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概论第一章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纲要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纲要

〔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纲要《学前教育概论》复习纲要绪第一章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一、识记:1、柏拉图是第一个论及幼儿教育重要性的人,也是第一个提出幼儿社会教育的主张的人。

2、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年龄分期问题,并指出每个年龄段的教育重点。

3、捷克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

编写了《世界图解》的幼儿教材。

第一次以家庭为背景,系统讨论幼儿教育的规律,为世界幼儿教育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作品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

4、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

他提出了“白板说”,肯定了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忽略了儿童的遗传素质及主观能动性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5、法国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详细地论述了“发现法”,他确立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开儿童中心主义或放任教育的先河。

6、“近代幼儿教育之父”德国人福禄倍尔,倡导自由教育,建立了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完整课程,也首次承认游戏价值。

7、意大利人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科学的教育基本原则是给学生自由,重视幼儿的感官及读写算。

8、美国的杜威宣扬“儿童中心论”,夸大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忽视教师的主导能力。

9、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的皮亚杰,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10、苏联人维果斯基提出了“符号中介说”(工具理论)及“最近发展区”概念。

是现代流行的“支架教学”观的渊源和理论基础。

11、颜之推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主张父母应对孩子一视同仁。

王廷相主张注意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12、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解放儿童的手、口、眼、脑、时间和空间,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他的“艺友制”幼师培养方式为我国近代幼师培训打开了新思路。

13、陈鹤琴创立了“活教育”理论,成为我国幼儿课程论的奠基人,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课程实施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式和小团体式,提出了幼儿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及具体编制法,他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学前教育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01

《学前教育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01

第一单元学前教育概述一、判断题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蒙台梭利创办。

( X )2.当好幼儿园老师并不难,没必要学习《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老师无非就是哄孩子玩玩。

( X )3.儿童不是自身权利的主体。

( X )4.“学前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属于狭义的学前教育范畴。

(√)5.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教育。

(√)二、选择题1.( D )是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被尊为教育学的鼻祖。

他的代表作《母育学校》是世界第一部学前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夸美纽斯2.学前教育的环境不包括( D )。

A.学前教育机构B.社区C.家庭D.小学3.2001年颁布的( B ),使我国学前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且日趋科学、完善。

A.《幼儿园教育纲要》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C.《幼儿园管理条例》D.《幼儿园工作规程》4..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 A )。

A.湖北(武昌)幼稚园B.幼儿之家C.北平香山慈幼院D.南京鼓楼幼园5.意大利教育家( C )是继福禄培尔之后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是世界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性学前教育家。

A.卢梭B.艾莉比斯C.蒙台梭利D.瑞吉欧三、简答题1.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有何重要价值?学前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如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学前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的发展起着全方面奠基的作用。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是人一生中最快的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大的阶段,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此阶段还是语言、智力和学习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终身不能弥补。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目标以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具体内容包括:1.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

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

3. 学前教育目标: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会、道德和身体等方面。

4.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以及因材施教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使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3. 使学生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理解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的意义。

4. 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2.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发他们对学前教育学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学前教育学的定义、性质,以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

3. 举例: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学前教育的看法和经验。

5. 练习: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前教育学绪论2. 板书内容: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性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性质。

(2)请说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3)请列举三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2. 答案:(1)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

学前教育概论

学前教育概论

多样化阶段
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 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 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的代表。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 (1897)、《学校和社会》(1899)、 《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 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 (1915)、《经验与教育》(1938) 和《人的问题》(1946)等。
提倡自然教育;
教育应注重儿童精神的存在;
特别重视感官训练;
裴斯泰洛奇 《林哈德与葛武德》 非常重视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论就是家庭教育论; 提出了直观教学的思想; 强调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 “孤儿教育之父”“贫民教育家”
欧文
1816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工人子 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性格形成新 学园;
为儿童挑选好的乳母和教育者
夸美纽斯
萌芽阶段
《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 《大教学论》
《世界图解》是根据“通过眼见耳闻来学 习”的观点编写的带有插图的教科书, 是直接放到儿童手里的读物。
卢梭
《爱弥儿》 建议阅读3遍以上
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 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 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 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 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 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 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和其他专门开 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学绪论》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与目标、原则与方法、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与目标,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 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3. 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与目标,以及我国学前教育政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1)讲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与目标。

(2)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介绍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1)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学前教育案例,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4. 例题讲解:以一道学前教育案例分析题为例,讲解答题思路与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学前教育案例分析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2. 内容:(1)学前教育基本概念、任务与目标(2)学前教育基本原则与方法(3)学前教育发展趋势(4)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任务与目标。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的理解。

2. 答案:(1)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包括: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激发儿童兴趣、注重实践操作、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学绪论》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任务及其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1章第13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明确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激发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在幼儿园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学前教育?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何作用?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任务,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学前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2.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学前教育性质与任务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

(2)谈谈你对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3)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任务,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课堂实践环节,可以增加更多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课件]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课件]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的内容,具体包括教材的第一、二、三节。

第一节主要介绍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第二节阐述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节着重分析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明确学前教育的定位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认识到学前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学前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分析。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以及发展历程和现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前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 新课内容:(1)讲解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让学生明确学前教育的定位和目标。

(2)讲解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3)讲解第三节: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第一板书: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2. 第二板书: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第三板书: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2)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举例说明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2. 答案:(1)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其性质是基础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任务是为儿童提供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改革阶段。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精品课件]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精品课件]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的内容,具体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2. 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认识到其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关注学前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其专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2)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未来发展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学前教育现象,分享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论述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2. 板书内容:1) 学前教育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2) 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3)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4) 学前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论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2) 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 答案: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是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性质:具有社会福利性、公益性、基础性和先导性。

2)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从家庭、私塾、幼儿园到多元化发展。

现状: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较大,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

• 语言的参与,将使婴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 变化,语言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起作用: • 用词命名 • 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词,区别类似的对象 • 借助于词,认识事物的共同特征 • 借助于词,分出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点 • 语言可以使幼儿从直接认识事物,过渡到 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 • 语言可以把感性知识用词记载下来 • 语言是思维过程的工具
• 2)分类结构 • 指教育目标的组合构成。从儿童语言能力 的构成、语言教育的作用和语言教育目标本身 的角度来进行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 • 倾听行为培养: •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学前儿童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应放在对汉 语语音语调和对语义内容的理解上。
• 在0-6岁阶段通过教育逐步帮助儿童建立起以 下倾听技能: • 一是有意识倾听,集中注意倾听; • 二是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 • 三是理解性倾听,掌握倾听主要内容、连 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
• 3. 学前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具体内容 • 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内容
例:中班语言领域:歌唱祖国 【设计意图】 十月一日国庆节,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帮助幼 儿了解祖国妈妈的生日,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我 们为幼儿设计了这节活动课《歌唱祖国》,让幼儿更 深的了解祖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 花儿爱太阳,朵朵齐开放。 鸟儿爱蓝天,张开金翅膀。 鱼儿爱江河,游得多欢畅。 我们爱祖国,一起把歌唱。
•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 • 1)层次结构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 语言教育终期目标:指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 结果,是学前阶段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 • 年龄阶段目标:是终期目标在各年龄段上的具 体体现,也就是对托儿所和幼儿园各年龄班儿童 语言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 • 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定,包含两层含 义。一是指各项学前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学前儿童 语言发展目标;二是特指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学前教育学概述
-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学前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学前教育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学前教育的国际发展和趋势
第二章:幼儿的身心发展
-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运动发展
-幼儿的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发展
-幼儿的道德发展和性别认同发展
第三章:幼儿的游戏教育
-游戏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幼儿游戏的评价和指导
-游戏与学前教育课程的融合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幼儿园的目标和任务
-幼儿园的组织与管理
-幼儿园教育环境与教育活动设计
第五章: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
-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
第六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和设计
-学前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学前教育研究的伦理和科学性问题
以上是学前教育学各章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学习学前教育学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详细内容,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教育实践中。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帮助提高幼儿的发展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

大一学前教育学每章知识点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旨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认知能力、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并为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做好准备。

第二章:幼儿发展心理学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幼儿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幼儿认知、情感、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章:幼儿园教育计划与教学设计幼儿园教育计划是指为幼儿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

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结合学前教育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和方法。

教学设计则是具体实施教育计划的过程,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因素。

第四章:儿童游戏与玩具儿童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地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社交能力。

玩具则是儿童游戏的重要工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感官发展和智力发展。

第五章: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评价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是指针对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目标,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

设计好的教育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教育活动评价则是对教育活动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六章:幼儿身心发展评估与干预幼儿身心发展评估是指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对幼儿的身体、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

评估结果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促进健康发展。

第七章: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保健是指对幼儿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工作。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疾病和伤害的威胁,因此,保障幼儿的卫生与保健问题十分重要。

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幼儿疾病防护、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知识,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课件]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课件]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章内容选自《学前教育学原理》教材的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目标、原则以及发展历程等。

详细内容如下:1. 学前教育的定义及内涵2. 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功能3.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原则4.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5. 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目标、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

2. 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激发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原则、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功能、目标与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讲解学前教育的定义、内涵及特点。

(2)阐述学前教育的功能、目标与原则。

(3)介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幼儿园园长或教师进行分享,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与学前教育目标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2)论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谈谈你对学前教育目标与原则的理解。

2. 答案:(1)定义: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小学前,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特点:基础性、全面性、启蒙性、游戏性、生活性。

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改革阶段。

现状: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学前教育学教材目录

学前教育学教材目录

学前教育学教材目录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论
1.学前教育的定义和范围
2.学前教育的历史演变
3.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4.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学前教育理论
1.儿童发展理论
2.学前教育的教学理论
3.学前教育的心理理论
4.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第三章: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1.学前教育的课程理论
2.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
3.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
4.学前教育的课程评价
第四章:学前教育机构与管理
1.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与特点
2.学前教育的管理模式
3.学前教育机构的空间设计
4.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五章: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
4.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
第六章:学前教育中的游戏与活动
1.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2.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策划
4.游戏与学习的结合
第七章: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3.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4.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合作
结语
在学前教育学这一领域中,理论与实践始终密不可分。

通过对学前教育各个方面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助力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优质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优质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会学习《学前教育学绪论》的第一章内容。

具体包括: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任务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任务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3.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基本原理的运用与实践。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园教育实践案例,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第一章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任务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

3. 实践分析:分析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探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理。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2. 板书内容:(1)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任务(2)学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3)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4)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任务。

(2)分析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谈谈你对我国学前教育的认识。

(3)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

2. 答案:(1)定义: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小学前,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特点:全面性、启蒙性、生活化、个性化。

任务: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儿童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绪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学绪论》这一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学前教育的目标、原则与方法;幼儿园的类型与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明确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运用学前教育原则、方法进行教育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目标、原则与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学前教育原则、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板书材料、实例分析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目标、原则与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学前教育原则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学前教育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六、板书设计1. 《学前教育学绪论》2. 内容:(1)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2)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3)学前教育的目标、原则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2)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1)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具有全面性、基础性、启蒙性等特点。

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儿童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城乡差距、资源分配不均等。

改进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家园合作,提高家长教育观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掌握较好,但在实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运用原则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前教育概论》全套教案

《学前教育概论》全套教案

《学前教育概论》全套教案第1单元学前教育概述学习⽬标·理解学前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原则;·能够利⽤学前教育思想和原则指导实践;·能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初步树⽴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

课时分配理论课时:6实践课时:2第⼀课学前教育的概念及价值⼀、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1.⼴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施加影响并促进⼈向社会要求的⽅向发展的⼀种社会实践活动。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教育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维品德、发展体⼒和智⼒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预期的⼈。

(⼆)学前教育的概念1.⼴义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也有⼴义和狭义之分,从⼴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促进⼉童⾝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为等⽅⾯发展的活动,如⼉童在成⼈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教育。

2.狭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则是指学前教育⼯作者整合⼉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童的发展施以有⽬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学前教育可以分为学前早期教育(0-3岁)和幼⼉教育(0-6岁)两个阶段,两者既相互联系,⼜各具特点。

0-3岁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同时还可在亲⼦园等早教机构中开展亲⼦活动予以配合。

三岁⾄六七岁幼⼉教育是在幼⼉园中实施。

幼⼉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样,在学前机构中进⾏的,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的性、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等。

国家颁布的《幼⼉园⼯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幼⼉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作为⼈⽣开端的教育,对⼈的⽣理、⼼理、社会性等的发展起着全⽅⾯奠基的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
2.学前教育的类型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幼儿园 教育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
3.学前教育的意义
(1)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大脑发育,促进幼儿智力 发展。 (2)学前教育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学前教育可以改善幼儿的成长环境。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改革开放后的学前教育
1.形成了以教育部门 为骨干,社会力量为 主体的多元化办园格 局
2.学前教育逐步走向 正规化、规范化、科 学化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分析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
【提出问题】 学前教育机构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产生?
学前教育概论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掌握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类型; *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掌握我国第一所幼儿园产生的背景、时间及其性质; *了解学前教育的意义; *理解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案例导入
重要的学前教育 奥巴马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教育在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中到底发挥 着怎样的功能?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 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 程中,学前教育又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呢?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
2.教育的主要功能 (1)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快速发展的功能。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功能。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的界定
按受教育者的年龄层次划分,教育可分为胎教、婴儿教 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及多种多样 的社会教育。其中,胎教、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是一个人在 进入学校学习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统称为学前教育。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 (15世纪以前)
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宋代:现了专门的慈幼机构, 以慈养受孤之幼,当时称慈幼局。它的开办,客观上 使一部分饥儿弃婴得以生存。 清代:成立了较大规模的慈幼机构——育婴堂, 与宋代相比,在管理和经费上均有一定改善。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近代大工业生产后的学前教育
2.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快速增加。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3)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随着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 识也在逐步深入,学前教育的理论随之产生,并形成 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理论真正成形是在19世纪中叶,也可以 说,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中 叶开始的。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 (15世纪以前)
在西方: 在西方,也有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学前教育的主张。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反映了他的学 前教育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观》中阐述 了有关教育的一些主张。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近代大工业生产后的学前教育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真正意义上的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被誉 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创办的。福禄 贝尔认为,教育能发挥幼儿内在的生命力。 福禄贝尔创建的幼儿园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 机构。之后,幼儿园的名称被全世界普遍采用,幼儿园迅速 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
1.教育的概念 教育就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身 心施加影响,并使其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 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四)改革开放后的学前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又得到了重视,西 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思想流派逐渐进入我国,皮亚杰、杜威、 蒙台梭利、福禄贝尔、科尔伯格等人的学前教育理论逐渐进入 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学前教育研究和学前教育实践开启了一个 新的时代。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阶段 (15世纪以前)
在我国: 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教育内容不仅与 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体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密切 相关,还包括思想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奴隶社会:由于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实践 及主张更为丰富。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 (从18世纪后期至今)
1837年,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建立了自己的学前教育 机构,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并设计了幼儿游戏和作业,并 于1840年将该学前教育机构改名为幼儿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 幼儿园。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颁 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实施学前教 育的组织为幼儿园,确立了幼儿园教育制度, 学前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 (16世纪至18世纪后期)
(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 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 教育应有的特殊内容和方。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 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 (16世纪至18世纪后期)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 系。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 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 方法。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初创阶段 (16世纪至18世纪后期)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夸美纽斯,他是最早 研究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家之一。他强调,幼儿 应该在家庭中由母亲进行教育,并于1632年出版 了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对 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影响深 远。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 (从18世纪后期至今)
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又一位著名的学前教育家, 近百年来,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学前教育产生 着积极的影响。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阶段 (从18世纪后期至今)
《儿童权利宣言》的发布过程(见教材)。 《儿童权利公约》的发布,极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在世界各 地的发展,特别是使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 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由此产生了新的变革。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分析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
【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 (1)欧洲首先进入了大机器生产时代,需要大批工人,同时 大批手工业者破产,为生活所迫,父母双方都进入工厂,子女无 学前教育机构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产生? 人照看,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使工人能安心工作,需要有 一定的机构来照看这些孩子。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学前教育机构名称的变化。 1903年,清政府将学前教育机构定名为“蒙 养院”。 1912—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将“蒙养院” 更名为“蒙养园”。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前教育
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壬戌学制”将“蒙养园” 更名为“幼稚园”。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幼稚园”更名为“幼 儿园”。 现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 称谓仍然采用的是幼稚园。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清代的学前教育
1.清末学前 教育机构的 产生
2.在华传教 士积极倡导 学前教育
3.我国第一 所学前教育 机构的诞生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四、我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学前教育
新文化运动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也影响了 我国的学前教育。 1921年,陈鹤琴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课程 试验,经过艰苦的探索,最后产生了“社会自然中心制”的幼 教课程模式,又名“整个教学法”。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奴隶、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积累的快速增加 和社会事务的逐渐增多,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 要,统治阶级需要的管理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 要求,专门的学校教育出现了。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开 始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学前教育仍然在家庭中分散 地进行。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分析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
【材料阅读】(见教材)
【提出问题】
学前教育机构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产生?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分析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
【拓展分析】 1.社会政治的性质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 【提出问题】 2.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3.社会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产生?
单元1 学前教育概述
【分析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