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明白性行为带来的后果,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生命奥秘,为我国生物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关注孕期保健,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5.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学情分析
2.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a.生命的起源和发育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
b.你认为如何尊重和关爱生命?
c.孕期保健对于母婴健康的重要性有哪些?
5.家庭实践作业:与家人一起探讨生殖健康和孕期保健知识,了解家族中的孕育故事,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持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4.了解孕期保健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孕期保健方法。
5.能够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生殖和胚胎发育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胚胎发育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为什么受精卵的形成是生命开始的标志?孕期保健为什么重要?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
点: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并适当进行拓展
教师活动:用PPT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对生物可以产生兴趣。其中可适当进行提问并及时量化
练:
以课本为主体,强调基础,以中考题的主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师活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错误—可由对子组展示出来,以及指导个别的个性错误,并及时给出评价。对个别难题要进行精讲,对个别难题要及时让学生记忆
5、了解胎盘和脐带的作用都有什么?
6、了解双胞胎形成的原因?
要求:(1)根据预习提纲3分钟时间通读课本P23—P27,(2)3分钟划出其中的重点(可参照预习检测)。(二)预习检测:要求:2分钟时间记忆(只记忆,不填写),3分钟对子组互考,4分钟3或4号准备上板
(1)人类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等。
(2)男性生殖系统包括:、、、
测:
相对提升难度,并找适当的大题来强化能力。
全对加一个评价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及时给出评价。对个别难题要进行精讲
先做完题的根据本节的知识树进行再次回顾。
板书设计:
生殖过程
男性
生殖系统
人的生殖和
胚胎发育女性
着床
胚胎发育
胎儿发育
营养来源
双胞胎
(三)记忆不熟练的或是错误的再次记忆(1分钟)
四、练一练(1分钟)
请把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其相应功能连在一起
精囊腺A、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睾丸B、输送精子
附睾C、贮存、输送精子
输精管D、分泌粘液
五、当堂检测:(3分钟)
1、生殖过程中新的生命开始于()
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D.胎儿
3、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人的生殖》教案

《人的生殖》教案

《人的生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和避孕的原理与方法;(3)认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增强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3.避孕的原理与方法;4.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5.性教育与自我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3)避孕的原理与方法。

2.教学难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避孕的原理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殖健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男生殖系统: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等;(2)女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3.介绍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1)受精: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2)胚胎发育: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胚胎;(3)分娩:胎儿从母体阴道排出。

4.讲解避孕的原理与方法(1)避孕原理: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防止受精;(2)避孕方法:避孕药、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

5.分析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1)生理变化: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2)心理变化:情绪波动、性别意识等。

6.进行性教育与自我保护(1)性教育:培养学生的性道德观念,提高性健康意识;(2)自我保护:学会拒绝不良诱惑,预防性传播疾病。

7.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生殖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思考题: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2.实践题: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的性观念和避孕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生殖的基本过程、避孕的原理与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殖知识。

《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3

《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3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人的生殖过程
2.情感目标
(1)珍爱生命,热爱、关心父母
(2)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人的生殖过程
三、教学难点
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
男性生殖系统精子
受精卵胚胎发育(胎儿) 婴儿女性生殖系统卵细胞
八、课后反思。

冀教版生物八下《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冀教版生物八下《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受精过程.(4)描述人的胚胎发育过程.能力目标:识图与知识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尊重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二、重点、难点:(1)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胚胎发育过程.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导-学-展-练导:(一)导入:知识准备与预热师:出示一些幼儿图片,区分他们的性别学:(二)完成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过程师:分别出示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侧面与正面图生:讨论识别主要性器官结构及功能.师:我们的生命是从哪开始的?视频演示人的排卵、受精、着床及胚胎发育、羊水、脐带、胎盘的作用.生:讨论总结人胚胎发育过程展:(三)完成能力与情感目标师:(1)孕妇要注意哪些问题(2)人类生殖发育与鸟类有何不同(3)什么是试管婴儿(4)人出生后几个重要发育期有哪些生:讨论回答.五、板书设计:1、男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精囊腺外生殖器:阴囊、阴茎2、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分裂胚胎分化胎儿婴儿出生(生命的开始)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3、女外生殖器:外阴4、胚胎 CO2、废物胚盘母体氧、养料练:完成习册六、小结与练习1、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它的功能()A、只产生精子B、产生精子和雄激素C、储存精子D、只分泌雄性激素2、人的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的时间一般为()A、280天B、120天C、365天D、305天3、胎盘位于母体与婴儿之间它是指()A、胎儿的一部分血管B、母体的一部分血管C、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D、脐带的一部分4、卵细胞从卵巢进入子宫的通道是()A、阴道B、子宫C、卵巢D、输卵管5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激素,能维持女性第二性征是()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6、精子的特点是()A.体积大,营养多 B.体积小,能游动C.体积大,不能游动 D.体积小,无细胞核7、下列关于卵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卵细胞产生于卵巢 B.卵细胞内有丰富的卵黄C.卵细胞不能运动 D.女性终生都能产生卵细胞本课小结:我的收获新名词:新观点:新体验:新感受:我将改变我的:★课后反思:(1)本节课我收了什么?(2)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
生:胚胎:从受精卵的形成到怀孕的第8周;胎儿:怀孕第9周到怀孕第40周;婴儿:分娩后的专称。
师:当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我们就说女性怀孕了。女性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多,比如感冒期间,很多感冒药的说明书上都明确写明“孕妇禁用”“孕妇慎用”。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些药物中的有些物质对胎儿有害。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人的胚胎发育过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与观看视频,掌握男性、女性的生殖系统结构及生殖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培养尊重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胚胎发育
生:(观看视频)受精后,会着床,并继续进行胚胎发育。
师:什么是着床?
生:受精卵继续向子宫方向移动,此过程中逐渐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达到子宫,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着床。
师:受精卵在哪里着床并进行胚胎发育的呢?请同学们在图上指出。
生: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并在子宫内进行胚胎发育。
师:让我们来看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区分胚胎、胎儿、和婴儿吗?
通过观看视频,将抽象的讲解形象化,给以学生感性化的认识。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了解受精的部位、胚胎发育过程的变化、胎儿与母体之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描述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各种反应,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敬爱父母的教育。
(2)图中B是__输精管____。
(3)能将精液和尿液排出体外的是图中[C]___尿道___。
【板书设计】
一、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阴茎、附睾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理解性别的形成和遗传基础;3.掌握人类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4.了解节育和性病预防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人类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2.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征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1.性别的形成和遗传基础的理解;2.节育和性病预防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阶段的婴儿照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并思考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性别。

2.讲授(30分钟)a.性别的形成和遗传基础(15分钟)介绍性别的形成和遗传基础,包括人类的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因子的概念。

解释为什么男性只能通过精子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而女性可以通过卵子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b.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通过展示图示和实物模型,讲解男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强调精子和卵子的产生和运输过程,以及受精过程。

3.深化与巩固(20分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比较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写出总结。

然后进行展示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生殖器官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与导入(10分钟)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简述人类的性别形成、性染色体和生殖器官结构。

2.讲授(30分钟)a.生殖和发育过程(15分钟)讲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性腺的发育和性征的形成过程,以及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b.节育和性病预防的重要性(15分钟)介绍节育的概念和意义,包括避孕方式和避免性病传播的方法。

说明节育和性病预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性别问题。

3.深化与巩固(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对节育和性病预防的观点。

提醒学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方式,避免性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五、教学辅助手段:1.多媒体演示文稿、幻灯片和实物模型;2.图片、图表和案例的展示。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3.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生殖和发育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珍贵。
-引导学生关注生育健康,尊重父母、关爱家庭。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生殖健康观念。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强调自尊、自爱、自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物初二生物上册《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学生能够描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如睾丸、卵巢、输精管、输卵管、子宫等。
-学生能够阐述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过程,理解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
2.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生殖和发育相关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理现象,克服羞涩、尴尬等情绪,形成健康的生殖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殖和发育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殖和发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人的生殖》年级语文教案

《人的生殖》年级语文教案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殖 健康相关的问题。
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 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道德观念,尊重生命、珍爱生 命。
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态度,关注生殖健康问 题。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生殖健康宣传 和教育活动。
教学方法的反思
是否激发了学生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02
在讲解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不仅能
够掌握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是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
03
是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来辅助讲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重点2:生殖健康与性健康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除了了解生殖过程,学生还需要了解如何维护生殖和性健 康,包括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避孕方法。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教学方法: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来加强学生对 这一主题的理解。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直观教学法
作业三:完成练习题
完成《人的生殖》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将练习册中的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错误并 纠正。
作业四:小组讨论
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人类生殖的过程 和意义,以及生殖健康的重要性。
准备一个关于生殖健康的小组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生殖健康的重要性、常 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以及如何维护生殖 健康等内容。

《人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人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人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解释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模型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命诞生的神奇和不易,从而培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1)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男女生殖系统的图片、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

2、男女生殖系统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婴儿出生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的生殖和发育。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利用多媒体展示男女生殖系统的图片,结合模型,分别讲解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等器官。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

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的异同点,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2、受精过程(1)播放受精过程的动画,讲解受精的定义和过程。

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强调受精过程的重要性,提问学生:“为什么受精过程通常发生在输卵管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胚胎发育(1)继续播放胚胎发育的动画,讲解从受精卵到胎儿出生的整个发育过程。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新版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案-新版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资料,能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资料,能描述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
描述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
一、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精囊腺、阴茎。

2.女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二、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
1.受精过程
2.胚胎发育过程。

《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

《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学设计(福建省省级优课)
教师点评、补充、归纳
播放女性生殖系统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片文字分析交流,明确女性生殖系统各结构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引导学生尝试归纳男性、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教师点评、补充、归纳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我们知道:进入青春期后,男性会出现遗精现象,女性会出现月经现象。一般情况下,女性第一次月经后,男性第一次遗精后就具备了生殖能力。现在大家即将进入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大家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男、女生之间应该进行正常的同学交往,并且要做到自尊、自爱。如果交往不当,就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2、我出生前是什么样子的?导入课题:第三节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
聆听
思考、回答
一、产生生殖细胞
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受精
三、胚胎
发育
四、分娩
拓展
试管婴儿
其实,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通过这节课,你会知道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
2、通过人的胚胎发育过程的学习,端正对待生殖的科学态度,体会母亲孕期的艰辛,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父母、关心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和人的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为什么孕妇不能吸烟、喝酒、随意服用药物,更不能吸毒?(图片展示畸形儿)
胎儿发育成熟后,就要与母体分离,就是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伴随着剧烈的阵痛;随后胎盘也要排出来。这样,一个新生儿就诞生了。新生儿的脐带末端逐渐萎缩,日后就成了肚脐眼。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学设计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学设计

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学设计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的内容是生殖,主要介绍了男性生殖细胞、女性生活细胞和受精卵的形成。

在教学时,教师和学生容易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而且学生对生殖的知识会有兴趣,但是获得途径很有限。

因此,认真上好本节课就具有重大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挂图的使用,消除学生的神秘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精子的产生过程。

2.说出卵子产生的部位。

3.说出男女做绝育手术的原理。

能力目标解释男女做绝育手术后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向周围人宣传。

情感目标1.通过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进一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讲解有关生殖内容,初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

3.生殖知识也是重要的科学知识,培养严肃认真对待科学的积极态度。

三、重点难点绝育手术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

四、教学媒体男性生殖系统挂图,女性生殖系统挂图,精子挂图,卵细胞挂图,排卵、受精、受精卵分裂、着床过程示意图挂图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大家知道我们人类是在多少年前产生的吗?大家说的都很对,这个问题科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根据不同的标准也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人类出现至少有三四十万年了。

那么,我们人类是怎么生生不息繁衍下来的呢?这是因为我们人类和其他的生物一样有生殖功能。

受精→受精卵发育→胎儿分娩(二)教学那么,生殖是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认识。

我们可以参考课本得到一下定义: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并繁殖新个体的过程。

1.男性生殖细胞男性的生殖细胞叫做精子,我们来观察观察精子有什么特征呢?展示精子挂图。

请几位同学描述。

教师总结出精子的特点:体积小,形如蝌蚪,有头和颈,还有一条长尾,善于游动。

展示男性生殖系统挂图。

结合挂图讲解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合挂图讲解男性绝育手术结扎的部位,说明这样只是阻止了精子的排出,不会影响腺体的功能和身体健康。

2.女性生殖细胞展示“卵细胞”挂图。

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材说明

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材说明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教材说明
人的生殖活动是通过男、女性生殖系统共同完成的,认识人类的生殖从认识男、女性的生殖系统开始。

为此教材中先出示男女生殖系统剖面图。

然后再按照受精、胚胎发育的过程来设计资料分析活动。

观察受精、着床、十周胎儿和成熟胎儿的图文资料。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的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了解胎生和卵生的重大区别。

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生殖活动提供精子,所以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就是精巢。

同样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生殖活动提供卵细胞,所以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女性生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是认识男、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

另一个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父母、热爱生命的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性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第1页共1页。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示范教案主题: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目标:1. 了解人类的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2. 了解人类的发育过程以及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3. 意识到保护生殖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预防性疾病。

提纲:第一部分: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1. 生殖器官的介绍:- 男性生殖器官:、、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 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等。

2. 生殖的基本过程:- 男性生殖细胞与女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 胎儿的生长发育。

第二部分:人类的发育过程1. 胎儿期- 胚胎期:- 持续时间:大约10天到第8周- 发育特点:细胞分化,器官形成- 胎儿期:- 持续时间:第9周到第40周- 发育特点:器官发育完善,形态趋于成熟。

2. 出生后- 婴儿期- 持续时间:出生后1个月到2岁- 发育特点:生长迅速,行动能力逐渐提高。

- 儿童期- 持续时间:2岁到青春期开始之前- 发育特点: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 青春期- 持续时间:女孩一般为11-13岁,男孩一般为13-15岁- 发育特点:生殖器官发育、身体发育以及生理、心理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保护生殖健康1. 预防性疾病:- 性病:艾滋病、淋病、梅毒等;- 生殖道感染:霉菌感染、细菌感染等;- 癌症:子宫颈癌、乳腺癌等。

2. 保护生殖健康的方法:- 安全性行为;- 定期体检;- 学会生殖健康知识。

总结:本教案让学生了解了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知晓保护自己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同时,本节课设有互动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组成,掌握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识别主要的生殖器官及其作用。
2.理解胚胎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分裂、分化等阶段,能够简述胚胎发育的主要过程。
3.掌握性别遗传的原理,了解决定性别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的关系,能够解释性别遗传的过程。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生殖系统的正常与否,预防和保健生殖健康等。
a.受精过程是怎样的?
b.胚胎发育过程中,有哪些重要阶段?
c.性别遗传原理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2.强调人体生殖和胚胎发育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爱自己的身体。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何保持生殖健康?
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观念,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尊重和理解性别差异,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5.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态,能够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我驱动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案标题: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目标:1. 了解人类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人类生殖过程中的性别差异。

3. 解释人类的生殖周期和发育过程。

4. 感知性健康和生殖权益的重要性。

5. 促进学生对自身生殖和发育的理解和尊重。

教案步骤:引入:1. 列出生殖和发育方面的关键词,如性别、生殖器官、生殖周期、发育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概念的意义。

知识输入:2. 分析并讨论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强调它们在性别差异和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3. 探讨和阐述人类的生殖周期,包括月经周期、雌雄激素的分泌、卵子和精子的形成以及受精和妊娠过程。

4. 介绍人类的发育过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期,以及不同阶段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5. 强调性健康和生殖权益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了解并尊重他人的生殖选择和权益。

实践活动:6. 分组讨论并设计海报、展板或小册子,展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生殖过程和发育阶段。

7. 进行互动学习活动,例如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殖和发育的观点和经验。

8. 观看相关视频或展示教育资源,以加深学生对生殖和发育内容的理解。

总结和评估:9. 进行简要的知识回顾,确保学生掌握了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关键概念。

10. 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估他们对教授内容的理解程度。

11. 鼓励学生概括本课所学内容,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拓展延伸:12.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进一步了解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相关话题,如避孕、性疾病预防和性教育等。

13. 提供相关书籍、网站或资源,以便学生在家中或课后深入学习和探索。

教案扩展: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对教案进行扩展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层次和年级的学生。

例如:小学阶段:- 引导学生简单了解男女生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 通过图片、绘本或简单实验展示生殖过程和发育阶段。

- 强调尊重他人身体和隐私,培养性别平等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作以下讲解: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子宫内膜上形成了胎盘,胎盘连着母体,也通过脐带连着胎儿,这样一来母体与胎儿之间有了中间环节:胎盘与脐带。那么有了中间环节有什么用呢?胎盘中有丰富的血管,既有母亲的血管又有胎儿的血管,但两者的血管是互不相通的,只不过母亲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一番交换钻进到胎儿的血管,沿着脐带进入到胎儿的体内。同样胎儿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会通过一番交换钻进到母亲的血管,最后通过母亲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中我们能够看出通过胎盘和脐带实现了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母亲吃进去的药物也通过这样的途径进入胎儿的体内,进而影响胎儿,严重的话可能引起婴儿的残疾。
教师:人的精子形似蝌蚪,长约60微米,可分头、尾两部。头部正面观呈卵圆形,侧面观呈梨形,长4~5um。头内有一个高度浓缩的细胞核。尾部分为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四部分,是精子运动的主要装置。卵细胞是球形的,有一个核,由卵黄膜包被着。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直径约为0.2mm,是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细胞。一个卵细胞排出后约可存活48小时,在这48小时内等待着与精子相遇、结合。若卵子排出后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与精子相遇形成受精卵,便在48~72小时后自然死亡。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的最终作用则是为了受精,那么大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想通过这节课了解哪些知识呢?
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的生殖系统,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动物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人的生殖系统
教师:人作为高等动物,他的生殖器官组成的生殖系统是雌雄异体还是雌雄同体的?
学生回答:(雌雄异体)
教师:那么大家知道我们人类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吗?(展现图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图片中男性与女性的生殖器官,了解他们熟知的程度)最后老师总结归纳:
教师:在上述讲解中分别出现了胚胎、胎儿和婴儿,那么胚胎、胎儿和婴儿是不是一个意思,他们有没有什么区别?(自学课文)
学生回答:不解)
教师:胚胎发育的开始期,大家观察一下他的形态特征有何特点?(让学生联想到鱼等动物的胚胎形状与人的早期胚胎形状相类似,提点学生动物的进化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母亲怀孕后8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这是已初具人形,头的大小是这个胎体的一半,能分辨初眼、耳、口、鼻。四肢已具有雏形。胎儿生活在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并通过与脐带相连的胎盘从母体吸收营养和氧气,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除体外。怀孕至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头部也转向下方,做好了出生的准备。
教师:那么我们人类俗称怀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呢?是不是从受精卵产生之日起呢?其实不然。受精卵产生随后,它将逐渐向子宫腔移行,在移动的途中,受精卵一面移行,一面开始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胎),在这个过程中,受精卵所需要的营养没有外界内提供,因此,它是依靠自身的卵黄提供营养。当胚泡进入子宫,将随即植入子宫内膜,这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我们就说女性怀孕了。
1、男性生殖器官及功能:外生殖器:阴茎和阴囊;
内生殖器: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储存精子的场所;输精管:输送精子的管道;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粘性液体,以便精子运动。
2.女性生殖器官和功能
外生殖器:大阴唇、小阴唇和阴蒂
内生殖器:卵巢:左右各一个,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每月排卵一次,每次一个;输卵管:与卵巢相连,可以把卵细胞推进到子宫内;子宫:像倒放的梨,是孕育胎儿的场所;
2、怀孕
怀孕的开始,标志着一个新生命发育、成长历程的开始。
教师:在怀孕期的女性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多,如跌打扭伤时,我们用的麝香膏,上面写着孕妇慎用。
1)提出问题: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这是为什么?请四人小组讨论。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母亲吃进去的药物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婴儿的体内?请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受精卵到底是在女性的哪个生殖器官产生的,又是在哪里生长分裂的,这从中的过程所需的营养来自于哪里呢?)
人类的受精过程。
1、受精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缓慢地经过子宫腔,进入输卵管;成熟的卵子在输卵管中移动,当遇到影子是,就被数以亿计的精子包围,最后最有活力的一个精子进入到卵细胞内,形成受精卵。卵子和精子的就结合过程称之为受精。受精的场所是在女性的生殖器官——输卵管内。受精是新生命诞生的开始。
二、生殖过程
教师:我们知道人类是在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因此他的生殖方式应为有性生殖中的胎生哺乳。所以我们应该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呢?
学生回答:(受精卵)。
教师:那么受精卵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场所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产生,产生的场所在女性体内)。
教师:首先我们来精子和卵细胞的结构特点?(可以让学生先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随后老师总结归纳)
教学流程


引入:在大家小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呢?”当时妈妈会告诉你:
“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你可能还不明白:“那我怎么跑进妈妈的肚子里的呢?”妈妈会说:“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了。”现在就是你应该明白的时候了。
正式:我们人和动物一样,生长发育到一定的时候,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女,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生殖。人类生殖是通过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活动来实现的。这些器官组成了生殖系统。它们的活动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交配和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分娩等重要阶段。
《第三节人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说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知道受精的过程,并明白受精的实质,懂得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
3、初步了解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基本过程;
4、了解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技能目标:
1、学会读图,从中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培养科学解释和评价人生殖过程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生男生女的奥秘、胎儿形成的原因等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开端,使学生明白严肃对待两性行为应该是终身遵循的道德规范,建立正确健康的性道德观念;
3、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母亲的伟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