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幼儿个案研究报告(精选10篇)
![幼儿个案研究报告(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b8a2a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0.png)
幼儿个案研究报告(精选10篇)幼儿个案研究报告(精选10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个案研究报告(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个案研究报告篇1一、问题的发现:杨明珑小朋友是开学初从小一班转读过来的,原因是对上幼儿园极度的不适应,并且严重的干扰到正常的教学工作。
家长要求转到我班,因为我班有另一名幼儿陈奕铭与他是邻居,希望能缓解他的情绪。
但在我班活动中,杨明珑小朋友并不理睬陈奕铭对他的友好表示,而是自顾自的嚎啕大哭,这种情形从每天入园开始一直要持续到放学为止,不仅干扰了别人的正常活动,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杨明珑多次出现由于哭泣而出现呕吐现象。
二、原因分析:(1)自身因素。
从性格上看,杨明珑属于较为内向、固执的幼儿,对于陌生的环境带有较大的恐惧心理,难以信任别人。
从他不愿让教师接触身体、教师安抚他时眼神流露出恐惧等可以看出。
(2)家庭因素。
据了解,明珑从小由保姆带大,很少外出。
在暑假期间,家长为了让他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特地把他寄放在托儿所两个月,但他在托儿所也是无法适应,整整哭了两个月,反而造成了他对集体生活更大的排斥心理。
(3)班级环境因素。
由于条件限制,班级幼儿人数超额,教师、保育员的精力有限,无法更周到的照顾到每一名幼儿,也是原因之一。
三、教育策略:(1)请家长配合。
首先请家长不要太过忧虑,幼儿由于个性、气质、环境的不同,交往的水平也各不相同。
明珑的表现较为突出,但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会理解孩子的各种行为,并会尽快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其次,要求家长坚持天天让幼儿上幼儿园,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造成幼儿的侥幸心理:哭闹就可以逃避上幼儿园。
再次,请家长多带幼儿接触外界环境,与同龄人有更多的交往,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最后,请家长在孩子冷静的情况下用平常的口吻聊聊幼儿园的优点,让幼儿对幼儿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慢慢的接受幼儿园。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的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的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dc264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7.png)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的个案研究报告英文回答:Case Study: Counseling for Child Development Issues.Background:A 7-year-old male child was referred to counseling for behavioral and academic concerns. The child, Thomas, had been exhibiting aggressive behavior towards his peers, had difficulty paying attention in school, and was falling behind academically. His parents reported that they had tried various parenting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but they had not been successful.Assessment: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omas' developmental history, family dynamics, and current functioning. The assessment includedobservations, interviews with Thomas and his parents, and a review of his academic records.Diagnosis:Based on the assessment findings, Thomas was diagnosed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DHD is a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that can affect a child's attention, behavior, and social skills.Treatment Plan:The treatment plan developed for Thomas included a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counseling, parent training, and school accommodations.Individual Counseling:Individual counseling sessions focused on helping Thomas develop coping mechanisms for his ADHD symptoms.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 was used to help Thomas identify and challenge negativ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Healso learned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his attention andself-regulation skills.Parent Training:Parent training sessions provided education on ADHD and parenting strategies that could support Thoma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arents learned how to set clear expectations, provide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d manage challenging behaviors effectively.School Accommodations:School accommodations were implemented in Thomas' classroom to support his academic progress. These accommodations included a preferential seating arrangement, extended time on assignments, and access to fidget toys to help him stay focused during transitions.Outcomes:After several months of counseling, Thomas showed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his behavior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His aggressive behaviors decreased, he was able to pay attention better in school, and his grades improved. His parents reported that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omas had also grown stronger.Conclusion:This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interven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issues. By addressing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omas' difficulties, counseling was able to help him improve his functioning in all areas of his life.中文回答:案例研究,儿童发展问题辅导。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c7ae5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9.png)
文章标题: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引言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可能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如焦虑、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儿童问题辅导和矫治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本文中,我将以一个个案研究的形式,深入探讨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过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个案背景小明,一个12岁的男孩,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
经过和他的家长交流,了解到小明在家庭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等。
小明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困扰,还涉及到家庭和情绪的影响。
评估过程我们对小明进行了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他的确存在较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我们与小明进行了心理沟通,了解到他对父母的关系问题感到困扰,缺乏对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情绪上也存在较大的波动。
综合来看,小明需要综合的问题辅导和矫治措施。
治疗过程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
我们向他的父母提供了家庭关系辅导,帮助他们化解矛盾,为小明营造一个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
我们引导小明进行情绪管理和认知行为治疗,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
我们还给小明提供了学习辅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学习成绩也出现了提升。
他的情绪波动减少,对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也有所增强。
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切地认识到儿童问题辅导和矫治的重要性。
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儿童本身的问题,还需要结合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干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儿童摆脱困境,健康成长。
总结回顾通过这个个案研究,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过程。
首先是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然后是具体的治疗过程,最后是治疗效果的评估。
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
![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0ad9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4.png)
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通用12篇)小学生个案研究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本学校九(1)班是九年级依据分层教学思想编班的一个学业成绩最弱的班级。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不管是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还是学业成绩都有高低之分。
所以一个班级中出现行为习惯、学业成绩都偏差的学生是极有可能的。
为了能使这些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各方面能取得进步,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真正融入班集体中。
因此开展了此次学生个案调查报告,着重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
以下是我对一名学生的具体研究。
二、调查内容(一)个案身份(二)、主要问题概述张三德虽不是很笨,但学习成绩却在班级中下游。
他从县城一所中学到本校来后英语和数学两门功课均不能考合格。
平时上课时也能专心听讲,也不做小动作。
作业不动脑筋,正确率极低,字迹模糊,有时干脆不完成。
很热爱体育活动,经常作业还没完成就去打球了。
课间常与同学不打闹。
对于老师的教育当时会承认错误,事后马上置之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三)、个案生活背景材料:1、家庭背景:一家四口,父母还有一个姐姐,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在上海打工作,姐姐,在外打工。
父亲平时很少管他的学习。
2、个案生活:儿童时期在奶奶家生活,一贯懒惰,在原来的学校有严重打架事件经历,父母认为小孩这样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很少理会。
3、父母管教情形:母亲采取规劝方式,百般迁就,舍不得大声呼喝,由于没有上过学,不能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
父亲忙于务农,很少过问其情况,得知儿子学习成绩差,不好好给儿子找找原因,采取粗暴方式,最后认为是性格的因素。
4、社会关系:常与班内、校内的一些学习不认真、纪律差的同学为伍。
5、社交生活:与老师相处的情形:在英特老师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只要他犯错了,即与他谈话、做其思想工作,可他当时会承认错误,事后马上会对老师的教育置之不顾,有时也不愿意告诉老师实话。
与同学相处情况:课间、课后常与同学关系比较亲和。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e095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b.png)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个案研究报告一、个案背景本研究关注的儿童为小明(化名),一名8岁的男孩,就读于小学三年级。
小明在学习、社交和行为方面存在一系列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在他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造成了显著的困扰。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明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辅导策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
二、问题描述1. 学习困难:小明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龄儿童,阅读、写作和数学能力均较弱。
他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严重,经常在课堂上分心。
2. 社交障碍:小明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羞涩和退缩,难以融入集体。
他缺乏自信,害怕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行为问题:小明在家中和学校表现出明显的叛逆行为,如不听从指令、顶撞长辈、破坏物品等。
这些行为影响了他的家庭关系和学校氛围。
三、辅导策略与实施1. 学习辅导:针对小明的学习困难,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包括定期的学习指导、注意力训练和课外阅读。
同时,我们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沟通,关注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辅导策略。
2. 社交技能训练:为了提升小明的社交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集体活动,鼓励他参与其中。
此外,我们还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方式,帮助小明学习如何与同伴沟通、分享和合作。
3. 行为干预:针对小明的行为问题,我们采用了正面管教的方法,强调奖励和鼓励他的积极行为。
同时,我们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指导,共同制定了一套行为管理方案,以改善他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行为表现。
四、辅导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小明在学习、社交和行为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他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主动性,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叛逆行为减少,与长辈的关系得到改善。
这些变化表明我们的辅导策略是有效的。
五、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对小明的个案研究,展示了针对儿童发展问题的有效辅导策略。
然而,每个儿童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并根据儿童的进步和反馈不断调整辅导计划。
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d032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e.png)
儿童个案研究报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一、案例背景该案例的主角是一个7岁的男孩,我们用化名小明来称呼他。
小明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家庭中独生子,父母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小明的父母都是白领工作者,工作较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出色,是班上的学霸,但是在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上存在一些问题。
二、问题描述1. 学业压力过大:小明的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很高,希望他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明每天放学后要回家做大量的作业,压力很大。
2. 社交能力不足:由于平时父母的忙碌,小明很少有时间与同龄人进行交流。
在班级中,小明虽然成绩优异,但与同学的关系较为疏远,缺乏朋友。
3. 睡眠问题:由于学业压力过大以及晚上玩手机的时间过长,小明的睡眠时间不足,经常出现疲倦的情况。
三、个案研究目标通过对小明的研究,旨在了解他的学习压力、社交问题以及睡眠问题对他的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个案研究方法1. 采访法:与小明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对学习压力、社交问题和睡眠问题的感受和看法。
2. 观察法:观察小明在学校的表现、与同学的交流以及家庭环境,了解他的行为和环境对他的影响。
3. 问卷调查:通过向小明的父母和老师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小明的评价和观察。
五、个案分析与结论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业压力对小明的影响:小明每天大量的作业使得他忽略了休息和娱乐的时间,精神压力大,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2. 社交问题对小明的影响:由于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机会,小明在社交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他与同学的关系较为疏远,缺乏朋友。
3. 睡眠问题对小明的影响:晚上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导致小明的睡眠时间不足,影响了他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状态。
六、个案建议1. 学业压力方面:父母应适当减轻对小明的学习压力,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安排和时间管理。
2. 社交问题方面:父母应鼓励小明参加一些课外的社交活动,如兴趣班、运动队等,增加他与同龄人的交流机会。
困境儿童个案评估报告
![困境儿童个案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b1036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4.png)
困境儿童个案评估报告一、关于困境儿童个案评估报告困境儿童,这是一个让人心疼的群体。
就像在角落里独自生长的小花朵,少了很多阳光雨露的呵护。
咱先说说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吧。
这个孩子的家庭真的很不乐观,父母呢,因为各种原因,长期不在身边。
也许是为了生计去了远方打工,可孩子就这么被留在了家里。
家里也没有其他亲人能够很好地照顾他,孩子就像一只孤单的小鸟,没有温暖的巢穴可以依靠。
再讲讲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在学校里呀,这孩子明显没有其他孩子那么活泼开朗。
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太主动和同学们交流。
学习上呢,也有些吃力,可能是家庭的情况影响了他的学习状态。
老师提问的时候,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回答,声音小小的,好像生怕答错了会被批评一样。
其实他是很渴望学习知识的,那小眼睛里偶尔也会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光芒,可是缺乏引导和支持呀。
还有孩子的心理状态。
这孩子内心其实很脆弱,可能经历了太多的孤独和无助。
有时候别的孩子无意的一句话,都能让他觉得很受伤。
他特别缺乏安全感,就像一颗在风雨中飘摇的小树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吹倒。
在生活习惯方面,这孩子也有些问题。
因为没有大人好好地照顾和教导,他的卫生习惯不是很好。
衣服有时候脏兮兮的,头发也乱乱的。
吃饭也不规律,有时候饿了就随便找点东西吃,也不管健不健康。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这个孩子呢?我觉得首先得从家庭入手。
如果有可能的话,要想办法让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亲人回来照顾他,或者给他找一个可靠的监护人。
在学校呢,老师要多给予他关注和鼓励,多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让他慢慢建立起自信心。
在社区,也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定期去看望他,给他带一些生活用品,陪他聊聊天,让他感受到温暖。
我们不能让这个小小的生命就这么在困境中挣扎。
他就像一颗有着无限潜力的种子,只要我们给予他足够的爱和关怀,他一定能够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我们要用心去浇灌这颗小种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爱的,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举例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3591be0975f46527d3e1f6.png)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个案研究报告对一个交往能力薄弱的幼儿的个案研究一、案例描述宇宇今年3岁,他的爸爸是一名现役军人,妈妈是一名普通职工。
宇宇平时不喜欢与人交往,任凭老师怎么引导,他都不愿意参加活动,只是用畏惧的眼光盯着老师看。
从宇宇的行为表现上看,他属于典型的社交退缩型幼儿。
社交退缩是指儿童不能主动与同伴交往,沉默寡言,不愿进入陌生的环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害怕、孤独、胆怯等行为特点。
以下几则片段真实记录了宇宇在园的情况: 片段一:早上来园开学已有两个星期了,这周刚好轮到我上早班。
那天,我早早来到班级等待孩子们来园,大约15分钟后,我陆续见到了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蛋,孩子们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让我心花怒放。
又过了5分钟,宇宇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低着头走进了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一副极不开心的样子,不管妈妈怎么劝说,他就是不肯向老师问早。
片段二: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像往常一样,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教室里的玩具玩。
其他孩子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只有宇宇不哭不闹地在座位上摆弄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玩具。
游戏时宇宇总是自顾自地玩,只要有人邀请他,他就害怕地躲让。
片段三:放学回家一天下午,到了放学时间,我把宇宇送到了晚晚班教室,让宇宇等待爷爷来接他放学。
在我转身离开时,他忙拽住我的衣角不放,并用无助的眼神看着我,嘴角不停抽动。
我询问后才得知,原来宇宇是不想和一些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留在晚晚班,更不愿与其他班的孩子一起玩。
于是我就留下来陪在他身边,直到宇宇爷爷来接他为止。
二、原因分析宇宇性格内向,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也不善于与同伴交往,这种性格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我向其家人了解到,宇宇生活环境单一,父母亲工作繁忙,亲子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时间一长,宇宇变得沉默寡言。
宇宇自幼缺少同龄的玩伴,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这更加重了他与人交往时的紧张感。
此外,宇宇入园后大多由爷爷接送,爷爷接送时只关心孙子的健康问题,其他事情一概不问,导致宇宇的社交退缩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干预。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909a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b.png)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个案研究报告引言:本报告将重点关注一名名为小明的儿童,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专业的辅导与矫治来帮助他克服困难,促使其全面而健康地发展。
个案概况:小明,男,8岁,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
由于家庭环境较为复杂,缺少亲子陪伴,小明在情感、行为和学业方面表现出一些问题。
学校老师和家庭成员都对他的发展表示担忧,因此决定进行专业辅导。
问题分析:情感问题:小明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抵触情绪。
他对于家庭的依赖较大,缺乏独立性,对新环境和陌生人产生极大的抗拒心理。
行为问题:在学校,小明经常表现出过于活跃的行为,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专心学习。
同时,他还表现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与同学发生过多次冲突。
学业问题:小明的学业成绩明显低于同龄人水平。
他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逃避完成作业,导致学习压力加大。
辅导方案:情感辅导:通过心理专业人员的引导,帮助小明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增强他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行为管理:采用正面激励和奖励机制,引导小明调整过于活跃的行为,培养他的耐心和专注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解决问题的技巧。
学业支持: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结合小明的兴趣爱好,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同时,建立家庭作业的规律,鼓励他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成绩。
实施与效果评估:情感辅导:在三个月的情感辅导中,小明逐渐学会了更积极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同龄人的关系逐渐融洽,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明显提升。
行为管理:通过正面激励,小明的过于活跃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他更加愿意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与同学之间的冲突减少。
学业支持:在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帮助下,小明的学业成绩逐渐上升。
他开始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结:通过对小明的综合辅导,他在情感、行为和学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需要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的辅导,让小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校环境,实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与矫治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与矫治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5c4f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c.png)
儿童发展问题辅导与矫治个案研究报告引言:儿童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一些情况下,儿童可能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需要及时的辅导与矫治。
本研究报告以一名名为小明的儿童为例,深入探讨他所面临的发展问题、辅导过程以及最终的矫治效果。
一、个案背景:小明,8岁,家庭为单亲家庭,母亲因工作繁忙,长时间无法陪伴,父亲已离异。
小明在学校表现出学习成绩下滑、行为异常等问题,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二、发展问题分析:学业问题:小明的学习成绩下滑,表现出对学习的不积极态度,课堂上容易分神,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社交问题:小明在班级中较为孤立,难以与同学建立深厚友谊,常常选择独自玩耍,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情绪问题: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时而兴奋,时而沮丧,老师反映他的情绪波动对班级氛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辅导与干预过程:家庭辅导:首先,与小明的母亲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家庭背景及现状。
通过家访,建立了师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明确了小明在家庭中的角色和情感需求。
个体心理辅导:针对小明学业和情绪问题,引导他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表达内心感受,同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管理能力。
社交技能培训:通过课外活动,组织小组游戏,培养小明的团队协作精神。
定期组织班级集体活动,营造轻松的社交氛围,提高小明与同学之间的互动。
四、矫治效果评估:学业进步:经过辅导,小明学业有了显著的进步,课堂专注力提高,作业完成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社交改善:小明逐渐融入班级集体,与同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增加,社交技能有了明显改善。
情绪稳定:小明的情绪波动得到有效控制,他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到了应对压力的方法,使情绪更趋于稳定。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个案的辅导与矫治,小明的学业、社交和情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家庭、学校和心理辅导师的合作共同促成了小明的全面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小明的发展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辅导,确保他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展开更为健康、积极的人生旅程。
儿童行为干预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行为干预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476e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c.png)
儿童行为干预个案研究报告引言行为问题是儿童发展中常见的挑战,这些问题可能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情绪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及早干预并采取适当的行为管理策略对儿童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个案研究报告旨在介绍一个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案例,分析干预过程和结果,以便为从事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个案描述该个案研究的学生名为小明,8岁,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小明的老师和家长反馈,他在课堂上经常打断他人发言,无法专注听讲。
他也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表现出挑衅、攻击性的行为,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此外,小明还经常违背家规,无视父母的规定和期望。
这些行为问题对小明的学习和社交经验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干预目标本个案研究的干预目标包括:1.帮助小明学会控制冲动和等待他人发言的能力,以提高他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和学习成绩。
2.帮助小明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包括合作、与人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帮助小明理解和遵守家规,学会对父母的期望作出积极的反应。
干预方法本个案研究的干预方法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和积极行为支持(PBS)的原则。
1.认知行为疗法(CBT):为了帮助小明控制冲动和等待他人发言的能力,我们使用了CBT的技巧,如认知重构和情绪调节。
我们教给小明一些技巧,如深呼吸,倾听身体信号以及自我对话,以便他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2.积极行为支持(PBS):为了帮助小明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和理解家规,我们采用了PBS的方法。
我们设立了明确的行为目标,如与同学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并为小明提供适当的正向激励,如奖励。
同时,我们也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的方式,帮助小明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冲突。
干预结果在干预的过程中,小明逐渐学会了控制冲动和等待他人发言。
他的课堂表现得到了改善,他能更好地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并与同学进行友好合作。
此外,小明的挑衅和攻击行为也减少了,他开始主动寻求与同学和解,并展示出解决冲突的技巧。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幼儿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幼儿](https://img.taocdn.com/s3/m/2cface1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a.png)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幼儿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萌,女,3岁,是我们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这小丫头长得像个洋娃娃,眼睛又大又圆,脸蛋圆嘟嘟的,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特别招人喜欢。
二、问题表现。
# (一)入园焦虑严重。
刚入园的时候啊,小萌就像个小考拉一样,紧紧抱住妈妈的腿,怎么哄都不撒手。
那哭声简直能把屋顶掀翻,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妈妈不走,妈妈不走!”妈妈好不容易狠下心走了,她就坐在小椅子上,可怜巴巴地望着门口,时不时抽搭两下,一整天都没什么精神。
# (二)社交互动困难。
在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小萌总是自己在角落里玩。
别的小朋友过来找她一起搭积木,她就像个小刺猬一样,把积木往自己身边一揽,然后把头扭到一边,一声不吭。
要是有小朋友不小心碰到她了,她就会“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 (三)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小萌说话比其他小朋友要晚一些,而且说得也不太清楚。
有时候她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急得小脸通红,就是说不明白。
比如说她想喝水,就只会指着水杯“嗯嗯”地叫,要是老师没理解她的意思,她就会很沮丧。
三、原因分析。
# (一)家庭环境因素。
小萌是家里的小公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特别宠她。
在家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大人围着她转,什么事情都帮她做好了,她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所以在社交方面就比较欠缺。
而且家人跟她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会顺着她的含糊表达就理解她的意思了,没有刻意去纠正她的发音,这就导致她的语言发展有点滞后。
# (二)入园适应问题。
对于小萌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她离开了熟悉的家人,心里特别没有安全感。
再加上幼儿园里有很多的规则和约束,和家里自由自在的氛围不一样,这让她一时难以适应,所以才会有那么严重的入园焦虑。
四、辅导策略。
# (一)建立信任关系。
老师特别关注小萌,就像她的守护小天使一样。
在她入园的时候,老师会蹲下来抱抱她,轻声安慰她:“小萌乖,妈妈下午就来接你啦,老师会陪着你的哦。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docx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501448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00.png)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探讨报告案例介绍某男孩,独生子.6周岁,特别好动,上课时根本不留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四周的小学友说话,只有在老师斥资时才精稍故故一下,很快又会再犯.依据老师的回忆,之前有其他高校心理系同学到班上做团体心理辅导,在辅导中,这个男孩衣现得比较而遒,常常能其他其他同学抢玩具,难以办调他跟别的其他同学合作,玩建构妫戏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很仔细的用积木塑料构建房子.桥等各种建筑,他跑到另一个小球友那央面前.看了一下,快速地从他们搭好的房子中拿走两块拱形的枳木,这时.另一个小挚友喊了起来:“快放下,是我们的,“可他没理睬,就往自己的桌子走去。
这时,另一个小装友一把抓住他的衣服,他一转身麻起伏木就向另•个小挚友的头上砸去,嘴里还喊芾;“打死你!”这时别桌的小挚友纷纷退开,似乎知道他要打人的样子.像这样的问遨他发生过很多次.一些小挚友因为他常常打人,不喜爱病他玩.依据老师的反映.这个男孩在平常表现还好,但是一旦遇到有竞争的嬉戏或者没法平均安排的东西时,就会去现得很有颇略性,以打、踢、推、咬等方式攻击其他其他同学来占得优势或者抢夺玩具.我和这名男孩接触的时候,他表现得比较兴奋•情愿京东西和我共享,也缠著我和他一起玩,但是还是表现了比较强的好动性和限制性,要求我依掘他的方式玩,一旦我没达到他的要求或者和他看法向左的时候,就会出言顶振达至言语威逼,让我比较惊异,在家庭访谈中得知,这名男孩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半个月回家一次,所以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他妈妈身上,男孩的妈妈说.因为是年纪很大了才得到这个孩子,所以在孩子四岁前对其相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后满意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特别播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意时就发髀气摔东西,后来男孩的妈妈听说别人的小孩小时候呗这么娇惯,后来在外面偷钱被人抓住打残废了,心里很惊慌,怕自己的小孩以埼也会变坏..;是管教变得特别严历,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还是会尽量满意,但是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就会束之高阁,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会加以严厉费骂甚至体罚,后来孩子就变得很期勋爸爸回家,爸爸回家的时候就会很粘着爸爸,爸爸不管出门到哪里都要跟希,假如看到父亲对其他小孩略做好一点就会特别不满,一旦要和爸爸分别就大哭大闱.他妈妈说,又要工作又要顾家还要管着小孩,身心乏限精疲力尽•但是小孩现在和她不亲1.让她行种受挫感.案例分析第一,缺少父亲的干腌找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以上案例中的这个男孩由于不能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虽然妈妈特别爱核子,但这种姿终归代存不了父亲的爱.探讨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亲密的关系.假如孩子处于不志向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可动方式,并认同仿照父母的行为.,由于长期远离父亲,缺乏父亲的管教•养成了孩F新纵的性格,又由于母亲管教前后的巨大反差•使孩子的心见变舜特殊枇惑和脆的,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其次,家庭教化方式的偏羌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承要因洪。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79cd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c.png)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一、引言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是指针对儿童在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时,进行专业的辅导或矫治,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儿童问题的辅导和矫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个案研究,探讨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关键问题,并分享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个案概况小明,13岁,初中学生。
自小面临父母离异的问题,父母双方长期争吵,导致小明情绪不稳定,行为不端,学习成绩下降。
经初步评估,小明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并表现出逃避问题、自闭、情绪躁动等问题行为。
学校老师和家长纷纷表示担忧,并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辅导或矫治帮助小明解决问题。
三、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影响儿童问题的辅导或矫治往往需要从家庭环境入手。
小明父母离异、家庭矛盾等因素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需要通过家庭治疗或家庭辅导来改善小明的家庭环境。
2. 心理健康问题小明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这是其行为问题的根源。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的方式,帮助小明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 行为问题矫治小明逃避问题、自闭、情绪躁动等问题行为需要及时的行为矫治。
通过行为矫治师的指导,小明可以逐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
四、问题解决1. 家庭治疗针对小明家庭的离异问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治疗师针对父母进行家庭治疗,帮助他们解决矛盾、改善相互关系,为小明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2. 心理咨询与治疗小明可以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通过专业的心理师的帮助,了解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有效应对压力和情绪,增强心理抵抗力。
3. 行为矫治行为矫治师可以指导小明制定行为矫治计划,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团队协作活动,培养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规范其行为表现。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家庭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矫治等综合干预措施,小明逐渐克服了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了自闭和情绪躁动的行为问题,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幼儿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幼儿](https://img.taocdn.com/s3/m/2b14aa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a.png)
个案研究报告范文幼儿一、个案幼儿基本情况。
1. 幼儿姓名:小萌。
2. 性别:女。
3. 年龄:3岁半。
4. 家庭背景。
小萌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
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不过他们都很重视小萌的成长和教育。
家庭氛围比较温馨和谐,爸爸妈妈经常会陪着小萌玩一些简单的游戏。
二、问题呈现。
# (一)社交方面。
1. 害羞胆小。
在幼儿园里,小萌总是躲在角落里,不太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比如说,每次到了自由活动时间,别的小朋友都兴奋地冲向玩具区,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搭积木或者玩娃娃家,小萌却总是站在原地,眼睛看着大家,小手紧紧地揪着自己的衣角,就像一只胆小的小兔子。
如果有小朋友主动过来邀请她一起玩,她就会低下头,小声地说“不要”,然后往后退几步。
2. 依赖老师。
小萌特别依赖老师,就像小尾巴一样。
做游戏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在她身边,她就会显得很不安。
有一次,我们组织小朋友们在户外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萌一开始还玩得挺开心的。
可是当她发现老师去旁边照顾摔倒的小朋友了,她就立马停止了游戏,站在原地,眼睛一直盯着老师的方向,直到老师回来,她才又慢慢地开始动起来。
# (二)语言表达方面。
1. 说话声音小。
小萌说话的声音就像蚊子哼哼一样,超级小。
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她明明知道答案,但是回答的时候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其他小朋友都得竖起小耳朵,使劲听才能听到一点。
有一次,老师让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家里养的小动物,小萌养了一只小金鱼,她小声地说:“我家有小金鱼。
”坐在旁边的小朋友都没听清楚,还得老师再问一遍,她才又稍微提高了一点音量说了一遍。
2. 表达不流畅。
三、原因分析。
#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1. 缺乏社交机会。
小萌的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平时很少带她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像亲子聚会或者社区活动之类的。
这就导致小萌缺乏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交流的经验,所以在幼儿园里面对那么多小朋友时,她就会感到很陌生和害怕。
2. 过度保护。
在家里,爸爸妈妈对小萌有点过度保护了。
幼儿个案研究
![幼儿个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11d3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2.png)
幼儿个案研究我选择研究的是一个名叫小明的幼儿个案。
小明是一个四岁的男孩,来自一个中等收入家庭。
他是家中的独生子,与父母和祖父母一起生活。
据家长反映,小明在三岁时就开始表现出一些问题。
他经常发脾气,无理取闹,经常与家人和同学发生冲突。
在幼儿园,小明经常打人、咬人和抢夺玩具。
他也不喜欢和其他孩子玩耍,更喜欢独自玩乐。
在学习方面,小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学习障碍,特别是在语言和数学方面。
为了了解小明的问题原因,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观察。
我首先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小明的描述和观察。
然后,我观察了小明在幼儿园的行为和表现。
我还与小明的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了他在学校的行为和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和观察,我发现了一些可能的原因导致小明的问题。
首先,小明的父母很忙于工作,无法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这导致小明感到孤独和不安全。
其次,小明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相对较差,他无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这使他感到沮丧和焦虑,进一步加剧了他的行为问题。
另外,小明在幼儿园中可能遭受到了一些挫折和困扰,这影响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基于这些发现,我提出了一些建议来帮助小明。
首先,家长需要给予小明更多的陪伴和关注。
他们可以用时间和耐心与小明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此外,家长也可以为小明提供一些适当的玩具和活动,以促进他的社交技能和语言能力。
幼儿园也需要给予小明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定期与他的父母交流,共同解决小明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我意识到幼儿个案研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访谈、观察和交流等方法来获取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幼儿行为和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幼儿个案,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儿童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儿童案例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cf083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c.png)
儿童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本次案例分析的对象是一名 7 岁的小男孩,名叫_____。
他就读于_____小学一年级。
_____的父母在他 4 岁时离异,此后他主要与母亲一同生活。
母亲工作较为繁忙,陪伴他的时间有限。
二、问题表现1、学习方面在学校,_____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他在语文的拼音认读和书写上存在较大困难,数学的简单加减法运算也经常出错。
上课时,他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分心走神,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社交方面_____在与同学相处时表现出较为孤僻的特点,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和玩耍。
在小组活动中,他也不太愿意与他人合作,导致同学们对他有些疏远。
3、情绪方面_____经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或者哭闹。
遇到挫折时,他缺乏应对的能力,容易陷入沮丧和失落的情绪中。
三、原因分析1、家庭环境父母的离异对_____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母亲工作忙,陪伴时间少,可能导致他缺乏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可能影响了他的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2、学习方法和习惯_____可能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他可能在课后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和预习,做作业时也不够认真和专注。
3、个人性格_____本身可能具有较为内向和敏感的性格特点,这使得他在社交和应对挫折时表现得较为脆弱。
四、干预措施1、家庭方面建议母亲尽量调整工作安排,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
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学校方面老师为_____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他在语文和数学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在课堂上,多给予他关注和提问的机会,鼓励他积极参与。
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引导他逐渐学会与同学合作和交流。
3、心理辅导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与_____进行交流,帮助他学会情绪管理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通过一些小游戏和活动,增强他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57835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8.png)
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研究报告在本个案研究报告中,我们将讨论一位名为小明的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个案。
小明是一名8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在咨询中表示,小明在学校和家庭中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等。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包括与小明本人的面谈、与父母的访谈、行为观察等。
通过评估,我们发现小明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打断老师讲课,容易分心;在家庭中,他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接下来,我们与小明的父母共同制定了一份个案计划,包括明确的目标、实施的方法和时间安排。
在个案计划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针对小明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我们建议他在学习和做作业时采取“番茄工作法”,即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会,有助于提高他的学习效率;同时,我们还建议他进行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游戏,如拼图、数独等,以提高他的注意力水平。
其次,针对小明的情绪不稳定问题,我们建议他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爆发;同时,我们还建议他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解情绪波动。
最后,针对小明的缺乏自控能力问题,我们建议他进行自我控制训练,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同时,我们还建议他进行行为规范训练,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在实施个案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与小明及其父母进行沟通,及时调整计划,确保其有效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矫治,小明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明显好转,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通过本个案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儿童问题辅导或矫治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小明的个案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估和个案计划,帮助儿童克服行为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借鉴和探讨。
儿童成长问题的咨询与支持-个案研究报告
![儿童成长问题的咨询与支持-个案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ee89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9.png)
儿童成长问题的咨询与支持-个案研究报告引言本个案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儿童成长问题的咨询与支持,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建议。
本报告基于对一个特定儿童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了解并解决该儿童面临的成长问题。
个案概述儿童个案研究对象为一名9岁的男孩,名字为小明。
小明的父母在初次咨询时表达了对他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的担忧。
这些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与同龄人的交往困难等。
问题分析通过与小明的父母和教师的访谈以及观察小明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学习和完成任务时经常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
- 情绪波动:小明情绪容易波动,经常出现焦虑、愤怒和悲伤的情绪反应。
- 交往困难:小明与同龄人的交往存在一定困难,经常感到孤独和排斥。
咨询与支持策略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咨询与支持策略来帮助小明解决成长问题:1. 家庭支持:建议小明的父母提供稳定、温暖的家庭环境,与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可以通过花更多时间与小明互动、倾听他的感受和困惑来增强亲子沟通,提升他的自尊心和情绪管理能力。
2. 学校支持:建议小明的教师提供额外的关注和支持,例如与他定期交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任务。
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帮助小明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和社交技巧。
3. 专业咨询:建议小明的父母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帮助小明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结论通过采取以上咨询与支持策略,可以帮助小明解决他面临的成长问题。
然而,我们强调咨询与支持过程需要长期持续,并且需要与小明及其家庭密切合作。
同时,我们建议定期评估和调整咨询计划,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请注意,本报告仅基于上述个案研究,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儿童。
因此,在实施咨询与支持策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辅导效果
2、个性融入于刺绣作品创意之中明明喜欢画画然而 他的画面十分零乱不知在画什么老师的要求他毫不理 会只是尽情地自由发挥。为了培养兴趣老师没有干涉 只是留意观察没想到这一留意竟然从明明身上发现到 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东西。如有趣、生动、有想法有 个性他画的人就象他随着他情绪的变化画面中的人物 表情也在变化。他十分擅长将自己的想象和情绪用绘 画符号表现出来。于是老师引导他把不同的自己画出 来然后进行刺绣。
1、及时与家长联系带明明去医 院对小便频急、近视现象作诊断。 2、与家长交流建议家长有空多 与明明聊天了解明明的内心世界 与想法需要。 3、让家长及时把明明在家的表 现情况反馈给老师。 4、让家长逐步理解并欣赏明明 在绘画、刺绣作品上的创意发现 他的优点。 5、在家中父母、老人教育要一 致不要溺爱。经常与明明交谈让 明明明白道理多让明明外出与同 龄伙伴玩为明明提供交往的机会。
六、评析
现在明明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幼儿良好品质的形 成是一个从认识过渡到行为并且逐渐内化的过程不是 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明明的案例也说明了教师在面 对问题儿童的时候需要教师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不断 调整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 没有天生的坏小孩,
希望以后会步入教师行业 的我们班同学都秉着一份满满的爱执教 谢谢!
三、分析原因
因此针对明明的特点与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从生 理上关心照顾他并逐步适当地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进 一步了解明明、宽容明明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该幼儿的 教育和培养必须从引导他愿意与同伴交往克服任性等 方面着手并且要培养他做事专心耐心的品质、行为习 惯。
四、教育训练过程
对幼儿
对家长
三、分析原因
1、由于生理方面的诸多原因如小便间隔时间短视力远视 等造成了他学习上的不专注。 2、明明长期生活的家庭环境是一个无什么约束极其随意 的环境自然养成了他特有的生活态度及行为如他不喜欢做 的事浑身都不愿意不肯做而他高兴做的事全身心的投入。 3、父母工作忙疏忽与孩子的沟通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 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作用老人对明明的过份溺爱造成明明 任性、爱发脾气使孩子心灵变得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 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 行为。 4、生活环境单一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不与同龄伙伴接触 使他缺少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来到幼儿园渴望与其他小朋友 交往但是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
五、辅导效果
3、从不会与人相处到主动与同伴交往与同伴交往对他来 说有些困难因为他已习惯了一个人独自玩。老师利用情景 游戏“大家一起玩真快乐”让他在游戏中担任角色身临其 境使他从中感受到和同伴一起玩比独自一个人玩快乐。 在角色游戏中老师有意引导同伴们邀请他担任娃娃家 爸爸的角色。让他再去邀请朋友来“家”作客为他提供交 往的机会。只见他拖地、洗衣买菜、做饭招待了一批又一 批的客人。有时“家”中没有客人他也会四处奔波主动热 情地请朋友来作客。 在特殊儿童刺绣班中老师有目的的让他尝试与其他幼 儿进行合作刺绣学习与他人协商。现在已经慢慢开始接受 别人的意见了而且在还评为了文明小天使。
五、辅导效果
1、明明在学习态度上的转变:明明上课不专注心不 在焉原因与远视有关配好眼镜后他上课的专注时间长 了。另外通过半学期的培养他小便的次数逐渐减少趋 于正常这与老师为其提供的宽松的心理环境直接有关。 明明在刺绣班中开始是坐不定的而且经常去骚扰 其他幼儿但是老师先让他摆弄刺绣材料五颜六色的 “毛毛虫”线、珠片引起了他的兴趣慢慢他开始学习 简单的技能简单的成品做出来后可高兴了。老师循序 渐进的逐步增加刺绣操作的时间经过一年他基本能专 注的完成一件事情了。
1 、教师可多观察亲近、帮助他并尽量创设自 由、宽松的环境从而适当帮助他逐步提高自控 能力。 2 、生活上加以关心给他时间在经医生确诊他 并未患病的基础上让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小便习 惯 3 、把明明安排到特殊儿童刺绣班中让他进行 刺绣活动尤其是在绘画刺绣图案上的新创意要 及时给予关注与欣赏使其获得成功感另外循序 渐进的逐步增加刺绣操作的时间培养他耐心、 专注的品质。 4 、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多作正面引导稳定其 情绪纠正其任性、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5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发现明明的 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发扬使明明能有获得成 功的体验不断提高明明的自信心。 心让 他感受到老师的爱。 6 、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明 明在家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二、问题陈述
明明,比较任性随心所欲学习专注时间极短没有一刻 是安静下来的。进行活动时总是离开位置经常自己独 自一人走开去玩或者经常嚷着要去厕所只有在老师斥 责下才稍微收敛一下很快又故态复萌。在活动中表现 霸道常常与其他幼儿抢玩具或是打小朋友几乎每天都 给老师批评。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聪明智商高经常不 专心但也能回答出问题而且知识面广。他不懂与人相 处易发脾气经常被人告状。不乐意听取同伴与老师的 要求与建议有时会故意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他喜 欢绘画喜欢自由发挥并有创意但是没有耐心通常画到 一半就乱画一通画面凌乱。是一个非常特别及有个性 的孩子。
问题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李雪 2013级特本职教班
一、基本情况
儿童情况:明明,性别男,足岁独生子女。出生 于2011年4月,就读于某幼儿园中班,性格外向 好动喜欢表达行为态度极其随意。 家庭情况:父母均医务工作者工作较忙繁忙的工 作之余几乎没有时间和明明接触交谈但其父母具 备科学育儿的意识。明明从小由爷爷、奶奶照料 老人对他百依百顺样样事情包办代替。父母周末 才能陪明明但不听话爸爸就会打他因此十分怕爸 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