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域下“鹤文化”艺术设计的原则

生态美学视域下“鹤文化”艺术设计的原则
生态美学视域下“鹤文化”艺术设计的原则

生态美学视域下“鹤文化”艺术设计的原则

研究生态美学,我们把自然、生态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学者认为生态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础,然后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因此,我们又把它叫做生态存在美学。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鹤文化”艺术设计,就应该以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文化学和后现代艺术作为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具体的“鹤文化”艺术设计。

标签:生态美学;鹤文化;设计原则

[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应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认识。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广义的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哲学为指导与观照,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出发,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试图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它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如此看来,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鹤文化”艺术设计,就应该以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文化学和后现代艺术作为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具体“鹤文化”艺术设计,即自然生态原则、社会人文原则与经济功用原则,自然生态原则包括气候、生态、水文等方面因素的设计原则,而社会人文原则包括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因素的设计原则,经济功用原则包括土地使用的经济原则、品牌使用的经济原则、公共活动的功用原则等。

一、自然生态原则

“鹤文化”艺术设计的自然生态原则包括维持城市生命与非生命系统、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气候和调节城市水文平衡四个原则。

(一)维持生命与非生命系统原则

自然环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介质,而城市中的后文化景观作为自然化人工环境,和公园绿地共同维持着城市生命系统和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与生态平衡密切相关。齐齐哈尔地处祖国的北部边陲,属于寒地气候区域,具有寒地城市的一般特征:气温低,日照和白昼时间短,风大、雨水少,通常以雪的形式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等。这些气候特征决定了“鹤文化”艺术设计要考虑其地域的气候、自然风貌等特点,注重高寒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承载力和生命承受力。

“鹤文化”艺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河流、土地、阳光、空气等自然要素在空

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

3.2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 复习目标要求: (1)理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明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3)懂得建设和谐社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增强主人翁精神,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复习重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复习难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及其意义。 课堂复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顾。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文化的地位)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是综合国力竞争的。 2、(为什么?)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才能。 3、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 4、先进文化的含义。 5、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和两个方面。 7、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和,解决整个民族的和的问题。 8、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9、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公民。 (三)实现和谐社会。 11、建设和谐社会,惠及,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和。 1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社会。 二、聚焦中考: 材料一: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幸福广东的幸福更多的来自精神层面的,更多的是靠文化来支撑。现在很多时候,很多人没有幸福感,这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精神追求,思想扭曲了,享受不到文化上的满足。因此,建设文化强省成为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

材料二: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步伐,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从2011年起,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增加4000万元,到2015年专项资金规模将增至4亿元。广东省长还承诺,2011年要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支持新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城乡社区文化室1800个,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l00个。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建设幸福广东为什么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3)广东文化底蕴深厚,请你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建设幸福广东提几条合理建议? 三、课堂检测: 1、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A、加强思想道建设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D、发展教育事业 2.要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要()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B、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C、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近年来,文化领域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愈演愈烈。坚决抵制“三俗”之风有利于( ) 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是( ) ①修建青藏铁路②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动③“心连心”艺术团在德庆慰问演出④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 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③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④等贵贱均贫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下列做法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是() ①2008年年9月1日,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又一座里程碑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月1号公布,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③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④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赴台进行商谈

美学欣赏

美学欣赏论文 浅谈造型艺术中的荒诞美

浅谈造型艺术中的荒诞美 摘要:作为人类发展历史中最为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造型艺术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从简单的上古岩画逐渐地发展与丰富,演变成了由现代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共同组合的一个庞大的艺术家族。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对它们的审美要求则各有不同,而荒诞美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造型艺术的荒诞美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人类对艺术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一个新的审美形态。它使没有意义的生活和人的存在从否定方面得以呈现,是美学范畴中“成功的表现”,也是任何现实主义所不能做到的。 关键词: 美学造型艺术荒诞 首先,造型艺术是美学欣赏中的一个审美范畴,在我们浅谈造型艺术之前必须弄清楚美学的概念。当然,各种研究美学的专家对于美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而我认为,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体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它的产生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是以往美学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 考古学和艺术史告诉我们:人类自脱离动物以来就开始了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用石珠、兽牙、海蚶壳等染上红、黄、绿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佩带在身上。不仅原始人的装饰品能见出人类这种早期的审美活动,尤其原始艺术更是集中反映了人类早期审美活动。据文字记载和留下的图案推测,原始艺术有诗歌、舞蹈、音乐等。洞穴壁画与陶器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两项原始艺术记录。前者主要以各种动物为题材,生动细致,色彩绚丽。后者不仅造型优美、图案丰富,而且色彩对比鲜明。如人们所知,毕达哥拉斯、赫拉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哲学家都是美学的探讨者,但他们关于美的观点见解常常和他们关于真、善的认识混在一起,成为他们哲学思想、道德思想、神学思想以及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的附庸。在莱布尼兹和鲍姆嘉登看来,知道作品美或不美,却说不出个中缘由,就属于一种模糊的、混乱的感性认识。 接着,我们就谈到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一词源于德语,中国20世纪以后才广泛使用,造型艺术总存在于一定空间中,以静止的形式表现动态过程,依赖视觉感受,又被称为空间艺术、静态艺术、视觉艺术。所谓造型艺术,包括具有美学意义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

自学考试平面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标志设计答案

自学考试平面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标志设计答案

《标志设计》 作业题 学生姓名: 学生身份证号: 学生准考证号: 完成作业时间:

标志设计课程考试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标志设计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门主要课程,是企业形象设计的核心部分,成功的标志设计对推动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课程设置目的是使考生正确理解标志的概念,了解标志发展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运用简练的形象表示寓意丰富的内容的标志设计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从标志的起源和发展全面理解标志的概念,认识标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标志的分类,掌握标志的设计创意及表现制作方法。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需要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建议在开设此课程前先开设构成设计、字体等专业基础课程。在开设本课程之后,再开设企业机构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 四、课程内容 (一)标志探究 (二)标志形式 (三)创意标志 (四)标志表现 (五)标志过程 (六)标志应用 五、考核知识点 (一)商业类标志 (二)文化类标志 (三)企业机构标志 六、考核要求

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各章考核点的范围和考核要求。最终达到具有运用简练的形象表示寓意丰富的内容的标志设计能力。 1、识记:要求考生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即有关专业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示。 2、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的内容,井能加以区分与联系,同时又能正确表示。 3、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理论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 4、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

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来源: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作者:罗小平 选题缘起: 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即规模大、存留丰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三、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以及再创新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在近代,中华文化出现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以及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外因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②③P55 四、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为什么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①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 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人们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逐渐把生态文明观融入其中,促进了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发展。探讨了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并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希望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发展做一些贡献。 关键字:生态文明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推动之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类型,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面内容都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环境艺术设计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艺术环境设计是根据人类活动意识、要求等方面来进行人类活动空间的艺术设计,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以及人类的观念意识、要求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反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能会对人类活动、观念意识等方面的改变产生作用。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文明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等设计原则与生态文明观进行有效地衔接,从而能够建立生态文明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谐发展的关系。 1 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由于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使得生态文明陷入极端的困境中,因此,为了响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观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曙光。生态文明观要求全社会共同树立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有效地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发展提高到了社会文明的新高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要控制污染,在生产和发展中尽量避免对环境破坏;再次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国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力度;最后,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2.1 生态文明观下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1.1 空间的合理规划。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空间的合理规划,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根据建筑的结构设计出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样能够使室内装修的内容和过程得到简化,并且能够减少在进行室内装修的

中山市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中山市2020-2021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12分) 1. (3分) (2019高二下·福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1846年比拉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________,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无论天文学家如何地________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爱好者们如何地________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________,如焰火般盛放。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天文学家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密切相关,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 (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 B . 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C . 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D . 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 B . 正是由于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 C . 这场流星雨正是因为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 D . 这场流星雨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鹤文化

我国的鹤文化大约萌芽于3000年前。《诗经》中有《鹤鸣》。《毛诗》曰:“鹤鸣,诲宣王也”。用鹤的栖境和善鸣比喻身隐而名著的贤人,教诲最高统治者任用他们。 由此可知,鹤的艺术形象第一次在古文献中出现时,就被赋予高尚的品质而人格化了。 《莲鹤方壶》 现在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珍品——莲鹤方壶,是春秋时青铜器时代转变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存以鹤为造型的最早的青铜工艺品。它标志着鹤的形象,已登上工艺文化即本原文 化的殿堂。 有趣的是,那鹤竟立于中国人心目中圣洁、高雅的莲花之中——这是后来观世音菩萨的 位置。鹤在设计者眼中的品格,已不言而喻。 《鹿角立鹤》 其后,复有战国早期的青铜器——鹿角立鹤(湖北省博物馆藏),以及战国帛画《人物 御龙》(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 这些作品,主要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尽管古代艺术家的思维,已从现实的土壤上升华,赋作品以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表现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作为艺术,上述先秦时 期的作品,皆显示出初级阶段的古朴,未能完全脱离作为自然物——鹤的范畴。 《人物御龙帛画》 汉朝以后,鹤文化产生了第一次飞跃,即由自然物转向神化。当然,在战国时代,鹤就 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人物御龙》帛画中,人们就可以看到人物在神话世界中邀游,然而它的基调是充满幻想的、浪漫的。 长沙马王堆出上的“T”字形西汉帛画,在女蜗(一说伏羲)的上方,有5只鹤仰首而鸣。 这说明鹤已真正成为天国仙禽。 随着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鹤日趋神化,且与一些神仙传记、古老传说,相得益彰。以 致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带着这种情调。

《马王堆T型非衣帛画》 唐宋时期,鹤已广泛进入诗文和绘画中。但作为仙禽的传统观念和题材,仍得以继承和发展。其原因,一是最高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尊尚道教。 唐宋大修道藏。鹤为张天师(张道陵)坐骑之事,已不再只是传说,而明文载入道书《云笈七签》之中。在人们的心目中,鹤己成为神仙和道士的化身,而倍受尊重;二是在不少文人、雅士、学者、高僧、道士中,由于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三家思想交融的影响,思想上往往表现为,儒家入世思想与老庄避世思想同在;儒家的“仁”与释家的“慈悲”、道家的“劝善”相通。三者交织、融合,互为消长。 又因人们所处的时代和遭遇不同,而产生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促使他们借鹤抒怀,发而为诗、为文、为画。这就促进了唐宋文坛、画苑鹤艺术的繁荣。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鹤的形象美,也日趋多元化。而隐逸之士与鹤的结缘,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些千古美谈和佳篇。这些,都标志着鹤文化经历了由神化而进入艺术化的新阶段。 明清两代,由于人口骤增,生产活动范围日益扩展,鹤的栖境随之缩小,鹤已成为难得的禽鸟。 明清大修宫苑,鹤不仅被豢养于皇家园圃之中,其造型艺术,如铜鹤,成为紫禁城帝王殿堂上的神物;仙鹤、仙桃图案成为皇家园林亭阁(如北京景山万春亭等)中的吉祥物。 南红吊坠《贺寿》,24.7克,42.6×30.6×12.5mm 清代更将一品文官补服的徽识,定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九品为练雀,将丹顶鹤的地位提高到仅次于龙凤的崇高程度,而与一品武官徽识——神话中的麒麟分庭抗礼。这是鹤的文化地位的又一次腾升,即“贵族化”了。

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从20世纪80年代环境艺术的概念引入,到现在的整个中国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以及大量的农村居民迁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为环境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然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由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破坏,甚至灾难又使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面临严峻的考验。快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引发出令人担忧的全球问题,面临资源的枯竭与发展中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进一步沦为世界需要的工厂和环境污染之源。为此,国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 在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在人类面临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之机,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艺术门类,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应有更多的思考与举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人文的环境艺术将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和实践的发展方向。通过艺术设计的导向引导社会价值的转变,充分利用和发扬先进文化,促进薪的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理念与措施环境艺术设计针对当前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可利用资源进一步耗费的问题应形成其设计理念及相应措施。环境艺术设计在于空间功能的艺术协调,并不一定要创造凌驾于环境之上的人工自然物,重要的是其设计元素即满足人们的实际功能需要,又符合人们审美的精神要求,更重视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调节和控制,使环境真正起到陶冶情操的功能作用。可持续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持续发展观在设计中并不是简单的环保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互换,也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它是一种设计思维的转变;是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对环境合理利用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生态要求和经济要求之间的平衡,合理地选择材料、结构、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能耗,不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副作用,并易于拆卸回收,也就是少量化、再利用和能源再生的三个原则。 在环境艺术中尽量实施简化设计,避免设计的复杂对资源的消耗和占用,增加资源的利用率。简化设计并不等同于简单设计,不等于放弃艺术审美的追求。因此,简化设计即节约资源,同时又满足审美和使用功能,越来越成为评价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业内,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使当前先进的信息、生物、纳米等高科技术服务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除了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环保改造,同时也要加强对空中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的合理开发利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以持续发展观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将方案的前期规划、方案确定、施工、建成后的使用甚至停止使用后的回收过程作一整体设计构思。在整个过程的每一环节,我们应把环保节能的观念放在优先的位置,处理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日本鹿儿岛建筑会社生态中庭,是一个将生态型建筑理念用于办公楼设计的尝试。无论是在建筑设计里,还是在室内环境空间里,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常规设计的手段。 近年来,境外建筑师频频在中国中标从而直接参与到国内的建筑设计中来。这些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方案一方面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另一方面更激起大量中国本土设计师惊呼所谓“话语权的缺失”,还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师,学者以及关

论莫言小说叙事视角选择的美学意蕴

论莫言小说叙事视角选择的美学意蕴 彭 祖 鸿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罗定527200) 摘 要:独特的叙事视角使莫言的小说具有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儿童叙事视角带领读者进入到明净绚丽的自然状态;成人视角使读者领受了多角度思维的快感和想象的愉悦;亲缘叙事视角则让人们得到穿梭于时空的美感以及对种族退化的忧虑。莫言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的感性传承人。 关键词:莫言小说;儿童视角;成人视角;亲缘叙述视角;美学意蕴中图分类号:I 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93(2004)03-0022-04 On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Selecting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s in Moyan s Fictions PENG Zu hong (Luoding V ocational &T echnological College,L uoding 5272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Moyan s fictions are of distinctive aesthetic sty le because of his unique narrative perspectives.T he child s perspective leads the readers to the state of nature,w hich is liquid and florid,and the adult s perspective makes the readers feel the delight of thinking in many w ays such as the joy of imagination,w hile the kinship s perspective makes people have the aesthetic feelings of shuttling back and forth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anxiety of degeneration of race.Moyan is the perceptual inheritor of not only Chinese tra ditional Aesthetics but also w estern modern w riting skills. Key words:Moyan s fictions;the child s perspective;the adult s perspective;the kinship s narrative per spective;aesthetic im plication 回顾上世纪后期的中国文坛, 小说家莫言的创作生命似乎特别坚韧:无论是作为!新潮 小说卓尔不群的开路先锋,还是作为!新潮 还俗后名利赫然的文坛大腕,莫言都以丰硕而独特的小说创作显示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样板意义?[1]确实,作为一个小说家,他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坛来说不可或缺,他的一系列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等,都以其风格独特而震撼文坛。他的小说有着独特的叙述方式(包括叙事视角的选择)、诡异的灵动感觉、令人回 味无穷的语言运用,使得他在中国文坛上夺人耳目。 莫言小说多采用的是在叙事学上称为内聚焦 的叙述模式,但本文不打算严格按照叙事学上对视角的划分,而是依据各自具有的不同的美学特点来进行划分,将它们分为儿童视角、成人视角和亲缘叙述视角。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 有论者谓: 我觉得莫言的意义在于他为当代 收稿日期:2003-11-04 作者简介:彭祖鸿(1980-),男,广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第8卷第3期2004年9月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angzhou Poly technic College V ol.8 No.3Sep.2004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一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于是一种崭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论生态文明》

一文指出:“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又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肯定与强调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要超越。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新的社会文明的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②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经济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最后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③汤因比以其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当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论文

生态文明与生态设计论文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近年来关于生态设计的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设 计的内涵和特点。学术界大多认为,生态设计是以生态文明为宗旨的 艺术设计,是对科学设计的扬弃和超越,是当代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生态设计的特点是低碳、环保与可持续,表现为绿色设计、低碳设计、循环设计等方式。二是关于生态设计的理论依据。学术界一般认为, 生态设计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 以及生态科学技术等。三是关于生态设计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普遍认为,推行生态设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我国 艺术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2发展湖南生态设计的相关内容及思路 我们在发展湖南生态设计应着重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生态 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应分析生态设计的内涵特点、形成发展、 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其次,湖南生态设计现状的调查分析。展开湖 南生态设计的现状调查;分析存有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我们 应提出湖南生态设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一是制定和完善湖南生态设 计发展战略,确定湖南推动生态设计的战略目标、主要步骤和战略重点;二是确定湖南推动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绿色设计与低碳 设计、循环设计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政 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公众配合相结合,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彰显湖 南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等“四个结合”;三是制定和完善湖南推动生 态设计的具体政策措施,如增大政府对生态设计的资金投入,制定生 态设计的奖励政策,增强对设计人员(含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生态文 明素质培育,成立省市县各级生态设计协调机构;四是营造推动湖南 生态设计发展的文化氛围,如增强生态设计的舆论宣传、增强生态设 计网络文化建设、举办以生态设计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生态

中国传统文化中“鹤”的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中“鹤”的意象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一鹤东飞过沧海 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 应攀玉树长相待 鹤,属鸟之涉禽类,形似鹭,嘴长而坚直,色绿,头顶赤色,全身纯白,也有灰色 苍色的。下颚、两翼末端或尾部多果断色,足长,胫骨披鳞,色青绿。高三、四尺,形 貌潇洒,繁殖于黑龙江等处,夏季北归,冬季南去,以小鱼、昆虫及谷类等为食。中国 古代的人很早便注意对鹤的研究,特别是它的叫声,《诗经》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描绘。很多详尽,也很有参价值。由于鹤形貌出众,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 寿之物,又因鹤舞姿态美妙,所以古时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很爱养鹤以供玩赏。最早记 载养鹤的事要属《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晋羊祜镇荆州时,尝取泽中野鹤,教之以舞,娱乐宾客。至如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所诛,临死时犹"顾左右而叹曰:' 今日欲闻华亭鹤唳,不可复得。'"可见其爱鹤心切。至于文人雅士以鹤为题材的作品, 如白居易《池鹤》、杜牧《别鹤》、苏轼《鹤叹》等,更多不胜数。鹤在中国文学里,是 一个很常见的描写对象,有平实的白描,也有加以神化,以至用以象征离别、情义、君子、大志、清高、隐逸、神仙、长寿等。 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 为了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广五行记》记载,隋炀帝要组织仪仗队,于是下令征课各县羽毛,用来制造侍卫 穿的氅衣。百姓为了应付课税,只好捕捉禽鸟,拔取羽毛。在乌程,有鹤身于百尺高的 树上,人们要把树砍下来,鹤怕幼子受到伤害,于是自动用咀衔下身上的羽毛,投在地上。鹤的出现,有时是由于孝行所致。《晋书·吴隐之传》记述吴隐之丧父时,痛哭流涕,路过的人也是感动得落下泪来。后来母亲去世,隐之更是悲伤不已,正当号泣的时候, 忽然有双鹤鸣叫,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所感致,《晋书·陶侃传》亦载有此类故事,而且还

生态美学

1.“生态系统”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 ①非生物环境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 2.从生态学得视角对城市景观的要素进行考察,主要着眼于什么内容? ①纯洁感:基本要求②宜人性:城市园林,绿地,湿地,水面,喷泉,视野开阔,生活施设③通达性,交通环境④秩序感:非要求规律⑤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需要的可能 1.什么是生态景观?它是城市景观建设中有何重要意义? 生态景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意义:是城市设计的首要审美追求,给人提供直观的环境体验和对生活环境界得启迪。 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命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与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 意义——生态景观将设计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让自然与城市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2.什么是人文景观?它分为哪四大类?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点而构成的景观, 它分:①文化古迹②革命活动地③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所形成的景观④地区和民族的特殊文化景观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哪些作用? 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求,对国家社会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①见证城市的生命力的历程②体现城市重要特色和人养性③更体现出一个城市的 文明和该城市的景观建设的科学体系,是代代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财富积累④是对城市景观的一种延续,是城市生命力历程中不可断的链接,可促进城市景观建设健康发展 1.居住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住宅) 2.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重要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3.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 空间) 1.生活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答: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劳动环境 1.居室视觉空间的审美构成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水野今的观点,道路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1)放射线形(2)夯形结构(3)环状道路(4)自由式构成(5)外景式构成 (6)风景式构成(7)展望式构成

生态文明艺术设计论文

生态文明艺术设计论文 一、生态文明观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指导 1.回归自然思想指导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带来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是当前人们急需要加强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使理念不断的回归自然,通过一些自然化的手段,使人们在生产、生活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联系到自然,从而使得心灵上面的放松。在艺术上,要强调室内环境的设计,从而使得其创意和功能能够达到和自然和谐处理的效果。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运用一些花草来点缀室内环境,从而使得室内环境的提升。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强调自然的理念,从而使得室内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能够给你更好的集合。 2.生态文明观对室内环境设计的具体指导 运用生态的建筑模式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首先需要有一个科学、良好的外部生态构架。工程建筑模式,要跟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特点,从而运用科学的生态观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合理的安排建筑以及周边的环境关系,运用一个科学的技术手段,合理的对现建筑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进行安排,使得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良好的结合,使得人与自然环境能够很好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国建筑模式的特点主要是:使用非粘土的砖体,使得人类在生产活动的时候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利用新型的材料,从而减轻工程的自重,隔音、隔热小朵,利用双层的玻璃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的作用,利用新型的太阳能,从而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生态建筑模式应该为室内施工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在进行装修的时候,要充分的利用这些条件,从而能够更好的营造一个舒适的室内坏境,这就使得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减少了装修的时候对环境的破坏。通过简单的造型,减省的材料,来构建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在当今社会,文明一直大力的倡导简约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环境设计理念。就室内设计而言,不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简约注意一直都是贯穿室内装修的整个过程,究其原因,简节的造型不仅仅不容易导致审美疲劳的产生,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简约的室内装修风格,不仅仅蕴含着生态文明的精神,而这个精神和现在社会注意的旋律则是相辅相成的,利用自然的建筑自身的朝向通过玻璃采取自然光线,保持空气的流通,充分利用建筑自身的条件,使得热传递效应使得室内的温差比较合理,从而营造一个和自然相互接近的物理环境,而在室内的装饰运用,应该用适当的绿色植物进行装饰。从而使得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晰,增加自然的气息。在装饰材料的选择方面,尽量使得生态环境的材料,以使得室内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在选择具有化学成分的材料的时候,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尽量使得室内的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在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资源的二次利用,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产品,开发和使用可以循环可利用的材料和家具,通过水的循环利用,从而使得生活废水的减少,从而节约水资源的利用。合适的运用照明、通风设备,以便能够使用资源能够更好的循环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的可再生资源,从而使得室内环境的更加清晰。室内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装饰材料,在装修的时候,如果使用不合适的材料会使得污染更加的严重。比如:现在的装饰材料,往往包装都比较好,而包装材料的丢弃会照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装饰在购买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使用包装简单的材料,以减少装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使用一些比较奢华的

中国书画美学复习范围

第一部分:填空题要点 1、一般绘画和书法评论研究的基本材料和主要对象是形象的艺术形态。而中国书画美学研究的基本材料和主要对象是理论形态的书论和画论。 2、中国书画美学的研究任务:中国书画美学是对中国书画艺术造成某种风格、形式和技法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理论阐发。 3、老、庄为中国美学开辟了一个无限境界,“无限境界”即宇宙观的问题。庄子论“游”境,是对世俗、功利等的超越;后人从关照自然、审美鉴赏、审美创作等各个角度都有对“游”的发挥。 4、1949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座战国楚墓两幅帛画,一幅是《人物龙凤图》,另一幅是《人物御龙图》,是至2010年为止发现的仅有的两幅战国帛画,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5、两汉哲学对于“气”的规定和阐发,构成了由先秦“气”的哲学范畴向魏晋南北朝“气”的美学范畴转化的重要中介环节。 6、老子“道法自然”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名词概念,而是一个摹态状语,表示自然而然之义。 7、先秦的《易传》、《礼记》探讨人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言辞的关系,对后来书画美学起到引发作用。 8、对人品和艺品的关系从哲学到美学的转化发展过程中汉代杨雄起到关键作用,他提出“书,心画也”。 9、魏晋玄学又叫“玄远之学”,它以探究宇宙万物的形而上本体作为自己的中心课题,是一种思辨性很强的哲学思潮。 10、玄学在思想上推崇“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 11、玄学对魏晋南北朝美学的深刻影响主要是其透发出的人生观加以实现的,《世说新语》表明魏晋玄学人生观有两个特征:(1)自由的个性色彩。(2)玄远的人生意向。 12、魏晋南北朝的书画美学可以视为先验的先秦美学(通过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实践进一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标志着中国书画美学第一次真正的自觉和建立。 13、顾恺之“以形写神”的命题。高度重视“传神”在创作中的作用。 14、谢赫,南朝画家,著作《古画品录》。该书不仅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而且还是中国第一部绘画批评论著,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5、谢赫的“六法”论,不仅是绘画批评的标准,而且也是审美创造的基本法则。“气韵生动”是“六法”中的最高准则,是形而上的美学命题,其它五个法则是形而下的美学命题。 16、一般说来,中国的书法(尤其是草书)是一种抒情艺术,书法的笔墨、用笔、结构、形式、章法布局的有机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主观心灵的映照。17、唐代张彦远对水墨画新艺术形式 的论证,反映唐代审美观念的深刻变 革。他对“六法”进一步的探讨和对 “妙悟”的心理分析,为后来文人画 理论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18、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 命题意味着唐代书画美学中的“意境” 说的诞生,审美意境的构造就是主客 观的高度融合和高度统一,换句话说 正是在“心”和“物”相互融合和相 互统一的基础上才会有审美意境的产 生。 19、从绘画史上看,隋朝的展子虔、 唐朝的李思训、李昭道是青绿山水。 向水墨山水过度的是唐代吴道子、王 维、张璪等人。而张璪是确立水墨语 言最重要、最关键的人物。 20、孙过庭——字虔礼,河南开封人, 著作《书谱》。既有老庄哲学和魏晋玄 学的思想因素,又有《礼记》等儒家 的思想因素,因此孙过庭的贡献是多 方面的。 21、宋元时期书画美学的代表人物主 要有黄修复、欧阳修、郭熙、苏轼、 陈郁、赵孟頫、王绎等人,宋元的主 要美学问题:(1)文人画的问题;(2) 书画同源的问题;(3)诗画关系的问 题;(4)艺术古今的问题;(5)逸格 品位的问题。 22、欧阳修所谓“山林者之乐”就是 寄情山水,获得充分的审美愉悦和审 美享受。而“富贵者之乐”却是“览 人物之盛丽,夸都邑之雄富”中获得 满足和快乐。 23、郭熙——北宋大画家,河南孟县 人,著作《林泉高致》是中国绘画美 学极为重要的著作。 24、在绘画作品中附以题跋。宋代宋 徽宗的《腊梅山禽图》较早采用,至 元代比较普遍。 25、董其昌受到南北禅宗思想的影响 提出在书画领域中的“南北分宗”理 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26、石涛的《画语录》是明清最杰出、 最深刻的绘画美学论著,以“一画” 范畴为基础,建立了完整和系统的美 学体系。 27、对于中国画三大分科审美标准的 确立可概括为:对于人物画“传神”至 关重要;对于山水画“意境”至关重 要;对于花鸟画“生意”至关重要。 28、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江苏 兴化人,诗词书画无所不工。“眼中 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 说法,精辟而深刻地揭示了审美创造 的整个过程和基本规律。 29、受明代的董其昌的理论影响,清 代的阮元和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则在 书法领域提出了“南北书派”的理论。 30、刘熙载,字伯简,号融斋,晚号 寤崖子。江苏兴化人,著作《艺概》 一书,分六部分,书法美学集中在《书 概》部分。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要点 1、道常无名——是老子的对宇宙本体 的基本观点,意为作为宇宙本体的 “道”是超验的,是语言概念以及由 此构成的知识形式所无法把握的。 2、天人合一——在先秦哲学的影响 下,中国人建立了一种视万物及人与 万物为一体同气的宇宙观,在中国艺 术家的视野中天地万物决不是一个纯 然独立的外在世界,而是一个情意绵 绵的自然怀抱,是一个可居可游的温 馨家园,在这个家园中,心物的对立 和差别界限消释无间,艺术家的身心 与天地万物联袂一体,协调和畅,这 就是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追求的天人 合一的境界。 3、魏晋玄学——又叫“玄远之学”, 它以探究宇宙万物的形而上本体作为 自己的中心课题,是一种思辨性很强 的哲学思潮,实质上是一种以复兴老 庄哲学为思想特征的社会思潮。 4、“六法”论——南朝画家谢赫在他 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的著名论 点,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 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 摹写,“六法”论不仅是绘画批评的标 准,而且也是审美创造的基本法则。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 家张璪提出的美学观点,是从审美创 造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关系方面 加以阐发的。即:主客合一——自由 境界——老庄道的境界——审美功能 “形而上”的境界。 6、意境说——意境说不仅是主观和客 观的融合和统一,而且更是有限形态 和无限境界的统一,是“形似”和“画 外”的统一,是“实”和“虚”的高 度融合统一,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体 现在对无限境界、无形之虚的开拓和 展示方面。 7、唐书尚法——是指唐代的书法除了 具有时代风格的含义之外,还具有形 式法则的含义,就是欧阳询、李世民 等人对用笔、结构等形式因素的构造 规则或规律所做的概括和总结。 8、“三远”说——北宋画架郭熙在《林 泉高致》中提出的山水审美观点,即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 望远山谓之平远”。 9、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 “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 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早在魏晋 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 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宋代苏轼阐发 其完整内涵,明末画家董其昌确定文 人画的正式名称。 10、书画同源——宋元书画美学开始 提出的美学观点,指书法艺术和绘画 艺术在发源的意义上是统一的,两者 都是从最初“卦象”之“源”中分化 出来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在以 “心”为根源的意义上是统一的,无 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具有表现心意、 表现主观“情思”的功能;书法艺术 和绘画艺术在审美创造中是相互渗透 和相互融合的。 第三部分:简答题要点 1、简述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国书画美 学的影响。 对中国书画美学的影响,先秦 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和《易传》占 主导地位,而儒家的道德作用占次要 地位。儒家的道德教化更多的是形而 下的思想,而书画崇尚的是形而上的 道家和易传思想,从魏晋之后佛教及 禅宗思想也产生较大影响。 2、简述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思想。 顾恺之“以形写神”的命题, 高度重视“传神”在创作中的作用, “神”不是指儒家的道德品质,而是 指充满玄学意味的个性情调,是与宇 宙本体息息相通的“神明”、“神气”、 “神情”、“神姿”。脱离魏晋玄学和人 物品藻的理论背景就不可能把握顾恺 之的美学思想。 3、简述魏晋南北朝关于“审美心胸” 问题的涵义。 澄怀观道、澄怀味象、涤除玄 鉴等都是关于审美心胸的问题,即去 除杂念达到虚静、沉静、静思、空明 的境界从而体味到宇宙本体的道和宇 宙创化万物的发展过程。 4、隋唐以来,释智果、欧阳询、李世 民、张怀瓘、对书法的最大贡献是什 么? 隋唐以来,艺术家们通过对书 法结构因素的分析,包括用笔、势、 字形的关照和考察使书法艺术上升到 对书法形式美的审美考察。 5、简述宋元的主要美学问题。 (1)文人画的问题;(2)书画 同源的问题;(3)诗画关系的问题;(4) 艺术古今的问题;(5)逸格品位的问 题。 6、简述明清花鸟画“生意”的涵义。 所谓“生意”指花鸟世界的蓬 勃生机和内在的生命力,画家要表现 这种“生意”就是要表现从花鸟世界 中洋溢出来的这种蓬勃的生机和内在 的生命力。 7、简述董其昌论学习传统书法的三种 境界。 (1)境界之一:初若印泥,意 思是初级阶段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需要苦心力学,继承传统书法的形神。 (2)境界之二:中若印水,一 是临习;二是加入背临和意仿的过程; 三是采取“顿悟”这种更高的把握方 式。 (3)境界之三:终若印空,在 前两个境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艺术风格。 8、简述石涛的“一画”论。 “一画”的内涵是指宇宙生成万 物的过程中,太朴消散产生规定性, 产生了“法”,“法”就是宇宙生成万 物的根本法则。 第一层:“一画”就是指宇宙万 物生成的根本法则。 第二层:“一画”就是天地万物 存在和变化的根本法则。 第三层:“一画”就是审美创造 的根本法则。 第四层:“一画”就是指绘画造 型的根本法则。 第四部分:论述题要点 1、试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及其“意境”说的诞生。 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 源”主要从审美创造的主观条件和客 观条件的关系方面加以阐发的。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