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复习
高一下学期苏教版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纲要(江苏地区专用)

高一下学期苏教版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纲要(专题1-3)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一、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性(1).原子结构1、电荷关系:2、质量关系3、原子组成:4、核素:5、同位素:(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分层排布: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二.、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重点)1.化合价变化规律: 2.原子半径变化规律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的判断依据(难点)B.元素性质随周期和同主族的变化规律(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重难点)(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处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结构特点:数 = 数2.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在周期表的右上角。
3.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三.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1、化学键(重点):化学反应的本质:(1)离子键:存在于化合物中A.概念:B.离子化合物:注意:酸不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2)共价键:共价键的存在:单质:H2、X2、N2等(除)共价化合物:H2O、CO2、SiO2、H2S等复杂离子化合物:强碱、铵盐、含氧酸盐、过氧化物B.共价化合物:除离子化合物之外都是共价化合物(3).电子式:①.原子的电子式:②.阴阳离子的电子式:③.物质的电子式:NaOH Na2O2 NH4Cl N2 O2 CO2 NH3 CCl4 HClO C2H4 H2O2 H2O④.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2、分子间作用力: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的重要因素。
3、相似的物质,越大,越大,越高3、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1)同素异形体: A.特点: B.实例:(2)同分异构体 A.特点: B.实例:①类别异构:碳原子数相同的:②碳链异构:如:③位置异构:如:(3)四类晶体的组成微粒、微观结构、作用力及性质差异。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2021年整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
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复习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注明反应条件,正确使用“↑” 和“↓”等符号。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 等。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合成纤维制备原理
通过聚合反应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再经过纺 丝加工成纤维。例如,聚酯纤维由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通过 缩聚反应制得。
合成橡胶制备原理
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通过聚合或缩聚反应得到高分子 量的橡胶状物质。例如,丁苯橡胶由丁二烯和苯乙烯通过乳 液聚合制得。
塑料老化与防治方法
塑料老化原因
主要包括光老化、热老化、氧化老化等。光老化是指紫外线等光线对塑料的破坏 作用;热老化是指高温对塑料性能的影响;氧化老化是指氧气与塑料发生氧化反 应导致性能下降。
防治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化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添加光稳定剂、热稳定 剂、抗氧化剂等来提高塑料的耐候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进加工工 艺、选用高性能树脂等方法来提高塑料的耐老化性能。
02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离子键和共价键
01
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
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常见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元素之间。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较大,键长较长,键的极性
较强。
02
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根据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可分为单
键、双键和三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键能较小,键长较短,键
电化学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第三单元复习

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它使得分子能够聚集 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例如碘分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例如 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通常存在于含有氢原 子的分子之间,例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
晶体结构对物质性质影响
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合物 在某种条件下脱去小分 子(如水、卤化氢等) 而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有醇 的脱水反应、卤代烃的
脱卤化氢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机 化合物分子中某些元素 的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反 应。常见的氧化-还原 反应有燃烧、催化氢化
、脱氢反应等。
07
实验技能提高及实验安全知识巩固
熔点
硬度
晶体结构不同导致物质的熔点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的熔点最高,离子晶 体次之,分子晶体最低。
晶体的硬度也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原子 晶体通常很硬,而分子晶体则相对较软。
导电性
溶解性
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离子晶体 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也能导电。分子 晶体和原子晶体则通常不导电。
晶体的溶解性也与晶体结构有关。例如, 离子晶体在水中易溶解,而分子晶体则根 据相似相溶原理进行溶解。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合物 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 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所取代的反应。常见的 取代反应有卤代反应、 硝化反应、磺化反应等 。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 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 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 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 的化合物的反应。常见 的加成反应有氢化反应 、卤化氢加成反应等。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_专题1-第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1、化学键: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化学键共价键①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活泼的金属(ⅠA 、ⅡA)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ⅥA 、ⅦA)形成,如:NaCl ,MgO ,KOH ,Na 2O 2,NaNO 3中存在离子键离子键的存在:离子键存在于大多数强碱、盐及金属氧化物中。
如NaOH 、NaCl 、NH 4Cl 、Na 2O 等注:有NH 4+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形成了离子键;例外:AlCl 3中没有离子键,只有共价键②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
如:H 2,Cl 2,O 2,N 2,NH 3,HCl ,H 2O ,CO 2共价键存在于哪些物质中?a 、多原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中,如 H 2、O 2、Cl 2、N 2b 、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酸分子中,如 H 2O 、CO 2、SiO 2、H 2S 、HCl 、H 2SO 4c 、复杂离子化合物中如 NaOH 、NH 4Cl 、Na 2SO 4、Na 2O 2③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如:NaCl ,Mg(NO 3)2,KBr ,NaOH ,NH 4Cl ④共价化合物:仅仅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HCl ,H 2SO 4,CO 2,H 2O 等注意: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因为一旦含离子键,就归为离子化合物。
2、电子式:①原子的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如 N a ·②阳离子电子式——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不要打点,如 Mg 2+ 、N a +③阴离子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并用方括号[ ]括起来,还要标明所带的电荷数。
如:④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的离子不得合并如⑤共价分子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没有[ ],不标电荷n +注:只有共价分子和共价化合物才有结构式,离子化合物没有结构式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⑴、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结合即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苏教版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专题1、3、4)

苏教版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专题1、3、4)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一、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性 (1).原子结构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原子序数 = 核电核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4、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5、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Z X 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具体的X 原子。
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6、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7、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间互称为同位素。
①两 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 ②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 ③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又叫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n 表示电子层)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
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重点) 1.核外电子层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_______个递增到_________个的情况(K 层由1-2)而达到结构的变化规律。
2.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高价由+1 +7,中部出现负价,由-4 -1 的变化规律。
①O 、F 无正价,金属无负价②最高正化合价:+1→+7 最低负化合价:-4→-1→0 ③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④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________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的判断依据(难点)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原子AZ X原子核质子 Z 个中子 N 个=(A -Z )个核外电子 ZZAn R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1.2Na + 2H2O =2NaOH + H2↑(容易) Mg + 2 H2O 2Mg(OH)2 + H2↑(较难)金属性:Na > Mg2.Mg + 2HCl =MgCl2+ H2↑(容易) 2Al + 6 HCl =2AlCl3 +3H2↑(较难)金属性:Mg > Al 根据1、2得出:金属性Na > Mg > Al3.碱性 NaOH > Mg(OH)2> Al(OH)3 金属性:金属性Na > Mg > AlNa Mg Al金属性逐渐减弱4.结论:Si P S Cl单质与H2的反应越来越容易生成的氢化物越来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复习计划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一复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双基清点】1.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构造之间存在着好下关系:原子序数===。
2.核素是指;互称同位素,即之间的互称。
3.表示特定原子的符号为Z A X,该原子中质子数是,质量数是,中子数是,核外电子数是。
4.元素周期表的构造(1)周期①拥有的横行,叫做一个周期;② 周期有分类:短周期(第周期),长周期(第周期)和不完整周期(第周期)(2)族: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纵行,族,此中个主族,个副族,个 0 族,个第VIII族。
5.跟着原子序数的递加,都体现周期性变化。
人们把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
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渐渐,非金属性渐渐;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渐渐,非金属性逐渐。
7.周期序数=;主族序数=画出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地点图:画出 1~18 号元素原子构造表示图:8.怎样比较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1)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2)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例 1 A 、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地点以以下图所示。
A、C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 B原子的质子数。
B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 C(1)写出A、B、C 三种元素的名B称、、。
( 2) B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比较 B、C的的原子半径, B C,写出 A的气态氢化物与 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 2以下各组元生性质的递变状况错误的选项是()A. Li 、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挨次增加B.P、S、Cl 元素最高正价挨次高升C.N、O、F 原子半径挨次增大D.Na、K、Rb 的电子层数挨次增加例 3以下表达中能必定说明金属 A 比金属 B 的开朗性强的是()A.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 B 原子电子层数多C.1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 H2比 1molB 从酸中置换的 H2多D.常温时, 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 B 不可以练习稳固1. 以下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K B. Na C. Al D.Mg2.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纪。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1](K12教育文档)
](https://img.taocdn.com/s3/m/204ba3f252d380eb63946d07.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1](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
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

(完整版)苏教版⾼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专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单元原⼦核外电⼦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原⼦结构质⼦(Z个)原⼦核注意:中⼦(N个)质量数(A)=质⼦数(Z)+中⼦数(N)1.X 原⼦序数=核电荷数=质⼦数=原⼦的核外电⼦核外电⼦(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核外电⼦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核外电⼦的排布规律:①电⼦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层⾥;②各电⼦层最多容纳的电⼦数是2n2;③最外层电⼦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数不超过32个。
电⼦层:⼀(能量最低)⼆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的总称。
核素:具有⼀定数⽬的质⼦和⼀定数⽬的中⼦的⼀种原⼦。
同位素:质⼦数相同⽽中⼦数不同的同⼀元素的不同原⼦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来说)⼆、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的电⼦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横⾏③把最外层电⼦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主族序数=原⼦最外层电⼦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层数元素种类第⼀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第Ⅷ族:三个纵⾏,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排布、原⼦半径、主要化合价、⾦属性、⾮⾦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面)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1阶段复习课

答案:(1) 用作半导体材料
(2)Na>Al>C HClO4>H2SO4>H2SiO3
(3)C+4HNO3(浓)4=N=△O=2=↑+CO2↑+2H2O C+2H2SO4(浓)C=O=△2=↑= +2SO2↑+2H2O
(4)Al(OH)3+OH-====AlO2-+2H2O Al(OH)3+3H+====Al3++3H2O OH-+H+====H2O (5)离子键、共价键 2Na2O2+2CO2====2Na2CO3+O2
1.12L16O2中含有0.1NA个16O原子,1.12L18O2中也含有0.1NA个18O
原子,D正确。
【知识扫描】 1.明确“三素”之间的关系:
2.明确“三同”的适用范畴: 同位素——原子,同素异形体——单质,同分异构体——化合 物。 3.明确16O2与18O2、35Cl2与37Cl2等之间的关系:分别是由同种元 素的两种不同核素分别构成的两种不同的分子,既不是同素异 形体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B。4282中Ti子和数5202T分i 别为26和28,是两种不同的核 素,故A、D项均错;Ti为22号元素,介于3、4周期0族18、36
号元素之间,应为第4周期元素,核外有4个电子层,B项对;
分别由组4282 T成i和的5202金Ti 属钛单质之间既不属于同分异构体又 不属于同素异形体,C项错。
【知识扫描】 1.由晶体类型推断物质的性质: (1)离子晶体一般硬度较大、熔点较高,其熔、沸点的高低一 般由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决定。 (2)分子晶体一般硬度较小、熔点较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 其熔、沸点的高低一般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有的受氢键 的影响)。 (3)原子晶体一般硬度很大、熔点很高,其熔、沸点的高低一 般由原子半径的大小决定。 (4)金属晶体的硬度、熔点、沸点差异很大。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修改)(K12教育文档)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修改)(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修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二修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原子核中子(N个)1。
原子数X AZ中子数(N)核外电子(Z个)注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例 1 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认识是有关原子结构中的重大成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原子核外的电子是作无规律运动的B. 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是有规律的C. 可以近似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D. 原子核外电子是清晰而又严格的分层排布的例2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A. 某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B。
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2 专题1 专题复习课课件PPT

专题复习课
栏目导航
知识 网 络 构建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专题 总 结 对练
栏目导航
元素的推断 元素推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在选择题中体 现),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及利用物质结构 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 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 进行综合分析。
栏目导航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特殊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2 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3 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 2 倍的短周期元素:Li。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 3 倍的短周期元素:Na。
栏目导航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等。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 3 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 H 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短周期元素:O、F。
栏目导航
1.一般解题思路
栏目导航
在以上基础上,针对题目按以下具体方法进行推断
栏目导航
2.推断方法 (1)对于简单的推断题只要应用有关知识点进行直接判断、比较 或计算,即可找到答案。 (2)很多情况下只涉及短周期元素或前 20 号元素,可在草稿纸上 画出一个只包含短周期或前 20 号元素的周期表,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栏目导航
(3)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 击破,推出结论。
①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 渐缩小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
②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 案不止一组,只要合理就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则选择自己最 熟悉、最有把握的。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复习资料有哪些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资料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注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第三周期元素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1)电子排布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3)主要化合价+1+2+3+4-4+5-3+6-2+7-1—(4)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冷水剧烈热水与酸快与酸反应慢———(6)氢化物的化学式——SiH4PH3H2SHCl—(7)与H2化合的难易——由难到易—(8)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增强—(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最(N Mg Al H H H H—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10)化学式aOH(OH)2(OH)32SiO33PO42SO4ClO4(11)酸碱性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弱酸中强酸强酸很强的酸—(12)变化规律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双基盘点】1.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好下关系:原子序数= == 。
2.核素是指 ; 互称同位素,即之间的互称。
3.表示特定原子的符号为X AZ ,该原子中质子数是 ,质量数是 ,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①具有 的横行,叫做一个周期;② 周期有分类:短周期(第 周期) ,长周期(第 周期)和不完全周期(第周期)(2)族: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 个纵行, 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 个0族, 个第VIII 族。
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人们把 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 。
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7.周期序数= ;主族序数=画出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图: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AB C8.如何比较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1)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2)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例1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如下图所示。
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
(2)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比较B、C的的原子半径,B C,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例3 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C.1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练习巩固1.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K B.Na C.Al D.Mg2.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
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 B.质子数为14C.核外电子数为14 D.质量数为144.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5.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锂B.钠C.氟D.氯7. 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8.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Al(OH)3B.原子半径:Na<Mg<AlC.离子半径:Na+<Mg2+<Al3+D.单质的还原性:Al>Mg>Na9.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H2RO3 B.H2RO4 C.HRO3 D.H3RO410. 短周期主族元素W、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别占三个不同的周期。
W与X同主族,R与Z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X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R<Y<Z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RD.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原子半径:r(Y)<r(W)<r(Z)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离子键、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双基盘点】一、化学键1、化学键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子键:离子键的本质成键微粒离子键一般存在于3、离子化合物:如:4、共价键: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微粒是共价键一般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共价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B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仅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二、电子式:1、电子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子的电子式:【例题2】写出Na、Mg、Cl、O、N的电子式3、离子的电子式:【例题3】写出Na+、 Mg2+、NH4+、O2—、Cl—、OH—的电子式4、物质的电子式:【例题4】写出NaCl、 MgO、NH4Cl、H2、N2、Cl2、CO2、NH3、HCl、H2O、H2O2、HClO的电子式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A.O2和 O3 B.CO 和 CO2 C.12C 和13C D.CH4和 C2H6练习巩固1. 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晶体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B.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就是共价化合物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3. 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A.H2B.CO2C.NH3D.NaOH4.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A.HCl B.NaCl C.MgO D.KI5.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O3B.H2O C.K2SO4D.C2H5OH6.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HCl B.Na2O C.O2D.CO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水的电子式:B.乙烷的结构简式:C2H6C.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8.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氟化氢的电子式: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NaCl==Na++Cl-D.乙醇的结构式:C2H6O9.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化氢的电子式 B.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D.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Na++CO32-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电子式B.乙炔的结构式H-C=C-HC.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1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 B.HCl分子的电子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2.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A. 干冰B. 氯化钠C. 氢氧化钠D. 碘13. 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互为同素异形体B.互为同位素C.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D.都含有34个中子14.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乙醇和乙酸B.丁烷和异丁烷C.12C与14C D.金刚石和石墨课后检测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
)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钯原子(Pd10646A.原子序数为46 B.质子数为46 C.电子数为46 D.中子数为462.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A.H2B.CO2C.NH3D.NaOH3.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C60B.CaCl2C.KF D.C6H64.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是()A.SO2B.H2O C.NaCl D.HCl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电子式:B.苯的结构简式:C6H6C.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H2++SO42-6.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35Cl和37Cl B.CH3CH2OH和CH3OCH3C.O2和O3D.H2O和H2O27.石墨烯是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的导电性。
下列元素与碳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A.He B.O C.Si D.P8.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9.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A.HCl B.HBr C.HF D.HI10.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K B.Na C.Al D.Mg11.下列物质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A.Na2O B.SO3 C.CO2 D.NH312.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13.X、Y、Z、M、N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Z和N可以形成ZN2型化合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 D.单质的氧化性:X<M14.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X 与Z同主族.Y与W同主族,且X的原子半径小于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W B.Z在化合物中呈+1价C.Y与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Z的单质不能与X的氧化物反应1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16.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