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八章 综合训练讲解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二版)
![大学生军事理论 (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52e75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8.png)
-感谢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莅临大学生军事理论大学生如何学习和掌握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
课堂学习:通过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使用方法 网络学习: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军事网站、在线课程等,深入学习军事理论信息化装 备的相关知识
大学生军事理论
实践活动:参加学校或社会 的军事实践活动,如军事训 练、模拟战斗等,提高对军 事理论信息化装备的实际操 作能力
指挥控制装备:如指挥控制中心、自 动化指挥系统等,用于实现快速、准 确的决策和指挥
大学生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国防教育:通过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的展示和讲解 ,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他们的国家安全意 识 学术研究:大学生可以借助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进 行学术研究,探讨信息化战争的规律和特点,为未 来的国防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大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这些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提 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大学生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概述
军事理论信息化装备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将传统武器装备进行改造或升级 ,使其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一系列装备。这些装备包括但不限于
通信装备:如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 等,用于实现远程通信和信息传输
侦察装备:如无人机、侦察卫星 等,用于获取敌方情报和动态
电子战装备:如电子干扰机、电子侦 察机等,用于干扰和破坏敌方电子设 备
大学生军事理论
01
对于大学生来说, 掌握这些未来发展 趋势和技术是至关
重要的
02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们将 更好地适应未来军事理论信息 化装备的发展需求,为国家的
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军事理论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九章 综合训练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九章 综合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4c65d72561252d380eb6e4d.png)
一、宿营方式
宿营方式分为舍营、露营和舍营与露营相结合 3种。所谓舍营,是指军队在房舍内宿营;所谓露 营,是指军队在房舍外宿营。露营通常在不具备舍 营条件时采用,是平时部队训练的重点。 野外宿营的方式分为利用制式器材露营和利用 就便器材宿营。利用制式器材露营,通常是指利用 帐篷、装配工事等制式器材进行的露营;利用就便 器材宿营,通常是指利用车辆、坦克、篷布、雨衣、 草木等进行的露营。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一、宿营方式
(5)选择露营地时,夏季要尽量选在高处, 避开谷地、低地、洪水道和易坍塌的地方;冬季应 选在避风向阳处,或土质较黏便于搭设简易遮棚或 挖掘的地方。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一、宿营方式
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
二、救护 三、野外常见伤 病的防治
一、野外求救
(一)创伤止血 人体的血液有一定的路线,要准确地止血,就 必须掌握主要动脉的压迫点。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 有以下几种。 1.加压包扎止血法 2.指压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
第四节
野外急救常识
二、救护 三、野外常见伤 病的防治
一、野外求救
第一节
行军
二、行军前的组 织准备
一、行军的种类 、速度与休息
三、行军实施 的组织
四、特殊条件 下行军
行军时,通常按照先头分队、本队和收容分队 的顺序进行重组。徒步行军时,成一路或数路沿道 路右侧或两侧行进,两队之间距离约100米。行军 途中应适时组织休息,通常每1~2小时休息一次, 时间为10~20分钟。休息时人员及车辆应靠道路右 边,保持原队形;在完成当日行程一半后进行大休 息,时间约1~2小时。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f5cf80b9f3f90f77c61b4f.png)
一、国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
国防法规是随着国家和战争的出现而 产生的。
建设国防和打赢现代战争所需后备人才,具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激发爱国之情,增强 报国之志,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维护国家发 展利益,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章主要从国防历史、国防法规、武
装力量和国防动员四个方面介绍国防基本 知识。
第一节 中国国防 第二节 国防法规 第三节 中国武装力量 第四节 国防动员
回首走过的足迹、创造的辉煌,新中 国国防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1953年。
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 争创伤和经济恢复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1953—1965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 猛进的重要时期。
第三阶段是1965—1976年。
这一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 四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 今。 改革开放在给13亿人口的中国带来历 史巨变的同时,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党的创 新理论引领下,同样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沉痛的教训;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充满 着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
(二)中国近代国防
中国近代国防是一部充满着孱弱、衰 败和屈辱的历史。
1840年,英国凭借船坚炮利,打破了 清王朝紧锁的国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西方列强的侵
略面前,腐朽的统治 者奉行消极防御的指 导思想,居安思奢, 卖国求荣,结果是有 国无防,大片国土被 侵占,人民惨遭蹂躏 和屠杀。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不同性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策 的国家,有着不同目标和不同特征的国防。
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扩张 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四大类。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
(最新)大学生军事理论PPT课件
![(最新)大学生军事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2afe1ead02de80d4d840ab.png)
孙武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 —— 奔吴隐居,研究兵法 —— 吴国为将,显名诸候 —— 功成名就,飘然归隐
83
兵法与商战
战 略 谋
战 术 谋
修身谋
心
治军谋
争 战 谋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 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战略目标
战 略
战略方针
谋
战略步骤
战略措施
慎重初战 初战必胜
2、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三个谋略制胜思想
(3)不战而屈人之兵
——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 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道 也。
79
3、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 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 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先为不可胜 胜于易胜
50
胜于易胜
见胜不过众人之智,非善之善 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 之善者也。古之所谓善战者, 胜于易胜也……其战胜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 者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51
唐
汉 水
淮水
柏举
蔡
凤台
大 别山
江陵 楚 武 汉 52
柏举之战为孙武指挥的西破强楚的一次战役 蔡
16
戚继光创造了新的战斗队形——“鸳鸯阵 ”
•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 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 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 ,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 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 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 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 ,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 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 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 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 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 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 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 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第九章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80ea0431763231126edb1158.png)
第九章 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战备基础 应用训练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战备基础
1 • 战备规定 • 紧急集合 • 行军拉练
— 3—
1.1 战备规定
(一)战备等级划分
1.四级战备
是指国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或者我国 周边地区出现重大异常,有可能对国 家安全和稳定带来较大影响的状态。 这时部队要进行战备教育、战备检查 之类,加强警戒,严格边境管控拉练
(二)行军管理与指挥
3.果断处置各种突发情况
遇敌空袭时,应指挥分队迅速向道路的一侧或两侧疏散隐蔽(乘车时要下车), 并指定火器射击低飞敌机。如果空袭情况不严重或行军任务紧迫时,分队则应疏 散队形,增大距离,加快速度前进。
遭敌核、化学武器袭击时,应指挥车辆就近利用地形防护,人员迅速穿戴防护衣 罩,下车就近隐蔽防护。
战备基础
— 7—
1.2 紧急集合
(一)着装
着装通常着训练服,白天进行紧急集合时,一般就按当时的训练着装进行。如 果上级重新规定了着装,应立即换装。夜间实施紧急集合时,应迅速起床,按 照帽子(冬季戴皮、棉帽时,披装后再戴)、上衣、裤子、袜子、鞋子(双层 床上层的士兵打完背包再穿鞋子)的顺序进行穿戴。
战备基础
— 17 —
1.3 行军拉练
(二)行军管理与指挥
小休息 通常开始行军30分钟后进行,时间为15分钟,而后每行进50分钟休息一 次,每次约10分钟。 休息时,应靠路边,面向路外侧,保持原来队形,督促战士整理鞋袜和装 具。休息地点一般选择在地形隐蔽、向阳的地方,尽量避开居民地、桥梁、 隘路、道路交叉点等。
是指局势恶化,对国家已构成直接军 事威胁的状态。这时部队要深入进行 战备动员;战备值班人员严守岗位, 指挥通信顺畅,严密掌握敌人动向; 收拢部队;发放战备物资,重要的边 防部队按战时满编要求进行战备,军 队各种保障抓紧落实。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eae8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7.png)
目录•军事理论概述•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国际战略环境与我国周边安全•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设•现代武器装备与信息化作战平台军事理论概述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反映时代的特征。
反映不同阶级的利益和观点。
实践性来源于战争实践,并指导战争实践。
定义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军事科学的定义与特点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01古代军事理论以《孙子兵法》为代表,强调计谋和策略。
02近代军事理论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代表,强调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03现代军事理论以信息化战争和网络中心战为代表,强调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战争的本质、规律、指导规律以及国防建设等问题。
指导国防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国防建设的科学性。
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战争历史的研究,揭示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培养军事人才通过军事理论教学,培养具备军事素养和战略思维的人才。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定正确的基本目标和职责;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国防现代化。
国防的基本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建设的基本概念与原则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全局性、长远性谋划和方略。
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内指导国防活动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的新挑战信息化战争的概念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军事理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课后思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d8ffab02d276a201292e10.png)
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 (2) (2)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 (3) (4)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 (5) (5)第五章军事高技术概述 (7) (8)第七章精确制导武器 (8) (9)第十一章战略环境概述 (11) (11)第十三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1) (11)第十四章信息化战争 (12) (12)第十五章国防概述 (13) (13)第十六章国防建设 (14) (14)第十七章国防动员 (14) (14)军事理论思考题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大学生军事理论精品PPT课件
![大学生军事理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a0a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5.png)
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国家安全面临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 挑战,如外部势力干涉、 经济制裁、网络攻击等。
机遇
全球化、信息化为国家安 全提供了更多合作与交流 的机会,如共同打击跨国 犯罪、维护国际秩序等。
应对策略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国际 合作与交流,积极应对各 种挑战和机遇。
06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
国防建设概述
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 障,涉及军事、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个领域。
国防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保卫国 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 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国防建设需要依靠科技、人才 和法制等多方面的支持,加强 军民融合,提高国防实力。
国防动员的意义与任务
国防动员是国家应对战争和其他 紧急状态的重要措施,能够快速 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保障国家
01
03 02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 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 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
1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任务
2
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
3
信息化军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01
02
03
推进信息化作战理论创 新
加强信息化军事人才培 养
完善信息化军队组织形 态
大学生军事理论精品PPT课件
目 录
• 军事理论概述 • 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 •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建设 • 军事思想与军事战略 • 现代武器装备与信息化作战平台 •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
01
军事理论概述
军事理论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军事理论是研究战争和军队建设 规律的科学,是指导国防和军队 建设的理论体系。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a4686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6.png)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是一套专门针对大学生培养有关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的教程,它以《国防教育法》的要求为依据,从军事理论教材、军事实战及军事知识等几个方面,梳理出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军事理论知识体系。
一、军事理论教材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中,首先要整理出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军事理论教材。
教材包括兵法学、战略学、战役学、军事思想史、军事史、军事经济、军事行政、军事野外作战、军事兵技、军事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国防教育法的要求,突出强调军事文化素养。
二、军事实战
其次,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中,还要引入军事实战中的知识,这部分教程包括军事实战训练、军事军事科学技术、军事装备、军事心理学等。
三、军事知识
此外,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中,还要整理出一些军事知识。
这部分教程包括军事组织结构、军事管理原则、军事战略思想、军事法律法规、军事指挥体系、军事智能系统等。
最后,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要在高校全体师生中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军旗、军人形象等,使大学生全面掌握军事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军事理念,端正思想政治立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弘扬军旗,树立正确的军事理念,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对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认识
![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对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f75b631ee06eff9aef807bc.png)
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对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认识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一)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
就智育方面说,其功效也是非常显著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决定》深刻地阐明了智育工作的重心,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国防教育对于推进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
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
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
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
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
它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启发自觉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又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
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
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
不难看出,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和军事训练的意义
![大学生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和军事训练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86baad70b4e767f5acfceed.png)
大学生参加军事理论学习和军训的意义摘要: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现实意义,提出国防教育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途径军事训练一,开设军事理论的意义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
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
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
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
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
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
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高校开展军事理论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第八章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a411260c6294dd88d1d26baf.png)
格斗基础
— 11 —
1.2 捕俘拳
〔七〕上挡抱膝
〔1〕右脚向前落地同时,左手变拳,小臂上挡。 〔2〕左转身屈膝下蹲,两手合力后抱,两掌相对,掌心向内,略低于膝,右肩前顶成右弓 步。
要求:转体合抱要协调一致。
〔八〕下拨上勾
左拳下拨后摆,左转身同时,右拳由后向前猛力上击,拳心向内,与下颌同高,同 时右脚向右自然移动,成左弓步。
〔2〕下肢力量训练可用深蹲或蛙跳进行,可空手或负重来训练,主要是训练股四头肌 的力量,股四头肌的力量决定你在搏斗中能不能踢出致命的一击。
〔3〕腰力训练可以用双手抓住一个固定的东西,然后一只手向前推,一只手向后拉, 这样就可以训练到腰力了,但在搏斗中人们不一般不会感觉到腰力,虽然每一个动作 几乎都是在腰力的参与下完成的。
出血
〔二〕止血的方法
〔6〕上臂出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 抬高,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 肱动脉,如下图。
战伤救护基本知识与技术
— 26 —
出血
〔二〕止血的方法
〔7〕前臂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 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 端,如下图。
战伤救护基本知识与技术
— 27 —
出血
〔二〕止血的方法
战伤救护基本知识与技术
— 30 —
出血
〔二〕止血的方法
3.止血带止血法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一条长1米 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 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 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 皮管的弹性压迫血管而到达止血的目的, 如下图。
战伤救护基本知识与技术
— 31 —
战伤救护基本知识与技术
— 14 —
通气
〔一〕手指掏出术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九章 综合训练资料讲解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九章 综合训练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8c8baaf8c75fbfc77db2d0.png)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5)选择露营地时,夏季要尽量选在高处, 避开谷地、低地、洪水道和易坍塌的地方;冬季应 选在避风向阳处,或土质较黏便于搭设简易遮棚或 挖掘的地方。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第一节 行军
一、行军的种类 、速度与休息
二、行军前的组 织准备
三、行军实施 的组织
(一)夜间行军 (二)山地行军 (三)严寒和高原地区行军 (四)热带山岳丛林地行军 (五)水网稻田地行军 (六)荒漠、草原地区行军
四、特殊条件 下行军
目录
2
宿营与警戒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1)避开城镇、集市、车站、渡口、大的桥 梁附近;
(2)避开疫区、传染病流行村落; (3)有适当的地幅,通常师、团、营的宿营 面积分别为600平方千米、60平方千米、6平方千米; (4)有较好的进出道路,便于车辆、人员通 行;
(一)宿营常识教育 (二)现地勘察
野外宿营前,通常以团(营)为单位组织现地 勘察,视情况也可以连为单位进行。现地勘察的内 容包括:重点明确宿营地点;各分队的宿营区域; 各级指挥所的位置;进出道路;通信联络的方法; 各种信(记)号;完成宿营准备的时限;组织检查 的时间、内容等。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第一节 行军
一、行军的种类 、速度与休息
二、行军前的组 织准备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综合训练(课堂PPT)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综合训练(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59e389a6c30c2259019ecb.png)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1)避开城镇、集市、车站、渡口、大的桥 梁附近;
(2)避开疫区、传染病流行村落; (3)有适当的地幅,通常师、团、营的宿营 面积分别为600平方千米、60平方千米、6平方千米; (4)有较好的进出道路,便于车辆、人员通 行;
第一节 行军
一、行军的种类 、速度与休息
二、行军前的组 织准备
三、行军实施 的组织
(一)夜间行军 (二)山地行军 (三)严寒和高原地区行军 (四)热带山岳丛林地行军 (五)水网稻田地行军 (六)荒漠、草原地区行军
四、特殊条件 下行军
目录
2
宿营与警戒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一)宿营常识教育 (二)现地勘察
野外宿营前,通常以团(营)为单位组织现地 勘察,视情况也可以连为单位进行。现地勘察的内 容包括:重点明确宿营地点;各分队的宿营区域; 各级指挥所的位置;进出道路;通信联络的方法; 各种信(记)号;完成宿营准备的时限;组织检查 的时间、内容等。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三)物资器材准备 宿营前,应认真检查个人的着装(衣服、被
褥)。冬季宿营时要重点检查棉(皮)帽、棉(皮) 手套、棉(皮)大衣、棉(皮)鞋的携带情况;夏 季宿营时应重点检查雨衣(布)、蚊帐的携带情况。 每人都应准备1~2套干净的内衣,以备更换。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第二节 宿营与警戒
一、宿营方式
二、宿营地区的 选择
三、宿营准备
四、宿营地工 作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PPT(超详细)[1]
![2024版大学生军事理论PPT(超详细)[1]](https://img.taocdn.com/s3/m/1003b6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b.png)
信息化战争具有信息主导、技术密集、全时空作战、体系对抗等特点。
2024/1/30
03
信息化战争的演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战争经历了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
化的演变过程。
16
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智能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战争将成为 未来战争的重要形态,智能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指挥决策、智 能化作战行动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特征。
24
大学生军事素养培养的意义与目标
2024/1/30
25
大学生军事素养培养的意义与目标
目标
2024/1/30
了解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 安全形势
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技能
培养战略思维与决策能力
26
国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国防历史与现状
国防法规与政策
2024/1/30
27
国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
2024/1/30
智能化战争面临的挑战
智能化战争面临着技术成熟度、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多方面 的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法规制定、伦理规范等方面进行积 极探索和应对。
17
应对信息化战争与智能化战争的策略
加强信息化建设
推进智能化发展
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武器装备 水平和信息化指挥能力,构建适应信息化战 争的军队组织形态和力量体系。
国防动员与战略环境
方法
2024/1/30
28
国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理论教学
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
实践教学
军事训练、模拟演练等
社会实践
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行军的概念
行军,是军队沿指定路线有组织有计划地行动,是机
动的基本方法,目的是转移兵力,争取主动权,形成 有利态势。
二、行军的方式和强度
方式:
1、按行军移动方式分为徒步行军和乘车行军 2、按行军时间分为昼间行军和夜间行军
3、按行军速度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
迂回时,人员除穿戴好防护衣罩外,还应对武器和携 带物品进行防护。
第二节 宿营
一、宿营的概念
宿营,是军队行军或战斗后的临时住宿,分为舍营、
露营以及两者结合的宿营。
二、宿营地点的选择
应根据敌情、地形、地貌、执行任务以及我情而定。
1、有较好的集结场地和进出道路 2、避开疫区、传染病流行区域以及不宜宿营的地域
伤、病等情况,因此,必须安排医疗保障人员跟随队 伍前行,并配带各种常用药物,以保证及时处置临时 的医疗问题。
(三)车辆保障
行军中,要安排指挥车、收容车和应急车辆。收容车
和应急车应在行军队伍的后面跟进,负责收容掉队人 员和及时运送伤病人员。
(四)安全保障
行军中,要设置安全保证组,负责行军的安全工作,
(四)山地行军
特点:地形复杂,道路狭窄、陡峭,常出现浓雾天气。
行军前做好道路的勘察,制定详细的行军计划,在行
军中保障通信畅通,确保指挥的连续性,遇到浓雾天 气,放缓行军速度,派出先遣组引导前进。
(五)严寒地区和高原地区行军
特点:风雪多,气温低,空气稀薄。
“五防”:防冻伤、防路滑、防雪盲、防高原缺氧和
(二)正确掌握行军路线
行军中,指挥员应用行军路线图,随时对照地形,不
算查看沿途的标志点及路标,随时判明所到位置,正 确掌握行军路线。
(三)适时组织休息
行军中要适时安排休息时间,由行军总指挥按行军计
划统一安排。 小休息:行军30分钟后,休息15分钟(检查、调整装 具和物品);后50分钟休息一次,每次10分钟
3、避开城镇、桥梁、集市、车站以及渡口
4、夏季选择在较高地域,冬季选择在避风向阳处
(一)选择宿营地的原则
1、近水
2、背风 3、避险
4、防兽
5、日照 6、防雷击
三、宿营地的建设
(一)宿营地平整
将选择好的宿营地进行卫生清扫,清除石块、杂草、
矮灌木等杂物,对凹洼的地方用土填平。
(三)周密制定行军计划
1、明确行军里程,计算不同路段的长度、宽度和坡度
以便合理掌握行军速度 2、规定每段路程的行军队形、行军序列、行军速度, 以便正常行军 3、明确大小休息点和具体时间,保证学生的休息和保 持体力 4、明确各级指挥人员和医疗保障组、收容组的具体位 置
5、明确行军中各种联络方法和信、记号的规定 6、明确设置各种情况(炮火封锁区、雷区、危险地段、 防敌侦查等)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7、明确遇到各种突然情况时的处置方法
防车辆熄火。
(六)夜间行军
特点:道路分辨困难,物体易于隐藏。
行军前,要预先研究和熟记行军道路及两侧地形特征,
行军中,要缩小队伍长度,掌握行军方向,随时判明 队伍位置。主义加强侦查、警戒和通信联络,严格遵 守灯火管制,保持静默状态。
四、行军的组织与准备
(一)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
行军前要集中进行行军动员,明确行军的目的、意义;
大休息:完成当日形成一半以上后,以营(连)为单
位,进入指定地域疏散休息和用餐。
(四)果断处置各种情况
空袭:指挥员应指挥队伍迅速向道路的一侧或两侧疏
散隐蔽。
核、生、化:指挥员应指挥人员就近利用地形防护,
人员应迅速穿戴防护衣罩,就近隐蔽防护。
受染地段:指挥员要指挥分队尽量绕过受染区,无法
(二)宿营地划分和要求
将宿营地划分为休息区、野炊区、就餐区、活动及娱
乐区、洗漱区,卫生区等区域。
第三节 野外生存
一、野外生存的概念
是指人在住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求生。作为一名战士,
在孤立无援的敌后或生疏的荒野丛林和孤岛上,在仪 器断绝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就要学会在复 杂条件下的生存技能,保证在恶劣环境中保持持久的 作战能力。
随时清点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行军过程安 全和顺利。
(五)宣传保障
行军中,要成立宣传组,通过标语、横幅、口号等形
式进行宣传,鼓舞士气,鼓励群体人员坚持到底不掉 队。
六、行军的管理与指挥
(一)遵守行军规定
1、遵守行军时间 2、保持规定的行军速度、距离和序列
3、严格遵守行军纪律和交通规则
鼓足士气,树立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 心;加强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互相帮 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助人为乐思想;提高遵守 纪律的自觉性。
(二)正确选择行军路线
1、选择离市郊最近、路口和车辆最少的路线
2、选择便于途中安排休息的路线 3、选择便于行军保障车通行的路线
4、选择便于返回和便于设置各种情况的路线
天气变化大,水源少。
“三防”:防暴晒、防中暑和防风沙。行军前,应当
侦查行军路线,明确行军地行军
特点:河流、沟渠多,纵横交错,道路泥泞,路面狭
窄。
在行军中,要加强“遇水搭桥”的保障措施,做好长
时间在河流、沟渠和泥泞道路行军的保障工作。
二、野外生存的装备
(一)基本用品
(四)合理编成行军队形
行军队形通常设为一、二、三、四路纵队。行军队形
的编成应根据行军人数、路况、地形等综合因素确定。
五、行军的各种保障
(一)通信保障
行军中,要保障通信畅通,指挥员随时了解行军中的
所有情况,保证畅通的组织和指挥,一般可采用对讲 机或其他移动通信器材。
(二)医疗保障
行军中因天气、饮食、体力等原因,可能会发生各种
4、按行军方向分为向敌行军、侧敌行军和背敌行军
三、特殊条件下的行军
(一)热带丛林地行军
特点:炎热潮湿,多雾多雨,昼夜温差大,毒虫、毒
草多,不明瘟疫多。
“六防”:防中暑、水和消毒防暑药品,提前侦查地
形,选好休息地域,休息地域要尽量靠近水源
(二)荒漠、草原地行军
特点:地域开阔,标志物少,难于伪装,气候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