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日本对华投资的特征 1).20 世纪90 年代前半期, 日本是中国吸引外 资活动中最重要的投资方之一 在所有外资投资排名中,1992 年日本的投资数量处 于第二位,投资金额处于第五位;1994、1995 年 中,日本投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第一位,投资金额 仅次于美国处于第二位,超过了英国。到了1996 年 以后,日本对华投资的数量和金额上都有所减弱, 排名也随之下降,这主要是受日本国内经济及亚洲 金融危机的影响所致。但是,从日本企业对亚洲整 体投资的角度来看,1999 年度对华投资金额有所下 降,而投资数量仍保持在第一位。
2)、日元升值影响 从1985年广场协议至1988年,外汇比价从1美元 =244.19同元上升至1美元=128.27R元,九十年代 迫于美国的压力再次从1993年的1美元=124.8日元 升值到1995年的1美元=96.45日元,突破了百元大 关。 日元升值,意味着日元在国外更具有购买力,同时 也相当于外国商品或者劳动成本都将变的更加便宜, 国内工资高涨,为了降低成本,日本企业转移生产 能力,在国外进行投资,而作为本身劳动力成本低 廉的中国,更是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的 重要原因之一,同元升值的过程也是日本对华不断 进行投资的过程。

日本在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业的投资统计显示,1980年代和 1990年代初期,日本丰田、本田和尼桑三大汽车公司分别在 美国和欧洲投资设立了13家汽车公司和8家汽车零部件公司 (美国9家、英国4家);而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则位于英国(4 家)、法国(2家)、德国(1家)和意大利(1家)。在1951年- 1995年的45年里,特别是在1980年以后,日本对美国运输 设备产业的投资累计达到68.49亿美元,约占日本对海外该 产业投资总额的37.08%。另据日本财务省对北美“按行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1999年-2003年间,日本对北美 电气制造业的投资额累计达238.29亿日元。仅1999年的投 资额就高达160.61亿日元,分别约占当年日本对北美制造 业投资额及对北美投资总量的73.51%和57.85%。由此可 以看出,日本企业对欧洲和北美制造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运 输设备产业和电气及电子设备产业。
5、稳定常态阶段:2007
年至今 2007 年至今, 日本在对华投资国中的地位 进一步稳定, 不论是对华投资项目数还是对 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 日本均达到一种稳定 常态。截至2010 年12 月,日本以实际投入 外资42.42 亿美元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国, 占当年中国利用外资总额的4.01%。
2)、产业投资因地区和国家而异 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和存量来看,日
本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是北美、欧洲和亚 洲三大地区。对制造业的投资则主要集中在 亚洲,其次是北美。自1999年起日本对亚洲 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60%以上。而 日本对非制造业的投资则重点放在欧洲。

尽管日本对三大地区制造业的投资均占有一定的比 重,但投资产业却有所不同。如日本企业1950年代 开始的海外投资是以国内边际产业转移为目的的投 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如纺织服装业。因而,亚洲 国家或地区的日资企业基本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 大量的加工贸易产业,如电子和电气设备制造业。 1989年之后,随着日本国内产业的不断升级,日本 对亚洲的投资也开始转向电气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 业以及化工、金属和机械产业。但日本企业对北美 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投资则始终以资本、组 装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为主,如汽车制造业等。



2).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制造业成为日本对华投资的 主方向 截至20 世纪80 年代末期,日本对华投资要以服务业等非制 造行业为中心, 此方面的投资额也大多超过了制造行业。但 是,1991 年以后,对制造业的投资金额和数量都超过了非 制造行业。到了1997 年3 月末,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总额 中,对制造业投资约为61.0%,远远超过了非制造业投资的 35.9%。1990 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46%投向制造业, 1991 年以后对制造业的投资高速增长,到1993 年猛增到了 空前绝后的81%。此后一直到2008 年,对华制造业投资平 均在70%以上。上述数据表明, 日本对华投资的主要行业领 域是制造业,中国是日企海外加工与制造的最主要基地之一。 就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而言,主要集中于机电、汽车零部件、 服装、钢铁、化工、食品加工等相关行业。



3).1991~1995 年间的第三次对华投资热潮 形成这一投资热潮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政府根据实地发展 需要, 于1990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并实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决定》;1991 年起设立了新的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这些举措都充 分表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变性和持续性,有效地为外 资入华注入了信心。除了优秀而丰富的劳动力条件外,这一 阶段中国国内的社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相对良好的改善。同 时,这一阶段国际资本市场日元汇率激增的形势,也为日本 企业加大对华投资起到了有效地促进作用。1995 年全年, 日本对华投资数量770 件,投资金额达到了历史新高的 459200 万元,形成了对华投资的最高峰。这一时期,日本 对华投资的主要地点除了大连以外, 还聚集于珠江三角洲。 投资的行业除原有的食品、杂货、纺织等行业外,还有机械、 电子、电器、交通工具(如摩托车、汽车等)。
二、日本对华投资概况
图1
日本对华投资金额的变迁(单位:万美 元)

Fra Baidu bibliotek
图2 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量的变迁(单位:件)
1、日本对华投资的过程


1).1984~1985 年间的第一次对华投资热潮 此阶段,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在日本国内生产的产品不再具 有竞争力,所以许多日本企业开始考虑把自己的生产基地向 海外转移。这时候投资的主要地点是大连,因为从地理及历 史的角度而言,日本和大连间有很深的渊源,且大连的日语 人才资源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较为丰富,所以日资企业大多集 中于此。日资投资的主要行业则集中于食品加工、纺织和杂 货等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中国国内的 与外企投资相关的法令、法规建设逐步完善, 中国经济整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慢慢步入正轨,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日 本企业的对华投资由尝试向实际行动转化。仅1984 年1 年 间的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数量和金额,就超过了前5 年的总 和。1985 年全年的投资数量又增长了一倍。
达到过去最高水准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2000 2002 2004 2006



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 在1955年,日本制造业仍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其产出 约占制造业总产值的74.7% 出口的比重达到43.5%;而 资本、组装和知识密集型工业产出及出口所占比重仅为 25.2%和24.3%,因而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构成了当时 日本制造业的主体。 之后,由于日本对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实施了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转移性投资,到日本第二次投资浪潮(1978年-1985 年)时期,日本国内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已大部分转移 至国外,而资本、组装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据国内制造业的 主导地位,并构成了日本制造业和出口的主体。如在1980年 和1990年,资本、组装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出和出口比重 已分别达到61.2%、71.8%和84.5%、87.2%。此时, 日本制造业已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向资本、组装和知 识密集型工业的转变。 同时,日本对外投资也转变为以资本、组装和知识密集型产 业为主导的投资。



3).与国内产业升级密切相关 日本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与日本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 外投资战略等因素密切相关。日本对外投资的产业也因不同 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 按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的产业是 由于在日本国内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或衰落地步,为了 维持产业的长效机制或者为了达到产业的利润最大化,将这 些产业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从日本的实际发展 情况来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同本国内纺织工业和 钢铁等制造业部门基本处于饱和的状态,如果继续扩大投, 不仪难以提高效率,甚至很难再维持现有的效率和利润,因 此只能向外投资。而同时日本国内出现了一批新兴产业,信 息通讯产业逐渐规模化发展,不仅满足了日本国内产业的发 展,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2).1988~1989 年间的第二次对华投资热潮 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引 进先进技术,发展国民经济,1986 年11 月国务院 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1988 年1 月中国政府提出并开始实行“沿海经济发展战 略”;1989 年11 月的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三届五中 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 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对外资入华 起到了有效地作用。与1987年相比,1988 年全年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数量有了大幅的增加,增量达到 了70%强,从而形成了又一次投资热潮,这种热潮 一直持续到1989 年5 月。
4)、日本国内需求不足、经济萎靡也是日本来华投 资的重要原因。 日本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直至现在一直处于经济低 迷状态,特别是在亚洲会融风暴时的1997年和1998 年达到了战后同本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水平,分别为0.4%和1.9%,经济低迷导致日本国内呈现一系列 的经济现象:同本工人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导致购 买力下降,即国内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将直接导致 生产相对过剩,从而投资者会减少在国内的投资, 而当时的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崛起,因此日本内需严 重不足,日本投资者将投资目标转向需求旺盛的中 国。
第十二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
日本对华投资下降及海外投资转移是由诸多
因素造成的,除东道国经济发展及投资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外,也有跨国公司及其母国国 内经济发展、投资战略转变等因素的影响。 相比之下,后者对海外投资起到更为重要的 作用。
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1)、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198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日本遭遇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加之《广场协议》 签订后日元急剧升值,造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 增长。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日 本对外投资额从1980年的46.93亿美元猛增至 1989年的675.4亿美元,提高了13倍多。日本一 跃成为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截至 2006年底,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已达到 4496.80亿美元。
2、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

图表Ⅰ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按国际收支计算)
60, 000 (100万美元) 50, 000 40, 000 30, 000 20, 000 10, 000 0
〔注〕由于美元换算方法的差异以及直接投资的定义变更,严格来说,数据没有连续性。 84~94年按美元换算使用公布的数值。95年是按照日元换算每半年进行一次计算;96 年以后是根据日银银行交易、中期平均比率每季度进行一次计算。 〔资料〕根据《国际收支状况》(财务省)、《外国外汇行情》(日本银行)编制。


4).2000~2005 年间的第四次对华投资热潮(中国加入 WTO) 自第三次投资热潮后,1997 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亚洲金融 危机。日本的银行业、证券业也陷入了破产冲击,日本国内 经济跌入了低谷。受其影响,1997~1999 年间对华投资也 大幅度衰减。但是, 随着1999 年中美达成了中国加入WTO 的合作意向, 并于2001 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享受 到了平等的成员国待遇,但也促使我们与国际相接轨, 使外 商的整体待遇面有明显改善:根据承诺,我国逐步降低了关 税,对外资企业也实行了国民待遇,放宽整个市场的准入标 准,为我国吸引外资创造了制度和政策等良好的软环境,降 低了外资进入我国的投资成本和风险。这些变化增强中国在 吸引外资角度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此时期日本对华投资产 生巨大的吸引力。自此,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又一次进入了 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