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合成材料
核心·易错
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合成材料主要指塑料、橡胶和纤维()
(2)涤纶、尼龙和合金都是常用的合成材料()
(3)灼烧时产生烧毛发气味的是棉纤维()
(4)羊毛纤维、真丝、亚麻、棉纤维、蚕丝等都属于天然纤维()
(5)灼烧时产生的灰烬为黑色或褐色硬块的是合成纤维()
(6)〝白色污染〞就是白色的物质导致的污染()
(7)为了防治污染,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
(8)碳纤维、玻璃钢和合金都是常用的复合材料()
[核心知识]
1.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2.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看灰烬的方法鉴别。

3.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玻璃和陶瓷,复合材料主要有玻璃钢、碳纤维、导电塑料和钢筋混凝土等。

[易错点拨] 虽然塑料制品的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但不能因此禁止使用塑料。

1.2019·淮安以下物品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直尺
B、羊绒围巾
C、铝合金门
D、玻璃水杯
2.某宣传衫由再生涤纶制造,再生涤纶属于()
A. 合成材料B、天然纤维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3.以下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A. 塑料袋B、报纸
C、玻璃瓶
D、铝制饮料罐
4.以下生活中使用的物品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的是()
图9-2-1
5.腈纶和羊毛常用于制作服装面料。

区分腈纶和羊毛最可靠的方法是()
A. 观察外观B、用手触摸
C、灼烧
D、用水浸泡
6.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C、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7.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以下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C、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
8.图9-2-2为某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3)我们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来验证面料中一定含有羊毛,其现象是什么?
9.2019·烟台2019年11月3日,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我国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

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源的______ __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
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能将沉重的空间站各舱段送上太空,〝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图9-2-3
(3)如图9-2-3所示,火箭整流罩用玻璃钢做外壳,玻璃钢属于____ ______材料。

用它做外壳是利用其哪些优良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一条即可)。

(4)〝长征五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

①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 _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来制取优质航天煤油。

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0.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图9-2-4
[作出猜想] 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 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 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__ __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

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 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 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 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同学为了探究废弃塑料薄膜混杂在土壤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同样的花盆,找5~8个废旧塑料袋,剪成小碎片,再取约4 kg的腐殖质,分为两等份,一份直接装入花盆中,另一份与塑料碎片混匀后,装入另一个花盆中,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花草分别栽到两个花盆中,在同样的条件下(温度、水、光照等)让其生长6~8个月后观察两者的生长情况。

(1)你估计,一个月后,两者的生长情况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强调让两株植物在相同条件下(温度、水、光照等)生长,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你估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你认为应向使用塑料薄膜做大棚或地膜的农民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2.英国学生发明了可食用〝水瓶〞,其外壳由可食用海藻膜制成,用以代替塑料瓶,其中的海藻膜由褐藻和氯化钙制成。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使用可食用〝水瓶〞可减少〝白色污染〞
B、海藻膜是一种纯净物
C、可食用〝水瓶〞中的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D、可食用〝水瓶〞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
答案速查
[核心·易错]
(1)×(2)×(3)×(4)√(5)√(6)×(7)√(8)×
[应考能力提升练]
1.A 2.A 3.A 4.C 5.C 6.C7.C
8.(1)涤纶(2)增强面料的耐磨性(合理即可)。

(3)有烧毛发的气味。

催化剂2H2O+CH4
9.(1)正4H2+CO2=====
(2)热值高
(3)复合强度高、密度小、耐高温(任答一点)
(4)①沸点②化学
10.[实验探究] HCl验证是否有水生成
Ca(OH)2+CO2===CaCO3↓+H2O
[实验结论] ①
[交流反思] ①白色污染②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确定水是塑料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11.(1)栽种在混有塑料碎片土壤中的那株植物的生长状况明显不如另一株
(2)控制变量,减少与实验无关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只研究植物生长与土壤中有无塑料碎片的关系
(3)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可能受损伤甚至死亡
(4)将用过的薄膜收回,不要随意丢弃在田野里
[初高衔接拓展练]
12.A
典题讲评
[应考能力提升练]
2.[解析] 再生涤纶属于涤纶,为有机合成材料。

3.[解析] 废弃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会带来〝白色污染〞。

4.[解析] A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B是由合成纤维制成的,D是由塑料制成的,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品。

纯棉T恤是由棉纤维制成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

5.[解析] 腈纶属于合成纤维,羊毛属于天然纤维,虽然二者外观、手感稍有不同,但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不是十分可靠;二者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浸泡进行区分;灼烧时腈纶产生特殊气味,羊毛有烧毛发的气味,且燃烧后的灰烬也不同,腈纶的灰烬为黑色或褐色硬块,羊毛纤维的灰烬为黑褐色小球,易碎。

6.[解析]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增加了对塑料制品的使用,会加重〝白色污染〞。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买菜的购物袋可用于盛装垃圾;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分类回收,对塑料进行再利用或加工。

7.[解析]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羊毛及涤纶制品的鉴别:点燃,起泡成球,不延续燃烧,
灰烬用手可捏碎,产生烧毛发的气味,为羊毛;有特殊气味,边熔化边燃烧,或先熔化再燃烧,灰烬用手捏不碎的为涤纶(或合成纤维);易燃,直接
燃烧,产生烧纸气味的为棉纤维。

注意: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属于天然纤维。

10.[解析] 装置B用于检验水的生成(通过观察物质颜色是否变蓝),装置C用于检验是否有氯化氢生成(通过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装置D 用于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通过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因为C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氯化氢生成,那么该塑料袋为聚乙烯塑料,即猜想①正确。

塑料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

检验水和其他物质时,常先检验水,否那么会从检验其他物质的溶液中带出水分,从而干扰水的检验。

硝酸,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11.[解析] 废旧塑料薄膜混杂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结构,妨碍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影响植物的生长。

所以一个月后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就会出现差异,有塑料薄膜的一盆植物明显不如另一盆。

为了观察到这一影响,两株植物生长的其他条件要相同,否那么实验就没有说服力,或得不到应有的结论。

在移栽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使实验失败。

[初高衔接拓展练]
12.[解析] 海藻膜由褐藻和氯化钙制成,为混合物;可食用〝水瓶〞中的水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仍然在不停地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