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随笔(一)

经朋友推荐正在读一本书《陶行知名篇精选》,我读书很慢,有时有点思考,在这里分享一点点我的读书体会。

我刚刚读完第一篇,题目是“教学合一”。文章中给出了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第二个理由是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第三个理由是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今天先就第一个理由谈点想法。

关于第一条“教学合一”的理由是“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如是说:世界上的先生大可分为三类:第一种先生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当做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不象是从前拿学生来配书本,而是拿书本来配学生,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拿来给学生。这种办法果然比第一种要好得多,但是总拿现成的材料教学生,总归不妥当,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如果学生离开先生,遇到新的问题怎么办?第三类先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先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

源,求知识的归宿。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所以要想学生“自得”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

陶行知先生是1891年生人在1919年2月24日《世界教育新思潮》上发表了这篇文章,距今也有近100年的历史了。那么我们今天的教师属于哪类先生呢?

根据我下乡听课来看,第一类“先生”似乎已经绝迹了。这类先生是不是只存在于原先的私塾里?也许原先私塾里的先生也不一定全是那样。

第二类“先生”在教师的队伍里逐渐减少,只有少数自认为年龄大的老师从心里拒绝课改新理念,但实际上仔细想想这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100年以前就有了。第二类“先生”也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来为学生服务的,那么哪里不对了呢?举个例子:例如,有个学生想求长方形面积,教师立即提供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帮学生解决了问题。但是没有让学生去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来的,这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得到的?这样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推广?所以这类先生也没有得到陶行知先生的认可。

第三类“先生”在我们的教师的队伍中也越来越多,这也是课改的喜人成果之一,更多的教师能意识到在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自己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获取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基本的做法都是,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然后提出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先让学

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自得出这堂课所要得到的结论。让我们能看到教师引导的多,讲解的少,让我们能看到学生在思考,学生的思维在发生变,学生在经历着探索着,从孩子的表情上你也能看到,由双眉紧锁的迷茫到笑逐颜开的喜悦。虽然不是每堂课都是很完美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小毛病,但可以肯定的说课改的理念已深深印在了教师的心里。我觉得我们的教师在精心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去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我想如果能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思想方法加以归纳,并推广是不是更好。

关于第二条“教学合一”的理由“是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陶行知先生说“如果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得法子,那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更体现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于第三条“教学合一”的理由是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陶行知先生说“做先生的应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在新课改新理念的大环境下,不学习的教师应该少之又少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变化太快的时代,故步自封,只能和大家分散开,并且被大家越落越远,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教学合一”我认为就是教和学不能分开,在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合一”的三条理由里,一是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是先生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说得都是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学联络,而三是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说的就是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相联络。如果有了这样的联络了,那么学生能自得,先生能自得,必然会有机会找到那无价的新理了。

自己胡言乱语,有了一点感受,怕是转瞬即逝,所以记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