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施工方案(房建工程).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部署 (1)
4、操作工艺 (3)
5、质量标准 (4)
6、施工注意事项 (6)
7、成品保护 (6)
8、职业安全措施 (7)
9、环保安全措施 (7)
1、编制依据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01)
本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投标文件;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桂林市凯风路8 号东侧 , 为框剪结构,抗震构造按六度设防。本工程地下室一层、地上为十二层。地下层为停车库、设备用房、配电房、水池、人防,一至十二层为住宅
(其中 27#28#30#31#楼一二层为商铺)。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
2
40000m,地下建筑面积为
22
2.8m(其中商7760m,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2000m。地下层层高 4m,一至二十九层层高均为
铺层高 3.4m)。± 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153.6m,室内外高差为800mm。
外墙砌体采用 M5混合砂浆砌筑 240× 190×90mmMU10多孔页岩砖砌块;内墙砌体采用
M5
3
混合砂浆砌筑 240×115×90mmMU10多孔页岩砖砌块,砌体总量约 4000m。拉结钢筋采用 2φ6 钢筋植入柱和剪力墙内,间距500mm。构造柱在外墙四角、楼梯间四角的纵横墙交接处以及
阳台挑梁与封口梁交接处设置。
3、施工部署
3.1 组织机构
砖砌体施工由泥工工长负责组织实施,其他人员配合。施工所需材料、劳动力计划均由
泥工工长负责编制,材料员负责组织进场。技术交底工作由泥工工长负责。
3.2 劳动力准备
砖砌体施工共需泥工30 名。操作工由劳务公司提供。
施工阶段安排两名架子工配合修改外架。
3.3 材料准备
1
期内,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检验合格。
2)砂:用中砂,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混合砂浆,其砂子的含泥量不应超
过 5%。
3)石灰膏:采用市场上普通石灰膏。
4)多孔页岩砖砌块,分为240mm×190mm×90mm和 240mm×115mm× 90mm两种规格。
5)C20细石砼: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0.55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30kg,含砂率宜为 35%~ 40%;灰砂比宜为 1:2~1:2.5 。
6)拉结钢筋:采用φ 6 钢筋,长度为 1.2m,入砼后长度为 1.0m。
7)配合比: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砂浆配合比比例按照《砌体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为重量比。
3.4 主要机具准备
1)机械设备
砂浆搅拌机、筛砂机以及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手推车。
2)主要工具
铁铲、瓦刀、小撬棍、木锤、钢卷尺、吊线板、线坠、灰槽、灰桶、手推车以及砌块夹
具等。
3)计量工具
镑称
3.5 作业条件
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
一编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
其结果使用。
2、对进场的砌块型号、规格、数量和堆放位置、次序等应进行检查、验收,并满足施工
要求。砌块应按不同规格和强度等级整齐堆放。堆垛上应设标志。堆放场应平整,并做好排
水。进场的砌块按每一生产厂家,每 5 万块砌块抽检一组,合格后方可使用。
3、所需机具设备已准备就绪,并已安装就位。
4、砌块砌筑施工前,必须做好上道工序的隐、预检工作,办好上、下道工序交接手续,
并经验收合格。
5、砌块基层已经清扫干净,并在基层上弹出纵横墙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其他
尺寸线。
6、立好皮数杆,复核基层标高。根据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排数,以保证砌体
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每道墙的两端均设皮数杆,并办好预检手续。
7、砌块表面的污物、泥土及孔洞底部的毛边均清除干净。
8、做好搭设操作脚手架的准备工作。
9、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同时达到三级保护。搅拌污水应设置沉淀池等措施,
以防止废水污染。
10、砂浆运输必须做好防遗洒措施,防止砂浆污染现场。
11、墙体拉结筋按照要求留设好。
12、卫生间周边已做好反边。
13、绑好了 GZ的钢筋。
4、操作工艺
( 1)砌块的施工程序是:找平→放线→立皮数杆→排列砌块→拉线砌筑→勾缝。
( 2)砌筑前应在楼面上定出各层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并用 1:2 水泥砂浆或 C15级细石混
凝土找平。
(3)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不得少于 2min。
(4)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在拌成后 4h 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时,必须在拌成后 3h 内使用完毕。超过上述时间的砂浆,不得使用,并不应再次拌合后使用。
(5)砂浆拌合后和使用中,当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6)砌筑前应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尺寸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和
排数。砌筑时应从上而下计算砌筑高度。砌块应逐块铺砌,一般采用满铺、满挤法,先用
瓦刀在砌块底面的周肋上满披灰浆,每次铺灰长度不得超过 800mm,再在待砌的砌块端头满披
头灰,然后双手搬运砌块,进行挤浆砌筑。
(7)砌筑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用反砌法(底面朝上)砌筑,从转角或定位处开始向一
侧进行。内外墙同时砌筑,纵横墙交错搭接。上下皮砌块要求对孔、错缝搭砌,个别不能对孔
时,允许错孔砌筑,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60mm。如无法保证搭接长度,应在灰缝中设置构造
筋或加网片拉结。承重墙体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
(8)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严实。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90%,竖直灰缝不低
于 80%,不得用水冲浆灌缝。水平和垂直灰缝的宽度应为 8~ 12mm。
(9)在外墙转角、纵横墙交接处、内外墙交接处及砌体长度大于 5m时均设置构造柱 GZ,截面尺寸为墙厚× 300mm。构造柱施工,要求先砌的砖墙在预留的后浇构造柱位置沿墙高每
600mm留 60mm× 60mm(或 60mm×90mm)企口,使墙柱形成马牙槎连接,马牙槎为先退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