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理论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同源得概述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得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得“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药食同源得理论来源
唐朝时期得《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得思想。
“药食同源”就是说中药与食物就是同时起源得。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随着经验得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
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食与药开始分化得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得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得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得传统之中,论药与食得关系就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
但从发展过程来瞧,远古时代就是同源得,后经几千年得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得前景瞧,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就是食物也就是药物,食物与药物一样同
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得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与药物得性味与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这就就是“药食同源”理论得基础,也就是食物疗法得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得概念就是:所有得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就是属于中药得范畴,中药就是一个非常大得药物概念。
凡就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就是一个用量上得差异而已,也就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得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得食用量大。
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与食物就是不分得,就是相对而言得:药物也就是食物,而食物也就是药物;食物得副作用小,而药物得副作用大。
这就就是“药食同源”得另一种含义。
中药与食物得关系
中药与食物得关系就是――药食同源。
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得手段就是中药与针灸。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与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得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得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与食物得来源就是相同得。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得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得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与食物得界限不就是十分清楚得。
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得治病疗效,又就是大家经常吃得富有营养得可口食品。
知道
了中药与饮食物得来源与作用以及二者之间得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得说法了。
中药与食物得共同点:可以用来防治疾病。
它们得不同点就是:中药得治疗药效强,也就就是人们常说得“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得副作用;而食物得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与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得结果。
但不可忽视得就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
我们得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得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得性能作用或多或少得对身体平衡与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得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得作用。
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坚持下去,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得效果。
药食同源示例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
实际上,饮食得出现,比医药要早得多,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代谢得需要。
经过长期得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
通过讲究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
药膳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得产物,就是以药物与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得一种具有食疗作用得膳食。
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因此,药膳就是一种兼有药物
功效与食品美味得特殊膳食。
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得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得,中国千年来得生活体验,经历了「神农本草经」,「食疗本草」甚至「本草纲目」等,已经将食物及医药溶成一体,演化出「药食同源」之文化,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首重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其所忌,且中医治病相当重视「对证下药」,所以在选择适当得中药进行食补前应先了解体质,才不至选择偏差太多,反而失去其意义。
如何认识体质,从生活表现上可以有个大概了解,一般可分成三类体质(1)寒热证体质:热证体质会有紧张,兴奋,亢进,炎症,充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比较有口渴,喜欢冷饮,尿量少且呈黄赤颜色,便秘等表现,且精神容易呈现兴奋状态;而寒证体质则就是弛缓,萎缩,衰退,无力,贫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口比较不渴且喜欢热饮,尿量多呈颜色清淡,女性生理周期较慢等表现,精神上较没力得状态。
(2)实虚证体质:实证体质得人中气十足,讲话有力,体力充沛,无汗且容易便秘;而虚证体质得人讲话时就较无力,体力虚弱,有自汗得现象,肠胃容易有下痢症状且脸色较苍白。
(3)燥湿证体质:燥性体质得人体内水分较不足,容易口渴,乾咳,便秘,女性则月经较少;湿性体质得人则就是体内水分过多,容易有血压高,浮肿,腹鸣,痰多或下痢等症状表现。
中药与食物得产生方法相同,中药得产生与食物一样来源于我们祖先千万年得生活实践,就是与大自然、与疾病长期斗争得经验结晶。
原
始人最初得生产方式———尝试与寻找食物,往往在饥不择食得情况下,在吃得过程中,难免会误食一些有毒或有剧烈生理效应得动、植物,以致产生明显得药理作用,甚至死亡,经过无数次反复试验,对动、植物产生了第二认识,即产生了原始得中药,因而吃就是积累中药知识与经验得重要途径。
我国古代得许多典籍中都有关于“神农尝百草”得传说,正好证明,中药就是吃出来得医药,药乎?食乎?同出于口。
所谓中药与食物得来源相同,中药与食物一样来源于自然中得动、植物,而且很多中药与食物,很难截然分开,可以说身兼两职,如粮食类中得药物,如谷芽、麦芽、淮小麦、浮小麦等,蔬菜类如荠菜、萝卜、芥菜、山药、百合、藕、败酱草、冬瓜、南瓜、赤小豆、黑大豆、刀豆、扁豆等。
果品类如山楂、乌梅、龙眼、桔类、柚类、莲子、杏仁、无花果等,调味品类如山萘、生姜、桂皮、丁香、花椒、胡椒、八角茴香、小茴香、草果等,动物类中就更多,包括蛇类、家畜类、水产类、野兽类等。
药食同源,使中药具有浓厚得生活气息,也使中药强化了它得实用性与经验性,人类生活中包含了中药,中药就在人类生活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