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八: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学号:20141013017

摘要: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分支学科,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程、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程、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等方面对此加以综述。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1文化地理学

1.1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按照约翰斯顿在《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中的观点,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向:一是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二是研究一定区域内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第一个方向实际上是研究人地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改造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空间过程。第二个方向揭示不同文化要素之间、文化区之间的空间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一个重要分支的文化地理学,按照通行的做法,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文化景观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道路以及人物、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景观原意为风景、风景画、眼界等。在地理学中,对景观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二是一般自然综合体;三是区域单位。

(2)文化过程(cultural process )

文化过程是指文化的产生、演进和扩散的过程。文化过程反映文化发展的基本

规律,具有地域性、历史阶段性两大特点。

(3)文化体系(culture system)

文化体系是指文化特质和文化复合体的组合。文化特质是指文化的最小单元,即文化的某个项目。相关文化特质的集合构成文化复合体。而相关文化复合体集合起来,便形成一个文化体系。

(4)文化区(culture region )

文化区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文化区的概念是从文化的区域差异而来的,同一个文化区在文化上存在均一的共性,具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复合体。一般将文化区分为形式文化区、机能文化区(如行政区、经济区、教区等)两种类型。

(5)宗教地理(geography of religion )

是指研究宗教的地理分布、发源地、传布路线,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6)语言地理(geography of language )

是指通过收集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空间分布的资料,编制语言地图,研究语言分布的地理特征,并由此探讨语言发展演化的规律。方言地理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文学家扬雄编纂的《輶轩使者绝对语释别国方言》,不仅记录了自周秦至汉代各地方言的大量词汇,还对每个词汇出现的地区、使用区域的大小作了详尽的记述和比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方言地理著作。

(7)民俗地理(geography of folklore )

是指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民俗的起源、形成、传布和融汇过程中的地理因素、区域特征、发展前景及其对文化、经济环境作用的学科领域。是民俗学与地理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

(8)文化地图(civilization map)

文化地图是指反映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地图。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文化水平状况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是一种专题地图。文化地理研究中的“一纵一横”约翰斯顿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将前一

类研究称为纵向研究,它是地理学的根本研究内容;后一种研究为横向研究,也是人文地理学独有的研究内容,英美多数人文地理学研究集中在后一类。相应而言,在文化地理学中,既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研究文化特质之间、文化区之间相互关系。

进入21世纪一些英美地理学家发现,20世纪80~90年代,以英美为首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有四分五裂的趋向。人文地理学家,乃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纷纷打起各自的理论旗帜,形成不同的学派或流派。百花齐放的学术发展固然是良好学术生态的体现,但是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还需要统一的学术之根。鉴于此,一些英美地理学家力图将实体空间研究与非物质空间研究联系起来,从而将地理研究队伍联合起来,例如城市地理研究中两者的整合。这种努力的意义不仅仅是建立学科队伍的联盟,或者是对地理学综合性研究倡议的响应,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坚持统一地理学或地理学区域学派的观点。

1.2近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2.1近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轫

(1)[德]洪堡(1769~1859)德国自然科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他到过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巴西、古巴、墨西哥和美国,广泛观察自然现象和居民生活,采集了大量植物和地质标本,作了大量的考察记录、图表和日记。其科学活动涉及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和生物学等各个方面,他把自然界视为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一个整体,对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他称地理学为“地球描述”,目的是研究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相互依存。他注重野外观察和现象描述,因此其研究方法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作是《宇宙》。

(2)[德]李特尔(1779~1859 )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1819 年任法兰克福大学历史学教授,1820 年任柏林大学首任地理学教授。在近代地理学中,他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并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李特尔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应从观察出发,而不能从观念和假设出发,主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布满人的地表空间。代表作是《地学通论》。

(3)[德]拉采尔(1844~1904 )致力于研究人类迁徙、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

是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时期的历史面貌的写本,后来成为文化地理学最核心的主题。他认为文化地理区域是能反映一个独特团体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其代表作有《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

(4)[德]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奠基人。从学生时代起开始研究地理学方法论,1882~1890年两次去南美洲旅行考察,并继续研究地理学方法论。后又曾到俄国、北非、亚洲等地广泛旅行。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系统地阐明地理学理论,中心思想是地理学的区域特性。

(5)[德]施吕特尔(1872~1959)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1906年发表《人类地理学的目的》,首次提出“文化景观形态学”的概念,指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

(6)[法]维达尔·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研究,认为地理学家的特殊任务是阐述自然和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他提出了“可能论”的人地相关论点,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许多可能性,而环境的利用则取决于人的选择。其代表作是《地理学的独特性质》、《人文地理学原理》。

1.2.2现代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出现

(1)索尔与美国文化地理学的创建

西方文化地理学正式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其标志是1925年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发表《景观的形态》一书。索尔继承了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的思想,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概念引进到美国,主张用“文化景观”来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将景观看成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单元,认为地理学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形态及其变化,从而创立了美国人文地理学中的伯克利学派。

(2)二战后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最大的成就是研究区域的拓展,即从偏重乡村和历史景观的研究,发展到将城市作为重要的研究区域,揭示城市的人文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