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dbec8bff00bed5b9f31d94.png)
19
构成部分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绿色即指植物景观,在 植物选择上,以本地种为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水中设 计者引入大面积水生植物,如芦苇,菱角,一方面起到美化 水体环境和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净化水体和 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 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 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
为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的栖息地。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
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有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 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
(3)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可达性差,空间无序,存在安全隐 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4)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和缺乏管理;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 泳、垂钓、体育锻炼等。
(5)开发压力: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 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 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 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
.
16
设计目标
❖ 面对上述挑战,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 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 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 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分析
.
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 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 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 综合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 案和对策及建议。
生态系统与景观ppt课件
![生态系统与景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b6f440b0717fd5370cdc2f.png)
精选编辑ppt
14
廊道的结构特征
❖ 曲度:与生物沿廊道的移动有关。 ❖ 宽度:影响物种沿廊道或穿越廊道的迁移。 ❖ 连通性:廊道如何连接或在空间上怎样连续
的量度。 ❖ 内环境:廊道内部的环境变化。
精选编辑ppt
15
③ 基底
❖ 基底又称基质:范围最广、连通性最高并且在景 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
精选编辑ppt
6
对景观的六种认识
❖ 景观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体; ❖ 景观是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殊结
构; ❖ 景观是生态系统向上延伸的组织层次,处于生态系统之
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 ❖ 景观是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整体系统; ❖ 景观是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具有经济、
❖ 景观中斑块的面积和形状
▪ 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 ▪ 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和转移
精选编辑ppt
17
四、景观应用
❖ 景观破碎化与异质种群动态
▪ 作为一种过程,栖息地的破坏使得剩下的斑块碎片散 布在整个景观中,对于那些只局限于原始栖息地类型 的物种,破碎化意味着其原来完整的种群被那些不适 合于栖息的地块分割为隔离的小种群。
❖ 基底的判定方法: ▪ 在一个景观中占的相对面积最大; ▪ 连通性最大,并把其它景观要素包围; ▪ 对景观动态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 相对面积、连通性、控制程度三者结合。
精选编辑ppt
16
三、景观功能
❖ 景观中斑块的总数
▪ 景观破碎化影响种群的大小和灭绝的速率 ▪ 景观破碎化影响物种的散布和迁移的速率
精选编辑ppt
19
自然保护区设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 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
景观生态学 ppt课件(共28张PPT)
![景观生态学 ppt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9790f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73.png)
生态系统类型越多,景观多样性指数越大。
▪ Shannon-Weiner指数
S
H' (Pi)(lo2Pgi ) i1
H’-香农指数,S-生态系统总数,Pi-每一生态系统所占 面积百分比。 根据信息论的理论而来,它的指标H’代表一个景观“信 息〞的不确定性,其组成成分变化越大,其不确定性 也越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植物和动物种的过度利用
法正林思想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均匀性(evenness)
E=H’/H’(max)
例如:爬山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倒完木全在 调林整分林中、具广有义重法它要正意林必义 须具备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生长量。
中央核心不伐,中圈长轮伐期,外圈短轮伐期
法正龄级分配:要具备从小到各个龄级的林分,并且各龄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P-分块性,N-相邻生态系统边界数,Di-相邻生态系统
相异性指数
5 景观多样性普遍存在的原因 因为立地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由于干扰作用的结果
2.4.2 森林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
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1 森林年龄结构
森林景观的年龄结构指的是林分间的年龄构成状态
▪ Shannon-Weiner指数
S
H' (Pi)(lo2Pgi ) i1
H’-香农指数,S-生态系统总数,Pi-每一生态系统所占 面积百分比。 根据信息论的理论而来,它的指标H’代表一个景观“信 息〞的不确定性,其组成成分变化越大,其不确定性 也越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植物和动物种的过度利用
法正林思想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均匀性(evenness)
E=H’/H’(max)
例如:爬山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倒完木全在 调林整分林中、具广有义重法它要正意林必义 须具备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分排列和法正生长量。
中央核心不伐,中圈长轮伐期,外圈短轮伐期
法正龄级分配:要具备从小到各个龄级的林分,并且各龄 优势度(dominance)
优势度=1-均匀度
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 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P-分块性,N-相邻生态系统边界数,Di-相邻生态系统
相异性指数
5 景观多样性普遍存在的原因 因为立地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
由于干扰作用的结果
2.4.2 森林景观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
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
1 森林年龄结构
森林景观的年龄结构指的是林分间的年龄构成状态
《景观设计》课件 (2)
![《景观设计》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33046a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3.png)
● 04
第4章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公园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以中央公园为例,可以深入探讨城市绿地规划的特点 与设计要点。同时,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城市更 新中的作用,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1 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02 社区文化关系
景观设计的意义 与展望
景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提 升城市形象和品质,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未来, 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社 会文化融合,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和绿色。
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提升城市形象
增加城市吸引力
促进社会交流
打造交流场所
提高居民幸福 感
创造美好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改善生活环境
创造宜居空间
结业语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参与,景观设计是一门富有创造力 和活力的学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我们的 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美好和可持续的改变。让我们共同 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展望未来景观设计
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
技术创新
应用智能科技
城市绿化
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社会文化融合
与客户沟通和反馈 改进
理解客户需求
调整设计方案
设计开发
在设计开发阶段,团队将详细制定设计方案,考虑可持续性 和施工可行性。这个阶段需要团队成员密切合作,确保方案 的完整性和实施性。
施工与落成
施工监督与质 量控制
确保施工质量
竣工验收与维 护保养
确认设计效果
景观设计流程总 结
景观设计流程包括研究与调查、概念设计、设计开发、 施工与落成等阶段。通过团队合作和与客户的沟通, 打造出满足需求且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方案。
景观生态学 - 幻灯片(共5张PPT)
![景观生态学 - 幻灯片(共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18c2140975f46526d3e183.png)
景观生态学
第1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
格局
尺度
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
生态学干扰
缀块—廊道—基底
第2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异质种群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系统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第3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S系统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4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第1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
格局
尺度
空间异质性和缀块性
生态学干扰
缀块—廊道—基底
第2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异质种群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系统理论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第3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S系统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数量研究方法--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4页,共5页。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a486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1.png)
利用效率。
工业区绿化建设
加强工业区内的绿化建设,提高工业 区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工业区的生态 环境。
工业区能源利用与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工业区的能 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 工业区的生态环境。
CHAPTER 05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
利用大数据、GIS、遥 感等技术进行生态景观 规划与设计,提高规划 效率和精确度。
功能要素
生态保护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休闲游憩
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提供多样化的游憩活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 的需求。
科普教育
结合景观设计,设置科普教育设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 养。
CHAPTER 04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CONTENTS 目录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要素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指将生态 学原理和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 以创造具有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的绿色空间为目标的过程。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 、交通、卫生等,提高乡村居民的生 活质量。
旅游景区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自然保护区
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 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游客容量管理
控制景区游客容量,避免过度拥挤和人为破 坏,保持景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风貌。
工业区绿化建设
加强工业区内的绿化建设,提高工业 区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工业区的生态 环境。
工业区能源利用与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工业区的能 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 工业区的生态环境。
CHAPTER 05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
利用大数据、GIS、遥 感等技术进行生态景观 规划与设计,提高规划 效率和精确度。
功能要素
生态保护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休闲游憩
创造宜人的休闲空间,提供多样化的游憩活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 的需求。
科普教育
结合景观设计,设置科普教育设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 养。
CHAPTER 04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CONTENTS 目录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要素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应用 •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指将生态 学原理和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 以创造具有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的绿色空间为目标的过程。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 、交通、卫生等,提高乡村居民的生 活质量。
旅游景区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
自然保护区
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 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游客容量管理
控制景区游客容量,避免过度拥挤和人为破 坏,保持景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风貌。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905483d4d8d15abe234e90.png)
4.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
①涉及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态学、地 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高 度的综合性; ②建立在充分理解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特性、生态过 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础之上; ③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 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 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 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七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一、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1.生态规划
利用生态学理论而制定的符合生态学要求的 土地利用规划称为生态规划 目前,生态规划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自然 资源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
2.景观规划 起源于园林设计和景观建筑 我们可将所有可能造成景观格局或组分发生 变化的规划设计活动都称为景观规划,如城镇建 设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风景园林规 划等都可纳入景观规划的范畴。
(2)内容:景观中的生态过程包括能流、物流、 信息流和物种流,这些过程引起物质、能量、信 息和物种在景观中的重新聚集和分散,形成新的 景观空间格局,最终表现在土地利用格局上。
4. 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
(1)目的:全面了解一定区域景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特征,并 以此作为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 。 (2)意义:景观生态图可以客观而概括地反映出规划区景观生 态类型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面积比例关系。其意义在于它能划 分出一些具体的空间单位,每一单位具有独特的非生物与生 物要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独特的物流能流规律,独特的 结构和功能,针对每一个这样的空间单位,可以拟订自己的 一套措施系统,以求得在保证其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获取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独特性稀有性及破坏后恢复时间尺度独特性稀有性及破坏后恢复时间尺度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生物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等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性生物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等景观的宜人性和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环境质量以及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环境质量以及与其相邻的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和相容性确定景与其相邻的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和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
《景观生态学课件》课件
![《景观生态学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d8f4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8.png)
包括保护重要景观片区、生 态连通和复育恢复等,通过 景观规划和景观管理实现生 态保护目标。
通过实际保护项目,研究不 同保护策略对景观结构和功 能的影响,为生态保护提供 经验和启示。
景观规划与设计
1 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理
结合生态原理和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方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和 生态过程,有助于理解和保 护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景观格局分析
1 景观格局分析的概念
和意义
2 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
和步骤
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探讨不
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景
包括景观指数计算、空间格
同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功能
观的大小、形状、空间分布
局描述和变化研究等。常用
利用模型对景观生态系统进 行模拟和预测,为生态保护、 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 据。
通过模型分析,评估不同干 扰和管理方案对景观格局和 生态过程的影响,为保护和 恢复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景观与生态保护
1 景观对生态保护的作用 2 景观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3 案例分析
良好的景观结构和功能有助 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过 程和生态服务,并提供人类 福祉。
的影响,为生态保护和规划
等格局特征,以理解景观对
的方法有FRAGSTATS、
Hale Waihona Puke 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LANDscape ANALYST等。
景观生态学模型
1 景观生态系统的组成
2 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 生态过程和环境要素组成, 它们相互作用和共同维持着 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课件》PPT 课件
《景观生态工程》课件
![《景观生态工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4a35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9.png)
1
水体设计原则
根据景观环境和功能需求,确定水体的
水体种类
2
形状、大小和样式。
常见的水体包括喷泉、水池、小溪和湖
泊等。
3
水体水质要求
保持水体水质清澈透明,维护良好的生
水体维护
4
态环境。
定期检查和清洁水体,保持良好的水质 和景观效果。
景观生态工程中的光环境设计
光环境设计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照明环境,提升景观的观赏性和功能性。
植物种类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生态 环境的植物种类,包括树木、灌 木、草本等。
植物选择原则
注重保护本地植物种类和生物多 样性,减少外来物种的引入。
植物基本要求
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选 择适宜的土壤类型、水分供应和 光照条件。
景观生态工程中的水体设计
水体设计是景观生态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能够增加景观的美感,提升空间的舒适度。
目的
景观生态工程的目标是提供可持续的景观系统,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改善人类 生活质量。
特点
景观生态工程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态规律,倡导生态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景观生态工程的类型
1 植被工程
通过引入适宜的植被,改善景观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并提供社会和经济效益。
2 土壤工程
通过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改善植物生长环 境,保护土壤资源和水体水质。
3 水体工程
通过设计和建设水体系统,改善水体环境, 提升景观质量,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
4 光环境工程
通过合理利用光照和照明设施,打造舒适的 光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和居住体验。
景观生态工程中的植物
植物在景观生态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根据植物选择原则和基本要求进行设计。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09129f1680203d8ce2f24eb.png)
2.景观适宜性评价
������ 景观适宜性评价:指相对于特定生态过程的 景观潜力和景观利用的合适程度的综合评估。 ������ 生物多样性保育着重考虑生境条件对物种生存的 适宜性。������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气候,地貌、土壤肥力与 质量、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等,对土地不同利用方 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二. 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景观是区域综合体,由不同类型生态系
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 间单元。因而分类应体现综合特征: 空间形 态、空间异质组合、发生过程和生态功能等4 个方面属性特征。 2. 主导因子原则
景观形成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 各因子的作用不等。∴选取指标应有直观性、 代表性和分类结果的可靠性。
3)Z.Naveh的总人类生态系统
Z. Naveh(1993)提出总人类生态系统的概 念,涵盖了生物圈;将最小景观单元称为生态小 区,集中了生物和技术生态系统,最大的全球景 观叫生态圈,从视觉上和空间上贯穿地理圈、生 物圈和技术圈。他所建立的景观分类系统分为: ������ 开放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 农业景观和农业景观);������ 建筑景观(包括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工业 景观);������ 文化景观。������
第一节 景观生态分类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 景观生态分类是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基 础和景观生态评价、规划、管理的前提;������ 景观生态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 纽带。������ 景观生态分类就是根据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 功能特性,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
上述景观输入能源、物质和信息不同,构成 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景观驱动力。
Z. Naveh提出的景观分类系统
景观生态学:第十章 景观生态评价、规划与建设
![景观生态学:第十章 景观生态评价、规划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174ff6879563c1ec4da7134.png)
(2)景观适宜性评价
• 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的一般步骤与内容
– (1)确定适宜性分析的目标与范围; – (2)确定评价单元; – (3)筛选针对目标的适宜性影响因素,并构建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模型); – (4)收集和处理相关基础数据; – (5)生态适宜性评估运算; – (6)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与结果分析.
(3)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景观 生态 服务 功能
服务功能量估算
固碳 释氧 降温 增湿 木材生产 生物量累积 保育土壤 生物多样性保育 涵养水源 林产品/农产品/水
产、、、 美学价值 环境教育 、、、
价值估算 单位量价格
生态 服务 功能 价值
(3)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3)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 观生态服务功能价 值估算(辛琨,2001)
(4)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景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 系统的自动平衡 – 生态系统不发生疾病 – 多样性与复杂性 – 稳定性和弹性 – 生长的活力和生长幅 – 系统组分之间的平衡 – 生态系统整合性
(5)景观的文化、美学评价
–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注重中小尺 度的空间和建筑单体的配置(规划和设计)
– 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强调大中尺 度生态要素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性
• 三者相互联系,但各有侧重。近年来趋于融合, 取长补短
景观生态规划的特点
• 综合性:涉及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 态学、地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 整体性: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而不是单一 的景观要素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框架
生 态 系 统 健 康 诊 断
(完整版)景观设计PPT课件
![(完整版)景观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c8bbc9767f5acfa0c7cd63.png)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工业革命后一段时期人类聚居 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追求解决途径 的过程中产生的。 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 局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多个生态系统之间的 空间格局及相互之间的生态系统,并用“斑 块——廊道——基质”来分析和改变景观。 景观规划依此为基础开始了新的发展与进步。
景观设计离不开对生态学和人类行为的研究。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要素
生态学
生态学:源于希腊文,原意是 房子、住所、家务活生活所在 地,“ecology”是生物生存环 境科学的意思。是研究有机体 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 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 的科学。生态学由于其综合性 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成为现 今社会无处不在的科学。
景观设计
第一章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景观: 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的多种理解: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
行之; 4 、返回地下含水层的水质和量与水利用保持平衡; 5 、限制用水以保持当地淡水存量; 6 、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地表径流,而不是通过人工修建的暴雨排水系
统; 7 、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进行废水处理、消毒和补充地下水; 8 、地下水供应和分配的双重系统,使饮用水和灌溉及工业用水有不同税
率; 9 、开拓、恢复和更新被滥用的土地和水域,达到自然、健康状态; 10、致力于推动水的供给、利用、处理、循环和在补充技术的改进。
《城市景观生态》课件
![《城市景观生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69f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f.png)
通过实际项目的分析,了解城市 景观生态建设的成果和挑战。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成果 展示
展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良好效 果和对城市的贡献。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未来 发展方向
探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未来的趋 势和发展方向,促进城市可持续 发展。
结论
1 城市景观生态对城市 2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与 3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对
城市景观生态能提供生态服务、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生物多样 性和人类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
1
城市景观生态的现状
城市景观生态面临建设压力和破坏问题,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
2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的意义
保护城市景观生态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的措施
采取建立法规、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等措施,促进城市景观生态的可持续保护、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景观生态概述
城市景观生态定义
城市景观生态是指城市中自然与 人工景观相结合,并满足生态原 则和功能需求的区域。
城市景观生态分类
城市景观生态的重要性
城市景观生态可分为城市绿地、 城市森林、城市湿地等不同类型。
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的关系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
义
城市景观生态是城市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与建设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
通过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市形象和居民生活产生重
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
要影响。
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 目的
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城市景观 生态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提高 生态效益。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成果 展示
展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良好效 果和对城市的贡献。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未来 发展方向
探讨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未来的趋 势和发展方向,促进城市可持续 发展。
结论
1 城市景观生态对城市 2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与 3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对
城市景观生态能提供生态服务、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生物多样 性和人类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
1
城市景观生态的现状
城市景观生态面临建设压力和破坏问题,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
2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的意义
保护城市景观生态有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的措施
采取建立法规、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等措施,促进城市景观生态的可持续保护、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景观生态概述
城市景观生态定义
城市景观生态是指城市中自然与 人工景观相结合,并满足生态原 则和功能需求的区域。
城市景观生态分类
城市景观生态的重要性
城市景观生态可分为城市绿地、 城市森林、城市湿地等不同类型。
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的关系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
义
城市景观生态是城市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保护与建设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
通过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市形象和居民生活产生重
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
要影响。
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 目的
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城市景观 生态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提高 生态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 7.1景观生态分类
• 7.2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 7.3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7.4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7.2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 7.2.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 7.2.2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原则 • 7.2.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意义 • 7.2.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生态系统的娱乐价值
7.2.2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原则
•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
评价主体。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
• 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生产服务性功益的源泉
• 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的转换器。
7.2.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 态规划与设计
7.1景观生态分类
• 7.1.1土地分类方法评价 • 7.1.2景观生态分类步骤 • 7.1.3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
7.1.1土地分类方法
• 发生法
– 以土地形成过程为依据进行分类。大尺度以气候 和地质为框架,小尺度地形地貌、水文、物质组 成等。
• 景观法
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水资源的严重浪
费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过低的水价
• 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是保护自然资源的一
个有效途径。
(三)有助于作出绿色决策
• 市场经济下,任何决策都要计算成本和效益。 • 难以货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长期被忽视, 未能进入这类计算。 • 任何一个项目的收益都应该与造成生态系统 服务丧失进行权衡。 • 明确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能够促使决策 者们更多地考虑到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从 而走向绿色决策。
7.1.2景观生态分类步骤
• (1)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图和其他文字资料, 加上野外调查成果,选取分类的主导要素和依据, 初步确定个体单元的类型和范围,构建初步的分类 体系 – 初始分类的主要指标
• 地貌形态及其界线 • 地表覆被状况,包括植被和土地利用等
• (2)详细分析各类单元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表列
7.2.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 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 统产品(goods) 和服务 (services) 。 •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它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
• 全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都要依
赖于生态系统服务。
• 1974 提出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 Costanza(美国马里兰大学生态经济学研究 所所长)做出了卓越贡献。 • 在 Nature 上发表《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和自 然资本的价值》一文(1997) • Daily(1997)出版《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社会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
(四)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生态系统服务的公益性使人们常常忽略其存 在和价值,如土壤形成、废物处理等。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可以使其以显而易见 的货币形式表达,使其从艰涩的科学术语变成 为民众易于接受的概念,并告诉人们生态系统
服务是与我们的生活和福利息息相关。
7.2.3.2价值分类
• 直接利用价值
• 7.3.1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 7.3.2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原则 • 7.3.3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
7.3.1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是指一个生
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
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
对胁迫的恢复能力。
• 生态系统健康可以通过活力、组织结构和
• 间接利用价值
• 选择价值
• 存在价值
7.2.3.2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
• 直接市场价格法
• 替代市场价格法
• 权变估值法
• 生产成本法 • 实际影响的市场估值法
7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 7.1景观生态分类
• 7.2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 7.3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7.3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7.2.3.1意义 • 7.2.3.2价值分类
• 7.2.3.3评价方法
7.2.3.1意义
(一)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走向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都以经济核算为主,以 GDP 为核心 指标,几乎不涉及环境核算。 •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 1993 年推出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将资源和环境损失引入国民核算体系,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 济综合核算体系。
• 该体系是在 GDP 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消耗、生
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
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
• 生态系统产品和功能划价该体系的基础。
(二)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是制定合理 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的基础。 • 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是造成自然资源滥用的
恢复力进行定义。
• 活力(Vigor)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可根据新 陈代谢或初级生产力等来测度 • 组织结构是根据系统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多 样性及数量来评价 • 恢复力(Resilience)也称抵抗力.是指系统在 胁迫下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7.2.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1. 气体调节 2. 气候调节 3. 干扰调节 4. 水调节 5. 水供应 6. 控制侵蚀和保肥保土 7. 土壤形成 8. 养分循环 9. 废物处理 10. 传粉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分为4个层次:
– 生态系统的生产
–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 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
各种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分类结果,逻辑
序化分类体系
• 地形、海拔、坡向、坡度、气温、降雨量等GIS分析
• (3)依据类型单元指标,经由判别分析,确定不
同单元的功能归属,作为功能性分类结果。
7.1.3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类型
• 景观的功能类型
– 生产性,生产型景观生态系统,如农业景观 – 保护性,保护型景观生态系统,如自然保护区景观 – 消费性,消费型景观生态系统,如城市和工矿景观 – 综合或折衷,调和型景观生态系统
– 依据土地空间形态相似、相异性进行分类。
• 景观生态分类
– 即景观法+发生法。
• 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可分为4个方面:空间形
态;空间异质性组合;发生过程;生态功能。
• 景观法强调前两者,而发生法强调后两者。
• 景观生态法是土地分类的深化方向,也是景 观生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 方法尚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