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合集下载

水稻的特征

水稻的特征

水稻的特征一、水稻的生物学特征1. 植物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根系发达,可以分为主根和侧根。

•水稻的茎直立,具有节间和节。

•水稻的叶片狭长而尖,叶面光滑,呈深绿色。

2. 生长习性•水稻是一种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喜欢湿润的环境,对水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的生长温度要求较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5摄氏度。

•水稻的光照要求较高,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3. 繁殖特性•水稻属于子房内胚袋的植物,可以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

•水稻的花期较短,一般在晨光时开放。

•水稻的种子通常在植株成熟后才会脱落,落地后发芽生长。

二、水稻的栽培特征1. 品种特性•水稻的品种繁多,可以根据生长周期、耐病性、产量等特性进行分类。

•不同品种的水稻在生长周期、植株高度、粒型等方面存在差异。

2. 生育期•水稻的生育期根据品种不同一般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早稻生育期较短,一般在80-100天左右;中稻生育期在100-120天左右;晚稻生育期较长,一般在120-140天左右。

3. 灌溉和排水要求•水稻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在生育期内需要均衡的灌溉。

•水稻对排水条件也有一定要求,不能长时间积水。

4. 肥料施用•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对氮、磷、钾等元素需求较高。

•在不同生长阶段,水稻对肥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三、水稻的经济特征1. 粮食作物地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人口的主要食物之一。

•水稻的收成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2. 高产潜力•现代杂交水稻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种植高产水稻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3. 市场需求•水稻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稻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四、水稻的食品特征1. 营养价值•水稻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水稻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水稻生物学分类

水稻生物学分类

水稻生物学分类
水稻(学名:Oryza sativa L.)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属于谷粮类,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水稻分为两个亚属:长穗亚属(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和短穗亚属(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下面将从形态学、遗传学和生态学方面介绍水稻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水稻可以根据外观特征分为长穗型和短穗型两类。

长穗型水稻在其各部位的形态特征上与短穗型水稻有所不同,例如茎秆粗壮、叶片稍长、穗长、稻粒较大等。

遗传学分类:水稻可以根据基因型分为固有类型(indica、japonica、aus、rayada等)和杂交类型。

其中,indica型水稻产自于印度次大陆,成熟期较长,株高较高,耐倒伏,叶色较深,稻米形状较长,是主要产量型水稻;japonica型水稻产自于中国,成熟期较短,株高较矮,容易倒伏,叶色较浅,稻米形状较圆;aus型水稻生长在季风气候区,耐旱耐涝,适应性强,稻米黄色;rayada型水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其稻谷上有金黄色条纹。

生态学分类:水稻可以根据水生态环境分为两类,一种是湿地型水稻,生长于水中,如稻田、水田等;另一种是旱地型水稻,生长于旱地,如山地、丘陵等。

据报道,水稻的种数超过120,000种,但大多数种类并没有得到有效分类或鉴定。

总的来说,水稻的分类不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合理选择种植区域、改善栽培条件、提高产量、优化品质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研究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研究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研究在人类的饮食中,有一种作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那就是水稻。

水稻作为中国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国内水稻产量的持续增长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升,需要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研究。

本文将探讨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水稻种质资源的分类水稻种质资源是指水稻的全部基因资料,是水稻遗传进化的产物。

在传承过程中,水稻种质资源无疑是最根本的。

水稻种质资源是维持和推动水稻生产进步的基础,是发展数字农业的重要支持。

水稻种质资源在形态、生态、遗传特性、生物学特性、生殖特性和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分类和变异特征。

按来源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选择种、本地种、野生种。

1.选择种:人工选择或组合的作物种群,包括近交系、杂交种、其他特殊类型的作物种群等。

2.本地种:原产地代表性的植物资源,又称地方品种。

根据土壤、气候、水源以及人工管理等不同环境,发展出的在一定地域内具有较为稳定和适应性的植物种群。

3.野生种:水稻在自然环境中的原生类型,自发演变的品种。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热带的湿地、河流沼泽地、海岸滩涂、河口沿海等地区,是水稻良种繁育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包括了保障和利用两个方面。

保障水稻种质资源是指保障水稻品种基因、种子、信息存储和传递等方面的利用。

而利用则是指在保障的基础上,实现水稻的高效栽培和生产。

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安全的原则,创新技术、高效管理、推广应用,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1.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利用种质资源进行杂交、选择和创新改良,以获得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提高水稻抗旱、抗逆等特性,从而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群水稻发掘、收集、保存和传递,及时修复、保存和利用水稻遗传资源。

2.应对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也面临了很多挑战。

利用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出具有抗逆性、抗病性和耐旱性的水稻品种,可以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及对高产的贡献

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及对高产的贡献

1研究背景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占粮食总年产量的一半左右。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且有近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水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据估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的高峰,而人均耕地的不断减少,粮食单产平均要比目前增加50%以上,才能维持中国粮食的供求平衡。

在这一形势下,在很长时间内,水稻的优质高产依然会是当前稻作科学研究的热点。

杂交稻的产量优势归因于较高的干物质生产能力,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

另外,研究表明水稻收获指数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因此针对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冠层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是干物质生产源,而光照辐射利用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最终的干物质积累量。

杂交稻群体冠层是截获光照和转化光照辐射的体系,其群体光能利用率和群体内部光分布特征,是决定杂交稻产量的主要特征。

研究通常用光能转化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 ,RUE )来量化干物质和截获辐射之间的关系(Sinclair et al.,1999)。

光能转化效率是植物固定光照辐射强弱的重要指标,光合作用产物是构成水稻产量的主要成分,因此,要实现高产,必须通过各种综合栽培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功能和活力,提高水稻叶片群体的光能转化效率。

2干物质生产与产量之间的“源-库”关系“源”是碳水化合物的供给者,籽粒产量来源主要包括花前生产并贮藏在营养器官中的物质再分配和花后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库”是产量构成成分的数量,“源”与“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开花前生产并贮藏在营养器官中的那部分贮藏物质对于支持籽粒形成并稳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花后的光合作用产物一部分用来维持营养器官的生理消耗,另一部分主要作为灌浆物质运往穗部。

水稻籽粒产量与干物质总积累量和收获指数(HI )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水稻土的名词解释

水稻土的名词解释

水稻土的名词解释水稻土是指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类型,它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水稻土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稻土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一、水稻土的特征水稻土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 含水性高:水稻是半水生植物,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很高。

因此,水稻土的水分容量要相对较高,能够提供充足的水分供水稻吸收。

2. 含氮量高:水稻土往往富含有机质和氮源,能够满足水稻对氮素的需求。

这是因为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素的需求相对较高。

3. 富含养分:水稻土的矿质质地富含养分,如磷、钾、钙等。

这些养分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4. 适合根系生长:水稻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水稻土应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以适应水稻根系的正常生长。

二、水稻土的形成机制水稻土的形成是长期自然作用的结果,形成机制涉及多种因素:1. 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对水稻土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温暖湿润的气候能提供适宜的水稻生长条件。

2. 水文条件:水稻自然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

湿地、河流、湖泊等水文条件促进了水稻土的形成。

3. 植被覆盖:水稻土的形成也与植被覆盖有密切关系。

植被能够固定土壤,提供有机质以及维持土壤水分。

4. 微生物活动:微生物在土壤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养分,促进土壤物质转化,从而改善水稻土质。

三、水稻土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水稻土的质地、结构和养分含量等特性对水稻生产具有重要影响:1. 影响生长发育:水稻土的肥力和透水性将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充足的养分和适度的湿润条件能够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2. 影响产量和品质:水稻土的肥力和氮素含量对稻谷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

高养分含量的水稻土通常能够促进增产和提高稻谷品质。

3. 影响土壤生态系统:水稻土的特性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

水稻土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土壤水分的保持。

水稻栽培育种的种质资源

水稻栽培育种的种质资源

水稻栽培育种的种质资源水稻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是全球粮食消费的主要来源。

第一个经济高产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在中国被发明,从此水稻的全球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一切离不开水稻栽培育种的种质资源。

本文将探讨水稻栽培育种中的种质资源,包括水稻种质资源种类、起源、特征以及在栽培育种中的应用。

一、水稻种质资源种类及其起源水稻种质资源是指水稻中天然存在的潜在生物学多样性,包括不同类型的基因型、生理和形态类型。

现已有超过13万份水稻种质资源被收集并储存,其中大部分来自亚洲和非洲。

这些种质资源可以分为种玉米某2021的几类,包括:1. 普通稻:常见于亚洲和非洲,一般需要泥涂田,密植,生长期较长。

2. 粳稻:生长期短,一年可以做两季,适合在中国和日本等地种植。

3. 糯稻:粘性大,口感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南部中国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4. 野生稻:野生稻是水稻家族其他野生物种的近缘杂交体,是半野生水稻。

野生稻具有抗性、耐盐、耐旱、耐病、粮食品质、活力等重要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

以上四类水稻种质资源在种质特性和适应性上存在巨大差异,是水稻栽培育种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种质资源。

二、水稻种质资源的特征及应用水稻种质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 生长期、生理和形态特征不同:不同的水稻种质资源生长速度、叶形、茎高、灌浆期长短等特点不同。

2. 抗逆性和耐胁迫性较强:野生稻和其它特殊类型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耐旱、耐盐碱、耐虫害、抗病毒、抗癌、抗致癌等特性,已经成为抗逆性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3. 遗传多样性丰富: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也非常丰富,水稻杂交所需要的千万级别的种质资源就来自于水稻的这种丰富多样的遗传多样性。

水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们可以提供抗虫害水稻、抗病毒水稻、耐盐碱水稻、抗旱水稻、重度疫苗水稻、红色稻、黑色稻等新品种的育成线索,为育种培育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

三、水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地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和信息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将计算机科学和生命科学结合起来,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现象,开创了新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在农业育种中,生物信息学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此作详细探讨。

1. 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的应用农业育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培育出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生物信息学的应用为农业育种带来了很多便利,它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降低育种成本。

首先,生物信息学可以用于农业育种中的基因数据分析。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获取相关的遗传信息和基因序列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了解农作物基因组的结构和特征。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在其中寻找有价值的基因位点和基因信息,可以为育种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可能性。

另外,生物信息学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农作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指由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如色素、香气和抗氧化物等,它们对于农作物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信息学可以通过分析基因表达数据和代谢组学数据,找出与次级代谢产物有关的基因和途径,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供更多的信息。

此外,生物信息学还可以用于农业育种中的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可以通过直接修饰染色体DNA序列,实现基因突变、修复和添加等目标。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来修饰农作物的自然基因组,以创造更好的品种。

2. 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案例生物信息学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此就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首先,生物信息学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日本科学家在2005年成功测序了巨大的水稻基因组,并从中找到了有价值的基因。

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人员最终找到了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基因,并成功育出了高产水稻品种。

另外,生物信息学在素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也非常成功。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通过对玉米次级代谢物质的分析研究,成功发现了影响玉米素质的重要代谢基因,进而实现了玉米高素质的育种目标。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

水稻培育知识点总结1. 水稻形态特征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水稻的茎直立,高度在30-200厘米之间,叶子狭长而尖,叶鞘紧贴于茎上。

水稻的根系发达,具有多根性。

水稻的花结为穗状花序,穗状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两性花。

水稻的果实为谷粒,谷粒表面光滑,色泽丰富。

2. 水稻的种质资源水稻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共有60000多种水稻的品种,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大类。

籼稻主要产于亚洲东南部地区,适应长日照和高温多湿的生长条件;粳稻主要产于亚洲国家和地区,适应于丰水充沛的气候和环境;糯稻主要产自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温度没有特殊要求。

3. 水稻的主要培育原则水稻培育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优良种质,进行杂交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等。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的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自交育种、杂交育种、同源系选择和分子育种等。

自交育种是指在自花授粉的情况下进行选种和繁殖,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两个亲本进行人工授粉,同源系选择是指通过多代自交育种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同源系,分子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育种选择和识别。

这些育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

5. 水稻的优质育种水稻的优质是指水稻的风味好、口感佳、糙米产率高、淀粉含量低等特性。

水稻的优质主要与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有关。

水稻的优质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的淀粉品质、米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种质资源,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6. 水稻的抗逆育种水稻的抗逆育种是指培育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水稻品种。

抗旱水稻是指可以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涝水稻是指可以在涝灾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水稻是指可以在病虫害侵害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并具有高产性;抗逆性水稻是指具有抗灾性和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渗透进各个领域,其中农业生产受益良多。

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准确、高效、经济的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着重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节: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可以精确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和动物体内,从而改良其遗传特性。

一种常见的应用是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与培育。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与培育旨在通过引入特定基因,使作物获得更好的抗病性、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一些抗虫基因导入水稻中,使其获得抵抗害虫的能力,从而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应用于畜禽养殖。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改变家禽的生长速度、肉质、耐病能力等特性。

这样,农民能够获得更高产量的家禽产品,并提高畜禽的抵抗力,进而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第二节: 无性繁殖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繁殖和育种过程中。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指利用植物体内的单个细胞或组织,通过组织培养、离体培养等方式产生新的个体。

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生产效率。

传统的播种繁殖方式存在种子不易保存、遗传变异等问题,而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通过维持作物品质的稳定性,提高其繁殖率。

此外,无性繁殖技术还可以用于育种过程中的品种改良。

以苹果为例,通过无性繁殖技术,科学家可以迅速复制一个具有优良特性的苹果树,并进一步通过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繁殖,从而加速育种过程,提高苹果品质。

第三节: 病害检测与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在农业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病害检测与诊断方面。

传统的农作物病害检测通常依靠病害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但该方法存在误诊率高、时间周期长等问题。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快速的病害检测结果。

水稻1

水稻1

水稻窄叶性状初定位水稻,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叶长而扁,圆锥花序。

作为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一半的世界人口,如东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人口,都已大米为主食。

迫于世界人口压力,高产水稻品种的研发是我们的迫切任务。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水稻新品种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作为一种模式植物,由于其含有得丰富和深入的基因研究基础,水稻不同物种分子水平的研究成为先进的热点。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水稻籽粒中8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来自项二叶的合成,叶片大小是决定光合产物总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对功能叶尤其是剑叶形态和大小的遗传分析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十分重要。

目前,有关水稻叶水稻1.水稻宽叶、窄叶性状的意义。

叶长宽比和叶面积由于叶片生育前期长而后期短,而宽度则是生育前期窄而后期宽,因而叶片的长宽比在! 个生育阶段间有极显著差异,前期高达!" #$$,明显大于后期的%& #’。

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则是前期略小于中期和后期。

叶面积前期和中期相似,均极显著大于后期。

后期虽然叶片较宽,但由于叶长明显短,所以叶面积较小,但叶面积变异系数却明显大于前期和中期。

" ?$ 叶宽%& 的叶片宽度在" 个生育阶段均极显著大于低亲值&" ?D#; S &F ?#@; (中期和后期还极显著大于中亲值),而与高亲值无显著差异,呈现偏高亲值的倾向。

种,引起了各国育种家的高度重视.水稻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研究报道,水稻籽粒中5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剑叶的光合作用,而剑叶和倒二叶合成的光合产物提供了形成水稻籽粒产量的80%以上[2】.我国学者提出超高产杂交稻设想,株型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上部3片功能叶要长、直、窄、凹、厚,并提出了具体形态指标[3q].一般高产品种功能片的配置关系长度以倒二叶最长,宽度,叶面积和叶重以剑叶最大为宜L6J.经典遗传学研究表明,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发现剑叶长宽及叶面积在F,代呈现较高遗传力,叶宽基因作用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叶长、叶面积则主要表现为显性效应[7’8].目前,分子连锁图谱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已成为研究复杂性状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关于高产水稻品种的研究,人们已近取得了一定得成果。

实验_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籼粳糯稻的识别

实验_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籼粳糯稻的识别
随机测量10粒发芽种子的根,芽长度,记载其平均值
对未标明的实验材料进展观察,鉴别籼、粳2个亚种,并列表说明观察结果。 〔二〕对未标明的实验材料进展观察,鉴别糯稻和粘稻,并列表说明观察结果。
5. 实验报告
见实验指导书 2,4,5题
水稻的5级分类
分类级别 亚种
群Leabharlann 型变种 栽培品种影响因素 温度
光照
水分 淀粉特性
基本型 籼稻
晚稻
水稻 非糯稻
变异型 粳稻 早、中稻 陆稻
糯稻
加上栽培品种的划分,水稻可以按5级分类。水稻的各亚种、群、型、 变种之间互相包括,因此表现型极其丰富多彩。各亚种、群、型、变 种及大量的栽培品种之间也均可杂交产生正常可育后代。
叫第一次分蘖,从第一次分蘖上发生的叫第二次分蘖。
叶: 水稻的叶互生于茎的两侧。种子发芽时,芽鞘 伸长,继后从芽鞘中伸出1片不完全叶〔仅有叶鞘, 没有叶枕、叶舌、叶耳、叶身〕。以后出现的为完 全叶。在计算叶片数目时,我国通常从第1片完全 叶开场计算,日本那么从不完全叶开场计算。 最上的一片叶称为剑叶(顶叶) 。一般剑叶的叶 片组织比下部叶片硬直,叶片较短,剑叶宽度因品 种而异。
种子〔果实〕:
水稻种子由糙米〔颖果〕及谷壳〔内、外稃〕组 成。稻谷外表有毛或光滑,有芒或无芒。谷壳有黄、 棕、红、紫等色,是水稻分类和品种识别中的重要性 状。
去壳的果实叫糙米,由果皮,种皮、糊粉层、胚 及胚乳等都分组成。糙米形状扁圆,两侧各有纵沟 1 条(背沟),有胚的一面为腹面,相对的为反面。成熟不 好时,腹面可能形成腹白,也可能形成心白、基白、 背白,统称垩白。垩白多的米质差,碾米时易破碎, 出米率低。糙米的颜色有白、红、褐、黑、紫等,以 白色最常见。
① 认识水稻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 ② 掌握籼稻与粳稻、粘稻与糯稻的区别

水稻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水稻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水稻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而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往往与根际微生物有密切关系。

根际微生物是指生长在植物根际区域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质虫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和水稻之间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既能促进水稻的生长,也可能阻碍水稻的发展。

本文将就水稻根际微生物与水稻生长的关系做进一步探究。

1. 根际微生物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1.1 有益菌的作用根际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和可生长菌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铁等。

同时,这些微生物也能分泌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一些植物生长促进菌能够利用植物的根泌出物中的葡萄糖和有机酸,分解成对植物生长有利的低分子量有机物,提高水稻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1.2 固氮菌的作用根际微生物中的一些固氮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植物可以利用的氮化合物,提供水稻所需氮元素的源头。

一些固氮菌还能产生细菌素,促进植物生长,异位共生固氮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生产力,而且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根际微生物对水稻生长的负面影响2.1 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一些病原微生物会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水稻大斑病菌、稻瘟病菌等都是根际微生物中的常见病原体,会使水稻叶片、茎秆、籽粒等部位发生病变,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2 竞争作用在根际微生物中,有一部分微生物与水稻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例如,一些放线菌能够分泌生物学除草剂,抑制周围杂草的生长,从而减少周围杂草对水稻的竞争。

但同时,放线菌也会与水稻之间产生竞争关系,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3. 根际微生物的应用前景3.1 生物肥料的应用根据水稻的根际微生物特征,合理利用根际微生物资源,通过筛选有效菌株,研制生物肥料,投入水稻生产中,以减轻耕地环境压力,实现对其的资源高效利用,同时保证水稻高产、高效、高质。

水稻生物育种毕业论文

水稻生物育种毕业论文

水稻生物育种毕业论文本文将探讨水稻生物育种的发展和应用,并提出一些可能有助于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简述水稻生物育种的发展历程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总量与全球粮食生产总量之比为1∶5,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长,水稻的育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育种方法远不能满足当今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使用现代技术来进行水稻育种。

水稻的生物育种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水稻的育种工作都是靠实验室中的染色体组装技术和批量杂交实现的,因此进展缓慢。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使用分子标记技术来进行水稻育种,该技术大大缩短了群体筛选和育种的时间,成为了水稻生物育种的一个重要方法。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基因控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水稻育种开始采用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水稻的产生不仅可以增加水稻的耐病性和抗旱能力,还可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因此,转基因水稻育种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水稻生物育种的应用1.水稻品种改良现代生物技术使得水稻育种比传统育种方法更加高效。

水稻的品种改良主要包括重要的性状改良,如提高产量和提高抗病性。

此外,也可以改善稻米的品质等。

2. 转基因水稻生产转基因水稻作为一种人工改造过的水稻,其本身拥有更高的耐病性、抗旱能力和增产等性质,使得其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3.获得新的杂交种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在水稻的基因组中选择优良的基因,然后在不同的亲本间进行交配,产生新的杂交种。

新品种拥有超过父本的特征,并表现出出色的生长性能,增加了水稻产量。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水稻的生物育种已经通过现代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未来的研究仍然是必要和必不可少的。

主要存在以下研究方向:1.利用分子标记图谱技术来筛选水稻种子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中,但是其在进行水稻种子筛选时的应用仍然较少。

开发出有效的分子标记图谱可以更准确、更快地筛选出优良的水稻种子,有助于更快地改良品种。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水稻种植的基础知识(DOC)

第一章水稻栽种的基础知识第一节概术第二节种植稻的发源及品种种类第三节水稻作物的生物学特色第一节概括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二、我国水稻生产概略三、我国的水稻分区四、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

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 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

全国约有 2/3 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 22% 人口的重要保障。

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精粮作物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能够经过浇灌、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理土壤温热状况、养分开释速度、田间小天气等,以水克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在粮食作物中,稻米的淀粉粒最小,直径仅为 3~10 μm,粗纤维含量仅含 2.2 %,固然蛋白质含量 7%~ 10%,但稻米中蛋白质的生物价高,所以,米饭不单仔细可口,并且稻米中各样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汲取率都较高。

其余,稻米的价钱较高,稻米外面有谷壳紧包,比较不易吸湿返潮和虫蛀,便于运输和储藏,稻草、稻壳等能够综合利用,所以,栽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

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米糠含有 14%左右的蛋白质、 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牲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

谷壳可用来制装修板。

稻草除可作牲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 shān)。

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远景①大米食品:除直接做米饭当主食外,还可制作方便米饭,快餐米饭,方便粥,米粉制品,饼干糕点,婴儿食品,酿造业(酒类、醋 )。

②米糠的利用: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分,和维生素等,是食品、医药、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碎米的利用:可制作米粉、米粉线、点心、饴糖、淀粉、发酵原料、纺织物加工用糊。

④胚芽利用:营养食品、 VB1 、VB6、VE 制剂以及饲料。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水稻的栽培历史及地理分布水稻是人类早期驯化的农作物之一。

中国是水稻的原发地,水稻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

目前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

在中国,水稻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的生长环境要求水稻是一种温、暖性作物,它对气温、光照、湿度等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的适生温度范围在20℃-38℃之间,最适生温度为25℃-30℃。

同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也比较高,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另外,水稻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大,它适合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效果更好。

水稻的品种分类及特点水稻根据生长习性、水稻品种可分为籼稻、粳稻、糯稻等几个大类。

籼稻是一种早熟、耐旱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粳稻是一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糯稻则是一种粘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及栽培技术水稻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萌发期、生长期、抽穗期、开花授粉期、块粒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水稻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

比如,在幼苗期,水稻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和适当的灌溉;在抽穗期,需要注意及时施肥、杀虫等工作。

另外,水稻的田间管理也需要注意密植、耕作、灌溉等技术。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纹枯、白叶枯、稻瘟、绿盾虫、稻飞虱等。

主要措施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如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的施肥、保持田间通风和排水、定期田间巡查等。

水稻的种植与育种水稻种植分为直播法、插秧法、移栽法等几种方式。

水稻育种是争取培育出高产、抗逆性强、水稻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目前,水稻育种技术主要有选择配制、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水稻的收获与加工水稻的收获期一般在成熟期后进行,主要有打谷、晾晒、储藏等工序。

水稻的加工主要有谷物加工、淀粉加工、食品加工等。

水稻的利用价值水稻种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水稻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纸张、造纸原料;稻米还可以提取淀粉,作为工业原料。

01.水稻

01.水稻

第一章水稻一、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在粮食作物中,播面1/4强,总产近1/2。

全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2.水稻是高产作物。

在地力相仿、施同等肥料的情况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常较旱地作物多,经济系数也比其他粮食作物高。

3.水稻的适应性强。

(1)水稻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

可作为先锋作物。

(2)水稻种植区域广。

4.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

碳水化合物:75%~79%;蛋白质:6.5%~9%(少数品种最高含量可达12%~15%) ;脂肪:0.2%~2%;粗纤维:0.2%~1%;灰分:0.4%~1.5%与其他粮食相比,稻米所含粗纤维最少,淀粉粒特小,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和苏氨酸,易于消化,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都高,适于人体的需要。

5.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很广。

米糠是家畜的精饲料,在酿酒及医学、化工上用途很广。

稻草不仅可造纸、编织草袋和绳索等,还是一种很好的硅酸肥和有机肥。

6.稻米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

水稻生产比其他谷类作物劳动密集程度高,目前国际市场上大米价格是小麦、玉米的2-3倍。

二、水稻生产概况(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水稻在三大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中仅次于小麦,多于玉米。

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

中国水稻总产和面积分别位于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

印度是世界上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单产较低,总产不及中国,居世界第2位。

日本、韩国、朝鲜的单产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二)世界水稻生产量、消费量和贸易概况世界水稻生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三)我国水稻生产概况200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2996×104hm2,平均每公顷稻谷产量由50年前的不足2t增加到2000年的6.27t,单产在世界主要产稻国中名列前列。

由于粮食压力等历史原因,我国水稻生产过去以高产为目标,对稻米品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稻米的优质化和专用化将会受到进一步重视。

水稻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水稻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水稻基因组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命科学也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其中包括水稻基因组技术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已经成功解析了许多生物的基因组,包括水稻。

水稻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基因组的解析给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从改变种植方式到开发新型粮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一、水稻基因组技术的背景水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

根据史料记录,早在公元前5000年,中国人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而在近代以来,水稻的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通过种植改良和品种优化等方法,让水稻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都给水稻种植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开发新的水稻品种和改善种植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而通过解析水稻基因组,深入了解水稻的基因特征,可以为改善种植方式和开发新型水稻等带来丰富的思路和方向。

二、水稻基因组技术的意义水稻基因组技术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和生产方式的改善通过研究水稻的基因组,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水稻的抗性能力、适应性、灌溉需求、养分摄取和利用等特征,为种植者提供更为丰富的种植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改善种植方法、优化灌溉和养分管理,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质量和耐受性。

2、新型水稻品种的开发通过水稻基因组技术,可以深入研究水稻基因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现新的功能基因和调节因素。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开发新型水稻品种并进一步选择特定基因和优化基因组,从而创造出更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水稻品种。

3、对水稻疾病和有害生物的研究水稻疾病和有害生物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水稻基因组技术,可以研究水稻的抗病性、抗虫性等特征,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这些病害和虫害。

三、水稻基因组技术的具体应用从水稻基因组技术的应用来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基因测序技术水稻基因组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基因测序技术,也就是通过对水稻基因组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推断出水稻基因组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等信息。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 温度:水稻是一种温带作物,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2. 光照:水稻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

3. 湿度: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稻苗期和灌浆期,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1.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50天,可以分为幼苗期、拔节分蘖期、成穗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等阶段。

2. 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在幼苗期需要及时灌溉、拔节分蘖期需要施肥等。

三、水稻的生长特点1. 叶片宽大而长,叶柄和叶鞘长,呈披针形。

2. 茎秆中空,能抵御风吹。

3. 根系发达,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四、水稻的疾病和虫害防控1. 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2.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间作与轮作等。

五、水稻的育种与管理1. 水稻的育种包括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目的是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

2. 水稻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植保等,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六、水稻的种植1. 水稻的种植方式包括水稻直播、水稻干插、水稻秧田等方式,不同的种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生态条件。

2. 种植水稻需要选用适宜的品种、控制病虫害、合理施肥等。

七、水稻的收割1. 水稻成熟后,需要进行收割、脱粒、晒谷等工序。

2. 在收割过程中需要注意收割时间的选择、收割方式的技巧等。

总之,对于水稻的了解,对于中考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了解水稻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水稻知识,为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生物技术在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应用粮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基本政策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但是人口众多和土地有限对粮食生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思路。

一、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改变作物基因的方法,使作物获得新的性状或者增加某些特征,从而达到提高产量、抗病虫害、改善品质等作用。

转基因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水稻、玉米、大豆等常见粮食作物都有相关转基因品种。

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保障粮食的安全性。

转基因作物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得作物更加适应环境变化。

二、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在不加入外源基因的情况下,直接编辑、修剪或者添加作物自身基因,从而实现对作物性状和生长机理的精确调控。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调控植物的基因表达,进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食品品质和安全性。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氮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三、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是利用外界培养基和组织培养技术,使植物的细胞能够在人工环境中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无限扩繁和构建高产优质品种的目的。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生产性能和抗逆能力,使得植物更加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变化,从而保证粮食的丰产和高质量。

综上所述,生物技术在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其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地资源的依赖,从而保证粮食的生产和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我们相信,在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未来生物技术将能够在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学]1水稻有哪些生活特性?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_对土壤-幻灯片一

[农学]1水稻有哪些生活特性?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_对土壤-幻灯片一

1.水稻有哪些生活特性?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

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

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

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图1@@水稻###2.水稻有哪些分类?由于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据知目前世界上可能超过有14万种的稻,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的研发新稻种,因此稻的品种究竟有多少,是很难估算的。

有以非洲米和亚洲米作分类,不过较简明的分类是依稻谷的淀粉成份来粗分。

稻米的淀粉分为直链及枝链两种。

枝链淀粉越多,煮熟后会黏性越高。

第一种,籼稻和粳稻。

秈稻: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

属中黏性。

秈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

去壳成为秈米後,外观细长、透明度低。

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後米饭较乾、松。

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

粳稻: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

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

去壳成为粳米後,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

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秈米之间。

用途为一般食米。

籼稻和粳稻是长期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而形成的两种气候生态型,两者在形态生理特性方面部有明显差异(表3—1). 在世界产稻国中,只有我国是籼粳稻并存,而且面积都很大,地理分布明显.籼稻主要集中于我国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亚热带的低地,分布范围较粳稻窄.籼稻具有耐热,耐强光的习性,它的植物学特性为粒形细长,米质粘性差,叶片粗糙多毛,颗壳上茸毛稀而短以及较易落粒等,都与野生稻类似,因此,籼稻是由野生稻演变成的栽培稻,是基本型.粳稻分布范围广泛,从南方的高寒山区,云贵高原到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的地区均有栽培.粳稻具有耐寒,耐弱光的习性,粒形短圆,米质粘性较强,叶面少毛或无毛,颖毛长密,不易落粒等特性,与野生稻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说粳稻是人类将籼稻由南向北,由低向高引种后,逐渐适应低温的变异型.第二种,早,中稻和晚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摘要】我国水稻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产量高。

占世界水稻总播种面积的22.8%,占全国粮食作物面积的29.1%,超过小麦居首位。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关键词】水稻;生物学特征;应用
1.水稻的生长与发育
水稻的生长是指一定时期的数量增加,如植株高度、分叶发生、颖花分化等量的不断增加,具有连续性,直至生命周期或生育阶段的完成。

水稻的发育是指在生长到一定量的基础上,生育进程发生质的转化,如幼苗阶段、分蕖阶段、穗形成阶段等,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直至完成量的增长和繁殖下一代。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进程。

只有在一定生长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发育;发育的同时,也在进行量的增长。

总之,生长的连续性和发育的阶段性,两者是互为因果,是不可分割的动态进程。

1.1水稻的生长
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蕖期。

在生产上移栽稻又分为秧田期和苗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

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

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

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般为25-50天,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

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打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1.2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既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是指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

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95-125天),中稻(35-155天),连作晚稻(120-140天),一季晚稻(150-175天),还可把早、中、晚熟稻的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是指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

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表现出随播种季的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

早稻品种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1.3水稻品种的“三性”
“一性”是指水稻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

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很短,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

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

水稻“三性”是气
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是指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

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界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

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界日长不同。

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16小时。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是指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长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

水稻在高温条件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

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是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是指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

它是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应类型,实际上就是将不同生态类型稻种的“三性”进行组合。

早稻品种,绝大多数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中等;中稻品种,多数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感温性中等至强,感光性较弱;晚稻品种感光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强至中等。

我国晚稻基本营养生长期偏短,晚稻的感温性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体现。

早稻类型的品种在温带南纬度地区种植,能在夏季日照较长条件下正常抽穗,在低温来临创成熟,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5、6月份日照较长的条件下,开始幼穗分化完成发育转变,晚稻类型品种,不适温度温带高纬度地区栽培,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栽培;中稻类型品种,早熟中稻其“三性”偏于早稻,迟熟中稻品种“三性”偏于晚稻,旱季栽培时,抽穗期比早稻显著延迟,晚季栽培时,又比晚稻延迟。

2.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2.1引种方面的应用
(1)不同纬度间引种。

北种南引,—般不宜引用早熟品种,因其对高温反应敏感,发育快而易出现早穗、穗小、粒少而减产;南种北引,引用感光性弱的早稻早熟类型的品种较易获得成功,而引用感光性强的晚稻品种则难于成功,不宜引用;(2)不同海拔高度引种。

在同纬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引种,生育期缩短,成熟提早,引迟熟品种较为适宜,相反,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引种,应引用早、中熟品种。

2.2在栽培方面的应用
为了满足各种耕作制度对水稻品种搭配、播栽期安排等的要求,以保证稳产高产,需要考虑品种的光温特性。

(1)品种搭配。

南方双季稻三熟制稻田,早稻应选感光性弱、感温性中等、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的迟熟早稻品种;而早熟品种,感温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较短,秧龄稍大易早穗,产量难以提高;晚用品种出对短日条件要求严格,早播也不能在早季抽穗、成熟,只能作晚稻栽培;(2)播种期的安排。

感温性较强的品
种宜适当早播,培育适龄壮秧,以充分利用温度较低的早季前期进行营养生长,这种品种迟播,即使秧龄很短,也会引起子穗,感光性较强的晚稻品种,秧龄弹性大,早作晚稻栽培时可适当迟播,但应控制在当地安全齐穗期齐穗。

【参考文献】
[1]张静春.不同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J].北方水稻,2011,(04).
[2]戚昌瀚,曾宪江,石庆华,熊金荣.水稻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Ⅱ、晚稻品种生育特性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7,(S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