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经济指标含义及缩写

合集下载

经济词汇缩写及解释

经济词汇缩写及解释

常见金融经济词汇缩写一、美元指数又称美汇指数(USDX),是衡量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一项综合指标,由美元对六个主要国际货币(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汇率经过加权几何平均数计算获得。

在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指数开始被选作参照点。

是1973年开始以来最低点。

美元指数全天24小时更新,交易所为美国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

美联储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

这个系统是根据《联邦储备法》于1913年成立的。

主要职责:制定并负责实施有关的货币政策。

2对银行机构实行监管,并保护消费者合法的信贷权利。

3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

4向美国政府,公众,金融机构,外国机构等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

二、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三、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商品或服务。

常见经济指数英文缩写

常见经济指数英文缩写

常见经济指数英文缩写1、M0、M1、M2(英文全称Money)货币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

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

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M0:流通中现金,就是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就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就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因为购物时现金无论是哪个卖家都会接受。

M1居中,流动性仅次于M0,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M2流动性偏弱,我们可以把M2理解为“可以达到购物目的”的货币,虽然“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不可以直接购物,但可以到银行里把钱取出来购物。

M2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而且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通常,央行会关注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看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不是合适,进而调整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等等,以求经济的平稳,物价的稳定等等。

2、PDI(英文全称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即个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总和。

计算方法为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即PDI=PI-个人所得税。

常见经济名词英文缩写

常见经济名词英文缩写

1、什么是CPI、通货膨胀、PPI和GNP缩减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

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

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

70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主要价格指数有三个: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s Price Index),生产者价格指数PPI(Producer’s Price Index),GNP缩减指数(GNP Deflator)。

三种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一样,即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程度的加权平均。

不过,每一种价格指数计算中选择的商品篮子不一样。

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时,商品篮子中包含的典型市民的消费篮子。

所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也被称为生活成本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计算时,选取的商品篮子中包含的是生产资源。

GNP缩减指数则是一个更具综合性的指数,其计算中选取的商品篮子既包含消费品,也包含生产资源。

可以这样说,CPI是一个同步经济指标,PPI是一个先行经济指标。

一般来说生产者价格指数领先于经济3个月到半年,消费者滞后于经济3个月到半年。

CPI可以显示目前经济状况,而PPI可以显示未来经济状况。

PPI计算的是厂商出售的价格,而CPI计算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价格。

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了当时西欧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消费支出的关系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越大。

常用经济指标范文

常用经济指标范文

常用经济指标范文经济指标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用于评估经济状况和健康的定量指标。

这些指标提供了关于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贸易和其他关键经济领域的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经济指标:1.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是衡量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率的主要指标。

2.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一篮子典型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

CPI用于衡量通货膨胀,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货币政策。

3.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衡量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

PPI是通胀的一个前指标,可以预测CPI的变化。

4.就业率:衡量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就业率是评估经济运行情况和劳动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5.失业率:衡量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是评估经济波动和劳动市场问题的重要指标。

6.货币供应:衡量经济中各种货币形式的总量。

货币供应是评估货币政策效果和经济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7.利率:衡量借贷资本的成本。

利率是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

8.出口和进口: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和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总值。

出口和进口是评估贸易平衡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

9.投资:衡量企业和个人购买固定资产和进行长期投资的总额。

投资是衡量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10.金融市场指数:例如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衡量金融市场的整体表现和投资者信心。

11.生产率:衡量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价值。

提高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劳动力状况的关键。

12.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衡量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或收入超过支出的情况。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是评估国家财政健康度的指标。

13.人均收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个居民的收入水平。

人均收入是衡量人均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4.贫困率:衡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

贫困率是评估经济公平性和社会福利的指标。

15.投资回报率:衡量投资项目或资产的收益率。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经济学里的那些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P:价格Q:数量D:需求S: 供给E:均衡(或期望)e:弹性ed:需求的价格弹性es:供给的价格弹性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U:效用TU:总效用MU:边际效用CS:消费者剩余
MRS:商品的边际替代率L:劳动力K:资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C:成本STC:短期总成本
TFC:总不变成本TVC:总可变成本TC:总成本AFC:平均不变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
AC:平均总成本MC:边际成本LTC:长期总成本LAC:长期平均成本SAC:短期平均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SMC:短期边际成本TR:总收益AR:平均收益MR:边际收益PS:生产者剩余MP:边际产品VMP:边际产品价值W:劳动价格MRP:边际收益产品MFC:边际要素成本r:利率PEP:价格扩展线
微观所有的公式只有两个,那就是效用论的d(U)/d(X)=0
和生产论的dπ/dl=0(求k的时候就是dk),所有一切的共识全都是从这两个式子加上不同的条件推导出来的
u效用,x产品(x1,x2.。

xn),π利润,l劳动,k资本
D--需求,S--供给,Q--产量,P--价格,E--均衡,U--效用,M--边际,R--替代,A--平均,T--总的
TFC:固定总成本TVC:可变总成本TC:总成本
AC:平均成本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
MC:边际成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MR:边际收益AR:平均收益
TR:总收益MC:边际成本AC:平均成本。

常用经济统计指标与术语

常用经济统计指标与术语

常用经济统计指标与术语1. GDP(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的核心指标。

它代表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用于计算的数据包括各个行业的增加值、最终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GDP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标。

CPI是监测通胀水平和价格稳定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CPI的计算方法包括选择代表性商品和服务、收集价格数据和计算价格指数。

CPI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经济中的通胀水平,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货币政策、调整物价和工资水平。

3.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简称PPI)是衡量生产企业购买生产资料和出售生产成品的价格变动的指标。

PPI反映了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化情况,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

PPI的计算方法和CPI类似,但它关注的是生产领域而不是消费领域。

PPI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指标,它可以用于评估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情况,对于制定产业政策和预测通胀也具有重要意义。

4. 效率指标效率指标是衡量资源利用程度和经济绩效的指标。

常见的效率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比、全要素生产率等。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投入产生的产出量,资本产出比是指单位资本投入产生的产出量,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单位综合要素投入产生的产出量。

效率指标可以帮助评估经济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对于提升经济增长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1、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2、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指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3、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4、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5、WTO,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6、WB,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原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它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货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World Bank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

反映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

反映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

反映经济形势的基本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状况。

2.外贸进出口额: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贸易的活跃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

3.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反映一国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可以用来衡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

4. 工业增加值: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5. 投资额: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的积累和投资活动的活跃程度。

6. 失业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和经济活力。

常见经济指数英文缩写

常见经济指数英文缩写

1、M0、M1、M2(英文全称Money)货币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

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

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M0:流通中现金,就是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就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就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因为购物时现金无论是哪个卖家都会接受。

M1居中,流动性仅次于M0,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M2流动性偏弱,我们可以把M2理解为“可以达到购物目的”的货币,虽然“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不可以直接购物,但可以到银行里把钱取出来购物。

M2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而且一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通常,央行会关注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看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不是合适,进而调整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等等,以求经济的平稳,物价的稳定等等。

2、PDI(英文全称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即个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总和。

计算方法为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即PDI=PI-个人所得税。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

.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1、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2、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指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3、GDP,国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4、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5、WTO,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瓦莱蒙湖畔。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6、WB,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原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它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货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World Bank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汇总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汇总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汇总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

这些术语和指标对于理解经济形势、制定政策以及进行投资决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它们可能会显得有些晦涩难懂。

下面,我将为大家汇总并解释一些常见的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

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简单来说,GDP 计算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这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年内生产了大量的汽车、粮食、提供了各种服务,并且出口大于进口,那么这个国家的 GDP 就会增长。

反之,如果生产减少、消费下降、出口小于进口,GDP 可能会下降。

GDP 的增长通常被视为经济繁荣的标志,而 GDP 的下降则可能意味着经济衰退。

但需要注意的是,GDP 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如环境质量、社会公平等方面。

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普遍上涨水平的指标。

它表示一段时间内物价上涨的速度。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意味着同样的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变少了,也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这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比如使得储蓄的价值减少,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等。

通常,通货膨胀率是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指标来计算的。

如果 CPI 从去年的 100 上升到今年的 105,那么通货膨胀率就是 5%。

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给经济带来不稳定和风险。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失业人口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但没有工作,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经济学指标名词解释

经济学指标名词解释

经济学指标名词解释1. GDP(国内生产总值):哎呀,GDP 呢就像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总成绩单!比如说,咱中国每年的 GDP 增长,那可真是厉害啦!就像一个学生成绩越来越好一样让人兴奋!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咱平常说的国家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看这个 GDP 啦!2.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嘿,CPI 就像是衡量物价这个小怪兽涨得快不快的尺子!比如说,这个月 CPI 涨了,那可能我们买东西就要多掏钱啦!它反映的是居民购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要是CPI 一直涨得厉害,那咱老百姓可得头疼咯!3.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哇塞,PPI 可以看作是工厂生产东西成本变化的晴雨表呢!好比说,PPI 上升了,那工厂的成本可能就高啦,那最后到我们消费者手里的东西可能也会贵哦!它衡量的是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这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呀!4. 失业率:哎呀呀,失业率就像是经济健康的警报器呀!要是失业率高了,那好多人找不到工作,多着急呀!比如说一个城市失业率上升了,那人们的生活压力可就大了。

它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政府可得好好关注这个指标呢!5. 利率:嘿哟,利率就像是资金的价格标签!比如说银行利率提高了,那我们存钱可能就更划算,但借钱可能就更难咯!它决定着借款的成本和储蓄的收益。

这对我们的理财规划可重要啦!6. 汇率:哇哦,汇率就像是不同货币之间的跷跷板!当汇率变动时,我们换外币的钱数也会变哦!比如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了,那我们出国旅游或者买进口商品的花费就不一样啦。

它表示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对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影响很大呢!7. 通货膨胀率:哎呀,通货膨胀率就像是物价上涨的小火箭呀!要是它太高了,那我们的钱可就不值钱啦!比如说以前一块钱能买好多东西,现在就不行咯。

它衡量的是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程度。

60个经济指标解读

60个经济指标解读

60个经济指标解读
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变动情况,它既反映了消费者所面对的物价水平,也反映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变动情况。

消费者物价指数由政府机构经济研究院统计发布,它以消费者购买一定商品品种和服务的价格变动作为计算依据,用以反映物价变动的程度和方向。

有时,上涨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也被称为通货膨胀,表示消费者的收入不能跟上物价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消费水平下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较低。

此外,消费者物价指数不仅可以反映物价变动,也可以反映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释经济变动。

政府可以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化来及时制定政策,以稳定经济,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个经济指标,它反映了工业商品价格变动的程度和方向,是当前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

PPI不仅可以反映工业商品价格变动趋势,还可以反映上游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水平变化,从而有助于政府控制物价,稳定经济发展。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经济研究机构统计发布的。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

经济社会常见名词和英文缩写1、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2、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指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3、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4、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5、WTO,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6、WB,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原名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它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货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World Bank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国家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1、GDP国内生产总值,即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nationa l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

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

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主要经济指标范文

主要经济指标范文

主要经济指标范文经济指标是通过统计和分析经济活动来衡量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指标和微观经济指标两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

一、宏观经济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活动总量的指标,包括国内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GDP的增长率可以衡量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稳定性。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CPI是反映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通常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率。

CPI的上升意味着物价水平上涨,会对居民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3.生产价格指数(PPI):PPI是衡量生产资料和生产中间品价格变动的指标,通常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率。

PPI的上升意味着生产成本上升,可能对企业盈利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4.失业率:失业率指的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同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的比例。

失业率的上升意味着就业市场疲软,可能影响消费和经济增长。

5.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比例:财政赤字指的是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而政府债务比例是指政府债务与GDP之比。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政府财政健康状况和债务可持续性。

6.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汇资产,通常由国家央行管理。

外汇储备的变动可以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市场情况。

二、微观经济指标:1.零售销售额:零售销售额是指零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额。

零售销售额的增长可以反映消费者需求和经济活动的强弱。

2.工业生产指数:工业生产指数是衡量工业部门生产活动变动的指标。

工业生产指数的上升可以表明工业增长,对经济发展和就业有重要影响。

3.投资额:投资额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于生产资本货物和设备的资金量。

投资的增长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4.出口和进口额:出口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和服务销售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总金额,进口额指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金额。

出口和进口额的变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情况。

60个经济指标解读

60个经济指标解读

60个经济指标解读经济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经济指标可以了解经济的增长速度、就业情况、通货膨胀水平等。

下面是60个经济指标及其解读。

1.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全部经济活动价值,是评估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GDP除以总人口,反映平均经济水平。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变化,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

4.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衡量生产部门销售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物价上涨对生产企业的压力。

5.财政收入: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获得的收入,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水平。

6.贸易收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盈余或赤字,体现了国际经济关系。

7.外汇储备:记录一个国家持有的外国货币和黄金的储备量,反映国际收支状况。

8.失业率:衡量劳动力市场未就业人口的比例,是评价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9.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反映劳动力利用率。

10.实际工资增长率:衡量劳动者薪酬水平的增长速度,影响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11.零售销售额:衡量零售商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反映消费者支出状况。

12.工业产值:衡量工业部门生产的商品的总量和价值,体现制造业的活动水平。

13.投资总额: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活动的总额,反映经济发展的动力。

1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反映投资活动的强度。

15.个人储蓄率: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反映个人储蓄习惯和消费能力。

16.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衡量制造业经理人对生产活动潜在影响的调查指数,反映经济增长情况。

17.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NMI):衡量非制造业经理人对生产活动潜在影响的调查指数,反映服务业增长情况。

18.进口数量和出口数量:衡量国际贸易活动的规模和趋势,影响国际收支状况。

19.债务水平:衡量个人、企业或政府的债务负担,影响资金利用和偿债能力。

常见的经济指标简称和含义

常见的经济指标简称和含义

常见的经济指标简称和含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查看数据的时候,发现一些缩写字母表示的指标,比如GDP、GNP、CPI、PPI、PMI,一眼看过去挺眼熟的,但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或者会对相似的几个指标张冠李戴?以下小编为大家带来在数据整理中常见的5个指标的缩写及释义。

GDP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汇率;反之,则利润微薄。

一般情况下,如果GDP 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经济衰退。

GNP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该国家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驻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驻机构单位。

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驻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

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CPI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经济指标含义及缩写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人均GDP 就是GDP除以人口基数。

绿色GDP,即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即: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另有,CPI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电脑中的CPI(Characters Per Inch)、衡量计算机
性能的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管理学中的CPI(Common Performance Indicator) 等。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 Producer Price Index):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DP和GNP的区别: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意思是在一国领土内创造的生产价值,无论是在领土内的本国人,还是外国人。

GNP是国民生产总值,意思是一国人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总值,无论这个人是在本国领土内,还是在外国领土内。

国民生产净值NNP (net national product ):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

一般以市场价格计算。

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损耗,例如卡车报废和电脑过时。

在商务部提供的国民收入账户中,折旧被称为“固定资本的消费”。

ECI 指的是就业成本指数,也称为雇佣成本指数,他反映的是就业的难易及其条件的好坏。

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贸易赤字也叫“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 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贸易赤字对应的是“贸易顺差”,是指出口大于进口;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为“贸易平衡”。

财政赤字
财政,也就是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

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总会制定一个当年的财政预算方案,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赢余,支出大于收入,为财政赤字。

领先指数(Leading Indicator),也叫领先指标或先行指标,是预测未来经济发展情况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是各种引导经济循环的经济变量的加权平均数。

领先指数由众多要素构成,涉及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以
美国的领先指数为例,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制造业平均每周工作量;2 ,平均周申请失业金人数;3 ,制造商新增消费品和原材料订单;4 ,卖主交割执行情况——其工厂延迟交货的百分比;5 ,工厂和设备的合同、订单;6 ,新增私人投资的营建许可;7 ,M2货币供应量;8 ,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及股息收益;9,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10,生产成本与卖价间的差额。

倘若这些要素有多数向好,则可提前预期领先指数将会上升。

领先指数通常每月公布一次,各国公布时间不尽一致。

假如领先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则预示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若连续三个月上升,则表示经济即将繁荣或持续扩张。

通常领先指标有6至9个月的领先时间,在美国,一般认为领先指标可以在经济衰退前11个月预测经济下滑,而在经济扩张前3个月可预测经济复苏。

二战后,领先指数已经被成功的用来预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荣枯拐点。

在各国公布的领先指标中,当前对外汇市场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的领先指数,由美国商务部公布,时间大体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其他国家比如日本、瑞士、加拿大、德国等也会公布领先指数,德国的ZEW经济景气指数和IFO经济景气指数也包含一定领先指数的成分。

通常来讲,外汇市场会对领先指数的剧烈波动做出强烈反应,领先指数的猛增将推动该国货币走强,领先指数的猛跌将促使该国货币走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