克孢子丝菌等 原虫:如恶性疟原虫等 肿瘤:
追踪、随访
6个月 1年 再次检查乙肝标志物
HIV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针刺伤或割伤危险性平均0.3% 眼、鼻、口危险性平均为0.1% 破损皮肤危险估计<0.1% 完整皮肤上的少量血液没有任何危险
HIV职业暴露级别
一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 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
暴露后的处置
大百度文库分按程序进行了处置
本底抽血均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24小时内进行了预防接种,预防接种费用 按照程序进行了报销 正在进行随访和咨询。
我院职业暴露的特点
1、护理人员占绝大多数 2、年龄小比年龄大的多 3、工龄短的比工龄长的多 4、针刺伤占绝大多数 5、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造成 6、用后的锐器没有按规定放置造成
HIV 、 HBV、HCV与病死率有明显关联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1、不要双手回套使用后的针头 2、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针头 3、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 4、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的针头 5、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 6、发生锐器及时报告 7、参加预防锐器的培训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