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情况检查分析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空区密闭墙周巡回检查分析制度

为加强我矿煤炭生产采空区探测及管理,防止采空区各类事

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井采空区,包括各类采矿活动在井田范围内形成的采空区域、采空巷道及周边煤矿老空等。矿井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采空区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是采空区探测及技术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其他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相应工作负责。

二、矿井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优先在地面进行采空区探查与治理,注重井下探测与治理工程,通过井上下物探、化探与钻探等立体综合探查,根治采空区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我矿应对井田内及周边的生产矿井和废弃老窑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建立矿井资料交换制度,及时填写采空区、老窑调查情况台帐及相关图纸。矿地测部门要积极与地方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建立与相邻矿井资料交换制度,定期交换与矿界相关的采掘生产进度信息。对于能够准确判定空间形态、积水范围、积水量等资料清楚的采空区,在该区域掘进时,必须按照“有疑必探”的原则进行作业;对于无法准确判定的,在该区域掘进时,必须按照“有掘必探”的原则进行钻探验证。根据采空区地面探测结果,对存在采空区大面积积水、积气和自燃的,必须制定井上下采空区综合治理方案。同时

应明确井上下积水、积气和自燃治理的重点工程,按计划分阶段组织检查。矿井严格执行正常巡查制度,应当有专业人员分工观测井上积水情况、洪水情况、井下涌水量等有关水文变化情况,以及矿区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及时向矿调度室及有关负责人报告。

三、建立井上下观测系统,做好老空水害隐患排查、水情水害监测及预测预报工作,每周进行水害分析,每月进行一次隐患排查。存在老空水害时要进行水害分析评估,制定水害防治方案、设计及安全制度。

四、矿井要严格组织实施采空区探测方案,在未探明采空区的情

况下不得强行组织生产。工作面掘进、回采时既要预防、探测同层采空区的老空水及有害气体,又要预防临近煤层采空区的老空水及有害气体。对存在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明的,必须坚持“有掘必探”,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查明采空区空间特征及积水情况。在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坚持“先治后采”,待工作面附近采空区水害、有害气体等隐患排除后方可进行回采。探放水必须有专项设计、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由专职队伍施工,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制度。

五、探放水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㈠采空区资料的可靠程度、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分布特征、探放水巷道施工情况、预计积水范围、积水水压、积水水量等;

㈡超前距离,钻孔组数、个数,各钻孔方位、角度、深度,套管长度,钻孔施工技术要求等;

㈢探放水施工的安全规定或安全制度;

㈣排水系统设计要求;

㈤避灾路线及水情、避灾联系汇报方式;

㈥探放水过程中预防有害气体涌出的防治制度;

㈦探放水位置平面图、钻孔剖面图;

㈧其它应在探放水设计中明确的内容。探放老空水过程中,应由专职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分析采空区内瓦斯、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和出水温度。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制度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停止作业,及时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六、须查明和收集采空区以下相关资料,以便进行预测。

㈠断层位置及煤层厚度变化相关情况。

㈡相邻采空区的位置、范围、积水和积气情况。

㈢相邻采空区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情况。

㈣相邻采空区采面回采期间丢煤、冒落区的情况。

㈤相邻采空区及硐室、巷道分布情况和防火处理情况。

㈥相邻采空区开采、封闭时间和开切眼、停采线位置。

㈦采掘工作面巷道布置及支护方式。

㈧采掘工作面设计通风方式及风量。

㈨采煤工作面设计推进速度。

七、根据上述资料预测邻近采空区有害气体和自然发火危险区域,

要及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重点监测。采空区证实存在煤炭自燃隐患的,采用注浆、注氮或其它阻化材料等综合制度,消除自燃隐患。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必须编制误透老巷或采空区的应急制度。误透老巷或采空区的掘进工作面,应停电撤人,启动应急预案。每旬至少测定一次进回风巷道风量,发现风量变化较大时,分析查找漏风通道,封堵采空区漏风。矿井应根据通风风量、风压增减变化,使用SF6示踪气体等手段,调查采空漏风及通道。因采动影响造成采空区与地表导通漏风的,应采取地表回填压实、井下减少漏风和防止采空区浮煤自燃的制度。采空区周围相连巷道必须永久封闭,封闭区域周围的通风设施稳定可靠,杜绝漏风采空区进回侧间压差,防止因系统风压变化使相邻采空区出现“呼吸”现象。老采区保留的巷道作下水平回风巷时,必须进行喷浆支护,经常维护。矿井应建立完善的观测制度,掌握采空区内的气体情况,采空区密闭内气体浓度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气体检测,并检查密闭墙的完好状态、压差变化和漏风情况。存在大面积空顶隐患的区域,必须采取释放矿压的制度,加强对采空区矿压变化的监测。同时必须派专人对采空区进行日常管理,如发现采空区有异常,要立即撤出受影响区域内的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