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富尔顿铁幕演说
1946年3月15日,已辞去首相职务的丘吉尔应邀前往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頓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说。
演说题目被杜鲁门称之为“和平砥柱”,史称“铁幕演说”。
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英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的特殊的关系”。
联合的目的乃是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
丘吉尔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
“铁幕”后来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名词。
富尔頓演说被认为是美英对苏联发动“冷战”的信号。
三环外交
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提出了英国的“三环外交”的总构想。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
第二环是英美联盟
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
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
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开始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并意图扩展到柏林西区。
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
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以示反对,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
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
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
经过谈判,双方解决了“柏林危机”。
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并直接加快德国的分裂。
第二次柏林危机
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美苏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1949年9至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
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
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
同时,从东柏林逃到西柏林的居民不断增多。
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六个月内撤军,并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
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
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6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这个咨文被成为“杜鲁门主义”。
在咨文中他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成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
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
1949年8月苏联首次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这两个事件改变了东西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对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并引发了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杜鲁门推行的遏制理论的激烈争论。
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指示国务院、国防部重新审议整个美国的防务及外务战略。
4月14日,以保罗.尼采为主席的特别委员会完成了文件的起草,并提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这就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
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图谋统治全世界”,并由此得出结论,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需要大大加强。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首次全面地阐述战后美国国家战略,它对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冷战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国为首与以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斗争与较量。
二战结束后,法西斯国家被击败,美苏之间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合作基础,加之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两个国家逐渐走向敌对。
双方采取了除直接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手段,包括经济领域上的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组建还有军备竞赛的进行等等。
纵观冷战斗的全过程,美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冷战斗的核心内容,其它国际关系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当时国际秩序已遭到严重破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泛滥。
同时冷战使世界处在核战的阴影下,但客观上又阻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所以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
乔治.凯南“遏制”理论
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逐步恶化。
1946年,斯大林发表演说时指出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均起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在美国政府内部引起极大反响。
另外,苏联拒绝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有鉴于此,美国驻苏临时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回一封8000字电报,提出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的主张。
随后,凯南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政策,其特点是:既不触发美苏之间的全面战争,又能对苏联的“侵略行为”在组织有效的对抗。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它成为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大西洋联盟政策
战后美国加紧制定控制西欧的政策。
1946年冬至1947年春,逐步形成了美国对西欧的总政策,即大西洋联盟政策。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加强美国和西欧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合作,以便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
大西洋联盟政策的具体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这一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为了遏制苏联,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保持本国的经济繁荣,美国需要一个广阔自由的欧洲市场。
但它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的复兴。
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
二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的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
1947年6月5日,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
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利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1947年7—9月,英、法、意等16国的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德国西部占领区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区也宣布接受),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后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
美国对欧洲拨款共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余为贷款。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
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多国联盟军事集团组织,成立于1949年4月4日。
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
冷战时期它是美国协调和西欧国家关系、联合抗苏的军事同盟。
随着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对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实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扩展影响,在欧洲安全和全球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北约”现有26个成员国。
多米诺骨牌理论
蒙巴顿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
1947年6月由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
二次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主要内容: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假如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
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
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从此告终。
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伏笔。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当地人口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和其它宗教信仰者。
克什米尔原属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
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教王公控制土邦议会,印度利用议会通过决议将克什米尔划入印度,引起巴方和穆斯林居民的不满。
从1947年起,印、巴双方为此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
1949年1月,通过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划定了“实际控制线”。
双方目前仍在争夺对该地区的主权,并时有军事摩擦发生。
克什米尔问题是影响南亚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
朝鲜战争
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是美苏两强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
美国、苏联与中国三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5国都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突袭韩国开始,1953年7月27日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由于没有签订和平协议,这场战争仍然没有结束。
朝鲜战争是冷战中东西方阵营的第一次热战,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进步。
大规模报复战略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
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要在世界各地维持庞大的地面部队在经济上力不从心。
1953年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不久即着手制定“大规模报复战略”。
1954年1月12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
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压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在外交上提出要执行比杜鲁门的遏制政策更有力、更主动的“解放”政策,即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出来。
该战略建立在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基础之上。
随着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
60年代初,该战略为“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在当时美苏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全面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历史条件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对
保障双方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加强中苏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重大意义。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苏日、中日关系发生变化,条约相关内容逐渐失去其存在意义。
特别是从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做出决定,条约于1980年4月11日期满后失效。
万隆会议
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
由缅甸、印度等五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
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
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的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立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
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苏伊士运河事件
二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6年6月,英军全部撤出苏伊士运河区,结束对埃及的军事占领。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英、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
埃及人们奋勇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舆论的坚决有力的支持,终于在11月6日迫使英、法和以色列同意停火,随后相继撤军。
埃及人民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斗争的光辉胜利。
英、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分虚弱,力不从心,发动了侵埃战争,使他们自己陷于内外交困的窘境。
而美国则在运河事件中借机浑水摸鱼,多方活动,排挤英、法,企图霸占中东。
非洲统一组织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
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确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
该组织的宗旨在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77国集团
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它是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国际经济贸易中的被动地位,改善日益恶化的交往环境,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而建立起来的。
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75国集团"。
后来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
77国集团成立后,主要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争取经济利益,在一些涉及重大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协调立场,发挥积极作用。
它强烈要求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定,强调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加强协作与配合,对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多边贸易体制等提出具体主张。
其宗旨是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采取一致立场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的控制、剥削和掠夺。
77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艾森豪威尔主义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策略。
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
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对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
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
随后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
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
艾森豪威尔主义体现出的对外扩张战略以及霸权思想,指导着美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舒曼计划
1949年12月,欧洲委员会致力于建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高级结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工业复兴与发展。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它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
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
根据舒曼的建议,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
六国达成协议,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舒曼计划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对战后西欧的经济复兴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美苏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
这是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
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美苏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
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
苏联宣布取消对艾森豪威尔访苏的邀请,美苏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了新的争夺。
但值得注意的是,戴维营会谈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奥地利国家条约
全称《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亦称《维也纳国家条约》。
1955年5月15日由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维也纳签订的和平条约。
同年11月28日,南斯拉夫加入此条约。
二战中奥地利曾被作为德国的组成部分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作为战败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本条约确认奥地利重新独立并对有关战后问题做了规定根据条约,1955年10月25日,四国占领军全部撤离。
次日,奥地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奥永久中立的根本法。
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
灵活反应战略
美国在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
此前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
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以来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同时,加强常规兵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它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
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
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
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和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柏林墙
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再次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美、苏两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尖锐冲突。
古巴独立后,1961年4月发生美国雇佣军入侵的“猪湾事件”。
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1962年7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
10月中旬,美国根据U2型飞机的侦查,得志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
随后,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但经两国元首的秘密协商,相互妥协,苏联决定从古巴运走了42枚导弹,并在公海上接受美国“船靠船的观察”,并撤走在古巴的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同时美国宣布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对抗,它使美苏更深刻地认识到双方在避免和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称为冷战以来美苏关系的转折点。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1963年8月美、苏、英为巩固其核垄断地位而签订的国际条约。
在中、苏关系恶化和法国核试验成功等背景下,1963年7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开始就禁止核试验的条约草案举行谈判,7月25日,在美、英条约草案基础上达成协议,并有100个国家加入该条约。
1963年10月10日条约生效。
中、法等国没有参加。
战争边缘政策
台湾海峡危机后来成为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大肆鼓吹的一个事件,杜勒斯提出“战争边缘”政策。
杜勒斯说:“进入边缘而又不卷入战争的能力是一种必要的艺术。
假如你不能掌握它,你最终会卷入战争。
假如你企图逃离,不敢进入边缘,你就会失败。
在是否要卷入印支战争和福摩萨(即台湾)冲突问题上,我们曾正视它。
我们走向边缘,并正视它。
我们采取了坚强有利的行动。
”走到战争边缘,几乎要开战,而又不进行战争的一种姿态,这是杜勒斯炫耀武力的政策。
台湾海峡危机成了杜勒斯战争边缘政策的得意杰作。
但是问题的真相是否如此,值得怀疑。
杜勒斯甚至认为随后召开的万隆会议都是中国出于对美国的恐惧而做出的反应,是战争边缘政策的结果,这显然过分自信了,没有什么人相信他;
欧洲经济共同体
又称欧洲共同市场。
1967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欧洲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共同体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它负责协调成员国的一般经济政策,代表各国政府讨论并决定与共同体有关的所有问题,拥有共同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政策逐步接近,来推动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协调进行,促进共同体不断地、平衡地和稳定地发展,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在各成员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联盟。
德国新东方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
联邦德国作为西方集团的一员,它的“东方政策”也明显带着集团对峙的特点。
联邦德国不与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
这样,联邦德国实际上把自己同东方国家隔绝起来了,因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进入60年代后,联邦德国政府总理勃兰特开始考虑改变联邦德国同东部邻国的关系。
勃兰特决心修改联邦德国一直坚持的立场,不再把重新统一放在首位,而是先承认现状。
一方面,勃兰特指望以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力量为后盾,谋求联邦德国的安全和发展。
另一方面则通过“和平方式”,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扩张,为最后吞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重新统一德国”逐步制造条件。
这些就是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
根据这一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保证互不侵犯的“东方条约”,并促使东西方达成西柏林协定,解决双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
由此,联邦德国摆脱了50年代那种僵持的封闭状态,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逐渐扩大。
更为重要的是,“新东方政策”还意味着缓和与合作,通过互相接触、交流、对话,增进了解,克服分裂,为最后统一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