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本技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书法基本技法(一)
前言
第一阶段为习字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要有选择的临习碑帖。在临帖过程中,训练脑、手的灵活性。通过临习,较好地掌握执笔、用笔、结字、布局的规律和常识。
这个阶段是师古人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练习的方式,应该是比较机械的,要有一定规矩。相应的个性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以免学书者不顾书法的基本规律,任意涂抹,贻误终身。
第二阶段为创作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学书者已较好地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法,应博览古今书法碑帖,总结前人用笔、用墨的妙趣;努力练习成幅作品,锻炼创作的构思和实践;加强文学、美术等字外艺术的修养。这个阶段是造化阶段,练习的方式要比前一阶段灵活得多。
综上两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无前者,后者便是无源之水;无后者,书者往往被说成是碑帖之奴。
物质上的准备(略)
精神上的准备
练习书法,人们通常很少论及精神上的准备。但这是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所谓精神上的准备,中心点在于一个“静’’字。
练习书法不能有手无心,按字贴简单、机械地画墨道儿,而是要细心
体会,心有所悟,手有所追。作到心中只有字,手中只有笔,而这种境界,都是要以入静为基础才能达到的。
有些没有功底的同志初学书法,前几个字方能按耐性情,几字之后,便急躁起来,不是胡乱涂抹,便是放笔不写了。这是不能入静造成的。
当然,当我们的书法写的有点眉目时,也就自然入静了。人若入静,则气血平和,心无浮躁,才能极虑专一。人们常说的书法可以锻炼身体,可以修身养性,就是这个道理。
(一):执笔法
执笔法是书写者对毛笔正确的施力方法。书写时用力牵涉到指、腕、肘、肩以至全身,只有这些部位很协调地施力,才能写出如意的点画和线条。
1:指法
指法是五个手指捏笔的正确方法,最常规的是五指拨镫法。
大拇指:称为“按”,以大拇指上节端按住笔管左后方,向右上方斜仰施力,起一种推动作用。
食指:称为“压”,用食指上节端捏住笔管的右前方,向左下方施力。
中指:称为“钩”,用中指上节端钩住笔管向后施力。
无名指:称为“格”,用无名指指甲和肉相连的部位抵住笔管,起一种顶的作用,由里向外施力。
小指:称为“抵”,小指紧贴无名指下起助力作用。
五个手指各有功用,实际上构成了两对平衡的力,一是大拇指和食指,另一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笔在两对力的平衡中稳定下来,并能灵活地运转。
这种执笔方法历来被推崇,被认为是正确的执笔法,一般人书写时也多采用这种方法。
另外还有:鹅头执笔法、虎口执笔法、平复执笔法、提斗执笔法等。
执笔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指实,指实的意思是五个手指的指端实实在在地捏住笔管,无一虚设。如果指不实,则无力运管。
注意:不能误把“实”理解为“紧”,和壮士操戈、船夫拉纤联系在一起。捏笔过紧,五个手指象绳子一样缚住笔管,心欲动,而手拘谨呆滞。
如执缒击鼓,握的手法需要松缓,击出的声音才会悦耳动听。
掌虚:掌虚是指执笔以后,掌心一定要空虚。人们常说虚掌可以容卵,就是这个意思。
腕平,腕平是指执笔以后,手腕基本上和案面平行。
执笔以后,笔管贵在直立,笔锋如针倒悬,笔锋着纸才能形成中锋,取劲涩,那种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的妙趣才能体现出来。
2:腕法
(1)枕腕:枕腕是腕部和案面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一种书写方式,直接接触是把腕子直接放在案面上,间接接触是以左手枕右腕下和桌面接触。
(2)悬腕:是把手腕离开案面,以肘着案的一种书写形式。(悬腕适合于初学者)
(3)悬肘:悬肘是把整个臂膀都离开案面的一种最佳书写方式,活动的幅度最大,气力的传输也不受任何阻隔。赵孟曾经说过:“古人动笔有千仞之势,此必高提手腕而能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身法
(1)坐书:坐书是一种普遍的书写姿式。坐书要求身体保持舒展自如,左手按纸,右手执笔,有气概万千之势。腰背正直,气息均匀,两脚分开
与肩平行。书写时,或枕腕,或悬腕,肘应放在案上,不要斜靠案边。另外如坐着悬肘时,要注意肘部抬起稍高淤腕部,以保证毛笔正直。
(2)立书:书三寸以上的字必须站立书写。立书时右脚稍向前伸,以助右臂挥运之力;腰微前倾,身体离案半尺左右,但腰不可弯曲过度。
(3)题璧:
(二)笔位
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执笔要近,另一种是执笔要远。
执笔近于笔头,书写时笔亳的铺放、聚拢比较容易。
执笔远于笔头,书写的幅度大,飞舞飘洒。得流畅之妙。
根据书法实践经验,书写雄厚一路的字,如颜体、龙门造像之类,执笔稍低为好;
书写飘逸清秀一路的字,如二王、褚遂良、虞世南等人的风格,执笔稍高为宜。
书写隶、篆、楷书以静为主要特点的字,执笔应略低;
书写行草以飞动为主要特点的字,执笔应稍高;
书写小字执笔要低,大字执笔要高。
初学者执笔应高一些,以便练出过硬的运笔功夫。
执笔是运笔的准备,就象赛跑前各就各位的起跑动作一样,是为百米冲刺做准备的。
以上讲述的不论是指法腕法还是身法,笔位正确与否,概括地讲,标准只有三点:一、指、腕、肘、臂运转灵活。二、气力由腰而发,经各部位至笔端,尽量少受阻碍。三、适应书法运笔规律,为运笔做好准备。
(三)用笔法(运笔)
用笔法是笔锋着纸以后,主要解决的是毛笔如何正确运动。用笔是书法中关键的关键,赵孟讲“用笔千古不易”。
1.藏锋和露锋
藏锋就是在起笔和收笔时,把笔锋藏於笔画之中的一种用笔方法。
例如:写一横画,横画本应从左向右行笔。藏锋书写时,应由右向左逆行,
按笔后,再由左向右顺行,终了按笔调整笔锋后,由右向左逆行。藏锋用笔沉着、含蓄、雄强。通常篆书、隶书,楷书中的颜体和柳体多使用藏锋的方法书写。
露锋是一种平铺直叙的用笔方法,起笔时掌握“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准则。
例如:写横画,竖下笔,调顺笔锋后右行笔。写竖画,横下笔,调顺笔锋下行笔。露锋作书,锋利精神,呼应自然,清秀峻拔。
藏锋和露锋一般多指起笔处,因为收笔的地方都需要以毫末满外,以保证笔画完整和美观。藏锋和露锋不存在着优劣之分,初学书法,要根据不同字来确定用藏锋或是露锋,但必须注意行草书很少用藏锋。
2.中锋和侧锋
中锋也称作正锋,是运笔的主要方式。
中锋运笔,笔尖在笔画的中间运行。把笔毫铺开,作到万毫齐发。
中锋行笔的优点:将墨汁均匀渗开,笔画圆满,自然充实。有一定的立体感。“入木三分”就是中锋写出来的。
中锋行笔要求笔管正直,但不意味着在行笔的过程中,笔管始终和纸面垂直,而是随着笔划的运动方向笔管稍向前倾。
侧锋也称作偏锋。
侧锋行笔,笔尖侧在笔画一边,显得臃肿枯涩。
楷书字是忌用侧锋的。但行草书中侧锋偶一用之。
初学书法,应先以中锋行笔为基础。学书法先学楷书,就是这个道理。
3.方笔和圆笔
方笔和圆笔是对笔画的起止和转折不同的处理方法。
方笔呈方棱形状,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气势,体现了雄强有力的格调。
圆笔呈圆转弧形,圆劲不露痕迹,清秀俊美,给人以和畅的感觉。
方笔和圆笔在书写方法上是不同的。
方笔的书写:起落提按的节奏明快,下笔迅捷,平铺直叙,不可游移。转折时改变笔画的运动方向,提笔换锋,然后逆行,即所谓“折以成方”。方笔的书写关键在一折字,折字的根本在于提按节奏,如少林卷术,一招一式刚劲、明快。
圆笔的书写。起笔和收笔处,笔锋微转,不留棱角痕迹,即所谓“转以成圆”。圆笔字书写的关键在于一个“转”字,“转”字的特点是含蓄,这种含蓄和太极拳有相似之处,一招未竟,一式又生,绵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