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引导学生辩论的教学策略-2019年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引导学生辩论的教学策略
辩论,作为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经常在品德
与社会教材中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被运用。但在辩论的过
程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引导学生,使他们获得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策略一:指导方法,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第三种声音”
“凡事预则立”。辩论需要一定的方法,一定的知识储备和
一定的规则。在辩论之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备而战。
辩论的方式,可以正方反方分列左右,调好座位对垒而战;也可以就近组合,群起而辩。辩论的语言要文明,避免指责谩骂。辩论的内容要有根有据,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可以列数字做图表;
可以引经据典,纵横上下五千年;可以用亲身体验,细腻描摹让你心服口服。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让学生观看世界大学生大专辩论会的电视录像。学生看过以后,语言模仿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在学生选择支持论题的哪一方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有“第三种声音”。而这“第三种声音”往往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辩论的佳境。
策略二:开渠引水,源头活水滚滚来
辩论伊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这是德育对话的前提。只有在一种真诚、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中,学生
才敢于说真话,有勇气向书本质疑,向权威质疑,发表独立见解。教师如何营造这种氛围呢?我认为可以“开渠引水”。“开什么渠?”开放课堂言论之渠;引什么水?”引生活体验之水。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明真理,才能提高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苏教版五(上)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我针对有
的学生表面上赞美别人,内心存在着很强的妒忌心这一特点,设计了一个情景:小明看到别人学习比他好就妒忌,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他听说人有妒忌心是不好的,他嘴上赞美着别人,心里很难受,就这样他矛盾着,
苦恼着……同学们,你们能来帮帮他吗?人有妒忌心到底好不好呢?于是,一场题为“人有妒忌心好
吗”的辩论开始了。
正方:我认为人有妒忌心好,我有时候就是因为妒忌别人才促使自己去超过他。
反方:我觉得人有妒忌心不好,有妒忌心的人心里老是耿耿于怀,影响自己的心理。
反方:有许多名人都认为妒忌不好,你能跟名人不一样吗
正方:名人说的是名人的观点,可我们不是名人,我们是孩子。
师:那就说说我们孩子的观点和想法吧
正方:我就有这样的体验:三年级时,我很妒忌陈天博,他作文很好,怎么办呢?我不停地看书、看书,现在我写起作文也
很顺手了。我觉得妒忌别人好。
正方:我也有这样的体验,我妒忌黄欣英语好,就拼命地向黄欣学习
案例中教师设置的两难情境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问题问到了学生的心里去,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策略三:推波助澜,波澜起伏激情涨
辩论的过程是在经验基础上的意义构建,是不断离散而又聚合的推进式过程,是一条思维与情感的流动之河。在河流的波峰浪谷中,教师不能作壁上观,要投入到学生的问题情境中,推波助澜,或鼓舞,或总结提升,或巧妙点拨,不断将辩论推向高潮。
再以“人有妒忌心好吗”的辩论为例:
反方:《三国演义》中周瑜妒贤嫉能,一心想超过诸葛亮,设计陷害诸葛亮,结果却被诸葛亮气死。周瑜就是被妒忌害死的。
反方:还有庞涓与孙膑的故事,庞涓因为妒忌害了孙膑,最终也害了自己。
师:太好了!学会了引经据典,真有说服力。
反方:巴尔扎克说:“妒忌潜伏在人的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妒忌是害人害己的毒蛇,当然不好。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反方所说的妒忌心有什么特点?结果怎
样?
反方:这种妒忌心是害人之心,结果也害了自己。
正方:可是妒忌别人,如果不对别人造成伤害,促进自己进
步也没有什么不好呀!可以说,我们班同学肯定很多人有过妒忌
心。请你举起手,诚实地举起你的手来。(有22人举手)我说的没有错吧!
师:正反双方辩论激烈,非常好! 正方认为妒忌能催人奋进,赶超别人。反方认为妒忌会害人害己。下面能否举些我们身边的例子呢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很多人都有过妒忌心,重要的是
如何对待妒忌。刚才你们通过辩论明白了要把妒忌心转变为好胜心、上进心,而不是害人之心。同学们真了不起
老师的鼓励赞美似火石,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老师的总结似银线,把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起;老师的点拨似明灯,引领学生回到生活的土壤里去寻找话题,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老师的引导采访似钥匙,打开理解之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老师的语言提升似一颗颗种子,把思想埋在了学生的心里。层层波澜起伏,股股旋涡激荡,让感情融会感情,思想沟通思想,心灵撞击心灵。
辩论的目的,不是争个你胜我负,不是分个上下高低,而是使得事物的原理得到显现,真理得到阐明,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当辩论双方各执一词无法达成共识,当学生迷雾重重不知何去何从时,教师要撩开面纱,拨开云雾,使学生豁然开朗产生顿悟,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完成自我超越,实现心灵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