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县某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方案研究
新安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新安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54574f33687e21af45a921.png)
M i e - nv r n e o e s o n a un y a d I s Co t r e s e ne G o e i o m ntPr blm fXi n Co t n t un e m a ur s
Z u D n j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fi, n inu n , e g N ii h e gi Lu Xioe Wa g La ta F n aq e
A bsr c Thee wee ma y ki so ie g o e vr nme tp o lm sg n r td b ie a x l iain a l a tme tn hen e f t a t: r r n nd fm n e — n io n r b e e e ae y m n r le p otto swel si ei g t e dso e o mi v l p nti n a o t i cud n n e lgc ld s se ,er i n a s a e tu to s i a d v g t t n O C c no c de e o me n Xi n c uny,n l i g mi e g oo ia ia t r t ra n a d lnd c pe d sr ci n, ol n e e ai C U— o pid a d b o e s ld wa t fa c e n r k n,o i se o c umu ai n, t rb l c r ke a d S n. e a t ls bae s o ie e e io men r d — l to wa e — aan e b o n n O o Th cua u r a fm n g o—nvr n twe e e m acae i ldi mp s s p oe to r a, m p a e r v n in a e e ha e o to n e o e y ae g n r lc n rla d r c v r t d,ncu ng e ha e r tc in a e e h s sp e e to r a, mp s sc n r la d rc v r r a, e e a o to n e o — e y a e .S me c une m e s r sf rp o e to n e tr to fmi i g g o e vr nme twe e a s utf r r r r a o 0 tr a u e o r t cin a d r so a in o n n e — n io n r lo p owa d. Ke ywo ds: ie g o—nvr n e ; r t cin a d rso a in; o n e me s e;e o ey s bae r m n e e io m nt p o e to n e tr to c u t r a ur r c v r u ra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85ba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8.png)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矿山开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然而,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一旦矿产资源被开采完毕,矿山将成为一个废弃的场所,严重威胁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进行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一、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的开采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首先,废弃矿山可能因残留的有害物质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
其次,废除矿山的地表结构的改变还可能导致水文循环的变化和土壤侵蚀的加剧。
此外,由于废弃矿山会消耗大量的水和木材等资源,因此矿山开采可能导致植被失去栖息地,从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1、生态环境的管理废弃矿山的环境管理非常重要。
它可以确保矿山的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达到最高的标准。
其中重要的步骤包括减少废弃矿山污染的风险、确保周围水源的清洁和废弃矿山地面的稳定性。
有一些方法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例如,废弃矿山的水源可以在开采过程中被收集并被处理。
这将减少毒性和腐蚀性废物流入当地水源的风险。
除此之外,废弃矿山的表面可以被、覆盖上一层植被,如草皮、树木、花草等等,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
2、土地改造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中,重新改造废弃矿山土地也是关键。
这涉及到对土壤、水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改造土地时,需要对土壤结构和营养物质进行检测和测量,以确定返还土壤的最佳条件。
恢复水质主要通过保持水流、清除废弃物和其他水源污染源来实现。
在恢复生态系统方面,需要种植和培育当地的树木和灌木,以恢复当地的植被和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保护废弃矿山治理工作需要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值得保护的物种得到保护。
这可以通过重建栖息地和实施有计划的野生动物养护研究等措施来实现。
野生生物对废弃矿山进行了适应性的变化,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特别重要。
恢复废弃矿山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目标,也应是提供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确保人类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情况下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
新安县五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新安县五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00b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8.png)
新安县五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一、强化环境治理行动实施方案1.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 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严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高排放企业的排查和整治力度。
-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加大对污染地区的治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
- 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动出行方式向环保型转变。
2. 加强水环境治理- 健全水环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体系,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力度。
-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农村饮水水质和供水能力,保障广大农民的生活用水。
- 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3. 推进固体废物治理- 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处置体系,推动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
- 支持建设规范的垃圾处理设施,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4.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切实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 加强湿地保护,增加湿地保护区面积,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 推进生态修复与生态补偿工作,促进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加强农村振兴治理行动实施方案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品质。
-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
2. 发展现代农业种养殖业-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种养殖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技能和科学管理水平。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便捷的网络接入。
- 完善农村交通路网,提高农村交通运输能力,方便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4.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挖掘农村特色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 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和旅游体验。
三、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实施方案1.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评估制度,加强对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
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3847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04.png)
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案第1篇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本方案针对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治理目标1. 恢复和改善矿山地区生态环境,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矿山建设。
3. 建立健全矿山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高矿山企业环境保护意识。
三、治理原则1.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2. 保护优先,综合治理。
3. 责任明确,监管到位。
4. 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四、具体措施1. 矿山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明确矿山环境问题、生态修复需求和治理目标,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矿山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根据调查与评估结果,编制矿山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明确治理范围、治理目标、治理措施、投资估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及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排水系统、监测预警等。
4. 矿山生态修复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山迹地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等。
5.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6.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与运行建设和完善环境保护设施,确保矿山废水、废渣、废气得到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
7. 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建立矿山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矿山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监督。
8. 政策宣传与培训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矿山企业及从业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9.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矿山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包括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监管制度等。
某某县矿山专项整治方案
![某某县矿山专项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b2673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6.png)
某某县矿山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某某县矿山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制定本矿山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内容及措施1. 关停淘汰落后矿山: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环境违法问题或者产能过剩的矿山,将依法予以关闭和淘汰。
同时,对于矿山企业存在的生产许可证不齐全、环保设备不到位等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
2. 推行矿山生态修复: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山和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在做好景观修整的同时,注重植被的恢复和土壤的修复工作,以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
3. 强化矿山环保管理:建立矿山环保长效机制,通过完善矿山环评制度、监管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矿山企业环境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矿山企业依法排放和治理污染物。
4. 加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加大矿山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力度,推广先进的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效降低矿石开采对资源的浪费,并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双赢局面。
5.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矿山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矿山企业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可控。
三、实施方案及时间节点1. 关停淘汰落后矿山的工作将在两年内完成,其中包括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环境违法问题的矿山及采石场的关停和淘汰,在此期间要对已停产的矿山进行治理和修复,确保无安全环境隐患。
2.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将分阶段进行,首先对废弃矿山和采石场进行初步治理,并在三年内完成生态修复工作。
其中包括植被恢复、水质治理和土地利用调整等。
3. 加强矿山环保管理的工作将长期进行,需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并定期组织对矿山企业的环保设备和排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4. 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将逐步推进,通过开展矿山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示范项目,推广先进的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经验。
5. 完善矿山安全监管体系的工作将长期进行,通过加大对矿山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的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风险,确保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方案
![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8c09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c.png)
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矿业开采活动的减少,越来越多的矿山逐渐被废弃。
废弃矿山的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由于长期的矿山开采活动,使得废弃矿山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对废弃矿山进行环境治理,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废弃矿山环境现状分析1. 废弃矿山环境问题废弃矿山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退化:矿山开采活动使得大量土地遭受破坏,土壤质量下降,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严重,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2)水资源污染: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污染,使得地下水和地表水质量下降,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生态系统破坏:矿山开采活动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
2. 废弃矿山环境治理现状当前,针对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土地复垦、水质治理、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工作。
但是,由于国内外矿山环境治理经验不足,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以及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
三、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方案1. 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XXX省XXX市,为一处废弃煤矿,矿山面积约XXX平方公里,矿区内水质严重受到污染,土地退化严重,植被覆盖率低,生态功能丧失,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治理工作。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废弃矿山进行全面的环境治理,修复土地生态功能,改善水资源质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矿山环境可持续发展。
3. 环境治理方案(1)土地复垦对于矿山区域的土地复垦工作,主要包括土地平整、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工作。
具体工作包括:- 土地平整:对于破坏严重的土地进行平整处理,恢复土地原有的形态特征。
- 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被种植等方式,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增强土地保持水源的能力。
生态恢复“修”出绿水青山
![生态恢复“修”出绿水青山](https://img.taocdn.com/s3/m/f23d07d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7e.png)
生态国土走进新安县石寺镇孟庄村煤窑沟废旧矿坑,10余台挖掘机正在紧张地施工中,附近部分坑洼地块已经被梳理成齐整的梯田,与昔日的荒凉贫瘠形成鲜明的对比。
据了解,该废旧矿坑预计8月20日左右可治理完毕,届时该村可以增加耕地350余亩。
与此同时,在该县中铝石寺北岭采区、义煤集团宏升煤矿北冶村采区、香江万基马行沟采区等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新安是矿产资源大县,也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还是河南铝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矿产资源的开采为县域经济发展积聚了力量,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粗放管理,重开采、轻管理现象普遍。
近年来,矿山环境问题集中爆发,今年6月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共交办新安县涉及矿山类案件13件,占全县案件总数的40%。
为此,新安县委、县政府结合即将开展的“蓝天保卫战—汾渭平原专项督察”,痛下决心对全县矿山环境进行集中整治。
为加强对整治行动的集中领导,该县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下发了专项工作方案,并责成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全权负责,强力推进,开展为期2个月的非煤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活动开展以来,县国土资源局按照“有坑主找坑主,无坑主找企业,无企业找属地”和“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对全县非煤矿山开采遗留的矿坑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澄清底数,分类造册。
经全面摸排,全县需恢复治理矿坑96处,面积约3000亩。
为保证工作的落实,该局根据摸排情况,及时制定了治理标准,明确治理时限,并严格落实责任到人。
恢复治理工作按照因山就势、因地制宜的方针,实行先急后缓的原则,将采矿取土成区连片、问题集中的中铝、香江铝土矿采矿区作为重点先行治理。
从严打击无证开采、非法盗采、私挖乱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
对排查出的无证矿坑,除依法查处到位外,要求其限期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拒不恢复治理的,或借恢复治理之名进行非法盗采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予以从严从重打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再造秀美山川——新安县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侧记
![再造秀美山川——新安县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侧记](https://img.taocdn.com/s3/m/d5587e2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6.png)
39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矿山治理最终目的是为老百姓造福。
所以,在治理中既要考虑当地群众需求,又要为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条件。
”张志兴说。
石寺镇窑院村附近曾是一个大型矿山开采基地,多年采矿使这里矿渣堆积达100多亩。
按照设计要求,项目组将堆积如山的矿渣进行平整和覆土后,种植草地即可完成矿山治理。
但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窑院村周边种植了大面积的石榴树,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项目组重新修改了设计方案,着力打造集采摘、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石榴园基地,促进当地经济增收。
说干就干,20多天后,一排排、一行行石榴树布满了整个矿区。
“不仅施工队用工大部分来自当地农村,还在治理区种植经济林,这两种方法既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言语间,张志兴流露出一脸自豪。
(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将整个矿坑填起来;另一种是在坑内部填一部分渣土,然后在矿坑上部边缘修筑台阶。
显然,第一种方案需要很多客土,会增加治理成本。
正当大家为治理方案举棋不定时,张志兴语气坚定地说:“宁愿增加我们的成本,也不能破坏耕地,就用第一种治理方案!”严格执行施工标准“项目组只有一台车,我们每天几乎要跑遍所有施工现场。
检验客土质量、测量土地平整厚度,检查树木种植标准……白天一早赶往施工现场,晚上回到驻地已是深夜。
”项目组技术人员张海军说。
尽管工作繁忙、劳累,但他们对项目管理毫不含糊。
有一次,项目组在巡视检查中,发现在北冶镇治理的一个施工队,栽植的树苗树高、宽度、间距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这不但会影响树苗成活率,也达不到国家项目质量验收标准。
张志兴看到这种情况,要求施工队立即整改,补植、补栽和更换树苗,确保了项目的质量。
仲夏时节,行走在新安县,满目的绿色沁人心脾。
在一处石榴园里,一棵棵石榴树,迎风排列,欢迎着来客。
“你可能想象不到,以前这里矿坑连片,矿渣遍布,经过治理,现在已成了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新安县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副院长、项目组长张志兴介绍说。
河南省某地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河南省某地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e1f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4.png)
河南省某地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一、背景介绍河南省地的粘土矿矿山是该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但该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地质环境保护问题,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1.粘土矿矿山开采导致矿山周围土地土壤质量下降,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减少;2.大量矿石开采中产生的废矿渣未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置,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3.矿山开采过程中,噪音、震动和粉尘等环境问题严重。
三、目标设定1.保护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土壤质量,增加植被覆盖率;2.合理利用和处置矿石废渣,减少土壤和水体污染;3.控制矿山开采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治理措施1.土地恢复与治理(1)采取植被恢复措施,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2)进行土壤修复工作,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方法改善土壤质量;(3)加强对矿山周围土地的保护,建立生态屏障,保护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2.废渣资源化利用和处置(1)建立废渣综合利用工艺,将废渣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渣的环境污染;(2)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采用填埋、稳定化处理等方法,减少废渣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管理监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2)进行环境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3)合理排放废气和废水,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4)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预期成果1.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恢复;2.土地土壤质量得到改善,矿山周围土壤的肥力提高;3.矿石废渣得到合理利用和处置,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4.矿山开采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噪音、震动和粉尘等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六、实施计划1.按照治理措施逐步实施,分阶段进行;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投资;3.成立专门的治理小组,负责方案的具体落实和监督。
新安:无主矿山有“管家”
![新安:无主矿山有“管家”](https://img.taocdn.com/s3/m/46ccca9c168884868662d6be.png)
新安:无主矿山有“管家”作者:暂无来源:《资源导刊》 2020年第7期王婉“过去,这里是废弃无主的矿坑,一直没有人管理,立地条件差,根本无法耕种。
”回忆起多年前家门口的这块地,新安县北冶镇马行沟村民李春光深有感触。
现在的马行沟村林木郁郁葱葱,废弃的矿山上冬桃、花椒等树木生机勃勃。
环境好了,产业发展了,群众不仅住得稳,而且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位于新安县马行沟矿区的废弃矿坑面积达530亩,该矿区于2012年开始开采施工,在开采的同时,所属矿山企业对矿区周边尾矿、荒沟、荒地一同纳入治理范围,实现边开采、边治理的模式。
截至目前,该矿区共复垦土地930余亩,栽植花椒树约800亩、石榴100亩、苜蓿320亩。
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煤、铝、铁等矿产在大部分乡镇均有分布,该县还是豫西地区铝土矿和石英岩重要开采基地。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采至今,丰富的矿产资源给新安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将生态立县作为县域经济六大发展战略之首,稳步有序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
为彻底改变废弃矿山旧貌,使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2018年以来,由新安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在全县开展露天矿山专项整治行动。
该县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缺,不留死角”的工作要求,对全县非煤矿山开采遗留的矿坑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共排查出遗留矿坑96处3000余亩。
对排查出的矿坑,按照“有坑主找坑主,无坑主找企业,无企业找属地”原则,明确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非煤矿山地质环境整治。
恢复治理工作按照“一坑一策”原则,逐一制订整治方案,限期完成治理任务。
经过集中连片治理,2018年,全县共治理矿坑59处5300余亩,栽植各类经济林10万余株。
2019年,完成治理2500亩。
今年以来,该县深入推进历史遗留矿坑治理,印发了矿坑治理工作方案,并召开动员会,充分压实矿山企业矿山生态修复责任,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废弃矿井专项整治方案
![废弃矿井专项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581c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e.png)
一、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不断深入,废弃矿井的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废弃矿井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领导成立废弃矿井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考核评估等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和资料汇总。
三、整治范围本次整治范围包括全县范围内所有废弃矿井,包括已关闭、废弃、闲置的各类矿山矿井。
四、整治目标1. 实现废弃矿井全覆盖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2. 实现废弃矿井安全隐患动态清零,消除安全隐患;3. 实现废弃矿井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4. 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洗洞等违法行为,维护矿产资源秩序。
五、整治措施1. 全面排查(1)对全县废弃矿井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2)建立废弃矿井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3)对排查出的废弃矿井,逐一进行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主体。
2. 安全隐患整治(1)对废弃矿井进行安全评估,制定整治方案;(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弃矿井,采取封闭、填埋、加固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3)对非法盗采、洗洞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3. 生态修复(1)对废弃矿井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植被;(2)对受损土地进行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3)加强生态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4. 监管执法(1)加强对废弃矿井的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2)加大对非法盗采、洗洞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震慑;(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六、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2. 人员保障:加强整治队伍的建设,提高业务水平;3.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整治效率;4. 舆论宣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七、工作进度1. 第一阶段:全面排查,摸清底数(1个月);2. 第二阶段:安全隐患整治(3个月);3. 第三阶段:生态修复(6个月);4. 第四阶段:监管执法,建立长效机制(12个月)。
废弃矿山治理调研报告
![废弃矿山治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c31e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b.png)
废弃矿山治理调研报告废弃矿山治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废弃矿山是指已经发展完毕或被补采后被遗弃的矿山。
废弃矿山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矿山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废弃矿山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加强废弃矿山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多个废弃矿山及周边地区的治理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废弃矿山治理现状大部分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已经进行了初步整治,包括填海造地、种植防护植被、修复矿山地貌等。
但是,仍有一部分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投入不足,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2. 废弃矿山治理问题(1)治理工作投入不足。
部分地方政府对废弃矿山治理的投入不够,导致治理工作难以开展。
(2)治理方案不科学。
一些废弃矿山的治理方案过于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矿山地质特点、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3)监管不到位。
一些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监管,造成了违法违规行为的频发。
四、调研建议1. 加强政府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废弃矿山治理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补助,以保证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治理方案。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废弃矿山治理方案,充分考虑到矿山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提高治理效果。
3.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治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4. 提高宣传教育力度。
增加废弃矿山治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废弃矿山治理的认知水平,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废弃矿山治理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矿山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废弃矿山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治理方案,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矿山环境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e48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c.png)
矿山环境治理方案一、引言矿山开采在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资源的同时,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矿山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全面、有效的治理方案。
二、矿山环境现状及问题(一)土地破坏矿山开采过程中,露天开采直接剥离表土,破坏大量土地资源;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塌陷,形成采空区,使土地失去原有功能。
(二)水体污染矿山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悬浮物和化学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周边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三)大气污染矿石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四)生态破坏矿山开采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系统,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治理目标(一)恢复土地功能通过复垦和土地整治,使被破坏的土地重新具备农业、林业或建设用地的功能。
(二)改善水体质量确保矿山废水达标排放,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
(三)控制大气污染降低矿山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和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四)恢复生态平衡重新构建矿山的生态系统,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治理措施(一)土地复垦1、对于露天开采形成的废弃矿坑和渣场,进行平整、覆土和植被恢复。
根据土地的适宜性,选择种植农作物、树木或草类。
2、对地下开采导致的地面塌陷区,采用填充、灌浆等方法进行治理,然后进行土地复垦。
(二)废水处理1、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对矿山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2、实行废水循环利用,减少废水排放量。
(三)大气污染防治1、采用洒水降尘、封闭运输等措施,减少矿石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排放。
2、对矿石加工设备安装废气处理装置,如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四)生态修复1、进行植被恢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种,进行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2、构建生态廊道,连接破碎的生态斑块,促进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稳定性。
黄河流域新安县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黄河流域新安县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d60cd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b.png)
黄河流域新安县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乔西鼎;禹志加
【期刊名称】《能源与环保》
【年(卷),期】2023(45)1
【摘要】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区域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研究了黄河流域新安县段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区共分为7个治理大区,69个治理区,以矿种为类型分为铝土矿类和灰岩矿类,将铝土
矿采坑(采场)和灰岩矿采坑(采场)治理工程进行统一部署。
生态修复分项工程主要
有挖填方工程、覆土及平整工程、田埂工程、土壤改良工程、拆除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和监测工程。
其修复设计以南李村镇治理区为例,研究了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生态修复工作量。
研究使治理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实
现了生态效益改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
【总页数】8页(P96-103)
【作者】乔西鼎;禹志加
【作者单位】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67;X141
【相关文献】
1.矿山遗留废弃地特点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
2.矿山遗留废弃地特点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
3."三区两线"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措施研究——以王家坡历史遗留废
弃矿山修复为例4.山西省阳泉市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分析5.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毕业论文)新安县环境污染的现状、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
![(毕业论文)新安县环境污染的现状、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fb27c91a37f111f0855b02.png)
(毕业论文)新安县环境污染的现状、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新安县环境污染的现状、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摘要: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那么这些污染的源头究竟来自哪里,治理的重难点是什么,它们又将何去何从,环境问题的最终出路又在哪里呢,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安县在现代化建设中产生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及污染现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新安县,污染现状;问题分析;解决对策引言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洛阳市西部,北临黄河,与济源市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
地处北纬34?36′至35?05′,东经111?53′至112?19′之间。
新安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川地等各类地形齐全。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综观全貌,黄河横于北,秦岭障于南,中间四山(荆紫山、青要山、邙山、郁山)夹三川(青河川、畛河川、涧河川)。
总的特征是:“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二山、一分川”。
1 新安县环境污染的现状与问题1.1 大气污染现状及问题1.1.1 现状PM2.5、十面“霾”伏、爆表……从这些闯入人们生活的新词,我们不难窥见大气污染所引发的公众关注与焦虑。
2010年底,新安县生产总值实现249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4亿元,年均增长34.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第1页(共17页)12.19亿元,年均增长19.3%。
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211%、440.2%、241.3%,成功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050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45元,年均增长12.7 %。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是我县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废弃矿井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废弃矿井专项整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c56c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a.png)
废弃矿井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废弃矿井是指已经停止开采并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矿井。
这些废弃矿井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给周围的人民群众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解决废弃矿井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特制定了废弃矿井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本次废弃矿井专项整治的目标是全面清理整治废弃矿井,消除安全隐患,修复环境,达到废弃矿井不再成为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源的目的。
二、整治原则。
1.依法依规。
整治工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2.分类施策。
根据废弃矿井的不同类型和地理位置,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
3.科学施策。
整治工作必须科学合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确保整治效果。
4.依托资金。
整治工作要依托专项资金,保障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5.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整治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整治措施。
1.废弃矿井清理。
对已经停止开采并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废弃矿井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废弃物和垃圾,消除安全隐患。
2.环境修复。
对废弃矿井周边的环境进行修复,植被恢复,水源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3.安全防范。
对整治后的废弃矿井进行安全防范工作,设置警示标识,加固矿井口,防止人员和动物误入。
4.监测评估。
对整治后的废弃矿井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整治效果持久稳定。
四、实施步骤。
1.废弃矿井清理。
组织专业队伍对废弃矿井进行清理,清除废弃物和垃圾。
2.环境修复。
在废弃矿井周边进行环境修复工作,植被恢复,水源保护。
3.安全防范。
对整治后的废弃矿井进行安全防范工作,设置警示标识,加固矿井口。
4.监测评估。
对整治后的废弃矿井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整治效果持久稳定。
五、保障措施。
1.资金保障。
确保整治工作的专项资金到位,保障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人力保障。
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整治工作,保障整治工作的人力需求。
3.宣传教育。
加强对废弃矿井整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整治工作。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安县安源矿产品有限公司石峡沟铁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安县安源矿产品有限公司石峡沟铁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990dc6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1.png)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安县安源矿产品有限公司石峡沟铁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豫环审〔2023〕62号•【施行日期】2023.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新安县安源矿产品有限公司石峡沟铁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豫环审〔2023〕62号新安县安源矿产品有限公司:你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3237616696730)上报的由河南省科悦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新安县安源矿产品有限公司石峡沟铁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并已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报告书》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符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评价结论可信。
我厅批准该《报告书》,原则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对策进行建设。
二、你公司应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已经批准的《报告书》,并接受相关方的垂询。
三、你公司应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各项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一)向设计单位提供《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确保项目设计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
(二)依据《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对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及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范施工行为,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剥离表土妥善堆存,最大限度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按照《新安县安源矿产品有限公司石峡沟铁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对井下北部采空区采用嗣后干式充填废石并浇灌水泥砂浆,抑制和防止上部岩层和地表的岩石发生移动;矿区与河南洛阳黛眉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区规划边界毗邻,矿山开采和其他活动必须在规定范围内进行,项目施工期严禁随意开辟便道,严禁进入非工程用地区域活动;按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时做好场地生态恢复。
浅析某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方案.docx
![浅析某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方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abd2cdd6bd97f192379e97e.png)
浅析某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方案河南省矿产资源整体比较丰富,是我国南方现阶段最丰富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
现如今已经逐渐形成了将煤炭、有色金属等作为主要矿产资源的省份[1]。
随着国家对煤炭资源开采逐步重视起来,煤炭企业的兴起也使得该类企业在国民总经济中占有了一席之地[2]。
矿产开发给企业带来巨额利益,但为了节省成本,企业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山体和植被,建设生产运输装置[3],同时还会将碎石废渣随意堆放在矿山附近,这给矿区带来很多地质环境问题[4]。
目前我国的经济虽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仍离不开矿产资源的作用。
因此不管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生态环境层面,都需要加强对矿山环境的治理,使得恶化的矿山环境有所好转,矿山资源可以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
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研究区位于河南省新安县北冶镇石山村内,北临黄河小浪底库区,距新安县约42km,邻近省道S246,交通十分便利。
区域矿山主要为硫铁矿、铝土矿矿山,始采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占地面积1.03km2,目前该矿区资源枯竭,矿山已于90年代末闭坑,矿山责任主体灭失,属无主矿山。
历经几十年的开采,小规模、无序的开挖破坏了矿区的地形地貌景观,原始的山地被占用破坏,露天开采冶炼后的废渣堆多沿沟谷自然堆放,由于矿渣结构松散,将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为保证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新安县整体形象及小浪底库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本次治理以因地制宜,经济合理为原则,采取边坡整治、危岩体清除、截排水、道路、支挡、拆除、回填、覆土、生物等措施,对矿区采矿范围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建立治理工程数据库。
2.地质概况研究区属于丘陵地貌,采矿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东北高,中间低呈簸箕型;最高标高364.8m,最低标高249.3m,最大高差115.5m。
该区及周围地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
河南省新安县黛眉山矿山环境治理设计与施工
![河南省新安县黛眉山矿山环境治理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03a25d2d59eef8c75fbfb3f6.png)
1 工 程概 况 1.1 工程 概述
本治理工程位于峪里 乡西部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黛眉山景 区内,距县 城约 40krn,距离峪里乡政府所在 地 约 4km,有 一 条 新 一峪公 路 与 县 城 连 接 ,本 工 程 紧邻 陇海铁路及 310国道 、连霍高速公 路横贯东西 ,交通较 为便利 。根据黛眉山铁矿矿 山治理 区存在 的地质环境 问题 和 危 害程 度 以及 周 边 景 区 的 实 际情 况 ,结 合 勘查 报告 。矿渣堆无序堆放是黛眉山铁矿矿区的主要环境 地质 问题 。由于历史 的原 因,一些矿渣堆无序地堆放 在黛 眉山世界地质公 园内,严重影 响了黛眉山世界地 质公 园的整体形象 ,对本治理区的治理本着不破坏原 始 地 形 地 貌 的地 质 公 园建 设 原 则 ,本 次 治 理 主 要 采 用 挡土 墙 工程 、护坡 工 程 、排 水 工 程 、矿渣 整理 工 程 、生 物 工程等治理措施对矿 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通过 治理措施的实施 ,修复矿区的生态环境 ,使黛眉寨铁矿 矿区生态环境得 以改善 ,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 同时 也树 立黛 眉 山世 界地 质公 园对 外 的 良好 形象 。 1.2 地 质 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构造较为简单,矿体因受断层的影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 坏与控制,距矿区较近断层有 F1 断层。F1 断层位于石山头 地段,长 3km,走向 45°,倾向 SW,倾角 63°左右,为 一正断层,断距 20m 左右。区域地下水类型根据地下水赋存 的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 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1.不稳定渣坡地质灾害隐患点 区域内堆积的废弃矿渣结构松散,且是沿沟谷堆积,坡 度较大,在 40~43°之间,在暴雨条件下,可能诱发滑坡等 地质灾害,区内共发现 2 处不稳定渣坡,都处于欠稳定状态, 不稳定渣坡体矿渣量共为 7,465m(3 表 1),威胁房屋 12 间, 居民 20 人。
表 1 不稳定渣坡统计表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新安县北冶镇石山村内,北临黄河小 浪底库区,距新安县约 42km,邻近省道 S246,交通十分 便利。区域矿山主要为硫铁矿、铝土矿矿山,始采于二十世 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占地面积 1.03km2,目前该矿区资源枯竭,矿山已于 90 年代末闭坑, 矿山责任主体灭失,属无主矿山。历经几十年的开采,小规 模、无序的开挖破坏了矿区的地形地貌景观,原始的山地被 占用破坏,露天开采冶炼后的废渣堆多沿沟谷自然堆放,由 于矿渣结构松散,将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保证矿区居民 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新安县整体形象及小浪底库区旅游资源 的开发,本次治理以因地制宜,经济合理为原则,采取边坡 整治、危岩体清除、截排水、道路、支挡、拆除、回填、覆 土、生物等措施,对矿区采矿范围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地质 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建立治理工程数据库。 2.地质概况 研究区属于丘陵地貌,采矿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 南、东北高,中间低呈簸箕型;最高标高 364.8m,最低标 高 249.3m,最大高差 115.5m。该区及周围地区出露地层 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区域地
106
中国水运
第 19 卷
硫磺矿渣,雨后形成的硫磺水,污染当地的土地和水资源, 目前治理区内满目疮痍,景观破坏。植被破坏较严重,坡面 破碎、凌乱,使原本视觉上较为协调的地质景观、秀美山川 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着新安县的形象及小浪底水库 范围内旅游资源的开发。
3.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 该区原为八一硫铁矿,历经 30 多年的开采冶炼,区内 遗留下大量的废弃炉窑和废弃的矿渣,占压大量土地,治理 区内土地破坏面积为 11.24hm2,土地类型为荒山地。
采冶炼,区内遗留下大量的废弃炉窑,这些炉窑大多已毁损,
由于矿山开采冶炼不规范,技术落后,冶炼后的矿渣无序的
堆积在治理区内,治理区内已被矿渣覆盖,废弃矿渣为冶炼
收稿日期:2019-03-27 作者简介:郑广宇,男,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磁学。 通讯作者:李海侠,女,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科学。
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产资源的开采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是由于缺 乏统一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小规模的、 无序的乱采滥挖现象特别严重,采出的矿石,以土法冶炼的 加工方法,不仅破坏了矿山的整体规模,而且废渣乱放,造 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根据矿区区存在的地 质环境问题和危害程度以及周边景区的实际情况,可将该区 地质环境问题分为三个方面: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形地貌景 观破坏和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
摘 要:通过对新安县某废弃矿区地质环境现状的研究,给出了合理、可行、经济的环境治理方案,为与之相似的
露天开采废弃矿区的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矿山环境治理;矿渣;生物工程
中图分类号:TD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6-0105-02
河南省矿产资源整体比较丰富,是我国南方现阶段最丰 富的矿产资源省份之一。现如今已经逐渐形成了将煤炭、有 色金属等作为主要矿产资源的省份[1]。随着国家对煤炭资源 开采逐步重视起来,煤炭企业的兴起也使得该类企业在国民 总经济中占有了一席之地[2]。矿产开发给企业带来巨额利益, 但为了节省成本,企业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山体和植被,建设 生产运输装置[3],同时还会将碎石废渣随意堆放在矿山附近, 这给矿区带来很多地质环境问题[4]。目前我国的经济虽然已 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仍离不开矿产资源的作用。因此不管 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生态环境层面,都需要加强对矿山环 境的治理,使得恶化的矿山环境有所好转,矿山资源可以得 到科学有效地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
图 1 废弃矿渣堆占压土地 三、治理方案研究 1.治理原则 (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突出的原则;针对矿山 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 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2)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区内矿渣堆分布较为 密集,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工程措施应精心布置,合理设 计力求以较小的工程量换取较大的工程治理效益。另一方面, 治理工程必须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3)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 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地 质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工程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发 育及危害程度,生物措施在恢复矿区生态,美化环境成效显 著,两者结合,使矿山治理效益更加显著。 2.治理方案设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属公益性、社会性项目,应遵循 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注重因势 利导、顺坡就势,以炉窑拆除、矿渣堆平整为主,辅以覆土、 植树绿化等措施,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本次治理方案对技术 合理性、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等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佳 的结构形式与布置方案,拟拟采用挡渣墙工程、矿渣堆平整 工程、炉窑处理工程、排水工程、并实施生物工程。 (1)挡渣墙工程设计;在通向小浪底库区的冲沟下游边 缘处及矿区内房屋后修建挡渣墙。挡渣墙为 M10 浆砌石结 构,高 4m,顶宽 1.06m,底宽 1.99m,外侧墙体倾斜坡比
不稳定渣 坡编号
渣堆高 (m)
坡宽 (m)
渣堆边坡 坡度
渣量 (m3)
稳定性 评价
地灾类型及 破坏模式
不稳定边坡平面
P01
11.9
70
42°
4,165
欠稳定
滑移式
不稳定边坡平面
P02
22
30
43°
3,300
欠稳定
滑移式
合计
7,465
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治理区位于小浪底水库库区的南侧,历经 30 多年的开
第 19 卷 第 6 期 2019 年 6 月
中国水运 China Water Transport
Vol.19 Jun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6 2019
河南省新安县某废弃矿山环境治理方案研究
郑广宇 1,李海侠 1,史玉成 1,谢梦谦 2
(1.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2.云南省核工业二 0 九地质大队,云南 昆明 6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