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型式试验报告

电暖器型式试验报告
电暖器型式试验报告

*********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室内加热器测试报告报告编号:8&&^%%$

测试:审核:批准:

电机型式试验之噪声的测定及其限值

3.12 (1)试验目的 电机的运行会发出一定的噪音,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了电机噪音的限制,以此来限制电机的噪音影响,电机噪音主要由通风(空气动力)噪音,机械振动噪音和电磁噪音三个部分组成,通风噪音在电机进,出风口,特别是风扇附近噪声最大,机械振动噪声往往伴随这振动,发生共振的结构部件处噪声最大,电磁噪声一般在机座中央噪声最大,通风噪声在堵塞电机进,出风口或者拆去风扇噪声显著削弱,电磁噪声在电机断电后空转时消失。 ⑵噪声的分类 ①声压和声压级 声波引起空气质点的振动,使得空气的压强在大气压强附近按声频起伏变化,这种压强称为“声压”,其单位用微帕(卜Pa),有关压强的单位换算关系是: 1Pa=1N/m2=10-5b=10 卜b=0.1mm 水柱 在声学中,通常用声压级别来代替声压作为声音和物理评价指标,声压级与声压的关系是: L P = 20lg p^ (3- 23) 式子中L P一声压级,dB P一声压,PP a P0—基准声压,是一个参考量,一般以20PPa作为基准声压。 用声压级代替声压度量声音的好处是:可把一般人耳刚好能听到的声压 20」】a 到可震破人耳膜的声压20 x 10^Pa这一数白万级声压值表示的声音度量范围缩小到0?120dB的范围内,从而便丁使用和分辨记录。 ②声强和声强级 声强是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声场中瞬时声压与其声速度乘积的时间平■均值,单

位为W/m2,符号为I。 声学上也常用声强级(单位为dB,符号为L I)代表声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L i =10lg : (3-24) 式子中 I 一声强,W/m 2 I o —基准声强,一般取值为10-12 W/m 2 ③ 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声功率是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声能,符号为 W,单位为瓦。 声功率在声学中也常用声功率级,符号为 L w,单位为dB,来表示,他们之 间的关系: W L w =10lg - W o 式中 W 。一基准声功率,一般为10-12W 。 在现行的电机噪声考核标准中,大部分采用声功率级,少部分采用声压级, 这是因为声功率只和深远的总功率有关,而声压级则与声压和测量点到声源的距 离两个因素有关,在给出声压级数的同时,还应该给出测量距离, 声功率级别方便,声功率级和声压级的关系如下式子: S L w =L )+ 101g 一 S 0 式子中,SH 测量声压时,所用包络面的面积, m 2 S0—基准面面 积,一般为1m 2 ⑶测量仪器和设备 ① 声级计 声级计是用以测量声级数值的仪器,因此常用测量噪声升级, 作为噪声仪,通用的声级计测量显示值为声压级值, 声级计的准确 度表示方法和 其他仪器不同,他将不同最大误差级别的仪表分为四个类型号, 各种类型声级计 的最大误差和级别名称见下表: 表3-11声压级声级计准确度分类表 类型号(级) 0 I 皿 m 固有最大误差 (dB ) 土 0.4 土 0.7 土 1.0 土 1.5 (3-25) 所以表述不如 (3-26) 所以被习惯称

电机型式试验之匝间耐冲击电压

匝间耐冲击电压试 ⑴试验目的 用专用的匝间冲击电压试验仪对电机绕组施加模仿操作过电压和自然雷电过电压的冲 击电压,可以有效的查出绕组匝间绝缘的损伤。 ⑴试验仪器 此次设计研究的是交流异步机的耐电压试验,目前较为流行的仪器为匝间冲击电压试验仪,其工作原理大致为:单相交流220V,50Hz通过一个调压器,供给一个升压变压器,电压升高后通过整流成为一个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压,用一个由电路控制的闸流管将上述直流高电压突然加到被测试电机的线圈上,然后在用一个示波器显示该线圈的放电电压曲线,由于该曲线性状与线圈的匝数,磁路等参数有关,所以,可以通过观察他来判别被试线圈是否有匝间短路,匝数多少或者开路的故障。应该按照试验电压的大小和被测电机的容量来选择仪器的规格。 ⑵试验接线方法 ①三相绕组六个线端都引出时,可按下图a所示接法,称为相接法,它试用于无换相装置的匝间仪,需要人工的倒相。 ②三相绕组已接成Y形或△形时,则可按照下图的b,c,d,e所示的方法接线。 (a)(d) (b)(c) (c)(f) 图3-4匝间耐电压试验接线图 对于具有一种额定电压的单速度电机,若接线方式固定,冲击试验电压应从接电源端子输入绕组,若有其多种接线方式而电源进线方式不固定,冲击试验电压应分别从可能的几种电源进线方式输入绕组,例如可以从U1、V1、W1端子进线,也可从U2、V2、 W2端子进线。 ⑶试验电压和时间 试验时所加高压的数值与被试电机的额定电压,中心高度及使用条件有关,所加高压取冲击电压的峰值,其计算公式为 U Z=(3-5) 式子中U z——冲击电压峰值V

K1——运行系数,见下表 K2——尺寸系数,电机中心高≤100mm,取:≥100mm,取绕线转子及并用电动机一律取 U G——交流工频电压值 表3-4运行系数K的标准表 运行情况或要求K1 一般运行 浇水潜水 湿热环境,化工防腐,高速,一般船用 防暴增安— 屏蔽运行,频繁启动或者逆转— 剧烈震动,井用潜水,驱动磨头 特殊船用,耐氟制冷 特殊运行1,40 对于试验时间的规定是:对于能分辨冲击次数的试验仪,每次试验的冲击次数应该不少于5次,对于不能分辨冲击次数的试验仪,每次试验的冲击电压时间为1-3s;允许采用更长的时间。 ⑸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 从理论上讲,给两个电磁参数完全相同的绕组加相同的冲击电压后的放电电压波形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即在一个示波器上只看到一条放电曲线(两条曲线完全重合),一般情况下,完好的电机也会做到上述显示结果,但是由于材料的差异及加工制造中造成的误差等各种可能允许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使两条曲线略有差异,或略有错位和变形,这些情况均应该视为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下面的五个图分别为五中不同情况所得到的结果: (a)正常时候的示波器图(b)有匝间短路时(抖动,有放电声) (c)匝数不等或者有头尾反接的现象(d)有一相对机壳短路(加压端) (e)有一相断线时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康东 姓名:许新 学号:200706050209 日期:2010-10-27

实验一:基于PC的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传感器,USB2009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采集原理和香农采样定律,连接系统实现实时采集传感器信号,完成对采样数据的时域波形显示和存储. 二,实验内容: 1,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 2,了解USB2009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数据采集原理和香农采样定律. 4,实时采集传感器信号,进行时域波形显示并存储实验数据. 三,实验设备: 主要实验设备包括: 1,USB2009采集卡和配有上位机软件的计算机; 2,FESTO气动综合实验台一套. 下图为USB2009采集卡.它包含14Bit分辨率A/D转换器,可以提供16路单端模拟信号输入,8路双端模拟输入通道,4路DA输出功能,1组计数器.提供了内外时钟和内外触发工作方式.A/D转换器输入信号范围为:±5V(USB2009),±10V(AD7899-1).硬增益范围:1,2,4,8(N6为PGA203时),1,10,100,10000(N6为PGA202时). 图1.1 USB2009采集卡 四,实验原理 将USB2009采集卡与FESTO气动综合实验台上传感器连接在一起,而后通过USB连接到计算机上.利用LabVIEW软件搭建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传感器信号,进行时域波形显示并存储实验数据. 五,实验步骤 1,由实验教师讲解FESTO气动综合实验台上传感器工作原理; 2,由实验教师讲解USB2009采集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由实验教师讲解数据采集原理和香农采样定律; 4,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实验电路连接; 5,在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由学生利用LabVIEW软件搭建数据采集系统; 5,打开设备电源,观察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状况,纠正错误; 6,利用LabVIEW实时采集传感器信号,进行时域波形显示并存储实验数据; 7,将实验过程中形成的正确的接线方式,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方法以及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思考的问题综合起来,写实验报告.

国家强制性3C固定式灯具安全型式试验报告c

一灯具的结构与外观照片 LAB-F-AB0

二样品描述及说明:主检产品一般情况描述 (1)按防触电保护分类:□0类 Ⅰ类□Ⅱ类□Ⅲ类

(2)按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等级分类:IP20 (3)按灯具设计的支撑面材料分类: 有F标记□无F标记 (4)按安装形式分类:□吊式 吸顶式□壁式□固定地面式 (5)光源种类:□双端荧光灯□单端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 □高压钠灯□白炽灯□卤钨灯□特殊灯泡 LED灯珠 (6)额定电压(V):220V~ (7)电源频率(Hz):50Hz (8)额定功率(W):40W(560×0.065W) (9)功率因数:>0.9 (10)产品的功能:照明 (11)线圈的额定最大工作温度: □变压器线圈(TW) □镇流器线圈(TW) (12)部件外壳的额定最大工作温度:□镇流器(TC) □电容器(TC) □启动器(TC) □电子变压器□触发器 LED驱动器(TC) (13)额定最大环境温度(TA):25℃ (14)灯具主要部件:□电感镇流器□电子镇流器□电感变压器□电子变压器 □荧光灯座□启动器座□杂类灯座□调光装置 □启动器□触发器□电容器□开关□螺口灯座□插口灯座 LED驱动器 (15)警告: —— (16)铭牌标志(图片): (17)使用/安装说明书内容:—— (18)其他说明:—— 三主检产品关键的安全结构描述 (1)电源线连接方式:—— (2)内部接线: —— (3)样品重量:—— (4)样品外形尺寸: 长:1220mm 宽:300mm 高:85mm (5)外壳材料: 亚克力(灯罩)金属(灯体) (6)导线固定架:—— (7)接地连续性:灯具的金属部分通过接地螺母及弹簧垫片达到与引出线中地线的有效连接,接触 面为裸露金属。

电机型式试验之匝间耐冲击电压

3.3 匝间耐冲击电压试 ⑴试验目的 用专用的匝间冲击电压试验仪对电机绕组施加模仿操作过电压和自然雷电过电压的冲击电压,可以有效的查出绕组匝间绝缘的损伤。 ⑴ 试验仪器 此次设计研究的是交流异步机的耐电压试验,目前较为流行的仪器为匝间冲击电压试验仪,其工作原理大致为:单相交流220V ,50Hz 通过一个调压器,供给一个升压变压器,电压升高后通过整流成为一个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压,用一个由电路控制的闸流管将上述直流高电压突然加到被测试电机的线圈上,然后在用一个示波器显示该线圈的放电电压曲线,由于该曲线性状与线圈的匝数,磁路等参数有关,所以,可以通过观察他来判别被试线圈是否有匝间短路,匝数多少或者开路的故障。应该按照试验电压的大小和被测电机的容量来选择仪器的规格。 ⑵ 试验接线方法 ①三相绕组六个线端都引出时,可按下图a 所示接法,称为相接法,它试用于无换相装置的匝间仪,需要人工的倒相。 ②三相绕组已接成Y 形或△形时,则可按照下图的b ,c ,d ,e 所示的方法接线。 (a) (d) (b) (c)

(c) (f) 图3-4匝间耐电压试验接线图 对于具有一种额定电压的单速度电机,若接线方式固定,冲击试验电压应从接电源端子输入绕组,若有其多种接线方式而电源进线方式不固定,冲击试验电压应分别从可能的几种电源进线方式输入绕组,例如可以从U1、V1、W1端子进线,也可从U2、V2、W2端子进线。 ⑶试验电压和时间 试验时所加高压的数值与被试电机的额定电压,中心高度及使用条件有关,所加高压取冲击电压的峰值,其计算公式为 U Z=1.4K1K2U G (3-5) 式子中U z——冲击电压峰值V K1——运行系数,见下表 K2——尺寸系数,电机中心高≤100mm,取0.9:≥100mm,取1.0 绕线转子及并用电动机一律取1.0 U G——交流工频电压值 表3-4运行系数K的标准表 运行情况或要求K1 一般运行 1.0 浇水潜水 1.05 湿热环境,化工防腐,高速,一般船用 1.10 防暴增安 1.05—1.20 屏蔽运行,频繁启动或者逆转 1.10—1.20 剧烈震动,井用潜水,驱动磨头 1.20 特殊船用,耐氟制冷 1.30

PID控制电机实验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PID控制电机实验报告

编号:FS-DY-20618 PID控制电机实验报告 摘要 以电机控制平台为对象,利用51单片机和变频器,控制电机精确的定位和正反转运动,克服了常见的因高速而丢步和堵转的现象。电机实现闭环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将电机工作于启动停止区,通过改变参考脉冲的频率来调节电机的运行速度和电机的闭环控制系统由速度环和位置环构成。通过PID调节实现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较好的闭环系统。 关键词:变频器PID调节闭环控制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目的在于掌握如何用DSP控制变频器,再通 过变频器控制异步电动机实现速度的闭环控制。为实现闭环控制,我们需完成相应的任务: 1、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五段调速。

2、通过示波器输出电机速度变化的梯形运行图与s形运行图。 3、通过单片机实现电机转速的开环控制。 4、通过单片机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 二、实验设备介绍 装有ccs4.2软件的个人计算机,含有ADC模块的51单片机开发板一套,变频器一个,导线若干条。 三、硬件电路 1.变频器的简介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2.变频器的使用 变频器事物图变频器原理图

电机检测标准

电机的检测标准 一、外观要求: 1.定位孔位置正确,外壳和轴的结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2.引出线长120±5mm,引线规格为18AWG1015塑胶线,有UL认证,引线颜色为红蓝白三色,红线为主线,蓝线为副线,白线为公共端,引线出线方向正确,线头剥线15mm。 3.电机引线长短、颜色符合要求,标志完好,裸线不应有氧化。 4.整机装配完整,螺丝紧固,外壳电镀有良好的光泽,无锈蚀,铁心表面无明显锈蚀; 5.振动:小于2.5mm/S。 6.轴向窜动:小于0.25mm。 7.电机标志清晰,包装完整。铭牌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1)、制造商名或标记; 2)、产品型号; 3)、额定电压和频率; 4)、产品批号和日期。 二、主要电气参数: 1.在自制测试架上,接好电机引线,将开关打到对应挡,用数字转速表测其空载转速,120V/60Hz电机转速为1720±3%转每分钟,230V/50Hz电机转速为1470±3%转每分钟。 2.额定电压: 120V(120V型) 230V(230V型) 额定频率: 60Hz(120V型) 50Hz(230V型) 空载功率: 40W (120V型) 45W (230V型) 空载电流: 0.55A(120V型) 0.35A(230V型) 额定电流: 0.75A(120V型) 0.45A(230V型) 额定输入功率:90W (120V型) 100W (230V型) 3.耐压试验:在1800V AC/0.5mA/1S下无击穿拉弧现象。 4.噪音:在安静的检测室内,用分贝检测仪在距离电机500mm处测其空载噪音,应小于47dB (与背景噪音差要大于10 dB)。 5.泄漏电流:小于0.5mA。 6.绝缘强度:大于2MΩ/500VDC。 7.低压启动电压值:48V(120V型),132V(230V)。 8.旋转方向:轴伸方向单向逆时针转动。 9.热保护器:SF152℃可恢复温控器,动作温度157±5%℃。 10. 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试

标准实验报告三 数字上下变频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一、实验室名称:通信信号处理及传输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数字上下变频 三、实验原理: 1、数字上/下变频的理论基础 通常的无线通信都是通过载波调制信号来实现。这意味着产生了数字基带信号后,需要将信号通过数模(DA)转换,由射频端调制到某个载波频段进行发送。这个将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频段的过程就称为上变频。反之,在接收机端将模数(AD)转换后的高速率高频带数字信号转换为低速率的基带信号,即将中频或者高频信号搬移到基带或者低频波段的过程就称为下变频。 因此,上变频和下变频的概念分别是指把信号搬移到更高或更低的频率上。这可以通过信号()t c与一个复旋转向量相乘得到,结果为: ()()t f j c = t sπ2 t c e f代表搬移的频率,通常称为载波频率。 其中, c 复数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也可以分别称做同相分量或正交分量。 数字上变频和下变频就是对上式进行数字化。这就意味着信号和复向量都要用量化的样本来表示。引入满足采样定理的采样周期T,这样,数字上变频和下变频可以写为:

()()kT f j c e kT c kT s π2=。 进行上变频还是下变频是由频率c f 的符号决定。因此只要对其中一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我们假设对接收到的信号在模拟前端对整个接收带宽进行下变频,然后进行滤波。 假设信道可位于带宽为Band 的频带(波段)内的任何位置,频带内包含所需信道加上干扰邻道。如图1所示。对信号进行下变频可以得到图2。邻道干扰可以通过信道化滤波器来滤除。 图1 下变频前信号信道示意图 图2 下变频后信号信道示意图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中频信号为单频形式,暂不考虑邻道及其他干扰。 1)数字下变频的时域分析: 数字下变频的目的是把所需的分量从载波频率加搬移至基带。模拟中频信号为单频形式: ()()0cos c c t t ω?=+ 其中c ω表示信号频率,0?表示信号初始相位。 同时假设用于正交解调的两路数字本振的初始相位为0,那么模拟中频信号 c c c c

型式试验报告模板

1.试验项目及结论 Order Test Type Testing Date Test Results 1 Conducted Emission Test 11.29 PASS 2 Immunity to Continuous Conducted Interference Test 11.29 PASS 3 Radiated Emission Test(30MHz ~ 1000MHz)11.29 PASS 4 Immunity To Radiated Electric Fields Test 11.29 PASS 5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11.29 PASS 6 Surge Immunity Test 11.29 PASS 7 Voltage Dips, 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ltage Variations Immunity Test 11.30 PASS 8 Voltage fluctuation and Flicker Test 11.30 PASS 9 Harmonic Current Emissions Test 11.30 PASS 10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Immunity Test 11.30 PASS 2. Mode of operation during the test Conducted Emission Test: Mode1:Norma l Operation(DC 48V) Mode2: Norma l Operation(AC 220V/50Hz) Immunity to Continuous Conducted Interference Test: Mode1:Norma l Operatio n Radiated Emission Test(30MHz ~ 1000MHz): Mode1: Normal Operation Immunity To Radiated Electric Fields Test: Mode1:Norma l Operation(DC 48V) Mode2: Norma l Operation(AC 220V/50Hz)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 Mode1:Normal Operation(DC 48V) Mode2: Normal Operation(AC 220V/50Hz)

电机型式试验之负载试验

3.6 负载试验 ⑴试验目的 根据时能否直接测取被试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对电机效率求取方法的规定不同,负载试验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求取被测电机的满载或者规定负载的效率,功率因数,电流,转矩及其转差率或者转速,对于要求效率的求取采用直接测定法,负载试验的目的则是为了测取可直接用于计算效率的输入及其输出功率。另外还有用于计算满载功率因素的定子输入电流及其绘制工作曲线的其他有关数据,对于不能直接显示被试电机输出功率或者输出载距的负债设备。或者不论采用任何负载设备但是效率要求采用间接测定法,负载试验的目的则是为了准确求得被试电机的效率,功率因素及其转差率等而测取一些有关数据,一般为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时的若干组不同输出功率或者输入功率下的定子电流,三相输入功率,转差率或者定子电阻等。 ⑵试验接线图 图3-11负载试验接线图 ⑶试验方法—额定电压负载法 ①实验设备可以直接显示被试电机输出功率或者输出转矩时

所用设备可以直接显示时,让被试电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及额定负载下运行到温升稳定,然后调节负载,在1.5到0.25倍额定功率范围内测取6个点读数,允许增加点的测量个数,测量越多对准确度越好,每个点都应该测取三相线电流,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或者输出载距,转速,定子绕组,直流电阻(无条件时,可最后停机时尽快测量得到)或者温度,试验过程中,每个点都应该保持被试电机定子电压和频率为额定值。 上述实验方法可用下列流程图显示: 1.5P N开始保持U=U N 测取I1,P1,P2,s或n,R1 6—9个点 0.25P N 断电停电测取R1 ②当实验设备不能显示输出机械功率或者转矩时 所用设备不能直接心事输出机械功率或者输出载矩,则使被试电机在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及额定功率下运行到温升稳定后,调节负载,在1.5—0.5倍额定电流之间测取6点读数,读数包括三相电流,输入功率及转差率或者转速,定子直流电阻或者温度,试验中,各测点都应该保持被试电机所加电压及频率为额定值。 当对试验的准确度要求十分严格,可在上述试验结束后,尽快停机测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对热试验后立即进行本项饰演者,可不测,而用热试验后测的电阻值代替。 上述实验方法可用下列流程图显示: 1.5P N开始保持U=U N ,f=f N 测取I1,P1,s或n,R16—9 个点0.5I N 断电停电测取R1 ⑷直接负载法—降低电压负载法 首先使被试电机在额定频率,1/2额定电压和1/2额定电流下运行到接近热稳定状态,然后保持额定频率和1/2额定电压不变,在0.6倍额定电流至空载电流范围内测取6—7个点,每个点读数包括三相线电流,输入功率、转差率。上述实验结束后,立即停机测取定子直流电阻。 上述实验方法可用下列流程图显示: 0.6I N开始保持U=0.5U N ,f=f N 测取I1,P1,s或n,R16—7 个点I0 断电停电测取R1 ⑸试验结果的计算

现代变频调速实验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2015—2016学年第 2学期 题目现代变频调速控制实验 院(系、部)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20 16 年 3 月 10 日

目录 实验一变频器的操作面板的使用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原理 (1)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实验二变频器的外部端子控制实验 (4) 1. 实验目的 (4) 2. 实验原理 (4) MM420变频器的数字输入端口 (4)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6) 实验三变频器的多段速控制实验 (9) 1.实验目的 (9) 2.实验原理 (9)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1) 实验四 PLC控制变频器实验 (12) 1.实验目的 (12)

2.实验原理 (12) 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2) 按要求接线 (12) 变频器参数设定 (13) PLC程序编写 (13) 实验心得 (15)

现代变频调速控制实验 实验一变频器的操作面板的使用 1.实验目的 熟悉变频器的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 熟悉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置; 掌握变频器的正反转、点动以及频率调节的方法。 2.实验原理 变频器MM420系列(MICROMASTER 420)采用高性能的V/f控制技术,提供低速高转矩输出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同时具有很强的过载能力,以满足广泛的应用场合。对于变频器的应用,必须先熟悉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再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对变频器的各种功能参数进行设置。 3.实验内容及步骤 电梯系统的异步电机的参数为: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流、额定功率40W、额定频率50Hz、额定转速1350rpm。

电梯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

电梯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 电梯制造安装企业经常需要向用户、监理等提供电梯五大安装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但人们对型式试验报告的有效期常常会产生分歧,在此将相关最权威的解释附在后面,希望我公司遇到类似问题时,向对方出示附件中的文件,并指出有关有效期的内容,以便对方学习和提高! 电梯型式试验规程(试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梯型式试验工作的管理,规范电梯型式试验行为,提高型式试验工作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曳引或强制驱动的乘客电梯与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及上述电梯所使用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具体范围详见《电梯型式试验规程适用产品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目录》)。 第三条《目录》所列产品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一)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 (二)《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配置与参数变更表》(附件2)中明确的电梯整机部件配置、主要参数发生变更的; (三)《目录》所列各种类型整机或各种型式部件停产1年以上(含1年)恢复生产的; (四)同型式进口电梯的首台产品或者部件; (五)列入《目录》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2年进行1次型式试验(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制造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4年进行1次); (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或电梯制造许可受理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的。 第四条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电梯型式试验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电梯型式试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上述统一管理或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必须遵守本规程规定,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另行发布的各型式电梯及其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细则(以下简称《型式试验细则》,《电梯型式试验细则目录》详见附件3)中规定的试验

电机型式试验之绕组耐电压测定

3.2 绕组耐电压测定试验 ⑴试验目的 绕组耐电压试验又称为介电强度试验,这是检查绕组及相关导电部件(例如接线和接线装置等)对机壳和相互间绝缘水平的一项重要试验,所以在电机实验中必须要严格的执行。对于小型异步机,无论是交流电动机还是直流电动机,此项实验均采用50H Z 正弦,对于小型异步机来说,如果不加以说明,应理解为只要求进行耐电压交流试验。若非为特殊规定,整机试验是对绕组和机壳之间的加压实验,俗称对地耐压试验。 本设计研究的是小型异步机的耐交流对地耐电压试验。 ⑵耐交流电压试验方法 ①压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接被测绕组,低压端接地。 ②被测试电机外壳或者铁心及未加高压的绕组及其他电气元件都要可靠接地 ③试验加压时间分为1min或者1s两种 ④对于小型异步电机,功率小于1KW且额定电压低于100V电机的绝缘绕组,试验电压应该用500V+2倍的额定电压。 ⑤1min方法试验时,加电压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然后均匀的或每步不超过全值的5%逐步升至全值,这一过程所用时间应不少于10s,加压达到1min后,再逐步将电压将至实验全值电压的一半以后才允许关闭电源。 ⑥对于批量生产的额定功率为5KW及以下的电机,允许将上述1min试验缩短为5s。 ⑦1s实验方法限于批量生产的额定功率为5KW及以下的电机,并且试验电压要高于1min方法规定值的20%。 项号电机类型或部件名称试验电压(V) 1 额定输出功率<1KW,且 额定电压<100V的绝缘 绕组 500+2倍的被测试电机的额定电压

2 额定输出功率<1×104KW 的绝缘绕组 1000+2倍的被测试电机 的额定电压,最低为1500V 3 非永久短路的异步电机 1000V+2倍静止开路电压 ⑶ 试验要求与电路图 试验电压为50H Z ,波形尽可能的接近正弦波,对于新生产的或修理时全部更 换的新部件(例如绕组),其数值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于本次毕业设计所涉及到的小型异步机,功率小于1KW 且额定电压低于100V 电机的绝缘绕组,试验电压应该用500V+2倍的额定电压。 典型的交流耐电压试验设备线路图如下图4-6所示(其中M 为被测试三相交流电机,不属于试验设备) T 1——调压变压器 T 2——高压试验变压器 R ——限流保护电阻 ,每伏0.2—1? R 0—保护电阻 TV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 V —电压表 M —被试电机 图3-3试验线路图 其中变压器T 2的容量,对于小型异步机的绕组,,每1KV 试验电压应该不小于1KVA ,若被测电机的电容量C 较大,则试验变压器的额定 容量P 应大于下列计算式 P >2πf CUU NT ×10-3 (KVA ) (3-4) F 为电源频率 U 为被试验电机 U nt 为试验变压器高压测额定电压 C 为被测试电动机的电容,另外,应该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防止在实验中误操作等意外造成人R

变频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变频器的面板操作与运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熟悉变频器的面板操作方法。 2. 熟练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置。 3. 熟练掌握变频器的正反转、点动、频率调节方法。 4.通过变频器操作面板对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点动、调速控制。 二、实验仪器和用具 西门子MM420变频器、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柜、电工工具(1套)、连接导线若干等。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要求接线 系统接线如图2-1所示,检查电路正确无误后, 合上主电源开关Q S。 图2-1 变频调速系统电气图 2.参数设置 (1)设定P0010=30和P0970=1,按下P键,开始复位,复位过程大约3min,这样就可保证变频器的参数回复到工厂默认值。 (2)设置电动机参数,为了使电动机与变频器相匹配,需要设置电动机参数。电动机参数设置见表2-2。电动机参数设定完成后,设P0010=0,变频器当前处于准备状态,可正常运行。 表2-2 电动机参数设置

(3)设置面板操作控制参数,见表2-3。 3.变频器运行操作 (1)变频器启动:在变频器的前操作面板上按运行键,变频器将驱动电动机升速,并运行在由P1040所设定的20Hz频率对应的560r∕min的转速上。 (2)正反转及加减速运行:电动机的转速(运行频率)及旋转方向可直接通过按前操作面板上的键∕减少键(▲/▼)来改变。 (3)点动运行:按下变频器前操作面板上的点动键,则变频器驱动电动机升速,并运行在由P1058所设置的正向点动10Hz频率值上。当松开变频器前错做面板上的点动键,则变频器将驱动电动机降速至零。这时,如果按下一变频器前操作面板上的换向键,在重复上述的点动运行操作,电动机可在变频器的驱动下反向点动运行。 (4)电动机停车:在变频器的前操作面板上按停止键,则变频器将驱动电动机降速至零。 四、实验思考 1. 怎样利用变频器操作面板对电动机进行预定时间的启动和停止? 答:P0010=30,P0970=1,变频器恢复出厂设置; P701=0,屏蔽原来端子启动功能; P2800=1,使能内部功能自由块; P2802=1,使能内部定时器; P2849=1,连接定时器启动命令; P2850=1,设定延时时间(假设1s); P2851=1,定时器延时动作方式; P0840=2852.0,连接变频器启动命令。 2. 怎样设置变频器的最大和最小运行频率? 答:P0010=30;P0970=1,按下P键(约10秒),开始复位。 一般P1080=0;电动机运行的最低频率(HZ) P1082=50;电动机运行的最高频率(HZ)。

电机型式试验之匝间耐冲击电压

3.3匝间耐冲击电压试 ⑴试验目的 用专用的匝间冲击电压试验仪对电机绕组施加模仿操作过电压和自然雷电过电压的冲击电压,可以有效的查出绕组匝间绝缘的损伤。 ⑴试验仪器 此次设计研究的是交流异步机的耐电压试验,目前较为流行的仪器为匝间冲击电压试验仪,其工作原理大致为:单相交流220V,50Hz通过一个调压器,供给一个升压变压器,电压升高后通过整流成为一个较高电压的直流电压,用一个由电路控制的闸流管将上述直流高电压突然加到被测试电机的线圈上,然后在用一个示波器显示该线圈的放电电压曲线,由于该曲线性状与线圈的匝数,磁路等参数有关,所以,可以通过观察他来判别被试线圈是否有匝间短路,匝数多少或者开路的故障。应该按照试验电压的大小和被测电机的容量来选择仪器的规格。 ⑵试验接线方法 ①三相绕组六个线端都引出时,可按下图a所示接法,称为相接法,它试用于无换相装置的匝间仪,需要人工的倒相。 ②三相绕组已接成Y形或△形时,则可按照下图的b,c,d,e所示的方法接线。 (a)(d) (b)(c) (c)(f) 图3-4匝间耐电压试验接线图 对于具有一种额定电压的单速度电机,若接线方式固定,冲击试验电压应从接电源端子输入绕组,若有其多种接线方式而电源进线方式不固定,冲击试验电压应分别从可能的几种电源进线方式输入绕组,例如可以从U1、V1、W1端子进线,也可从U2、V2、W2端子进线。 ⑶试验电压和时间 试验时所加高压的数值与被试电机的额定电压,中心高度及使用条件有关,所加高压取冲击电压的峰值,其计算公式为 U Z =1.4K 1 K 2 U G (3-5) 式子中U z ——冲击电压峰值V K 1 ——运行系数,见下表

变频器应用实训.doc

实验二十四 FR-A740-0.75KW-CH变频器功能参数设置与操作 一、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变频器操作面板操作方法及变频器参数的设置。 通过变频器操作面板设置参数,控制变频器启、停等,变频器的输出最高频率不要超过电机的额定运转频率。

五、参数更改操作及报错

Er1 名称禁止写入错误 内容1.Pr.77参数写入选择中设定为禁止写入,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写入动作时 2.频率跳变的设定范围重复时。 3.V/F5点可调整的设定值重复的情况下。 4.参数单元和变频器不能正常通信时。 检查要点1.请确认Pr.77参数写入选择的设定值。 2.请确认Pr.31~Pr.36的设定值。 3.请确认Pr.100~Pr.109的设定值。

4.请确认参数单元与变频器的连接。 Er2 名称运行中写入错误 内容在Pr.77不等于2(任何运行模式下都可写入)的情况下,在运行中或STF(STR)置为ON时采取参数写入动作时。 检查要点.请确认Pr.77的设定值。 .是否是运行中? 措施. 请设置为Pr.77=2。 . 停止运行后进行参数的写入动作。 Er3 名称校正错误 内容模拟输入的偏置、增益的校正值过于接近时。 检查要点请确认校正参数C3、C4、C6、C7(校正功能)的设定值。 Er4 名称模式指定错误。 内容在Pr.77不等于2的情况下,在外部或网络运行模式下进行参数设定时。检查要点 1.运行模式是否为“PU运行模式”? 2.请确认Pr.77的设定值。 措施 1.把运行模式切换为“PU运行模式”后进行参数设定。 2.请设置为Pr.77=2后进行参数设定。 1.供给电源后,按“PU/EXT”键切换到PU运行模式。 2.按“MODE”键进行参数设定,使显示P. N(例如:P. 0,N为任意数)。 3.旋转“M旋钮”,找到Pr.CL参数清除(ALLC参数全部清除)。 4.按SET键读取当前设定值,显示0,用旋钮改变为1,按SET键进行设定。 5.参数设定: 序号变频器参数出厂值设定值功能说明 1P 1 120 50 上限频率(50Hz) 2P 2 0 0 下限频率(0Hz) 1.按下图连接变频器、异步电动机。七、实验步骤 2.按下装置启动按钮,给变频器供电,按PU键,旋转M旋钮直接设定频率,在数值

电机型式试验之最大、最小转矩的测定

3.10 最大转矩,最小转矩的测定试验 ⑴ 试验目的 测量电机的最大转矩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被试电机的短时过载能力,而测量最小转矩的目的则是为了研究被试电机的启动能力,从而判断电机的质量好坏,是质量检测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⑵ 最大(小)转矩的定义 ① 三相异步电机的最大转矩是指电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所产生的无转速突降的趋态异步转矩最大值(本定义不试用于转矩随转速增加而连续下降的电机),符号为T max ,如下图所示: (a )一般电机 (b )转矩随转速的升高一直下降的电机 图3-17三相异步机的转子—转速特性曲线 ② 三相异步电机的最小转矩是是指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频率下,在零转速与对应于最大转矩的转速之间所产生的稳态异步转矩的最小值。这里应当注意的是稳态异步转矩的最小值这几个字,因为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最小转 s ) 0T T KN n

矩点附近的一段区域内,转矩值一般是跳动很大的震荡曲线,从定义来看,应该取其平均值为最小转矩的结果,而不是取振荡曲线的最低值。 ⑶ 最大转矩的测试方法—描点法 根据国家规定,100KW 以下的电机测量最大转矩采用实测法,试验时,要求产生最大转矩的电机端电压应在被试电机额定电压的0.9-1.1倍之内,此时用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对转矩进行修正才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使用转矩—转速传感器加直流负载法时的试验步骤 ① 描点绘制曲线的方法:可以从空载开始,逐渐加大负载,并按一定的梯度设定一个试验点,在一个试验点上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待显示数据后,并记录下相关数据,再调高到下一个试验点进行试验,直至使转矩值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在接近最大值时应该减缓增加负载的速度,试验时同时记录各点的转速和电压值,有要求还应该记录电流值,如下图(a )所示。 图3-18转矩—转速曲线 按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将各个试验点的转矩值修正到额定电压的数值后,在一张坐标纸上点出转矩与转速的对应坐标点,并将各点练成一条光滑的曲线,被试电机的最大转矩从曲线上求得。 ⑷ 最小转矩的测试方法—描点法 采用描点法单独测量最小转矩的时候,可现在低电压下确定被试电机出现最小转矩的中间转速,一般为同步转速的1/13—1/7范围内的某一转速,机组在该转速下能稳定运行而不升速,断开被试电机的电源,调节测功机使其转速为中间转速的1/3,然后,合上被试电机的电源,调节测功机负载,直到转矩值达到最小,读取次转矩值和被试电机的端电压,通过电压修正,得到额定电压时的最小转矩值 本试验一般和测取最大转矩的试验一起进行,测绘出一条完整的转矩—转速曲线,然后取由堵转到空载的曲线上处于堵转至最大转矩对应的转速范围内的转0T

变频器实训总结

变频器实训总结 这次实训,在老师的带领下,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变频器,变频器是由计算机控制电力电子器件、将工频交流电变为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三相交流电的电气设备,用以驱动异步(同步)电动机进行变频调速。 变频调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交流调速方式。目前,变频器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变频器的出现,使交流电动机得调速得和直流电动机一样方便,并可由计算机联网控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广阔。变频器发展至今,不断进行更新发展,向专用型方向发展,向人性化方向发展,易用性不断提高,功率结构模块化,智能化。 通过对变频恒压供水实训系统的应用与设计,使我们对PLC、特殊功能模块、变频器以及各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通信、监控和实际工程控制要求等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熟悉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体会工程设计的复杂与困难,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的。 学习的过程,让我们对于变频器,原来变频器调速的,是通过变频调速,还可以调节电压,电流,这些都是通过变频,改变频率可以改变那么多东西。而这次接线发现现在对于接线很熟练了,好像有了一种孰能生巧的感觉了,变频器的接线和plc相似,可能都是三菱出的产品,而这次实训是我最认真的一次,可能会也是最后一次了,让我认认真真的做一次,熟练是练出来的啊。经过这次变频器实训使

我掌握了使用变频器的基本方法及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懂了变频调速的原理。在实训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通过自己的慢慢摸索和与同学的交流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还是顺利的完成了这次实训。 刚开始学习组态王的时候很迷茫,根本就不知道它能有什么作用,但是现在学习了之后才知道原来组态王的功能是那么的强大的,里面的参数设置,每一个不用的参数所反映的功能不同。一开始接触组态王,老师介绍了基本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开始让我们对照组态王的初级培训教程学习,这时,我感到诧异了,觉得怎么有这样的老师啊,那我们还来这里干嘛呀,还不如自己再宿舍里自学算了,但是后来才明白,这个软件其实很简单,完全可以自学学会,老师给了我们的不但是自学的能力,还是告诉我们,这个软件很简单,但是简单的同时还是有他的贴别之处的,我们学会它是很容易,但是熟练却是很难的,让我们自己去看教程,自己去学习怎么读懂,怎么使用,对我们以后出去社会工作了,我们也要这样子做工的,到时没有人会帮你,一切都是靠你自己,老是培训的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还是我们的个人能力的提升,让我们竟早的习惯社会的生活。 这次实训里我不仅增强了实际动手能力,也同时深化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真正的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找寻问题的所在,并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去解释,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我学会了基本连接,电路的检测与调试,知道了变频器的工能和原理,这些都我们的培养

电机型式试验之测绕组电阻试验

3 小型异步机型式试验 3.1 测绕组电阻试验 3.1.1绕组绝缘电阻测定 ⑴实验目的 小型异步机的型式试验的第一个试验就是测定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目的是为了检查电机绕组受潮和受污染的情况,保证电机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 ⑵试验仪表选择 绝缘电阻表是常用的测量仪器,按照被测试绕组的不同的额定电压,采用不同等级的绝缘电阻表,见下表 表3-1绝缘电阻表规格选用表 电动机绕组额定电压U n /V 绝缘电阻规格表 U n ≤36 250V 36 <U n <500 500V 500 ≤U n ≤3000 1000V U n≥3000 2500V ⑶热态时绝缘电阻测量标准 一般测量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都是以热状态下的测量数值为最低限值标准。测量时,绝缘电阻表指定用来接地的一端,应该接至机壳,而另一端依次与应测量绝缘电阻的所有绕组的线端相接,未测量的其余绕组均与机壳相接,以接近绝缘电阻表的规定速度(120r/min)均匀转动绝缘电阻表,待指针稳定后读取绝缘电阻表的阻值。 各类电机绕组接近工作温度的绝缘电阻限值,应该在其相应的产品标准中规 r i = (3-1)

在上式中r i——绝缘电阻,M? P——电机的额定功率。KW U——绕组的额定电压或最高工作电压 对于小型异步机来说,因为P/1000远小于1000,完全可以忽略,所以按照上述公式,一般r取额定电压的1/1000M?作为标准值,例如额定电压为380V 的电机,应该不低于0.38M?,如一台允许使用两个数值电压的电机,则应该按照其最高的电压来计算。 ⑷冷态时小型异步机的绝缘电阻考核标准 在电机处于常温下进行测量时,对于低压电机,国家标准中规定应该不低于5M?,高压电机在技术条件中另行规定,但就一般情况而言,温度越高,绝缘电阻越小,冷,热态绝缘电阻换算公式 R mc ≥ u 1000× t e-t 5(3-2) 式子中R mc——冷态绝缘电阻考核值(M?) T e——与绝缘材料耐热等级有关的基准温度值(℃) T——测量时的绕组温度(℃) U——让偶额定电压(V) 在国家标准GB/T5171-2002《小型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小型异步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态时应不小于20M?。 3.1.2 绕组直流电阻测定 ⑴试验目的 在实际冷态下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是电机形式试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一电阻,将要用来计算温升和损耗的值,因此不仅要测出来来,而且要尽量的精确。 ⑵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电桥法,另一种为电流表,电压表法,这里着重研究第二种方法。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时,其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图一适合测量电压表内阻与被测电阻之比大于200时绕组的电阻。图2的接线图适用于测量电压表内阻与被测电阻之比小于200时的绕组电阻,用此方法时,应该用电压稳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表与被测绕相应该接触良好,测量时的电流数值应该不大于被测绕组额定电流的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