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偏误的统计分析
及对汉语写作课教学的思考
辛平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北京100871)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1)04—0067—05
§0引言
“写”是留学生汉语学习四个环节中的一个输出性环节,是语言学习到语言运用的过程,是在新
的语境中对已经学过的语法、词语重新组合、选用的过程,是对已学过的语言知识的全面检查。对用
外语写作的学生来说,既存在着构思、布局谋篇的问题,更包括词汇、语法知识的运用问题。留学生汉语作文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意思明白但感觉很别扭,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的“洋腔洋调”。
近年来,很多教师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吴平从学习策略的角度
谈过写作课教学问题,何立荣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写作中的篇章失误,张宝林对汉语语
段的组合方式做过考查,刘月华对叙述体的连接问题做了非常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为
我们的对外汉语写作课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本文旨在通过对11篇留学生汉语作文中出现的
偏误进行统计分析,考察留学生汉语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偏误类型及出现的比例,并对这些偏误进行
分析,以期对我们的写作课教学的定位提供一些量化的参考依据。
§1偏误分类及统计结果
1.1给留学生作文找出错误、失误是容易的,但是如果给这些错误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却是非常烦琐的。比如一个句子内的错误可能是单纯的语法、词语错误,也可能属于语用方面的错误,因此
有人认为给错误分类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作文中任何句子都出现在较明确的语境之下,因此句子
的语义应该是明确的,这给我们对偏误归类提供了操作上的可行性。首先,语法、词语错误由于语义
明确,而有了相对客观的标准;其次,语义与所选用的表达形式不相符合,所构成的语用方面的错
误,也能够比较明显地区分出来。
从形式上看,一篇完整的作文其中的偏误应包括文章整体结构、段落与段落的连接、段落内的
偏误等,其中前两项与思维逻辑及母语的文化关系较为密切,而且“文无定法”,所以本文主要探讨
段落内的偏误。段落、语篇、语段是从不同角度命名的概念,三者的基本内涵都是指有完整意义,形
式上不小于句子的单位。三个概念的所指各有侧重,在本文的使用中不作区分。本文主要统计语段
内的偏误。
在调查的11篇作文中出现的偏误共123个,这123个偏误大致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单纯语法、词语错误,即在任何语境中,这类句子本身在词语或结构方面都是错的,比如“比较句”的结构错误、“把”字句错误、动词补语的错误等。如果说语段是由句子构成的,句子是语
段的基本单位,那么,这类错误就是语段的基础错误,即基础材料本身是有问题的。
第二类:语言—语用失误,称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而不称错误(errors),因为这种偏误·67·
不是来自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词语错误等。而是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所确定的语义和所选择的表达
方式不相符合,没有准确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也被称为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表现形式可能
是选用词语、句式不当,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把母语的表达习惯套入到汉语中来等。
第三类:衔接和连贯上的错误,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这是语篇的主要特征。它既包括这一语段与其他语段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连贯,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
的连贯。本文所统计的语篇衔接和连贯上的失误包括语义衔接上的失误和关联词语运用上的失误。
统计的偏误虽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但有的偏误仍无法明确归入以上三类,如语体杂揉(书面语和口语混杂等)、语义不清等。另外错别字错误没有统计。
1.2统计结果
调查人数11人,作文11篇,学生的水平为高级。文章体裁为议论文或论说文,主要部分为议论文体。文章《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6篇,《友情与个性》5篇。
错误类别数量(个)占全部偏误的百分比(%)
第一类语法、词汇72 58.5
第二类语言—语用27 21.9
第三类连贯、衔接18 14.6
无法分类6 4.8
偏误总数123 100.0
§2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2.1从感性上、直观上看,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的语言错误很多,但是统计结果中语法和词语错误占58.5%,确实出乎意料之外。有代表性的错误有以下几类:
2.1.1能愿动词的误用,其中错误较多的是“能”和“会”两个词。
(1)出现偏误最多的是“会”,特别是表示根据推理、猜想,按照道理有可能的义项,如以下例句: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到怪圈的距离( )远一点。
有时在一个句子中有的用有的不用,如:
这样的事积累的话,他们会继续交朋友吗?可能两个人都( )找一找知心朋友。
这表明学生正处于对目标语的掌握过程中。
(2)不能区别“能”和“会”。如:
考试结果出来以后,他们两三天还是不会睡觉,因为他们没有考上大学。
如果一生有一位好朋友,就会算成功人生的一半。
虽然我学习汉语的时间比英语少,但是我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3)还有一种能愿动词的失误是不会用“能”,例如:
他一听就( )记住同学的电话号码。
如果人有集中力,学习效率( )提高很多。
别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学习的东西,他不用长时间就( )学好。
通过这些例句,我们认识到即使在高级水平的学生中,能愿动词“能”和“会”仍然是学习中的难
点,应该继续作为教学重点,特别是在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
2.1.2复杂的比较句也是错误集中的地方,如:
没有比系统重要的可以影响学习的因素。
没有比一般人早点儿起床再学习。
·68·
比以前的短期留学时,学习效率特别低。
复杂的比较句的偏误有两种,其一是汉语的比较方式没有完全掌握,句子结构出现错误,如以上例句;其二是在上下文环境中选择了不当的比较方式,属于语用偏误。对此,本文2.2中再做分
析。
2.1.3词语搭配问题,如:
我建议他抱有热情的学习动机和自己的学习目标。
别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学习的范围,他不用长时间就能学好。
愿意地忍下来苦日子。
他们得到的成绩很小。
这些偏误数量较多,但比较零散,很难找到规律性。
动词补语问题也在语法偏误中占一定的比例,如:
从小到大我跟她吵架好几次,不过我跟她没说话了两年。
另外在比较复杂的句子中“没”和“不”的区别还有问题。
这些错误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正常的,知识是在不断运用、修正中掌握的。留学生在写作过
程中,不断地在进行语言知识的试验,把已知的语言知识重新组合,在新的语境中,选择适当的语
法、词语。经过若干次试验,经过老师的校正,才能掌握一个语法项目的使用范围及一个生词的语义
和语用规则。
传统的对外汉语写作课教学,教师常常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误逐个讲解,有针对性,也比较灵活。但缺乏系统性,比较被动,缺少预测性应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进行归纳分析,如能愿动词和
复杂的比较句等应该做系统性的训练,并要贯穿于教学计划之中。
2.2语用失误(指语言—语用失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2.2.1作者意图与表达方式不相符合,有两种表现形式:
(1)一些句型、句式表面看来语义差别不大,其实语义中心不同。在不同的语境中,作者根据意图应选用合适的句式,对这一类句子的区别选择,是失误重点。如以下各例(括号内的句子是笔者给
出的合适的句式、句型):
A.我对中国不太了解,我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成立了。(我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B.妈妈生病住院了,集中精力起来真不容易。(把精力集中起来真不容易。)
C.他的性格跟别的同学不一样,于是很多同学对他的关心特别多。可是一个同学也不愿意和他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