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一、农业区位选择
直击高考考点
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重要的知识点有农业生产的特点、分类、区位和地域类型。在教材更加突出人地关系主线的形势下,今后的考题会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有更加深刻的反映。在复习时注重以家乡或中国的农业区位选择实例论证基本原理,理解农业区位选择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对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要识记并能对其典型代表区进行区位分析。对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要注重分析生产特点的成因;对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要注重分析区位因素,对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要注重分析发展的措施。注重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类比,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近几年本单元的热点内容主要有:
1.农业区位因素。对一个农业区域的区位因素进行评价,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进行。(1)任何一个地域的农业生产都要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地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2)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出发,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其一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确定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农业发展的类型,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科技因素和市场因素已成为我国农业区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因素。这将可能成为今后几年高考命题的方向。
2.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在影响农业生产的所有区位因素中,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不同,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其发展变化性最大,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看待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并根据其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时做出相关的调整。我国已加入WTO,来自身的压力和国外农业的挑战已摆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面前。又如我国目前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五”规划有关我国农业发展的方针、措施以及各地农业发展的地理事实。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
3.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等。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地域差异较大,如何因时因地制宜的发展既适合农业现代化要求、又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区域因素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可能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
4.粮食问题。粮食问题是世界性问题,如何解决贫困地区的粮食紧缺问题是当今问题的迫切问题之一。
联系实际分析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要点串讲
(一)、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
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因素影响实例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
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订单农业”的发展;城郊乳、肉、禽、蛋、菜、花农业
生产基地的发展
交通运输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农业
的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
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逐步形
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粮食输出
国;阿根廷、丹麦、新西兰等国成为世界主要乳畜产
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
济作物生产基地
政策(收
购指
导影响作物种类、播种面积、
产量
收购指导价高,单产低的地方也可种植;
收购指导价低,单产高的地方才可种植
价)
劳动力
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影
响着农产品的成本和
质量
云南昆明附近发展“彩色农业”(花卉业)具有地价低、
劳动力廉价而丰富的优势
科技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化肥
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
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
展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
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度;将双季稻生产推
广到江淮平原
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如北美单
产高,非洲单产低
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
季节蔬菜;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可使农作物全年播
种、全年收获;智能机器人从事农业生产
(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1. 大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
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考虑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
单位产值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
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
城镇周围只能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
蔬菜业等
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
方便的地方
1. 季节性→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2. 地域性→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1)水热配合好的平原、三角洲地区——种植业→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多数山区——发展林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半干旱、半湿润草原地区——发展牧业→垦荒种田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降水丰富、河湖较多的地区——不能围湖造田→阻塞水道,洪水泛滥
作物名称主要分布的气候区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
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
中国、澳大利亚、南非等
水稻热带与亚热带季风区、热带雨林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玉米高温多雨区美洲、亚洲、欧洲、非洲
农业地域
类型
分布基本概况案例分析
水稻种植
业
东亚、东南亚、南亚
的季风区;东南
亚的热带雨林
区
区位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
候
②平坦的地形
③丰富的劳动力
亚洲水稻种植特点:
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⑤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
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
西兰、阿根廷、
南非
①特点:技术水平
高,商品率高
②条件:大面积干
旱、半干旱气
候区
③畜种:牛、羊
①潘帕斯草原的区位条件:气候温和、牧草
优良、地广人稀、距海港近
②潘帕斯牧场的促进措施:培育良种牛、改
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
农业
美国、加拿大、阿根
廷、澳大利亚、
俄罗斯、乌克兰
①特点: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程
度高
②作物:小麦、玉
米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水陆运输便利
③地广人稀
④高度发达的工业
⑤先进的科技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洲、南非、
澳大利亚、新西
兰
①作物:小麦、玉
米
②畜种:牛、羊、
猪
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
①农场是良性生态系统
②农民可有效安排农事
③对市场适应性强
墨累-达令盆地的不足:灌溉与东水西调
乳畜业
种植园农
业
分布地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
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①太湖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江汉
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珠江三角洲
增产潜力的地区——⑦江淮平原
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⑧松嫩平原、⑨三江平原
五大商品棉基地
①江汉平原②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③长江中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④黄淮海平原⑤南疆
油料
作物基地
花生温带、亚热带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辽东半岛产量大
油菜长江流域最多,有“北移南迁”趋向
糖料
作物基地
甘蔗热带、亚热带地区,川、粤、桂、滇、闽、台是主产区
甜菜中温带地区,内蒙古、新、吉、黑四个省区是主产区
出口
商品基地
花卉、蔬菜、水果、
塘鱼禽畜
①太湖平原②珠江三角洲③闽南三角地带
二、工业区位选择
直击高考考点
任何工业生产,总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区和地点,并在这个范围内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其它生产部门发生
联系,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和经济区。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开
发历史和科技水平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工业区。
从全球范围来看,形成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中南部工业区(包括伯明翰、曼彻斯特、设菲尔德)、德国
的鲁尔区是典型的以煤铁资源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区。此种类型还
包括美国五大湖南部(芝加哥、匹次堡、底特律等)、俄罗斯的乌拉尔工业区、我国的鞍山等。第
二种类型是以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临海型工业区,它兴起于20世纪中叶,依靠发达
的海运进口铁矿、煤矿、石油等,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的“临海型”重工业区。第
三种类型是以油田的开发为标志,形成了中东波斯湾,美国的休斯敦、英国的阿伯丁,中国的大庆
等新兴石油工业中心。第四种类型是以电子工业为标志,形成了诸如旧金山硅谷、日本九洲硅岛等
“临空型”的高科技工业区。电子工业的兴起改变了过去工业发展严重依靠原料、能源的态势。转
而依靠高科技人才和高速交通,形成了耗能少、产品体积与质量小、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第五
种类型是以韩国、泰国、菲律宾、我国台湾等为代表的“出口加工区”。依靠本国廉价劳力和地租、
潜在的消费市场发展起来的“出口加工业”。当然,这种“劳力型”企业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
家时,也往往伴随了一些“耗能、污染型”的企业。
我国地域辽阔,工业生产的地域差异与特征也十分明显。譬如东北重工业发达,珠江三角洲出口加工业
的比重特别高。长江中上游水电和有色金属冶炼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等。应该讲,每种工业地域类型
特征的形成基础是自然条件和资源基础,但交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政策的倾斜等都有助于强化
某项特征的形成。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常见的考查方式有:
1.提供某区域的轮廓图,要求填写相应的城市及主导工业类型,分析归纳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发
展方向。
2.从宏观角度要求说出某种工业布局,如临海型的全球分布的具体地区及分布规律,归纳其形成的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