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典诗词意象教学方法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典诗词之意象
、
明确意象的概念
意 象 是 指 渗 透 了 诗 人 主 观 情 感 的 形 象 。 古 人 认 为 葚 比喻 自己的身陷情 网。 “ 意 ”是 内在 的 抽象 的心 意 , “ 象 ”是外 在 的 具体 的物
兴 :就 是 “ 先 言 他 物 以 引起 所 咏之 词 也 ”。 兴必 须
五、由名言、名诗、名联导入 新课
战》 这篇文 言文就 可 以这样 来导入 :在 我 国漫 长的历 史长
用名 言、名 诗 、名 联导 入新课 ,这种 导语要 求用词 新 河 中 ,发 生过无数 次大大 小小 的战争 。有春秋 时期 晋楚相 颖 生动 ,能够激起 学 生感情 波澜 ,造成 与课文相 适宜 的课 争 的城濮之 战 ,秦 末时代 楚汉相 争 的垓 下之战 ,三 国时期 堂气 氛 。如教 学 《 岳 阳楼记 》这篇 课文 就可 以用 清代 窦坊 吴魏 相争 的赤壁之 战 。这 些战争 留给我 们许 多生动有 趣 的 撰 写的这 副对 联来 导入 : “ 一楼何 奇 ,杜少 陵五言绝 唱 , 故事 ,也 留给我们 许 多经 验和 教训 。 “ 前事不 忘 ,后事之
备雾 艮 参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典诗词之意象
◎刘玲华
意 ”源 于 内心并 借 助 于 “ 象 ”来表 达 , “ 象 ”是 “ 望州怀 远 ”、 “ 伤 春悲 秋 ”、 “ 折柳 送别 ”、 “ 见 象 。 “
流水 则思年 华易逝 ”、 “ 梧桐 细雨则 凄楚 悲凉 ”,古人借 常见 的事物 , 以形 象生 动的语 言 ,寄寓 自己丰富 的情感 , 这 些常 见 的 形象 ,用 诗 歌 中 的术 语 叫意 象 。如 马 致 远 的 “ 意 ”的寄托 物 。意 象的运用 自然 因人 、物、 时、情 的不 同而不同。营构 意象 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赋 、比、兴 。 赋 :就是平 时所说 的直写 其事 。如 《 孔雀东 南飞 》中
论古诗词中的意象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
2. 能够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
3. 能够运用意象来表现情思。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意象来表现情思。
四、教学准备:几首典型的古代名作或者有代表性的古代名作。
五、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导: 师生共同回顾一下什么是“意象”,然后师生一起看几首典型的古代名作或者有代表性的古代名作,并尝试去分析它们所使用的“意象”;
2. 学习活动: 学生根据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独立完成对于不同文章中使用了不同形式(如人物形容) 的“意象” 的分析;
3. 检测与巩固: 针对上述文章,老师请学生尝试写出一阵能体现相应文章主旨情思并能使用相应形式(如人物形容) 的“意。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意象分析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意象分析一、引言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意象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具象的物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是古诗中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
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意象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意象分析的方法和意义,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意象分析的方法1.了解意象的内涵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结合,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融。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意象的内涵,即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意象,这个意象在诗人心中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了解意象的内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
2.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柳”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月”常常象征着孤独和思乡之情。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3.品味意象的语言表达意象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品味意象的语言表达是意象分析的重要环节。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如修辞手法、词语的选择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意象分析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意象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对诗歌中生动、形象的意象进行分析,学生可以领略到诗歌的美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意象是诗人情感与物象的结合,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
通过了解意象的内涵、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品味意象的语言表达等环节,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思想,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对诗歌中生动的意象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浅析古诗意象的学习方式论文
浅析古诗意象的学习方式论文浅析古诗意象的学习方式论文我国古诗创作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神”与“形”的关系。
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认为“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认为“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
”王国维更是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其实仅仅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多种表述之一。
古诗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所思所想,通过寄托一个特定的具体事务组,使之融入自己的某种情感,并构造一个特定的艺术时空,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时空在内心进行再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思所想的基础上,附着自己的情感。
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究古诗意象是理解古诗含义、体验古诗作者情感的重要前提。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古诗意象1.指导学生理解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利用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运用相关学习放学,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整,对学习效率、效果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和反馈。
自主学习环境下如何选择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评价和判断学习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都需要学生自主独立地完成,而这种学习能力是在不断摸索、探讨、总结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问题、习惯问题。
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捕捉意象是激活中学古诗教学的关键。
2.指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一般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三个方面设立。
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探究古诗意象的起源,认识意象,了解意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积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能力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意象分析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意象的组合方式,基本感受意象组合营造的诗歌意境;培养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表达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在古代诗词中,意象与情感表达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通过学习与理解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欣赏与品味古代文学的魅力。
本文将从意象与情感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表达。
一、意象与古代诗词意象是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的形象,通过对于事物的描绘与比喻,使读者产生直观感受。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通过形象的描绘而传达出来。
打开一本古代诗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描写天空、山水、花草、动物等的意象描写。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通过这一描绘,诗人将明月的光辉与地上的霜巧妙地相互比拟,给人以月冷而地上更冷的感受,使人们产生寒意。
这样的意象描写不仅是形象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学生们可以通过诗词欣赏的方式,阅读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描写。
他们可以通过识字、注音、翻译、背诵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每个意象的具体含义。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寻找易于理解的意象描写进行练习,逐渐增强对于古代诗词意象的理解与感受。
二、情感表达与古代诗词古代诗词中往往融入了丰富的情感,通过对于情感的表达,诗人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产生了一种心灵上的交流。
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多种多样,有忧伤悲观的,也有欢乐激昂的。
诗人通过对于情感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进行共鸣。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自然界的壮丽与人生的短暂相联系,表达出一种浩瀚与悲壮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仅是诗人个人内心的感受,也是对于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学生们可以通过诗词分析的方式,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并试着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在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表达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课堂教学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讲解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揣摩并感受其中的意象与情感。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中将所学到的意象与情感表达进行实践。
如何理解和运用古诗词的意象和技巧?
如何理解和运用古诗词的意象和技巧?要如何表述和句子修辞古诗词的意象和技巧:教育者视角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其意象和技巧所蕴含的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美学价值。
教育者如何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古诗词的意象和技巧,不仅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再理解古诗词意象的内涵和外延:古诗词意象是指诗歌中所表达的具体事物、场景或情感,它往往具有超越表象的象征意义。
理解古诗词意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意象的构成:意象大多数由景物、人物、事件、情感等因素构成,独特的组合和表达,自然形成某一特定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意象的象征意义:意象所象征的意义往往与时代背景、作者情感、文化习俗等因素息息相关,必须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深度解读。
意象的审美价值:古诗词意象的审美价值可以体现在其意境、情韵、意趣等方面,从意象的运用,还能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二、掌握古诗词技巧的运用方法:古诗词技巧指的是诗歌创作中所运用的修辞技巧,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掌握这些技巧的运用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
明白技巧的内涵:每种技巧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需要学生理解其基本内涵和应用范围。
分析技巧的运用: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了解作者在不同语境中如何运用不同的技巧,以及这些技巧如何共同营造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尝试技巧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诗歌创作,或对诗歌进行改写,来加深对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三、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理解意象和技巧: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和技巧,需要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
时代背景:古诗词创作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文化风俗等息息相关,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创作意图。
作者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思想观念、情感体验等都会影响到诗歌的创作,了解作者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技巧的运用。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古诗词的意象和技巧,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加深对意象和技巧的理解。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
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下面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
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
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
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
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
古代诗歌意象分析与训练
古代诗歌意象分析与训练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意象体系,成为了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诗歌中的意象,犹如画家笔下的色彩,诗人情感的寄托,是诗人抒发情感、描绘景象的利器。
本文将浅析古代诗歌的意象,并探讨其分析与训练方法。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诗人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观察与感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技巧,巧妙地融入诗歌之中。
这些意象既有具象的山水、花鸟、人物,又有抽象的哲理、情感、道德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
首先,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人通过对山川、草木、风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其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意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进行塑造,传达出对人生、道德、历史的思考。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以茅屋为背景,描绘了自己艰难的生活境遇,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再次,古代诗歌中的哲理意象具有启示意义。
诗人通过对人生、宇宙、道德等问题的思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出生活的真谛。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诫人们要客观看待事物,辩证思考问题。
在古代诗歌意象的分析与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广泛阅读古代诗歌,积累丰富的意象素材。
通过阅读,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为后续的分析与训练打下基础。
二、分析意象的特点,挖掘其内涵。
在分析意象时,要关注其具体形象、象征意义、情感色彩等,深入挖掘其内涵。
三、学习诗人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在分析过程中,要关注诗人的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学习其独特的表达技巧。
四、进行实践训练,提高自己的意象运用能力。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教学研究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教学研究在古代中国文学中,诗词是一种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凝练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不仅是作品的核心元素,也是读者与诗人交流与共鸣的桥梁。
因此,研究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意象的教学方法意象是诗词表达的直观形象,它通过对事物的描绘和运用具体的形象语言,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感观效果。
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山水、花鸟、季节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教授学生意象的理解和运用。
首先,通过篇目导读,引导学生感受整体的意境氛围,进而体验其中的意象。
例如,在讲解《静夜思》这首诗时,可以通过鲜明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夜晚中的思绪和情感。
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意象所表达的内涵。
其次,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像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意象所表达的形象和意义。
可以通过选取精美的山水画作、花鸟图像等,展现出诗词中的意象,同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关于山水的诗词时,可以展示一幅山水画作,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领略其中蕴含的意境。
最后,通过学生的创作和分享,激发他们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诗词创作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选取适当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创作,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意象的理解。
二、意境的教学方法意境是指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氛围,它是通过对意象的组合和运用,创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
在古代诗词中,有些作品通过细腻而巧妙的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教授学生意境的体会和解读。
首先,通过诗词朗诵和欣赏,激发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优秀的古代诗词,让学生通过声音、语调和节奏等感受其中蕴涵的意境。
同时,适当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通过对意境的解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情感主题和意义。
理解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
理解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修辞技巧,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悟。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需要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意象和修辞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意象意象是诗词中通过形象的描绘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
古典诗词常常通过精细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1. 自然意象自然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意象。
通过描绘山水、花草、天空等自然元素,诗人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通过描绘风急天高、渚清沙白,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2. 感情意象感情意象是古典诗词中另一种重要的意象。
通过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诗人能够传递出深刻的情感体验。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通过描绘明月光照在床前,诗人表达了自己思乡的愁绪。
二、修辞修辞是诗词中运用的一种修饰手法,通过巧妙的表达方式,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古典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繁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比喻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出一种意义。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通过将白日与山、黄河与海进行比喻,诗人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浩渺。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强诗词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微雨湿透篱落,疏烟笼晓岸。
”通过将微雨和疏烟拟人化,诗人表达了秋夜的寂静和凉爽。
3. 对偶对偶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称的结构和意义,使诗词更加优美和韵律。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通过对偶的结构和意义,诗人表达了边疆的孤寂和哀愁。
通过理解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
初中生语文教案:探究古诗中的意象运用
初中生语文教案:探究古诗中的意象运用一、引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涉及到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
而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的意象运用更是其中的一大特色。
本教案将从探究古诗中的意象运用入手,通过学习和分析古代诗词,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二、认识意象1. 意象的概念意象是指诗人运用具体的形象与感觉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或情感。
它通过感官的具象形象,让读者能够产生直观的感受和共鸣。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2. 意象的分类意象可以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味觉意象、嗅觉意象、触觉意象等等。
其中,视觉意象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学生们理解的。
三、分析古诗中的意象运用古诗中的意象运用是古代诗人们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几首中国古诗来学习和理解意象运用的具体方法。
1. 杜甫《月夜忆舍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应知今夜是何年。
分析:这首古诗通过描绘明月、枝头的惊鸊,清风中鸣蝉以及稻花散发出的芬芳,让读者感受到了静夜的美好与宁静。
同时,诗中还设置了问句,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分析:这首古诗以人物离别为背景,通过描绘辞别的景象,如黄鹤楼的烟花、孤帆、长江,展现了作者离愁别绪的情感。
其中的意象运用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离愁之情。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分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入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其中的意象运用使得读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远大目标的追求。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1. 听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的古诗词,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并参与讨论。
2.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诗歌图片或诗词片段,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3.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运用,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解释。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具有历史的价值和文化的遗产,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群落,其运用与表现对人类本性、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探索是广泛而深刻的。
因此,对古典诗词意象群落的审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意象群落是什么?意象群落可以理解为一个诗词或者文学作品中所共有的形象或者情感元素,其可以进行分类,用来描绘出整个作品的审美面貌,因此,意象群落已经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的重要元素。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文字本身的审美特征古典诗词运用了许多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兴、象征、意合等等。
通过这些修辞手法,使得古典诗词的意象呈现更为生动、深刻,增加了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意象的文化背景古典诗词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因此每一个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具有文化背景的。
通过了解文化背景,可以有助于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
3、表现主题和情感古典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主题和情感,它们的意象群落往往与这些主题和情感密切相关。
因此,理解诗词表现的主题和情感,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象群落。
1、春古人看春的眼光非常特殊,春意象代表了希望、生机、美好。
此时,大地恢复生机,草木抽芽,鸟兽繁衍,人们在春天中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因此,古典诗词中几乎无不用春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例如:《春夜喜雨》中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登高》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秋秋意象代表了收获、成熟和凋零,也代表了忧伤和离别。
秋天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对于古人来说,这样的气候也意味着快要离别,因此,秋天被古人赋予了离别的意味,例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天阶夜色凉如水,静看牛渚灯明”。
而同时,秋天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代表着美好和成熟,例如《秋风词》中的“秋天,阑风微飒,一枝红杏满腰。
3、水水意象可以象征人类情感的起伏和丰富,也可以表现世界上的本质和真实。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浅谈高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浅谈高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中学语文论文把握意象体味情感——浅谈高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 李玉民在古典诗歌中,意象是情感的寄托,诗人将难以言表的感情化身为具体的某个事物,使感情在具体中得到了升华。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古典文学中必备的文学常识,富有深刻的文化韵味,例如“柳”与“留”同音,“柳”在诗歌中往往表达的是“留”的意思。
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不仅仅需要领略前人的精华之作,也需要能够将所积累的知识在考场上在平时运用起来。
关于意象的教学,不能单纯地将诗歌中的意象挑出来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一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识别诗中的意象,掌握理解意象的含义,并且要能够通过意象来推敲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
因此,本篇将从找出诗中意象,领略全诗;理解意象含义,推敲诗韵以及想象感受意象,物情为一这三个方面来谈一谈高中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教学。
一、找出诗中意象,领略全诗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对于意象的掌握,对于领悟全诗具有非凡的意义。
要掌握诗歌的意象,第一步是能够判断出诗歌中的意象。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诗歌中准确找到意象。
一首诗中的意象或多或少,没有具体固定的位置,考试中往往会考察课外的诗歌,考试题目也常常会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用法,用今天的术语表达就是托物言志或者借物抒情。
所以,意象必须是一个事物。
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其中“草”“樯”“舟”是具体的事物,而“风”“夜”都是自然现象,都是感观名词。
二、理解意象含义,推敲诗韵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之后,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
一是诗歌意象的用法往往和词语的本意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西风”的用法,使用“西风”的诗句经常带着一丝哀愁,一些凄凉,如“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等等。
西风一般指的是秋天的风,狂躁寒冷,显得不尽人意,给忧郁的秋日平添了一份哀怨与苦恼。
二是诗歌中意象的含义与诗歌创作的背景有关,例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当时战乱频频,国无宁日,唐朝大势已去,诗人居无定所,无生活保障,壮志难酬,于是泪落于“丛菊”,心系于“孤舟”。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
而意象群落是指在诗词中通过一系列相近的意象构成的一种群体,其目的是通过审美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意象群落在古典诗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过一种特定的组合方式,将相近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意境。
把山、水、云等自然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山水田园意境;将桃花、杏花、梅花等花卉意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春天花开的意境。
这些意象群落通过各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象征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意象群落的审美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象。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让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意象,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山、水、云等元素,并让他们描述这些意象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培养学生的意象联想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关键词或句子,让他们依据这些词语或句子来展开自己的意象联想。
给学生一个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让他们联想所见到的景象,并加以描绘和表达。
通过鉴赏名家作品,让学生领略大师的意象群落运用之妙。
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著名的古典诗人的作品,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苏轼的《赤壁赋》等,让他们欣赏其中的意象群落以及通过意象群落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通过学生的创作来巩固和拓展他们对意象群落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然后以意象群落为基础进行创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意象群落的魅力,并通过对比、讲评等方式来加深他们对意象群落的理解。
在意象群落的审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的结合,帮助学生在欣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体验到意象的美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最新文档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在真正把握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策略方法之前,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意象的具体含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探究意象对古诗词主题的影响。
一、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古诗词意象如果从春秋战国开始算起,从第一篇《诗经》诞生至今,我国诗歌的发展史已经有 3000 多年。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迁客骚人,离愁别绪,数不胜数。
诗人们将自己要寄托的离情别绪蕴含在诗歌中,融情入境,就造就了意象的诞生。
“意”,指的是作者的心意体验、思想感情;“象”,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通过自己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将客观存在在自己脑海中再加工呈现出鲜明的形象,称之为意象。
二、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意象与主题的关系在古诗词中,不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代表着不同的主题。
比如植物类“象”,不同的种类都寄托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柳、梅、松等。
1.柳“渭城朝雨 ?徘岢荆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初中古诗词中的“柳”意象,数不胜数。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使用到“柳”这一意象,主题大多表达的是别离之情。
因为在古时候,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而且“柳”与“留”读音相同,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人们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折柳送别的场景,心中就会涌起一丝愁绪。
2.梅花在古诗词中,如果出现与“梅”有关的诗句,那么大多要表达的都是不畏艰难,不怕打击的思想感情。
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咏梅》)。
王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这些诗都借梅花不畏风雪,肆意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梅花这种品格的赞扬与敬仰。
3.松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同梅花一样傲雪斗霜,也是诗人讴歌的对象。
刘桢《赠从弟》中“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其意象群落是中国古典文学审美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进行审美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古典诗词的意象、意象群落的意义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
一、古典诗词的意象古典诗词的意象是指诗人通过语言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主观情感所产生的形象。
古代文人笔下的意象多来自自然界的景物、人物、情感和思想等。
古典诗词通过对意象的描绘和营造,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的力量。
比如《庐山谣》中“小池泛月影,树杪鹊声喧”的意象,通过描绘池水中的月影和树上鹊鸟的叫声,展现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的赞美和追求。
二、意象群落的意义意象群落是指在一首诗中所体现的多个意象的集合。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经常能够呈现出一种象征性的意义,通过对多重意象的营造和组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不仅仅是单一的形象或是抽象的情感,更是一种文学意义上的符号和标志。
通过意象群落,诗人可以传达出细腻的思想和情感,引导读者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和感悟。
1. 文本导读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古典诗词的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讲解,指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群落中发现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对于《春晓》这首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百鸟争鸣、万家灯火等意象出发,理解诗中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2. 诗词赏析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诗歌赏析的方式,让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让学生朗读、默读并理解诗歌的意象,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意象的体会其中蕴含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魅力。
3.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和不同意象的使用,让学生发现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群落是如何与诗歌的意义和情感相结合的。
通过对古诗词的对比分析,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意象群落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古典诗词的意象群落审美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技巧教案
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技巧教案古代诗歌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是诗人直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享一份关于意象分析技巧的中学语文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意象的概念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意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运用所学知识,深入解读古代诗歌中的意象;4.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古代诗歌的独立思考与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意象的概念和功能a) 引导学生了解意象的定义:意象是诗歌中通过具体、形象、感官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形象,用以传达诗人的情感、思想和意境。
b) 分析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的功能:意象可以丰富诗歌的艺术性,增强读者对诗歌的感知和共鸣,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思考空间。
2. 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a) 确定意象:学生通过关键词、描写细节等途径,确定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并理解其含义。
b) 分析意象的特点:学生通过分析意象的具体形象、隐喻、象征等手法,揭示意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c) 探究意象与主题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意象与主题的异同,分析意象对主题的表达和补充。
3.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实践a)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一首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逐句解读,并分析意象的特点和功能。
b) 学生小组讨论,选取一首自己喜爱的古代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展示分析结果,并与全班共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意境深远的古代画作或播放一段富有意象的音乐,引发学生对意象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简要讲解意象的定义和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3. 方法讲解:分步骤向学生介绍意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借助课件或示例诗歌进行讲解。
4. 实践演练:教师选取一首篇幅适中的古代诗歌,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先进行分析,然后交流讨论,最后全班共同分享。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秋意象文化
浅谈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秋意象文化“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
”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秋意文化的内涵,对于学生更好的领会诗词意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的意义。
一.秋意对原型意蕴的传承和加工古代诗词作品中,诗人常借助于原型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原型意象有助于我们鉴赏古典诗词作品。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宋玉在《九辩》中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悲凉凄怆的内心感情熔铸于瑟索荒凉的自然秋景之中,就开凿了“悲秋之先河。
此后,悲秋“原型”被历代文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成为一个“类”概念的话语符号,凝聚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秋意象的多数作品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原型意象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秋意中的悲秋意识是离别坏人、羁旅思乡的悲苦古代文人对生命的感悟,习惯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读,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去体味。
因此,对古代文人来说,漂泊异乡、骨肉分离最让人柔肠寸断、感伤不已。
屈原感慨:“悲莫悲兮生别离。
”江淹叹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因此,离别怀人、羁旅思乡成为众多咏秋作品的主题。
有的以秋写相思之苦:如李商隐在巴山驿馆的楼头看秋雨,勾起无尽的相思之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有的以秋写思乡之痛。
如孟浩然于“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的寒冷秋景中感慨:“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马致远在萧索的秋风中抒发浪迹天涯游子的悲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怨愤。
由于我国古代文人视达政济世为正途,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田园牧歌似的晚秋之景,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在归隐后从田园生活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明自己身处乱世、前途黯淡的孤独抑郁之情。
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实施策略意象在诗歌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意象的教学认知和教学策略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通常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一、对形象的还原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美、音乐美、意韵美,对意象的领会离不开对形象的还原。
我们一般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着力点放在理解、积累上,理解的基本途径是借助于注释,这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
这样的理解方式是理性的、专业的,其消极的一面是忽视了诗歌的形象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倾向,导致了为理解而理解的现象,美好的诗歌经由这一机械过程,生趣顿失。
比如教学《墨梅》,很多老师会先把象征的手法揭示出来,让学生领会诗人高洁的品格,并立志向其学习。
这样“理智”的教学,没有唤醒形象感,自然其所蕴含的情意也无法与形象融为一体。
如果我们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形象的还原上,将会迎来不一样的教学样态。
首先,《墨梅》是一首题画诗。
王冕是画家,其最擅长的是画画,这首诗是对他所画梅花的注解,是这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学可以从这幅画开始,让学生观墨梅之形、之色、之姿,对墨梅有个直观的了解,并引导学生说说这梅花与我们见到的、想象中的梅花有何异同,凸显“墨”这一颜色,引发学生对诗人用意的推测。
其次,《墨梅》具有朴素的画面感。
“吾家洗砚池头树”,茅舍,池塘,梅树,再加上“洗砚”的诗人,画面跃然纸上;“个个花开淡墨痕”,朵朵花开的画面又立呈于读者面前,“淡墨”二字更是活画出梅花之色、之姿。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写的是梅花的香气,“流”和“满”为香气赋予姿态。
如此,整首诗就好像一幅画,从梅花所处的环境写起,依次写了梅花之形、之色、之味、之姿,动静结合,与画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最后,在梳理出这些形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墨梅”之墨色、之清气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结合王冕的人生追求进行佐证,其意韵、内涵、主旨便会自然生发出来了。
从形象出发悟意,是诗歌教学的必由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古典诗词意象教学方法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诗教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让学生领略诗词的美感,学有所得应讲究方法。
学生属于缺少审美经验的青少年读者,学生阅读诗词的印象是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对诗词的意象、艺术风格,诸如雄浑、豪放、飘逸,绮丽、纤穠、幽婉、婉约、清新、典雅、古淡之类的概念,是模糊的、笼统的。
因此,对这个群体来说,读诗便只达到"不求甚解"的效果。
要求青少年学生理解诗词的艺术风格,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诗词鉴赏,首先要了解诗词艺术风格的由来。
本文旨在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而对这个问题作概略的探讨。
一、古典诗词"意象"与"艺术风格"古典诗词某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实质是一种感性的、形象的思维的产物。
诗词中每一个标志风格的形象体现了具体的意境,多个意境集中,以其画面、色彩、气氛、感情基调的相近或相似之点,融合出为一种美的意境类型,取其传神之点,就得出"豪放"、"婉约"等艺术风格的评价。
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诗词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表述为"形象--意境--概括"的过程。
从"意境"到"艺术风格"由诗评家们通过分析、比较来完成,这里要说明的是,从"形象"到"意境"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通过实例去了解。
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1)以"寒"、"瘦"论孟郊和贾岛的艺术风格。
"寒"指诗的一种清冷的意境的美。
"瘦"是单薄、孤寂的感觉。
我们不妨读两位诗人的作品,孟郊的《秋怀之一》:"孤骨夜虽卧,吟虫相唧唧,老泣无涕洟,秋露为滴沥。
"一诗中,秋虫悲鸣烘托穷苦的身世,秋露与涕泪表现深深的凄凉情怀。
贾岛的大多数诗篇感情清冷,表现寂寞孤独的情怀,例如《秋暮》:"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
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
白须相并出,暗泪两行分。
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全诗的境界是迫促狭窄的,奇僻凄寂,只写得垂泪苦吟的诗人独立于秋日之中,连周围景物也寥寥无几。
显然,"寒"和"瘦"是苏轼对孟郊、贾岛的诗的一种感觉、体验和感悟,这种感悟来自诗中"秋虫"、"秋露"、"杨柳"、"秋水"的形象的描画和概括,它们触碰了读者的心灵,同时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由此产生了"意象"。
意象的产生过程从没有离开过感情和灵感,是一种极之直觉的感性思维。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
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
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
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过:"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可见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创造了诗的境界、美的类型,它是可感的,具体的,传神的。
它诉诸于我们的想象,触发我们的美感联想,而不是概念、分析、推理、判断的理性思辩。
"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经过"形象------意境------概括"的思维过程,形成诗词的艺术风格。
捕捉意象,领会其寓意,就能体味诗词的意境,从而总结经验,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
因此,指导青少年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放开那些"繁文缛节",先不提抽象、玄妙的理论,还之以朴素的思维方式,唤醒青少年学生年轻、灵动、敏感的心,从诗词的意象展开联想,着重"心读"。
用心来感触,心被诗词感染才可谈到品诗。
捕捉诗词中的意象相对于学习艺术风格的理论,更适合缺少审美经验的青少年学生。
感悟诗词意象,目有所见、耳有所闻,这是鉴赏诗歌的突破点。
二、古典诗词"意象"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1、借助意象,烘托情思月亮在许多诗人笔下多是思乡、念亲的代名词,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月更明。
一轮明月浸染了诗人感情,这种意象蕴涵的情感比较直白,学生有一定的心理积淀,较易理解。
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同属此类的意象有"夕阳"传达了凄凉失落、苍茫沉郁的情绪;"流水"多是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煜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以意象寄寓诗人的品质菊花没有牡丹的艳丽,也不能与清雅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寄寓诗人超凡脱俗的风尚。
梅花在不畏严寒,傲立冰雪世界,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幽雅淡远,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则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巧用意象的典故和谐音杜鹃鸟的典故来自一个古老的神话,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杜鹃啼血"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鸿雁"指代书信的意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普遍运用。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的诗句同样运用了"晴"和"情"的谐音,"无晴、有晴"隐喻着"无情、有情"之意,巧妙地表达爱情,常被人们称引。
《诗经》也写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与"留"谐音,"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写柳传达怨别、怀远情思。
4、巧用意象中动植物的变化和特性"寒蝉"是一种别致的意象,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殒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大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容易使那些客居他乡的诗人,生发出无尽的忧思。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羁旅伤感。
正如韦应物《闻雁》写到"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 蒋捷《虞美人·听雨》"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
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又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5、多个意象构成绘画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堪称经典的意象。
苍凉的色彩,如暮的悲情,萦绕心间,寥寥数语,便得佳境。
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不能离散,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比如"枯藤"一旦离开了《天净沙o秋思》,"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
多个意象构成一个幽远、悲凉的画面,使一曲小令具有了永恒的动情力量。
又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经典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于宁静中流出淡淡的冷意,寂寞定格在人们心中,成了永恒的图画。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在此不能一一尽录,但从中我们体会到领悟诗词意象寓意的重要性。
王国维先生说过:"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
境界,本也;气格、神韵,末也。
境界具,而二者随之矣。
"(2)诗词的意象形成意境,读懂它们才能体味诗歌的神韵,感受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领悟意象寓意,运用我们的美感联想,我们审美经验中积累起来的一个个的画面就会出现,美的境界随之而来。