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和预防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hyopneumoniae)是猪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诊断和防治猪支原体肺炎是保证猪健康、保障养猪业生产效益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诊断和防治两个方面介绍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体会。
一、诊断1.临床症状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于呼吸道,所以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在呼吸系统。
拉稀、咳嗽、呼吸急促、气短、体温升高,这些常常引起猪场工作人员的关注。
2.病理变化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以肺部为主,一般表现为肺泡壁增厚,局部肺组织产生大量炎细胞浸润。
通过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是猪支原体肺炎。
3.实验室检测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PCR法、ELISA法、繁殖试验法和细菌学检测法。
其中PCR法是一种新近发展的检测技术,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能够检测出病毒DNA的存在。
而且检测速度快,可以更快地获得诊断结果。
二、防治1.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鸟卵菌疫苗,疫苗的接种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猪支原体肺炎的抗体水平,从而避免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2.抗生素治疗当出现猪支原体肺炎的症状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目前较为常用的抗生素包括特比萘芬、罗红霉素、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等。
抗生素治疗要注意用药剂量和药物种类,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3.环境管理做好养殖环境的管理和卫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积淀物,注意通风换气,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的测量和调节。
综上所述,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猪世界呼吸道疾病,给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我们要做到早期预防和诊断,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也要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以防止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猪的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
猪支原体性肺炎
合理分群,避免密度 过大和应激情况的发 生。
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 降低空气中的病原微 生物浓度。
定期监测和及时处理
定期进行猪只的健康检查和病原检测。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 的扩散。
发现病猪或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和治疗。
05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经济学 影响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降低饲料转化率
01
猪感染支原体后,呼吸道受损,影响饲料消化吸收,导致饲料
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预防措施
制定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免疫力、定 期消毒等,以降低猪支原体性肺炎的发生率。
监测与预警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 疫情扩散。
政策支持与推广
政府应加大对猪支原体性肺炎防控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防控技 术,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提高免疫力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适当 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猪 群免疫力。
生物安全措施
严格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 出,防止交叉感染。
疫苗接种
选择合适的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特性,选择适合的猪支原体疫苗。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根据猪群健康状况和疫苗使用说明,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确保疫苗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效性,避免疫苗浪费和交叉感染。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爆发和传播可 能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 系和国际形象。
06 猪支原体性肺炎的未来研 究方向
疫苗研究与开发
疫苗种类
针对猪支原体性肺炎,需要研发更加高效、 安全、使用方便的疫苗,包括多价疫苗、基 因工程疫苗等。
疫苗效果评估
在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 系,对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免疫期等进行全面 评估。
猪支原体肺炎的调查与综合防制
该病以咳嗽、呼吸困难、生长缓 慢、肺部病变为特征,是影响养 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传染源
患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 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存在 于患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 泌物中,经空气传播。
易感动物
猪是该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各种年龄、品种的猪均 可感染。
流行季节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春秋两季更容易发生, 特别是寒冷、潮湿的环境 下更容易诱发该病。
05
猪支原体肺炎的案例分析
成功防治案例
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 施、改善饲养环境、定期监测和及时 治疗,有效控制了猪支原体肺炎的传 播。
案例二
某散养户,采用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 相结合的方法,成功预防了猪支原体 肺炎的发生,减少了经济损失。
失败防治案例
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由于缺乏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和监测手段,猪支原体肺炎疫情持续蔓延,防控效果不 佳。
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食欲 不振、呼吸困难等症状,体温一般正 常。
病理变化
肺部出现实变区,肺门淋巴结肿大, 其他内脏器官一般无明显变化。
02
猪支原体肺炎的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
观察猪群症状
通过观察猪群的症状,如 咳嗽、呼吸困难、食欲减 退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 猪支原体肺炎疫情。
血清学检测
采集猪血清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如抗体检测 、抗原检测等,以了解猪群感染情况。
3
病理学诊断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观察肺部病变情况,进行病 理学诊断,以确定病情和病因。
流行病学分析
疫情溯源
通过流行病学分析,追溯疫情的 来源和传播途径,了解疫情的扩 散情况和范围。
猪支原体肺炎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浅析
猪支原体肺炎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浅析猪支原体肺炎(PPA)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炎症。
猪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菌,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易在养殖场内扩散。
猪支原体肺炎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临床上,患猪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肺部水肿、出血和渗出物,导致猪的呼吸功能受限。
病理学检查可见肺部组织肿胀、出血和渗出物。
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猪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和PCR检测,前者可以从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猪支原体,后者可以检测猪支原体的DNA是否存在。
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
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如严格控制外来猪只的进出和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猪支原体的传播;加强猪舍环境的管理,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的存在;对于新生猪,可以通过给予高质量的母乳和注射猪支原体疫苗来提高抗体水平,增强免疫力。
定期检测猪舍内的猪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猪,防止疾病扩散。
治疗方面,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猪支原体肺炎,治疗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对于重症病例,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来控制继发细菌感染,同时还需要给予支持治疗,如提供高能量饲料、保持猪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等,帮助猪恢复健康。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对猪的生产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
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管理猪舍环境、提高猪的免疫力等。
在治疗方面,目前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来缓解症状和促进猪的康复。
猪的疾病 猪支原体肺炎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支原体肺炎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 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俗称猪气喘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
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主叶)的对称性实变。
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
据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养猪场血清学检验,阳性率30%~50%。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场都有发生。
由于带菌病猪的存在和分布面较广,除直接发生死亡外,病猪生长发育缓慢,生长率降低15%左右,饲料利用率降低20%,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
有的成为僵猪或继发感染死亡。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二、病原:猪肺炎支原体属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成员。
猪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是一种较小的,呈球状、点状、杆状和多形态的微生物。
本菌不易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着色不佳,用姬姆萨和瑞特氏染色良好。
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发育极为困难,要求有严格的培养条件,分离用的培养基大多是组织培养平衡盐类溶液,加入乳清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物及猪血清,培养材料中必须没有其他支原体存在。
本菌对乙醚敏感,对葡萄糖能利用并产酸,1:5000的美蓝溶液可抑制生长。
适于在37℃有氧条件下培养。
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在接种后培养7~10天,才能用肉眼观察到针尖大小露珠状、圆形、中央隆起、边缘整齐的小菌落。
有些老龄菌落中心稍凹陷,不像一般支原体的“荷包蛋”状菌落。
猪肺炎支原体对外界自然环境及理化学因素的抵抗力不强,病原体随病猪咳嗽、喘气排出体外,污染猪舍墙壁、地面、用具,其生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6h;日光、干燥及常用的消毒药液,都可在较短时间杀灭病原。
病肺组织中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45天,在1~4℃存活7天。
在甘油中O℃可保存8个月,在-30℃可保存20个月仍有感染力。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
本文从诊断和防治两个方面分享个人的体会。
一、诊断
1.症状观察法。
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呼吸急促、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等。
通过观察病猪的症状,能够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猪支原体肺炎。
2.病理观察法。
对死亡病猪进行病理解剖,可以看到肺部出现充血、水肿、胸膜增厚等病理变化,结合病猪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确定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3.实验室检测法。
通过鼻咽分泌物、胸腔积液、血清等样本中的猪支原体DNA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方式,能够确定病猪是否感染猪支原体,进一步确定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二、防治
1.加强环境卫生。
定期对猪舍、喂食器、饮水器等设施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能够有效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2.强化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
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猪的营养需求。
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猪,避免猪支原体肺炎的传播。
3.药物治疗。
对于确诊患有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猪,应及时予以治疗。
可选用红霉素、金霉素、雷氏西菌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解痉药等辅助治疗。
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病猪的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既要通过诊断及时发现病猪,又要从环境卫生、饲养管理、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原微生物,会造成猪呼吸系统疾病,如猪支原体肺炎。
本
文将介绍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首先,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呼吸困难、流涕、眼部发炎、发热等。
但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出现,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定确诊。
目前,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有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体分离、PCR检测、免疫学检测等。
综合诊断的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确诊猪支原体肺炎。
除了临床症状和实验
室检测,还需要充分了解该猪群的饲养环境、饲料情况、疫苗生产及接种情况等,因为这
些都与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传播有关。
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定期清洗养殖场环境,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增
强猪的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等。
其次是加强管理,实行严格的动物检疫制度,防范疫情的扩散。
此外,还要加强饲料和水源的质量管理,选择抗体力强、免疫效果好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如果出现疫情,需要及时隔离患病猪,对于病死猪体要进行妥善处理。
总之,猪支原体肺炎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危害,应该从生物安全、治疗方案
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防控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24此方政it猪支原体肺炎流行范围广,发 病率高,死亡率低,难以治愈且是规 模化猪场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 一。
单独地发生本病对猪致死率不 高,一般会使感染、发病猪的生产性 能、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其他传染 性疾病,一旦发生常常难以根治,严 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本文从本病 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 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讨论,希望能为养猪业避免或减少本病发 生,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猪支原体性肺炎(简称MPS),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气 喘病,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 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体温升高及食欲变化不大,有明显的气喘、咳嗽、腹式呼吸,生长发育迟缓,词料报酬低。
病理变 化是肺脏呈双侧对称性实变。
不同 年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一年四季 均可发生,尤其在寒冷多雨潮湿或 气候骤变时多发。
一直以来在养猪 业中都极为重视。
1病原本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属支 原体科,又称霉形体,是一类无细胞 壁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呈高度多 形性,能通过细菌过滤器,革兰氏染 色阴性,姬姆萨或瑞特氏染色良好,含有DNA和RNA,二分裂或芽生繁 殖。
本菌广泛分布于环境和动物体 中,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不强,附着 在猪生活环境以及用具上,2~3天就失活了。
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存在 于病猪呼吸器官内,生长需求对环 境要求苛刻,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 养基上生长,但发育较困难,对消毒 剂、日光和温热等没有较强抵抗力,一般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即可消毒灭 菌。
2流行病学2.1传染源自然条件下,病猪与带菌猪是 主要传染源,尤其是隐性带菌猪,病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何星云(邯郸市邯山区农业农村局,河北邯郸056000)菌主要存在于病猪和带菌猪呼吸道中。
2.2传播途径病原体随病猪咳嗽、喘气、打喷嚏排出体外,污染猪舍墙壁、地面、用具,通过接触传播,或者直接形成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
而病母猪传染给吃奶小猪,使得本病在猪群长久存在。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育肥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in finishing pigs)是一种常见的猪类呼吸道疾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主要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以下将详细介绍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方法。
对于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确认:1.临床症状观察:育肥猪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食欲不佳、发热等症状。
兽医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病猪的临床表现和行为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支原体肺炎。
2.实验室检测:应该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室检测,以明确病因。
利用支原体特异性的PCR检测、细菌培养等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育肥猪是否受到支原体感染。
3.病理检查: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特征为肺部充血、出血以及肉眼可见的纤维素膜形成。
通过对猪的死后解剖检查,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
接下来,对于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抗生素:根据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特价观察沙星、强力霉素等,使用时应该遵循临床实践指南。
2.免疫治疗:可以使用支原体疫苗进行预防和治疗。
疫苗针对不同的支原体菌株设计,能够提高育肥猪对支原体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3.改善环境条件:保持猪舍的良好通风和卫生条件,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定期清理病房和病猪粪便,消毒饮水设备等,以减少感染的可能。
4.饲养管理:给予育肥猪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免疫力,以减轻疾病的影响。
合理饲喂,并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供给。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病理学检查三个方面。
对于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免疫治疗、改善环境条件以及合理的饲养管理等方法。
加强免疫预防、提高饲养水平,对于减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有效诊治和控制育肥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措施猪支原体肺炎是被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出现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也叫做猪气喘病。
临床表现为气喘、咳嗽,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也会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猪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猪的抵抗力减弱,出现很多疾病,甚至会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所以需要积极的预防治疗。
1 流行病学患病猪和携带病原体的猪都是传染源,该疾病可以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空气、飞沫是主要途径,患病的猪在咳嗽和气喘的时候会将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传染到健康猪体内。
该疾病只有猪会发生,并且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会发病,仔猪的发病率高,会造成死亡,健壮猪不会死亡,有咳嗽症状;该疾病的过程比较缓慢。
四季均会发病,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气候寒冷、气温骤降时容易产生,使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让患病症状消退,复发率高,猪是肺炎支原体的唯一天然宿主。
2 临床症状该病一般会有10~16天的潜伏期,临床中以咳喘为主要表现,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①急性型:不多见,病原菌进入易感猪群后,会出现大范围的暴发,各年龄的猪都会发病.能够达到100%发病,10日龄乳猪也会被感染,一般会持续3个月,然后变成慢性型。
②慢性型:比较多见,3~lO周龄会出现首批症状,然后是10~16天潜伏期。
于咳频发,晨间进行饲喂后以及运动后症状加剧。
病猪对饮食通常无影响,但是生长发育会受到限制。
病猪外表康复后,在16周龄会有可能第二次暴发。
部分病猪因巴氏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影响会发展为急性肺炎。
③隐性型:病猪症状不明显,有轻度咳嗽,生长发育正常,X线检查可见气喘病灶。
3病理剖检解剖检查可见猪的两肺心叶、尖叶和膈叶有对称性病变。
肺中间叶实变,初期有豆大分散分布的淋巴结肿大,然后融合为大叶性病变。
肺部两侧对称,如果继发细菌感染还会出现肺与胸膜黏连的情况。
4 诊断患猪咳嗽频繁、生长受阻、死亡率低,症状反复,扩散速度缓慢。
具体的确诊还需要对病猪进行致病支原体分离,采用培养液培养,在产生足够的抗原后进行血清试验、平板凝集、快速血清平板凝集等检验和试验,才能够最终确诊。
猪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和预防
猪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和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表现咳嗽、气喘和生长迟缓,感染率高、死亡率低。
感染猪的呼吸道纤毛屏障被破坏,使其它疾病(如猪蓝耳病、圆环病毒、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肺脏病变加重,呼吸功能和饲料转化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
该病是一种原发性呼吸道疾病,也是呼吸道病复合体(PRDC)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多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使临床表现和剖检症状变得复杂。
本文通过对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评价和检测方法的分析,为其鉴别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1 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目前,商品猪场几乎100%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带菌散毒猪群普遍存在.仔猪出生后两周内,一般不会自然感染猪支原体肺炎。
随着日龄增加,应激增大、抵抗力降低,感染几率随之提升.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的潜伏期为3周左右,所以咳嗽症状多出现在7周龄之后,10周龄为发病和抗体转阳高峰,被称之谓“十周龄墙”.猪肺炎支原体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首先黏附在猪呼吸道纤毛顶端,进而繁殖并释放代谢中间产物,使纤毛脱落、黏膜受损,呼吸道屏障系统被破坏.吸入空气中的异物、黏膜分泌物和脱落的纤毛,沉降到肺泡中,导致连续干咳和气喘的发生,并逐渐形成肺脏肉变或胰样变.肺脏功能遭到破坏,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同时呼吸道纤毛脱落,失去过滤异物、清除病原的能力,增加了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可能。
猪肺炎支原体能长期定居于猪呼吸系统,且具有免疫逃避的特性,难以通过药物或免疫清除,经常反复发病。
而纤毛脱落和肺部实变,均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终生受其影响,严重的可变成僵猪.2 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与咳嗽指数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的猪群,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发病初期多表现连续性的干咳,后期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猪呈腹式呼吸),部分严重的极度消瘦。
若继发感染其它细菌和病毒,则体温升高,死亡率增加。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在生长期的猪群中。
这种疾病对猪的生长和免疫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给猪场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科学防治猪支原体肺炎对于猪场的生产和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诊断1. 临床症状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流泪、食欲减退、发热等。
肺部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当发现猪群中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猪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诊断。
2. 病理学检查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检查主要是对死亡猪进行解剖,观察肺部组织的变化。
猪支原体肺炎的特点是肺部出现浆液性渗出和肺部纤维变性,并且肺脏呈现粉红色,而非正常的红色。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猪是否感染了猪支原体肺炎。
3. 实验室检测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细菌培养。
ELISA可以检测猪支原体的抗体水平,PCR可以检测猪支原体的DNA,而细菌培养可以从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猪支原体。
这些实验室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诊断猪支原体肺炎,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防治1. 合理用药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和疫苗。
抗生素可以对已经感染猪支原体的猪进行治疗,疫苗可以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对于已经感染的猪,应该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尚未感染的猪,则应该加强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猪支原体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加强猪舍的清洁卫生管理是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洁猪舍,保持猪舍通风干燥,是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饮水系统和饲料进行定期消毒也是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手段。
3. 控制环境压力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与环境压力有一定的关系。
当猪场环境压力增大时,猪的免疫能力会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猪支原体肺炎。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育肥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肥猪群中。
这种疾病会导致猪只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对猪场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损失。
对于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显得尤为重要。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粘液性眼鼻分泌物增多、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停滞等症状。
由于这些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才能确诊。
一旦确诊为育肥猪支原体肺炎,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
对于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需要进行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需要收集咽拭子、支气管灌洗液或肺泡灌洗液等样本进行PCR、ELISA或血清学检测,以明确病原体。
还需要对其他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需要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目前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
应用抗生素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避免因抗生素的滥用而导致抗药性菌株的产生。
一般来说,疫情流行期间可以采用群体用药,个别发病猪只可使用个别用药。
对于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还需要进行病例的隔离和消毒。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需要及时将病猪隔离开来,避免病情的扩散。
隔离期间需要给予病猪适当的营养支持和抗生素治疗。
还需要对猪场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猪舍、饮水设备、饲料槽等。
预防育肥猪支原体肺炎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力。
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场的卫生环境。
特别是要保持猪只饮水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保持饮水的新鲜和清洁。
也要防止猪只过度拥挤,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疾病的传播。
还要合理饲养,保证猪只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增强猪只的免疫力。
育肥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猪场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诊治尤为重要。
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疾病,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进行病例的隔离和消毒,以及加强预防工作。
只有通过这些综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育肥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场的正常生产经营。
猪肺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肺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肺疫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病原体为猪肺疫支原体,主要通过
空气传播,引起猪群中肺炎的流行。
本文将介绍猪肺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措施,旨在帮助养殖户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传播。
鉴别诊断:
1.病历观察:养殖户应详细记录疫情的起病日期、发病率、死亡率等
信息,以便后续诊断和疫情监测。
2.临床症状:猪肺疫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流涕、打喷嚏、发热等,严重时可见肺部充血、水肿、渗出性炎症等。
3.病理学观察:进行病理解剖,发现受感染的猪肺呈现灰色至暗红色、肺充血、肉眼可见渗出物、肺组织水肿等特征。
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污
秽物,保持猪舍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合理饲养管理:喂养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保证猪群的免疫力;
避免饲养密度过高,减少疫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3.疫苗注射:按照兽医指导,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注射,增强猪群的
抵抗力,预防病原体的侵袭。
4.隔离病猪:一旦发现病猪,应及时将其隔离,避免疫情继续蔓延;
同时,要对猪群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并准确地识别患病猪只。
5.合理使用药物:如发现猪群中有疫情暴发,可根据兽医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病情的发展。
总结:
猪肺疫的鉴别诊断是通过对病历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学观察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
在疫情防治方面,加强环境卫生、合理饲养管理、疫苗注射、隔离病猪及合理使用药物等措施是非常关键的。
养殖户要密切关注猪群的健康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疫情的扩散,以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症状与防治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症状与防治
病原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支原体引起的疾病。
猪支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它在猪类中广泛存在,是猪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猪支原体可通过空气传播、粪口途径和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
症状
猪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咳嗽和喘息:病猪出现咳嗽和喘息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气急和呼吸
困难的情况。
2.消瘦:由于猪支原体会影响猪的食欲,病猪常常出现消瘦、疲劳等情
况。
3.腹泻:部分病猪还会出现腹泻与腹部不适的症状。
4.发热:病猪常常有发热的情况。
5.感染其他病菌:猪支原体感染可以加重其他病原菌的繁殖,导致猪患
上更加严重的疾病。
防治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病原菌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点在于减少病原菌的感染和控制疾病的扩散。
常见的防治措施如下:
1.提高猪舍卫生管理水平:定期清理猪舍、消毒器具和饮水设施等,保
持卫生干净。
2.加强病猪的饲养管理:饲喂高质量的饲料,补充营养,提高猪体免疫
力。
3.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注射
疫苗来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病原菌的污染和感染。
4.使用抗生素: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使用抗生素控制病菌的繁殖和
扩散。
5.隔离病猪:及时发现患病猪只,将其隔离,以避免疾病扩散。
总之,对于猪支原体肺炎,预防胜于治疗,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早采取防治措施以尽早消灭病源。
猪支原体性肺炎鉴别与防治要点
四、临床症状
主要为咳嗽和气喘(母猪咳嗽、喘气,腹式呼吸明显;仔猪急促咳嗽,有力,部分腹式呼吸为咳嗽和气喘)。 不发烧的干咳(无继发感染)、咳嗽有痰并发烧(有继发感染)、食欲减退、发育不良、死亡率上升,呼吸窘 迫。 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的猪群,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发病初期多表现连续性的干咳,后期出现气喘、呼 吸困难(猪呈腹式呼吸),部分严重的极度消瘦。若继发感染其它细菌和病毒,则体温升高,死亡率增加。 临床表现型主要有: (1)急性型:常见于新疫区的病猪,以仔猪、妊娠猪和哺乳母猪多见。猪群突然发病,张口喘气,呼吸次数 剧增,口、鼻流泡沫,发出类似拉风箱的哮鸣声,咳嗽少而低沉,有时发生痉挛性阵咳,呈现犬坐姿势,腹式 呼吸,病猪体温正常。当发生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病程3~5日。主要见于新疫区和新感染 的猪群。 (2)慢性型:急性不死的转为慢性,长期咳嗽,以清晨或晚间、运动及采食后更为严重,咳嗽时病猪站立不 动,弓背,颈伸直,头下垂,直到呼吸道中分泌物咳出咽下为止。随着病程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呼吸次数增加,多呈腹式呼吸,夜静时听到呼吸困难的鼻軒声,症状时轻时重,病猪常流鼻液,眼有分泌物, 可视黏膜发绀,食欲稍有减少,体温不高,病程长达2~3个月,甚至6个月以上。常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肥 育猪和后备母猪。 (3)隐性型:饲养管理条件较好时,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偶见咳嗽和气喘,全身状况无明显变化,仍能照 常肥育,但以X线检查或剖检可发现肺部有不同程度的肺炎变化。常见于老疫区的猪只。
2、实验室检查: (1)、病原分离: 采集病猪肺部病变区组织作为原料,进行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是鉴别细菌种类行之有效的方法。但 是猪肺炎支原体生长需求条件极为苛刻,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上生长极其缓慢;而且临床用药的病猪 组织很难分离培养出Mhp病原体,加上常用的革兰氏染色较为困难,为细菌的分离鉴定增加了难度。 因此,一般不采用细菌分离鉴别的方式。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方法常用来检测被感染猪血清中的MHP抗体,由于其能够进行定量分析、敏感度高、特异性 强的优点,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常用的实验室检测Mhp的方法之一。猪在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两周 即可检测到相应抗体。 (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PCR技术用于检测Mhp抗体克服了其难以培养的缺点。无菌采集患病 猪肺部病变组织,经组织均浆,吸取上清液作为扩增模板,利用设计好的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 应技术扩增Mhp特定的片段,这为猪肺炎支原体病原菌的确诊提供准确的基因组信息,同时该方法 还能够区分强、弱毒株,用于野毒感染分析,是实验室常用的研究手段。
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和防治
62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3年40卷第10期猪场兽医VETERINARY引言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猪支原体引起的猪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导致猪生长缓慢和生产性能下降。
猪支原体肺炎在全球范围内的猪场都很常见,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传播,易在密集的饲养环境中传染。
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与困难、生长缓慢等。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病理解剖。
预防和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策略包括环境管理、营养与饲料管理、免疫接种和生物安全措施等。
本文旨在对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策略进行梳理,以期为养猪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提高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水平,降低其对养猪业的负面影响。
1 猪支原体肺炎病原介绍猪支原体肺炎是由一种称为猪支原体的细菌引起的。
猪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可变的细菌,属于支原体科和支原体属。
猪支原体的基因组大小约为0.9~1.0 Mbp ,编码约700~800个蛋白质。
由于猪支原体缺乏许多合成代谢途径,它们在营养需求上相对较高,需要从寄生的生物体中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猪支原体主要依赖于黏附在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进行营养物质的摄取。
猪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抗免疫能力。
它们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和防治万美芬(石阡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铜仁 555100)作者简介:万美芬,女,贵州凤冈人,汉族,专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能够抵抗宿主的免疫系统攻击,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表面抗原变异,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二是通过抑制宿主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发生,降低免疫效应。
2 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猪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猪支原体肺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猪场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在欧洲、北美、亚洲等地,猪支原体肺炎的感染率普遍较高。
根据相关报道,欧洲各国的感染率介于30%至90%之间。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猪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猪类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泡炎。
病猪常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发烧、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或留下后遗症。
饲养业者应及时诊断和防治猪支原体肺炎,以减少经济损失,并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猪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般来说,感染猪群中出现频繁的咳嗽、打喷嚏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是猪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病症。
饲养环境中如果有明显的空气污浊和呼吸道炎症,也应高度警惕是否有猪支原体肺炎的存在。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猪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病死猪只进行解剖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并判断病猪的肺部病变情况。
病原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分泌物等样本进行培养和鉴定,从而确定猪体内是否存在猪支原体。
分子生物学检查是采用基因扩增技术,通过PCR等方法检测猪体内的猪支原体DNA,以确定猪是否感染了猪支原体。
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饲养管理措施和药物治疗等。
饲养管理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猪支原体肺炎的关键措施之一。
应加强猪舍的通风、卫生和消毒工作,确保猪只的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应合理控制猪只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的传播。
对于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猪支原体肺炎的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药物治疗是对猪支原体肺炎的传统防治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和免疫调节剂等。
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控制疾病的发展。
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猪只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由于猪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以及免疫调节剂的副作用和安全性等问题,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彻底地根治猪支原体肺炎。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是饲养业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及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支原体肺炎,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
猪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
猪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猪支原体肺炎(Porcine Mycoplasmal Pneumonia,PMP)是由猪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期的猪只身上,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猪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诊断猪支原体肺炎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流涎、鼻屎增多、气喘等。
患猪还表现为发热、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
可有黏液样或粘稠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严重影响猪只的正常生产生活。
诊断猪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方法如下:1、临床症状观察:通过对患猪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如呼吸急促、咳嗽、气喘等症状。
2、病理学检查:对死亡或者宰杀的猪进行病理学检查,主要是肺部组织切片检查,发现病变组织中有大量破裂的支原体。
3、血清学检测:通过对猪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确定猪是否感染了支原体。
4、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技术对猪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支原体DNA进行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猪支原体肺炎的综合防治技术1、防疫措施(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场的卫生洁净,减少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2)合理调控猪舍内温湿度:猪舍内温湿度的合理控制对预防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应做到充分通风,保持舍内适宜的温湿度。
2、药物治疗(1)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针对猪支原体肺炎的致病菌具有抗生素抗药性的特点,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选择对支原体具有较好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如红霉素、多西环素等。
(2)根据临床症状选择其他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炎药等对症支持治疗。
3、免疫防治(1)常规免疫:对种猪进行猪支原体肺炎的弱毒疫苗接种,提高猪只对支原体的抗病能力。
(2)应急免疫:在猪支原体肺炎暴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免疫的措施,通过应急疫苗接种来阻断疫情蔓延。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体会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类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猪支原体引起,可导致猪只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引起死亡。
诊断和防治猪支原体肺炎是猪养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是我对猪支原体肺炎诊断和防治的体会。
对于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一般采用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是猪只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和炎症等病变。
通过对病死猪只进行尸检,可以清楚地看到猪支原体肺炎的特征性病变。
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如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猪只是否感染了猪支原体,从而进行相应的防治。
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疫苗预防。
疫苗是预防猪支原体肺炎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其次是环境管理。
猪支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干燥清洁非常重要。
猪只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饮水习惯,避免受到其他疾病的侵害,从而降低感染猪支原体的可能性。
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猪支原体肺炎的传播。
通过我的实际经验,我认为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诊断猪支原体肺炎时,需要依靠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通过观察病变和检测病原体的存在来确定诊断。
防治猪支原体肺炎的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工作,包括疫苗接种、环境管理和健康监管等。
也要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的猪只,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避免猪支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和预防
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表现咳嗽、气喘和生长迟缓,感染率高、死亡率低。
感染猪的呼吸道纤毛屏障被破坏,使其它疾病(如猪蓝耳病、圆环病毒、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肺脏病变加重,呼吸功能和饲料转化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
该病是一种原发性呼吸道疾病,也是呼吸道病复合体(PRDC)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多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使临床表现和剖检症状变得复杂。
本文通过对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评价和检测方法的分析,为其鉴别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1 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目前,商品猪场几乎100%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带菌散毒猪群普遍存在。
仔猪出生后两周内,一般不会自然感染猪支原体肺炎。
随着日龄增加,应激增大、抵抗力降低,感染几率随之提升。
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的潜伏期为3周左右,所以咳嗽症状多出现在7周龄之后,10周龄为发病和抗体转阳高峰,被称之谓“十周龄墙”。
猪肺炎支原体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首先黏附在猪呼吸道纤毛顶端,进而繁殖并释放代谢中间产物,使纤毛脱落、黏膜受损,呼吸道屏障系统被破坏。
吸入空气中的异物、黏膜分泌物和脱落的纤毛,沉降到肺泡中,导致连续干咳和气喘的发生,并逐渐形成肺脏肉变或胰样变。
肺脏功能遭到破坏,生长受阻、饲料转化率下降;同时呼吸道纤毛脱落,失去过滤异物、清除病原的能力,增加了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可能。
猪肺炎支原体能长期定居于猪呼吸系统,且具有免疫逃避的特性,难以通过药物或免疫清除,经常反复发病。
而纤毛脱落和肺部实变,均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终生受其影响,严重的可变成僵猪。
2 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与咳嗽指数
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的猪群,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
发病初期多表现连续性的干咳,后期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猪呈腹式呼吸),部分严重的极度消瘦。
若继发感染其它细菌和病毒,则体温升高,死亡率增加。
临床上为了与其他因素引起的咳嗽症状进行区分,现将不同因素引发的疾病与咳嗽类型和所对应的临床表现总结如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表现为咳嗽、体温高且口鼻流有泡沫或带血黏液、可视粘膜发绀等;猪肺疫表现为连续咳嗽、时有喘鸣声、咽喉部肿胀导致呼
吸困难呈犬坐、体温升高等;副猪嗜血杆菌病表现为短促咳嗽、流脓鼻液、发热、腕、跗关节肿大等;猪萎缩性鼻炎表现为咳嗽、打喷嚏、鼻歪、有黑色泪斑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高热、精神沉郁等;猪链球菌病表现为咳嗽、高热、关节肿胀等;猪丝虫病表现为阵发性咳嗽、脓粘性鼻涕;猪流感表现为阵发性咳嗽、体温升高、眼鼻有粘性分泌物;异物性咳嗽表现为突发的连续性、剧烈、痛苦的咳嗽,异物咳出后,咳嗽平息。
在育肥猪群中以典型的连续性干咳为统计目标,测定咳嗽指数对评价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和发病程度有一定意义,方法如下。
对每个育肥舍的猪进行随机选择,通过喊叫、拍手和惊吓三分钟后的一段时间观察,咳嗽十秒后不再咳嗽,计下咳嗽数。
对同一批猪,重复一次,并以同样的方式对另一批猪进行测试。
平均咳嗽指数=咳嗽猪的数量/总检测的猪数×监测总时间。
所建立的定量评估育肥猪干性咳嗽评估体系配合猪肺炎支原体血清血检测,更具有衡量群体免疫水平价值。
3 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特征与病变指数
病初期剖,检肉眼可见心叶有点状、小片状肺部硬化,周围组织下陷低于周围正常肺组织,肺门淋巴结肿大。
后期剖检可见肺脏呈对称状肉变、实变、虾样变。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肺部有紫红色肝变、肺炎区坏死、硬化、粘连;猪肺疫肺紫色肝样变且常有坏死;副猪嗜血杆菌病肺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蓝耳病肺前叶有肺炎实变灶;猪链球菌病呈化脓性肺炎状;猪丝虫病肺膈叶后边缘有楔形气肿灶,内部有灰红色实变;猪流感肺脏前下部紫红色实变、气肿、出血。
根据江苏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邵国青等制定的猪支原体肺炎肺脏病变评判标准(见下表)对剖杀猪的肺部病变进行判定。
猪肺脏由7个肺叶(左右心、尖、膈叶,副叶)构成,各肺叶得分相加即为肺病变得分,最大得分为28分。
通过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可作为初步的临床诊断,而且咳嗽指数和病变指数评价体系证明,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损伤与气喘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在复杂的混合感染状况下,疾病确诊和损失评价仍需要借助于实验室检测手段。
4 猪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方法
4.1 猪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
目前多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腔静脉采血,血样需冷藏保存并于两天内送达实验室,分离到的血清-20℃保存、备用。
由于无法区别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在对猪群免疫之前,先对猪群随机抽血采样,作为猪支原体肺炎感染率评价指标之一。
对没有血清抗体的猪群进行疫苗免疫,二十天后抽血检测,作为猪群免疫后的评价指标。
临床上评价猪支原体肺炎感染程度和损失大小,仍需结合其它指标。
试验证明,猪群自然感染MPS病引发气喘病时,血清阳性率≥0.5时,一般咳嗽指数≥2.5%。
如果血清阳性率≥0.5,而咳嗽指数<2.5%,说明猪群感染了猪肺炎支原体,但临床防控效果较好。
如果血清阳性率<0.5,而咳嗽指数≥2.5%,说明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严重。
4.2 猪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
取感染的肺组织直接分离猪肺炎支原体来诊断猪气喘病最为可靠,但直接分离要求较高、且费时费力,临床上这项“金标准”很难实现。
因此,选用其他方式来诊断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十分必要。
目前,应用最广、操作最方便的是PCR(普通PCR方法、套式PCR方法、多重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LAMP、芯片检测等)。
普通PCR是猪肺炎支原体检测常规方法,具有简洁、方便、快速节约成本的优点。
多重PCR方法,可同时检测其他病原,节约了时间;荧光定量PCR,可以达到准确定量的目的;芯片检测是一种更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但费用过高。
病、死猪尸体采样,猪剖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肺脏,剪切正常与病变交界处的样本即可,是目前最常用的采样方式。
活体采样不必剖杀猪只,可选猪的鼻腔拭子、咽、气管拭子或肺泡灌洗液等方法,灌洗液检出率与感染情况最为符合,其它依次为咽、气管拭子、鼻试子。
采集空气样本中的气溶胶,需专用气泵抽取猪场内空气,注入到无菌PBS,后高速离心,收集沉淀进行检测。
此方法评价病原的气溶胶传播情况,对猪场的猪肺炎支原体临床净化、监测提供便利。
5 猪肺炎支原体的防控
猪肺炎支原体通过空气飞沫在环境中传播,其传播距离可达9.2km,健康猪接触病猪或吸入空气中带有猪肺炎支原体的气溶胶而发生感染,一旦发现感染猪应立即隔离、治疗。
传统的呼吸道药物虽不能治疗猪支原体肺炎,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和缓解。
对呼吸困难(尤其是颈部肿胀)的猪不建议颈部肌肉注射,通常将对猪肺炎支原体敏感的药物(如土霉素、卡那霉素、林肯霉素、泰乐菌素等)加到饮水或食物中,对于重病猪可后肢注射尼可刹米缓解呼吸困难,同时针对某些特定的症状对症治疗及预防其他病原菌的继发感染。
饲养管理中添加黄芪
多糖、淫羊藿皂苷、维生素等进行猪群保健提高机体抵御外界野毒的感染能力。
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仔猪出生后两周内,一般不会自然感染,但随着日龄增加、应激增大、抵抗力降低、感染几率随之提升。
小猪在7-14日龄,肺内免疫高效的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活疫苗168株,直达靶部位,占据呼吸系统纤毛受体位点,形成优先占位效应;同时,弱毒疫苗株的快速繁殖诱导机体产生局部粘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即使环境中再有猪肺炎支原体野毒存在而进入呼吸道,也会因缺乏受体位点而难以附着、生长、繁殖,最终被黏膜抗体捕获、吞噬、清除。
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具有免疫逃避特性,且猪呼吸系统粘膜纤毛的特殊结构,造成体液免疫抗体水平不足以有效地清除猪肺炎支原体野毒和形成有限的免疫保护力。
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对一些消毒剂及恶劣环境具有抵抗力,一旦感染本病很难彻底净化。
目前,国外通过疫苗和药物,采用全进全出管理制度及单独通风和清粪系统,在不完全减群的情况下初步净化了育肥群中的猪肺炎支原体;国内,邵国青等建立了以免疫、消毒、隔离、淘汰为主要技术措施的猪支原体肺炎控制和净化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猪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通风不良、饲养环境改变、猪群运输、转群、混群应激、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因素下。
为有效地防控猪支原体肺炎在养猪生产中带来的危害,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猪圈清洁度等);二、提供全面的营养;三、减少应激因素;四、全进全出,空圈并进行严格消毒;五、三点式繁育体系,将产房、保育和育肥分开饲养;六、坚持自繁自养,如需引猪,要做好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施;
七、适时的猪肺炎支原体弱毒活疫苗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