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6自然段,体会“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宽慰的语言可以化干戈为玉
帛,甜蜜的语言可以使人倍感幸福,激励的语言可以使人奋发向上,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恰当巧妙的语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
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课(板书课题)和老师一起写
课题,齐读。(解释魅力的意思:有吸引力。)
二、对子合作学习,找出描写老人的句子
1、通过预习课文和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找到课文中最有魅力的一句话是哪一句了吗?(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2、这句话是诗人让·彼浩勒帮谁修改的?(盲老人)这是一位怎样的盲老人呢?请大家对子合作学习,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老人的句子,互相读一读,并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学习,感受前后的变化
1、师:诗人让·彼浩勒不忍看到盲老人流落街头,于是决定帮帮他,仅仅是在老人的木牌上添加了六个字就让行人和老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请同学们在组内合作学习课文1—5自然段, 通过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句的方式完成表格。
2、学生自由读并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交流汇报。
A、感悟街上行人的变化
(1)生汇报后读相关语句:“街上过往的行人……便姗姗而去了。”
(2)哪个词给你的触动最深,为什么?
(结合学生理回答理解“无动于衷”指内心毫无触动,“姗姗而去”指走路缓慢从容)让我们来读一读吧。指名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边说边把自己对行人的感受读出来。
(4)看到诗人修改后的语言,行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
B、感悟老人的变化
(1)修改之前:叹息、悲伤
①课件出示文字:“哎!”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②谁能读出老人悲伤的心情来?指名学生朗读,再评价。
③除了悲伤之外,老人还会有什么感受?(无奈、失望等)
④指导学生“淡妆浓抹式”的渲染朗读。
师:(引读)老人悲伤地叹息着,生:(接读)“哎!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师:(引读)老人无奈地叹息着,生:(接读)“哎!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师:(引读)老人失望地叹息着,生:(接读)“哎!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⑤老人没有得到的仅仅是金钱吗?还有什么?(尊重、尊严、爱心、关怀等)
(2)修改之后:笑着
①课件出示句子
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②指名朗读,评价,看看是否读出了老人的喜悦之情。
(3)出示句子,体会两个“笑”字的不同
第一个“笑”是老人因为得到人们的帮助而感到高兴。
第二个“笑”是诗人因为自己加了几个字发挥了神奇作用而感到满意。
四、探究原因,感受语言的魅力
过渡:同一个人,同一条街道,同一块木牌,诗人仅仅添加了几个字,事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从无动于衷到纷纷相助,老人的心情也由悲伤变得喜悦,这一切,归功于“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
1、看到“春天到了”这几个字,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会用哪些优美的词语来形容?
2、学生自由说。
3、课件展示一幅幅春天的美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春天真美啊!)
4、出示第6自然段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春天的美好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自己当成那位盲老人(播放音乐)。春天多美啊,可是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来说,能有什么感受?(生:一片漆黑)你还能看见蓝天白云吗?还能看到绿树红花吗?还能欣赏到莺歌燕舞、流水人家吗?你的眼前只是(生齐答:一片漆黑)。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非常同情老人)
6、师:是啊,作者与你有同感,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中的句子“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男女对比朗读陈述句和反问句,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7、师:还是那条街,还是那个老人,绅士们走过来,看见(学生齐读)“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还会无动于衷吗?(学生齐答:不会。)贵妇人走过来,看见(学生齐读)“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还会淡淡一笑吗?(学生齐答:不会。)少男少女们走过来,看见(学生齐读)“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还会姗姗而去吗?(学生齐答:不会。)
那么,他们会为老人做些什么?
生1:给老人钱。
生2:给予老人问候、安慰。
生3:给予老人同情、祝福。
8、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真有同情心!是啊,一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触动了人们的情感,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学写有魅力的语言
1、诗人用一句话改变了老人的现状,可见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有魅力的句子。出示图片。
2、那么我们也试着展示一下语言的魅力吧。你能像让·彼浩勒那样,用有魅力的语言,在水塘边、草坪边、花坛边、电灯开关旁写个提示牌吗?想一想,再试一试。(课堂上现场展示几句,并进行评价)
五、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