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水质工程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专业领域,致力于研究水体的污染和治理问题。

而课程设计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探究和设计方案的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本文将围绕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进行概述,介绍其目的、流程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希望能对相关学者和学生有所启发。

一、课程设计目的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学术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掌握水质工程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了解相关应用软件和测试设备,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4.帮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流程,提前为毕业后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流程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选题阶段选题阶段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方向,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课题。

2.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设计思路:学生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考察,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2)方案设计:学生需要结合研究思路和实际需求,详细制定方案,包括研究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过程等。

3)方案评审:学生需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评审和修改,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需要学生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相应的实验和测试工作。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4.报告撰写阶段在实验和测试工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研究背景、设计思路、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报告需要遵循学术规范,清晰、准确地阐述研究内容和成果。

三、实践经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是课程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长沙理工水质工程学(Ⅰ)教案

长沙理工水质工程学(Ⅰ)教案

长沙理工水质工程学(Ⅰ)教案第一章:水质工程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水质工程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意义。

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水质标准。

1.2 教学内容水质工程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水质工程学的重要性。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

1.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1.4 教学资源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案例研究。

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二章:水质污染与水体自净2.1 教学目标了解水质污染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规律。

掌握水体自净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2.2 教学内容水质污染的来源和迁移。

水体自净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水质预测和水质模型。

2.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2.4 教学资源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案例研究。

2.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三章:水质监测与分析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水质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掌握常见水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

3.2 教学内容水质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常见水质分析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数据处理和水质评价。

3.3 教学方法实验室演示和操作练习。

3.4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和仪器。

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3.5 教学评估实验室操作考核。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四章:水处理工艺与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水处理工艺的分类和原理。

掌握常见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4.2 教学内容水处理工艺的分类和原理。

常见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

工艺组合和优化。

4.3 教学方法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4.4 教学资源教材:水质工程学教程。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和案例研究。

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

课后作业和报告。

第五章: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掌握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5.2 教学内容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可持续发展与水质工程学。

5.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一、前言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水的质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以往对于水质的控制主要依靠传统的水质监测和简单的处理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对于水质安全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安全,水质工程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水的污染及其治理与处理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加快,水环境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水质工程学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

作为实际应用的工程学科,水质工程学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创新设计来提高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二、课程设计的背景与意义水质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涉及到化学、物理、环境、生物等多个方面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水质工程学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我们需要进行一些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设计。

由于我国水资源丰富而且分布不均,一方面有大量的淡水资源,但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因此,水质工程学的课程设计应该围绕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展开,探讨如何实现水质的净化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质工程学的理论,还能帮助学生具备研究水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这样的实践也能增强学生对综合问题的处理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1. 设计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技术,具备依据实际情况的水处理设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研究与技术开发,学生将学会水处理理论的应用,操作方法掌握、实际设计水质防治方案的能力。

最终,本课程的目标是能让学生具备为水资源减轻负担提供了技术支撑的能力。

2. 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课程讲授、案例演练和实验研究。

(1)课程讲授:通过提供多种课程形式,包括理论课、讲座、讨论等,让学生了解水质污染的成因与治理、水的复杂环境、工程设计的基础和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河南城建学院-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净水厂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净水厂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净水厂设计Ⅰ课程设计题目: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22年6月前言给水处理厂由泵房、化学剂投加设备、水处理构筑物、储存成品水的清水池以及化验室等建筑物所组成。

水处理构筑物是改善水质的主要设施。

采用的处理过程和构造形式是由原水和供水水质以及当地工程状况和经济条件决定的。

以去除悬浮杂质为主的水厂,一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处理工艺。

原水进入水厂后投加混凝剂并迅速混和,接着缓慢搅动水流,使混凝剂产生的反应物和悬浮杂质结成容易沉降的絮状颗粒,在沉淀池中和水流分离。

水流再经过滤,即清澈可用。

混凝沉淀和过滤虽能消除一部分微生物,但远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标准。

在城市水厂和供生活用水的给水站,水流进入清水池时,还须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

沉淀和过滤中分离出来的污泥要妥善处理和处置以免污染环境。

当原水浊度较低时(如湖水),水厂流程可以从简,原水投加混凝剂后可直接过滤,省去絮凝和沉淀。

如原水浊度较高或含沙较多时,则需增加预处理,去除易沉颗粒。

当原水水质特殊,典型的处理流程(见图)不能使成品水质量达到要求时,还需针对水质选用其他处理过程,如曝气、除铁、除锰、预氯化(除色、臭)、气浮(除藻)、软化(见水的软化)、活性炭吸附(去除有机物)以及咸水淡化和水质稳定处理(控制水垢及腐蚀见沉积物控制、腐蚀控制)。

ⅡForwordFromthepumpingtationtothewatertreatmentplant,chemicaldoingeq uipment,watertreatmenttructure,finihedwatertoragetankandcleanlab oratorieandotherbuildingformed.Watermaintructureitoimprovewaterq ualityfacilitie.Treatmentproceandthetructureiuedintheformofrawwa terandthequalityofwaterawellalocalconditionandeconomicconditione ngineeringdeciion.Toremoveupendedimpuritieconitingmainlyofwater, uuallybycoagulation,edimentation,filtrationanddiinfectiontreatme ntproce.Aftertherawwaterenteringthewaterandtherapidmi某ingofcoagulant,followedbylowtirringthewater,othatthecoagulantand thereultingreactionwaupendedimpuritieettlingflocparticleareeaily formed,andthewatereparatedintheedimentationtank.Waterandthenfilt ered,theclearavailable.Althoughcoagulationedimentationandfiltrat ioncaneliminatepartofthemicro-organim,butfarhortofthetandardoflivingbacteriaindrinkingwater.Wh enthecitywaterworkandwaterupplyfordometicwatertation,waterflowintothecleanwatertank,doingmutdiinfectantfordiinfection.Sedimentat ionandfiltrationeparatedludgetoproperlyhandleanddipoeoftoavoiden vironmentalcontamination.Whentherawwaterturbidityilow(uchawater),waterflowcanbeimple, rawwaterafteraddingcoagulantdirectfiltration,flocculationandedim entationomitted.Suchahigherrawwaterturbidityoredimentmore,younee dtoincreaethepre-treatmenttoremoveheavyparticleeaily.Whentherawwaterqualitypecial ,typicalproceflow(eeFigure)cannotmakethefinihedwaterqualitytomee ttherequirement,theneedforwaterueotherprocee,uchaaeration,iron,m anganee,pre-chlorination(e某ceptforcolor,mell),flotation(algae),oftening(eeoftenedwater),act ivatedcarbonadorption(removaloforganicmatter)andtablewaterdealin ationandwatertreatment(eeedimentcontrolcaleandcorroioncontrol,er oioncontrol).河南城建学院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ⅢⅢ目录1绪论11.1设计任务21.3设计任务22净水厂设计42.1水厂规模42.2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42.3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4 3净水厂计算43.1混凝剂的制备与投加63.1.1溶液池63.1.2溶解池63.1.3药剂仓库73.1.4投药管73.1.5加药间73.2混合设备的设计73.2.1设计流量83.2.2设计流速83.2.3混合单元数83.2.4混合时间83.2.5水头损失83.2.6校核GT值83.3隔板絮凝池的设计93.3.1设计参数93.3.2设计计算9Ⅳ3.3.3水头损失103.3.4水力校核113.4斜管沉淀池的设计123.4.1设计参数113.4.2设计计算113.4.3集水系统113.4.4排泥系统113.4.5水力校核113.5普通快滤池的设计123.5.1设计参数113.5.2设计计算113.5.3洗砂排水槽113.5.4废水渠113.5.5配水系统113.5.6配气系统113.6消毒的设计123.6.1加药量的确定113.6.2加氯间的布置113.7其他设计193.7.1清水池设计计算113.7.2吸水井设计计算113.7.3二级泵房设计计算113.7.4辅助建筑物面积及人员设计11 4实习总结22参考文献23河南城建学院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1.绪论211.绪论1.1设计任务1、确定净水厂设计规模2、工艺流程选择;3、水处理构筑物选型及工艺设计计算;4、平面布置,绘制水厂总平面布置图;5、进行水力计算与高程布置计算,绘制高程布置图。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册课程设计课程说明本课程是水质工程学的第二版上册,旨在通过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水质处理工艺和设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其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主要讲解水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实践部分主要是从实验室实践出发,帮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和掌握各种水质处理工艺和设备的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水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从而对各种水质处理工艺和设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学会运用所学的水质处理知识,设计和操作各种水质处理设备,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3.了解水质处理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并能够进行污染源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4.建立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大纲理论部分第一章:水质基础知识1.1 水的物理性质1.2 水的化学性质1.3 水的微生物学第二章:水质测量与分析2.1 水质检测方法2.2 水质分析技术2.3 水质分析实验室安排与运行第三章:水处理工艺学基础3.1 水处理过程3.2 污水处理工艺3.3 饮用水处理工艺第四章:水质污染和控制4.1 水体污染的种类4.2 水体污染的来源4.3 水体污染控制技术第五章:水资源管理5.1 水资源的重要性5.2 水资源的类型和分布5.3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践部分实验室实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水质分析实验2.水处理设备操作实验3.污水处理设备操作实验4.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课程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教材作业、实验报告、期中和期末考试等。

其中教材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期中和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35%。

参考教材1.张葆华等. 水质工程学(第2版)上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2.洪阳奇等. 水质工程实验与设计(第2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总结本课程是一门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水质工程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水质处理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建院水质工程课程设计

建院水质工程课程设计

建院水质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质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2. 使学生了解建院水质工程课程中涉及的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建院水质工程课程中相关的环保法规及政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水质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水质处理工程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水质检测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2. 激发学生对水质工程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水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对水质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水质工程概述:介绍水质工程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质工程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质工程导论2. 水质标准与检测方法:讲解水质指标、水质标准体系,介绍常见水质检测方法及仪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质标准与检测3. 水处理技术:系统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水处理技术及其原理,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处理技术原理与工艺4. 水质工程设计: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简单水质处理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质工程设计与应用5. 水质工程管理与运行:介绍水质工程的管理模式、运行维护及优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水质工程管理与运行6. 环保法规与政策:分析我国环保法规体系,解读与水质工程相关的政策及标准。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1共74页文档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1共74页文档

3.水源选择
11.采暖、通风
4.给水排水系统选择 12.供电
5.取水构筑物
13.仪表和自动化控制
6.输水管(渠)
14.机械
7.净水厂
15.人防和抗震措施
8.管网
16.环境保护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8
基本要求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施工图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明确建设目的,确定工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程规模,系统总体布置,确定工艺 流程,主要构筑物、建筑物与设备 选型,三废治理方案,劳动定员、 建设工期确定,投资效益评价,提 出主要设备清单和材料用量。
3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作用
通过《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水 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 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掌握设计 说明书的写作规范。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工程节点的基本设 计方法,受到专业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初 步训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系统训练打下基础。
二、总概算书
1.工程费用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预备费
三、单项工程综合概 算
1.编制说明 2.综合概算表 3.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四、单项工程概算书
五、主要材料与设备
六、技术经济指标
07.04.2020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10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

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1. 简介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是水质工程学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水质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内容、目标和实施步骤。

2. 设计目标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水质工程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建造和操作水处理设施,以提高水质和保护环境。

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了解各类水体的水质状况;•学习水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 实施步骤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在课程开始前,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水质工程学课程理论知识,包括水质分析和监测技术、水处理工艺原理、水质污染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步骤二:项目选题和计划制定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一个具体的水质工程项目,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可以选择从实际工程中选取,也可以是模拟实验。

计划应包括项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步骤三:实施实验和操作根据项目计划,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和操作。

这包括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设计和搭建水处理设施等。

学生应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步骤四: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在实验和操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讨论。

他们应该能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并与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验证。

步骤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和操作的结果,撰写水质工程学2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实验方法和数据、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报告还应包括学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步骤六:课程设计展示和评估学生需要将他们的课程设计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

贵州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贵州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

贵州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贵州地区水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水质评价、处理及保护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掌握影响贵州水质的主要因素,了解不同水质问题对应的解决策略。

3. 学生能了解贵州地区水质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贵州地区水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水质改善措施。

2. 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水质工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升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贵州地区水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质工程学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学科,结合贵州地区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水质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贵州地区水资源概述:介绍贵州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利用现状,让学生对当地水资源有整体认识。

2. 水质评价与监测:讲解水质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以及监测技术,使学生掌握水质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水质污染与防治:分析贵州地区主要水质污染物来源、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水质问题的能力。

4. 水处理技术:介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如絮凝、过滤、生物处理等,使学生了解不同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5. 水质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讲解水资源保护策略、法律法规以及水资源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时间: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2.设计要求: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工艺流程设计及评价1,设计供水量为58000m³/d,水厂所在地为长春地区2,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3,论证:为了确定絮凝池和沉淀池的选定,现拟定两个净水工艺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方案一:原水→一级泵房→回转式隔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方案二:原水→一级泵房→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1.絮凝池的比较比较各种絮凝池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果比较:综上所述以及综合本设计原始资料,选用往复式絮凝池。

回转式适用于旧池的改建的扩建,不宜在初期就建回转式,且回转式絮凝池减小了絮粒碰撞的机会,减小了絮凝的速度,增长了时间。

所以选用选用絮凝效果较好的往复式絮凝池。

2. 沉淀池的比较结果比较:综上所述,虽然斜管式沉淀池出水量较大,但是池底易淤积,且费用较贵。

所以采用经济费用较低的平流式沉淀池。

3 过滤池的比较结果比较:综上所述:选用比较好。

V 型滤池均质滤料,过滤效果好, 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为:原水→ 一级泵房→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v 型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 三.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供水量为58000m ³/d ,水厂所在地为长春地区s L h m d m Q /725/2610/62640%815800033===+⨯=)(2原水水质资料(1) 原水水质情况:以河流水为水源,河水受到污染,水质分析报告如下:(2)城市用水量变化表四,单体构筑物计算 1设计流量s L h m d m Q /725/2610/62640%815800033===+⨯=)(2混凝剂(聚合铝PAC )投配设备的设计混凝剂的投加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干投法指混凝剂为粉末固体直接投加,湿投法是将混凝剂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投加。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万m3/d水厂设计(空格内容为设计水量,根据自己的设计水量补充题目)1.设计水量:水厂设计水量根据本人学号确定:一班同学的设计水量为:(学号后两位数值某1.5)万m3/d二班同学的设计水量为:(学号后两位数值某0.8)万m3/d2.出厂水水质、水压要求:请按有关规定确定水厂允许用地,在用地标准范围内尽量减少占地,用地形状自定,地形平坦,地面标高20.0米。

表1水源水质项目平均值项目平均值(mg/L)项目平均值pH值7.9总碱度110.9细菌总数小于50000个/mL浊度(NTU)10硝酸盐0.6大肠杆菌小于10000个/LCODMn(mg/L)3氰化物<0.02臭和味微量氨氮(mg/L)0.05六价铬<0.001氟化物(mg/L)0.05砷0.0056.建议水处理构筑物:学号1-5:网格栅条絮凝池、普通快滤池学号6-10:穿孔旋流絮凝池学号11-15:机械絮凝池学号16-20:隔板絮凝池、V型滤池学号21-25:机械搅拌澄清池学号26-:折板絮凝池除以上建议的池型外,其他水处理构筑物考虑和建议池型的搭配,结合技术经济比较自由选择。

三、设计内容1.方案选择:根据原水水质水量和处理后水质要求选择并确定给水厂工艺流程2.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并确定各水处理构筑物类型3.对水处理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并附有必要的单线草图4.确定辅助构筑物尺寸和位置,进行水厂平面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5.计算各净水构筑物和连接管中的水头损失,考虑水厂地形,确定各净水构筑物的标高,绘制水厂高程布置图四、设计成果2.设计图纸:给水厂平面布置图一张;高程系统图一张,比例尺根据制图标准选择,根据比例尺和水厂占地规模选择图幅,一般不小于2号图纸。

五、设计时间本课程设计完成时间为二周序号123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2006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0-2022)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3、10、11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8.严煦世,范谨初.给水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属于初步设计性质的设计工作。

水质工程课设指导书

水质工程课设指导书

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质工程学(给水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要求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基本要求:完成设计计算书明书一份,工艺扩初设计图纸2张(1#),其中:净水厂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程图1张,单体构筑物图1张。

学生根据课程设计说明和设计书。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3.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并符合建筑摸数的要求。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

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检查井的位置。

6.水厂厂区主体构筑物(生产工艺)和附属构筑物的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等总体布置。

7.绘制本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水厂平面、工艺流程,单体构筑物(平面、剖面,主要材料表)工艺设计技术图纸。

8.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

四、参考资料1.《水质工程学》(第五版)教材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7.国家建筑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合订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2002.1 设计一般步骤(1)分析研究水质资料,确定给水处理厂处理流程。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案-(2)精选全文完整版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案-(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学单元1 水质工程学概论课时:8学时基本教学内容1.1 水源水质1.2 城市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城市污水指标:物理性质与指标、污水的化学性质及指标、污水的生物性质及指标1.3 水质标准给水污水1.4 水处理方法概述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化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 水质标准2. 污水的性质及污染指标3. 水处理方法概述难点:1. 污染指标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思考题:1. 何为生物化学需氧量,何为化学需氧量,在水处理领域中如何应用,并请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2、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3、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4.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各种杂质的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5. 生活饮用水各项指标的意义。

教学单元2 水体污染与自净课时:4学时基本教学内容2.1 水体污染2.1.1 水体污染2.1.2 污染源分类2.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2.2.1 水体自净2.2.2 自净机理2.3 水体自净的数学模式2.3.1 物理净化作用:稀释与扩散、混合、沉淀2.3.2 好氧生物净化:研究河流中DO变化的意义,河流中DO变化规律教学重难点重点:1. 水体污染及其危害2.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难点:1.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含耗氧、复氧、溶解氧平衡规律及氧垂曲线。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课后自学、复习相结合思考题:1. 简述水体自净的含义及机理。

2. 绘出氧垂曲线,并加以简要描述。

氧垂曲线在水污染控制中有什么实际意义?作业:某城市人口 万人,排水量标准 ,每人每日排放于污水中的 为 ,换算成 为 。

河水流量为 ,河水夏季平均水温为 ℃,在污水排放口前河水溶解氧含量为 , 为 。

根据溶解氧含量,求该河流的自净容量和城市污水应处理的程度。

排放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很低,可忽略不计。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 (2)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 (2)

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下册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等。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并能够对工艺进行优化、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

3. 课程内容和安排3.1 课程内容1.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化学水平衡、细胞呼吸平衡、污泥处理等。

2.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3.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介绍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包括投资、运行成本、效益评价等。

3.2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学期课程,分为6个学时,安排如下:课时内容第1-2学时工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时内容第3-4学时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第5-6学时工艺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4. 课程要求4.1 实验要求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污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物理处理实验、化学处理实验、生物处理实验等,学生需要进行实际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总结。

4.2 作业要求本课程的作业包括:论文写作、课程设计报告等,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

4.3 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实验考核、课程设计报告评分和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涵盖课程内容和实验知识。

5. 参考书目1.《水质工程学第二版》(上、下册),郭瑞玲、吴鸣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第二版),李茵、严岳鸿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环境污染与治理》(第一版),董峻、刘彦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6. 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接受更全面、更深入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知识,具备独立设计污水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水质工程学的课程设计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概述、课程内容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概述水质工程学旨在培养有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高层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水质控制和管理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撑。

通过水质工程学的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水处理技术原理以及运行和维护要点。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兴趣,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水质工程学课程内容1.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水污染源、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水处理技术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项课程将介绍如何检测水的污染程度、各种污染源的种类和影响等问题。

此外,还将介绍水质标准、水的污染物去除技术、水的再生利用以及智能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2.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主要涵盖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水循环中的供水、处理和回收等方面的内容。

此项课程将介绍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预测,以及现有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技术。

3.水处理技术主要介绍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包括滤波、吸附、膜分离、氧化还原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将同时讲授水处理工厂的建设和管理。

4.水环境调查涉及水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现场采样、水质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5.生态学涉及到各种水生生物和对水环境的影响,重点讲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本课程将有助于更好理解人类活动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水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水质工程学师资队伍1.教授教授一般需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需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名:市政工程系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姓名:学号:班级:给排 1311指导教师:指导教师:2015年 12 月 25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 0设计基本资料 0设计任务 (1)第二章水厂设计规模的确定 (2)近期规模 (2)水厂设计规模 (3)第三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 (4)初步选定两套方案 (4)方案构筑物特性比较 (4)方案确立 (5)第四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6)一级泵站 (6)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 (6)管式静态混合器 (7)水力循环澄清池 (8)无阀滤池 (10)消毒 (12)清水池 (12)二级泵站 (14)附属构筑物 (14)第五章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16)平面布置 (16)高程布置 (16)参考文献 (18)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设计基本资料1.生活用水量该地区现有人口万,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为220L/cap•d2.城市大用户集中用水量工厂A:万m3/d;工厂B:万m3/d工厂C:万m3/d;工厂D:万m3/d3.一般工业用水量一般工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180% .4.第三产业用水量第三产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85 % .5.最大日时变化系数为6.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1)原水水质情况(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a.河流水文特征最高水位: m,最低水位: m,常年水位: mb.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2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C,年最低平均气温:-2°C年平均降水量:1290 mm,年最高降水量:1290 mm,年最低降雨量:1290 mm 常年风向:东南风,频率:%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 cmc.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深1~ 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深3~4 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深3~4 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 m。

设计任务1.某水厂工艺设计,确定水厂建设规模、位置;2.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可行性研究(进行两种方案比较);3.水厂构筑物设计计算,完成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完成设计图2 张以上,其中手工图1张以上);4.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第二章水厂设计规模的确定近期规模已知:该地区现有人口万,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为220L/cap•d 工厂A:万m3/d;工厂B:万m3/d工厂C:万m3/d;工厂D:万m3/d一般工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180%第三产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85 %最大日时变化系数为由以上资料可得:Q生活 = 25000×220 = 550(万L/d) = (万m3/d)Q集中 = + + + = (万m3/d)Q生产 = Q生活×180 % = ×180 % = (万m3/d)Q三产 = Q生活×85 % = ×85 % = (万m3/d)Q生活 + Q生产 + Q三产 + Q集中 = (万m3/d)考虑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计水量,系数β=,则最高日用水量:Q=× = (万m3/d)考虑水厂自用水量,系数α=,则:Q总=× = (万m3/d)所以近期水厂规模为6(万m3/d)由于最大日时变化系数K h=,则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Q h=K h×Q=×=(万m3/d)最高日平均每小时用水量:Q=Q h/24=(万m3/d)(注:以下设计规模以12000m3/d进行设计)水厂设计规模近期规模12000m3 /d,水处理构筑物按照近期处理规模进行设计。

第三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水处理构筑物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后水质要求、水厂规模、水厂用地面积和地形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初步选定两套方案方案一:取水→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水力循环澄清池→无阀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消毒剂方案二:取水→一级泵站→管式扩散混合器→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消毒剂方案构筑物特性比较表3-3方案确立根据技术性能比较,确定选择方案一,即:取水→一级泵站→管式静态混合器→水力循环澄清池→无阀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消毒剂第四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一级泵站1.一泵房吸水井水厂地面标高,河流洪水位标高为,枯水位标高为,设计一泵站吸水井底标高为,进水管标高为,一泵站吸水井顶标高为米,宽为3m,长度也为3m。

2.一泵房一泵房底标高为,一泵房顶标高为。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设计原则:溶液池的底坡不小于,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

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上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来防腐。

已知条件:水厂构筑物设计流量Q=12000m3/d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精致硫酸铝为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为30mg/L,精致硫酸铝投加浓度为10%。

采用计量投药泵投加。

计算过程:1.溶液池容积W1W1=uQ/(417bn)式中:u—混凝剂(精致硫酸铝)的最大投加量,30mg/L;Q—处理的水量,500m3/h;b—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10%;n—每日调制次数,2次。

所以: W1=30×500/(417×10×2)=溶液池容积为2m3 ,有效容积为 m3,有效高度为,超高为,溶液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长×宽×高=1×1×2m.置于室内地面上,池底坡度采用.溶液池旁有宽度为工作台,以便操作管理,底部设放空管。

2.溶解池(搅拌池)容积W2W2==×= m3其有效高度为,超高为,设计尺寸为××1m,池底坡度为3%。

溶解池池壁设超高,以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溶解池为地下式,池顶高出地面,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条件。

由于药液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以及配件都采用防腐措施。

溶液池和溶解池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内壁涂衬以聚乙烯板。

为增加溶解速度及保持均匀的浓度,采用机械搅拌设备。

使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

桨直径750mm,桨板深度1400mm。

3.加药间和药库加药间和药库合并布置,布置原则为:药剂输送投加流程顺畅,方便操作与管理,力求车间清洁卫生,符合劳动安全要求,高程布置符合投加工艺及设备条件.储存量一般按最大投药量的期间的15-30天的用量计算。

混凝剂为精制硫酸铝,每袋的质量为40kg,每袋的体积为×× m3,投药量为7g/ m3,水厂设计水量为500m3/h,药剂堆放高度为1m,药剂贮存期为30d。

硫酸铝袋数N = 24Qut/1000W= 24×500×7×30/(1000×40)=63袋有效堆放面积A = NV/(1-e)=63×××(1×)=㎡取长宽均为2m×2m。

管式静态混合器图 4-1 管式静态混合器1.设计流量每组混合器处理水量为12000 m3/d=500m3/h=3s2.水流速度和管径由流量为12000m3/d,查水力计算表得:v=s,管径d=400 mm, 1000i=水力循环澄清池图 4-2 水力循环澄清池根据水厂规模,采用设置三个相同的澄清池,以下计算以一个为例。

回流比采用4,总进水量q=3s,设计循环总流量q1=4q=3s,喷嘴流速v0=s,喉管流速v1=s,第一反应室出口流速v2=60mm/s,第二反应室出口流速v3=40mm/s.清水区(分离室)上升流速v4=s喉管混合时间t1=,第一反应室反应时间t2=20s,第二反应室反应时间t3=100s,分离时间t4=40min。

尺寸计算:1.喷嘴d0=√4q/πv0=,取d0=100mm。

设进水管流速v=s,则进水管直径d=√4q/πv=,取d=225mm,设喷嘴收缩角为°,则斜壁高为225mm。

喷嘴直段长度取100mm,则h0=375mm,要求净作用水头hp==。

2.喉管d1=√4q1/πv1=,取d1=320mm,则实际喉管流速v1’=s,t1=,则h1=v1’t1=,取h1=1450mm3.喉管喇叭口d5=2d1则d5=,α0=45,则h5’’=tan45°(d5-d1)/2=160mm。

连接喇叭口大端圆筒部分高hs’=d1=320mm。

喷嘴与喉管间距S=2d0=200mm(并设调整装置)4.第一反应室计算上端出口直径d2=√4q1/πv2=,取d2=上端出水口面积ω2=πd22/4=则实际出水口流速为56mm/s(锥形筒夹角α取30°)反应室高度h2=(d2-d1)/2tanα/2=,取h2=。

5.第二反应室计算上端断面积ω3=q1/v3=第二反应室直径d3=√[4(ω3+ω2)/π]=,取d3=实际断面积ω3=实际进口流速v3=q1/ω3=sh6=4q1t3/π(d32-d22)=,取h6=h4取,则h3=h6+h4=4m,即第二反应室高4md2’2=d2-2x=下端断面积ω1=π(d32-d2’2)/4=出口流速v5=q1/ω1=s6.澄清池各部尺寸计算澄清池长度D=√[4(ω2+ω3+ω4)/π]=,取D=ω4=q/v4=实际上升流速v4’=q/(πD2/4-ω2-ω3)=s。

h为喷嘴法兰距池底的距离,取澄清池内第二反应室要求水深H3=h+h0+s+h1+h2+h4=h4’为反应器保护高度,取h4’=澄清池总高H=H3+h4=。

设池底部直径D0=,锥角β=40°锥体部分高度H1=[(D-D0)/2]tanβ=澄清池直壁H2=H-H1=。

各部容积及停留时间计算:1.喉管混合时间t1=h1/v1’=2.第一反应室容积w1=πh2[(d22+d2d1+d12)/4]=第一反应室停留时间t2=w1/q1=23s3.第二反应室容积w2=πd32h3/4-πh6/3×[(d22+d2d2’+d2’2)/4]=第二反应室停留时间t3=w2/q1=153s4.反应室停留时间t4=/v4’=66min5.净水历时T’=t1+t2+t3+t4=6.澄清池总容积w=πD2[H-(H1-H0)]/4+πH1(D2+DD0+D02)/12=224m3总停留时间T=w/3600q=无阀滤池图 4-3 无阀滤池1.设计水量设计流量Q1=12000m3/d,考虑5%的冲洗水量,分为3组,每组采用双格组合,则每组滤池设计处理水量Q=4=4200m3/d=175m3/h=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