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
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
……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
”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与故事
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与故事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2、望梅解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故事20字概括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故事20字概括
1. 三顾茅庐真执着!刘备请孔明多虔诚。
例子:你看那刘备为求贤,多次拜访诸葛亮,这劲头咱不得学学?
2. 草船借箭太机智!孔明轻松得箭十万。
例子:哎呀,这诸葛亮咋这么聪明,轻轻松松就搞到那么多箭,厉害吧!
3. 舌战群儒好厉害!孔明一人怼众人。
例子:哇塞,诸葛亮一个人面对那么多人还能不落下风,牛不牛?
4. 单刀赴会真大胆!关羽勇闯敌营哟。
例子:关羽就这么一个人去了敌营,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5. 望梅止渴有办法!曹操妙计骗士兵。
例子:嘿,曹操这一招望梅止渴可真绝,能想出这办法真不简单啊!
6. 乐不思蜀没出息!刘禅降魏就忘蜀。
例子:刘禅这家伙,到了魏国就不想蜀地了,这也太让人无语了吧!
7. 刮骨疗毒好勇敢!关羽谈笑忍剧痛。
例子:你想想,关羽刮骨疗毒还能谈笑风生,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8. 锦囊妙计真神奇!孔明算计都成真。
例子: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每次都那么准,这也太神了吧!
9. 桃园三结义重情!刘关张义薄云天。
例子:看看人家刘关张,那感情多深厚,咱能比吗?
10. 七擒七纵有胸怀!孔明收服孟获啦。
例子: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这胸怀,这气度,多让人佩服呀!
观点结论:《三国演义》里的这些成语和故事真是精彩绝伦,让人百看不厌,充分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
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兵不厌诈”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曹操围城池,诸葛亮派出了一支虚兵,以假象欺骗曹操,最终成功突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中需要运用智谋和诈术,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取得胜利而必须采取的策略。
因此,“兵不厌诈”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战争中运用智谋和诈术是必须的。
“破釜沉舟”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刘备带着自己的部队来到荆州,准备和孙权联合抗曹。
为了表示决心,刘备下令将船只全部烧毁,断绝了回头路。
最终,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败了曹操,为自己谋得了一片土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出决定之后,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留后路,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破釜沉舟”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在做出决定后要有坚定的决心,不留后路,才能取得成功。
- 1 -。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5则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5则三国演义产生了很多成语典故。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1、草船借箭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士兵和草把子。
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
天还没亮,诸葛亮便下令开船,并让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召弓弩手来向船射箭。
于是船两边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下令回去,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
就这样,10万支箭“借”到了手。
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2、赵云单骑救阿斗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
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战三回合,被赵云杀死。
没走多远,又碰上曹将张镉,战十余回合,赵云夺路而走,不料连人带马落入陷阱。
张镉挺枪来刺,忽然赵云的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张镉吓得一个劲后退。
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
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3、火烧赤壁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
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
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东吴统帅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
三国演义的成语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以下是一些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其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七步成诗:曹植。
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成诗,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魏王,曹植作《七步诗》以自伤境遇。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
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草船借箭:周瑜、诸葛亮。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
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如鱼得水:刘备、诸葛亮。
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而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高兴的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自己得到诸葛亮的辅助,就好像鱼得了水一样。
”。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有关三国故事的成语
您好,以下是关于三国演义成语故事的内容:
1.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得到了他的帮助。
2. 赤壁之战: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被周瑜和诸葛亮联合起
来的东吴军队打败。
3. 空城计:诸葛亮在敌军来袭时,打开城门,让士兵都躲起来,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以此来迷惑敌人。
4.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而不惜闯过五关斩
六将。
5. 借东风:周瑜为了让火攻曹操的船队成功,向东南风神求得
东风。
6. 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借箭的计策,从曹操那里骗来了
大量箭矢。
7. 美人计:王异用美色诱惑董卓,最终成功地将其杀死。
8. 苦肉计:韩信为了打败项羽,假装受了重伤,最终成功地达
到了目的。
9. 空城计:诸葛亮在敌军来袭时,打开城门,让士兵都躲起来,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以此来迷惑敌人。
10. 千里走单骑: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而不惜千里走单骑。
以上是一些与三国故事相关的成语。
希望能够帮到您。
如果您
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千里走单骑(关羽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过关斩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乐不思蜀(刘禅被封为安乐侯后,司马昭问曰,思蜀国呼,禅曰,不思)望梅止渴(曹操大军缺水时,曹操骗大家,前边有片梅林,士兵们流出口水来就解渴了)舌战群儒(诸葛亮赴东吴,联盟对抗曹操时,与东吴群臣辩论)大意失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七擒七纵(诸葛亮妙计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刮目相待【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篡魏之心)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魏国,皆无功而返)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1、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舌战群儒(东吴)、羽扇纶
巾、
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2、关羽: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
3、曹操:曹操献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败走华容道4、曹植: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5、刘阿斗:乐不思蜀
6、周瑜:既生瑜,何生亮、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赔了夫人又折兵
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刘备:白帝托孤、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青梅煮酒论英雄
9、赵云:单骑救主
10、吕蒙:非吴下阿蒙
11、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1、草船借箭三国典故,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2、初出茅庐庐:草屋。
原指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打了胜仗。
后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七步成诗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
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4、吴下阿蒙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区。
阿蒙:指吕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5、出言不逊出言:说话。
逊:谦让恭顺。
说话不谦让恭顺。
形容人说话傲慢无礼。
也作“出口不逊”。
6、作奸犯科奸:坏事。
科:法令。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7、锦囊妙计锦囊:用丝锦做成的袋子。
原指封在锦囊中的以便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巧妙对策。
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8、偃旗息鼓①放倒军旗,停打军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
②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9、知遇之恩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指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惠。
10、缓兵之计缓:延缓。
兵:指军事情势。
计:策略。
延缓对方进军的一种策略。
比喻拖延时间,使事态渐渐缓和,同时再想应付的策略。
11、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
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
罡,北斗七星之柄。
斗,北斗星。
12、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14、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5、力排众议极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16、封金挂印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17、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18、万死不辞辞:推辞。
即使死一万次也不推辞。
形容愿意冒极大的危险拼死效命。
19、不出所料出:超出。
料:推测,料想。
指没有出乎预料。
即在意料之中。
20、先礼后兵礼:礼貌。
兵:武力。
先以礼相待,行不通时再用强硬手段或动用武力。
21、乐不思蜀蜀:三国时的蜀国。
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乐,不想回蜀国。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22、乘虚而入虚:空虚。
趁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
也作“趁虚而入”。
0三国演义经典及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及成语故事一、奸绝操、义绝关羽、智绝诸亮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入主西川、白帝城托孤、三英战吕布;救孔融、煮酒论英雄、跃马过檀溪、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诸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智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木牛流马、秋风五丈原、巧布八阵图;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操、战、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败走麦城飞:鞭督邮、独挡长坂桥、战马超、义释严颜、智取瓦口关云:初战文丑、古城相会、长坂坡单骑救主、智取桂阳、截江夺斗、据汉水以寡胜众、力斩五将马超:潼关逼操、战飞黄忠:战关羽、计夺天荡山、定军山斩夏侯渊庞统:献连环计、耒阳县理事、落凤坡徐庶:走马荐诸维:九伐中原操:献刀、发矫诏讨董、报父仇伐、大败吕布、挟天子令诸侯、下邳围城、许田打围、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割须弃袍、败北夏侯敦:拔矢啖睛辽:镇守败权、威震逍遥津郭嘉:十胜十败、遗计定辽东司马懿:街亭之战、祁山拒孔明、扫平辽东、诈病赚爽坚:窃取玉玺、跨江击表策:神亭岭大战太史慈、统一江东、怒斩于吉权:遗书退操周瑜:群英会、苦肉计、火烧赤壁、赔了夫人又折兵太史慈:酣斗小霸王甘宁、百骑劫营陆逊:夷陵之战董卓:称霸京师、凤仪亭掷戟袁绍:率军讨董、官渡之战吕布:三英战吕布、凤仪亭、辕门射戟、白门楼貂蝉:连环计美人计二、操1、操献刀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
校尉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
一日,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
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看见了操的动作,转身急问:"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
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操出阁看马,操道:"愿借马一试。
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及人物
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及人物1.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事描述:三国时期,曹操对刘备放弃益州颇为莫名其妙,于是派人问刘备是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何意义。
刘备解释说,这里是兵荒马乱之地,有很多英雄出现,但适得其所的机会却寥寥无几,因此更要珍惜。
人物关系:曹操、刘备2. 庖丁解牛故事描述:庖丁是个熟练的烹饪师,他有一天看到一头牛,就能够轻而易举地了解到牛的大小形态、肌肉的组成、筋骨的走向及内脏的位置等,他的烹饪之功因此可以较佳选择合适的材料。
学者邹忌觉得庖丁对待牛的态度可以是哲学思维的缩影,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庖丁解牛》,从中有关哲学、道家等方面展开探讨,被逐渐转化成为人过程中的大智慧。
人物关系:庖丁、邹忌3. 资质中庸故事描述:三国时期的孔融,出身世家,但为人冷静,不好张扬自己的才学、家世,认为应该是积极做事,履行责任,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才是最值得推崇的品质。
他在家乡担任官员时,处理事务一本正经、实事求是,积极为百姓服务。
人物关系:孔融4. 兵不厌诈故事描述:孙权、周瑜联合对抗曹操,但是只要用计谋就可以将曹操迫降张夫人和郭嘉投降。
周瑜奋斗不懈,为将完成自己的初衷修改了自己早已定好的计划,于是向自己的父亲请求兵器,随后探察情况敌方城池,终于成功地重耍了一套整编计谋,使得曹操下意识地对外展现丧失军心,最终对军心失望,只能退兵回去,故曰"兵不厌诈"。
人物关系:孙权、周瑜、曹操5. 乘人之危故事描述:诸葛亮舌战群儒乘人之危,迫使群儒逐渐降低自己的条件,若不加入诸葛亮的阵营,当会由他自己点燃火药桶,半边城壁会立即被摧毁。
群儒无法承受压力,终于加入了诸葛亮的阵营。
人物关系:诸葛亮。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人物及故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和人物故事。
以下是一些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成语和人物故事:
1. 曹操献刀:故事描述曹操为了行刺董卓,将宝刀赠与董卓,趁其不备时欲行刺,后被董卓发现,谎称献刀,最终以献刀为由,逃离京城。
2. 温酒斩华雄:故事描述关羽在温酒未冷却之际斩杀了敌将华雄,展示了他的神勇。
3. 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虎牢关前与吕布激战的故事。
4. 煮酒论英雄:故事描述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野心,展现了刘备的机智。
5.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共同誓死相扶的故事。
6. 连环计:王允使用连环计,先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后又将她送给董卓,挑拨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
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了寻找刘备,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8. 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东风,以草船借取敌军的箭,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9. 空城计: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吓退敌军的故事。
10. 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但每次都放他走,展示了他的仁慈和智谋。
以上是一些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成语和人物故事,其中包含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情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以下是 8 条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1. 三顾茅庐:刘备那可是真心诚意地想要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呀!你说他容易吗?他一次又一次地亲自跑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拜访。
就好像你特别想要得到一个宝贝,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求它一样。
后来诸葛亮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出山相助。
哇塞,这刘备的坚持太让人佩服了!
2. 草船借箭:诸葛亮可真是太神了!他能想到用草船去曹操那里借箭,这简直就是神操作啊!想象一下,要是一般人,谁敢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这样玩?但是诸葛亮就敢,还成功地借到了那么多箭。
这计谋,厉害得不要不要的!
3. 望梅止渴:曹操带领军队赶路的时候,士兵们都口渴得不行了。
这时候曹操多聪明呀,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一想到梅子的酸味,嘴里就生津了,一下子就不那么渴了。
这就好比你在非常饿的时候,想象一下美味的食物,是不是就感觉没那么饿了呢?曹操这招真绝!
4. 单刀赴会:关羽那可是艺高人胆大呀!一个人就敢去赴鲁肃的宴会,还能全身而退。
这要是换了别人,谁敢呀?关羽就像是一个无畏的勇士,单枪匹马地去面对危险,太霸气了!
5. 舌战群儒:诸葛亮一个人面对那么多儒生的刁难和质问,他毫不畏惧,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智慧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
这不就跟你在辩论的时候,以一敌多,还能把对方说得没话说一样厉害吗?诸葛亮真牛!
6. 乐不思蜀:刘禅这家伙,到了魏国后,竟然沉迷享乐,都不想着蜀地了。
你说这得有多荒唐啊!就像有的人到了一个新地方,玩得太开心了,就把自己原来的地方给忘了。
刘禅这也太没心没肺了吧!
7. 七擒七纵:诸葛亮抓了孟获七次,又放了他七次,这气量,这耐心,真是无人能及呀!就好像你抓了一个调皮的小孩,。
三国时期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鼎足三分、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桃园三结义、望梅止渴、七擒七纵、千里走单骑、舌战群儒、赔了夫人又折兵、割须弃袍、赤膊上阵、单刀赴会、草船借箭、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单骑救主、木牛流马1、三顾茅庐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
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
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
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
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
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
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
诸葛亮答应了。
那年诸葛亮才27 岁。
2、草船借箭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 万枝箭,并说10 天内就要。
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 3 天之内就送10 万枝箭过来。
”周瑜很吃惊。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 只快船,600 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
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
”然后,把20 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
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耀眼的时期,也是中国的文化文学景观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历史。
在三国时期,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也形成了许多知名的文化成语。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几个有关三国故事的成语。
首先,有“关公叔霸”。
这句成语出自《三国演义》,意思是指关羽之子关公把汉中镇守,死守到底,不肯撤退。
后来这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勇于负责、大义凛然,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精神。
其次,有“赤壁之战”成语。
这句成语也出自《三国演义》,当时刘备和孙权的军队在决战前夕,聚集在赤壁之战,历史上也被称为“赤壁大火战”。
后来这句成语比喻一方势力强大,另一方势力落后。
再次,有“诸葛亮借东风”成语。
这句成语也出自《三国演义》,当时刘备要攻打吴国,但由于双方势力不相上下,诸葛亮便贴门借道,引来了东风,也就是陆逊的军队,大获全胜,此后此成语便用于比喻“一个想法极其好,可以顺利实现”的场合。
最后,有“关张纷争”成语。
这句成语也出自《三国演义》,指的是张绣和关羽之间的一场决战,张绣被关羽打败,幸好后来双方关系缓和,张绣给予关羽最大的尊重。
后来这句成语比喻双方决裂,争斗不断,极其凶险。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精彩的历史故事,以及众多知名的文化成语,像“关公叔霸”,“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以及“关张纷争”等等。
这些成语现在仍被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不断
提醒着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勇敢的人,把历史的教训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三国故事的成语5篇
三国故事的成语5篇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篇一1、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3、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4、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5、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6、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7、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8、得陇望蜀(曹操):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赤壁之战里,周瑜借东风用火攻的方法想战胜曹操大军,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欠差东风。
形容什么事都准备好的,只差最重要的。
10、偃旗息鼓(赵云):攻取汉中时,曹操大军追击黄忠至赵云寨前,赵云匹马单枪站在门前,寨内偃旗息鼓,最终打败曹军。
比喻赵云浑身是胆,形容悄无声息的做事,但孕育了很大的能量。
11、刮目相看(吕蒙):吴国的吕蒙一介武夫出身,对兵法,战略一窍不通,因此老将军程普非常看不起他。
后来吕蒙开始饱读兵书,终于成为吴国数一数二的兵法家。
连程普也对他赞赏有加,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比喻人进步很快,令人意想不到。
12、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13、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14、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15、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16、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17、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8、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19、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20、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如下:
1、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
2、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
3、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
4、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5、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某某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
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
……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
”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公众号:ABC微课堂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
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巢毁卵破: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
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
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七步之才: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能。
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才占八斗: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如鱼得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髀肉复生: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如饮醇醪: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气量宏大,很值得交往。
也说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
《三国志·吴书十·程普传》。
老将程普尝云:“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步步为营: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
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会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特指历史上三国时期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
击鼓骂曹:名士祢衡被孔融推荐给曹操,曹对其轻慢,用鼓吏来羞辱他。
弥衡当着满朝文武大骂曹操,并借击鼓发泄。
后经百官相劝,勉为曹下书去顺说刘表。
蒋干盗书: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
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桃园结义: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水淹七军:关羽率兵攻取樊城。
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
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
适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涨,困住于禁、庞德。
关羽趁机生擒于禁、庞德二人,取得胜利。
辕门射戢: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
横槊赋诗:横着长矛而赋诗。
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出自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曹操献刀: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
单骑救主:赵云单枪匹马杀回长坂坡,与虎豹骑且战且退,最终救出后主母子。
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大意失荆州: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
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
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
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
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
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赤壁大战: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大规模作战,也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诸葛亮利用大雾天,加上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三顾茅庐: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望梅止渴: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廊庙之器:能肩负朝廷重任者。
出自《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同符合契: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形容时间短,危险就在眼前。
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