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运输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现代煤矿主运输系统常见形式与优化.doc
![现代煤矿主运输系统常见形式与优化.doc](https://img.taocdn.com/s3/m/df977d0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c.png)
现代煤矿主运输系统常见形式与优化[摘要]:煤矿井作业正朝着信息化方向转变,以信息科技为调度中心的新型采煤模式得到推广,这标志着国内煤炭产业科技创新时代到来。
针对传统采煤作业模式存在的缺陷,企业要及时调整原有的煤矿井系统方案,对主运输系统提供优良的改造对策。
本次分析了煤矿井主运输系统的应用功能,划分矿井主运输系统的常见形式,对系统运行优化提出可靠的意见。
[关键词]:煤矿井主运输系统形式优化煤矿运输是采煤系统的重要构成,负责将原煤按照预定位置来回输送作业,实现了矿井物资的可持续调配。
针对传统煤矿运输系统存在的不足,以机械化生产模式为指导创建更加多元化的主运输系统,能够解决传统输送煤操作存在的不足,这是煤炭产业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煤矿机械化发展趋势煤炭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产业变革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开发与利用煤炭有助于提高社会能源供应效率,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所需的物资调配问题。
近年来以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为主,市场对煤炭资源需求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这与工业化生产战略转型是密切相关的。
为了改变传统采煤模式的不足,煤矿井生产走机械化道路是必然抉择。
所谓机械化生产,主要就是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液压支架等综合为一体,建立机械自动化采矿作业模式,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起到了节约作用。
其中,因矿井深度可达200-1000m,采煤运输是现代煤矿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二、煤矿主运输系统常见形式基于机械自动优化是采煤业的总体趋势,煤炭企业也开始注重生产科技项目整顿工作,从运输系统开始对整套采煤方案实施优化,进而实现了矿区机械化水平的综合提升。
主运输系统是采煤工程的重点结构,其由不同运输机完成矿井内外的运输活动,按照预定距离、速度、载量输送煤料。
根据现有的煤矿主运输系统,其常见运输设备及形式包括:1、刮板输送机。
由机头、中间部分、机尾、刮板链和附属装置(挡煤板、铲煤板等)组成。
机头由机头架、驱动装置(电动机、减速器)和链轮组件组成。
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升级
![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feff74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8.png)
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升级一、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的运输环节对整个能源产业链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煤矿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对其进行优化与升级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升级方案,以期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煤矿运输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运输设备老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二是传统的运输方式依赖于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人为差错和事故隐患。
三是运输环节没有完善的监控与管理系统,导致信息不透明,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三、优化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与升级措施:1. 引进先进的运输设备通过引进先进的运输设备,如智能化输送机、煤炭自动化装载机等,可以提高煤矿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这些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输质量。
2. 建立健全的监控与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控与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运输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这样一来,可以及时发现运输系统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
监控与管理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开展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为了确保煤矿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
培训内容可包括安全操作培训、运输设备维护培训、紧急救援培训等。
通过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提高运输效率。
4. 优化运输路径与组织策略煤矿运输系统中的路径选择和组织策略对运输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优化运输路径的选择和组织策略的制定,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提高煤矿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
四、效益与展望通过对煤矿运输系统进行优化与升级,可以实现以下效益:一是提高煤矿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和事故风险。
二是增加煤炭的供应量,满足能源需求。
三是改善煤矿运输环节的信息管理和监控能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煤矿运输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可以预见煤矿运输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化。
矿井运输系统优化浅析
![矿井运输系统优化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9a8229a5e9856a561260b1.png)
矿井运输系统优化浅析摘要:通过对华恒矿井运输系统的分析,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矿井运输系统优化的措施,为其他矿井运输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矿井运输优化在矿山的生产系统中,提升运输环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井下各工作面采掘下来的煤炭或矸石,由运输设备经井下巷道运送到井底车场,然后再使用提升设备提升至地面。
人员的升降,材料、设备的输送也都通过提升运输设备来完成。
因此,矿井对运输系统的改造优化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以华恒公司为例,对矿井的运输系统优化方面做出的工作进行讨论。
1 提升运输系统现状概述华恒矿井前身汶南矿井,于1971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45Mt/a,采用三条斜井开拓,第一水平标高-50m。
1978年进行第二水平延深设计,将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改扩建至60Mt/a,增加了皮带斜井,安装B=1000mm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用于运煤和上下人员。
第二水平标高为-250m水平,采用上下山开采,下山开采至-400m。
1990年进行了第三水平延深,水平标高为-650m,采用三条暗斜井延深。
第三水平延深根据汶南矿岙阳扩大区开发长远规划,皮带暗斜井主提设计生产能力按120Mt/a设计,副提能力按工作制度350d,16h满足年产120Mt/a设计。
2000年12月延深工程全部竣工,2005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
1.1 提升系统从地面至-250m水平采用4条斜井开拓,主皮带斜井采用1.0m宽钢缆皮带机提煤,倾角17°33′,斜长1598m,S净=11.63m2,支护方式为料石砌碹。
1号副井采用3.5m双滚筒绞车提升,倾角18°27′47″,井筒断面分两段,第一段为料石砌,长度780m,净断面5.96m2;第二段为锚喷支护,长度659m,净断面7.47m2。
2号副井采用2.5m单滚筒绞车提升,倾角18°30′,井筒断面分两段,第一段长度775m,净断面7.75m2;第二段659m,净断面积8.1m2,均为料石砌碹。
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现状和发展探析
![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现状和发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37dc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9.png)
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现状和发展探析摘要:随着我国能源领域的快速革新和高速发展,煤炭的市场形势一直在发生变化,面对复杂的市场情况,煤炭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应当及时做好更新,有效提升煤炭供应的效率,提高产成品生产的质量,改良原有的生产模式。
本文将对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的现状进行探析。
关键词:煤炭物流;供应链;发展现状;路径0引言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我国能源领域的快速革新和高速发展,煤炭的市场形势一直在发生变化,面对复杂的市场情况,煤炭的稳定供应、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1煤炭物流发展现状1.1煤炭网络覆盖不全面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煤炭物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区。
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物流网络建设相对薄弱,煤炭供应存在一定的难题。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2年度报告》,2022年我国物流网络覆盖率为86.7%,其中城市地区为92.3%,农村地区为78.4%,西部地区为74.6%。
这些数据表明,在农村和西部地区,仍有约四分之一的地方没有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难以享受到便捷、安全、经济的物流服务。
在煤炭的运输方面,由于物流网络覆盖不完善,很容易影响到实际的煤炭运输速度和转运效率,容易对煤炭市场造成一定影响[1]。
1.2煤炭物流效率低下我国煤炭运输环节中存在着时间成本高、能源消耗大、运输效率低等问题。
这不仅导致了延迟和价格上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根据《中国能源报》报道,2022年我国铁路运输量达到40亿吨,其中约占三分之一的13亿吨为煤炭运输。
然而,由于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煤炭运输的平均速度仅为每小时30公里,严重影响了煤炭的运输效率,阻碍了相关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此外,由于煤炭运输的特殊性,需要使用大量的柴油车辆,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估计,每年我国煤炭运输消耗的柴油约为1.5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4亿吨。
中国煤炭运输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煤炭运输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2c975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0.png)
中国煤炭运输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煤炭运输一直是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部分。
本文将对中国煤炭运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可能的变化和挑战。
一、中国煤炭运输现状1. 线路布局:中国煤炭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陕西和河北等地,以及内蒙古等地区。
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进行运输。
铁路是中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其优势是运量大、运力强,能够承载大量的煤炭。
中国铁路总局每年都会组织专列运输煤炭,确保供应。
另外,中国还在不断扩大铁路线网,提高运输能力。
公路也是中国煤炭运输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地方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调度运力。
但公路运输的劣势是成本较高,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水路运输主要是通过江河和海运进行,比如长江和黄河等水路。
相对于铁路和公路来说,水路运输受限于运力和距离,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运输,但在一些煤炭大丰产区,水运是重要的运输方式。
2. 运输方式:中国煤炭运输主要有散装运输和装船运输两种方式。
散装运输主要是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煤炭以散装方式装车和运输,然后再卸车。
这种方式适用于内陆煤炭运输和约定区域煤炭供应,但存在装卸效率低、煤尘扬散、煤质混乱等问题。
装船运输则主要是通过水路进行,煤炭通过装船装载和运输,然后在目的地港口进行卸载。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煤炭供应,具有运输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但需要建设和维护港口设施。
3. 问题与挑战:尽管中国煤炭运输规模庞大,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运输能力不足。
中国煤炭需求巨大,运输需求也随之增长,但由于运输线路的瓶颈和运力的限制,导致运输能力不足。
特别是在一些管制区域,运输受到限制,导致供应不畅。
其次,运输成本高。
由于煤炭运输依赖于铁路、公路和水路等交通工具,运输成本随着燃油和运力成本的上升而增加。
此外,一些老旧的线路设施和技术也导致了运输效率低下。
再次,环境污染问题。
煤炭运输通道优化研究报告综述
![煤炭运输通道优化研究报告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a0566f659eef8c75ebfb354.png)
1.国外研究现状运输通道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它是以系统的思想,运用区域经济学、运输经济学、运输地理学及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论[5]。
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运输流而形成的空间地理区域根底;二是通道运输网络及枢纽的合理布局;三是通道资源的合理配置[6]。
美国是世界上交通运输极为兴旺的国家,国家运输部门专门设立了运输通道建立的专门机构,其任务是研究和建立运输通道。
美国己编写出了?运输通道工程规划?、?波多黎各运输通道可行性研究?、?东北运输通道可行性研究?等[7]。
加拿大运输研究机构也提出了?埃德蒙顿—卡尔加里运输通道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运输通道理论[8]。
世界各国在进展运输通道建立与理论研究过程中,都比拟重视通道内公路的建立与开展,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展了?跨州多模式运输通道研究?的工作,重点研究高等级公路规划与运输通道扩X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开展的问题[9]。
欧洲一向是经济较兴旺的地区,长期的经济开展与贸易往来,形成了多条洲际运输通道,对运输通道的研究也一向侧重于运输通道的扩X及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等方面[10]。
相应研究比拟多的是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联合运输的新技术和有效组织,港站内各种运输设备的匹配与布置[11]。
兴旺国家对交通运输通道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结论是:要把有限资金投入客货的密集地带,因地制宜地大力开发和建立各具特色的交通运输通道,以解决国家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满足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12]。
而针对煤炭运输通道建立和运输方式的规划布局,各国存在的情况更有不同,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解决途径和方式也各不一样。
多年来,美国的煤炭运输一直以铁路运输为最主要的运煤方式。
目前其运量占一级铁路货运量的40%,占全部内销和出口煤炭运输总量的60%以上。
1995年,美国煤炭运输总量为8.53亿吨,其中铁路运输为5.34亿吨,占62.7%[13]。
煤矿矿山井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煤矿矿山井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eb44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6.png)
煤矿矿山井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煤矿矿山作为能源领域的核心产业之一,其井下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井下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优化设计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不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井下煤矿存在着通风系统的不合理设计,造成了井下通风不畅,灰尘积聚严重,导致了井下工作环境的恶化,给矿工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2. 物资运输效率低下:目前井下物资运输主要依靠人工搬运,这种方式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利于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
3. 信息传递不畅:由于井下条件复杂,现有的信息传递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工作指令传递不及时,影响了生产进度。
二、解决方案1. 通风系统优化设计:通过对井下通风系统的重新规划和设备更新,确保良好的通风效果,减少矿井尘土的积聚,保障矿工的健康安全。
同时,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通风控制系统,提高通风效率和控制能力。
2. 物资运输自动化:引入物流自动化设备,如输送带、升降机等,减少人工搬运,提高物资运输效率。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智能传感器和RFID技术来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运输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 井下信息传递系统完善:建立井下信息传递系统,包括使用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
可以在设备上安装显示屏和传感器,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控和传递,提高工作指令的准确性和反馈效率。
三、优化设计效果1.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通过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物资运输自动化,可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矿石的开采率。
2. 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化设备的引入能够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舒适度,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消耗。
3. 提高安全性:通过对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可以提高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4. 实现数字化管理:优化设计后的井下物流系统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准确监控生产进度和物资运输状况,提供数据支持决策,进一步优化管理效率。
煤炭港口运输情况介绍及运输成本分析
![煤炭港口运输情况介绍及运输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8601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6.png)
结论
05
对煤炭港口运输的总结
运输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炭港口运输量持续攀升。由于煤炭是主要的发电燃 料之一,各国对煤炭的需求量较大,这促使煤炭港口运输业的发展。
运输特点
煤炭港口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同时,煤炭的储存和转运相对方便,使 得煤炭港口成为能源运输的重要枢纽。
01
近年来,我国煤炭港口运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 港口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运输技术的进步。
02
现代化的港口设备和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提高了煤炭装卸和
转运的效率。
同时,国家对煤炭运输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规范了煤炭港口
03
运输市场秩序,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煤炭港口运输安全与环保
01
安全与环保问题一直是煤炭港口运输关注的重点。
固定成本
包括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设备购置 和折旧等。
变动成本
包括煤炭装卸、仓储、运输等过程中的费用,以 及与煤炭港口运输量直接相关的成本。
管理费用
包括港口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人力等费用。
煤炭港口运输成本影响因素
港口基础设施状况
港口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煤炭的装卸、仓储和 运输效率,从而影响运输成本。
煤炭港口运输情况介绍 及运输成本分析
目录
• 煤炭港口运输概述 • 煤炭港口运输现状 • 煤炭港口运输成本分析 • 煤炭港口运输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论
煤炭港口运输概述
01
煤炭港口运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煤炭港口运输是指通过港口将煤炭 从产地或中转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过 程,是煤炭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
1. 运输量大
煤炭港口运输量增长
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d3901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0.png)
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铁路煤炭运输是中国能源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然而,铁路煤炭运输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输。
本文旨在探讨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煤炭运输量增加导致运力不足近年来,我国煤炭需求不断增长,加上煤炭出口的需求,导致煤炭运输量日益增多。
运输量的持续增加使得铁路运力不足,由于货车数量不够,导致车站、机务段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影响了运输效率,使得煤炭供应链出现了严重的断档。
2. 运输时间不可控制铁路是一种公共运输工具,运输速度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货车数量等,很难达到可预测性的运输效果。
在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这种不可控因素增加了煤炭库存等费用,并对下游交通调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损失无法估量。
3. 滞留和偷窃煤炭在铁路上运输的时间长,容易出现滞留,提高了煤炭库存和安全库存的成本。
另外,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煤炭往往被盗。
嫌疑人利用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安保力量不足、检查不够仔细等情况,偷走大量煤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4. 安全管理薄弱铁路煤炭运输涉及到重大危险品运输问题,同时经过的海拔、坡度等条件较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然而,在实际运输中,铁路煤炭运输的安全管理体系薄弱,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增加。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运力建设铁路煤炭运输量不能超过运输系统的承载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运力建设。
铁路应增加车辆数量、完善配套设施并进行规模化管理,确保煤炭供应链畅通。
2. 提高运输效率铁路应该在车站、机务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上进行提高,尽量缩短停车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维护系统,使得货车的修理时间大大缩短,提高货车的利用率。
3. 加强盗窃预防铁路煤炭运输中,盗窃是一个重要问题。
建议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加装保险、安装立体车牌识别系统等,提高抗拉强度,增加防盗能力。
此外,还可以领先检查防盗物资,并严惩偷盗行为,增强社会安全意识。
浅析煤矿主运输系统的常见形式与优化
![浅析煤矿主运输系统的常见形式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cbb43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a.png)
浅析煤矿主运输系统的常见形式与优化发布时间:2022-07-21T08:03:33.39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27卷3月第5期作者:车艳辉[导读] 众所周知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工业能源车艳辉山西焦煤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一号煤矿山西吕梁 033300摘要:众所周知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工业能源。
煤炭资源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中西部地区煤炭总产量较多,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相对缺乏。
矿井开采范围为一般在井下两百米到一千米的深度,主运输系统负责将开采到原煤运输到地面指定位置,保证煤矿开采任务完成,凸显出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对煤矿主运输系统进行概述,然后讲述煤矿主运输系统的常见形式,进一步探讨煤矿主运输系统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煤矿;主运输系统;优化引言:我国煤矿的运输系统受机械化水平制约,影响产煤企业的生产运输效率。
因此企业在主运输系统方面急需进行优化。
运输系统发展目标一方面实现顺槽到胶带大巷的集中控制输送机,另一方面实现辅助运输系统的无轨化。
为了产业高质量高效能健康环保发展,避免运输环节的疏漏造成安全事故,需持续不断的改善主运输系统。
一、煤矿主运输系统概述煤炭生产离不开运输,运输任务包括物料的周转和人员的运送。
在煤炭生产环节类似于人的主动脉,运输和开采是环环相扣的,只有运输系统高效运转才能保障煤炭开采顺利实施。
煤矿资源深埋于地下,把煤炭运到指定地点需要经过几个环节。
煤矿矿井采区的煤炭通过顺槽运输至胶带大巷后经过斜井中输送机将煤炭提升到地面储煤仓集中存放,再将煤炭资源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二、煤矿主运输系统的常见形式煤矿运输环节对于采煤业务完成至关重要,负责将生产的原煤运到设定的位置,确保煤矿开采作业的连续性生产。
现有煤矿主运输设备及形式包括:1.顺槽刮板输送机主要由五部分组建构成。
机头、中间部分、机尾、刮板链和附属装置。
机头有四部分,机头一般都有机头架、电动机、减速器驱动装置、链轮组。
中国煤炭运输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中国煤炭运输系统的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630fec9ad51f01dc281f162.png)
中国煤炭运输系统的分析与优化作者:张吉祥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8期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运输的供需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煤炭运输体系的优化调度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规划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两大主要的煤炭运输体系成为今后煤炭运输工作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于煤炭运输供需点的分析,对煤炭运输系统提出规划,同时结合每年煤炭供需量的变化以及每月煤炭需求按月的波动情况对规划方案提出建议,以此实现今后在铁海联运的大趋势下的各种优化调度,以期在成本最低条件下的运力的合理分配。
最后,我们对于煤炭运输体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期望,以期解决中国煤炭运输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关键词:海铁联运;波动指数;运输规划1. 引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煤炭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它的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煤炭资源更好的发展与利用,需要对煤炭运输体系进行优化,以减少运价的波动,稳定煤炭运输业的发展。
现阶段大多数文献在相关问题的探讨上主要是提出一些政策性的指导意见,本文希望通过将铁路运输与海路运输相结合,合理分配运输任务与运量,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缓解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同时希望通过实现煤炭铁路直达运输与海铁联运方式的合理分工,促进铁路和水运煤炭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引导综合运输市场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局面,保证我国煤炭的有效供给,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2. 中国煤炭运输体系分析2.1 现状分析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
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三西”地区(即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山东、两淮为中心的华东产区、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产区、以河南为中心的华中产区以及东北产区。
而我国煤炭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
这种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错位性分布导致我国煤炭运输基本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1]。
2.2 供需分析我国煤炭运输供需量2010年分别为323500和312237万吨,2011年分别为352000和342523万吨[2]。
煤炭运销系统改进
![煤炭运销系统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ec3a623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6.png)
煤炭运销系统改进煤炭是世界上最原始的能源之一,煤炭运销系统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煤炭运销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物流系统滞后、煤炭品质不稳定、物流效率低下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煤炭运销系统急需改进。
一、物流系统的改进当前我国的物流系统比较滞后,运输瓶颈一直是制约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来源之一,物流系统的改进对于煤炭运销系统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方面,可以通过智能物流技术,对运输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
比如,在运输时使用智能化调度技术,对煤炭的路径、车速、物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网络,缩短运输时间。
比如,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高效内河航道等,以便更快更便捷地将煤炭运输到国内各地。
同时,在建设物流中心时,也应该考虑到货物的多中转和分拨,更好地实现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二、煤炭品质的提高当前我国煤炭品质呈现多元化和不稳定的情况,这也是煤炭运销系统需要改进的问题之一。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进煤炭采选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煤炭的品质和稳定性。
比如,在煤炭选择方面,可以使用更加高效可靠的筛分和磨浆,并且对传统的伴生物选法进行优化改进,提升煤炭储藏效率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煤炭流通体系的建立,促进煤炭的信息透明度和监管,从而实现煤炭质量的监测和检测。
比如,在煤炭流通领域,可以建立煤炭交易信息网络,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手段来实现煤炭信息透明、安全、便利的流通。
同时,针对煤炭质量抽样检测问题,要加强均衡性实时监控,以确保每批煤炭质量的稳定和高效。
三、煤炭物流的安全保障当前我国煤炭运销系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未能有效监测煤粉和煤尘,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煤炭物流的安全保障。
为此,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进行煤炭的防爆和安全监测。
比如,利用智能防爆系统、可燃气体检测仪、火灾探测仪等设备来对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监测,保障煤炭的运输安全。
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探讨
![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0989e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2.png)
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煤炭的依赖增加。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也是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的重要原材料。
因此,铁路煤炭运输的高效性至关重要。
然而,我国目前铁路煤炭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财政、管理制度和运输技术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高效运输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就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铁路煤炭高效运输优化资源配置是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铁路部门应加强合作,与煤炭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优化资源分配,实现更高效的煤炭运输。
具体措施包括:1.煤炭企业和铁路部门应加强沟通,建立长期性的合作机制,定期交流煤炭运输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
2.针对铁路煤炭高峰期和低谷期,煤炭企业和铁路部门应加强沟通,合理规划煤炭运输量,以充分利用铁路资源。
3.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建立矿井与铁路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问责机制,减少运输途中的质量变化。
二、完善监管体系,推动铁路煤炭高效运输完善监管体系,有利于推动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发展。
铁路部门应完善监管体系,强化运输监督,保障铁路煤炭运输的安全有效,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合理的技术监督制度,加强对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技术监督,确保煤炭安全运输。
2.加强对铁路运输设施的监督,不断更新设施,提高铁路资源利用率。
3.加强对煤炭企业和矿井的安全管理监督,建立长效机制。
三、引进先进技术,推进铁路煤炭高效运输引进先进技术是实现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必要手段。
在科技不断进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应用下,铁路煤炭运输也应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运输效率,具体措施包括:1.引进物联网技术,建立煤炭运输信息平台,实时监测煤炭运输情况,提高运输效率。
2.引进大数据技术,对铁路煤炭运输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提升整个顺畅性。
3.引进云计算技术,优化运输方案,提高铁路煤炭运输效率,使整个运输系统更加智能。
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案
![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bf26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3.png)
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案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变得非常重要。
优化运输系统可以提高煤炭的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就煤矿运输系统的优化与改进方案展开讨论。
一、改进煤矿运输设备煤矿运输设备是煤矿运输系统的关键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优化煤矿运输系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1. 采用先进的输送带技术:先进的输送带技术可以提高输送带的传输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输送带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输的自动化水平。
2. 更新卡车和矿车设备:采用新型的卡车和矿车设备可以提高装载效率和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安装智能传感器和监控装置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和煤矿运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3. 引入自动化装卸设备:自动化装卸设备可以提高装卸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减少劳动力成本。
同时,通过引入无人车辆和机械臂等技术,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输。
二、优化运输路径与方案煤矿运输路径的优化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优化煤矿运输路径和方案的建议:1. 最优路径规划:通过运用先进的路径规划算法,选择最短路线和最佳运输路径,减少运输距离和耗时。
同时,可以考虑交通拥堵情况和矿区地形,避开拥堵路段和陡峭区域。
2. 运输模式的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模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或船运。
通过合理选择运输模式,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 货运组织与协同:优化货物装载和调度计划,合理安排货运车辆和装卸设备。
通过协同管理,降低装卸时间和等待时间,提高货物周转效率。
三、加强数据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数据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煤矿运输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收集运输过程中的数据,如运输量、运输时间和能源消耗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问题和瓶颈,为优化煤矿运输系统提供依据。
煤炭物流配送分析报告
![煤炭物流配送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bdbd6f647d27284b73517b.png)
煤炭物流配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煤炭物流配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一次商品能源消费中约占70%,并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将长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方面我国煤炭主要商品化产区集中在以为中心的北方产区,以、两淮为中心的华东产区,以为中心的西南产区以及东北产区和西北产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大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除了东北产区的煤炭自给自足外,其它产区的煤炭都要进行外运;另一方面进行煤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的供应量十分巨大,几乎任何一个煤炭集团企业每年的物资采购都要超过亿元,甚至几十亿元。
据统计仅我国煤炭的运输就占全国铁路和水路年货运总量的40%左右,因此煤炭物流在我国流通领域中已占据重要位置。
煤炭物流系统主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其重点是煤炭产品在煤炭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实体流动,即煤炭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由由煤炭的外部运输和煤炭利用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着力改变对传统的外部运输方式以及路线的思路,加大对建立区域性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视。
建立区域性煤炭配送中心,一方面可以转移煤炭企业用于销售、运输的精力到煤炭生产上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从煤炭企业→用户的传统运输方式,实现煤炭企业→配送中心→用户的科学运输方式的转变;再一方面就是使用户的需求可以更加快捷、更加便利地得到响应,体现了物流以服务为中心的宗旨。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对配送物流的研究和关注较少,煤炭物流配送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物流理论和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传统的物流配送运作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流通成本高。
煤炭供应的安全性和及时性,是煤炭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煤炭的产销衔接是煤矿的关心问题,产销各有自己的网络,且相互之间的不紧密,双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样就加大了煤炭配送行业的流通成本。
煤矿运输系统优化与管理
![煤矿运输系统优化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6fec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3.png)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信息管理
1 2
信息收集与整理
收集运输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
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
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 。
3
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 和管理。
PART 04
煤矿运输系统面临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REPORTING
挑战一:如何提高运输效率?
详细描述
对煤矿运输路径进行合理规划,避开拥堵路段,选择最优路 径,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运输效率优化
总结词
通过改进运输设备和工艺,提高运输效率。
详细描述
引入先进的运输设备和技术,如无人驾驶矿车、智能调度系统等,优化运输工 艺,提高运输效率。
运输安全优化
总结词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降低运输事故风险。
案例一:某矿区运输系统优化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优化矿区运输系统,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
该矿区针对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优化措施,包括 改进运输设备、调整运输路线、加强调度管理等,从而提 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奠 定了基础。
案例二:某矿区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经验
设备更新与升级
及时更新和升级运输设备 ,提高运输效率。
设备安全标准
确保运输设备符合国家和 行业安全标准。
安全管理
安全制度建设
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分析
![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ca95e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6.png)
针对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的策略分析摘要:在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方面,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特别是在“三西”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地区,但是煤炭的消费重心却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南地区,从而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
通过对铁路煤炭运输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较为科学的铁路煤炭运输均衡发展策略。
关键词:铁路煤炭;高效运输;策略引言提留运输具有能耗小、成本低、速度快、运力大、全天候运输等方面特点,在长期以来煤炭运输工作中一直是主要方式。
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渐提高了对煤炭运输的需求,但是在煤炭运输市场中,铁路的市场份额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在的煤炭运输市场中,铁路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对综合运输路网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有效促进,可以有效促进煤炭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的SWOT分析1.1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的内部优势在我国运输网的骨干和国民经济中,铁路是其中的大动脉,具有较强的路网整体性。
在近年来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网络总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网结构,具有明显增强的运输能力,在设施网络、信息网络、经营网络等方面可以基本覆盖全国,具有较强的运力资源条件和设施设备基础。
在当前阶段,我国铁路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并且逐步增加了供给能力,并且与我国自然地理、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充分适应,形成了相应的网络形态。
在煤炭运输方面,基本形成了与我国资源分布特点相符合的重载煤炭运输网络,以大秦、朔黄、石太、陇海、宁西等铁路组成了煤炭运输横向通道,以京沪、京广、焦柳、京九等铁路联系起来,共同组成了煤炭运输纵向通道。
在当前《中长期铁路规划》实施以后,我国各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外运通道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快,并且大幅度提升了煤炭运输能力,在很大程度了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在大秦、朔黄扩能改造、集疏运工程等煤运通道建设工作中,都取得了较为顺利的进展。
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侯月等主要干线,普遍对货物列车正式开行。
我国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3篇
![我国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23e1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7.png)
我国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3篇我国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1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煤炭物流则是保障煤炭供应和需求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国煤炭物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炭物流的发展和效率。
本文将分析我国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煤炭物流运输成本高煤炭物流运输成本高是我国煤炭物流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煤炭物流运输距离长,由于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煤炭需求地和产地之间距离比较遥远,物流运输距离长,导致运输成本高。
2、煤炭物流运输方式单一,我国煤炭物流运输主要依赖公路、铁路和水路,而且铁路、水路等大宗物流运输方式的综合成本也比较高。
解决方案:1、增加冬季铁路运输煤炭的比例,尽可能多的利用铁路运输,把煤炭从煤矿、煤炭起点运输到终点,内陆地区优先推广铁路和多式联运等先进物流技术。
2、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减少物流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二、苛刻的物流环境和不规范的物流市场我国煤炭物流市场竞争激烈,而且市场环境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物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缺乏有利因素。
1、物流环境苛刻,我国煤炭物流具有天气、交通、自然灾害等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影响了行业的稳定发展。
2、物流市场不规范:我国煤炭物流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价格不透明,透明度不高;平均货物运输价格的限制,物流企业很大程度的受制于此,难以自主定价和竞争。
解决方案:1、加强现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物流管理体系,以提高物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
2、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制,实行竞争政策,在煤炭物流市场上实行公示价格,遏制价格不透明、价格歧视等不规范行为,从而保证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发展。
三、煤炭物流安全问题突出煤炭物流安全问题是我国煤炭物流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煤炭物流公司对安全保障的重视程度不够,煤炭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安全问题。
煤炭铁路站台运营方案
![煤炭铁路站台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38f7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5.png)
煤炭铁路站台运营方案一、市场分析煤炭是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煤炭产能稳中有降,并且全国煤炭产能处于收缩状态。
同时,由于环保政策不断收紧,煤炭行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煤炭依然是中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源,也是国家电力供应的主要能源。
因此,煤炭铁路运输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煤炭铁路站台作为煤炭运输的重要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运营模式1. 进一步优化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煤炭运输市场的需求,煤炭铁路站台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包括提供便利的装卸服务、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货物安全等。
同时,还需要加大车辆和设备的更新力度,保障设备的安全和良好的运转状态。
2. 强化协同作业煤炭铁路站台需要与煤炭生产企业和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加强协同作业,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装车、运输、卸车等环节的互联互通,提高整体的运输效率。
3. 开拓市场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煤炭铁路站台需要积极开拓市场,寻找新的客户群体,扩大业务范围,提高运输量。
同时,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提供更加适合用户需求的服务。
三、规划建设1. 车站设施煤炭铁路站台需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铁路线路、站台、装卸设备、仓储设施等。
要以现代化标准为基准,进行站台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装卸效率和运输效率。
2. 安全管理煤炭铁路站台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 环保措施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煤炭铁路站台也需要加强环保措施。
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煤尘的防治工作,减少环境污染。
同事,还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四、技术支持1. 信息化系统煤炭铁路站台需要搭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车辆和货物的追踪管理、装卸作业的实时监控等功能。
关于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分析
![关于露天煤矿运输系统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c64aac284ac850ad02420b.png)
I ‘
关 于 露 天 煤 矿 运 输 系 统 优 化 分 析
徐 辛格
( 神华 新疆 能源 有 限责 ) [ 摘 要] 由于各 种条 件 限制 造成 煤 矿产 能提 高受 阻碍 , 快速 提升 产 能是 不现 实的 。 要 想 使产 量快 速提 升 , 必 须解 决好 实 际受 限定和 制 约 的各种 不合 理 因素 在诸 多不 合理 因素 中 , 露天煤 矿 运输 系统 占有相 当重要 的位置 。 通过 采 区优化 运输 系统 , 达 到技 术上 可行 、 经 济上 合理和 解决 实 际诸方 面制 约 的 目的 , 使 设计 与 建 设、 生产得 到 有机结 合 , 在 限定条件 下增 加产 能及 使后 续产销 接续 等存 在的 困难得 到逐 一化解 , 对 保证 可持续 发展 和提高 企业 经济 效益具 有深 远意义 。 本文用 黑 岱
沟露 天煤 矿 为例 来说 明 。 [ 关键 词] 工 作 帮坡 角 ; 剥采比; 运距 ; 成 本 中图分类 号 : F 5 0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o 0 9 ~ 9 1 4 x( 2 0 l 3 ) 1 2 — 0 2 5 4 - 0 1
1引 言
露天 煤矿 采场 内的表 土 、 岩层 和不 可采 矿体 采用汽 车运 输 , 运输 工作量 较 大且成本 较高 , 因此 运输 费用 占很大 比重 , 加上石 油涨价 , 更 加大 了汽车运 输成 本。 开 发统优 化软件 对其 进行优化 , 以降低 运输成 本 。 黑岱沟 露天 区煤层构 造属 向斜盆 地 , 共4 个煤组, 其 中露 天可 采煤层 有 卜 l 、 2 - 1 、 2 - 2 、 2 - 3 、 3 -1 、 3 - 3 、 3 — 4 共7 个 煤层 , 资源 储量 共计 9 4 9 5 0 . 9 4 万t , 占全 井 田总资 源储 量 的7 9 %。 露 天开 采境界 内共划 分 3 个 采区 , 为 首 采区 、 二 采 区和三 采 区。 其 中首采 区 , 只 开采 1 — 1 煤层 , 由于该 煤层 赋存 范 围较小 , 致 使采 场作业 面 线性尺 寸 较小 ( 南 北走 向长 度1 . 6 K m, 东西 宽度 1 . 4 3 k m) 。 同 时由于地 下 煤层含 水 的特殊 性 , 使地 下水量 聚 集在 向斜 轴 附近 , 迫 使采 掘工 作 线实行 “ U” 型推进 和 开采 。 主 疏干 井布 置在 首 采区 向斜轴左 右煤 层底板 的最低 处对 应的地表 位置 , 发挥 采 区整 体疏干 的全 局 性作 用 。 该矿 由于 历 史发展 延续 , 遗 留 的各 种 问题 凸显 : 台 阶高度 低 、 工作 线 长 度短 工作面 数量 少 、 作业设 备型号 小 、 运输道 路展 线空 间狭窄 等。 2 0 1 0  ̄该 矿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煤炭运输系统的分析与优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运输的供需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煤炭运输体系的优化调度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规划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两大主要的煤炭运输体系成为今后煤炭运输工作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于煤炭运输供需点的分析,对煤炭运输系统提出规划,同时结合每年煤炭供需量的变化以及每月煤炭需求按月的波动情况对规划方案提出建议,以此实现今后在铁海联运的大趋势下的各种优化调度,以期在成本最低条件下的运力的合理分配。
最后,我们对于煤炭运输体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期望,以期解决中国煤炭运输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关键词:海铁联运;波动指数;运输规划
1. 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煤炭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它的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煤炭资源更好的发展与利用,需要对煤炭运输体系进行优化,以减少运价的波动,稳定煤炭运输业的发展。
现阶段大多数文献在相关问题的探讨上主要是提出一些政策性的指导意见,本文希望通过将铁路运输与海路运输相结合,合理分配运输任务与运量,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缓解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同时希望通过实现煤炭铁路直达运输与海铁联运方式的合理分工,促进铁路和水运煤炭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引导综合运输市场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局面,保证我国煤炭的有效供给,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2. 中国煤炭运输体系分析
2.1 现状分析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
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三西”地区(即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山东、两淮为中心的华东产区、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产区、以河南为中心的华中产区以及东北产区。
而我国煤炭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
这种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错位性分布导致我国煤炭运输基本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
[1]。
2.2 供需分析
我国煤炭运输供需量2010年分别为323500和312237万吨,2011年分别为352000和342523万吨[2]。
可以看出我国煤炭总体供需平衡,近几年出现供略大于求的情况。
由于我国煤炭消费总体是供需平衡的,一般不需要借助国外的进口,所以合理的国内运输规划是最为主要的方面。
既然要考虑总体的运输规划问题,那我们就先要明确各个供给点和需求点的供需状况,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各省煤炭的供需情况,我们的供给点主要可以设定为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安徽和云南,需求点主要可以设为山东,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
同时结合相关北方港口的位置.,主要有秦皇岛港,京唐港,天津港,黄骅港四港充当一个转运点,进行铁海联运[3-4]。
得到中国煤炭运输的大致运输辐射图,如图1所示[5]。
2.3 运输成本的分析
我国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铁路运输以及铁海联运这
一新形式,在铁路运价方面,主要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
而港口的运价主要港口装卸费和运输费用两部分组成。
经过相关测算,发现在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供给的过程中,煤炭的铁海联运的运价要远远优于铁路直达的运价。
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优先考虑铁海联运,但是由于港口吞吐量的限制,以及港口的位置一般仅限于沿海地区,所以铁海联运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限制,但是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完善,铁海运输的成本优势也将更加明显,它也必将成为一个主流的运输方式[6]。
3. 优化调度的规划模型
现阶段国内的大多数优化方案都是针对煤炭运输的调度优化提
出一些政策的建议和措施,缺乏规划的模型,我们在这里结合转运约束,港口吞吐量限制和铁路运输量的限制,可以找到初步的静态调度方案。
对于煤炭运输而言其主要的成本就在于运输费用,所以我们在设置目标函数时为总的运输费用最小。
这里的煤炭运输包含了港口作为转运点,形成了煤炭运输的陆路运输与海运结合的运输模型[7]。
设供给点为ai,i=1,2....n,且ai的可用供给量ai;需求点为bj,j=1,2…m,且bj点的实际需求量为bj;港口点为ck,k=1,2,…p且ck的港口煤炭吞吐量为ck;铁路线为dl,每条铁路线的运量为dl。
变量设置:
xij从供给点i到需求点j的运输量
xik从供给点i到港口点k的运输量
xkj从港口点k到需求点j的运输量
xl为xij中经过铁路线l的运量
符号说明:
cij从供给点i到需求点j的运输费用
cik从供给点i到港口点k的运输费用
ckj从港口点k到需求点j的运输费用
目标函数为 minz= cijxij+ cikxik+ ckjxkj
约束条件设置:
1.港口转运约束:即各个港口的运入量和运出量相等,港口就相当于一个装运点,即 xik= xkj
2.供给点约束:由于总体是供略大于求,各供给省份的供给量应该大于等于运量,即ai≧ xij+ xik
3.需求点约束:各地的需求应该都能够被满足,所以各需求省份的需求量等于运量,即bj= xij+ xkj
4.港口吞吐量约束:各供给点运送到港口的煤炭量应该在港口相应的煤炭吞吐量的范围之内,即不能超过港口吞吐量的限制,得到 xik ≦ck
5.铁路煤炭运量约束:在各条线路的各需求城市的需求量之和应该在到该需求点的各条线路的铁路煤炭运输能力之内。
即■ xl≦ dl 。
最后得到模型
将每年相应的运价,供需量带入运用excel或者lingo软件进行
规划求解,就可以得到当年相应的规划方案。
4. 模型动态化的相关建议
上述的模型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一种静态化的方法,即通过现有的供给与需求量的一个年度关系,对中国煤炭运输总体的大局运输规划进行一个优化,但是我们都知道煤炭运输时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在两个方面表现出不确定性:1.每年各省的年供需量都会发生变化;2.每年煤炭需求都有的淡旺季的月份,一年内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
针对上述两种动态性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1. 针对每年供需量的变化,可以对其进行预测,带入到模型,利用当年预测的供给与需求量,做出合理的调度与规划。
由于供给量的增长几乎每年都能赶上需求的增加,所以我们只需进行需求量的预测,供给量可以近似认为做同等增加,就各省需求变化预测而言,由于工业是煤炭需求的主要来源,可以找出第二产业gdp与煤炭需求的关系,通过对于各省第二产业gdp预测得到年需求量的值,带入到每年的模型计算中。
2. 针对煤炭需求在一年内存在的规律性波动,我们可以通过煤炭需求历年各月份的波动情况,找出规律性,来预测当月煤炭需求量的波动。
在这里可以引入一个月份波动指数θ,将它与供需点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结合,得到随月份变化的各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实现模型的动态化。
5. 结论及展望
1. 充分运用铁路与水路的联输方式:提高铁海联运的总体运输
能力,以“三西”为中心的煤炭外运的铁路通道,结合现有的秦皇岛、黄骅、天津、京唐等煤炭下水港口,充分发挥铁海联运的低成本优势,实现中国煤炭运输铁路直达与铁海联运的大格局,实现运输调度的优化。
2. 扩大铁路运量及港口吞吐量:由于现在的铁海联运,以及一些铁路直达的运输受到铁路运量以及港口吞吐量的严重限制,所以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港口,铁路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缓解当下的铁路运量紧张,港口吞吐量受限的情况,使得运输调动始终能以最优的形式呈现。
3. 根据用户的季节需求变化,适时的进行淡旺季煤炭的库存:针对煤炭淡旺季的需求,对各个煤炭需求地点进行配送,煤炭需求淡季将煤炭储存在配送中心,需求旺季,由配送中心配送,从而缓解煤炭需求旺季的压力[8]。
参考文献
[1] 于良,金凤君,张兵.中国煤炭运输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6(05).
[2] 中国煤炭资源网.http://.
[6] 潘珺.煤炭运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3,29(15): 80-81.
[3] 牟伟.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分析与海运市场预测[d].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2.
[4] 魏邦成.煤炭运输通道布局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
京交通大学),2008.
[5] 金阁.煤炭运输组织方案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2.
[6] 潘珺.煤炭运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3,29(15): 80-81.
[7] 刘猛.我国煤炭沿海运输基地分拨模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0.
[8] 中国煤炭运输市场分析与展望[r].2012(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