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作者:胡茂志,王志峰,王赪胤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46期[摘要] 为了提高“现代生物仪器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实验课程的设置、技术的发展前沿、学科专业的科研需求、仪器的特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其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实践形成了一套“研究生现代化分析测试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对现代生物仪器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研究课题“大型仪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作者简介] 胡茂志(1976—),男,山东临沂人,博士,扬州大学测试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生物仪器分析技术理论及教学研究;王志峰(1980—),男,江苏扬州人,博士,扬州大学测试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理论及教学研究;王赪胤(1967—),男,江苏苏州人,博士,扬州大学测试中心教授,主要从事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理论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6-0109-04 [收稿日期] 2021-05-30一、引言“现代生物仪器分析”是面向生物技术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在我校涉及生物学、医学、兽医学、农学、食品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

教学内容不仅要求掌握仪器分析的技术原理,而且要求紧跟先进技术的国际发展前沿,目前已被多个学院列为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必修课程。

2015年国务院要求高等学校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目前,多个学院已经开设了常规的仪器分析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科学仪器分析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常规的分析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创新、创业的需求,因此,必须将现代大型生物仪器分析技术融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是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和药物分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该课程主要面向药学拔尖人才培养群体,让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在实际科学研究中正在被研究人员使用的大型分析测试或成像仪器包括红外光谱仪、流式细胞仪、稳态瞬态荧光寿命光谱仪、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液质联用仪、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等。

我们将向学生展示仪器的基本构造,讲解检测的原理、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学生最终能利用仪器测试评价分析对象,也增强了对“结构决定性质”等概念的认识,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mainly for “A-level” pharmacy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early access to the large-scale analysis/testing/imaging instruments that are being used by researchers in their research, including infrared spectrometer, flow cytometer, fluorescence steady state and lifetime spectrometer, and ultra-high resolution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 liquid-mass spectrometer, instrument for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alysi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er, etc. We will show the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for each instrument- 1 -and explain the detection principles, application fields and the trends in instrumental development. Students will eventually be able to use a certain instrument to test and evaluate an analysis object. It will als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s such as "structure determines nature" and improve their capacity of solving problems.2.设计思路:不同于先修课程中的分析化学实验和并行课程中的药物分析实验,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每一台仪器为一个课程单元,课程围绕仪器的构造、测定基本原理、样品制备的方法、仪器软硬件的使用、具体应用案例和应用领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方面展开。

专业选修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普通班)

专业选修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普通班)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药学专业(学分:2 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现代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

本课程重点讲授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应用领域及方法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仪器分析这一领域有初步了解,掌握常见光学仪器、色谱仪器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和应用,初步具有根据分析对象选择合适分析方法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光谱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内容、方法、特点和局限性、了解仪器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在各领域尤其是药学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现代仪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2.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和局限性3.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4.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和基本原理;波长、波数、频率和光子能量间的换算;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

熟悉电磁波普的分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术语;各类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

了解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光学分析法的分类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二、原子光谱法与分子光谱法三、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第三节光谱分析仪器一、辐射源二、分光系统三、辐射的检测第四节光谱分析法的发展概况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电子跃迁类型、吸收类型、特点及影响罂粟;朗伯比尔定律及其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偏离因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单组份定量的方法;多组分定量的线性方程组法和双波长法。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工作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几种光路类型;比色法的原理及显色反应条件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及纯度检查方法。

仪器分析教学实践(3篇)

仪器分析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具备仪器分析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优秀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仪器分析课程。

本文以某高校仪器分析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提高仪器分析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仪器分析基础理论: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等。

2.仪器分析实验: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3.仪器分析应用:涉及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生物化学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分组实验、虚拟实验、现场实验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仪器操作。

3.实践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新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实践1.理论教学实践(1)采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仪器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实验教学实践(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虚拟实验:利用虚拟实验软件,使学生熟悉仪器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现场实验: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使学生了解仪器分析的最新进展。

3.实践教学实践(1)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创新实验。

(3)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面向医学生物学研究生的现代仪器分析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向医学生物学研究生的现代仪器分析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面向医学生物学研究生的现代仪器分析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是研究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在我院涉及生物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

该课程涉及面广,覆盖的学生多,教学内容要求新。

本文分析我院《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就教材问题、实践问题、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差异性等方面的现状和教学经验进行介绍,展望了改进的方法。

[Abstract]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re course learned by graduate student.In our college,many students are involved in biology,clinical medicine,preventive medicine and so on.The cours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covers more students,and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advanc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in our college,and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eaching materials,practical problems,objective conditions,and students′ differences,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improved method.[Key words]Biomedical science;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Current situation;Experience現代生命科学的蓬勃兴起有力地促进了仪器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仪器分析的日益广泛应用,又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发展[1-3]。

现代仪器分析_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

现代仪器分析_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

现代仪器分析_实验教学⽅案设计与实践第21卷第2期天津农学院学报 V ol. 21,No. 2 2014年6⽉ Journa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une ,2014收稿⽇期:2013-11-14基⾦项⽬:中华农业科教基⾦教材建设研究项⽬“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设计”(NKJ201203002)⽂章编号:1008-5394(2014)02-0062-04《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案设计与实践刘海学1,王瑞1,王海凤1,朱⽂碧1,王锐2,包曙光2(1. 天津农学院教务处,天津 300384; 2. 南开⼤学⽣命科学学院,天津 300071)摘要:以学⽣为主体,能⼒为⽬标,任务或项⽬为载体,构建实验教学⽅案设计情境作为《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的突破⼝,分析了⽬前《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问题,⽂中提出了《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组织框架,并进⾏了实施。

实践表明,新的实验教学⽅案设计激发了学⽣学习的兴趣和创造⼒,锻炼了学⽣的动⼿能⼒,提⾼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G645 ⽂献标识码:BDesign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n for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LIU Hai-xue 1, WANG Rui 1, WANG Hai-feng 1, ZHU Wen-bi 1, WANG Rui 2, BAO Shu-guang 2(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fic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ability as the goal, task or project as a carrier, building the situ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n design” as breakthrough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for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 it is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were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The practices indicate that the new experimental design stimulate the learning interests and creativities of students, exercise the operat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 experimental design; practice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分析仪器应运⽽⽣,这使得“现代仪器分析”应⽤⽇趋普遍,它们已成为⼯业、农业、医学、药物、环境等领域,以及当今尖端技术(如纳⽶材料、基因组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段和不可或缺的⼯具。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现代仪器分析》适用课程:分析化学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内容:1. 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

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4. 红外光谱分析法。

5. 质谱分析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仪器操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仪器分析方法应用的理解。

3. 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现代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总结现代仪器分析的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教学目标:1. 了解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2. 掌握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展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实验仪器和设备。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总结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基金项目: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Z201909)作者简介: 李玲,女,1984-08生,硕士,实验师,E mail:316262150@163.com收稿日期: 2019-08-12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李 玲1,王 辉1,丁德英1,李 育1,刘 悦2△ (1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分析测试中心, 上海 200433; 2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分析教研室; △通讯作者)摘要: 现代仪器分析是面向海军军医大学药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围绕现代分析仪器在药物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针对开课以来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能体现课程特点的建议,结合学生课题研究需求,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现代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中图分类号: O6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19)11-0856-02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19.11.0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大高校大型精密仪器不断增加,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先进的实验手段和设备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研究生的教学方式与本科生不同,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科研协作能力的培养,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当中是研究生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1]。

现代仪器分析是面向我校药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围绕现代分析仪器在药物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纳入了我校高频使用的六台现代分析仪器,包括气相色谱质-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光谱仪及热重差热分析仪,开课以来广受师生好评。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思考与实践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思考与实践

第11期 收稿日期:2019-03-26基金项目:浙江树人大学优秀应用性课程建设资助项目(JKJ0517303);浙江树人大学生环学院教学质量工程资助项目(10700016311)作者简介:饶桂维(1979—),男,广西陆川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现代仪器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思考与实践饶桂维,梅 瑜(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摘要: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是涉化类本科的必修基础平台课程,多数高校在该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均存在追求大而全、实验内容陈旧等问题。

为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目标,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实验教学改革经验与大家交流探讨:实验项目开设有所为有所不为、测重培养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和及时更新优化实验项目。

关键词: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11-0117-03ConsiderationandPracticeonTeachingofModernInstrumentalAnalysisExperimentRaoGuiwei,MeiYu(CollegeofBiology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 310015,China)Abstract:Moderninstrumentalanalysisexperimentisacompulsorybasicplatformcourseforchemical-relatedstudents.Inmostcollegestherearemanyproblemsinthe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teachingforthiscoursesuchasthepursuitoflargeandcompletecontentsoftheexperimentandout-datedcontents.Inordertomeettheteachinggoalofapplication-establishedcolleges,combinedwithmanyyearsofexperimentalteachingpractice,inthispaper,wehavesummarizedsomeexperiencesof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anddiscussedwitheveryone:Therearetodosomethingbutnoteverythinginthesettingupofexperimentalprojectsandtodevelopstudents'on-the-sitelearningabilityandtoupdateandoptimizetheexperimentalitemsintime.Keywords:moderninstrumentalanalysisexperiment;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对教育的投入也水涨船高。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改进与思考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改进与思考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改进与思考作者:李贵魏华杨永斌龙华张晓蓉来源:《教师·中》2020年第10期摘要:文章以吉首大学生物类专业实验项目“硒的制备及其原子荧光法检测”为例,从实验教学方法和方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成绩考评等方面开展了《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改进及思考。

课题组尝试以大实验项目形式将《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和《天然产物成分检测》实验深度融合,以实验小论文形式进行实验结果汇报,首次进行了产学融合型实验教学实践,以全面提高该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仪器分析;成分检测;实验教学;改进与思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落实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顶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地处生物多样性显著的武陵山区腹地的民族地方高校吉首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将“立人教育”作为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要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教学科研条件。

这就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综合能力达成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这一核心任务展开。

为更好地适应学校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务实作风和国际视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课题在进行了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17级生物工程专业相关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改进,如加强实验课程之间的联系,将《现代仪器分析》和《天然产物成分检测》实验合并为《仪器分析和天然产物成分检测》实验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增强教师力量,合并后的实验课程以8个大实验项目形式进行集群重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综合能力的自我重塑等。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

《现代仪器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掌握常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

(3)学会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仪器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现代仪器分析仪器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仪器分析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1)现代仪器分析的定义(2)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3)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2. 常见现代仪器分析方法(1)原子吸收光谱仪(2)原子荧光光谱仪(3)质谱仪(4)X射线荧光光谱仪3. 仪器分析方法的选用原则(1)分析目的(2)样品特性(3)仪器性能和实验条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以及常见仪器分析方法。

2. 实验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案例分析法: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现代仪器分析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2. 实验仪器和设备: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制作相关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素养。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40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验操作10课时,案例分析10课时。

2. 教学安排:(1)第1-10课时: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讲解。

(2)第11-20课时:实验操作,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的操作练习。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仪器分析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课程性质:《生物仪器分析》以介绍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为主要内容,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起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其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掌握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各相关专业的实际应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和解决生命科学的相关问题奠定较好的分析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生物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各部分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理论、仪器依据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构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的分析影响因素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

三、先修课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很强,但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

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两部分,要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原理上学懂弄通,有些内容要放在实验室中,结合仪器讲授,并配合尽量多的演示技巧和实验进行学习。

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技术。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阅读为辅。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捕捉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现代仪器分析是生物、环境、化学、医学、药物、材料、食品等领域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双明亮“眼睛”。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果丰硕”的新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因此,《现代仪器分析》实验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然而,生物类《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重理论轻实践,思想上不重视而实验流于过场;教学内容陈旧,未能与时俱进等。

本研究结合吉首大学生物类专业的课程实际,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一、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实验教学水平教师运用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来有效开展《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首先教师自身要高度重视,积极锤炼内功;主动参加院系听评课及交流学习活动,从资深教授和老教师处汲取教学经验。

其次,要增强《现代仪器分析》理论与实验课程以及相邻实验课程之间(如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动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及相关教师之间的契合。

在课程之间形成联系,有利于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体系来学习新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广泛关注各领域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讲座、技能培训和教学比武等,在不同维度拓展能力和视野,提高素质和水1/ 7平。

二、改进和完善《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目标,编写具有专业和地方特色的实验指导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决定了在《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最想学什么”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研及课前交流等方式,笔者对本实验教学目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由之前的“了解和掌握相关实验现代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操作规程”,明确为“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仪器分析的原理,正确掌握常用仪器的结构及基本操作技能,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及正确进行数据处理等,以期夯实其专业基础、增强其专业素质、培养其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创新思维及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教材通常无法及时有效更新,不能满足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实验教学要求。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探索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探索》摘要:[2]王宇昕,张永忠,徐雅琴.农科“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35-137.,[11]梁楠,刘清,林贤福.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课程改革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10,16(5):11-13.,[15]郑秀玉,李琼,研究生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6,3:37-40.摘要:现代大型精密仪器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在新时代下,本实验中心探索出了一套如何有效开设好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从而进一步有效指导科学研究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现代大型精密仪器;基本工具;科学研究;教学方法现代仪器分析是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当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和基本工具[1-4]。

对当代化学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十分必要。

没有好的仪器分析手段和能力,就不能很好的分析科学实验结果,不能进一步推进实验进程。

这就好比做科学研究不会英语一样,不会广泛的语言工具,就阅读不了大量的科研文献,就会成井底之蛙、故步自封。

国内现在部分高校开设了理论课教学,却不开设实验教学,把理论和实际剥离开了,理论指导不了实验,实践验证不了理论[5-10];部分高校既开设了理论课教学,也开设了实验课教学,但是大部分的实验教学都是按照固定教材内容开设一个或者几个实验[11-15]。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没有真正把学的理论知识和自己将来要运用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自然感觉起来比较空洞枯燥,学的也不会深刻和透彻。

下面以我们学校化学学院在现代仪器分析的实验教学改革为例,剖析可行的有益方案。

一、实验教学改革(一)理论课与实验课剥离。

本校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离开,分为两套独立班子上课。

理论教学部分由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担任。

这些专任老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底蕴,又时刻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线,因而能把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更加切合实际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