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药口服和熏洗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方法57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口服和熏洗;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抗感染、抗过敏、抗炎等治疗。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外周血IgA、C3、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外周血各指标均较低(P <0.05)。
观察组痊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4.626,P<0.05)。
结论中医药辨证施治联合熏洗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外周血IgA、C3、IL-6、IL-8等指标,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药;熏洗;血热妄行
过敏性紫癜为免疫介导的细小血管炎症,病变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
临床表现可为臀部或双腿紫色斑点,腹痛、便血、关节肿痛、血尿等。
化验室检查外周血常可见免疫功能紊乱,大部分抗体、补体、白介素等高于正常水平、凝血机制异常、尿常规异常等。
过敏性紫癜目前较多采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两者并发症多,病情易复发,长期用药阻碍患儿生长发育,且临床疗效并非十分理想。
本院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联合熏洗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21例,女8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6±3.6)岁,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1例,药物过敏5例,食物过敏5例,接触性过敏3例,诱因不明5例;分型:皮肤型16例,肾炎型7例,腹型4例,关节型2例。
辨证:血热妄行证21例,风热伤络证6例,湿热痹阻证2例。
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8±3.5)岁,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0例,药物过敏7例,食物过敏5例,接触性过敏2例,诱因不明4例;分型:皮肤型14例,肾炎型6例,腹型5例;关节型3例。
辨证:血热妄行证18例,风热伤络证7例,湿热痹阻证3例。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抗过敏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强的松龙、甲泼尼龙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辨证施治并辅以中医药熏洗。
血热妄行证以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水牛角20 g(先煎)、生地黄12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生石膏20 g、玄参12 g、黄芩10 g、连翘10 g、栀子10 g、甘草3 g。
风热伤络证以银翘散为基础方:金银花10 g、连翘10 g、生地黄20 g、牛蒡子10 g、牡丹皮10 g、荆芥
10 g、槐花15 g、茜草10 g、紫草10 g。
湿热痹阻证以四妙丸为基础方:黄柏10
g、白术4 g、苍术10 g、木瓜8 g、牛膝8 g、薏苡仁8 g、独活6 g、女贞子12 g、紫草10 g、甘草3 g。
1剂/d水煎取汁100 ml,分3次口服。
中医药熏洗方:茜草、紫草、薏苡仁、桃仁、鸡血藤、芍药、红花、白鲜皮等各30 g,水煎取汁500 ml,以温水稀释至5 L,浸泡膝以下小腿足部。
共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IgA、C3、IL-6、IL-8水平。
1. 4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紫癜消退,腹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消失,尿、血化验指标均正常。
有效:紫癜明显减少但未消失,腹痛、关节痛等症状较前有所缓解,尿、血指标较前好转。
无效:紫癜未见减小甚至扩大,腹痛、关节痛等症状较前缓解不明显,尿、血指标无变化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IgA(6.02±1.36)g/L、C3(1.92±0.46)g/L、IL-6(370.74±64.37)ng/L、IL-8(293.52±46.18)ng/L;治疗后外周血IgA(2.46±0.88)g/L、C3(0.89±0.17)g/L、IL-6 (158.22±24.18)ng/L、IL-8(142.75±26.48)ng/L。
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IgA(5.81±1.27)g/L、C3(1.95±0.49)g/L、IL-6 (359.02±68.56)ng/L、IL-8(288.34±44.96)ng/L;治疗后外周血IgA(3.74±1.04)g/L、C3(1.16±0.35)g/L、IL-6 (220.67±23.49)ng/L、IL-8(187.24±31.03)ng/L。
治疗前两组外周血IgA、C3、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外周血各指标均较低(P<0.05)。
观察组痊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626,P<0.05)。
3 小结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常与感染、进食、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免疫发病机制为体液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异常、炎症介质释放增多[1]。
过敏性紫癜在祖国医学中属“紫癜风”、“葡萄疫”、“肌衅”、“斑疹”等范畴,中医辨证可分为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湿热痹阻证、阴虚火旺证以及气不摄血证[2]。
该病用药主攻“火盛”、“血瘀”,治疗总则应清热凉血、化瘀消斑[3],然后根据不同症候选择不同方剂,再根据患儿具体累及部位及症状加减,因人而异。
中药熏洗是借助适当的温度通过皮肤将中药成分有益因子渗透至机体内,发挥作用[4]。
中药熏洗方有活血化瘀药物,以求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循环血液中的免疫因子、改善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外周血IgA、C3、IL-6、IL-8等指标降低更显著,提示中医药辨证施治联合熏洗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唐雪梅.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免疫发病机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1):1634-1636.
[2] 丁樱,孙晓旭,毕玲莉,等.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11,7(6):1-4.
[3] 师小萌,李领娥,边莉,等.过敏性紫癜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疗. 世界中医药,2012,7(6):577-579.
[4] 边莉,师小萌,张立欣.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进展.河北中医,2014,36(5):77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