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83bf8edc1c708a1284a4492.png)
制冷基础知识一、制冷术语:什么叫工质 ?凡是用来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用来传递热能的工作物质统称为工质。
在制冷装置中,不断循环流动以实现能量转换的工作物质称为工质。
也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例如:氟利昂、氨、水等。
什么叫制冷剂?制冷剂即制冷工质,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被冷凝成液体。
制冷机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目的。
什么叫载冷剂 ?载冷剂也称冷媒是指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以传送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环境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被制冷剂重新冷却,如此不断的循环,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传递冷量是依靠显热作用,而不象别的制冷剂那样依靠蒸发潜热来实现制冷。
例如:空气、水、盐水、有机化合物及其水溶液等。
二、制冷系统中的工作参数的概念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质冷热程度的量度。
常用的温度单位(温标)有三种:摄氏温度、华氏温度、绝对温度。
1)摄氏温度( t ,℃):我们经常用的温度。
用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
2)华氏温度( F ,℉):欧美国家常用的温度。
3)绝对温标( T,o K):一般在理论计算中使用。
三种温度单位之间换算:A、华氏温度 F (℉ ) = 9/5 ×摄氏温度 t(℃ ) + 32 (已知摄氏温度求华氏温度)B、摄氏温度t (℃) = [ 华氏温度 F(℉) -32] ×5/9(已知华氏温度求摄氏温度)例:F(℉)t (℃)2121003205-150-17.8C、绝对温标T(o K) = 摄氏温度t ( ℃) + 273 (已知摄氏温度求绝对温度)例:t ( ℃)T (o K)-30243-102630273303032、压力(P):在制冷中,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即压强。
通常用压力表、压力计测得。
制冷安全教育培训(2篇)
![制冷安全教育培训(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88cc2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d.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冷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制冷设备在食品加工、医药、建筑、空调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制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提高制冷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本培训旨在提高制冷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确保制冷设备安全运行。
二、制冷安全基础知识1.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传递热量的介质,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R134a等。
制冷剂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冷冻剂泄漏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制冷剂可能发生泄漏,导致设备性能下降、能耗增加,甚至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因此,了解制冷剂泄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3. 制冷设备运行安全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制冷剂液位,确保正常运行;(2)检查制冷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等部件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保持制冷系统清洁,防止异物进入;(4)定期检查设备接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三、制冷安全操作规程1. 制冷剂加注(1)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工作服等;(2)检查制冷剂瓶体,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注;(3)缓慢开启制冷剂瓶阀,防止制冷剂快速喷出;(4)加注过程中,保持制冷剂瓶体与制冷系统接口垂直,防止制冷剂泄漏。
2. 制冷设备检修(1)断电、泄压,确保设备安全;(2)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工作服等;(3)检查设备部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4)检修完毕,恢复设备运行,确保安全。
3. 制冷系统清洗(1)断电、泄压,确保设备安全;(2)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工作服等;(3)使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制冷系统,防止异物进入;(4)清洗完毕,恢复设备运行,确保安全。
四、制冷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工厂制冷设备泄漏引发火灾原因:制冷设备长期未进行检修,制冷剂泄漏至空气中,遇明火发生爆炸,引发火灾。
电冰箱制冷原理与系统培训
![电冰箱制冷原理与系统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28d0348a45177232f60a2c2.png)
压缩过程:压缩机把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成高温高压 的过热蒸汽。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排出来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却,使过热 蒸汽逐渐变成饱和蒸汽,进而变成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
节流过程: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变为低压气液混合体。
蒸发过程: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蒸发器吸收热量实现制冷,后蒸发 成气态制冷剂。
4、电冰(即冷气自然对流式)电冰箱 ; 间冷式(即冷气强制对流式)电冰箱,又称风冷电冰箱、无霜电冰箱; 风直冷电冰箱,即包含直冷、风冷两种制冷方式的电冰箱。
四、直冷与风冷冰箱工作原理
1、直冷冰箱
原理:直冷冰箱是最简单的冰箱制冷系统,通过机械温控器控制压缩机启停,各间室采用热传 导和空气自然对流冷却食物,冷冻室中食物可与蒸发器直接接触。
优点:结构简单,无风扇和化霜加热丝等耗电元件,相对比较省 电,噪音较低,制冷靠蒸发器热传导和空气自然对流,不会风干 食物,成本低。
缺点:制冷速度相对较慢、箱 内温度不如风冷箱均匀、需 人工化霜。
压缩机→冷凝水蒸发管→冷凝器→除露管→干燥过 滤器→毛细管→内藏式蒸发器→回气管→压缩机
2、风冷冰箱
原理:通过电子温控器控制压缩机启停,依靠箱内翅片式
蒸发器,通过风扇强制对流循环间接冷却食物。
优点:靠强制对流风循环制冷,制冷速度快;箱内温度
较均匀;自动化霜无需人工除霜。
缺点:结构相对复杂,有风扇和化霜加热丝等耗电元件; 耗电相对较高;噪音相对偏大;风循环制冷会导致食物 风干。
压缩机→冷凝水蒸发管→冷凝器→除露管→干燥过滤 器→毛细管→翅片式蒸发器→回气管→压缩机
直至二者温度相等,如一杯开水放置冷却至凉白开,是一个自发的传热过程,属于自然冷却,不是制冷,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e52ddb6137ee06eef91802.png)
先以水蒸气的形成过程为例解释几个概念。图1–3所示的开口容器中装有 25℃的水,水面上有一个能上下自由移动,却又起密封作用的活塞,活塞的重 量略去不计,即水面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若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100℃时,这 时称为饱和水。25℃的水显然比100℃的饱和温度低,这种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 为过冷水。饱和温度与过冷温度之差为过冷度。其中过冷水的过冷度为 100℃﹣25℃=75℃。若将饱和水继续加热,水温将保持100℃不变,而水不断 汽化为水蒸气。这时容器中是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称为湿蒸汽。再继 续加热时,水全部汽化为蒸汽而温度保持100℃不变,此时的蒸汽称为干蒸汽。 若再继续加热,干蒸汽继续加热升温,温度超过饱和温度100℃,此时的蒸汽称 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2. 工质 在热力工程中,把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物态改变的物质称为工质。在制冷技 术中工质又称为制冷剂或制冷工质,例如家用冰箱、空调器过去常用的制冷剂氟 利昂12、氟利昂22等。
3. 介质 在制冷技术中,凡可用来转移热量和冷量的物质,称为介质。一般常用的介质 是水和空气。
1.1.12 热传递与热平衡
对流传热是基本的传热方式。热对流的传热流量由对流速度、传热面积及对流的 物质决定。热对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Φ aAt (W)
式(1–6)
式中:α —— 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 Δt —— 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度差,单位为K ; A —— 换热面积,单位为m2。
1 称为传热热阻,单位为m2·K/W ,与导热热阻相对应。
1.1.7 压力和真空度
1. 压力 工程上常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法定单位是Pa(帕)。 2. 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测量气体压力时,由于测量压力的基准不同,因此压力有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力是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绝对值,而表压力是指 压力表上的读数。
项目一 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
![项目一 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79dbb7d5bbfd0a78567336.png)
(2) 冷凝 1)物质的集态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冷凝,又称 为液化。冷凝过程会放出热量。 2) 气体液化的条件 是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 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压力。电冰箱制冷系统是采 用压缩机和毛细管来提高冷凝压力的。
2.湿蒸气 (1)湿蒸气 饱和蒸气与饱和液体的混合物,称为湿蒸气。制冷剂在蒸发器和 冷凝器中,进行的气液集态转变过程中,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是 同时存在的。 (2)干蒸气:完全不含饱和液体的饱和蒸气称为干蒸气。 (3)干度:湿蒸气中饱和蒸气的含量,用湿蒸气的干度X表示。 用mv和mw分别代表湿蒸气中所含饱和蒸气与饱和液体的质量, 则湿蒸气的干度值
五、 气液集态变化
1. 物质的状态 在自然中,物质的状态通常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3种物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此转化过程叫做相变。物质从固态 变成液态叫融解(熔解),融解过程要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液态变 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 升华过程要吸收热量;而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会放出 热量。 (1)汽化。物质的集态从液态转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过程要吸 收热量;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1)蒸发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它可以在任何温度 和压强下进行。 2)沸腾 是在一定压力下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 剧烈进行的汽化现象。
项目一
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
项目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正确认识和应用热力学基本概念。 2. 掌握物质的集态变化,了解湿蒸气、干蒸气、干度、过热蒸气、
过冷液体。 3.掌握热、显热和潜热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制冷
上的应用。了解焓和熵、制冷量、名义制冷量和能效比的概念。 4.掌握液体汽化法制冷常用制冷的种类、性质和要求,了解制冷剂
制冷基本知识1
![制冷基本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25a86a28b4daa58da0114a97.png)
第一章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技术第一节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物态(物质状态)与物态变化具有一定质量及占有空间的任何物体称为物质。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时分子又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这种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热运动等原因,使物质在常态(物态)下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汽)态,称物质“三态”。
固态时,分子间的相互引力最大,固体中的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热运动仅在平衡位置的附近作微小的振动,不能作相对移动。
因此固态时的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液态时,分子间的引力仍较大,使分子之间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此液态物质有固定体积,并有自由液面。
此外,液态物质的分子不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还可以相对移动,所以它具有流动性而无固定的形状。
气态时,分子间距大,引力很小,分子间不能相互约束。
因此,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可以充满任何的空间。
在热运动中可相互碰撞发生旋转运动。
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也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当物质在吸热或放热时,除了温度变化以外,还有状态的变化(称相变),即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或冷凝);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融化(熔化);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气化;固体直接变化成气体的过程称为升华;反之称为固化(或凝华)。
人们利用物质相变过程向周围介质吸热,转移潜热,使周围介质降温进行制冷,如从液体变成气(汽)体、固体变成液体、固体直接变成气(汽)体所转移的相变潜热获取低温。
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潜热,非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显热(如水在1大气压下,从±o℃加热到100℃,它也是吸热过程,但没有相变,水还是水,这种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叫显热,计算出的显热量是很少的)。
潜热转移量(如蒸发量)才有制冷量,显热转移量几乎没有制冷量,即人们是采用相变制冷。
制冷设备培训
![制冷设备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ae8dd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f.png)
制冷设备培训简介制冷设备是现代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和维护制冷设备,员工和技术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制冷设备培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训的关键内容和方法。
重要性制冷设备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原理,不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能源浪费和安全风险。
通过接受制冷设备培训,员工可以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技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并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制冷设备培训还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培训内容1.制冷设备基础知识–制冷循环原理:介绍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关键步骤。
–制冷剂种类与选择:讲解不同种类的制冷剂及其特点,并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温度与湿度控制:探讨如何通过调节设备来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舒适的工作环境。
2.制冷设备操作和维护–设备启停操作:介绍正确的设备启动和停止程序,避免设备过载或损坏。
–定期维护与清洁:教授常见的设备定期维护和清洁流程,包括滤清器更换、冷凝器清洗等。
–故障排除与维修:介绍常见的设备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并培养员工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
3.设备安全与安全措施–安全操作指南:讲解在操作制冷设备时需要遵守的安全规范和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防止电击等。
–紧急情况处理:培训员工如何应对设备事故或紧急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
培训方法针对制冷设备培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师进行面对面的课堂授课,结合示范和案例分析来提高学习效果。
2.现场实训:在实际的制冷设备上进行操作练习和维护实践,加深学员对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的理解。
3.电子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料,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交流互动:组织学员间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促进学习成果的共享和提高。
冷冻机培训资料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冷冻机培训资料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775c5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3.png)
5 除湿工况
空调的制冷量与制热量
制冷量:单位时间内,空调器在名义制冷工况下从空间区域或房间内排除的热量。 制热量:单位时间内,空调器在名义制热工况下向空间区域或房间内释放的热量。
空间
外界
制冷量
空調器
空間
制熱量
6 家用空调 根据使用场所和制冷量的不同,可分为:家用空调器和家用中央空调。 1.1 家用空调器 家用空调器有窗式空调和分体空调,适合于建筑面积小,需要制冷量不是很大的房间。 1)窗式: 整个空调器作为一个整体,如窗机。制冷范围一般为1800W~5000W。 2)分体式:将空调器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其制冷范围一般为1800W~9000W。
制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空调器要不断把房间内的多余热量转移到室外,使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它包括两个循环——制冷循环和空气循环。 (1)制冷循环。空调器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它包括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4个热力过程,如图1所示。 制冷剂经节流降压后,在室内侧的蒸发器中等压蒸发,吸收潜热,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气,然后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最后在室外侧的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放出潜热。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小型空调器节流装置为毛细管,大、中型空调器节流装置为膨胀阀。
B、氟利昂 大多数的氟利昂本身无毒、无臭、不燃,适用于工程建筑或者实验室的空调制冷装置。尤其是氟利昂R22,在我国空调制冷装置中已经广泛采用。其热力学性能与氨不相上下,而且安全可靠,是一种良好的制冷剂,但是目前价格较高,影响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致命缺点:温室效应气体,其温室效应值比二氧化碳大1700倍,更危险的是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根据国际上《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R22于2020年将全面禁止,发展中国家可适当延期至2040年全面禁止生产。 目前国际上一致看好的R22的替代物是R407C、R410A。另外汽车制冷中原来常用的R12,采用R134A替代。目前国内的一些大中型项目,业主都明确要求采用环保冷媒如R407C等。
氨制冷基础知识和原理
![氨制冷基础知识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6033b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7.png)
33、、清清洗洗吸吸汽汽过过滤滤器器 44、、调调整整或或更更换换部部件件 55、、检检修修
一、基础知识
3、液氨旳物理性质
液氨蒸发温度是-33.5℃,一旦泄漏在室外条件下可立即 形成气态氨气;有燃烧爆炸危险。氨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和能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 接触会发生剧烈旳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 开裂和爆炸旳危险。氨气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 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 死亡。
冷效果旳好坏,造成压缩机液击,甚至系统瘫痪。
从大旳方面来说蒸发器结霜主要有一下几种原因: 1、蒸发温度低,使冷媒于冰点下相变。 2、蒸发器散热能力不足即换热面积小或有效换热面积小。 3 、膨胀阀(调整阀)选配偏大,超出其调整范围。 4、 压缩机排量过大或是变排量性能较差,造成蒸发压力较低。
3.2 液 击
氨危险特征
氨危险特征
• 氨只在特定旳条件下才会燃烧 • 爆炸下限15.7[%(V/V)],爆炸上限 27.4[%(V/V)] • 氨一般在密闭旳容器中才干到达15-27%这么旳易 爆浓度 • 液氨上方蒸发出来旳氨与空气旳混合物是易爆旳 • 自燃温度:650℃
氨危险特征
• 呼吸困难,吸入高浓度氨气将会造成呼吸系统痉挛 • 会腐蚀眼睛,产生疼痛感而且极难挣开眼睛 • 会溶解于皮肤表面或深层旳水分中,例如眼睛,口腔,鼻 腔 • 会造成轻微或重度烧伤,取决于浓度和暴露在其中旳时间 • 氨气造成旳损伤是急性旳,伤愈后并无永久性旳损伤 • 氨气在对皮肤和眼睛进行全方面旳清洗后基本不会带来长 久旳损伤 • 假如有可能接触到氨气,请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二、制冷基本原理
氨制冷基础知识与原理(课堂PPT)
![氨制冷基础知识与原理(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a033c5caaedd3383c4d3cb.png)
3.2 液 击
❖ 在正常的工作情况下,压缩机吸回的是气氨而不是液氨, 但由于液氨量充注过多或调节阀调节流量过大,使液氨在蒸 发器中没有完全蒸发,致使氨以湿蒸汽或液态被压缩机吸回, 造成压缩机的液击。
❖ 液击对压缩机的影响: 液击的危害在于当液氨进入汽缸被压缩时,其压力瞬间
急剧升高,远远超过正常运行时的气体压力冲击排气阀片, 很容易击碎阀片损坏压缩机,所以压缩机要特别防止液击。
9
二、制冷基本原理
10
二、制冷基本原理
11
二、制冷基本原理
12
二、制冷基本原理
13
二、制冷基本原理
氨的变化过程
1.氨在压缩机中的变化
气氨由蒸发器的出口管路进入压缩机吸气口时,压力越高温度越高, 压力越低温度越低。
气氨在压缩机中被绝热压缩成过热蒸气,压力由蒸发压力P0升高到冷 凝压力Pk。
外界的能量对制冷剂做功,使得气氨的温度再进一步升高,压缩机排出的 蒸气温度高于冷凝温度
2.氨在冷凝器中的变化
过热蒸气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先是散发出一部分热 量,使氨过热蒸气冷却成饱和蒸气。
饱和蒸气在等温条件下,继续放出热量而冷凝产生了饱和液氨。
14
二、制冷基本原理
氨的变化过程
3.氨在节流元件中的变化
饱和液氨经过节流元件,由冷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 P0,温度由tk降至t0。为绝热过程。
6
氨危险特性
7
氨危险特性
• 氨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燃烧 • 爆炸下限15.7[%(V/V)],爆炸上限 27.4[%(V/V)] • 氨一般在密闭的容器中才能达到15-27%这样的易 爆浓度 • 液氨上方蒸发出来的氨与空气的混合物是易爆的 • 自燃温度:650℃
制冷机房培训制冷技术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制冷机房培训制冷技术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cfbdb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d.png)
制
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
冷
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
原
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 姓名、电话。
理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
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
原 流量 和温度、制冷剂流入量、冷负荷量
理 等有关。在检查制冷系统时,应在排气
与 管处装一只排气压力表,检测排气压力,
技 作为分析故障资料。
术
3. 排气(冷凝)压力变化对制冷 系统的影响
制 (1) 排气压力高的因素 当排气压力高于正常值时,
冷
一般有冷却介质的流量小或冷却介质温度高、制冷剂
充注量过多、冷负荷大及膨胀开启大等。
术
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 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
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
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四)泄漏处置
1.少量泄漏
制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 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
制 制冷系统发生了故障,一般不可能直接看到
冷
故障的部位发生在哪里,也不可能将制冷系
原
统的部件一一分解和解剖,只能从外表检查,
理
找出运行中的反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
与 技
检查中一般都通过看、听、摸 来了解系统的 运行状态。当系统的运行压力和温度超出正 常范围时,除了室内、外环境温度恶化外,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PPT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c5e47a31b765ce050814d2.png)
基本概念
• 制冷:利用人工的方法,把某物体或某空
间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 使之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
实质:将热量从被冷却对象中转移到环境中
★ 制冷≠冷却
• 制冷机:实现制冷所需的机器和设备。
特点:必须消耗能量——电能、机械能等
• 制冷剂:制冷机中把热量从被冷却介质传 给环境介质的内部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 • 制冷循环:在制冷机中,制冷剂周而复始 吸热、放热的流动循环。
制冷方法
• 液体汽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如: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 冷
• 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 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取被 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 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制冷技术分类
按照制冷温度大小,分为三类:
• 普通制冷:t>-120℃ • 深度制冷: -120℃ >t>-253℃ • 超低温制冷:t<-253℃
活塞斜盘 式
容 积 式 转子式 旋转式 涡旋式
开启 开启 全封闭
开启
全封闭
0.75~2.2
2.2~7.5
开启 单螺杆
螺杆式 双螺杆 速度 式 离心式 半封闭 开启 半封闭 单级 多级
100~1100
22~90 30~1600 55~300 90~1000
热泵
热泵、车辆 车辆空调 热泵 冷冻、空调 适用于大容量 压比大,可替代小 容量往复式压缩机, 价昂
• 冷凝器:输出热量。
回热循环
• 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与蒸发后的 制冷剂蒸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液 体过冷蒸气过热的制冷循环 • 实现方法:系统中设回热器
实际循环的特点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2bb44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d.png)
1.3制冷量常用单位换算
•1kcal/h=1.163w •1w=0.86Kcal/h •1USRt=3024kcal/h=3.517kw
•1P≈2.5kw(家用空调) ★
•注:1美制冷吨就是使1短吨0℃的水在24h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常用冷负荷单位换算介绍
焦耳(J)
千瓦.小时 (kg.h)
3、载冷剂类型及常用载冷剂
1) 水:空调系统中常用,但只能做0℃以上的载冷剂。 2)盐水溶液:NaCl、CaCl2、MgCl2 3)有机物及其水溶液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
COP值和EER值
❖ 在ARI标准中,关于冬夏季循环效率提出了以下定义:
❖
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
湿度的概念
•湿度又称为含湿量,为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蒸汽质量。 单位:g/kg
•绝对湿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来计算,单位:kg/m3
•相对湿度:为湿空气中水气的分压与同温度、同总压下饱和空气中的水气分压之比。( %RH)
• 相对湿度是湿空气饱和程度的标志。相对湿度愈低,距饱和就愈远,该湿空气容纳 水气的能力就愈强。当相对湿度为100%时,湿空气中的水气已达饱和,该湿空气不再能 容纳水气,也就不能用途作干燥介质。绝对干空气的相对湿度为零。
1.5空气状态参数
•1.5.1空调系统表征空气的状态参数
•干球温度(DB)、湿球温度(WB)、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密度、压力
•1.5.2定义:
•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
•湿球温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 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9e910b84868762cbaed56e.png)
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
互干扰。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
半导体制冷原理
•
5.涡流管制冷
•
法国人兰克在1933年发明一种装置(涡流管),可以使压缩气体
产生涡流,并将气流分成冷、热两部分。涡流管装置由喷嘴、涡流室、
孔板、管子和控制阀组成。涡流室将管子分为冷端、热端两部分。喷
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中的任何一态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外部条件的
不同,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图1-3所示。如果把固体冰加热便
变成水,水再加热就变成蒸汽;相反,将水蒸汽冷却可变成水,继续
冷却可结成冰。这样的状态变化对制冷技术有着特殊意义。
•
人们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而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
即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原理,通过制冷机对制冷剂气体的压缩,以
饱和压力。以水为例,其在一个大气压下的饱和温度为100℃,
则水在100℃时饱和压力为一个大气压。
•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在
海平面,水到100℃才沸腾,而在高原地带不到100℃就沸腾。一
般来说,压力升高,对应的饱和温度也升高;温度升高,对应的
饱和压力也增大。
•
6.过热和过冷
中吸取热量,向环境排放热量。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为
制冷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
以是机械能、电能、 热能、太阳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1.2 人工制冷及其基本方法
•
1.相变制冷
•
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如冰融化时要吸取80
kcal/kg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时要吸取327kcal/kg的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65c7a6fd0a79563c1e72c6.png)
汽化 液态 气态 液化
固态
两种不同温度的物质由于温差的存在,热量就会发生转移和交换,在自 然界和生产过程中温度差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传热就成了自然界的普遍现 象。在空调及冷冻系统中,同样存在着传热问题,如冷凝器、蒸发器、中间 冷却器、空气加热器等热交换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中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热 交换,热量互相传递和转移着,此外系统的冷热管道,以及空调房间的外围 建筑都随季节不同而进行着传热。从热力学定律可知热量会从高温物体向低 温物体传递热量。 1.传热方式 热量的传递往往分三种形式进行,即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传热方 式往往是交错发生,以一种方式伴随着另一种方式进行。 (1).传导 传导也称导热,是由两种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直接接触所引起的热量交换。 (2).对流 对流是指流动的物体中,借助于部分质点流动而转移的热量,热的对流往往 与热传导相伴随。在空调及冷冻技术中所遇到的传热问题,通常是以导热和 对流为主进行的传热。 (3).辐射 辐射是物体热能转变为辐射线,同时向四周空间传播。凡具有高温的物体, 均具有这种性能。
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热量传递总是从高 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至两者温度相等。 如一杯开水放置冷却到凉白开,是一个 自发的传热过程,属于自然冷却,不是制冷。
室温 25℃
37℃ 水
热量从杯中传向室温 水温与室温相同
室温 25℃ 一段时间之后
25℃ 水
制冷是为了适应人们希望能人工改变局部环境温 度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日常中的常说的冷热是人 体对温度的高低感觉的反应,因此冷热是一个相对的 概念,制冷中所说的热是相对于环境温度而言的。 所谓的制冷,就是把某一物体或空间(包括空间 内部的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环境介质温度,并保 持这一低温状态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应采 用人工的方法不断地将该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及由外界 传入的热量,转移到外界的环境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小容量
压比大,可替代小 容量往复式压缩机, 价昂
90~1000
冷冻、空调
适用于大容量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冷凝器的类型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蛇炮(套管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
翅片式冷凝器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蒸发器的类型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 制冷循环:在制冷机中,制冷剂周而复始 吸热、放热的流动循环。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制冷方法
• 液体汽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如: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 冷
• 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 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 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 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制冷剂类型及命名
四大类: 无机化合物 烃类 卤代烃 混合溶液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无机化合物
NH3、CO2、H2O。 命名:R7**
例:NH3——R717 H2O——R718
**为分子量 CO2——R744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卤代烃(氟利昂)
分子式:CmHnFxClyBrz (满足2m+2=n+x+y+z) 命名法:R M-1 (为0时略) N+1 x Bz(z为0时与
B一起略) 例:一氯二氟甲烷分子CHF2Cl——R22
一溴三氟甲烷分子CF3Br——R13B1 三氟三氯乙烷分子C2F3Cl3——R113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烃类(碳氢化合物)
烷烃类: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 链烯烃类:乙烯C2H4,丙稀C3H6; ◆烷烃类命名方法与氟利昂相同:(丁烷例
• 实现方法:系统中设回热器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实际循环的特点
• 压缩机内非绝热、可逆过程; • 存在传热温差,过程不可逆; • 改善循环:吸气过热和过冷节流、回热循环; • 系统存在节流损失 ; • 系统存在流动损失; • 系统存在不凝性气体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制冷剂的选择要求
1. 对环境的亲和友善。 2. 热力学性质满足制冷循环。 3. 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 4. 来源广,易制取。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2. “四大件”作用 • 压缩机:“心脏”,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汽; • 节流阀: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
制冷剂流量; • 蒸发器:吸收热量(输出冷量)从而制冷; • 冷凝器:输出热量。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回热循环
• 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与蒸发后的制 冷剂蒸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液体过 冷蒸气过热的制冷循环
外,为R600) CH4——R50 , C2H6——R170 , C3H8——R290 ; ◆烯烃类命名方法:R后先写上“1”,再按氟 利昂方法: C2H4——R1150,C3H6——R1270;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混合溶液
由两种(或以上)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 成的混合物。
A共沸溶液: 命名:R5** **为发现的顺序:R500、R501、
0.1~15
冷藏库、车辆
特点
机型多,易生产, 价廉,容量中等
0.75~2.2
0.75~2.2 0.1~5.5 0.75~2.2 2.2~7.5 100~1100 22~90 30~1600 55~300
轿车空调专用
车辆空调 冷藏库、冰箱、车 辆 车辆空调、热泵
空调
热泵
热泵、车辆
车辆空调
热泵
高速,小容量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氟利昂系统
1)主要设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 2)辅助设备:油分离器、贮液器、干燥过滤器、回热 器。 3)流程:压缩机 将氟利昂蒸气进行压缩,高压气体经 油分
离器 将所携带的润滑油进行分离,然后进入 冷凝器 被冷凝成 液体。液体氟利昂由冷凝器下部出液管经 干燥过滤器 、 电磁 阀 ,然后流经 回热器 ,被来自蒸发器的低温蒸汽进一步冷却 后,进入 膨胀阀 节流降压,然后送入 蒸发器 吸热汽化。汽 化后的低温蒸气,经过 回热器 提高过热度后,被压缩机 吸入 重新压缩。
节流机构的作用
节流降压 调节流量 控制过热度 控制蒸发液位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手动膨胀阀 浮球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 电子膨胀阀
毛细管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吸收式制冷原理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制冷技术分类
按照制冷温度大小,分为三类:
• 普通制冷:t>-120℃ • 深度制冷: -120℃ >t>-253℃ • 超低温制冷:t<-253℃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1. 循环组成: • 压缩机:等熵压缩; • 冷凝器:等压放热; • 节流阀:绝热节流,等焓; • 蒸发器:等压吸热而制冷。
2. 无毒、无刺激性,环保、安全,腐蚀性小; 3. 比热大,同样质量则载冷量大,传热性好; 4. 流动性好,密度小,粘度小,流动阻力小; 来源广泛,价低易得。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载冷剂类型及常用载冷剂
1. 水:系统中常用,但只能做0℃以上的载冷 剂。
2. 盐水溶液:NaCl、CaCl2、MgCl2 3. 有机物及其水溶液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制冷压缩机类型
类型
活塞连杆式 往复式
活塞斜盘 式
容
积 式
旋转式
转子式 涡旋式
螺杆式
单螺杆 双螺杆
速度 式
离心式
气密特征 开启 半封闭
全封闭
开启
开启 全封闭 开启 全封闭 开启 半封闭 开启 半封闭 单级 多级
容量范围(KW) 0.4~120 0.75~45
主要用途 冷冻、空调、热泵 冷冻、空调
R502……. R509等。 B非共沸溶液: 命名:R4** **为发现的顺序:R400、R401、
R402、….R507等。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常用制冷剂
1. 水H2O(R718) 2. 氨NH3(R717) 3. 氟利昂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载冷剂选择要求
1. 工作温度范围内始终呈液态,不凝固、不 汽化;
制 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基本概念
• 制冷:利用人工的方法,把某物体或某空
间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 使之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
实质:将热量从被冷却对象中转移到环境中
★ 制冷≠冷却
制冷基础知识培训
• 制冷机:实现制冷所需的机器和设备。
特点:必须消耗能量——电能、机械能等
• 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